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呼吸系统疾病 >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중국호흡여위중감호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影响因子: 1.3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6205
  • 国内刊号: 51-163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62-24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刘春涛
  • 类 别: 呼吸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藏族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3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华伟;周海霞;申永春;易群;杨婧;王博;王笑晴

    目的 通过分析高原居住的藏族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藏族VTE患者的危险因素、发病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 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经CTPA或血管彩超检查明确诊断的DVT或PE的长期高原居住的VTE藏族患者,回顾性调查患者的VTE危险因素,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电话随访.结果 31例VTE患者中男16例,女15例;危险因素分析显示15例患者(48.3%)有肥胖体质,10例患者(32.3%)有高粘血症.常见临床症状依次为呼吸困难9例(29%),胸痛6例(19.4%),咯血5例(16.1%)和咳嗽咳痰4例(12.9%).常见体征为下肢水肿22例(73.3%)和肺部啰音11例(36.7%).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抗凝治疗,其中2例给予安置下腔静脉滤器治疗.出院后2年随访结果显示31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死亡,2例死于肿瘤,2例死于PE;6例DVT病员出现患侧下肢间断性水肿、疼痛,1例出现肺栓塞后肺动脉高压,20例患者血栓消失或机化再通,且未再出现VTE复发.结论 藏族患者长期居住高海拔地区,且饮食习惯多为高脂饮食,增加了高粘血症及肥胖等VTE获得性危险因素.藏族VTE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呼吸困难是常见症状,下肢水肿为常见体征.危险因素短期内可消除的VTE患者预后较好.

  • 缺氧环境下A549细胞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及血管形成

    作者:胡赞;李敏;胡成平;莫贵艳;顾其华

    目的 研究在缺氧条件下A549细胞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迁移及微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在常氧组(21%O2)、缺氧组(2%O2)、无氧组(0%O2)中培养24h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细胞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量以确定缺氧模型建立是否成功.随后取常氧组、缺氧组的A549细胞上清液、HUVEC细胞培养液干预HUVEC,用细胞划痕实验、微丝绿色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各组HUVEC的迁移情况及伪足形成,体外HUVEC三维培养技术观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 与常氧组比较,缺氧组A549细胞的生长状态好,增殖明显;无氧组A549细胞生长状态差,细胞数量减少;缺氧组及无氧组A549细胞均有HIF-1α表达,且缺氧组表达更加明显.与细胞培养液干预组比较,缺氧上清液干预组和常氧上清液干预组A549细胞的HUVEC均有不同程度的迁移、伪足结构形成及血管管腔样结构形成,且前者较后者明显.结论 缺氧环境下A549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增殖明显,而无氧环境下则不利于A549细胞的生长.缺氧环境下A549细胞能促进HUVEC的迁移、伪足形成及血管形成.

  • B型钠尿肽前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晓青;桑岭;何为群;徐永昊;陈思蓓;黎毅敏

    目的 分析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对需要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撤机时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从201 1年4月至2013年11月因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共72例,所有患者经历少1次自主呼吸实验.根据是否成功通过第1次自主呼吸实验(SBT)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成功组49例,失败组23例.分别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是否已经诊断心功能不全以及心功能不全的部位(左心、右心)和类型(收缩性、舒张性)以及撤机前pro-BNP.结果 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APACHEⅡ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SBT成功组的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而两组患者间依靠心脏彩色超声诊断的心功能不全人数、部位以及性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pro-BNP的诊断价值描绘ROC曲线表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867,95%可信区间为0.775 ~ 0.959,利用cut-off法得出pro-BNP对于预测SBT成功的预测值为<1 700 pg/mL,特异性为89.8%,敏感性为73.9%.结论 pro-BNP<1 700 pg/mL可以作为预测慢阻肺患者SBT成功的预测值.

  • 特发性肺上叶纤维化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牟向东;赵燕妮;高莉;章巍

    目的 提高对特发性肺上叶纤维化(IPUF)的认识.方法 对1例IPU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患者男性,76岁,主因“间断咳嗽、气促1年,加重1个月”而入我院.外院曾予醋酸泼尼松龙30 mg/d治疗3个月无效.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和肺弥散功能下降,并在1年内明显恶化.胸部HRCT显示双肺上叶胸膜及胸膜下小叶间隔明显增厚,中下肺叶病变较轻.相关的免疫指标如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类风湿因子及人类白细胞相关抗原B27等均为阴性.支气管刷片及肺泡灌洗液抗酸染色均为阴性.临床除外了溃疡性结肠炎、强直性脊柱炎、过敏性肺炎等疾病,因此临床诊断为IPUF.患者拒绝开胸肺活检,1年后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IPUF是一个少见而独特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类型,常伴有肺通气功能的急剧恶化,影像学表现为双肺上叶为主的肺纤维化和胸膜增厚.IPUF进展较快,预后较差,除肺移植外尚无有效治疗.

  • 多系统结节病误诊为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分析

    作者:张悦;韩锋锋;郭雪君;管雯斌;孙晋渊;宋琳;戈霞晖

    目的 提高对多系统结节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避免漏诊、误诊.方法 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对1例多系统结节病患者的诊治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表现为咳嗽、咳痰,临床症状无特异性.结节病易侵犯肺及其他胸部脏器,胸部增强CT特点为双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增大,伴或不伴纵隔淋巴结增大,肿大淋巴结边界清楚,强化均匀,未见融合.PET/CT显像中肿大淋巴结多呈结节样、对称分布.支气管镜下可见支气管黏膜炎症和黏膜结节.结节病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典型的结节病病理表现为散在、紧密的非干酪样坏死性肉芽肿.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全身多系统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征,因而容易误诊.影像学检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结节病的诊断.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 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诊治进展

    作者:张海琴;程齐俭;万欢英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但两者有共同的临床表现.现行的哮喘诊疗指南和慢阻肺诊疗策略/指南提到临床上两者并存状态,但未对其定义和处理进行详细阐述.研究显示哮喘和慢阻肺在危险因素、炎症特征、临床特点等多方面存在重叠,有学者将这种现象暂定义为“支气管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asthma-COPD overlap syndrome,ACOS)”.由于ACOS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及其更严重的临床表现和更高的社会经济成本消耗,ACOS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对国内外ACOS的诊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ARDS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肺保护策略

    作者:张敏;郑瑞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严重疾病导致以肺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通透性增强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的疾病,其主要的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胸部X线片示双肺弥漫性渗出(非左房高压引起),氧合指数≤300 mm Hg(1 mm Hg=0.133 kPa)[1].绝大多数ARDS患者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associated lung injure,VALI)是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也是加重肺损伤的一种医源性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ARDS的治疗不仅包括ARDS的及时识别和病因治疗,预防及减轻继发性肺损伤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主要对ARDS患者VALI的防治措施进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的研究进展

    作者:易华华;顾晨鹃;李敏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以睡眠中反复出现呼吸道阻塞及睡眠紊乱为特征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睡眠鼾声、低通气或(和)呼吸暂停及日间嗜睡.OSAHS可并发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心脑血管事件等,严重危及健康.近年来OSAHS对糖代谢的影响是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OSAHS对糖代谢的影响以及持续气道内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对其治疗作用综述.

    关键词:
  • ADAM33基因多态性及单体型与新疆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琼;夏宇;胡昕;王晶;桑珂;李双;齐曼古力·吾首尔

    目的 探讨中国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与解整连蛋白和金属蛋白33(ADAM33)基因V4及F+1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分析初次确诊的维吾尔族慢阻肺患者100例(慢阻肺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对照组)ADAM33 V4和F+1位点基因型,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肺功能检查和慢阻肺流行病学调查,对慢阻肺组患者病情进行慢阻肺综合评估.结果 初次就诊的维吾尔族慢阻肺患者经慢阻肺综合评估,A组、B组和C组患者分别占22%、35%和30%.慢阻肺组和对照组间ADAM33基因V4和F+1位点基因型构成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AM33基因V4和F+1位点的3种基因型患者FEV1%pred和FEV1/FVC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阻肺组ADAM33基因V4、F+1位点不同基因型与慢阻肺综合评估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SHEsis在线软件对V4、F+1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4种单体型在慢阻肺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步就诊的维吾尔族慢阻肺患者中,慢阻肺综合评估B组及C组比例较大.ADAM33基因V4、F+1位点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慢阻肺不相关,与肺功能及病情程度不相关,不增加维吾尔族患者慢阻肺易感性.

  • 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

    作者:李群;陈锋;王晓霞;包勇;陈敏

    目的 探讨肺康复训练对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程度、生存质量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住院及门诊随访的30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按严重程度分为中度慢阻肺组(n=120)、重度慢阻肺组(n=100)和极重度慢阻肺组(n=80),每组患者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训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对照组不进行肺康复训练.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肺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生存质量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 经过6个月的肺康复训练后,训练组中度、重度、极重度COPD患者干预前后生命存量评分、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组康复训练后6MWD的增加值明显大于中度、极重度慢阻肺患者(P<0.05).极重度患者康复训练后mMRC改善效果好(P<0.05).三组患者干预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阻肺患者在肺康复训练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5),其他严重度训练组急性加重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康复训练能提高不同严重度慢阻肺患者活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减少重度慢阻肺患者急性加重次数,减轻极重度患者呼吸困难程度,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稳定期慢阻肺治疗措施.

  • B淋巴细胞微粒数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

    作者:但小苹;邱倩;杨再兴;焦燕;熊玮

    目的 初步探讨B淋巴细胞微粒(BLMPs)数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数目变化与疾病分期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西南医院、新桥医院、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就诊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33例,慢阻肺稳定期患者12例以及西南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或者纤维支气管镜中心的对照者31例.分别采集BALF,并将所采集的样本进行离心处理后,用CD20抗人抗体进行标记,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每100 μL灌洗液中BLMPs的数目.结果 BLMPs数目在三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慢阻肺急性加重组BLMPs数目低于对照组和慢阻肺稳定期组(P<0.05);而慢阻肺稳定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LMPs的数目与吸烟、性别、年龄、体表面积无关(P>0.05).结论 BLMPs的数目在慢阻肺患者BALF中降低,尤其在急性加重期降低更明显,BLMPs数目的减少可能与疾病分期有关,吸烟、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对其数目的变化无影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气道炎症与白细胞介素10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汪新龙;刘朝晖;梁志科;范伟;马碧蔓;关丽君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大鼠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在血清和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L-10在慢阻肺气道炎症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分为模型组30只,对照组15只,采用反复熏香烟+气管内注入脂多糖法建立慢阻肺大鼠模型.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肺组织中IL-10、TNF-α和IFN-γ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血清和肺组织内TNF-α较对照组显著升高,IFN-γ、IL-10[血清(44.68±8.67) ng/L比(75.96±10.59) ng/L,肺组织(64.55±9.03) ng/L比(94.06±8.71) ng/L,P均<0.01]表达均下降.IL-10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血清r=-0.67,肺组织r=-0.80,P<0.01).IL-10和IFN-γ水平呈正相关(血清r=0.64,肺组织r=0.72,P<0.01).结论 IL-10的下调在慢阻肺大鼠气道炎症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三唑类联合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对曲霉的体外抑菌活性

    作者:张明;孙文逵;陈菲;吴婷;颜文杰;苏欣;施毅

    目的 观察三唑类联合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对曲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采用EUCAST方法检测62株曲霉对伏立康唑(VRC)、伊曲康唑(ICZ)、卡泊芬净(CAS)和米卡芬净(MICA)的体外敏感性,观察各药物的100%被抑菌小浓度(MIC-0),VRC和ICZ的50%被抑菌小浓度(MIC-2),以及CAS和MICA的低有效浓度(MEC).分别以MIC-0和MIC-2与MEC为观察终点,采用棋盘法检测VRC或ICZ联合CAS或MICA的分数抑菌浓度(FIC).结果 以MIC-0为终点的FIC,有2株烟曲霉对ICZ联合CAS或MICA表现为无关作用,其他烟曲霉株以及黄曲霉株和黑曲霉株对VRC或ICZ联合CAS或MICA均表现为协同作用;以MIC-2与MEC为终点的FIC,对VRC和CAS、VRC和MICA、ICZ和CAS以及ICZ和MICA的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的烟曲霉(n=35)分别有16株、21株、11株和14株,黄曲霉(n=20)分别有9株、13株、9株和11株,黑曲霉(n=7)分别有0株、2株、1株和1株.结论 不同的观察终点,两药联合的敏感性结果差异较大,体外无法判断三唑类联合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对曲霉抑菌活性的影响,需要在侵袭性曲霉病动物实验中进一步证实.

  • ICU血行感染早期降钙素原变化幅度的比较

    作者:符加红;赵阳;栾婷;常旳;臧彬

    目的 探讨ICU内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和真菌血症患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幅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盛京医院重症医学科血行感染的患者,纳入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患者49例,革兰阳性球菌血症患者22例,念珠菌血症患者17例.比较三组患者菌血症发生3d内PCT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比较三组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WBC、乳酸、肌酐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鉴别三种菌血症的能力.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组PCT平均为(13.9±18.0) ng/mL[中位数:8.32 ng/mL,范围(2.47~ 78.26) ng/mL,革兰阳性球菌组PCT平均为(1.34±1.25) ng/mL[中位数:0.75 ng/mL,范围(0.10~4.81) ng/mL],真菌血症组PCT平均为(1.21±0.92) ng/mL[中位数:0.64 ng/mL,范围(0.30~2.89) ng/mL].阴性杆菌菌血症PCT显著高于阳性球菌和真菌组,差异显著(P<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980(95% CI0.945 ~1.016);而阳性球菌和真菌血症两组PCT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833),两组ROC曲线下面积为0.049(95% CI,0.266 ~0.632,P=0.590).结论 革兰阴性杆菌菌血症PCT升高幅度显著高于阳性球菌和念珠菌,但阳性球菌和念珠菌血症患者发病早期PCT升高幅度无明显差异,PCT不能用以区分阳性球菌和念珠菌菌血症.

  • 去甲肾上腺素影响脓毒性休克被动抬腿试验判断液体反应性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洋;顾勤;刘宁;徐颖;陈鸣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被动抬腿试验(PLR)预测液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观察研究的方法,收集2012年9月至2012年11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6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PLR阳性患者纳入研究,以PLR实施1 rain后每博输出量指数(SVI)增加(△SVI=SVI变化值/基础SVI)≥10%,定义为PLR阳性,提示有液体反应性.纳入研究后患者均先行第1次PLR(PLR1),然后体位改为平卧并稳定}后,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或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剂量维持MAP≥65 mm Hg,稳定20 rain后,行第2次PLR (PLR2).采用脉搏轮廓连续心排出量监测(PiCCO)法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心功能指数(CF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患者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PLR及其他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施PLR1时SVI增加,△SVI为(20.54±9.63)%,CI增加(20.57 ±9.89)%,MAP升高(7.64±5.77)%,CVP亦升高(25.83±23.39)%.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泵入或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剂量后SVI增加,△SVI (16.97±9.06)%,CI增加(16.78±8.39)%,GEDVI增加(9.08±4.47)% MAP升高(28.07±12.48)%,CVP增加(7.86±8.52)%.实施PLR2时SVI增加,△SVI (13.74±8.79)%,CI增加(13.79±9.08)%,MAP升高(2.93±5.06)%,CVP升高(13.36±4.74)%,与PLR1比较,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后及PLR2时△SVI均显著降低(P均<0.05).实施PLR2时6例患者SVI增加<10%,即无液体反应性.结论 去甲肾上腺素增加PLR阳性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前负荷,增加心排出量,影响液体反应性.

  • 鱼油脂肪乳对脓毒症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林婷婷;江梅;黄勇波;毛璞;刘晓青;闫凤;张容;黎毅敏

    目的 系统评价鱼油脂肪乳在脓毒症病程及预后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FMJS、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自1980年至今发表的鱼油脂肪乳治疗脓毒症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两名评价员独立筛查文献及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Jadad量表法评估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研究,794例研究对象.鱼油组与对照组比较:①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天数[WMD=-5.59,95% CI(-7.65,-3.53)]、总住院天数[WMD=-10.48,95%CI(-14.67,-6.29)]、28 d病死率[RR =0.69,95% CI(0.52,0.93)];②明显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WMD =31.78,95% CI(5.63,57.92)],明显提高氧合指数[WMD=41.95,95% CI(30.80,53.11)];③治疗后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鱼油脂肪乳能显著减少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天数、住院总天数、28天病死率、TNF-α,改善氧合,但对于CRP降低幅度与传统脂肪乳相比无明显差别.结果表明鱼油脂肪乳治疗脓毒症可获益.

  •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及国内15例临床分析

    作者:程玉生;陆志伟;陈亮;陈虎;张军;涂雄文

    目的 总结与探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 总结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呼吸科确诊病例1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经过、转归,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日期2013年8月).结果 共检索病例15例,有较完整的病例资料9例,平均年龄(31.2±15.83)岁,男7例,女2例,多数患者无基础疾病史.结核菌感染组织:肺部6例、肝脏2例、脾脏1例、淋巴结2例、胸膜3例、腹膜2例、脑膜1例,两个及两个以上部位感染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以肝功能损害、血细胞三系减少及骨髓涂片见噬血现象多见.治疗及转归:接受免疫治疗5例,其中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3例、糖皮质激素5例,抗结核治疗14例.15例患者中治愈3例、好转6例、死亡6例.结论 结核菌感染相关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缺乏特异性指标,早期诊断、早期使用抗结核药物和免疫抑制治疗是治疗有效的关键.

  • 甲壳质酶蛋白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田佳;万毅新;王晓平

    目的 探讨甲壳质酶蛋白(YKL-4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4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病情未控制组22例和基本控制组20例,18例健康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的YKL-40、血清总IgE水平,并记录血嗜酸粒细胞计数、FEV1%pred及ACT评分结果.结果 未控制组患者血清YKL-40、血清总IgE、嗜酸粒细胞均较基本控制组和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控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性,未控制组患者血清YKL-40升高与血清总IgE的表达无相关性,与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与FEV1%pred、ACT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YKL-40水平在未控制组哮喘患者血清中升高明显,且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呈正相关,与肺功能呈负相关,可作为哮喘病情控制程度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 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霞;许文兵;刘亚男;赵阳;孟淑珍

    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的64例哮喘患者,所有患者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调查表的填写及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功能测定,记录FeNO值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根据FeNO值分为FeNO增高组(n=33)和FeNO正常组(n=31),两组患者均给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吸人性皮质激素(ICS/LABA,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规律治疗,3个月后随诊,复测肺功能、FeNO,填写ACT评分量表.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ACT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eNO增高组ACT评分高于FeNO正常组(22.07±5.49比19.23±5.48,t=2.893,P<0.05),FeNO增高组完全控制率高于FeNO正常组(42.42%比19.35%,x2=3.960,P<0.05);FEV1、FEV1%pred两组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FeNO增高组治疗后FEV1、FEV1% pred均高于FeNO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eNO、FeNO改善率与治疗前ACT评分呈负相关(r=-0.302,P<0.05;r=0.674,P<0.01),与治疗后ACT改善值呈正相关(r=0.514,P<0.01;r=0.674,P<0.01).FeNO及FeNO改善率与治疗前后FEV1、FEV1% pred均无相关性.结论 吸入ICS/LABA对FeNO增高的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较好,FeNO值越高吸入ICS/LABA后临床症状改善越明显,FeNO可用于预测哮喘患者对吸入ICS/LABA治疗的敏感性,指导哮喘临床治疗.

  • 以心悸为主诉的支气管哮喘12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景熙;韩一平;白冲;李强

    目的 探讨以心悸为主要表现的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的临床特点与诊断要点.方法 12例不明原因心悸患者通过支气管舒张试验、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等辅助检查综合判断,通过诊断性治疗确立哮喘诊断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12例以心悸为主诉的哮喘患者中男2例,女10例.误诊中位时间为13.5个月(3~ 120个月),肺通气功能在正常范围,41.6%尘螨皮肤点刺试验阳性,FeNO中位值为32.75 ppb(18 ~54 ppb),经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并排除其他疾病,诊断为哮喘,经规范治疗后所有患者心悸症状均完全缓解.结论 心悸是以嗜酸细胞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哮喘的一种特殊临床表现,以心悸为主诉的哮喘在临床上易被误诊,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临床上应提高对这一非典型哮喘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开展相应辅助检查、诊断性治疗是有效提高其诊断率的关键措施.

  • 胸膜孤立性纤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赵惠莉;郑伟强;赵继泉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 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为73岁男性,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活动后气促明显,胸部CT表现为左肺下叶见巨大肿块影大小约20 cm×14 cm ×13 cm,其内以软组织密度为主,边缘尚清,增强后肿瘤内见多发迂曲蚓状肿瘤血管,病变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左肺上下叶静动脉明显受压变窄,纵隔向右推移,左侧胸腔内见液性密度阴影.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取出组织送病理检查,镜下见少许纤维组织和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梭形细胞,形态学倾向于间叶组织来源.术后肿瘤标本病理检查镜下示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为主,纵横交错排列,细胞丰富区细胞尖细、波浪状,或栅栏状,呈细胞纤维样结构,细胞稀疏区,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多形,核分裂像易见,间质灶性坏死;免疫组化示CD34(+),CD99(+),Vimentin(+).后诊断为:左侧纵隔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手术切除后康复出院,半年后复查无复发.结论 胸膜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临床无特异性,诊断主要靠病理以及免疫组化,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切除,若术前无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好.

  •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二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涂容芳;张秀峰;陈哲;刘青;曾赛丽;谭小武;何振华

    目的 加深对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又称Churg-Strauss综合征,CSS)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及治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 复习国内发表的临床诊断为CSS的28例病例,结合近期南华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例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男16例(53.3%),女14例(46.7%);年龄7~76岁,平均41.4岁.14例以喘息为首发症状,19例有支气管哮喘症状,病变可累及呼吸系统(63.3%)、神经系统(36.7%)、皮肤(50.0%)、消化系统(33.3%)、心脏(13.3%)、肾脏(6.7%)、关节肌肉(3.0%)、外周血管(6.7%)及眼部(6.7%)等.28例(93.3%)存在嗜酸粒细胞异常,平均值为29.5%,6例患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核周型(P-ANC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胞浆型(C-ANCA)检查均提示阳性.18例CSS患者肺部CT存在异常,多表现为浸润性、磨玻璃样、弥漫性间质样或结节样改变;14例取得病理学检查依据,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浸润,血管炎及血管外肉芽肿.临床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总体预后较好.结论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是一种罕见的系统性血管炎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当患者表现为哮喘、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及肉芽肿性血管炎时,应高度警惕此病.

  • 从WHO发布的全世界人口全因死亡率排序来看呼吸科医生的使命、责任和担当

    作者:何权瀛

    2013年7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全世界人口全因死亡率新结果,在过去的十年中冠心病(12.9%)、脑卒中(1 1.4%)、下呼吸道感染(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5.4%)、腹泻(3.5%)、艾滋病(2.9%)在死因中排序没有变化,依旧分别占据全因死亡中的第1至第6位(括号内的数字代表构成比).支气管肺癌(2.7%)从原来的第9位升到第7位,糖尿病(2.6%)升到第8位,道路交通事故(2.3%)升到第9位,早产(2.2%)从原来的第7位降到第10位.

    关键词:
  •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肺动脉高压的相关研究

    作者:缪莉莉;杨楠;张锦

    目的 分析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相关临床特点,明确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从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经多导睡眠图监测明确诊断为OSAHS的患者,排除心肺疾病后,将其分为单纯OSAHS组和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并对组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年间共收治523例OSAHS患者,终403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362例完成超声心动图,22例合并肺动脉高压,13例合并肺心病;OSAHS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为6.1%,合并肺心病的发生率为3.6%.应用单因素分析,两组之间性别、年龄、身高、民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呼吸暂停次数/睡眠时间、低通气次数/睡眠时间、AHI、pH值和PaO2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BMI、夜间MS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进一步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BMI、AHI、夜间MSaO2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相关.结论 OSAHS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低.BMI、AHI、夜间MSaO2是OSAHS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 不同间歇低氧暴露内皮细胞与多形核白细胞共培养下核转录因子κB p65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陈云霞;陈宝元;曹洁;李津娜;呙恒娟;杨晓燕;姜君男

    目的 探讨不同间歇低氧暴露的内皮细胞和多形核白细胞(PMN)共培养后内皮细胞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水平变化.方法 1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和间歇低氧组(IH组).IH组暴露于间歇低氧环境中,氧浓度波动于5.4% ~20.7%,低氧频率为30次/h,8 h/d,6周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分离纯化PMN.PMN分别与常氧暴露内皮细胞、IH暴露内皮细胞(低氧频率12次/h,共4h)共培养4h.细胞按暴露情况分为常氧内皮+常氧PMN组,IH内皮+常氧PMN组,常氧内皮+IHPMN组,IH内皮+IHPMN组.Western blotting测定内皮细胞中NF-κB p65浓度,GAPDH为内参,以NF-κB p65/GAPDH标准化NF-κB p65的表达量.结果 IH内皮+常氧PMN组与常氧内皮+IHPMN组NF-κB p65表达量分别为2.49±0.39和2.14±0.3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均较常氧内皮+常氧PMN组显著升高(0.68±0.20,P<0.05).IH内皮+IHPMN组NF-κB p65表达水平为4.17±1.48,较其余三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间歇低氧可分别致内皮细胞和PMN发生炎症反应,而当两种细胞同时暴露于间歇低氧条件时炎症反应为严重.上述两种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是低氧内皮细胞损伤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发心血管合并症的重要原因.

  • 通读2013年《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后的若干思考

    作者:何权瀛

    岁末年初奉命盘点一下2013年的《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3年全年6期刊发文章173篇,以病种而论,按从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感染(29)(括号内数字代表刊发的论文篇数),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23)、肺血管疾病(11)、重症医学(10)、机械通气(10)、支气管哮喘(10)、肺部肿瘤(8)、肺间质疾病(8)、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8)、睡眠呼吸医学(6)、肺功能(4)、肺动脉高压(3)、肺纤维化、过敏性肺炎、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病、慢性咳嗽、肉芽肿性肺疾病各2篇,其余的为1篇,恕不一一罗列了.按论文形式分类,大概情况如表1所示.

    关键词: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4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