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Chinese Pediatric Emergency Medicine 중국소아급구의학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小儿急救医学;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454/R
  • 国内刊号: 王晓茵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pem@cmaph.org
  • 曾用名: 小儿急救医学;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 创刊时间: 199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血清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在危重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田杨;曾洁群;朱翠平;郑锐丹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在危重症患儿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同期入住PICU的脓毒症患儿42例为脓毒症组,先天性心脏病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开胸手术治疗后的患儿20例为术后组,检测入院次日及手术后次日晨血清GH和IGF-Ⅰ水平,选择健康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GH、IGF-Ⅰ水平的变化.结果 脓毒症组GH水平为(6.71±6.62) ng/ml,术后组GH水平为(8.86±8.06) ng/ml,,两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87±3.3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脓毒症组与术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IGF-Ⅰ水平为(63.72±54.17) ng/ml,与术后组(119.06±102.12) ng/ml和健康对照组(154.22±107.10) ng/ml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症组内存活者与死亡者比较GH无统计学意义差异,IGF-Ⅰ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危重症时GH水平升高对机体应激具有积极作用;脓毒症时IGF-Ⅰ水平显著降低,可作为反映重症感染存在的较灵敏指标,并有助于判断预后.

  • 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疗效分析

    作者:陈雨青;沈杨;吴虹;朱文庆;张健;傅燕娜

    目的 探讨不同潮气量机械通气策略对手术后婴幼儿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疗效差别.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2年1月我院CICU收治的先心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72 h、年龄≤3岁的患儿68例(男40例,女28例).以不同潮气量的机械通气策略分为2组:A组32例,采用小潮气量(6~10 ml/kg)的通气策略,B组36例,采用大潮气量(10 ~ 15 ml/kg),均采用压力调节容量控制模式,观察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B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6±2.5)d,A组为(11.7±3.2)d,B组较A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ICU住院时间为(11.4±4.8)d,A组为(15.6±5.7)d,B组较A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6.3%),气胸1例(3.1%);B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2例(5.6%),气胸2例(5.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策略治疗婴幼儿重症先心病术后的疗效优于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策略.

  • 儿童院内心肺复苏结局及分析

    作者:张欣;李星;王颖

    目的 研究医院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发生及结局,并分析需要CPR患儿的预后,以提高CPR的成功率.方法 应用Utstein模式登记表对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需要CPR且年龄>28 d的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以自主循环恢复(returning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 24 h为近期预后(复苏成功)的评价标准,对于出院患儿,在出院后6个月应用小儿脑功能类别量表进行脑功能评价.结果 需要CPR患儿共36例,其中ROSC> 24 h共15例,占需要CPR患儿的41.7%,存活至出院共7例,占需要CPR患儿的19.4%.单因素分析ROSC> 24 h组患儿在起始心脏节律、是否需要除颤及合并基础疾病方面与ROSC< 24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 >24h组起始心脏节律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在CPR中如需要进行除颤则预后欠佳,基础疾病为心脏病患儿预后不佳;对出院患儿随访除1例失访外,4例患儿脑功能评分在2级以下,4级及5级各1例.结论 我院院内CPR成功率与发达国家报道类似,起始节律、是否需要除颤及合并基础疾病影响近期预后,CPR患儿能够存活则神经系统预后相对较好.

  • 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与儿童直立倾斜试验结果的关系

    作者:林萍;李芳;王成;罗海燕;祝立平;康美华;储卫红;冉静;李云利

    目的 探讨基础状态下空腹血糖与儿童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结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儿童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不明原因晕厥、头痛、头晕、胸闷、叹气等儿童157例,男86例,女71例,年龄3 ~18岁,平均(11.34±3.29)岁.在排除器质性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原因所致上述症状,取得受试者或监护人书面知情同意后,进行HUTT.HUTT前监测患儿基础状态下空腹微量血血糖.结果 (1) HUTT阴性组(n=63)与HUTT阳性组(n=94)之间空腹血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5.40 ±0.52) mmol/L vs (5.35±0.61) mmol/L,t=-0.590,P>0.05].(2) 94例HUTT阳性儿童中心脏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仅l例未纳入统计,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n=67)、混合型血管迷走性晕厥(n=10)及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n=16)之间空腹血糖未见组间差异[(5.34±0.54)mmol/L vs (5.07 ±0.64) mmol/L vs (5.49 ±0.81) mmol/L,P均>0.05].(3) 67例血管抑制型血管迷走性晕厥儿童中基础直立倾斜试验(n=16)与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倾斜试验(n=51)两种诱发方式的空腹血糖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5.32±0.54) mmol/L vs(5.35 ±0.55) mmol/L,t=0.166,P>0.05].(4)空腹血糖<5.5 mmol/L与≥5.5 mmol/L两组的HUTT阴性率[37.63%(35/93) vs43.75%(28/64)]和HUTT阳性率[62.37% (58/93) vs 56.25% (36/64)]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x2 =0.585,P>0.05).结论 空腹血糖对儿童HUTT结果没有预测价值.

  • 北京地区3至12岁1581例健康儿童心率变异性分析

    作者:马丽娟;石琳;吴铁吉;郑彤;李露萍;王琍;汪芸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1581例健康儿童分为3~6岁、~10岁、~12岁3组,按年龄、性别及室性早搏发生与否分组进行心律失常发生率、HRV的5项时域值的比较.结果 (1) ECG和24h心电监测(Holter)示健康儿童的平均心率、慢心率和快心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PR、QTc间期相反,除PR间期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健康儿童Holter和ECG心律失常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10,P<0.05).(3)不同年龄组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Ⅰ.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年龄增长有升高或下降趋势;与3~6岁组比较,~ 10岁和~12岁组室性早搏发生危险度明显增加(OR =1.31和2.04).(4) HRV的5项时域指标值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 HRV的5项时域指标值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6)按室性期前收缩分组,HRV的5项时域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健康儿童的心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QTc间期随年龄增加而延长.(2)健康儿童Holter检测心律失常中室上性早搏的发生率高.(3)健康儿童中室上性早搏、室性早搏的发生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青春前期更明显.Ⅰ°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有下降趋势.上述类型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性别无关.(4)健康儿童HRV存在年龄差异,提示儿童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5)青春期前,男女间HRV的差异为显著,提示可能此年龄段男女间心脏自主神经发育的不一致性.(6)健康儿童室性早搏的发生大部分为良性早搏.

  • 高氧致慢性肺疾病新生鼠肺组织Smad4、Smad7表达及其可能作用

    作者:郭春艳;富建华;薛辛东

    目的 探讨在高氧致新生鼠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s,CLD)发生、发展过程中,肺组织Smad4、Smad7蛋白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 将出生12h内的64只新生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高氧组和空气组(对照组),每组均为32只.采用高体积分数氧诱导CLD模型,于实验1、3、7、14d分离大鼠肺组织.应用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肺组织纤维化评分以确定肺纤维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肺组织中Smad4、Smad7的表 达水平.结果 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增强(肺组织纤维化评分7 d:2.67±0.21 vs 0.58±0.17;14 d:4.48±0.24 vs 0.63±0.13,P<0.05);肺组织Smad4、Smad7蛋白主要定位于肺上皮细胞及间质成纤维细胞;Smad4蛋白表达强度明显增强(7 d:122.35±10.30 vs 140.08±7.77;14 d:129.70±7.33 vs 144.99 ±6.49,P<0.05);Smad7蛋白表达第14天明显减弱(132.16±4.38 vs126.22±6.49,P<0.05).结论 暴露高氧中的新生鼠,肺组织信号传导蛋白Smad4表达上调及Smad7表达下调可能与CLD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儿童横纹肌溶解症29例临床分析

    作者:贾月明;钱素云

    目的 总结儿童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的诱因与病例特点,并探讨儿童RM血液净化治疗与常规水化碱化治疗之间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9例RM患儿的临床特点、发病诱因、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特点;分析血液净化与水化碱化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结果 儿童RM的临床特点较不典型.诱发RM的原发病中,常见为感染性疾病(55.2%,16/29),其他为先天性及遗传代谢性疾病(17.2%,5/29),药物因素3例,中毒、糖尿病酮症、电击、剧烈运动、原因不明各1例.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明显升高,伴随电解质紊乱,以低钙、低钾、低磷为主.16例患儿(55.2%,16/29)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AKI组CK值明显高于13例无AKI组[(54 106±57 542) IU/L vs(16 507±13 284) IU/L,P=0.002].血液净化组(6例)CK清除速度更快,CK降低50%耗时血液净化组明显短于水化碱化组(11例)[2.0(1.5~2.5) dvs3.5(2.0~5.0)d,P=0.015];CK降至2000 IU/L以下耗时血液净化组短于水化碱化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3.5 ~9.0)d vs 8.0(6.0~ 12.0)d,P=0.062].结论 儿童RM病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AKI和电解质紊乱为常见并发症;血液净化治疗较水化碱化治疗CK下降速度更快.

  • PICU婴儿脓毒症及严重脓毒症临床特征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李璧如;安康;曹清;赵醴;钱娟;王莹

    目的 分析PICU婴儿脓毒症、严重脓毒症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PICU收治的141例脓毒症患儿运用回顾性病例对照(存活组与死亡组)的研究策略,以患儿入院日为研究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并选择性别、年龄、是否有基础疾病、脓毒症严重程度、脏器受累数、入PICU当天的危重病评分、血生化指标(乳酸、白蛋白、血糖)、血气指标(碱剩余、碳酸氢根、pH值)、是否休克、培养阳性等14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41例患儿的年龄1~12个月,其中脓毒症72例,严重脓毒症69例,死亡29例,病死率为20.6%.29例死亡患儿中,13例有基础疾病.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患儿的感染部位均以肺部为主,分别占47.2%(34/72)、47.8%(33/69);血培养均有34例阳性,分别占47.2% (34/72)、49.3% (34/69).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基础疾病、年龄、脓毒症严重程度、休克、脏器受累数、危重病例评分、血乳酸、血气pH值、碱剩余、碳酸氢根与脓毒症死亡有关.经逐步引入剔除法,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仍然与死亡相关的因素包括脓毒症严重程度(OR=22.5,95%CI=5.089,99.475)和脏器受累数(OR=3.305,95%CI=2.152,5.075).结论 婴儿脓毒症严重程度越重和器官受累数越多,死亡风险越大.

  •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氧合功能的影响

    作者:常明;卢红艳

    目的 研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对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新生儿98例,分为PS治疗组30例及常规治疗组68例,PS治疗组经气管插管注入PS 70 ~ 100 mg/kg,其余治疗同常规治疗组.结果 两组新生儿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肺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治疗组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后6h、12h、24 h、48 h的PaO3/FiO2、呼吸机有效指数均高于常规治疗组,而氧合指数、呼吸指数均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治疗组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66±13)h、(82 ±26)h]和用氧时间[(86±13)h、(103±25)h)]均较常规治疗组[(80 ±18)h、(101 ±36)h和(104±16)h、(125 ±29) h]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PS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改善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有利于改善预后.

  • 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乔晓辉;黄明海;罗巧二

    目的 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在儿童脓毒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30例健康体检儿童和46例脓毒症患儿入院第1天血清HMGB1浓度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并对脓毒症患儿进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态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于入院后第3、5天同样采集上述指标,将HMGB1与PCT及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儿童脓毒症组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清HMGB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8±1.54) ng/ml,(20.32±1.29) ng/ml,(12.84±1.06) ng/ml vs (1.52±0.29) ng/ml,P<0.05],脓毒症组各时间点间HMGB1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HMGB1水平与PCT水平呈正相关(r =0.931,P<0.05),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915,P<0.05).结论 儿童脓毒症时血清HMGB1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 孤立性单脐动脉新生儿78例临床分析

    作者:关洪波

    目的 探讨孤立性单脐动脉(isolated single umbilical artery,ISUA)新生儿出生时的健康情况.方法 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出生的ISUA新生儿78例为ISUA组,同期于我院出生的脐带发育正常新生儿78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出生体重、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及新生儿母亲产前进行羊膜腔穿刺进行染色体检查情况.结果 ISUA组新生儿体重(3246±75)g,低于对照组(3565±58)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新生儿的出生后Apgar评分、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发生率、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ISUA组新生儿母亲产前26例行羊膜腔穿刺,对照组仅l例,胎儿染色体检查均正常.结论 ISUA新生儿出生时与正常新生儿相比健康状况无明显差异,不需特别监护.

  • 支原体肺炎合并栓塞23例诊治分析

    作者:金尾静;张维溪;张海邻;李昌崇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栓塞的发生、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国内外报道过的23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合并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支原体肺炎合并栓塞患儿年龄为4 ~ 13岁,男15例,女8例.19例单发栓塞,下肢静脉血栓4例,颈内动脉栓塞1例,脑梗死9例,心肌梗死2例,脾梗死2例,肺梗死1例;4例为多发栓塞,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栓塞2例,心肌梗死合并肺栓塞1例,大脑中动脉合并颈内动脉栓塞1例.8例有暂时性抗心磷脂抗体IgM阳性,其中2例合并蛋白C下降,1例合并蛋白S下降,而AT-Ⅲ缺乏1例.经过溶栓、抗凝治疗后,2例死亡,其余21例疗效良好.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过程中存在高凝状态,具有血栓形成可能,尤其是具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的患儿.早期诊断、积极抗凝、溶栓治疗是支原体肺炎合并栓塞诊治的关键.

    关键词: 支原体 肺炎 栓塞 溶栓
  • 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四例临床研究

    作者:韩涛;邓亚玲;杨尧;李秋平;梁婧;杨常栓;尹晓娟

    目的 研究先天性中枢性低通气综合征(congenital central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CCH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CCHS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 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反复青紫、高碳酸血症、撤机失败的4例患儿临床资料,经过相关检查,除外可导致低通气的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原发病,并行CCHS主要致病遗传基因Phox2b检测,结合文献,对照CCHS诊断标准.结果 4例患儿均有CCHS典型临床特征:清醒时有足够的通气,睡眠时呼吸频率减慢,通气不足,出现青紫、高碳酸血症,对低通气所致的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无觉醒反应.基因检测均证实存在Phox2b基因突变,2例经予以无创通气治疗,l例3个月大时顺利出院,继续家庭无创通气,1例1个月时出院,家庭监护治疗,随访至今,均生长发育良好.结论 对于持续存在的睡眠状态下通气不足、反复高碳酸血症、撤机失败,而无心、肺、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原发病,需考虑CCHS,Phox2b基因检测可作为CCHS的重要诊断手段,无创通气治疗可为CCHS患儿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

  • 儿童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林苗苗;何时军

    目的 增强儿科临床医生对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TSS)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例STSS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2例STSS患儿既往体健,均有发热,1例以咳嗽、气促、呼吸费力为主要症状,另1例主要表现为皮疹、肢体肿胀.2例患儿病情均在数小时内迅速进展为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经抗感染及其他综合治疗,2例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本病临床上并不多见,且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变化较大,只有早期识别、诊断本病,才能进行有效治疗.

  • 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作者:刘建华;周秀珍;张智洁;崔兵;刘勇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使用API和VITEK-2系统鉴定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分析病原菌的分离率及耐药率.结果 3年来我院儿童血流感染共分离致病菌724株,分离多的前五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5株)、肺炎克雷白菌属(91株)、大肠埃希菌(59株)、粪肠球菌(50株)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4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78.7%和27.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高度敏感.73.6%的肺炎克雷白杆菌和67.8%的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除两株肺炎克雷白杆菌外,均对亚胺培南敏感.结论 儿童血流感染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应重视血培养病原菌的耐药监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 哮喘儿童特应性疾病与其父母哮喘及特应性疾病史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剑;尚云晓;张晗;孙海会;郭锡斌

    目的 分析哮喘患儿自身特应性疾病与父母哮喘、特应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湿疹)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呼吸门诊及住院哮喘患儿685例,采用自拟问卷方式调查患儿性别、年龄、自身特应性疾病史,父母哮喘史、特应性疾病史.结果 父母哮喘史阳性与父母哮喘史阴性的患儿相比,过敏性鼻炎(84,27%vs 47.63%)、湿疹(76.38% vs 32.95%)、湿疹±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45.83% vs 8.65%)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一方特应性疾病阳性与父母特应性疾病阴性的患儿相比,过敏性鼻炎(53.69% vs50.19%)、湿疹(39.60% vs 35.60%)、湿疹±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14.09% vs 10.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一方哮喘史阳性与父母双方特应性疾病阳性的患儿相比,过敏性鼻炎(84.72% vs 68.18%)、湿疹(76.39% vs 72.73%)、湿疹+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45.83%vs 45.4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有父亲哮喘阳性与仅有母亲哮喘阳性的患儿相比,过敏性鼻炎(87.88% vs 82.05%)、湿疹(72.73% vs 79.49%)、湿疹+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45.45% vs 46.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哮喘儿童特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可能只与其父母的哮喘史相关.

  • 家庭雾化治疗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邬宇芬;袁姝华;殷勇;王薇;张磊;张静;江帆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130例不同病因的呼吸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家庭雾化吸人治疗,3岁以下患儿109例,占83.8%;其中哮喘儿童8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儿童17例;分别在治疗2周、2个月、6个月及1年后进行随访评价,记录其喘息或咳嗽情况、用药情况及活动受限情况,并对其中小于3岁的哮喘和CVA儿童进行肺功能监测.结果 130例患儿治疗2周后随访,99.2% (129/130)临床症状控制,88例哮喘儿童治疗远期有效率为71.6% (63/88),治疗6个月后,小于3岁哮喘患儿肺功能指标呼吸频率、吸气时间、呼气时间、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相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30例患儿中出现不良反应5例,占3.8%.结论 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婴幼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临床实践证明可行、有效并且安全,尤其适合婴幼儿哮喘和CVA患儿的维持期治疗.

  •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的研究

    作者:尹同进;杨代秀;叶巍岭;董莉莉

    目的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新生儿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有效性及意义.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诊断为新生儿ALI的患儿,22例新生儿采用PS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组),20例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上机前及使用PS后的血气指标及动态肺顺应性、氧合指数(OI)、X线胸片动态变化,并随访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在使用PS后,肺顺应性增加,2h、24 h、72 h的动态肺顺应性分别为(0.56±0.09) ml/(cm H2O·kg)、(0.73±0.12) ml/(cm H2O·kg)、(0.52±0.14) ml/(cm H2O·kg),与对照组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PS后2h、24 h、72 h的O1分别为345.5±23.9、338.2±26.7、317.6±27.5,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21.4±24.2)h、住院时间(12.5±2.1)d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x2 =3.57,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2,P>0.05).结论 PS气管内滴入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可作为治疗新生儿ALI有效的治疗手段,减少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降低了并发症及病死率,具有临床可行性.

  • 早产儿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并发侵袭性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五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国华;戴春来;李玉梅

    目的 探讨早产儿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并发侵袭性泌尿系统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研究8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早产儿、血培养均为白假丝酵母菌,常规行尿常规、尿培养、泌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肾脏CT检查.结果 8例血培养阳性患儿中5例尿培养有白假丝酵母菌生长,尿常规均有白细胞升高,4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见肾窦强回声改变,CT检查可见肾窦区斑片状高密度影,其中1例并发肾脓肿改变.确诊病例均给予氟康唑静点治疗,其中2例由于疗程短,出现复发.结论 早产儿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易并发侵袭性泌尿系统真菌感染,且症状隐匿,需常规多次行尿常规、尿培养及泌尿系统影像检查,选择敏感抗真菌药物,要足疗程治疗,疗程至少6~8周,防止复发.

  • 临床路径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善昌;刘英杰;曾晓兵;王灵芝;李萍;杨东琳

    目的 评价临床路径管理在治疗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4月至11月在甘肃省张掖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82例符合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102例未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对照组.观察组以第1天、第2~3天和第4~7天为单位,制定出每个单位的具体诊疗方法,总住院医生观察病情并做好记录,评价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药品比率(药品所占总费用比)、患者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日(6.24±1.06)d,对照组平均住院日(6.34±1.2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费用(1820.4±179.6)元,低于对照组[(1998.3.±276.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比率31.1%,低于对照组(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应用抗生素,对照组应用抗生素比例为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98.3%,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以降低患儿住院费用和药品比率,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防治新进展

    作者:常立文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极不成熟早产儿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药物和手段,因此,预防BPD的发生、发展远比治疗重要.本文针对导致BPD发病的中心环节,系统介绍了预防早产,防治机械通气、氧化应激和感染或炎性导致的肺损伤等方面的进展.

  •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杨传忠;朱小瑜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造成早产儿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增加,如何预防和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减少其对早产儿的损伤,成为新生儿科医生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对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重点阐述.

  • 早产儿细菌感染的诊治进展

    作者:施丽萍

    早产儿细菌感染具有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细菌培养阳性虽是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但阳性率低,诊断需结合病史、高危因素、实验室诊断手段及感染筛查评分进行综合评估,通过提高洗手依从性、早期肠道喂养、静脉丙种球蛋白应用及预防性抗微生物措施降低感染的发生,早期诊断、选择有效抗生素应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刘敬

    脑损伤是导致早产儿远期神经系统伤残和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早产儿脑损伤临床表现不典型、症状缺乏特异性,甚至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赖颅脑影像学检查和脑功能测定.本文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治要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以有助于临床医师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改善患儿预后.

    关键词: 脑损伤 早产儿
  • 先天性皮肤缺损一例

    作者:李宁

    患儿,男,3h,主因“左下肢部分皮肤缺损3h”入院.患儿系G2P1,孕40周自然分娩,出生体重不详,无窒息或产伤、生后哭声响亮,Apgar评分不详.患儿双下肢部分皮肤缺损,未处理转入我科.母亲孕期体健,否认接触毒物及化学物质,无特殊服药史.否认家族中遗传病及类似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格检查:T 36.2℃,P 120次/min,R44次/min,BP 65/29 mm Hg(1mm Hg =0.133 kPa),体重3.3kg,足月儿外貌,神志清楚,精神一般,易激惹,哭声有力,左踝关节处存在宽约2 ~3 cm环形皮肤缺损,延展至左足面皮肤及左拇趾背侧及外侧,左足第2趾背面存在约绿豆大小皮肤缺损,界限较清楚,呈鲜红色烫伤样创面,左踝关节处及左足面皮肤缺损深,无活动性出血或渗出液,见图1.

    关键词:
  • 以重症肺炎为首发症状的甲基丙二酸血症一例

    作者:褚静;李晓云

    患儿,男,1岁4个月,因“咳嗽、喘憋2d”收入院.患儿2d前无诱因出现阵发性咳嗽,非痉挛性,喉中有痰鸣,喘憋明显,无声音嘶哑,无异物吸入史,无发热,无呕吐、腹泻,无惊厥.既往体健,足月顺产,生长发育及智力同正常同龄儿,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入院查体:T 36.8℃,P 156次/min,R40次/min,体重10kg,精神差,呼吸促,双瞳孔等大形圆,光反射正常,鼻翼扇动,口唇无紫绀,三凹征(+),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双肺呼吸音粗,闻及大量湿哕音.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包块,肝脏、脾脏未触及肿大,神经系统反射正常.

    关键词:
  • 他巴唑致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一例

    作者:乌日娜;王学军

    患儿,女,7岁,因“肉眼血尿1周,发热3d”入院.患儿入院前l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家人未在意.入院前3d出现发热,体温高38.5℃,伴有单声咳嗽,于院外肌注药物2次(具体不详),效果差,故为明确诊治入院.既往8个月前,在外院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直规律口服他巴唑8个月.

    关键词:
  • 嵌顿性食管异物一例

    作者:蒋成鹏;徐晓红;陈颢予

    患儿,女,3岁,入院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进食即呕吐,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就诊当地医院,X线胸片未见异常,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2周后仍有间断呕吐.否认不洁饮食史,无发热、腹痛、腹泻症状.患儿系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顺产,出生体重2.9kg,生后第9天因“先天性食管闭锁”在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查体:T36.7℃,P 98次/min,R 26次/min,体重11kg,神清,精神欠佳,营养中等,皮肤弹性正常,眼窝无凹陷,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咽部充血,颈部无抵抗,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关键词:
  • 马链球菌感染脓毒症一例

    作者:程立红;林佳树

    患儿,男,7个月,因“精神不振4d、发热3d、拒乳及呼吸困难2d”入院.患儿于1周前右手腕部被热猪血烫伤,家属给予烫伤膏外敷,未予其他治疗.患儿入院前3d开始发热,体温未测.家属给予口服感冒药,无抽搐.入院前2d患儿开始呕吐,每日2~3次,每次量不多,均为胃内容物,拒食,呼吸困难,呼吸急促,颜面略发绀,烦躁,呻吟.入院前16 h未再排尿.病程中,排黄色稀便数次,量不多.入院查体:T 37.4℃,P 210次/min,R 72次/min,BP 80/50 mm Hg(1 mm Hg =0.133 kPa),经皮测血氧饱和度90%以上.危重状态,颜面苍白,口周发绀,呼吸急促,呻吟,烦躁,重度呼吸困难,鼻扇(+),三凹征(+).

    关键词:
  • 小儿桥本甲状腺炎致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肌病一例

    作者:黄晓碧;江荣

    患儿,女,8岁.因“胸闷2个月,全身水肿20 d”入院,患儿入院前2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平卧时加重,坐起或休息后稍缓解,曾于外院按“心肌炎合并心包积液”住院治疗15d(具体治疗不详),自动出院,患儿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近20d患儿出现双下肢及面部水肿,夜间无法入睡,不能平卧,遂入我院,病程中患儿呼吸费力,气短,有少许咳嗽,无明显咳痰,追问病史后发现,入院前6个月有明显的畏寒表现.食纳差,精神差,活动受限,大小便正常,无发热、皮疹、关节痛及盗汗,无长期服用激素史.无传染病接触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手术外伤史.患儿宫内缺氧,出生时有窒息抢救史,Apgar评分不详,体重3250g.

    关键词:
  • 新生儿阑尾炎诊治体会

    作者:潘俊涛;侯广军;王献良;耿宪杰;王家祥

    病例1:男,孕34周产,年龄29 d,体重4.1kg,因腹胀伴呕吐2d入院.患儿进奶后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排便量少.查体精神反应差,腹胀,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迂曲扩张,腹肌韧,叩诊呈鼓音,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及高调.腹部立位平片显示多量液气平面.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WBC 15.55×109/L,RBC 3.16×1012/L,Hb 97 g/L,CRP 60.9 mg/L.术前诊断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肠末端及回盲部与后腹膜及腹壁粘连成团,肠间隙及肠管表面较多陈旧性黄色脓胎,阑尾呈黄白色,破絮状.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坏疽、粘连肠梗阻,行阑尾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病理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坏疽穿孔、阑尾周围炎.术后恢复顺利.

    关键词:
  • 急性腹泻病致横纹肌溶解症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陆燕;张旭;邓为彬;吴鸣

    患儿,男,6个月,因“腹泻3d,无尿、反应差1d”入院,解大便5~6次/d,为黄色稀水样便,每次量较多,无黏液脓血,无腥臭,无发热,无呕吐.2d前曾在门诊补液治疗,病情无好转,未及时复诊,入院当天无尿,刺激后不哭,无抽搐.患儿出生后母乳喂养,已添加米粉等辅食,患儿及其母均无特殊饮食(如小龙虾等)及中毒史;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

    关键词:
  • 血液灌流救治急性奥氮平中毒一例

    作者:杨乔焕;高岩

    患儿,女,3岁,因“误服奥氮平10h”入院.患儿10 h前误服奥氮平24片(5 mg/片),服后随即出现晕倒,呼之不应,无呕吐及抽搐,无气促及面色青紫,急送当地医院予洗胃、补液等对症处理后患儿症状无改善,遂转入我院.查体:T36.5℃,P 122次/min,R 32次/min,BP 84/60 mm Hg(1 mm Hg=0.133 kPa),体重11kg,被动体位,急性面容,表情淡漠,反应差,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无抵抗.呼吸顺,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心音有力,律不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四肢无自主活动、肌力Ⅲ级,肌张力低,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RBC 4.85×1012/L,WBC8.7×109/L,Hb 92 g/L,PLT 256×109/L;血生化:ALT18 U/L,AST 42 U/L,CK 114 U/L,CK-MB 17 U/L,Cr8 μ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入院诊断:奥氮平中毒.

    关键词:
  •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儿童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张秀敏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儿科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糖皮质激素是其首选和基础用药,然而临床中约有10% ~ 20%的患者对激素耐药,耐药机制复杂.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受体参与了耐药的发生.本文就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及其基因多态性做一综述.

  • 新生儿反应差和反复抽搐

    作者:张淑莲;陈超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 患儿,女,15 d,因“反复抽搐5d”入院.患儿系G1P1,孕41周,剖宫产出生,无宫内窘迫,无胎膜早破,无窒息抢救史,出生时羊水清,脐带、胎盘无异常,出生体重3500 g,24h内解胎粪,生后4h开奶,母乳喂养,生后1周,患儿突然出现不吃、少哭,无发热,5d前于外院就诊,医生发现患儿抽搐,抽搐方式不详,每次抽搐约1 min左右,住院5d,给予头孢硫脒及头孢曲松抗感染,鲁米那止痉,甘露醇降颅压,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抽搐原因未明确,患儿吃奶少,仍有抽搐,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门诊以“抽搐原因待查”收入院.母亲孕期正规产检,无病毒感染史及特殊用药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关键词:
  • 儿科急诊呼吸困难的病因分析

    作者:梁金鑫;任晓旭;曲东;郭琳瑛;张琪;李红日

    呼吸困难是儿科急诊的常见急症之一,它在急诊抢救患儿中居首位.呼吸困难是指患儿主观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吸呼比等不同程度的异常.呼吸困难的病因多样,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是临床十分重要的症状和体征[1].由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发育均不完善,呼吸困难更常见,如果判断失误或治疗对策不正确,会危及患儿的生命[2].本文通过对儿科呼吸困难病因的分析,旨在提高急诊医师对小儿呼吸困难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从而尽可能挽救患儿的生命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
  • 危重症患儿的早期肠内营养

    作者:张明军;朱晓东

    危重症患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以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为主要临床特点.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是一个强烈的应激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代谢变化,包括分解代谢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抵抗以及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和其他局部炎症介质产生的增加等,导致静息状态下能量消耗过多,心输出量和二氧化碳排出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一旦患儿无法自主进食,其机体组织必需消耗自身能量贮存以满足机体的生理需求[1].应激状态下脂肪的应用受限,肌肉和内脏储存的蛋白质被分解,且被作为能量来源而消耗,尿氮排出增加.

    关键词: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