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学

中国药学杂志

Chinese Pharmaceutical Journal 중국약학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2494
  • 国内刊号: 11-2162/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232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药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桑国卫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依诺肝素钠1,6-脱水衍生物含量

    作者:王悦;李京;李颖颖;范慧红

    目的 建立依诺肝素钠特异性末端结构1,6-脱水衍生物结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肝素酶混合液将依诺肝素钠水解成二糖或四糖单位,水解得到的寡糖峰经硼氢化钠还原后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方法进行分析.采用Waters Spherisorb S5 SAX(4.0 mm x250 mm,5μm)色谱柱,以0.28 gL·-1磷酸二氢钠溶液为流动相A含0.28 g.L-1磷酸二氢钠及140 g·L-1高氯酸钠的溶液为流动相B进行梯度洗脱(0 ~ 20 min,3%~35%B;20-50 min,35%~100%B;50 ~ 60 min,100%B;60~61 min,100%~ 3%B,61~79 min,3%B),流速0.8 mL·min-1,柱温为50℃;检测波长为234 nm,并用归一化面积百分比法计算摩尔百分含量.结果 筛选出了酶解效果达标的国产肝素酶并优化了酶解条件,酶解后1,6-脱水△ⅠS-ⅠS与1,6-脱水△ⅠS峰面积比<1.15;优化色谱条件后△ⅠA和1,6.脱水△ⅠS的分离度>1.5;硼氢化钠还原后的溶液色谱图中,△ⅠS和还原△ⅠS的峰面积比均小于0.02;两家国产依诺肝素钠生产企业样品结果均在15%~25%内.结论 方法可对依诺肝素钠特征还原末端结构进行分离和定量,作为对低分子肝素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的首个鉴别项目,已收载入新修订依诺肝素钠国家标准草案中.

  • 蜂胶总黄酮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

    作者:杨明;隋殿军;陈文学;杨铭;于德伟

    目的 探讨蜂胶总黄酮(TFP)对四氧嘧啶(ALX)糖尿病模型大鼠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四氧嘧啶(150 mg·kg-1)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根据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蜂胶总黄酮高剂量组(240 mg·kg-1)、蜂胶总黄酮中剂量组(120mg· kg-1)和蜂胶总黄酮低剂量组(60 mg·kg-1),并将同批未经上述处理的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期间蜂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给予同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连续4周.每周测血糖1次,末次给药结束后,禁食12 h,乙醚麻醉,取肝组织测肝糖原,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糖尿病大鼠血清中血糖(GLU)、胰岛素(INS)、C肽(C-P)、糖化血红蛋白(GHb)、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肝糖原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一氧化氮及丙二醛水平明显升高(P< 0.05或P<0.001),胰岛素、C肽、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及肝糖原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蜂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一氧化氮及丙二醛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或P<0.001),胰岛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及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01),而C肽仅在蜂胶总黄酮高、中剂量组明显升高.结论 蜂胶总黄酮可通过增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胰岛细胞分泌功能恢复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 高变异药物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及饮食影响

    作者:李文博;丁黎;任昱全;丁雯;吴琰;潘虹

    目的 评价空腹和餐后服用两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的生物等效性,考察饮食对氯吡格雷在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影响.方法 针对氯吡格雷的高变异性,根据文献报道的该药的个体内变异系数等数据计算空腹给药试验所需受试者例数为70例;根据空腹试验的结果计算餐后给药生物等效性试验所需受试者例数为56例.两次试验分别采用健康男性受试者进行双周期双交叉(清洗期为7d)单次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300 mg的试验方法.结果 空腹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氯吡格雷的ρmax分别为(5.78±4.93)、(6.17±6.76) ng·mL-1,tmax分别为(0.71±0.33)、(0.76±0.40)h,AUCo0-30h分别为(8.83±6.72)、(9.35±7.93)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3±50.5)%;餐后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氯吡格雷的ρmax分别为(30.9±12.5)、(30.1±13.3)ng·mL-1,tmax分别为(1.9±0.6)、(1.9±0.6)h,AUC0-30h分别为(65.0±21.6)、(65.8±22.3)ng·h·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2.0±23.1)%.两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之间在空腹和高脂餐给药后药动学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高变异药物氯吡格雷的生物等效性样本量设计合理.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空腹给药和高脂餐后给药情况下均具有生物等效性.与空腹给药相比,高脂餐后给药,tmax延后1.2h,ρmax和AUC0-30h分别增大5倍和7倍左右.

  • 吸波面积-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研究养血注射液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

    作者:李孝栋;张丽红;肖晓金

    目的 研究组分制剂养血注射液在Beagle犬体内的动态过程,探讨复杂成分体系药动学评价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静脉滴注,不同时间点采集的血浆样品,处理后经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200~ 350 nm下全波长扫描,计算吸光度-波长曲线下面积(简称吸波面积),得到给药后不同时间Beagle犬体内养血注射液中阿魏酸钠、盐酸川芎嗪、丹参素钠的混合血药浓度;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血浆中阿魏酸钠、盐酸川芎嗪、丹参素钠各单一成分的血药浓度.通过3P97程序分别对2种方法获得的血药浓度-时间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药动学参数.结果 吸波面积法结果显示,养血注射液混合药物在Beagle犬体内的药时过程符合二室模型,c0为84.94 μg·mL-1,t1/2(β)为46.94 min,AUC为3 227.77μg·min·mL-1.HPLC结果表明,阿魏酸钠、盐酸川芎嗪的药时过程呈单室模型,c0、t1/2和AUC分别为37.02、0.54 μg·mL-1,26.24、32.35 min和1 406.75、20.50 μg·min·mL-1;丹参素钠呈二室模型,c0为48.48 μg·mL-1,t1/2β为59.21 min,AUC为1 842.06 μg·min·mL-1.吸波面积法获得的养血注射液混合血药浓度比HPLC获得的各单一成分血药浓度大,混合AUC与阿魏酸钠、盐酸川芎嗪、丹参素钠三者药物的AUC之和接近,生物半衰期均较短.结论 吸波面积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使用能较好地阐述养血注射液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为西药复方、组分中药以及复杂体系的中药复方制剂药动学研究和评价提供了科学思路和可行途径.

  • 荔枝草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作者:刘丽;戴轶群;谢国勇;李明亮;冯启童;秦民坚

    目的 对荔枝草(Salvia plebeiaR.Br.)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制备薄层色谱、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和RP C18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首次从荔枝草根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1),乌苏酸(ursolicacid,2),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3),假荆芥属苷(nepitrin,4),高车前苷(homoplantaginin,5),丹参素甲正丁酯(n-butyl 3,4 dihydroxyphenyllactate,6),丹参素甲酯(methyl 3,4-dihydroxyphenyllactate,7),迷迭香酸甲酯(methyl rosmarinate,8),salviaflaside methyl ester(9),异迷迭香酸苷(salviaflaside,10),(2S)-5,7,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7-O-D-吡喃葡萄糖[(2S)-5,7,4'-trihydroxy-6-methoxyflavanone-7-O-β-D-glucopyranoside,11],豆甾醇(stigmasterol,12),1-O-二十六烷酰基甘油酯(1-cerotoylglycerol,13).结论 化合物6、7、9、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磁性Fe3O4-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光热性能研究

    作者:沈松;吴琳;戚雪勇;戈延茹;金一

    目的 制备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性纳米粒,并对其光热性能、细胞毒性及体外光热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水热法合成Fe3O4,分别利用羧甲基壳聚糖(CMCTS)及壳聚糖(chitosan)对其进行功能化修饰,采用TEM、TGA等手段对制备的载体进行表征,考察纳米粒的稳定性及光热性能,同时采用MTT方法研究载体的细胞毒性、评价其光热治疗效果.结果 所制备的Fe3O4粒径均一、分散良好,CMCTS修饰的Fe3O4具有良好的稳定性;Fe3O4-CMCTS纳米粒无明显毒性,Fe3 O4-Chi-tosan由于稳定性原因显示一定的细胞毒性;光热治疗结果显示,浓度为60 μg·mL-1的2种载体在808 nm激光(2 W·cm-2)照射5 min时,可杀伤90%以上的细胞.结论 所制备的磁性Fe3O4-CMCTS纳米粒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较低的细胞毒性及优良的光热效果,可以作为新型光热材料深入研究.

  • 响应面法优化脂肪酶催化合成胆固醇癸二酸单烯酯的工艺研究

    作者:罗利华;程怡;聂华;郑品劲;余秋强

    目的 利用响应面法对在异辛烷中脂肪酶催化合成胆固醇癸二酸单烯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方法 在35℃,摇床转速为220 r·min-1的条件下,选取反应时间(t=4~15 h)、酶的用量(En =2 ~ 10 mg)、底物摩尔比即癸二酸二乙烯酯-胆固醇(Sr=5~10)3个因素作为考察对象,以胆固醇转化生成胆固醇癸二酸单烯酯的程度即胆固醇的酯化率(DE)为考察指标,运用design-expert软件的星点设计功能进行实验设计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经实验数据分析表明,t,Sr和En这3个因素均为影响胆固醇酯化的显著因素.经响应面分析可确定优值为t=11.47 h、En=7.70 mg、Sr=8.93.该条件下的平均酯化率值达90.56%,与响应面拟合方程的酯化率预测值92.80%吻合良好.结论 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胆固醇癸二酸单烯酯的酶促催化合成工艺是有效的,可行的.

  • 滇龙胆花药材质量标准及品质评价的研究

    作者:张琳;罗智渊;冯丽丽;李晓东;李海峰

    目的 评价滇龙胆不同居群花的药材质量,探讨滇龙胆花是否可以与其根同等入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龙胆花中活性成分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含量,建立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其与根比较的HPLC指纹图谱,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其品质及质量等同性进行评价.结果 大理白族自治州滇龙胆不同居群花间整体品质较好,龙胆苦苷含量较低的感通居群龙胆苦苷含量也与国家标准接近,滇龙胆不同居群间花中龙胆苦苷、獐芽菜苦苷、獐芽菜苷含量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不同居群花间质量等同性进行分析,确定HPLC指纹图谱中15个共有峰,滇龙胆不同居群花间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在0.809以上,指认其中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3个与活性相关的特征峰,不同居群花间质量等同性基本一致;对不同居群间花与根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确定HPLC指纹图谱中8个共有峰,共有峰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除了感通居群外,均在0.846以上,说明花中所含有效成分与根相似,并且还有些根中未检测到的成分;滇龙胆不同居群花间龙胆苦苷、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总含量聚类分析和HPLC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相似.结论 从滇龙胆花中活性成分含量已达到药典标准要求.但是滇龙胆花与根比较的HPLC指纹图谱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滇龙胆花是否可以作为其根的替代品入药,仍需进一步做药理、毒理及临床实验.

  • 亚硝酸钠预处理降低多柔比星对骨肉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

    作者:马琨;郭建刚;皇甫超申

    目的 探讨亚硝酸盐预处理对骨肉瘤细胞多柔比星(ADM)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析多柔比星对骨肉瘤细胞MG-63的IC50并计算耐药指数,FITC-annexin Ⅴ/PI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PI和hochest33258活细胞染色分析细胞死亡率,EGFP-LC3b细胞转染和透射电镜分析细胞自噬,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蛋白表达水平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结果 用10 ~ 30 mg·L-1亚硝酸钠预处理MG-63细胞24 h,再用多柔比星(0.31 μg·mL-1)处理24 h,与单纯多柔比星处理组相比,多柔比星对MG-63细胞的IC50值和耐药指数增加,这种现象可以被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逆转.多柔比星可以诱发MG-63细胞自噬,自噬的细胞膜周围LC3-Ⅱ绿色荧光点分布,透射电镜下可见自噬体.用3-甲基腺嘌呤抑制自噬对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影响不明显.与单纯多柔比星处理组相比,亚硝酸钠(10 mg· L-1)预处理组自噬阳性细胞增多,用3-甲基腺嘌呤抑制自噬,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亚硝酸钠预处理组的HIF-1α蛋白表达和LC3Ⅱ/LC3 Ⅰ蛋白比值明显比单纯多柔比星处理组增高.结论 亚硝酸钠预处理能够降低多柔比星对骨肉瘤细胞的化疗敏感性,机制可能与其促进细胞自噬和HIF-1 α蛋白表达有关.

  • 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黏膜透过性评价

    作者:孙川;邢洋;胡华颖;梁云星;范博;梁桂贤

    目的 构建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进行表征;考察所构建纳米粒药物的肠黏膜透过作用.方法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并对其体外特性进行表征;用Franz扩散池考察纳米粒的药物黏膜累积透过量.结果 纳米粒形态为类圆球形;平均粒径(329.6±7.3) nm,多相分散指数(0.185±0.01);电势(34.5±2.25) mV;包封率(97.75±0.02)%,载药量(12.463 ±0.003)u·mg-1;在pH 1.0介质中24 h累积释药: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巯基壳聚糖纳米粒<药物溶液(P<0.05);在pH6.8介质中24 h累积释药: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均<药物溶液(P<0.05);体外8h药物肠黏膜累积透过量: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巯基壳聚糖纳米粒>pH敏感壳聚糖纳米粒>药物溶液(P<0.05),数值分别为(7.23±0.21)、(6.99 ±0.79)、(5.62±0.22)、(3.88±0.76)u·cm-2.结论 所构建的低分子肝素pH敏感巯基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高、粒径分布均匀,能增加低分子肝素肠黏膜透过率近1倍.

  •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元胡止痛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

    作者:刘辉;张婧;张芸;邹清河

    目的 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元胡止痛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方法 选择含药层聚氧乙烯N750含量、含药层氯化钠含量和包衣增重为因素,以12 h累积释放度和药物释放曲线拟合度为考察指标,建立多元线性模型考察各因素对制剂释药行为的影响;绘制二次多项式模型效应面图,确定优化处方并进行验证.结果 二次多项式为佳拟合模型,得到优处方为:含药层聚氧乙烯N750含量为88 mg·片-1,氯化钠含量为27 mg·片-1,包衣增重为7.7%.3批优化处方中延胡索乙素12h平均累积释放度分别为78.68%、79.01%、78.93%,释药曲线线性拟合度r2分别为0.985 2、0.982 8、0.991 8;欧前胡素12 h平均累积释放度分别为79.12%、78.96%、79.35%,释药曲线线性拟合度R2为0.984 7、0.990 2、0.985 8.影响因素实验、加速实验和长期实验表明,该制剂稳定性良好.结论 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元胡止痛双层渗透泵片的处方优化.

  • 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化学成分研究(Ⅱ)

    作者:李雯;田新雁;肖朝江;姜北

    目的 研究叶穗香茶菜(Isodon phyllostachys)地下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材料色谱法分离纯化,利用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石油醚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3-羟基-8,11,13-三烯-桃柘-19-酸(1)、4-羟基桂皮醛(2)、泡桐素(3)、5,4'-二羟基-6,7,3'-三甲氧基黄酮(4)、7α-羟基谷甾醇(5)、豆甾醇(6)、(E)-2,5-二羟基桂皮酸(7)、松柏醛(8)、2-[N-(2-羟基二十二碳酰基)-亚氨基]-二十烷-12-烯-1,3,4-三醇(9)、桦木醇(10)、7α-羟基豆甾醇(11)、熊果酸(12)、胡萝卜二苷(13)和齐墩果酸(14).结论 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叶穗香茶菜地下部分获得,1~11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 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稳定性研究

    作者:林兰;刘毅;张才煜;袁松;黄海伟

    目的 考察国内抗流感药品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Phenomenex C8(2)色谱柱,流动相为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乙腈-甲醇(620∶ 135∶245),检验波长207 nm,流速1.0 mL·min-1,柱温50℃]对国内16批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进行了质量稳定性研究,跟踪分析了药品储存前后及相关样本加速实验的杂质变化情况.结果16批药品的总杂质含量储存前后分别为0.11% ~0.29%和0.15% ~0.71%,加速实验预测并证实了这种变化趋势.结论 国内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药品化学质量稳定性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 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郑楠楠;吴琳华;唐景玲

    目的 综述聚乙二醇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作为药物载体的新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对琥珀酸酯的理化性质、安全性及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加以分析和讨论.结果与结论 琥珀酸酯可以在药物传递系统中作为乳化剂、增溶剂、增塑剂、多药耐药逆转剂等,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其作为药物载体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 天然药物经皮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白毅;杜丽娜;冯雪;金义光

    目的 综述近年来天然药物经皮给药制剂在新剂型、新技术方面研究的新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天然药物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从新剂型、新技术两方面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经皮给药系统具有控释、易去除、局部浓度高、安全性强、副作用小等特点,已经成为药品市场上重要的一种剂型.天然药物经皮给药新剂型包括纳米粒、微乳、囊泡、前药和液晶;新技术包括透皮渗透促进剂、离子导入、超声促渗.结论 综合运用上述新剂型和新技术,达到增加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经皮吸收和控释的目的,提升我国天然药物经皮给药系统的研发水平.

  • 米卡芬净/氟康唑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董卫华;邹雅敏;董亚琳;黄泰康

    目的 系统评价米卡芬净与氟康唑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纳入米卡芬净对比氟康唑用于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个研究,合计1 7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为:①预防侵袭性真菌感染:米卡芬净比氟康唑的治疗成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6,95%CI(1.16,2.10),P=0.004],米卡芬净的突破感染率、可疑真菌感染率较氟康唑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2,95%CI(0.19,0.94),P=0.03]、[OR =0.61,95%CI(0.44,0.85),P=0.003].②治疗念珠菌感染:米卡芬净与氟康唑的镜下治愈率、终点临床有效率、总体治疗有效率、复发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总体药物相关不良事件:150 mg米卡芬净剂量组发生率高于氟康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46,95%CI(1.00,2.13),P=0.05];④不良反应发生率:二者的皮疹、恶心、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热及输液部位反应等6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卡芬净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疗效优于氟康唑,二者在治疗念珠菌感染疗效方面无显著性差异,150 mg剂量组的米卡芬净安全性低于氟康唑组.

  • 国产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导致心脏不良反应及原因探讨

    作者:何江华;胡致平;周郁鸿

    目的 观察国产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TG-P)在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过程中的心脏不良反应,探索其可能发生机制,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 对采用国产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治疗的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均完成ATG-P的治疗,均出现不同表现的心脏不良反应.结论 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会导致不同的心脏不良反应.在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治疗中,应注意对心脏不良反应的观测,及时对症处理.

  • 网上抗凝门诊的建立与实践

    作者:张进华;刘茂柏;官超凡;田皇龙

    目的 探讨网络抗凝门诊管理抗凝患者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方法 应用QQ群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网上抗凝门诊管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患者.结果 成功构建了网络抗凝门诊,它是信息化时代抗凝门诊的一种新模式,可服务于更多的抗凝患者.结论 网络抗凝门诊提高了患者用药依从性和INR达标率,缩短了INR达标时间,降低了出血发生率,节约了患者医疗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药学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