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국제심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583
  • 国内刊号: 31-19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188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 创刊时间: 196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赵强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房颤动

    作者:罗骏;陈绍良

    心房颤动(AF)是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房重构是AF维持和复发的主要机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心房重构中起重要作用.作用于RAAS的一些药物具有抑制心房重构的作用并减少AF的发作,给AF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对RAAS在心房重构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对心房重构及AF的影响作一综述.

  • 缺血修饰白蛋白与心肌缺血

    作者:张欣;何汝敏;曹久妹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均一等特征,好能在心肌细胞死亡之前对其做出诊断.目前常用的生化标志物均在心肌组织坏死后才释放入血液中,近研究发现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是较为理想的缺血标记物,具有极高的灵敏度,能在ACS早期可逆阶段检出,有助于ACS的除外诊断以及进行短期危险分层.本文对IMA在心肌缺血方面的应用做一综述.

  • 连接蛋白43磷酸化状态与心脏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云胜;林吉进;谭学瑞

    缝隙连接是介导相邻细胞间直接通讯的特殊膜结构.心室肌细胞间的缝隙连接通道主要由连接蛋白43(Cx43)构成.Cx43的磷酸化状态除了快速调节通道的开放/闭合状态(单通道传导性和通道开放概率),还可通过影响Cx43的合成、转运、聚集/解聚和降解等不同环节,改变活化通道数量,终实现对缝隙连接功能的调控.迄今,已发现多种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可直接和(或)间接调控Cx43羧基末端的丝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磷酸化状态,从而影响缝隙连接通道的功能.磷酸化/去磷酸化影响Cx43和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确切作用和具体机制未明.本文就Cx43磷酸化状态与心脏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关系作一综述.

  • 肌钙蛋白Ⅰ突变致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俊宏;张寄南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疾病,其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目前已经发现至少编码10种肌小节约200个位点突变可以导致该疾病.由心脏肌钙蛋白(cTnI)基因突变所致者约占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发病的5%.现已发现的cTnI基因突变位点约有20个.本文综述cTnI及其编码基因的结构、功能和致病基因型及表型之间关系,并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 内皮抑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靳晨亭;周晓舟;黄建明;周万兴

    内皮抑素是一种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主要功能是抑制内皮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生成.本文综述了内皮抑素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 室性心动过速的治疗进展

    作者:王群山;李毅刚

    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治疗方法近年来取得很大进展,治疗策略有所转变.循证医学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和ACEI、ARB等非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经导管消融、植入式心脏除颤器(ICD)及双心室同步起搏/除颤(CRT/CRTD)等非药物疗法日益受重视;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和外科手术等新的措施目前尚处于积极探索阶段;临床上特殊病理和特殊人群室速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室速的防治目前已逐步达成共识.

  • 心房顿抑与房颤后心房重构

    作者:袁安彩;陈颖敏;何奔

    心房颤动(房颤)复律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其后将房颤恢复窦性心律时出现一过性的左心房和左心耳机械功能的异常称为心房顿抑,发生率约为38%~80%.房颤持续时间越长,心房顿抑越严重、持续时间越长,更易形成心耳血栓及房颤复发.近年研究提示,造成心房顿抑的原因与房颤后的心房重构有关.房颤诱导心房发生重构包括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缝隙连接重构.缝隙连接重构与心房电重构、结构重构均有关联,参与房颤的发生与持续,可能是心房顿抑发生的原因之一.本文就心房顿抑及与房颤后心房重构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 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王红雷;包宗明

    动脉粥样斑块易损性在斑块破裂和后继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浆妊娠相关蛋白-A可作为斑块易损性的标记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监测、预后有重要意义.

  • 植入式动态心电监测仪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莉;何奔

    植入式动态心电监测仪埋藏在病人皮下,长期监测病人在各种情形下的心电图.本文综述植入式动态心电监测仪的组成及安装、临床应用和应用的问题.

  • 预激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学与电生理学研究进展

    作者:熊寿贵;余更生

    预激综合征包括家族性和散发性,以散发性为主,家族性预激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目前其分子遗传学研究热点为编码AMP活化蛋白激酶γ2调节亚单位的基因(PRKAG2)突变,电生理学研究主要为旁道的定位和电生理特性.

  •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与心肌重构关系的研究

    作者:安文娇;刘进军;高广道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维持正常心脏稳态和心肌重构中都发挥重要作用.过去的研究显示,AngⅡAT1介导AngⅡ在成年心肌的大部分生物学效应,而AT2拮抗AT1.近年的研究发现,在心肌重构以及应用ARBs和ACEI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心肌AT2的效应可能取决于组织中AT2/AT1的比值,并受AT2过度激活持续时间长短的影响.

  • 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在冠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永明;杨向军

    本文重点论述了单光子散发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在冠心病诊断、危险分层、预后评估以及存活心肌检测中的价值,并指出SPECT心脏显像远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应用.合理应用无创影像检查,将有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决策和血运重建术的合理选择,从而减少冠心病患者总的医疗费用.

  • 药源性心力衰竭的发生机理

    作者:袁奕;张凤如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大多数患者有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损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的症状.从病理生理学来看,能对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心脏前后负荷任一环节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可以诱发或加重HF.近年来,关于HF诸方面的研究正越来越引起重视,然而,对于药物与HF的相关关系的研究却不多见.某些药物,如抗肿瘤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钙通道阻滞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都可通过对心肌细胞直接毒性、产生负性肌力作用、增加心脏负荷不同机制诱发或加重HF.本文将探讨几类能诱发或加重HF的药物及其主要机理,旨在引起广大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 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作者:孙育民;刘旭

    心房颤动和心力衰竭是两个互相促进、发生、发展的疾病,在同一患者中常常同时存在.对于这类患者房颤的佳处理仍存在争议,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有限且不良反应明显,本文主要介绍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

  • 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疗

    作者:任保军;王悦喜;于赛华

    虽然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不佳,而心脏移植又受到供体的限制.因此,如何提高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拓展其治疗途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通过起搏器改善心脏机械运动的协调性即再同步治疗(CRT)心力衰竭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本文就CRT的基础、机制、相关临床实验、适应证、临床思考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述.

  • Toll样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作者:李玉红;张晓雪;谢萍

    免疫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不仅是介导先天免疫和炎症反应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家族,还是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桥梁.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oll样受体4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对内皮祖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作者:崔斌;黄岚

    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参与调节机体多种生理活动,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亦倍受重视.近年来,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又一生物学作用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了eNOS在内皮祖细胞的动员、分化和归巢中的作用,及其促进内皮祖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 脑钠肽评估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价值

    作者:章之川;王伟;朱美莲;任建英

    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水平在心房颤动(房颤)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定量测定法检测54例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清脑钠肽水平,按NYHA心功能级别分成4组,并以3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多普勒心动超声图判断左心室功能. 结果:BNP与年龄存在正相关,年龄越大,BNP越高,但二者关联度不密切(r=0.23).BNP在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4.25,P<0.01.心动超声图左心室功能测定,5组间比较,NYHA心功能分级Ⅳ组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在房颤并发心力衰竭中,对诊断疾病严重性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 地尔硫(艹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作者:谢良地;欧阳秋芳;王华军

    目的:观察地尔硫(艹卓)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是否与肌浆网钙ATP酶(SERCA2)蛋白的表达、活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 方法:将22只12周龄SHR随机分为地尔硫(艹卓)组(25 mg·kg-1·d-1,SHR-D),苯那普利组(10 mg·kg-1·d-1,SHR-B)和SHR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SHR-C);另设WKY大鼠7只为正常对照组(WKY).灌胃法给药18周后测定左心室心功能,计算左心室/体重比(LVW/BW),Western印迹杂交测定左心室心肌SERCA2的表达,无机磷比色法检测心肌肌浆网Ca2+ ATPase活性.饱和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分析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估计心肌纤维化程度. 结果:SHR-D组和SHR-B组的LVEDP显著低于SHR-C组,SHR-D组和SHR-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SHR-C组相比,SHR-D组与SHR-B组的-dp/dtmax/MAP增加.地尔硫(艹卓)和苯那普利治疗明显增加SERCA2蛋白的表达(SHR-D:0.38±0.07,SHR-B:0.42±0.06,SHR-C:0.47±0.07)与活性(SHR-D:8.2±0.07,SHR-B:10.5±1.95,SHR-C:6.3±0.75).SHR-D组左心室内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其作用类似于SHR-B组. 结论:地尔硫(艹卓)可改善SHR左心室舒张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增加SERCA2蛋白的表达及活性,抑制心肌纤维化有关.

  • 阿司匹林对内皮祖细胞功能及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作者:陈图刚;马战清;陈红娟;余敏;谢旭东;陈君柱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数量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d后收集贴壁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分别为1、2、5、10 mmol/L)培养3、6、12、24 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将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形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杂交法(Western blot)半定量测定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 结果:阿司匹林能减少外周血EPCs数量,并且EPCs数量随阿司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减少.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和iNOS含量亦随阿司匹林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 结论:阿司匹林通过减少EPCs中iNOS含量,降低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从而抑制内皮细胞的生成.

  • 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水平的变化

    作者:屠洪;夏小杰;昝沁;梁纯丽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的变化,探讨房颤与心房肌细胞重构的关系. 方法: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换瓣术者,其中窦性心律者13例(A组)、阵发性房颤及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者8例(B组)、房颤持续时间>6个月者17例(C组).外科手术时取3组病人右心耳组织少许,利用TUNEL法观察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 结果:房颤患者(B、C组)心房肌细胞凋亡指数比窦性心律者(A组)显著增高,分别为44.53%±11.08%,67.96%±16.09%对19.68%±15.36%,P均<0.05;凋亡指数与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 结论:心房肌细胞重构可能在房颤的发生或维持中起重要作用,是慢性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心房收缩功能延迟恢复的主要原因.

  • 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关系

    作者:陶剑虹;李刚;贺涛;刘明江;罗莹;黄启华;李杰

    目的:研究胰岛素敏感性与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的关系. 方法:138例患者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弥漫病变组、冠脉非弥漫病变组和冠脉正常组.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结果:冠脉弥漫病变组与非弥漫病变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差异有显著性(-4.36±0.52对-3.89±0.69,P<0.01),且与冠脉正常组的ISI(-2.78±0.58)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与其冠状动脉病变弥漫程度有密切关系.

  • 左、右冠状动脉病变心肌缺血症状的对比

    作者:周志文;石蓓;王洁;刘西平;许官学;赵然尊;陈剑玲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与左冠状动脉(LCA)病变心肌缺血症状的差异. 方法:将408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心绞痛(AP)组.在AMI组中,比较RCA病变与LCA病变在AMI前心肌缺血症状的差异.在AP组中,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两个亚组,统计各亚组RCA与LCA病变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在AMI组中,LCA病变组在AMI前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明显较RCA病变组多(P<0.05).在AP组中,多支病变亚组中RCA病变检出率和LCA病变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而单支病变亚组中RCA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LCA病变检出率(P<0.001). 结论:RCA病变时心肌缺血症状少,甚至缺乏,不易被发现.

  • 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动脉瓣换瓣术后复发1例报告

    作者:王国华;吴弘;秦永文;温昌霖

    患者,男,54岁,因主动脉瓣置换术后2月,胸闷心悸半月于2002年8月20日入院.患者于2002年6月因"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而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前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左冠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二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双房及左室增大.术中发现左冠瓣脱垂并穿孔和赘生物形成,切除病损瓣膜,用23 mm CarboMedics双叶瓣替换.病理报告:主动脉瓣两瓣叶粘液变性,主动脉窦瘤破裂伴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血培养3次均阴性.术后用罗氏芬抗感染1个月.近半个月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病程中无发热寒战.

  • 安博维提供全面有效的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朱开元

    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生产的厄贝沙坦(商品名安博维)于2007年3月8日获得SFDA批准为"治疗合并高血压的2型糖尿病肾病"的适应证.安博维之所以能获得这个适应证,除了具有强效降压的作用外,更有PRIME研究证明了其具有降压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国际心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5
1998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