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心血管系统疾病 >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国际心血管病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국제심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上海市医学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影响因子: 0.89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6583
  • 国内刊号: 31-195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188
  • 曾用名: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 创刊时间: 196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赵强
  • 类 别: 心血管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吴佳源;王裕勤;肖芳

    冠状动脉(冠脉)血运重建预后取决于心肌缺血程度,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FR)可以较好地反映引起心肌缺血的冠脉狭窄程度.在遇到临界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以及左主干病变时,单纯的冠脉造影检查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和证据,结合FFR结果选择治疗策略更为合理.

  • 连接黏附分子-A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从基础到临床

    作者:陈一竹;张俊峰

    连接黏附分子-A(JAM-A)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是一种跨膜蛋白,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主要介绍JAM-A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中介素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李翠;刘丽云;王治平

    中介素又称肾上腺髓质素2,是一种新发现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超家族成员,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尤其对心、肺、肾等脏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该文主要介绍中介素的生物学特性、分布、受体及其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作用机制.

  • 胺碘酮在急性和慢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刘培光;李宏伟

    治疗急性心房颤动(房颤)可采取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策略,对于慢性房颤,指南推荐控制心室率,对心室率控制不佳的患者可以使用胺碘酮治疗.胺碘酮尽管有一些心脏以外的不良反应,但是在房颤的节律控制和维持窦性心律方面均有重要应用.临床研究显示,胺碘酮比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更常用.

  • 希氏束起搏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陆敏

    生理性起搏是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的发展方向,其中希氏束起搏的电激动沿心脏正常传导系统下传,保持了相对正常的心室电激动顺序和心室收缩同步性,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是理想的心室生理性起搏方式.该文主要介绍希氏束起搏的靶点、定位标准、临床实现方式及优势等.

  • 左心室重建术的发展过程

    作者:朱天宇;张瑞岩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传统药物治疗无法逆转心衰进展、心室扩大的过程.左心室重建术是一种可以降低心室容积、重塑心室几何结构的治疗方法.随着对心脏结构认知的深入和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左心室重建术成为一种可行的治疗心衰的方法.该文主要介绍左心室重建术的发展历程及研究进展.

  • 维生素D与血压调节的关系

    作者:张英;朱理敏

    维生素D缺乏十分常见,其可能通过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影响内皮功能等机制影响血压.不同年龄人群的维生素D缺乏与血压存在着关系,但补充维生素D对血压的影响在不同研究中存在差异.

  • 左室四极电极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优势

    作者:王紫;苏立

    成功放置左室起搏电极对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至关重要.与传统起搏电极相比,四极电极具有以下优势:置入成功率较高、能克服膈神经刺激、避免左室高阈值、避免左室心尖部起搏以及导线脱位率较低.

  • 血管内超声在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田塬;柯永胜

    冠状动脉造影只能提供血管腔的二维图像,对于左主干病变的诊断有局限性.血管内超声作为目前应用广泛、成熟的血管内成像技术,可提供血管壁、内径、斑块负荷等信息,有助于术者判断临界病变,并选择佳的治疗策略及手术器械,从而优化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 社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治疗现状

    作者:张维;吴毓敏;刘千军;韩维嘉;郭新贵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现状.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长宁区3个社区中年龄≥65岁的常住居民,入选通过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n=218),对所有患者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包括基本情况、疾病史以及用药情况,并计算CHADS2评分.结果:入选患者中,卒中高危患者(CHADS2评分≥2)有167例,实际接受抗凝治疗的仅23例(13.8%).对未抗凝治疗原因分析显示,医生未实施抗凝治疗高达63.2%,是抗凝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 结论:社区老年非瓣膜病房颤卒中高危患者抗凝治疗率低,需规范房颤抗凝治疗.

  • 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应用研究

    作者:钟常青;广洁丽;张翼

    目的:评价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下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trioventricular reentrant tachycardia,AVRT)的效率及优势. 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6月经食管调搏提示逆行P'波呈偏心性传导的拟诊AVRT患者91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研究组使用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n=51),常规组使用常规X线曝光(n=40),两组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消融,比较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放电次数、放电时间、手术成功率. 结果:与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76.7±21.3) min对(93.2±28.5)min]、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10.2±6.7) min对(17.3±8.3) min]、放电次数显著减少[(7±3)次对(15±8)次]、放电时间显著缩短[(6.7±2.3) min对(14.2±6.7) min],P<0.01.两组手术即时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EnSite NavX三维标测系统引导射频消融治疗AVRT可明显缩短X线曝光时间与手术时间,减少放电次数和时间.

  • 肺静脉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作者:熊丹群;陈治松;徐文俊;顾剑云;胡朝晖;方宏

    目的:探讨肺静脉隔离术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慢快综合征患者窦房结功能的影响. 方法:入选于我院行肺静脉隔离术的阵发性房颤合并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550 ms],共31例.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2d及术后6个月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平均心率、慢心率及快心率,测定心率变异性指标rMSSD、SDNN,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食管调搏的方法测定CSNRT,比较手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 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d及术后6个月的平均心率、慢心率及快心率均有明显上升(P<0.05);术后6个月测定CSNRT较术前有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相比,患者术后2d及术后6个月的rMSSD、SDNN均明显缩短(P<0.05). 结论:阵发性房颤伴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经肺静脉隔离术后,窦房结功能明显恢复,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减弱.

  • 替格瑞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作者:王小东;庄少伟;张旭敏;周华;来晏;康晟;夏光;周建;刘学波

    目的:探索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纳入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老年(≥65岁)AMI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n=101)和替格瑞洛组(n=99),分别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600mg或阿司匹林300 mg+替格瑞洛180mg,次日起改为维持剂量阿司匹林100 mg/d和氯吡格雷75mg/d或替格瑞洛180 mg/d,用药前及用药后1、6和12个月分别检测血小板反应指数(PRI),观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出血事件. 结果:共有196例患者完成随访,两组治疗前PRI无统计学差异;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PRI均较治疗前分别下降(P<0.05);与氯吡格雷组比较,替格瑞洛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PRI降低更加明显(P<0.01);随访1年时,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9.2%对12.9%,P=0.01);两组TIMI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别(氯吡格雷组9.6%对替格瑞洛组10.3%,P>0.05). 结论:与氯吡格雷相比,老年AMI患者服用替格瑞洛可进一步降低MACE事件,而不增加出血风险.

  • 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及右冠状动脉窦的室性早搏心电图特征分析及射频消融治疗

    作者:谭红伟;张旭敏;邹誉;周建;李莹;邱建平;刘学波

    目的:比较左冠状动脉窦及右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室性早搏(室早)心电图特征. 方法:入选成功行主动脉根部室早消融的患者20例,按消融部位分为左冠状动脉窦室早组(LCC组)15例、右冠状动脉窦室早组(RCC组)5例,比较两组心电图特征.结果:RCC组患者Ⅰ导联均为R波;LCC组患者Ⅰ导联4例为QS波,10例为RS或rs波,1例为R波(x2=16.80,P<0.01).与RCC组比较,LCC组患者Ⅲ导联R波振幅增高[(2.01±0.45) m对(1.45±0.33) m,P<0.05]、aVL导联QS波振幅加深[(1.20±0.24) m对(0.65±0.21) m,P<0.01]、R波振幅Ⅲ/Ⅱ比值及QS波振幅aL/aVR比值增大(1.09±0.12对0.80±(0.12,P<0.001;1.31±0.35对(0.60±(0.24,P<0.001)、Ⅰ导联QRS波时限缩短[(78±32) ms对(120±13) ms,P<0.05]、aVL导联QRS波时限延长[(128±14) ms对(100±24) ms,P<0.05].除1例患者因起源点临近左冠状动脉开口而放弃消融外,其余均消融成功.平均随访(13±6)个月,无复发病例及并发症. 结论:对于体表心电图提示室早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患者,Ⅰ导联R波提示RCC室早,Ⅰ导联RS或rs波提示LCC室早;与RCC室早相比,LCC室早Ⅲ导联R波振幅较高、aVL导联QS波振幅较大、R波振幅Ⅲ/Ⅱ比值及QS波振幅aVL/aVR比值增大.

  • 特发性心房颤动相关TBX5基因新突变的识别

    作者:郑洪珍;仇兴标;李若谷;袁方;徐迎佳;杨奕清

    目的:识别特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相关TBX5基因新突变. 方法:入选特发性房颤患者116例及健康对照者200名,获取临床资料和外周静脉血标本,抽提全部研究对象的基因组DNA,扩增TBX5基因的全部编码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以寻找变异.检索PubMed和SNP数据库以明确所发现基因变异的新颖性.应用MUSCLE软件分析多物种TBX5蛋白,以显示被改变氨基酸在进化上的保守性,并应用在线程序MutationTaster和PolyPhen-2分析基因变异的致病性. 结果:在1例家族史阴性的特发性房颤患者发现了1个TBX5基因变异,其TBX5基因编码核苷酸序列第314位的腺嘌呤变成了胸腺嘧啶(c.314A>T),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第105位的天冬氨酸变成了缬氨酸(p.D105V).该突变不存在于200名对照者,也不存在于PubMed和SNP数据库中.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第105位的天冬氨酸在进化上完全保守.在线程序分析表明所识别的基因变异具有致病性. 结论:发现了1个特发性房颤相关TBX5基因新突变,提示TBX5基因突变可能是特发性房颤的少见遗传病因.

  • 急性主动脉夹层伴下肢缺血横纹肌溶解1例

    作者:丛支磊;樊妮;邱志兵;戚玮琳

    1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8岁,因胸闷、头晕伴左下肢乏力1d至急诊室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和颅脑外伤手术史.查体发现患者神志清,无气促,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无扩大,上肢血压为230/138 mmHg,心率110次/min,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无压痛,神经系统病理征阴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室性早搏、T波改变(Ⅰ、AVL、V6导联低平).发病24 h之内血清肌酸激酶由1 319 U/L上升至9 516 U/L,肌红蛋白由1 000 ng/mL上升至1 736 ng/mL.

    关键词:
  • 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多种心肺疾病1例

    作者:虞宇楠;周琳;宋浩明

    1 病例简介患者女性,62岁,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 10余年,长期服用甲氨蝶呤.2010年因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支架.2015年3月在外院确诊右肺原位腺癌,行右下叶楔形切除术,术后出现气急、胸闷,肺动脉血管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PA)见两下肺动脉分支栓塞,予以抗凝治疗.2周后复查CTPA,双侧肺动脉未见明显充盈缺损.患者因胸闷气急于我院住院治疗,心超提示左室增大伴左室壁节段性收缩活动异常,左室收缩功能减退,肺动脉增宽为28 mm,伴轻微三尖瓣反流,肺动脉收缩压正常,射血分数47%,类风湿因子显著升高(1360 IU/mL),D-二聚体升高(18.4mg/L),CD19明显下降(1.8%),整合素β1(29%)、β2(98.6%)明显升高,白细胞介素(IL)6(6.4 n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12.8 ng/L)升高.肺通气灌注显像显示肺栓塞低度可能.予以吸氧、抗凝和抗栓(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强心(地高辛)、抑制心室重构(美托洛尔缓释片)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后,患者症状好转,病情渐趋稳定.

    关键词:
  • 如何理性看待先天性心脏病经胸微创封堵技术的迅速发展

    作者:邢泉生

    自本世纪初以来,由中国学者发起和主导的经胸微创封堵技术,已成为治疗以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为主的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一种新术式,也是当今微创心脏外科和Hybrid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由心脏外科医生经胸部小切口、在心脏正常跳动状态下、借助超声心动图引导、应用简单的输送装置、将改良的封堵器直接安放在心脏缺损的部位,达到治疗目的.其大特点是结合了传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辅助下外科修补和X射线辅助下经皮介入封堵两种治疗方法的优势.

    关键词:
国际心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5
1998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