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26-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敦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全椒县武岗镇农民健康体检结果报告

    作者:许帮华

    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国家从2009年起实施的农民健康工程的主要内容,实行政府买单,向广大农村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着政府投入加大,实验室检查项目也逐渐增加.2011年下半年在防保站统一协调组织下,本院相关科室对本镇老年居民进行了健康体检.其中实验室检查项目有: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尿十项、血常规(三分类).根据每天测定结果粗略估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正常率超过99%,故本文只对960名农民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尿素,尿十项,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农民 健康体检 生化
  • 春节长假血液库存量调整的探讨

    作者:李娟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与国庆节相比,春节对全国各地采供血机构来说,对血液的采集供应影响更大.根据本站多年经验,一般情况下,节日期间直到节后农历正月十五前,街头采血都较平日困难许多,因大、中专院校放假,更增加了献血招募的难度.因此如何保障临床节日期间的用血,节前备血就成为问题的关键.由于红细胞悬液是血站主要的血液成分,且保存时间仅有35 d,春节长假备血是否科学合理对其影响更加突出和具有代表性.因此,笔者就本站3年来春节前备血、节日期间临床用血以及节前备血对节后产生的影响进行数据对比、分析,从而探讨春节长假血液库存如何调整才能更合理、更科学.

  • 2008~2011年烟台市无偿献血状况分析

    作者:丁淑荣

    自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烟台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临床用血实现100%由无偿献血提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临床用血量不断加大,本市乃至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季节性、阶段性血液短缺情况.笔者通过对烟台市2008~2011年无偿献血情况的分析,探讨烟台市合理有效的血液募集管理策略,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报告如下.

  • 南昌市无偿献血者RhD阴性血型表型分布调查

    作者:杨南;钱献;何军;徐晶

    Rh血型为人类红细胞血型系统重要的血型系统之一,在安全输血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为了解南昌市RhD阴性献血者Rh血型表现型分布情况,建立完善稀有血型数据库,笔者对2009年7月~2011年1月对73010名无偿献血者(根据身份证号码剔除重复献血者)进行了Rh血型调查,现报告如下.

  • 2008~2011年吉安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王志文;刘莉;欧阳飞

    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后,吉安市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发展,2007年以来全市临床用血已实现100%来自无偿献血.为了解本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传染性指标流行特点,保证供血安全,笔者对2008~2011年吉安地区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微柱凝胶法与经典抗球蛋白法鉴定RhD变异型的结果比较

    作者:李敏;杨春晴;赵玲;宿军;车玲玲

    RhD抗原在不同类型红细胞上表达的强度不均一,从很强的D到弱D,弱的是Del.RhD变异型包括D抗原增强和D抗原减弱,增强的D抗原可以直接在盐水中凝集IgG抗-D;减弱的D抗原包括弱D、不完全D(部分D),可以通过RhD阴性确认实验或吸收放散实验检出[1].无论是增强的D抗原还是减弱的D抗原都属于RhD变异型.本文所收集7例RhD变异型标本均是通过RhD确认实验检出,均属于RhD抗原表现减弱一类,因使用了不同方法,凝集强度不尽相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吴建松

    目的 通过观察单采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为科学、合理、有效使用血小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171例(447例次)输注血小板患者按不同疾病和输注频率分组进行统计分柝,计数输注前、输注后1h、24 h外周血小板,计算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血小板回收率(PPR)等指标来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1)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有效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肿瘤及其他疾病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低频组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高于中频组和高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频组与输注7次以上的高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低频组与中频组、高频组,中频组与高频组的输注后1h、24 h CCI和P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疾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不同.随着输注频率的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频繁输注者(≥7次)输注疗效较差,易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PTR).

  • 无偿献血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含量及临床意义

    作者:姚根宏;吴永政;栾建凤;朱培元;叶东;严京梅;雷千

    目的 通过检测献血者血浆中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为其制备冷沉淀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中vWF含量.结果 无偿献血者血浆中vWF含量为(125.81±48.71)%,去冷沉淀血浆中含量为(25.52±9.29)%.结论 无偿献血者血液采集后6h内分离的血浆,其vWF含量稳定,可用于冷沉淀制备和临床应用.

  • 妇产科住院患者红细胞输注的临床观察

    作者:潘健;王敏;范冬冬;王保龙

    目的 分析本院妇产科住院患者输注红细胞的情况.方法 将2008年入住妇产科的符合红细胞输注指征的88例患者分为5组:产科(正常妊娠、妊娠合并子痫、其他妊娠情况)、妇科(恶性肿瘤、非恶性肿瘤),比较5组输血量及输血后Hb变化情况.结果 各组之间输血后Hb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5组患者红细胞输注的分析得出,及时合理地输注红细胞对于妇产科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 无偿献血者HIV-1抗体蛋白印迹确认与核酸检测结果分析

    作者:吕蓉;王伦善;盛琪琪;赵阳;蒋菲菲;李敏;刘忠

    目的 对酶联免疫检测HIV抗体呈反应性标本进行蛋白印迹(WB法)确认和TMA-化学发光法对照检测,以探讨其应用特点.方法 将本中心检验科ELISA法检测结果呈HIV抗体反应性的117份标本,重新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为S/CO>0.8的标本做蛋白印迹(WB法)确认试验.同时,对117份标本采用TMA-化学发光法检测核酸作为对照试验.血清学检测参加国家CDC及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核酸检测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和澳大利亚(CITIC)室间质评.结果 ELISA初筛试验:117份标本中,S/CO>1的为37份;0.8<S/CO<1的为11份,S/CO<0.8的为69份;抗体确认试验:HIV抗体确认阳性7份,不确定4份,HIV抗体确认阴性106份;核酸检测试验:117份标本中11份检出HIV RNA阳性,106份标本为HIV RNA阴性.结论 ELISA方法检测HIV抗体存在一定的假阳性;HIV蛋白印迹确认试验存在一些不确定结果,对于只有gp160/120、P17、P24的抗体不确定标本,可以采用核酸检测方法辅助确认.

  • 稀有B(A)02亚型标本的血型基因鉴定

    作者:马玲;吴敏慧;郑凌;刘毅;刘衍春

    目的 对1例ABO定型正反不符[血清学初定为B(A)]的标本进行PCR分型和测序分析,拟阐明其血清学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试管法进行血清学鉴定;用PCR-SSP方法对标本ABO基因亚型进行初筛,并测序分析标本ABO基因的第6和第7外显子.结果 血清学表现为AxB,且H抗原明显增强,反定与A1细胞和A2细胞皆有反应,初定为B(A)型;PCR-SSP分型定为B(A)02型.测序表明:标本的第6外显子存在261delG突变;第7外显子在B101序列的基础上,出现了B(A)02型700C/G的典型突变.结论 该标本的基因型为B(A)02型与O01型杂合.

  • 96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鲁怀伟;戴媛媛;马筱玲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常见的感染类型、对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正确诊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确诊为肺炎链球菌感染的病例,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复方磺胺、红霉素、克林霉素的敏感性,E-test方法测试分离菌对青霉素的低抑菌浓度(MIC),用Whonet5.5软件分析青霉素MIC的分布及MIC50和MIC90.结果 共分离出肺炎链球菌96株,标本来源应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81例84.4%),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的MIC分布范围为(0.016~64)μg/ml,呼吸系统和血流感染静脉用青霉素的敏感率为97.5%(79/81).结论 肺炎链球菌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感染人群以儿童为主,成人感染多并发肿瘤、COPD、风湿等基础疾病.呼吸、感染的肺炎链球菌对静脉用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保持较高的敏感性.影响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感染部位和治疗的及时性.

  • 高浓度HBsAg定量检测中标本稀释度的研究

    作者:王萍;王坤;王海涛;余明杰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HBsAg时,高浓度HBsAg的适稀释倍数,用以提高检测准确度.方法 对122例高浓度HBsAg患者的血清按照不同的稀释倍数稀释后进行测定.结果 86.1%的标本稀释1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96.7%的标本稀释2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99.2%的标本稀释3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100.0%的标本稀释601倍后能检测出结果.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所得检测结果的数值在增加.结论 当HBsAg>250 IU/ml时,建议选择300倍稀释后检测.

  • 白细胞过滤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作用

    作者:尤建国;姜晓琛;朱爱华

    目的 探讨白细胞过滤在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PTR)中的作用.方法 患者于输注机采血小板前1h和输注后24 h检查静脉血小板数量,计算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以输注后24 h CCI<4.5×109/L为PTR;部分发生PTR的患者,于再次输注血小板前,采用白细胞滤器进行白细胞过滤.结果 机采血小板输注次数、累积剂量与输注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白细胞过滤与未过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PTR的发生与患者血小板输注剂量和次数有关,输注剂量越大,次数越多,发生PTR的机率越高;白细胞过滤可有效预防PTR.

  • ORTHO Innov全自动分析仪在血型鉴定中的性能评价

    作者:徐朴;余华

    目的 对ORTHO Innova全自动血型及配血分析系统在ABO血型鉴定中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对12463例合格标本进行仪器法和试管法ABO血型鉴定以评价准确度;选取AB型、O型各10例,已确认为B3型1例、Ax型2例标本,评价精密度;选取合格和不合格各类标本各3例以评价交叉污染;并探讨不合格标本的影响情况.结果 仪器法准确度与试管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法对正常血型标本重复检测完全符合;对亚型检测时偶有0.5+的误差;有较大漂浮凝块标本的携带污染率为100.00%,其他标本携带污染率为0;不合格标本对检测结果有不同程度影响.结论 该仪器在正常ABO血型鉴定中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无携带污染,但使用标本必须合格.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低温冻存后生物学鉴定

    作者:李素萍;王震;吕蓉;王超;邢昕;郭晓婕;刘忠

    目的 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经低温冻存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验证其是否仍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方法 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脐带,分离诱导获得HUC-MSCs,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加入冷冻保护剂(10%DMSO+ 40 %FBS+ 50%DMEM/F12)后将其冻存于-80℃冰箱过夜,再转入液氮气相中保存1个月后复苏.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复苏后贴壁生长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比较冻存前后细胞活力;MTT法测定HUC-MSCs的增殖活性,比较冻存前后HUC-MSCs增殖活性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经冻存复苏后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复苏后HUC-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检验其是否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果 HUC-MSCs经低温保存复苏后,细胞仍保持贴壁生长等外形特征,复苏后HUC-MSCs存活率为91.17%;增殖活性与未冻存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表面高表达CD105、CD73、CD71、CD90、CD29、CD44、CD13抗原,低表达或不表达CD34、CD133、CD45、CD14,HLA-DR、CD86、CD83、CD80、CD1α;复苏后HUC-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细胞经茜素红、ALP和Von-Koss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 经冻存复苏后的HUC-MSCs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形态,其表型满足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要求,仍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 BECKMAN DXC800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纠正措施

    作者:李俊立;杨叶子;王昌富

    目的 探讨并建立BECKMAN DXC800自动生化分析仪携带污染的纠正措施.方法 以血清总蛋白与血清铜离子项目间的携带污染为例,通过初步分析样品针及搅拌棒携带污染、比色杯携带污染、试剂针携带污染的状况,检出污染源,并作出相应处理后进行有效性验证.结果 样品针及搅拌棒、比色杯、试剂针的携带污染率分别为0.81%、-0.41%、186.5%,所以试剂针的携带污染为污染源,对其处理后的携带污染率为0.81%,满足实验室要求.结论 建立的BECKMAN DXC800生化仪分析携带污染的纠正措施可行且有效.

  • 疑难配血中混合抗体鉴定1例

    作者:魏玲;罗广平;赵阳;骆宏;姬艳丽;莫春妍;张润青

    目的 探讨疑难配血过程中混合抗体的鉴定方法.方法 首先鉴定红细胞血型,并对血清进行抗体筛查及鉴定,再利用特定细胞对患者血清进行吸收放散实验分离抗体,后分别对分离后的抗体进行鉴定.结果 患者血型为O型,Jka+b-,CCDee;用O型CCDee,Jkb+的细胞与患者血清进行吸收放散,分离抗体后鉴定结果为抗-cE、抗-Jkb的混合抗体.结论 选择合适的细胞进行吸收放散实验分离抗体,可以实现对混合抗体的鉴定,为患者选择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 第3、4代HIV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庄华;张建伟;何亚琴;濮云峰

    目的 探讨第4代与第3代HIV酶免检测试剂以及核酸检测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用第4代与第3代HIV酶免检测试剂同时对常州市中心血站2010年度43948份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HIV病毒初筛检测,2次酶免结果阴性的标本用罗氏COBAS AmpliSreenTM HCV/HBV/HIV测试系统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为阳性的追踪该献血者.结果第4代和第3代HIV酶免检测试剂检测有反应性的分别为38例和36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7,P>0.05),其中经市疾病控制中心确诊阳性均为9例;核酸检测出1例HIV阳性,3个月后2种HIV试剂检测、WB确诊检测及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结论 酶免法检测HIV抗体与PCR法核酸检测HIV相比,在血液筛查方面会有漏检.

  • 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分析与改进

    作者:刘素敏;成睿锋

    目的 分析近6个月内临床输血申请单质量缺陷的种类及比例,探讨缺陷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方法 分析统计近6个月内临床输血申请单中3大类,共17个小类质量缺陷.结果 经整理统计分析:配备血用途填写混淆、输血检查项目不全,无妊娠史(女性患者)占输血申请单前3位.相对于其他14类质量缺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临床输血申请单整体信息中17小类质量缺陷仍需要同等重视.结论 规范临床用血行为,增强医护人员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真正提高临床用血安全,避免因输血产生的医疗纠纷.

  • 冷沉淀与机采血小板联合应用抢救大出血患者输注效果分析

    作者:孔祥骞;孔丙元;魏淑英

    目的 研究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联合输注对多发伤等不同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输注效果.方法 将64例不同原因导致的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3组,机采血小板和冷沉淀联合输注组、单独输注血小板和冷沉淀组,比较输注效果.结果 联合输注12~24 h后,患者PT、TT、APTT较单独治疗组明显缩短(P<0.01),FIB、PLT较单独治疗组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大量输血后并发凝血功能异常的大出血患者,联合输注血小板与冷沉淀比单独输注具有更显著的止血效果.

  • 国产单克隆血型试剂漏检B(A)血型分析

    作者:刘乐霞;肖玮;梁俊杰;张燕;冯丽娜;张国霞;于彦居

    目的 分析国产单克隆血型试剂漏检B(A)血型原因,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用多个厂家单克隆及人源试剂做ABO正反定型和吸收放散等血型血清学等试验,鉴定B(A)血型,查找国产单克隆血型试剂漏检B(A)血型的原因.结果 某些国产单克隆血型试剂漏检B(A)血型.结论 提高血型血清学知识和国产单克隆血型试剂质量,加强单克隆血型试剂的进货检验,采用多个厂家的单克隆抗体试剂,多措并举,可减少B(A)血型漏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 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

    作者:王楼;张趁利;李敏;郭艳红;李树博;王新梅

    目的 分析大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收集本站2006年1月~2010年12月12703名大学生无偿献血者献血体检表及献血反应记录,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大学生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女性656人,占5.16%,男性596人,占4.63%,女性反应率大于男性;首次献血者766人,占6.03%,2次以上献血者486人,占3.83%,首次献血者献血反应率明显高于2次以上献血者;体重小于60 kg的献血者789人,占6.21%,体重大于60 kg 的献血者463人,占3.64%,体重越重,发生率越低;随献血者年龄增加而献血不良反应逐渐减少.结论 大学生献血发生不良反应与性别、体重、献血次数、年龄有关.

  • 促凝与抗凝血标本对HBsAg ELISA检测的影响

    作者:王玲玲;蔡县成;董玲凤

    目的 了解促凝和抗凝血标本对HBsAg ELISA检测实验的影响,从而对血液筛查试剂进行评估确认.方法 采用2个不同厂家的HBsAg ELISA试剂对献血者的促凝管标本进行检测,挑取任一结果呈阳性反应的同源抗凝管标本,再分别用这两种试剂和确认试剂进行检测,并对结果(S/CO值)进行分析.结果 促凝和抗凝血标本试剂A检测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试剂B检测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促凝剂对试剂A的检测存在干扰,其存在阳性漏检.结论 实验室评估确认试剂时应采用参考品结合常规标本,对试剂性能进行判定,淘汰灵敏度低、特异性差、不能达到预期互补性的血液筛查试剂,选出适合本实验室的试剂.

  • 常州地区开展无偿献血标本PCR检测的探讨

    作者:庄华;何亚琴;张建伟;杨爱龙;濮云峰

    目的 通过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酶免筛查阴性的标本用PCR法检测核酸,探讨增加核酸检测对无偿献血血液筛查的必要性.方法 应用罗氏COBAS S201检测系统,采用PCR法对常州地区无偿献血标本经2次酶免检测均为阴性的34 546例,进行HBV DNA,HCV RNA,HIV RNA混样检测,拆分阳性的样本送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结果 34 546例酶免阴性标本中,经核酸检测阳性标本40例,经卫生部临检中心确诊33例阳性,其中HBV DNA阳性32例,HCV RNA阳性2例(同时HBV DNA也为阳性),HIV RNA 1例,7例HBV DNA、HCV RNA、HIV RNA阴性.结论 血站采用2次酶免进行病毒检测,仍有漏检情况,增加核酸检测可提高病毒检出率.

  • 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刘燕明;郭文敬;宫济武

    目的 分析预储式自体输血在泌尿外科择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2011年15例泌尿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预储式自体输血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采集血液前、后及输入自体血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统计输血不良反应、节约血量等,探讨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预储式自体输血患者采血后比采血前、手术后比手术前的血常规指标均有下降,但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Hb>110 g/L、Hct>30%、PLT>150×109/L),因此不会造成组织缺氧和凝血功能障碍.结论 开展预储式自体输血首先可以部分解决择期手术的输血要求,同时可以提高输血的安全性.

  • 6种ABO单克隆抗体试剂的质量评估

    作者:李雪英;田宗斌;邱玉霞;王文莉

    目的 对6种ABO单克隆抗体试剂进行质量评估,并依此选择2家,分别用于本站初检和复检.方法 用A1、A2、A2B、B、O及谱细胞对试剂的特异性、效价、亲和力、冷凝集素及不规则抗体进行检测;用冰冻亚型红细胞对试剂识别弱抗原的敏感性进行检测,然后选择合适的试剂组合.结果 6种单克隆抗体试剂的外观、特异性、冷凝集素及不规则抗体的检测均符合国家要求,但效价、亲和力及亚型标本的检出率却存在一定差异.从中选择效价高、亲和力强及亚型标本检出率高的2家试剂,分别用于献血者血型的初、复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亚型检出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不同厂家的单克隆抗体试剂仍存在质量差异,特别是亚型漏检情况,应引起足够重视.

  •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用于采供血机构的探讨

    作者:吴敏;蒋国新;杨红梅

    随着现代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世界各国对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令规定日趋严格,对人员安全的保护日益增强,各相关方对工作场所及工作条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1996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召开职业健康安全体系(OHSMS)研讨会,1999年,英国、新西兰等13个国家颁布OHSAS18001,1999年10月中国国家经贸委颁布OHSMS试行标准,2000年国家经贸委成立OHSMS认可委和认证中心,2001年公布GB/T28001正式标准.此后,我国的企业和组织就以GB/T28001标准进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审核.

    关键词: 职业健康 血站
  • 浅谈县级中心血库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王文勇;陈映红

    自2006年《血站管理办法》[1]、《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3](以下简称一法两规)作为行业强制性法规实施以来,各地血站都陆续建立并实施了符合以上法规及自身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本中心血库也在2009年根据“一法两规”的要求,建立了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后取得了很好成效.如:质量体系建立实施后质量职责明确,体系文件的详尽规定为质量活动提供依据,记录的规范化管理为采供血活动提供有力的证据等,但在建立和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现就县级中心血库(注:本中心血库截止到2011年6月1日前独立承担血液检测任务)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总结如下.

    关键词: 血库 质量管理 对策
  • 临床输血服务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作者:孙洁;沈元红;孟妍

    血液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药品”,“临床输血服务”是广义的“药学服务”范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中心的工作也由单纯的“采血、供血”向参与指导医院医生开展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血方面发展.本文探讨了临床输血服务的现状、意义及目前进展,并提出血液中心开展临床输血服务有利于促进采供血机构与医院的沟通,可促进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必将成为临床输血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浅析无偿献血的危机公关策略

    作者:王佩红

    针对无偿献血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因过错或失误对公众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及伤害,引入企业危机公关理念,制定无偿献血危机公关策略,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舆论为先导,在尊重公众利益的前提下,以各种宣传媒体、网络为载体,以献血屋、采血车、血站为阵地,以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的方法去应对和化解危机,控制事态的发展,及时解决矛盾和纠纷,化危机为转机,在短时间内将不利影响降至低,使无偿献血事业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 IgG抗-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1例

    作者:张军;李鹏;洪娟

    临床资料患儿,女,体重2.7kg.患儿母亲,28岁,无输血史,孕2产2,O型,足月顺产,产后数小时患儿出现黄疸,严重贫血,总胆红素285μmol/L,RBC 2.97×1012/L,Hb 112 g/L.临床诊断疑为新生儿溶血病(HDN),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并申请用血.经本室检测为IgG抗-E引起新生儿溶血病,选择ABO同型无E抗原的悬浮红细胞1.5U行血液置换术,术后患儿无不良输血反应,贫血症状得到改善.

  • 抗-D免疫球蛋白与Rh新生儿溶血病2例

    作者:李彤形;刘晗;董峥

    当Rh阴性母亲孕育RhD阳性胎儿时,发生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亲血液循环的现象称为胎母出血(fetomaternal hemorrhage,FMH),母亲的免疫系统会针对胎儿红细胞上的D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以清除D抗原,这个过程就是Rh同种免疫反应,也称为致敏反应.一旦母体的抗-D形成,就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破坏胎儿红细胞引起溶血反应[1].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可进行免疫预防,笔者接诊2例RhD阴性孕妇,均未在正规医疗机构指导下,自行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用于预防新生儿溶血病,现报道如下.

  • 1例弱反应自身特异性抗体患者输血策略探讨

    作者:田亚娟;赵志弘;刘敬闪;石翠英;王振雷;乔芳;张虹

    患者存在自身抗体是临床输血过程中引起配血不合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规解决方案是采用抗人球蛋白试验选择同型、反应强度不强于自身对照实验的供者血细胞输注,对于含有特异性抗自身抗体的患者选择不含该抗体所对应抗原的供者血细胞输注[1].曾遇到1例记忆性自身特异性抗体引起的配血不合病例,本实验室初次配血时因抗体滴度较低,未能检出其特异性,经给予抗人球蛋白介质中随机配血相合的供者血细胞输注,2d后再次输血时发现自身抗体滴度增强,经抗体鉴定特异性为抗-Ce.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ce 温自身抗体
  • Rh同种抗体引起交叉配血不合1例

    作者:王志红;肖鲲;陈善华

    Rh血型的临床重要性仅次于ABO血型,其在输血中的临床意义在于Rh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目前输血前检测,不再进行D抗原以外的其他Rh抗原检测,所以交叉配血时,除D抗原外,其他抗原常不合.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不规则抗体的报道中,Rh血型抗原的抗体检出率相当高[1-3].亚洲人中的C、e抗原频率分别为93%和96%,均属于高频抗原[4],本实验室近为1例患者配血时发现,该患者多次输血后体内产生了复杂的抗-Ce合并抗-e,致使该患者配血极其困难,现报告如下.

  • 复合性外伤伴EDTA-K2致血小板一过性假性减少1例

    作者:张学军;朱丽凤

    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于1993年认定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并被临床广泛使用.因EDTA在体外有时能引起血小板聚集而引起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假性降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症(EDTA-PTCP).近期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1例复合性外伤伴EDTA致血小板一过性假性减少患者,现报告如下.

  • DEL型受血者输Rh(D)阳性血的可行性探讨

    作者:郭明;李宏;陈静娴

    中国人群中98.4%的DEL型为1 227G>A突变,笔者总结DEL型的研究进展,对其接受Rh(D)阳性血液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DEL 输血 Rh血型
  •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周艳;张丽

    Duffy抗原趋化因子受体(Duffy antigen receptor for chemokines,DARC)是红细胞膜上的一种多功能杂性趋化因子受体.DARC不仅是位于红细胞膜表面的血型抗原,同时还作为间日疟原虫受体、HIV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在疟疾的发生、炎症调节以及抗肿瘤免疫反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近年的研究进展,就DARC在炎症调节、感染以及抗肿瘤反应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血小板新生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及应用价值

    作者:张波克;罗以勤

    肿瘤一直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常见的疾病,当肿瘤生长到一定阶段,其新生血管的形成受到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与抑制因子的平衡调控.在肿瘤进程中,血小板中存在的新生血管生成的调节因子发生量和种类上的变化,通过对血小板新生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的研究,对肿瘤的预防、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血小板新生血管生成调节因子(特别是抑制因子)在肿瘤进程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临床输血与检验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