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临床输血与检验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림상수혈여검험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省输血协会
  • 影响因子: 1.0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2587
  • 国内刊号: 34-1239/R
  • 发行周期: 季刊
  • 邮发: 26-18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输血与检验》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吴敦武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2015年度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联合内审情况分析

    作者:周静宇;孙俊

    建立全省采供血机构联合内审模式,为全省质量管理提供深层次的交流平台.通过联合内审,加强了内部审核深度,提升了内审员业务能力,提高了全省质量管理水平.本文重点介绍2015年度江苏省采供血机构联合内审的实施情况,并就审核结果进行分析.

  • 皖北某地31家医院临床输血病历的评价情况分析

    作者:孙友岭;李涛;徐晶晶;周涛;万胜全

    目的 通过对临床输血病历的评价,了解临床输血的薄弱环节.方法 抽取全市临床用血31家医院的输血病例148份,对输血病历的书写内容、用血医嘱情况、输血前检查结果、输血申请、输血知情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过程记录、输血适应证的掌握情况、成分输血率及红细胞使用率进行评价.结果 未见输血史或妊娠史描述为71%、输注血液品种书写错误为3%、交叉配血单无签名为29%、输血知情同意书不合格为26%、临床用血审批不符合为48%、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疗效评价不具体为97%、输血执行无双签名为45%、输注起止及15分钟患者生命体征没有记录为84%、红细胞输注指征不合理为13%、FFP输注指征不合理为61%、输血后血袋保存不符合要求为19%.结论 输血病历的具体化评价有助于改善临床输血病历的质量,并完善临床输血管理的相关过程,保障临床用血的科学、合理.

  • 臭氧灌注联合自体血回输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

    作者:刘亚妹;柴俊龙;郑继会;胡思斌

    目的 观察臭氧灌注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治疗的Ficat分期Ⅰ、Ⅱ期的120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臭氧灌注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第1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及臭氧灌注,第2对照组给予关节腔注射消炎镇痛液及臭氧自体血回输,2个月后对比3组患者血脂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其余两组,与第1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P<0.05),与第2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血脂水平均有所改善,但是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低于其余两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灌注联合臭氧自体血回输可有效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脂水平,且治疗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 联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对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明秀

    目的 分析新鲜冷冻血浆(FFP)、冷沉淀(CRYO)联合输注治疗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9例)单独输注FFP,观察组(43例)联合输注FFP和冷沉淀,检测输注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与单独输注FFP组相比,联合输注组PT、APTT、TT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止血率明显增高.结论FFP和冷沉淀联合输注效果优于单独输注FFP,能有效改善凝血功能,达到更好止血效果.

  • 322例患者输注配合性血小板的临床研究

    作者:任苓苓;邵春燕;卓海龙;骆群

    目的 比较血小板抗体阳性和阴性患者输注配型相合血小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322例配合性血小板输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并进行血小板配型,对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输注相合血小板的无效率,及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随机输注与配合性输注1 h和24 h后血小板增高指数(CCI).结果322例配合性血小板输注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阳性139例,阳性率为43.2%.血小板抗体阳性的患者输注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18.7%;血小板抗体阴性患者输注配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为3.83%;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无效率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配合性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随机输注(P<0.05),配合性输注有效率为81.3%.不同疾病间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并进行血小板配型,能够改善患者的输注效果,尤其是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配合性输注血小板的有效率明显高于随机输注的效果.

  • 血栓弹力图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张笑盼;宋继军;马曙轩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北京儿童医院146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TEG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血小板数量(PLT)为依据分为3组:治疗组、观察组和缓解组.结果 3组R、K、Angle、M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治疗组的MA、Angle明显低于参考值.两两比较组间MA、Angl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观察组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其他两组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观察组K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7),缓解组与其他两组K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 血栓弹力图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与红细胞输血无效关系探讨

    作者:张春丽;牛梦林;张改英

    目的 探析红细胞输血无效与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4月临床输血患者1987例,发现无效红细胞输血者196例,应用LISS/Coombs卡重新检测输血前样本,分析是否存在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情况.统计分析低效价不规则抗体与妊娠次数、输血次数、年龄、性别、输血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987例临床输血病例出现红细胞输血无效196例(9.9%),其中因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漏检引起输注无效30例(15.3%).极易出现红细胞输血无效为妊娠次数≥3次(χ2=4.32,P=0.04)、输血次数≥3次(χ2=6.43,P=0.01)、男性(χ2=9.32,P<0.01)、年龄>60岁(χ2=6.74,P=0.01)及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尤其是迟发性输血反应)者.结论 低效价不规则抗体是输血无效的原因之一,与妊娠次数、妊娠史、输血次数、性别、年龄、输血不良反应等因素有关.

  • 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液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敏;王保龙;周明;完晓菊;廖艳秋

    目的 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血液的安全性.方法 采用间接抗人球蛋白法及热吸收放散方法对RhD阴性献血者血液进行DEL型检测,并采用DNA测序方法分析DEL型献血者的RHD基因序列,回顾性分析接受DEL型血液RhD阴性患者体内抗-D产生情况.结果 经吸收放散方法确认的13例DEL阳性的献血者均携带RHD1227A等位基因,12例接受DEL型血液的RhD阴性患者体内抗-D水平均无变化,1例患者体内抗-D水平由8升高到32.结论 DEL型血液引起抗-D同种免疫反应的可能性较低,但DEL型血液仍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对于体内已存在抗-D抗体的患者应避免输注DEL型血液.

  • 移植物抗宿主病与T细胞调控研究新进展

    作者:胡晓丽;李志强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的发生是引起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而T细胞的激活、增殖、分化在GVH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T细胞在GVHD中的调控作用,为GVHD的基础实验以及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 运动调节机体免疫微环境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宏

    运动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微环境,运动强度不同对机体免疫(包括细胞水平、细胞因子水平以及基因水平)的影响也不同.有规律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使外周血中许多重要的免疫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增强,清除病毒的能力增强,同时抗炎因子的产生增多,抗炎基因表达上调,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减少疾病的发生;反之,高强度的运动可使外周血中一些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功能降低,清除病毒的能力变弱,同时促炎因子的产生增多,促炎基因表达上调,引发过度炎症,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或受抑制.

  • 胃癌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及受控基因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

    作者:郭飞波;杨勇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受控基因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收集87例胃癌患者胃黏膜组织样本(胃癌组织)和癌旁非肿瘤黏膜上皮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FKFB3、PFKFB4、HIF-1α蛋白阳性表达率,免疫印迹试验检测PFKFB3、PFKFB4、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FKFB3、PFKFB4、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PFKFB3、PFKFB4、HIF-1α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PFKFB3、PFKFB4、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胃癌组织PFKFB3、PFKFB4、HIF-1α 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09±0.17)、(2.33±0.21)、(2.16±0.18),高于癌旁组织(1.03±0.11)、(1.47±0.14)、(1.10±0.12)(P<0.05);胃癌组织PFKFB3、PFKFB4、HIF-1α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1±0.17)、(1.41±0.18)、(1.32±0.15),高于癌旁组织(0.55±0.50)、(0.63±0.08)、(0.51±0.04)(P<0.05).肿瘤直径≥4 cm、低分化胃癌、Ⅲ~Ⅳ期胃癌患者PFKFB3、PFKFB4、HIF-1α表达明显升高(P<0.05).胃癌组织PFKFB3、PFKFB4、HIF-1α阴性组累积3年生存率均高于PFKFB3、PFKFB4、HIF-1α阳性组(P<0.05).结论胃癌组织PFKFB3、PFKFB4、HIF-1α呈高表达,且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有关,三者可作为胃癌病情、预后的预测指标之一.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萍;李萍;余明杰;潘军峰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胆固醇(CHOL)、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尿白蛋白肌肝比值(UACR)、C肽(C-P)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83例临床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VitD3)、CHOL、TG、HDL、LDL、UACR、C-P和HbA1c等指标;并根据患者血清VitD3水平进行分组,VitD3<15 ng/ml为重度缺乏组,15 ng/ml20 ng/ml为相对正常组.结果 组间比较显示血清VitD3水平与CHOL、TG、HDL、LDL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UACR和HbA1c呈负相关,与C肽呈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C肽、糖化血红蛋白和尿白蛋白肌肝比值联合检测可以为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提供依据,为指导糖尿病患者自我监控、评估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 GSTM1和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刘爱胜;郭龙华;文艳;刘小君;林丽云;房笃智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502E1基因(CYP2EI)和谷胱甘肽转硫酶MI(GSTM1)基因多态性与深圳地区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4年2月~2016年10月在深圳各医院就诊并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同期住院的肺良性疾病患者各71例,采用PCR-RFLP和PCR法分别检测CYP2E1基因的RsaⅠ/PstⅠ和GSTM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非小细胞肺癌遗传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患者CYP2E1基因Rsa I/Pst I多态性的三种基因型检出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1~1.205,P>0.05);非小细胞肺癌组GSTM1(–)基因型频率为61.79%,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的36.62%,两者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9,P<0.05);携带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危险性显著高于GSTM1(+)基因型的个体(OR=2.095,95%CI=1.104~3.173,P=0.032);与携带cl/c2或c2/c2基因型的不吸烟个体比较,携带cl/cl基因型的吸烟者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OR=3.415,95%CI=1.092~11.214,P=0.028);携带cl/cl和GSTM1(–)基因型的个体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GSTM1(+)和cl/c2或c2/c2基因型的个体(OR=3.518,95%CI=1.106~l2.812,P=0.045).在不吸烟人群中,携带GSTM1(–)和cl/cl基因型的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显著高于携带GSTM1(+)和cl/c2或c2/c2基因型的人群(OR=2.917,95%CI=1.004~8.316,P=0.043),且携带有GSTM1(–)和cl/c2或c2/c2基因型的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同样高于携带GSTM1(+)和cl/c2或c2/c2基因型的人群(OR=14.062,95%CI=1.362~147.256,P=0.029).结论 GSTM1(–)基因型是深圳地区人群患非小细胞性肺癌的风险因素之一;同时携带CYP2E1的cl/cl和GSTM1(–)基因型可增加吸烟和不吸烟人群患非小细胞肺癌的风险.

  •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效果评价

    作者:高云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50例(3DVThAE/15DVThE方案+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治疗)和对照组48例(3DVThAE/15DVThE方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免疫功能指标的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3个月、6个月、12个月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灶吸收和空洞缩小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D4+、CD4+/CD8+和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CD8+和IL-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注射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能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可作为临床治疗的优选方案.

  • 深圳地区10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分析

    作者:王礼法;刘爱胜;余树林;施俊柱;程文德;刘小君

    目的 了解深圳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为NSCLC患者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1月深圳地区3家三级区属医院的103例NSCLC肺癌组织,分别提取DNA,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扩增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l的突变情况,并统计分析EGFR基因突变率.结果 103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38.8%(40/103),其中第18、19、20及21外显子突变分别占总突变的2.5%(1/40)、35.0%(14/40)、5.0%(2/40)及57.5%(23/40);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48.7%(37/76),高于非腺癌患者的11.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17,P<0.01);不吸烟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56.1%(32/57),明显高于吸烟患者的17.4%(8/46),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0.195,P<0.01);女性患者突变率为52.4%(22/42),高于男性患者的29.5%(18/61),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127,P<0.05);≤56岁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39.5%(17/43),>56岁的患者为38.3%(2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8,P>0.05).结论 深圳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以21外显子为主,其次为19外显子;腺癌、女性及不吸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可接受EGFR-TKIs治疗.

  • 肝素抗凝治疗监测相关项目的性能验证

    作者:胡欢荣;李臣宾;周文宾;刘秀丽;彭明婷

    目的 对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Ⅹa活性、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活性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检测系统的性能进行验证.方法 参考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发布的多项指南、多项卫生行业标准和试剂厂家的要求,对LMWH抗-Ⅹa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准确度和检出限,AT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线性和准确度,以及APTT检测的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和可比性进行验证.结果LMWH抗-Ⅹa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03抗-Ⅹa IU/ml和0.05抗-Ⅹa IU/ml,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04抗-Ⅹa IU/ml和0.05抗-Ⅹa IU/ml,线性范围为0~1.83抗-Ⅹa IU/ml,准确度百分偏差分别为4.3%和2.2%,检出限验证结果为0.05抗-Ⅹa IU/ml,均符合厂家要求.AT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2.0%和3.5%,日间精密度分别为2.7%和5.3%,线性范围为0~139%,准确度百分偏差分别为0.9%、–1.4%和–2.7%,均符合厂家要求.APTT活性检测的批内精密度分别为0.5%和0.4%,日间精密度分别为3.4%和4.4%,可比性验证结果符合行业标准的要求.结论 3个项目的性能能够满足厂家和行业标准的要求,性能验证方法和指标的研究有助于临床实验室实施质量改进.

  • 血清PTH、Cys-C联合检测在慢性肾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余明杰;王萍;张静;雷婷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胱抑素C(Cys-C)联合检测在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本院就诊的慢性肾病患者263例作为研究组,选择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每组患者的血清PTH、Cys-C、肌酐(Scr)、尿素(Urea)结果并进行分析,同时对研究组部分患者(32例)进行治疗前后结果的比较.结果 研究组各项指标的检测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患者血清PTH指标的水平会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三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PTH、Cys-C、Scr、Urea联合检测可以作为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有效指标,PTH可为慢性肾衰患者的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 患者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的个体化管理

    作者:李淑萍;宫济武

    为适应医疗服务发展对血液供应和保障的需要,2012年《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从节约稀缺人类资源,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的角度提出了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评价的相关要求[1].另外从输血医学学科建设的角度,也亟需从学科内涵及专业的定位角度予以充分认知,并确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 Dwyer测压仪用于血站核酸实验室压力测定的探讨

    作者:吴洁;黄慧;潘洁;马怡;陈秀兰

    目的 有效实时监控核酸筛查实验室压力梯度,对实验室原有安装的压力显示系统进行有效性验证,并防范由压力系统导致的实验室污染.方法 使用手持式Dwyer-477测压仪检测各个分区内和相应缓冲间的压力,和屏显压力装置比对,计算误差率.检测生物安全柜在未开启和开启两种状态下各个分区和缓冲间的压力,分析生物安全柜的使用对核酸实验室整体压力系统的影响.结果 Dwyer-477测压仪与原有压力检测装置相比,两种压力检测方法误差率范围在10.0%~22.7%,在既定允许范围内,可以使用.生物安全柜在开启后,对标本制备室(2室)内压力影响较大,为避免污染,尽量在此状态下不开启门和交接窗,减少人员流动.结论 Dwyer-477测压仪具高精密度、携带方便、液晶数字显示和可被校准的优点,一是可对屏显系统定期检查和校准,更好的监测整个实验室的压力分布,二是也可作为屏显系统的备用设备,更好地防范核酸实验室污染,保障血液检测质量.

  • 国产METIS 150全自动血型仪参数优化与性能验证

    作者:杨茂;邓晓琴;田智;杨永红;薛薇

    目的 对国产METIS 150全自动血型仪进行试验参数优化和性能验证.方法 用已知血型标本,分别对标本红细胞稀释法、红细胞悬液加量、试剂红细胞加量、抗-A/抗-B/抗-D稀释倍数及加量、标本血浆加量等可选参数进行预选,以结果正确率高为依据确定优化参数;优化血型仪参数后,用已知标本对ABO定型和Rh(D)筛查结果的准确性、重复性和方法敏感性进行验证.结果 离心条件、反应温度、振荡方式、吸液、注液、洗针等六项厂家推荐参数适当;标本红细胞12μl+300μl盐水制备悬液,25μl/孔红细胞悬液+25μl抗-A、抗-B原液,正定型结果正确率可达100%;25μl/孔红细胞悬液和1:10稀释抗-D 25μl/孔,Rh(D)筛查结果正确率可达100%;血浆70μl/孔+试剂红细胞25μl/孔,反定型结果正确率可达100%.参数优化后,ABO定型和Rh(D)筛查结果准确率达100%,4份A2B亚型定型正确,4份疑难血型提示结果疑问,1年时间检测全部献血者标本30694份血型结果无错误.结论 参数优化后,METIS 150血型仪检测血型的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临床供血标本的血型检测.

  • 皖南地区血液集中化检测应用分析

    作者:黄慧;陈秀兰;吴洁;潘安杰;马怡;陈丽;潘洁

    目的 探讨皖南地区血液集中化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皖南5家血站常规检测合格的标本,采用2套血液核酸筛查系统进行HBV DNA、HCV RNA和HIV RNA检测.酶免阴性、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乙肝血清学补充试验.后对5家血站的核酸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 在集中化检测期间共检测39616例标本,检出HBV阳性39例,其中芜湖12例、安庆16例、池州3例、黄山5例、铜陵3例.结论 各单位送检的标本质量,直接影响核酸检测结果准确性.NAT能在ELISA检测阴性的献血者血液标本中筛查到核酸阳性标本,有效降低了经血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核酸集中化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血液质量及保障血液安全.

  • 街头采血应用胶体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漏检原因分析

    作者:何卫社;刘乐霞;王德平;李国荣;冯丽娜;张燕

    目的 分析胶体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漏检原因,以采取措施减少因HBsAg漏检造成的血液报废.方法 采用胶体金标法复检ELISA试剂检测出的HBsAg阳性标本,分析复检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对57480份标本采用两种ELISA试剂检测出HBsAg阳性标本319份,街头HBsAg阳性漏检率为0.55%;胶体金标法复核319份标本,阳性158份,占总漏检标本的49.5%;ELISA法阳性检出率与胶体金标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街头采血应用胶体金标法漏检HBsAg的主要原因是方法学限制和人为因素,血站应加强员工岗位技能、责任心的培训,制定质量目标,定期考核监督,奖惩并进,降低漏检造成的血液报废.

  • 中山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作者:何锐洪;詹宗伟;林惠燕;廖艳婷;袁文声;孙爱农

    目的 分析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情况,以制定适应新常态下的献血者招募和检测策略,保证输血安全.方法 选取中山地区2006~2015年无偿献血者共计434700例,依据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结果,将HIV阳性的献血者分别按性别、年龄、献血频次、献血种类和献血模式进行分组比较分析.结果 434700例无偿献血者中共发现并确证52例感染HIV,感染率为11.96/10万;男性HIV感染率为15.19/10万(占82.69%),女性感染率为5.93/10万;青年HIV感染率为9.05/10万(占53.85%),中年感染率为19.36/10万,老年感染率为3.93/10万;首次献血者HIV感染率为18.34/10万(占80.77%),重复献血者感染率为12.22/10万,固定献血者感染率为23.29/10万,占感染的11.54%;在献血种类组,献全血感染率为12.56/10万,占感染的100.00%;在献血模式组,团体献血的感染率为10.57/10万,占感染的55.77%,街头献血的感染率为14.37/10万.结论 中山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的流行趋势呈现出新态势,应坚持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的原则,加大团体组织献血所占比重,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试剂和先进的检测方法进行血液筛查,进一步保障血液安全.

  • 献血者HIV筛查结果的回顾性分析及灰区设置的探讨

    作者:郭巍;张婷

    目的 探讨ELISA法的HIV筛查实验灰区设置的必要性.方法 将2012~2016年献血者初筛有反应性的标本送HIV确证实验室进行确证,初筛结果按S/CO值区间分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6年共检测献血者标本165189例,双试剂或单试剂双孔复查有反应性上报HIV确证实验室630例,其中确证阳性96例;索林试剂初筛有反应性标本514例,115例S/CO值位于0.8~1.0区间的确证结果均为阴性;金豪试剂初筛有反应性标本239例,17例S/CO值位于0.8~1.0区间的确证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ELISA法的HIV筛查实验没有必要设置灰区.

  • 低危固定献血者献血前佳血液初筛模式探讨

    作者:侯云;冯秋霞;杨忠思;许雷

    目的 针对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的人群分布特点,探讨低危固定献血者血液初筛项目的佳组合模式.方法选取2011~2013年街头初次献血者和集体固定献血者、2014年1~3月集体固定献血者,重点针对集体固定献血者中高校学生、重工业工人、企事业员工,进行血液初筛和复检Hb、ALT、HBsAg不合格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街头初次献血者与集体固定献血者相比,Hb、ALT、HBsAg初筛不合格率均偏高;集体固定献血者中企事业员工和重工业工人Hb不合格率较高校大学生偏低;企业、重工业男性献血者未进行Hb血液初筛,高校大学生未进行ALT血液初筛,检验阳性率与前3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站应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相对安全的固定(重复)无偿献血者队伍;针对该人群分布特点,选择佳的血液初筛模式对于不合格血液的报废没有影响,相应减轻了献血者的反感情绪,增加了工作效率.

  • 上海市杨浦区无偿献血者标本乙肝、丙肝检测阳性率调查

    作者:祝丽双;韦燕萍;陆敏;郭菲;郭慧军;吴佳玙;钱宝华

    目的 分析献血者乙肝、丙肝检测阳性率趋势,为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及选择低危献血者队伍提供保障.方法 对血站2011~2015年献血者标本乙肝、丙肝检测阳性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来献血者标本乙肝和丙肝检测阳性率分别从0.9%下降至0.6%,0.2%下降至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乙肝、丙肝检测阳性率高于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献血者种类而言,5年总阳性率以团体较互助和个人无偿献血者高的多,分别为乙肝1.0%、0.6%、0.3%;丙肝0.3%、0.1%、0.005%.结论 应选择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同时严格操作规范,推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检测方法,保障采供血安全.

  • 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的意义及应用分析

    作者:李淑萍;林东;宫济武

    目的 探讨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内涵和意义,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指标,完善临床用血评估评价体系.方法 将输血的统计数据结合现有医院医政管理已确定的统计数据,按照用血相关的法规和指南的要求和控制标准,在医院间、临床用血科室、临床用血医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相应指标.结果 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定义,确立13个评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意义和应用方向.结论 通过制定完善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为医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要求,为临床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安全有效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提供技术手段.

  • 以反馈干预为目的、由输血医师主导的临床用血评估评价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聂志扬;胡俊华;李淑萍;宫济武

    目的 探讨建立临床用血评估评价的方法和意义,建立高效的临床用血评估评价体系,反馈干预临床,提高用血质量.方法 制定临床用血评估评价流程,在细化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加强输血医师对医疗过程记录的检查.结果 内科治疗输血前评估由输血医师结合实验室指标和病历记录进行.围手术期用血风险评估需构建单病种术中及术后用血影响因素评分系统,以腰椎管狭窄症为例,评分4分以上患者的围手术期用血比例>50%.这些评估方法显著降低了申请量及发血量.输血后评价首先由输血管理信息系统按单病种或科室自动进行,对不合理用血病例由输血医师依据病历记录进行人工评价.结论 以信息系统数据和医疗记录为基础,由输血医师进行个体化临床用血评估评价才能更好的反馈干预临床工作,符合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要求.

  • 输血管理信息中临床输血评估评价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作者:张芃;宫济武

    目的 通过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功能,实现临床用血管理的自动化.方法 以输血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通过与医院患者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和医院手术麻醉管理系统等相关数据的提取、整理和计算,实现对临床用血进行评估评价相关指标的产出.结果 利用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对大量输血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完成预设相关评价指标的自动统计和归类,以服务于临床输血的各个层面.结论 通过建立基于输血管理信息系统的用血评价体系,能够在医生用血账户管理评价指标及用血动态监控等方面提供系统全面的管理手段.

临床输血与检验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2013 01 02 03 04
2012 01 02 03 04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