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氧代谢的初步研究

    作者:郑峥;宿英英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脑氧代谢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成重症组(GCS≤8分)15例和非重症组(GCS>8分)9例.通过颈内静脉置管采血测定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同时测量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并计算动脉-颈静脉氧含量差(AVDO2)和脑氧摄取率,比较两组患者的SjvO2、AVDO2和脑氧摄取率,分析三者与GCS和格拉斯哥-匹斯堡昏迷评分(GCS-P)的相关性.结果重症组SjvO2为(76±6)%,非重症组为(69±4)%,脑氧摄取率重症组低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多数患者为持续性SjvO2≥70%,而非重症组多为短暂性SjvO2≥70%.脑氧摄取率与GCS、GCS-P呈显著正相关(P<0.05).SjvO2≥70%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高于SjvO2<70%的患者(P<0.05).结论 SjvO2能够客观反映急性脑梗死后脑氧代谢和脑血流状况,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预测指标.

  • 经DSA分析100O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华人患者的病因特点

    作者:史怀璋;李斗;李慎茂;凌锋

    目的探讨华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TCD、B超筛选过的1 000例华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DSA资料,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患者737例,将其分为脑梗死组471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266例,分别对患者脑动脉狭窄及闭塞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 000例患者中,871例有与症状相关的颅内-外脑血管病变.其中明确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和闭塞的737例中,颅内病变367例,占49.8%;颅外病变245例,占33.2%;颅内-外联合病变125例,占17.0%.脑梗死患者中颅内病变多于颅外病变(P=0.02),在椎-基底动脉系统中表现尤为明显(P=0.002);而TIA患者颅内-外病变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颈动脉系统仍以颅内病变为主(P=0.04),而椎-基底动脉系统则主要以颅外动脉病变为主(P=0.02),狭窄部位依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25.7%)、大脑中动脉(18.7%)、椎动脉起始部(15.9%).结论在华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颅内动脉病变发生率高于颅外动脉,但在TIA患者中,椎-基底动脉病变仍以颅外病变为主.

  • 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作者:黄明;朱凤水;李慎茂;缪中荣;凌锋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对70例TIA患者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进行分析,计算颅内-外动脉狭窄率,并对不同年龄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TIA(ICA-TIA)与椎-基底动脉系统TIA(VB-TIA)的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70例患者中,单纯颅外动脉、单纯颅内动脉及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分别为30.0%(21/70)、28.6%(20/70)和32.9%(23/70),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颅内动脉(53.3%、46.7%).ICA-TIA组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稍高于颅外动脉(52.9%、47.1%),VB-TIA组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明显高于颅内动脉(63.1%、36.9%).ICA-TIA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高于VB-TIA组(45.2%、4.5%),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低于VB-TIA组(23.8%、59.1%),两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相近(31.0%、36.4%).在<50岁组中,单 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为75.0%,以大脑中动脉病变为主(50.0%),高于单纯颅外动脉、颅内-外动脉多发性狭窄或闭塞的10.0%及15.0%,而≥50岁组中,单纯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11.4%)低于颅内-外多发性动脉狭窄或闭塞(45.5%)和单纯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43.2%),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DSA检查有助于明确TIA病因,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 电生理监测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

    作者:郑静;游潮;万衡

    目的研究开颅夹闭颅内动脉瘤手术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和脑电图3项电生理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在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开颅夹闭术中,进行BAEP、SEP和脑电图实时监测,观察手术操作对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手术操作均不同程度引起BAEP、SEP及脑电图的变化.其中BAEP的Ⅰ、Ⅲ、Ⅴ波的潜伏期延长0.8~1.0ms,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延长0.3~0.5 ms,Ⅰ、Ⅴ波幅电位较术前降低50%左右;SEP的N20、P25潜伏期延长3~5 ms,波幅较术前降低50%.结论术中动态监测BAEP Ⅰ、Ⅲ、Ⅴ波的潜伏期、Ⅰ~Ⅲ、Ⅲ~Ⅴ波峰间期及Ⅰ、Ⅴ波电位变化,SEP的N20、P25潜伏期、电位变化、脑电图波幅和频率电生理的敏感变化,对了解术中有无脑缺血,灵活调整断流时间及手术方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切应力分析

    作者:胡继良;杨新健;吴中学;吴耀晨;张晓龙;刘志成;戴建华;丁光宏

    目的探讨颅内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析动脉瘤生长、破裂的机制.方法选取5只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模型,结合医学影像学资料,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有限元方法的软件,对兔颈动脉顶端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行数值模拟,并对瘤颈、瘤壁等部位切应力大小随时间变化情况及分布进行分析.结果顶端动脉瘤在整个心动周期里切应力几乎都在迅速变化,变化时程与血流速度的变化时程一致,切应力主要存在于瘤颈,动脉瘤颈入口边界切应力0.21 T达峰值,为0.83 Pa;出口边界切应力0.32 T达峰值,为0.38 Pa;动脉瘤壁切应力接近于0.结论顶端动脉瘤瘤壁切应力是促进动脉瘤生长、扩大的可能原因之一.CFD数值模拟是一种反映动脉瘤血流动力学较好的方法.

  • 脑缺血-再灌注大鼠P-选择素的表达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作者:李浩;毕桂南;罗传铭;曹立梅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缺血区域的炎症反应.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85只,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70只)和假手术组(15只).前者用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缺血90 min再灌注,将大鼠随机分为7个时间点,分别是再灌注后3、6、12、24、48、72和96 h,每个时间点10只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和生化法,观察额顶部皮质和基底核区P-选择素表达、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结果①再灌注后缺血侧微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P-选择素表达,主要分布于额顶部皮质和基底核区:3 h额顶部皮质为(13±4)支,基底核区为(11±3)支;12 h额顶部皮质为(60±6)支,基底核区为(57±5)支;72 h额顶部皮质为(19±4)支,基底核区为(16±4)支.②再灌注后12、24、48、72和96 h各时间点MPO活性:额顶部皮质分别是(0.206±0.029)U/g、(0.421±0.030)U/g、(0.369±0.022)U/g、(0.341±0.023)U/g和(0.328±0.028)U/g;基底核区分别是(0.183±0.013)U/g(0.292±0.017)U/g(0.340±0.012)U/g(0.226±0.018)U/g、(0.158±0.022)U/g.假手术组MPO活性:额顶部皮质为(0.033±0.005)U/g、基底核区为(0.031±0.004)U/g,比再灌注组低(P<0.05).基底核区的MPO活性在再灌注48 h达到高峰后下降.额顶部皮质MPO活性在再灌注24 h达到高峰后至96 h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存在主动炎症反应:出现P-选择素表达和中性粒细胞浸润,额顶部皮质比基底核区的炎症反应更强烈和持久.

  • 以眼球外突失明为表现的左眼动静脉畸形一例

    作者:张海涛;高励;曾仲;刘西平;刘艳

    患者男,60岁.20多年前,在活动中反复发生左眼肿胀,伴眼球外突,每年1~2次.当时无视力障碍及头痛、头昏,自己按压眼球和休息,症状可缓解,一直未予正规诊治.10余天前症状复发且加重,伴视力障碍、头昏,但无意识障碍、头痛和呕吐.

  •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卒中患者康复的作用

    作者:谢荣;肖剑平;史振国;热迪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我国卒中发病率男性达270/10万,女性达161/10万.我国每年有195万新发生的卒中患者,在500万~700万存活患者中,约75%的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 脑静脉窦血栓的局部溶栓疗效分析

    作者:王文治;肖福顺;李牧;王嵩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其致病原因众多,临床症状和体征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重症患者常会有急剧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高热、局部或全身抽搐,甚至颅内出血,初就诊时往往难以确诊.

  • 亚低温对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实验条件的研究进展

    作者:苏万东;吉训明;吴浩;凌锋

    目前,已经证实亚低温对脑外伤、脊髓损伤和全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对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的神经保护作用也受到广泛关注,而实验条件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可信性和科学性.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王康;罗本燕

    溶栓治疗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里程碑,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缺血性卒中的溶栓药物.

  • 第十三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会议简况

    作者:焦力群

    第十三届世界神经外科大会于2005年6月20~24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Marrakesh)召开.全世界有3 000多名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我国的200多名神经外科医师.大会就神经外科各领域的问题及进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 新中国神经外科的奠基者之一--段国升教授

    作者:史元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此话不仅是对统率千军万马的军队将领而言,也同样适用于研究人类生命科学的学术带头人.在创建新中国神经科学的大厦中,活跃着一批奠基者,他们在一穷二白的背景下,探索着前人尚未涉足的领域,与蹂躏人类的顽疾做着不懈的抗争,谱写出许多造福人类的医学新篇章.

  • 介入神经放射诊断治疗规范Ⅲ(修订稿)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

    (上接第2卷第9期第427页)第3部分脊柱脊髓病变第1节脊柱脊髓血管畸形1适应证目前微导管能够到位的脊柱脊髓血管畸形,患者全身情况可耐受麻醉,并征得患者和家属的同意,均可行栓塞治疗.

  • 书信往来

    作者:

    关键词: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