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高分辨率磁共振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对后循环缺血进展的影响

    作者:王国军;季立标;朱银伟

    目的 探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情进展中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科门诊及住院的后循环TIA患者30例,均经头部MR血管成像证实存在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用3.0 T HR-MRI对椎-基底动脉斑块进行检查,评估斑块性质及稳定性,根据斑块稳定性结果分为稳定组(16例)与不稳定组(14例).随访24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就诊至发生后循环梗死的时间及比例. 结果 不稳定组发生后循环梗死时间明显短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7.0,20.0)个月比24.0(22.5,24.0)个月,Z=-2.755,P<0.05].稳定组和不稳定组发生后循环梗死的比例分别为5/16、8/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应用HR-MRI评估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对后循环缺血疾病的进展有一定参考价值.

  • 三种评分方法在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筛查中的应用

    作者:梁睿;马翰章;林冰

    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筛查评分(STAF)和包括左心房直径(L)、年龄(A)、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发病前1年吸烟(S)4个指标的LADS评分以及包括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左心房扩大及血管病因4个指标的ASAS评分3种方法在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17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患者是否合并心房颤动分为房颤组(56例)和非房颤组(261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NIHSS评分、超声心动图结果及脑血管评估情况等相关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STAF、LADS和ASAS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并比较3种方法预测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发生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 结果 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患者比较,年龄[(69±11)岁比(62±12)岁]、NIHSS评分[(8.2±1.3)分比(4.4±0.3)分]、左心房内径[(42.3±6.8)mm比(31.7±2.5)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99、3.38、6.32,均P<0.01).STAF评分诊断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801,佳截断点为STAF≥5分,敏感度为58.9%,特异度81.2%,准确度77.3%;LADS评分诊断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846,佳截断点为LADS≥4分,敏感度66.1%,特异度83.5%,准确度80.4%;ASAS预测值评分诊断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佳截断点为ASAS预测值≥0.09分,敏感度85.7%,特异度56.7%,准确度61.8%;3种评分方法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308、59.685、32.054,均P<0.01). 结论 LADS≥4分在筛选急性缺血性卒中合并心房颤动中的准确度高.

  • 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支架术后高灌注脑出血的风险评估

    作者:狄云海;张磊;戴冬伟;洪波;黄清海;许奕;刘建民

    目的 评估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高灌注脑出血(IICH)发生的风险.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接受CAS治疗的210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狭窄率70% ~ 99%)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例(3.3%)术后发生了HICH.评估患者临床基线、影像学特点与HICH之间的关系.患者术前均接受脑CT灌注检查评估,定义脑血流量达峰时间(TTP)指数为患侧与对侧TTP的比值.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Poisson检验. 结果 HICH组和无HICH组TTP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0.10比1.30±0.15,t=4.461,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提示,TTP指数>1.22可作为预测HICH的危险因子(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75.9%). 结论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若术前TTP指数>1.22,提示在CAS后发生HICH的风险较高.

  • CT平扫混合征和黑洞征及其联合征象对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作者:杨文松;李琦;王星辰;李瑞;邹宁;谢鹏

    目的 探讨CT平扫混合征和(或)黑洞征预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扩大的价值. 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1年7月至2016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发性脑出血患者244例,发病至首次CT时间均≤6 h,根据是否存在早期血肿扩大分为血肿扩大组(82例)和未扩大组(16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包括既往史、临床特点、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影像学特征[黑洞征、混合征及黑洞征和(或)混合征]等;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征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并对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像学征象的预测值进行分析. 结果 (1)早期血肿扩大者中,黑洞征27例(32.9%)、混合征33例(40.2%)、混合征和(或)黑洞征50例(61.0%).(2)将血肿体积按1 ml、发病至入院首次CT时间按1h、人院GCS按1分递增进行赋值,并将黑洞征、混合征分别纳入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混合征(OR=14.04,95% CI:5.16 ~38.18)、黑洞征(OR=5.69,95% CI:2.12 ~15.30)均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经过进一步调整显示,混合征和(或)黑洞征也为早期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08,95% CI:5.99 ~ 33.08,P<0.01).(3)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混合征和(或)黑洞征预测早期血肿扩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1.0%、90.1%、76.0%、82.0%和0.511,其约登指数比黑洞征(约登指数:0.280)和混合征(约登指数:0.346)更接近1. 结论 与单一征象相比较,混合征联合黑洞征对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预测能力更好.

  • 慢性脑缺血神经保护机制及药物研究进展

    作者:曾晓莉;张文娟;赵博;何治

    脑缺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供血不足而引起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其中慢性脑缺血作为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伴发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进程中,其主要包括慢性脑供血不足(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CCCI)、缺血导致的脑白质损害或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及脑萎缩.缺血后的病理损伤机制复杂,尤其是长期病理损伤可能导致进展性或持久性认知功能及神经功能障碍.目前脑缺血的临床防治主要集中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且以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为主要溶栓药物.

  •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浩;王琳;刘宵;高燕军

    Ras同源基因家族蛋白A(Ras homolog gene family member 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ho-associated coiled-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ROCK)信号通路参与许多细胞的调控过程,包括转录、细胞骨架的改变、收缩、黏附、运动、增殖、分化等,同时其与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1].通过抑制RhoA/ROCK 信号通路的激活治疗脑梗死的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成为热点,笔者就RhoA/ROCK信号通路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病灶区灌注罗格列酮对脑出血家兔血肿周围咬合蛋白和闭合小环蛋白1mRNA表达水平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任思颖;伍国锋;杨勤;张艳;李军;孟现林

    目的 观察病灶区灌注罗格列酮(RSG)对家兔脑出血(ICH)模型血肿周围咬合蛋白和闭合小环蛋白l(ZO-1)mRNA表达水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家兔45只,体质量2.0 ~2.5 k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ICH模型组和罗格列酮(RSG)治疗组,每组15只(其中5只用于BBB测定).对照组模拟制作颅内血肿的过程,穿刺成功后对兔靶点注射等渗盐水0.3 ml,6h后再次注入等渗盐水0.1ml;ICH模型组穿刺成功后靶点注射自体非抗凝动脉血0.3ml,6h后靶点再次注入等渗盐水0.1 ml;RSG治疗组在ICH模型制作成功后6h,血肿区灌注RSG 0.5 mg(溶于0.1ml等渗盐水中).继续饲养至第7天,对各组家兔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urdy评分)后处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肿周围脑组织咬合蛋白及ZO-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甲酰胺方法测量血肿周围脑组织伊文思蓝(EB)含量以评估BBB通透性. 结果 (1)神经功能评分:对照组、ICH模型组、RSG治疗组Purdy评分分别为(2.53±0.05)、(8.13±0.06)、(6.67±0.08)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116,P<0.01);与对照组比较,ICH模型组、RSG治疗组的Purdy评分均明显增加(均P<0.01);与ICH模型组比较,RSG治疗组的Purdy评分降低(P<0.05);(2)咬合蛋白及ZO-1 mRNA表达水平:对照组、ICH模型组、RSG治疗组咬合蛋白及ZO-1 mRN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每组分别为1.013±0.051、1.001 ±0.045;0.221 ±0.017、0.247±0.019;0.498±0.041、0.613 ±0.045;F值分别为443.924、381.929,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ICH模型组、RSG治疗组咬合蛋白及ZO-1 mRNA表达均显著减少(均P<0.01);与ICH模型组比较,RSG治疗组咬合蛋白及ZO-1 mRNA的表达增加(均P<0.05);(3)BBB通透性:对照组、ICH模型组、RSG治疗组EB含量分别为(12.0±1.0)、(51.6±0.9)、(36.4±1.0) μg/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23.516,P<0.01);与对照组比较,ICH模型组、RSG治疗组的EB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与ICH模型组比较,RSG治疗组EB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 病灶区灌注RSG可明显改善家兔ICH后的神经功能,增加血肿周围脑组织咬合蛋白和ZO-1mRNA的表达水平,降低BBB通透性.

  • 改良线栓法制备家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作者:杨玉;张芳妹;葛朝明;蔡宏斌;范祯祯;王浩玥;马宗艳;张旭东;刘沛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家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造模前将45只健康清洁级成年新西兰家兔分为假手术组(5只)及模型组(40只),用自制头端蘸有石蜡的2-0钓鱼线作为线栓,由颈外动脉残端剪口,经颈内动脉置人颅内,堵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6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分视为造模成功.麻醉处死家兔,用2%2,3,5-三苯基氯化四唑溶液对脑片进行染色,观察梗死灶情况.对模型组中造模成功、失败及死亡的实验兔进行线栓头端直径、线栓置入深度的比较. 结果 模型组40只,其中死亡6只,包括术后4h内死于蛛网膜下腔出血4只、因麻醉意外死亡2只,死亡率为15.0%;失败7只,主要为脑血管痉挛及线栓置入深度不足;造模成功27只,成功率67.5%.假手术组全部存活.造模成功家兔的线栓头端直径、置人深度分别与死亡及失败结局家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直径(mm):(0.52 ±0.14)比(0.45±0.40)和(0.58 ±0.17);深度(cm):(5.49±0.17)比(6.04±0.11)和(4.26±0.30);均P<0.05]. 结论 改良线栓法可成功制备家兔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操作简便,且可重复.

  • Willis覆膜支架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过程中并发Ⅰ型内漏一例

    作者:杨振兴;黄德俊;李宗正

    患者男,61岁,以“间断性头痛伴左眼视物不清2周”于2016年4月12日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患者于入院前2周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头部胀痛,伴左眼视物不清,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中心医院,行头部CT检查示左侧海绵窦区类圆形高密度影,考虑颅内动脉瘤可能,当时未予相关治疗.患者于4月12日入本院后完善头部CT及CT血管成像,可见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样突起(图1,2),初步诊断: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未破裂).遂行全脑DSA,经左侧颈内动脉造影,可见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并行颅内血管三维重建,准确测量载瘤动脉直径(4.50 mm)、动脉瘤大小(13.81 mm×15.96 mm)及瘤颈宽度(14.60 mm)、动脉瘤与周围侧支血管的位置关系(图3,4).因该颅内动脉瘤形态不规则及瘤颈部较宽,术中动脉瘤瘤腔以及瘤颈部很难达到致密栓塞,且动脉瘤瘤腔内可见血栓形成,术前评估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等存在高复发风险,以及开颅手术难度大,因此采取Willis覆膜支架治疗.

  • 血管内机械取栓治疗椎动脉窗变异合并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一例

    作者:杜琼;龙春燕;张强;兰晶;周敬华

    患者 女,26岁,妊娠38周.因左侧肢体无力4h于2016年12月11日入住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产科.患者于入院前4h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无力,尚可行走和持物,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既往“右侧小脑及脑干梗死”2个月,因当时妊娠31周,仅经吸氧、丹参注射液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住院7d患者左侧肢体肌力恢复正常出院.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入院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血压130/80 mmHg,意识清楚,言语流利;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3.0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眼球活动灵活;深浅感觉均正常;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右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均正常;左侧Babinski征(+),右侧Babinski征(-);脑膜刺激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2分.

  • 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多种方式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

    作者:赵鹏浩;周存河;于江华;苏旭东;王姣;刘增品

    目的 探讨使用全身抗凝联合血管内介入多种方式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经DSA确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动脉内微导管溶栓治疗.留置微导管3~14d,尿激酶用量1万~2万U/h,13例加用球囊扩张,1例加用支架辅助治疗.分析影像学资料及6个月电话随访结果.以改良Rankin量表(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预后. 结果 52例患者入院全脑DSA示上矢状窦血栓34例、横窦-乙状窦移形区血栓31例、下矢状窦血栓2例、直窦血栓3例、皮质静脉血栓14例.出院前复查造影示静脉窦完全通畅9例,大部分通畅42例,部分通畅1例,出院时症状减轻、神经功能评分好转48例,无明显变化3例,加重1例.对治疗前后mRS及NIHS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45、3.03,均P<0.05).6个月电话随访48例患者未出现静脉窦血栓相关症状,3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因外伤致颅内出血死亡. 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安全有效,可作为内科抗凝无效患者的备选治疗方案.

  • 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

    作者:孙力泳;李桂林;何川;叶明;李萌;张鸿祺

    目的 探讨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手术中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治疗的24例(26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5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8例为静脉高压性脊髓损伤症状,l例为延髓受压症状.术中应用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即暂时夹闭动脉化引流静脉的起始部,在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动脉期后开放引流静脉,从而判定动静脉瘘口位置.术后复查DSA,并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 24例患者26侧的硬膜动静脉瘘均经术中瘘口离断,术中吲哚氰绿荧光显影及术后DSA随访证实瘘口均离断.术后随访时间4~ 30个月,21例患者mRs评分0~1分,2例Hunt-HessⅢ级蛛网膜下腔出血mRs评分2分,1例术前脑干受压症状患者mRs评分3分. 结论 选择性吲哚氰绿荧光显影技术是手术治疗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寻找瘘口的一项安全、简便、有效的技术.

  • 首届“中国脑脊髓血管畸形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洪韬

    2017年11月10日至12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脑脊髓血管畸形论坛”在广州市成功召开.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专家学者共250余名,来自神经外科、神经介入和放射外科领域.大会得到了广东省医师协会、广东省人民医院领导的鼎力支持.脑脊髓血管畸形被称为血管疾病中的“九头蛇”魔兽,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对其发病机制及诊疗尚缺乏共识,治疗理念和策略需遵循个体化原则.我国神经介入重要开拓者之一——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铁林教授首先就颅内动静脉畸形(cAVM)的治疗历程进行了回顾和展望,李教授谈到cAVM是神经介入医师早开展治疗的疾病,但仍“路漫漫其修远兮”,举办这样的专题论坛就是对该疾病迎难而上的探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张鸿祺教授作了“脑血管畸形发生与演变”的学术报告,通过许多珍贵的例证,阐述了cAVM的发生、发展、治疗及复发的周期.广东省人民医院陈光忠教授基于对cAVM病理的长期研究,提出了血管构筑的新理念及其对介入治疗决策的影响.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黄河博士介绍了影像融合在cAVM中的应用.

    关键词:
  • 2007年至2016年《中国脑血管病杂志》载文情况分析

    作者:徐瑾;王雪;李燕琼

    目的 分析《中国脑血管病杂志》载文情况. 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刊载的文献1646篇,经过剔除、查重后纳入1 625篇文献.参考CNKI引文数据库中的数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及分析. 结果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至2016年影响因子为0.503 ~0.803,呈总体增长趋势,平均核心他引率稳定保持在0.89左右.该刊存在高产作者合作团队,核心作者发文总数占论文总数的65.8%(1069/1 625).主要发文机构集中在三级甲等医院,如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占到发文总数的27.3% (444/1 625).热点主题包括颅内动脉瘤、脑梗死、脑缺血、支架置人治疗等方面. 结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影响力稳中上升,作者群体研究能力较强,是我国脑血管病研究领域重要的信息源之一.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