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中国脑血管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중국뇌혈관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医师协会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影响因子: 1.0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5921
  • 国内刊号: 11-512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长椿街45号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承基 凌锋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出血性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的血管结构分析及手术方式

    作者:何川;胡鹏;叶明;孙立泳;任健;张鸿祺

    目的 探讨颅颈交界区硬膜动静脉瘘(CCJDAVF)的血管结构和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出血性CCJDAVF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历记录、血管造影、手术录像和随访结果(9~45个月).对20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1例行硬膜下供血动脉切断术.其中7例行硬膜下引流静脉切断术+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或外科切除术.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85.7%)瘘口位于枕大孔/颈1节段,3例(14.3%)位于颈2节段;9例(42.9%)瘘口位于左侧,11例(52.4%)位于右侧,1例(4.8%)双侧均有瘘口.13例(61.9%)为单纯硬膜外的神经根动脉供血,8例(38.1%)存在硬膜下软膜供血,供血动脉为来自脊髓前动脉或脊髓侧动脉的软膜血管,其中7例硬膜下供血动脉出现软膜动脉瘤,并且破裂出血.对5例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2例动脉瘤显微外科切除治疗.2l例患者术后均康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均为5分,6个月复查DSA均无复发,随访均无再出血.结论 CCJDAVF可以存在硬膜下的软膜动脉供血,并形成软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根据血管结构选择血管内治疗或手术切断供血动脉,能够有效防治再出血.

  • 肾小球滤过率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病变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董恺;张倩;俞志鹏;丁建平;宋海庆;黄小钦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与脑血管病变相关性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86例,采用颈部血管彩超、经颅多普勒超声、MR血管成像、CT血管成像或DSA评价患者脑血管病变范围和程度,改良的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方程计算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以评价肾功能.根据血管病变范围及血管狭窄程度,将所有患者分为大血管无狭窄者(139例)、颅内血管狭窄者(142例)、颅外血管狭窄者(55例)、颅内外血管狭窄者(150例),以及轻度血管狭窄者(65例)、中度血管狭窄者(50例)、重度血管狭窄者(97例)和血管闭塞者(135例).根据eGFR水平对慢性肾脏疾病(CKD)进行分期,将肾功能不全定义为eGFR< 60 ml·min-1·1.73 m-2(CKD 3~5期).随访出院后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并根据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患者分成有终点事件组(53例)与无终点事件组(433例),分析eGFR与脑血管狭窄及终点发生事件的关系.结果 (1)血管狭窄与CKD分期相关性:脑血管狭窄程度与CKD分期无相关性(r=0.054,P=0.237);颅内血管狭窄程度与CKD分期呈正相关(r=0.130,P=0.029);颅外血管狭窄程度及颅内外血管狭窄程度与CKD分期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071、0.062,P值分别为0.326、0.462).(2)终点事件发生率:随访1年后,发生终点事件53例,其中死亡21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患者32例,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0.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 <60ml·min-1·1.73m-2为急性脑梗死出院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 =3.896,95%CI:1.972~7.696;P <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增高往往伴随着肾脏功能的下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肾功能越差,预后越差,死亡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 主动球囊扩张术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

    作者:黄绍春;杨永超;刘莉;饶江;王珧;朱慧敏

    目的 探讨主动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38例诊断明确并经头部CT/MRI证实,经数字化吞咽造影检查(VFSS)证实为环咽肌失弛缓的清醒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给予主动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治疗终点为恢复经口进食或治疗已满4周(每周治疗7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DSA设备下的数字化VFSS、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FOIS)及VFSS评估食管上括约肌开放程度及吞咽障碍程度.结果 (1)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比例比较:经主动球囊扩张术及常规吞咽康复治疗4周后,对照组及观察组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完全开放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19、1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9,P=0.04).(2) FOIS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4(3,6)分比2(1,3)分,6(5,7)分比2(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75、3.85,均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OIS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2.19,P=0.03).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1例,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4例,两组治疗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P=0.45).(3)VFSS评分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分别为4(3,8)分比2(1,4)分,8(7,9)分比1(0,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65、3.86,均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P=0.01).VFSS各分项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期、咽期、误咽程度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Z值分别为2.64、3.29、3.35,均P<0.01;观察组Z值分别为2.44、3.99、3.87,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口腔期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14,P=0.89),咽期和误咽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51、3.29,均P<0.01).治疗效果比较:对照组有效9例,治愈3例;观察组有效8例,治愈10例;治疗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0,P=0.042).结论 主动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所致吞咽障碍疗效显著.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优化诊治模式的效果分析

    作者:肖天祎;杨玉娇;王梦婻;王默力;吉训明;郭秀海

    目的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诊治临床路径(优化诊治模式)对住院患者临床预后近期和远期的影响.方法 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住院的TIA患者202例,将其中2010年2月至2011年1月实施临床路径后的患者88例作为路径组,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114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由同一医疗专业组管理,随访30~45个月,平均(37±14)个月,分析临床路径对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的影响.以3年为结点统计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终点事件,经COX回归分析筛查危险因素.结果 路径组失访5例(5.7%),对照组失访患者7例(6.1%).路径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1、2、3年TIA复发率分别为1.2%(1/83)、3.6%(3/83)、6.0%(5/83)和7.2% (6/83);对照组TIA复发率分别为7.5%(8/107)、13.1%(14/107)、15.9%(17/107)和17.8%(19/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发生脑血管病复合事件发生率路径组分别为8.4% (7/83)、10.8% (9/83)和15.7%(13/83),对照组分别为19.6%(21/107)、22.4%(24/107)和28.0%(30/10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早期卒中风险预测工具(ABCD2)评分、住院期间仍有TIA和临床路径管理的RR值分别为1.304、2.281和0.429(95% CI:1.025~1.658、1.056~4.927和0.204~0.902,均P<0.05).结论 临床路径管理可降低TIA患者出院后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发生率.高ABCD2评分、住院期间仍有发作是TIA患者出院后发生脑血管病复合事件的危险因素.

  • 缺血性卒中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关系

    作者:尹书会;张倩;王默力;曹清禹;刘佳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患者细胞色素P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服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抑制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纳入251例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及住院需要服用氯吡格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与氯吡格雷代谢相关的CYP2C19基因,依据C YP2 C19基冈位点分为快代谢型(*l/*1)97例、中间代谢型(103例*1/*2和1 8例*1/*3) 121例、弱代谢型(24例*2/*2和9例*2/*3)33例.在服用氯吡格雷75 mg/d的第8天晨起抽取静脉血,用血栓弹力图检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及氯吡格雷敏感情况的差异.结果 (1)快代谢型患者氯吡格雷敏感65例(67.0%),中间代谢型患者氯吡格雷敏感70例(57.9%),弱代谢型患者氯吡格雷敏感17例(51.5%),不同代谢型间氯吡格雷敏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92,P=0.203).(2)所有患者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弱代谢型患者的血小板抑制率中位数分别为39.5(20.9,56.5)%、35.6(21.1,59.8)%、30.3(11.4,48.1)%.三型之间的血小板抑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 =3.287,P=0.193).结论 对于服用氯吡格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尚不能准确预测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中慢血流现象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克;刘永晟;王峰;罗玉敏;吉训明

    CREST试验(the 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ing Trial)等研究证实,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1-3].斑块脱落、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仍是CAS中的主要并发症.保护伞的应用提高了CAS的安全性,降低了手术相关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4].

  • 超微血流成像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断价值

    作者:张硕;马燕;冯娟

    目的 探讨超微血流成像(SMI)技术对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判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6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神经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102例,对其进行双侧颈动脉SMI评估,并记录发病24h内相关临床数据.将符合欧洲进展性卒中研究组相关诊断标准者分为进展组(18例),其余为非进展组(84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颈动脉超声特征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进展组与非进展组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及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66.7%(12例)比27.4%(23例),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61.1%(11例)比40.5%(34例),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3.0±1.0)分比(0.8±0.3)分;均P<0.05].(2)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一侧颈动脉重度狭窄(OR=1.09,95% CI:1.00 ~1.55,P=0.04)、不稳定颈动脉斑块(OR=1.86,95% CI:1.15 ~4.25,P=0.02)、SMI检测的斑块内血流分值(OR=4.24,95% CI:1.93~9.77,P<0.01)均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MI可通过对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的评估有效地判断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并且斑块内新生血管越多,缺血性卒中发生进展的风险越大.

  •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合并动脉圆锥影像学特点及术中治疗方式的分析

    作者:胡腾华;王少兵;刘红朝;欧阳伟;袁辉胜;杨敏

    目的 探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合并动脉圆锥的影像特点及开颅夹闭术中的处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PCoAA合并动脉圆锥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术中动脉瘤夹闭方式,以及对动脉圆锥的处理方式.结果 45例患者术前3D-DSA均显示PCoAA合并动脉圆锥,动脉圆锥呈漏斗样,与动脉瘤共基底,位于颈内动脉近心端下前侧,动脉瘤则位于颈内动脉远心端外后侧,圆锥顶端有细小后交通动脉(PCoA)显影,圆锥大径<3mm.术中显微镜下所见与DSA检查一致,残存的PCoA血供极少,血管变细,外观较正常动脉颜色稍浅.当瘤颈较宽时,动脉圆锥基底亦增宽,圆锥深度浅,结构不典型,瘤颈较窄时,圆锥结构较为典型.术中动脉瘤瘤颈连同动脉圆锥共同夹闭18例,术后无脑缺血发生;保留PCoA及动脉圆锥夹闭动脉瘤27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形成或复发.结论 PCoAA合并动脉圆锥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术中应根据动脉瘤瘤颈夹闭难易程度、瘤颈与动脉圆锥共生关系及后循环供血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保留PCoA.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周德祥;詹升全;周东;陈光忠;唐凯;王鹏;林晓风

    目的 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行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亚急性期(末次出血后2~6周)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观察手术效果及随访预后.结果 13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大脑脚-中脑-桥脑1例,中脑1例,桥脑7例,桥脑延髓交界1例,延髓3例;大径<2cm 1例,2 cm≤大径<3 cm 7例,3 cm≤大径<4 cm 5例;末次出血至手术时间为(31±15)d;肢体无力或麻木7例,头痛3例,小脑功能障碍3例,面瘫及外展神经麻痹3例,饮水呛咳1例,言语不清1例,咳嗽无力1例,呼吸微弱1例;采用颞下经岩前入路3例,经小脑延髓裂桥脑侧方入路1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1例,枕下后正中经四脑室底入路8例;全切12例,1例手术切除后复查发现有肿瘤残留行二次手术全切;术后病理诊断均为海绵状血管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早期神经功能障碍改善9例,同术前2例,加重2例;平均随访(33±14)个月,仍有2例患者遗留轻度面瘫并外展神经麻痹,术后6个月卡氏评分为(83±15)分.未见复发,亦无再次出血.结论 对有手术适应证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于亚急性期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病灶,疗效及预后较好.

  • Pipeline栓塞装置在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中的应用

    作者:李桂林;李静伟;张鸿祺

    目的 探讨使用带有密网孔血流导向支架的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使用PED治疗的13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9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54±14)岁.对其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效果进行随访评估.结果 对13个海绵窦段动脉瘤,术中共使用14枚PED(1例使用2枚),其中10例使用PED和弹簧圈栓塞,3例仅使用PED栓塞.术后即刻造影均显示瘤腔内对比剂明显滞留.术后随访3 ~10个月,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动脉瘤均闭塞.术后出现并发症1例(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经动脉溶栓后恢复出院.结论 初步应用PED治疗颈内海绵窦段动脉瘤安全和有效,但仍需要更多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以进一步验证.

中国脑血管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