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癌症进展杂志

癌症进展

癌症进展杂志

Oncology Progress 암증진전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分册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0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1535
  • 国内刊号: 11-497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北京东单三条9号
  • 曾用名: 中国医学文摘-眼科学分册
  • 创刊时间: 2003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癌症进展》编辑部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效果研究

    作者:李超;叶春花;徐雯

    目的 探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疼痛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80例老年恶性肿瘤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就诊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就诊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每组9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情绪状况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在应用镇痛药物人数方面,常规组(71例)多于观察组(59例)(P﹤0.05).在应用镇痛药物的患者中,用药12 h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P﹤0.01).SF-36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常规组患者干预后的36项短式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分分别为(56.2±6.1)分、(52.1±5.5)分,均明显高于本组干预前的(42.4±5.9)分、(42.7±5.6)分(P﹤0.01).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P﹤0.01).结论 个体化管理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情况,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分析

    作者:王凯;宋巍;陈伟光;姜永日

    目的 研究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136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观察组采用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免疫细胞水平以及生存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免疫细胞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较本组手术前下降,且对照组患者CD4+、CD8+、CD4+/CD8+、CD3+、NK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肽联合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早期肺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出血量少,免疫细胞水平波动较小,生存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左立杰;刘维丽;李蕊;王月华;杨已起;刘铮;依荷芭丽·迟

    目的 分析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ST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STS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口服阿帕替尼250 mg/d、425 mg/d或500 mg/d,持续用药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分析STS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31例晚期STS患者的客观有效率(ORR)为16.1%,疾病控制率(DCR)为77.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4.6个月(95%CI:1.5~12.0),12周疾病无进展率为64.5%,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8.0个月(95%CI:3.0~12.0).常见的1~2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蛋白尿、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口腔溃疡和出血.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出血、蛋白尿和声音嘶哑.结论 阿帕替尼治疗一线及以上化疗失败的晚期STS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

  •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子分型分析

    作者:侯晓峰;于晶晶;张天公;穆书强;吕英淑;汪风勃;于雷;董睿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子分型情况.方法 选取年龄≤35岁的128例青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以及同期年龄﹥35岁的130例中老年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别作为青年组和中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分子分型的差异.结果 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直径、临床分期情况、淋巴结转移数目和Ki-6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患者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与中老年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分子分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直径较大,病理分期较晚,Ki-67阳性表达率≥14%的比例较高,但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分子分型无明显差异,应早期筛查并给予积极治疗.

  •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金胜;余正文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2例接受肺癌根治术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身麻醉,联合组患者接受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30 min、术后6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围手术期(术前及术后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天内按压镇痛泵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30 min,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本组麻醉诱导前,且联合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24、48 h,联合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天内,联合组患者的按压镇痛泵次数和背景输注总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在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镇痛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面较全身麻醉更具优势.

  • 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行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苏越;宋涛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心理痛苦、行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进行心理干预的65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心理干预前后中晚期肺癌患者卡氏评分(KPS)、心理痛苦相关因素调查表(PL)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及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心理干预后,肺癌患者KPS评分高于心理干预前,PL、SAS、SDS评分均低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肺癌患者的SF-36评分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语言交流、运动功能评分均高于心理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0.77%(59/65),明显高于心理干预前的55.38%(36/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肺癌患者进行干预,可缓解患者的心理痛苦、焦虑、抑郁等情绪及行为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密度及临床意义

    作者:孙志娟;张俊毅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性树突状细胞(TIDC)在结肠癌组织中的密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17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患者术中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比较两种组织中TIDC密度及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CD54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结肠癌组织中TIDC密度、TIDC的MHC-Ⅱ和CD54表型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TIDC密度及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直径和肿瘤细胞类型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IDC密度及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IDC密度明显低于高分化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4,P﹤0.01);TNM分期为Ⅲ期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IDC密度及MHC-Ⅱ、CD54阳性表达率均明显低于TNM分期为Ⅱ期的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45、3.278、5.750,P﹤0.01).结论 TIDC在结肠癌组织中密度下降,不成熟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比例增加,可能与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有关.

  • 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观察

    作者:丁德权;崔方博;陈媛媛

    目的 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方法 选取胃癌肝转移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LT、AST、AF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发生了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和胃肠道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经相应的对症治疗后均好转.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骨髓抑制、肝功能不全和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8.00个月(95%CI:14.10~22.01个月),对照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4.00个月(95%CI:11.02~16.50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替吉奥方案治疗胃癌肝转移的疗效优于TACE序贯奥沙利铂+氟尿嘧啶动脉灌注化疗方案,且大多数患者对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5例子宫腺肉瘤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邢娟;周颖;申震;张雪芬;吴大保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子宫腺肉瘤患者的年龄为15~70岁,中位年龄为58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及下腹部包块.2例绝经患者绝经前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史.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4例绝经患者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1例患者的年龄为15岁,保留卵巢,行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统计并分析子宫腺肉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病理高危因素、主要辅助检查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 3例患者术前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检测,结果均﹥200 IU/L.5例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均提示宫腔或宫颈肿物,直径为5~10 cm.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存在特征性"袖口"状结构,其中2例患者有深肌层侵犯,2例患者有肿瘤细胞异源性分化,4例患者存在高危因素.术后补充吉西他滨+多西他赛方案化疗,5例患者除1例失访外均未复发.结论 子宫腺肉瘤的发病以绝经后女性多见,亦见于青少年女性,无特异性临床特征,治疗以全子宫+双附件切除为主,术后化疗可能减少复发.

  • 多排螺旋CT尿路造影对尿路上皮肿瘤和泌尿系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

    作者:刘范林;蒋群;王雪松;孙昊;金征宇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尿路造影(CTU)对尿路上皮肿瘤和泌尿系息肉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30例尿路上皮肿瘤和10例泌尿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U检查,比较尿路上皮肿瘤和泌尿系息肉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平扫计算机体层摄影(CT)值、实质期CT值、排泄期CT值及(实质期-平扫)CT值.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以上参数的诊断效能.比较尿路上皮肿瘤和泌尿系息肉患者血尿、肾盂肾盏重度积水及裂隙征3种征象的发生情况.结果 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发病年龄、肿瘤直径、平扫CT值、实质期CT值及(实质期-平扫)CT值均明显大于泌尿系息肉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尿路上皮肿瘤和泌尿系息肉患者血尿、肾盂肾盏重度积水、裂隙征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实质期CT值鉴别两种疾病的诊断效能高,以71.0 HU作为临界值,灵敏度为83.3%,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6.2%,阴性预测值为64.3%,准确度为85.0%,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结论 CTU检查对尿路上皮肿瘤和泌尿系息肉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实质期CT值的鉴别诊断效能高.

  • 前哨淋巴结术中定位检测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侯欣;蔡一亭;戴刚;龚庆豪;陈明干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术中定位检测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腹腔镜辅助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中SLN定位检测指导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RP、IL-6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3、7天)的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在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77.5%,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为67.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SLN术中定位检测能够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可靠,且能够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出血量.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张观朝;徐兵;陈智年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浆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检测胃癌患者,体检时检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的血浆miRNA-101、miRNA-21表达水平.结果 术前胃癌组患者血浆miRNA-101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miRNA-2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胃癌患者血浆miRNA-101相对表达量逐渐增高,血浆miRNA-21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P﹤0.05).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胃癌患者术前血浆miRNA-101、miRNA-21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血浆miRNA-101、miRNA-21可作为胃癌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有望成为胃癌诊断、手术疗效评估的新手段.

  • 放射性碘粒子植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张晓;王亚东;余淼;付志豪;黄今朝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粒子植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接受肝癌切除术,研究组患者在肝癌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复发情况、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结果 治疗后2、4、6周,两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血清AF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6、12、18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5%、17.5%、45.0%,对照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分别为22.5%、40.0%、85.0%.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D4+/CD8+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CD4+/CD8+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结论 在肝癌切除术的基础上联合放射性碘粒子植入治疗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更有效地杀灭肝癌细胞,预防肝癌复发,并改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作者:张小三;张一鸣;赵燕;戚春晖;杨树军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PKB,也称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食管癌患者,收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食管癌组织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I3K和AKT蛋白在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采用D2-40蛋白标记淋巴管,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微淋巴管密度(LMVD),分析PI3K、AKT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患者临床特征及微淋巴管密度(LMVD)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PI3K和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和86.7%,均明显高于癌旁食管正常黏膜组织的4.2%和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组织分化程度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PI3K、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的食管癌患者食管癌组织中PI3K、AK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食管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3K蛋白阳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LMVD的数量为(13.92±3.02),明显高于PI3K蛋白阴性表达食管癌组织的(6.54±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KT蛋白阳性表达食管癌组织中LMVD的数量为(13.84±3.08),明显高于AKT蛋白阴性表达食管癌组织的(6.14±0.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较高,且能够促进微淋巴管的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其表达情况与患者的临床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关系.阻断该通路可作为治疗和预防食管癌及淋巴结转移的新的研究方向.

  • 持续性宣教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张军红;李楠;赵丽曼

    目的 研究持续性宣教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就诊于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患者作为常规组,选取就诊于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的患者作为宣教组,每组49例.术后第1天和术后4周,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9(PHQ-9)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的负面情绪;采用生活质量(QOL)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周的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和本组术后第1天(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术后4周,宣教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QOL量表身体功能、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P﹤0.05).结论 持续性宣教管理可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 血清外泌体miRNA-18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效能

    作者:刘玉山;闫红江;李春雨

    目的 分析血清外泌体miRNA-184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NSCLC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NSCLC患者(66例)、肺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的体检结果.3组受试者均采集血清标本,提取经纯化鉴定的血清外泌体中miRNA,检测并比较3组受试者的血清外泌体miRNA-184的表达情况,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外泌体miRNA-184在NSCLC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3组受试者血清外泌体miRNA-184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miRNA-18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肺炎患者和体检健康者(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miRNA佳的相对表达量临界值为1.26,曲线下面积为0.915(95%CI:0.84~0.99),血清外泌体miRNA-184诊断NSCLC的灵敏度为77.4%,特异度为96.8%.结论 相对于肺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NSCLC患者的血清外泌体miRNA-184表达水平较高,其临床诊断效能较高,可能是诊断早期NSCLC的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 血清PGⅠ、PGⅡ、miRNA-21、let-7a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红军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miRNA-21、let-7a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75例胃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检测两组受试者的血清PGⅠ、PG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清miRNA-21、let-7a水平,分析血清PGⅠ、PGⅡ、miRNA-21、let-7a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PGⅠ、let-7a水平及PGⅠ/PG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miRNA-2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TNM分期胃癌患者的血清PGⅠ、miRNA-21水平和PGⅠ/PGⅡ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Ⅰ、PGⅠ/PGⅡ、miRNA-21、let-7a诊断胃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86、0.803、0.805.PGⅠ、PGⅠ/PGⅡ、miRNA-21、let-7a以及PGⅠ联合miRNA-21诊断早期(Ⅰ~Ⅱ期)胃癌的AUC分别为0.883、0.782、0.776、0.780和0.904,其中PGⅠ联合miRNA-21检测的诊断效能高.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GⅠ和miRNA-21是早期胃癌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3、1.43,P﹤0.05).结论 PGⅠ、PGⅡ、miRNA-21、let-7a等生物标志物在胃癌患者的血清中异常表达,PGⅠ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较高,其与血清miRNA-21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

  • 膀胱癌组织MFN2、Bmi-1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作者:韩志兴;赵玉千;刘庆军;纪世琪;张海建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Bmi-1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膀胱癌组织标本80例,同时另选取正常膀胱组织标本8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并比较膀胱癌组织和正常膀胱组织中MFN2、Bmi-1蛋白表达情况,分析MFN2、Bmi-1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与Bmi-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MFN2和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50%和61.25%,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12.50%和17.50%(P﹤0.05);TNM分期为Ⅰ~Ⅱ期的患者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7.27%,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Ⅲ期患者的20.00%(P﹤0.01);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为Ⅲ期的患者膀胱癌组织中Bmi-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15%和88.00%,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为Ⅰ~Ⅱ期患者的44.44%、49.09%(P﹤0.01);膀胱癌组织中MFN2蛋白与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602,P﹤0.01).结论 膀胱癌组织中MFN2、Bmi-1蛋白表达水平较高;MFN2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与TNM分期有关,Bmi-1蛋白阳性表达情况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有关;MFN2蛋白与Bmi-1蛋白的表达情况呈负相关.

  • 心理支持及认知干预在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

    作者:祁文清;陈依君;陈凯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及认知干预在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0例接受腹膜后恶性肿瘤切除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手术期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干预+心理支持及认知干预)35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35例.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CD4+/CD8+值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儿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观察组患儿的生理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时,两组患儿的TGF-β水平、CD4+/CD8+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入院时比较,术前及术后1、28天,两组患儿的TGF-β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与入院时比较,术前两组患儿的CD4+/CD8+值均略升高,术后1天均略降低,术后28天均明显升高;术后28天,观察组患儿的TGF-β水平为(132.5±46.5)ng/ml,低于对照组的(166.8±49.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观察组患儿的CD4+/CD8+值为(1.49±0.47),高于对照组的(1.2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膜后恶性肿瘤患儿围手术期接受心理支持及认知干预,可以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3.0T MRI弥散加权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李鸿波;程春红;张波

    目的 分析3.0T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3.0T MRI DWI对脑胶质瘤分级的诊断价值.结果 以表观弥散系数(ADC)值1.11×10-3 mm2/s为佳临界点,3.0T MRI DWI诊断低级别脑胶质瘤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93.75%,准确率为93.55%,阳性预测值为93.33%,阴性预测值为93.75%.以ADC值0.93×10-3 mm2/s为佳临界点,3.0T MRI DWI诊断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灵敏度为81.25%,特异度为93.33%,准确率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92.86%,阴性预测值为82.35%.两种ADC值诊断脑胶质瘤的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T MRI DWI扫描参数ADC值对脑胶质瘤分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治疗转移性肾癌的靶向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超声对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价值

    作者:刘琛;曹严严;陈宇

    靶向治疗是转移性肾癌(mRCC)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靶向药物作用于特定的靶点、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治疗mRCC的靶向药物包括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药物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类药物.治疗mRCC的靶向药物在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同时,也进一步破坏了甲状腺内毛细血管网的完整性,甲状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血、坏死,进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腺体萎缩.超声可以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和功能,功能正常与功能异常甲状腺的超声图像特征不同.本文围绕治疗mRCC的靶向药物的作用机制、靶向药物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超声对甲状腺形态和功能的检测价值作一综述.

  • 肺癌干细胞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详冲;刘晶晶;朱家宏;安乐;浦潇;王周清

    肺癌是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巨大威胁,是近年来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随着免疫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癌的诊疗已经逐步进入精准医疗时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药(EGFR-TKI)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但是,大部分患者经靶向治疗后会出现继发性耐药的情况,疗效仍不十分理想,因此,探索指导肺癌临床治疗的新的靶点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肺癌干细胞(LCSC)标志物的发现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LCSC主要通过Wnt、Notch、Hedgehog等信号通路调节肺癌的发生、发展,是目前肺癌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LCSC理论的研究可通过逆转肺癌化疗耐药、靶向作用LCSC的代谢弱点、抑制LCSC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阻断LCSC相关信号通路、作为抗肿瘤疫苗等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因此,LCSC可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同时有望成为具有潜在价值的肺癌治疗新靶点.本文就LCSC在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TFE3相关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娟;冯俊明

    转录因子E3(TFE3)是小眼畸形转录因子家族成员之一,位于Xp11.2位点上,其编码的TFE3蛋白在人体正常细胞不表达或弱表达,当TFE3基因发生易位并形成融合基因时,促使TFE3蛋白过表达,干扰细胞转录调控,导致肿瘤形成,这类肿瘤称为TFE3相关性肿瘤.目前国内对该类肿瘤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TFE3相关性肾细胞癌、腺泡状软组织肉瘤、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而TFE3阳性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只见个案报道,在实际诊断工作中了解并认识该类肿瘤相当重要.本文就TFE3相关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探针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黄晨;李婉明

    核酸适配体是从随机寡核苷酸文库中筛选出来,可以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与靶点结合的寡核苷酸序列,具有靶点范围广、相对分子质量小、化学稳定性高、易于合成和修饰等优点.分子信标是一种具有特殊发夹结构的新型荧光探针,具有背景信号低、灵敏度高、特异性识别强、操作简单以及不必与未反应的探针分离即可实时检测等优点.将核酸适配体的分子识别特性和分子信标的光学检测性能相结合,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核酸适配体的应用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为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拓展核酸适配体分子信标在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肿瘤领域的应用,需要科学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和突破.同时随着核酸适配体的发展,越来越多与不同靶点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将被筛选出来,并被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本文主要对以核酸适配体为基础的分子信标探针在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cGAS-STING信号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娟娟;张平安

    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作为广泛的DNA识别受体,能够识别肿瘤DNA、病原体DNA、线粒体泄露DNA等而引发宿主防御功能.cGAS识别DNA后能够催化合成第二信使环二核苷酸(cGAMP),随后cGAMP活化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促进Ⅰ型干扰素(IFN)的表达以调节固有免疫功能.近年来,cGAS-STING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的报道越来越多,机体能够通过调节STING信号通路的激活,增强天然抗肿瘤免疫.因此对STING信号通路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固有免疫抗感染机制的理解,而且还可以为肿瘤免疫的药物设计提供理论基础,有望为靶向cGAS-STING信号通路提供新的肿瘤治疗方案.

  •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谭灏;李祥;康永;刘聪;杨伟晗

    随着肿瘤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突出.在免疫应答中T细胞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部分恶性肿瘤治疗中过继性T细胞免疫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多数肿瘤治疗中还未获得理想的疗效.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等的Ⅰ期临床试验中,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CAR-T细胞疗法通过增加共刺激分子信号来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可以克服局部免疫抑制微环境和打破宿主免疫耐受状态.同时CAR-T细胞疗法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现对CAR-T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小肠韧带纤维瘤病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刘琛;曹严严;陈宇

    韧带纤维瘤病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交界性肿瘤,来源于筋膜或肌腱膜组织者多见,其特点主要是局部浸润、破坏性生长和易复发[1].该病因局部侵袭生长导致组织重构,挤压破坏重要的结构和器官[1-2].该病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的0.03%,并且占所有软组织肿瘤的不足3%,国外文献报道该病发病率仅为(2~4)/100万[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1例回肠末端韧带纤维瘤病患者,因乙状结肠癌进行检查时偶然发现该病,现报道如下.

癌症进展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05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