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

    作者:沈雷;陆骅;何继业;蒋雷生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4月,运用空心螺钉钢丝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骨折36例.根据AO分型:A型6例,C型30例.其中女23例,男13例,年龄45~86岁,平均58岁.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损伤,直接暴力12例,间接暴力24例.切开复位后屈曲膝关节,二根1mm导针经髌骨上极或下极平行钻入,然后选择4.0mm半螺纹自攻空心螺钉沿导针拧入,后经空心钉以"8"字的方式穿入钢丝并拧紧完成张力带结构. 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平均8个月的随访,平均愈合时间6周.所有患者无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软组织激惹等并发症.采用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于术后6周进行功能评定:优32例,良4例,优良率100%. 结论 空心拉力螺钉结合钢丝张力带技术治疗髌骨骨折固定可靠,软组织激惹和复位丢失率低,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手段.

  • 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预测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的价值

    作者:苏以林;王钢;李江平

    目的 探讨改良生理学和手术严重度评分系统(POSSUM评分系统)预测骨盆髋臼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至2006年5月94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情况,我们按照骨科及骨盆髋臼骨折的特点对POSSUM评分系统进行改良:将手术严重度指标中以手术入路代替腹膜污染;将多种手术同时进行改为手术持续时间;将合并伤代替癌症;将手术大小和手术类型按照骨科手术特点进行4级制进行评分.应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比较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间各评分的差异.画出ROC曲线,描述符合程度,评价预测能力,确定截断点. 结果 并发症组38例,平均生理学评分17.26±2.84,平均手术严重度评分19.50±5.14,平均年龄(34.50±12.0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21.05±25.09)d;无并发症组56例,平均生理学评分16.04±2.77,平均手术严重度评分13.00±3.81,平均年龄(36.40±11.36)岁,伤后至手术时间(18.09±27.20)d.应用改良POSSUM评分系统评估:并发症组生理学评分、手术严重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组年龄、外伤至手术时间与无并发症组比较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POSSUM评分系统预测并发症发生概率P=43%为截断点,灵敏度(SE)=73.68%,特异度(SP)=80.36%,符合率为77.66%,ROC曲线面积为0.856. 结论 改良POSSUM评分系统可用来准确预测骨盆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本评分系统可对患者术前的危重程度进行评价,当得分超过截断点时手术风险过大,不能耐受手术,需进行对症治疗或选择微创手术,待评分降至截断点范围内再行手术治疗,降低手术风险,确保手术安全.

  •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滑动髋螺钉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系统评价

    作者:丁晓飞;裴国献;金丹;李瑾;黄爱文

    目的 系统评价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滑动髋螺钉(SHS)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差异. 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PFN与SHS固定比较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RevMan4.2.10. 结果 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资料分析显示,PFN固定与SHS固定比较,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病死率、术后股骨干骨折发生率、拉力螺钉切出率、骨折不愈合率、再次手术率和伤口感染率方面,两者间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目前尚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PFN固定治疗成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优于SHS,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增加证据的强度.

  • 关节镜下双排固定治疗肩袖损伤

    作者:李众利;刘玉杰;魏民;王志刚;蔡胥;李光辉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单排、双排固定治疗肩袖损伤的近期效果. 方法 对8例肩袖损伤采用单排固定,7例肩袖损伤进行双排固定,观察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UCLA评分. 结果 双排固定术后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快,UCLA评分明显优于单排固定.单排固定组2例锚钉拔出,行再次手术固定;2例术后锻炼时出现疼痛和术前症状,再次手术时发现缝合线断裂,予再次固定. 结论 肩袖损伤的关节镜下双排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单排固定,双排固定不仅增加了固定强度,同时使肩袖肌腱断端与肱骨大结节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加,更有利于腱骨愈合.

  • 闭合复位经皮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

    作者:孙永建;李保良;王建民;王虎;魏思奇;王兴水

    目的 探讨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小切口微创手术入路,经皮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转子部骨折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5~78岁,平均48.6岁.按股骨转子间骨折改良的Evan's分型:Ⅰ型1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3例,Ⅴ型2例;股骨转子下骨折4例. 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38~70 min,平均45 min;手术切口 3.5~4.5 cm,平均3.9 cm;术中出血量50~90 mL,平均68.6mL;临床愈合时间55~92 d,平均68.9 d;住院时间14~19 d,平均15.6 d;自由负重时间为术后36~78 d,平均43.6 d.所有患者获得6~36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根据X线评价:16例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按照董纪元疗效评价标准评定疗效: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3.8%. 结论 经皮微创动力内固定架治疗转子部骨折,手术简便快速、创伤少、固定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是对转子部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 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全麻下颈椎脱位颅骨牵引复位

    作者:马越;周方;党耕町;姬洪泉;田耘

    目的 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观察颈椎脱位颅骨牵引复位过程中患者脊髓功能的改变,避免因过度牵引造成脊髓损伤. 方法 2004年6月至2006年10月12例颈椎脱位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进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观察皮层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变化.牵引重量从5kg开始,每间隔5~10 min增加重量2.5 kg直至复位成功.牵引重量5~20 kg,平均13.5 kg.在牵引前(麻醉后)、牵引过程中,复位后进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将电位信号分为改善[波幅增加50%和(或)潜伏期缩短10%]、异常[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10%]无变化. 结果 牵引复位过程中10例患者皮层电位潜伏期、波幅改善,且临床复位效果满意;2例曾出现皮层电位波幅下降50,波形改变,立即减轻重量,改变体位,5 min后波形、波幅恢复.12例患者术后神经损害均未加重.8例患者获得3~6个月随访,按照ASIA法分类,转变情况为:术前B级4例,术后转成C级2例,2例无变化;术前C级2例,术后1例无变化,1例失访;术前D级4例,3例转成E级,1例失访.8例中有3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体感诱发电位,皮层电位潜伏期缩短,其中2例恢复至正常标准,波幅、波形改善. 结论 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颈椎脱位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避免了过度牵引可能带来的脊髓损伤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颈椎 脱位 颅骨 牵引术
  • 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

    作者:曹光磊;沈惠良;胡海量;宋红星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操作技巧及疗效. 方法 2004年3月至2006年9月应用4.0 mm钛质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18例合并后踝骨折患者,包括旋后外旋Ⅳ度14例,旋前外旋Ⅳ度4例.所有患者后踝骨折块大小在侧位X线片上均超过胫骨远端关节面的1/4,且移位程度大于2 mm.术前常规进行踝关节螺旋CT检查,了解后踝骨折块大小、移位情况以及横断面主骨折线与踝关节水平线所成的角度.术中首先复位并固定外踝和内踝,根据术前CT情况选择术中导针的位置与方向,经皮微创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 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6.5个月(6~35个月)随访,后踝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优11例,良5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9%. 结论 经皮微创空心钉内固定是治疗后踝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式,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势;术前根据CT制定详细的术中计划,确保导针的位置及方向正确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 股骨远端后髁角的数字化三维重建与测量

    作者:任鹏;余斌;苏秀云;林庆荣;金丹;何晓峰

    目的 探讨股骨远端后髁角个性化、数字化测量方法,为全膝关节置换术时截骨旋转对线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32名正常人双侧膝关节行CT扫描,应用Mimics10.0软件,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重建股骨远端,标定后髁角的解剖标志,测量股骨远端后髁角. 结果 男36膝,股骨远端后髁角:左侧4.33°±0.67°,右侧4.45°±0.72°,平均4.39°±0.69°;女28膝,股骨远端后髁角:左侧4.45°±0.73°,右侧4.68°±0.37°,平均4.57°±0.58°;股骨远端后髁角总平均值:4.46°±0.54°,不同性别间及左右两侧股骨远端后髁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基于CT影像的股骨远端数字化三维重建影像具有良好的形态和较清晰的边界,可精确识别后髁角的解剖标志并进行三维测量,能较好地为国人膝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解剖数据,同时也为个性化的全膝关节置换术提供了方法.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新鲜Tossy 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作者:赵兵清;余斌

    目的 分析三种手术方法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医疗费用,探讨一种简便、有效及费用低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者,分别应用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加喙锁及肩锁韧带修复术治疗18例(A组)、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加肩锁韧带修复术治疗21例(B组)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肩锁韧带修复加强术治疗23例(C组). 结果 随访9~24个月,平均15.6个月.以Karlsson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三种术式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的手术时间与出血量较A组少(P<0.05),C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医疗费用亦均少于B组(P<0.05). 结论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肩锁韧带修复加强术是一种简便、有效、费用较低的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方法.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腓肠肌外侧头复合瓣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

    作者:范存义;姜佩珠;蔡培华;孙鲁源;梅国华;曾炳芳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与腓肠肌外侧头一同切取成复合瓣的可行性,观察应用复合瓣转移治疗胫骨骨髓炎的疗效. 方法 在尸体标本上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与深层的腓肠肌外侧头之间的血管比邻关系.对15例胫骨骨髓炎的患者采用窦道切除、胫骨开槽的方法进行彻底清创,采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与腓肠肌外侧头的复合瓣转移覆盖窦道切除后的皮肤缺损区,将肌肉部分尽量填塞入胫骨骨槽内,置负压引流;3例骨不连患者拆除内固定后更换外固定支架. 结果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与腓肠肌外侧头之间有5~6支血管穿支,可以一同切取为复合皮瓣;临床治疗15例患者转移复合瓣全部成活,14例胫骨骨髓炎完全治愈,1例患者经过第二次清创后完全愈合,3例骨不连者经二期髂骨植骨后6个月完全愈合,平均随访18个月(10~26个月)无复发. 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与深层的腓肠肌外侧头有血管穿支存在,二者可以切取成远端蒂的复合瓣,可有效治疗胫骨骨髓炎.

  • 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曾展鹏;苏博源;黄学员;周琦石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至2007年6月,在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2例,其中顺转子间型12例、反转子间型23例、转子下型17例,按AO分型,A1型3例,A2型32例,A3型17例.术后每月进行随访一次,根据随访时髋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Harris评分,作出疗效评定.结果 术后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52例患者全部获得6~12个月(平均1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8~11周,平均9周.Harris评分:优44例,良8例,优良率100%. 结论 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优点多、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患肢功能的恢复.

  •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左春光;王新虎;王建顺;刘继军;张国华;郑涛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 方法 从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手术治疗髋臼骨折46例48髋,其中A型骨折18髋,B型骨折22髋,C型骨折8髋.手术采用髂腹股沟入路6髋,K-L入路27髋,前后联合入路(髂腹股沟+K-L入路)13髋,延长的髂股人路2髋. 结果 解剖复位32例(66.7%),复位满意11例(22.9%),复位不满意5例(10.4%).随访4个月~4年,平均2年5个月.按改良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评定关节功能:优26髋,良9髋,可9髋,差4髋,优良率为72.9%(35/48). 结论 术前CT三维重建对骨折准确分型和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具有重要作用;术前在骨盆标本上模拟手术并初步预弯重建钢板,对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有很大帮助;术中对骨折在尽可能地解剖复位,并可靠内固定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基础.

  • 严重颈髓损伤早期救治措施探讨

    作者:邵将;贾连顺;朱巍;陈雄生;宋滇文;严望军;周许辉

    目的 探讨目前主要治疗措施对严重颈髓损伤患者早期生存(外伤后1个月)的作用. 方法 对532例严重颈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ASIA分级中的A级和B级)的临床资料进行详尽的收集整理,通过Logistic回归确定主要救治措施:伤后颈椎临时稳定、手术、气管切开、全身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与患者早期生存的相关性;然后将Logistic回归确定的相关治疗措施与患者早期生存率之间的关系情况列表;讨论分析上述救治措施存在的问题. 结果 438例严重颈髓损伤患者获得早期生存.颈椎手术、全身营养支持与患者早期生存呈正相关,气管切开与早期生存呈负相关,其他两个因素与患者早期生存无显著相关性.严重脊髓损伤患者手术组的早期生存率为93.5%,非手术组为32.7%;营养支持良好患者早期生存率为97.8%,营养支持较差患者为66.7%;气管切开组的早期生存率为58.1%,未切开组为87.5%.结论 积极的手术治疗和良好的全身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严重颈髓损伤患者的早期生存率;不适当的气管切开将增加颈髓损伤患者早期死亡的危险;糖皮质激素对于严重脊髓损伤患者的早期生存无显著作用.

    关键词: 颈椎 脊髓损伤 治疗
  •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7例报告

    作者:周锦年;高剑锐;路通

    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目前已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坚强、骨折愈合率高、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等优点.它适用范围广,甚至在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及骨缺损亦可获得良好疗效[1],我科从1997年7月至2002年7月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87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 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

    作者:狄鸥;张海强;原学军;宋国庆;刘莅彤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年龄越大,不愈合率和死亡率越高,其滗原因是骨折后较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治疗的目的是要使患者早期使用伤肢离床活动,以达到预防系统器官发生并发症[1].1999年2月至2007年2月,对67例8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进行了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 PDLLA可吸收钉棒治疗非负重部位骨折108例

    作者:李刚

    目前,随着骨科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研究的迅速发展,其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有许多治疗已取得良好的效果[1].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国产PDLLA可吸收钉棒对108例非负重区骨折的患者行骨折内固定术,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应用趾甲延长术改善再造拇(手)指外形

    作者:张功林;郭翱;章鸣;徐招跃;张灵芝;李俊;王顺炳;吴发林

    应用吻合血管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缺损,已被公认为较理想的手术方法[1-2].再造手指运动功能良好但外形欠佳[3-4],特别是趾甲外形偏小是其不足.

  • 股骨头骨折分型与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谌业光;蒋煜青;黄健;谢伟文;武兴国;郭伟康

    股骨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严重髋部损伤,多因高能量创伤所致,常合并有髋关节脱位.目前股骨头骨折多采用Pipkin分型,但实际上此分型是Thnompson-Epstein髋关节后脱位分型中Ⅴ型的再分类[1],而非单独的股骨头骨折分型方法,故在临床中出现不少骨折无法分型的情况,不能有效满足临床诊疗工作需要.

  •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失败后全髋关节置换

    作者:黄洪;邹吉林;徐志久;魏福堂

    髋臼骨折是一种高能量所致的累及关节面的严重而复杂的损伤,早期若未能及时、正确、妥善治疗,后期则部分患者会预后不良.

  • 不对称性Hangman骨折发生机制的有限元模型研究

    作者:王小平;齐伟力;黄志澎;孔抗美

    目的 建立精细枢椎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不同约束条件下枢椎损伤机制和骨折类型. 方法 采集一名正常成年男性颈椎薄层CT数据集,在微机上基于CT数据利用Mimics10.01软件重建枢椎皮质骨和松质骨三维模型,再导入Ansys5.7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模型赋予材料物理属性,模拟枢椎伤前不同位置下的受力条件.在齿突寰齿关节面上施加前后方向载荷,分析枢椎在三种不同约束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分布,及相对应条件下枢椎可能发生骨折的类型. 结果 当枢椎遭受前后方向剪切暴力:①双侧椎小关节约束模拟伤前枢椎于中立位,应力集中区对称位于枢椎关节突间部;②单侧椎小关节约束模拟伤前枢椎侧屈状态,大应力集中位于约束侧关节突间部,高应力集中带经过椎体后角延伸进入椎体,对侧椎板与下关节突交界移行部位也出现应力集中;③椎体下方以及双侧小关节面约束模拟以往生物力学实验枢椎下方完全固定状态,高应力集中带位于齿状突与枢椎结合部位. 结论 伤前颈椎侧屈状态可能是导致不对称性Hangman骨折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枢椎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实验中,除加载暴力的方向外,标本不同约束固定方式直接影响枢椎骨折类型的复制.

    关键词: 枢椎 有限元 骨折 应力
  • 距跟骨间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鹏程;李昭

    目的 观察距跟骨问韧带前、后束的生物力学特性. 方法 12侧成人新鲜下肢标本,离断踝关节,显露出距骨内外踝关节面及跟骨中后部,距骨及跟骨中后部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包埋处理.将制好的标本固定于万能生物力学机上,沿与足底平行的方向进行力学加载3次.然后将其中6侧标本切断前束,另外6侧切断后束,重复前述实验步骤. 结果 距骨位移以及距骨位移增加量的大小与实验方向有相关性(P=0.035).切断前束后,距骨主要是增加了向前外侧的位移,而切断后束后,距骨增加的位移主要是向前内侧. 结论 距跟骨间韧带前后束的功能各有侧重,究其解剖特点,后束的功能更重要,手术治疗韧带重建时应以后束为主,并应根据后束的走行进行重建.

  • 冲击波诱导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及其机制研究

    作者:王宝刚;于铁成;刘一;张绍昆;单玉兴

    目的 观察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冲击波诱导健康成年人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特点,研究适宜冲击波作用强度,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 抽取健康成年人骨髓血,采用Percoll法进行分离,进行体外培养传代,免疫组织化学鉴定,选择处于对数生长期的BMSCs,应用不同强度冲击波进行诱导,40 d后进行碱性磷酸酶(ALP)钙-钴法染色、茜素红染色及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应用图文分析系统,通过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程度确定佳冲击波作用强度.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fos和c-jun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佳作用强度为8.5 kV,120次,其能量密度是(0.230±0.015)mJ/mm2.成骨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采用佳强度冲击波作用后,c-fos和c-jun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45 min达到高峰. 结论 低能冲击波在适宜强度下可诱导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c-foe和c-jun基因表达增加.

  • 神经植入对大段组织工程骨成骨效果的一年观察

    作者:戴金良;裴国献;刘勇;崔建德;王秋实;姚旺祥;江汕;赵培冉;梁双武

    目的 观察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神经束后大段组织工程骨的长期成骨效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4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单纯组织工程骨组;B组,运动神经束植入组(股神经肌支);C组,感觉神经束植入组(隐神经);D组,感觉、运动神经束联合植入组.每只动物均在左侧股骨制作长1.5 cm的段缺性骨与骨膜缺损,钢板固定后在骨缺损处分别植入四种方法制备的组织工程骨.术后1、3、6、12个月行大体观察、X线和组织学定量观察成骨情况. 结果 术后1、3、6个月时,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感觉神经或联合植入两种神经后,比单纯组织工程骨和运动神经束植入的修复效果均有明显提高.术后12个月时,各组骨再生情况基本一致,但新生骨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吸收,其外观较正常股骨细,新生骨组织与兔股骨牢固愈合,并开始塑形且出现髓腔再通. 结论 在组织工程骨内植入感觉神经可促进成骨,而植入运动神经未见促进作用;组织工程骨可以修复兔大段骨缺损;该实验新生骨组织的吸收可能与模型的制作方法有关.

  • 骨水泥振动器的运用对骨水泥-骨界面微嵌合的影响

    作者:王毅;韩鹏飞;夏元升;谷文光;杨国夫;曲彦隆;李杰峰;刘伟东

    目的 评价骨水泥振动器对提高骨水泥-骨界面的整合效果及临床意义. 方法 取新鲜成猪股骨16根,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模型各8根.猪股骨髓腔内应用骨水泥振动器进行骨水泥灌注后(对照组灌注骨水泥不经振动),对每组实验模型进行硬组织切片,每根股骨模型等距选取3个层面,HE染色后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经电脑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分析测量骨水泥渗透入松质骨腔的厚度,记为渗透厚度,将所得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振动组与对照组的骨水泥灌注效果. 结果 体视显微镜下显示实验组骨水泥与骨小梁之间结合紧密,骨水泥在松质骨腔内充填均匀一致,骨水泥与骨小梁之间的结合紧密.对照组骨水泥向松质骨腔内渗透欠佳,在松质骨腔内充填不均匀.结果显示实验组骨水泥渗透厚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骨水泥振动器能够使骨水泥在骨髓腔内弥散更加均匀,能够促进骨水泥向骨小梁内渗透,从而增加骨水泥与骨小梁之间的微嵌合.

    关键词: 骨水泥 振动 界面
  • 神经移位在脊髓损伤截瘫后期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刘俊建;范存义

    完全横断的脊髓损伤特别是受伤时问较长的,鲜有机会和能力恢复的,截瘫率很高.尽管可以应用周围神经移位来重建完全性截瘫患者的某些功能,但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在截瘫不可能恢复的情况下仅重建某一功能的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充分理解重建某一功能对于完全性截瘫患者的重要性.

  • 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杨坤芳;俞光荣

    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形成的屈戊关节,关节联合紧密,周围有韧带加强,其中骨和韧带起着重要的、不可分割的作用.作为一个承重关节,在平稳步态下,踝关节会承受1.25倍体重的力;在剧烈活动时,要承受5.5倍体重的力.

  • 股骨干骨不连更换髓内钉后造成不良后果的危险因素

    作者:Joseph R Dettori;Dan C Noryell;杜浩

    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锁钉技术及植骨术对骨折愈合、平均愈合时间或是否需要二次手术影响不大.吸烟是否能作为一项预后因素,目前仍有争议.

  • 围关节桡骨远端锁定钢板系统手术技术(一)

    作者:钱不凡

    钢板形态捷迈围关节锁定钢板系统及其锁定螺钉技术,构成了用于粉碎骨折、骨质稀少及骨量缺损区域的固定角度结构.这个固定角度的板设计可用于传统螺钉不能胜任的地方和那些骨质缺少区域.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