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创伤骨科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Trauma 중화창상골과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5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7600
  • 国内刊号: 11-5530/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248
  • 曾用名: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裴国献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髋臼骨盆骨折患者术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朱仕文;孙旭;杨明辉;王满宜;吴新宝;曹奇勇;吴宏华

    目的 探讨髋臼、骨盆骨折患者术前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05年1月至2009年2月共收治448例髋臼或骨盆骨折患者,男347例,女101例;平均年龄为39 4岁(14~80岁).其中骨盆骨折122例,髋臼骨折32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0~315 d,平均13.4d.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伤、合并系统性疾病、骨折类型(陈旧性骨折与否)、术前牵引制动、术前是否采取预防血栓的措施、D-二聚体水平及吸烟史作为自变量,术前是否发生DVT作为因变量(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利用x2检验确定影响DVT的危险因素,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DVT的独立危险因素及相应比值比(OR)、95%的可信区间(CI). 结果 共有79例(17 6%)患者发生下肢DVT.年龄≥45岁、合并系统性疾病、未采取预防血栓措施、血清D-二聚体>500μg/L与血栓的发生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OR=2 114,95% CI(1.254,3 564),P=0.005]、合并系统性疾病[OR =2.302,95% CI(1.270,4.175),P =0.006]、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OR=2.270,95% CI(1.322,3.897),P=0.003]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45岁、合并系统性疾病及未采取血栓预防措施的患者发生DVT的可能性较大.髋臼、骨盆骨折患者术前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并严密监测血栓是否形成.

  • 肱骨大结节移位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

    作者:郭刚;余斌;陈滨;林庆荣;朱立军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肱骨大结节移位骨折的要点和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20例肱骨大结节移位骨折患者资料,男11例,女9例;年龄30~69岁,平均4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22 d,平均8.2d.17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2例采用关节镜手术,1例采用开放手术加关节镜手术;开放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7例,经三角肌入路10例;骨折固定采用7种方法,以空心钉固定多(11例).患肩功能采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定. 结果 20例患者术后获6~51个月(平均13.6个月)随访.术后6周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末次随访时20例患者患肩功能采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7例采用三角肌-胸大肌入路患者UCLA评分平均为28.4分,10例经三角肌入路患者UCLA评分平均为30.4分,2例关节镜手术患者UCLA评分平均为34.5分,1例开放手术加关节镜手术患者UCLA评分为34分;其中优10例,良3例,差7例,优良率为65.0%.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大结节移位骨折的主要方法,手术入路多采用经三角肌入路.关节镜技术治疗单纯大结节骨折的适应证为骨折块不大、骨折线靠近近端、移位小及粉碎不严重者.

  • 转子部重建及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宋世锋;张熙民;肖海涛;马业涛;陈世强;曾凡

    目的 探讨转子部重建及长柄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3年12月至2012年5月应用转子部骨折重建技术及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41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5例,女26例;年龄75~101岁,平均87.2岁.骨折按改良Evans分型:ⅢA型8例,ⅢB型12例,Ⅳ型21例.合并内科疾病:糖尿病11例,原发性高血压23例,脑梗死史6例,肺功能不全(Ⅱ级)5例,心功能不全17例.41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骨质疏松,按Singh指数分级:Ⅰ级9例,Ⅱ级15例,Ⅲ级17例.所有患者均行股骨头截除后重建骨折转子部解剖结构,固定骨折后行长柄双极骨水泥型股骨头置换. 结果 4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60~110 min(平均82.3 min),出血量为400 ~ 800 mL(平均523.6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创口感染及关节脱位.39例患者术后获12 ~66个月(平均41.3个月)随访.5例患者于术后18~38个月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末次随访时髋关芾功能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4.9%.无一例患者出现假体下沉、关节脱位等并发症. 结论 长柄骨水泥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重建转子部骨折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ipkin Ⅳ型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甄平;李旭升;田琦;任民;李生贵

    目的 探讨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ipkin Ⅳ型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例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的PipkinⅣ型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59 ~ 68岁,平均61.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7d,平均3.5d.7例患者均一期行生物型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其中选用三锥度生物型股骨直柄2例,二锥度生物型股骨直柄5例.随访时摄X线片观察假体压配和生物学固定的效果,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髋关节功能.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62 min(51 ~70 min),出血量平均为289 mL(220 ~380 mL).7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8.5个月(6~49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均立即实现了髋臼及股骨柄的生物压配,术后3个月X线片示均获广泛性骨长入,根据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均达骨性固定.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评分由术前平均(23.2±2.2)分改善至(90.2±5.1)分,末次随访时仍维持在(92.1±3.2)分,患者主观满意度好.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无感染、假体柄移位及断裂、骨溶解及脱位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一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Pipkin Ⅳ型骨折合并股骨转子间骨折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髋臼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良好固定与重建是全髋关节假体置入的前提.

  • 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和C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

    作者:任高宏;蒋桂勇;胡稷杰;黎润光

    目的 探讨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重建C5或C5.6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外旋、屈肘功能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21例臂丛上干损伤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17~58岁,平均31.5岁.其中C5根性撕脱伤6例,C5.6根性撕脱伤1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1个月,平均5.1个月.21例患者肩关节不能外展、外旋,其中15例合并屈肘功能丧失.行副神经至肩胛上神经、肱三头肌肌支至腋神经前支、尺神经部分束至肱二头肌肌支移位重建肩外展及屈肘功能. 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获15 ~30个月(平均19.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肩外展恢复至40°~180°,平均92°;肩主动外旋为60°~120°,平均91°;冈上肌、冈下肌肌力恢复至M4级10例,M3级7例,M2级2例;三角肌肌力恢复至M4级11例,M3级6例,M2级2例.14例获随访且合并屈肘功能丧失的患者中,12例主动屈肘>90°,2例为60°~ 90°.按照Narakas臂丛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定疗效:肩关节功能优9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为84.2%;肘关节功能优8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7%.结论 应用功能相近的多组神经束支部移位早期重建C5.6神经根性撕脱伤后的肩外展屈肘功能,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肢功能恢复快且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功能重建方法.

  • 兔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对股骨头组织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江川;陈江;石铸;毛剑;王友华;刘璠

    目的 探讨兔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对股骨头组织学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方法 取60只新西兰大白兔,左侧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作为手术侧;右侧采用相同手术路径暴露髋关节,随即缝合切口,作为对照侧.分别于术后3、6、9及12周分批处死动物,每批15只.通过大体标本、HE染色、动脉墨汁灌注、扫描电镜4种方法从组织学角度分析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对正常股骨头的影响. 结果 手术侧与对照侧3周时骨陷窝空虚率平均分别为8.00%±0.26%、7.96%±0.32%,6周时平均分别为8.11%±0.15%、7.82%±0.29%,9周时平均分别为8.27%±0.26%、8.04%±0.24%,12周时平均分别为8.33%±0.27%、8.00%±0.27%,两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头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头骨质仅在骨-水泥界面有小范围的骨细胞坏死、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及骨吸收;骨-假体界面也有轻度小范围骨细胞坏死和内芽组织增生纤维化,但无骨吸收表现;在远离骨水泥和假体的股骨头中心部位既无骨坏死表现,也无骨吸收表现,组织表现与正常未手术骨质相同. 结论 股骨头表面置换术不会引起正常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与此术式及假体本身无因果关系.

  • 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人工骨结合带血供组织修复羊桡骨大段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者:徐建强;周密;张树明;李长庚;杨飞;孙锁柱;王长江;王克利

    目的 探讨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磷酸三钙(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不同自体带血供组织移植修复羊桡骨大段骨缺损的效果. 方法 将30只绵羊制作成30 mm桡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5组: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供的长段尺骨组(A组)、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供的屈指长肌肌腹组(B组)、PLGA-TCP-BMP-2人工骨及带血供的尺骨骨膜组(C组)、PLGA-TCP-BMP-2人工骨组(D组)及不植人任何材料组(E组),每组6只.各组均以钢板固定桡骨缺损区.术后当天及4、12、24周行手术部位X线摄片,术后24周处死动物行CT及组织学检查. 结果 X线片及CT检查显示:术后24周A、B、C组桡骨缺损处完全成骨修复,皮质骨与髓腔的轮廓清晰;D组亦能完全修复,但新生骨密度及髓腔轮廓清晰度均不如前3组;E组无有效骨痂形成.Samantha放射学评分和Lane-Sandhu放射学评分显示:A组评分高于其他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A组新生骨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C组新生骨与断端皮质骨融合,新生骨痂较为纤细;D组新生板层骨及骨陷窝排列较为紊乱;E组无骨连接表现.A、B、C、D、E组Lane-Sandhu组织学评分平均分别为(11.3±0.6)、(10.8±0.8)、(10.7±0.9)、(10.2±1.1)、(4.5±1.2)分,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1,P=0.026),其中A组评分高于其他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GA-TCP-BMP-2人工骨结合不同自体带血供组织移植能满意修复羊桡骨30 mm的骨缺损.

  • 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陈晓勇;朱庆生;朱锦宇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代表了20世纪骨科手术领域的重要进步,甚至可以看作是现代医学具革命性的发展之一.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它可以迅速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据估计,英国人口中有20%在60岁以上,并且至少2%的人有明显的膝关节症状而需行膝关节置换术药.而在美国行初次TKA的需求会在未来20年中增长将近7倍,达到将近350万人次[2].

  • 闭合复位转子间和转子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

    作者:曾展鹏;黄枫;苏博源;黄学员;周琦石

    目的 探讨转子间和转子下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36例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6例,女20例;年龄24 ~ 93岁,平均67.5岁;骨折AO分型:A1型12例,A2型15例,A3型9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h至10d,平均2.5d.所有患者均在术中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闭合手法复位转子间/转子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18~ 24个月(平均21个月)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7~10周,平均8周.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评分为88 ~98分,平均93.9分;其中优29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本组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 转子间/转子下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并发症少,能较好地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

  •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海洲;林强;陈海云;陈平;谢贻达;许树柴;罗翱翔

    目的 探讨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1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男6例,女8例;右侧6例,左侧8例;年龄51~93岁,平均81.2岁.骨折按AO/OTA标准分型:31-A1型1例,31-A2型8例,31-A3型5例;按改良Evans分型:Ib型1例,Ⅱb型6例,Ⅲ型2例,逆转子间骨折5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14d,平均6.5d.14例患者均采用InterTan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情况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 2例患者术中出现医源性股骨外侧壁爆裂.7例患者术后获19~ 22个月(平均20.6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现髋内翻,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无一例患者发生明显头颈短缩、股骨干骨折或内置物断裂.7例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3个月.末次随访时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34~100分,平均71.7分;其中优3例,良2例,差2例.结论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良好,临床应用时需充分理解其设计原理与生物力学特性、选择合适适应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胫骨外髁截骨联合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

    作者:王俊文;黄玉成;程文俊;焦竞;勘武生

    目的 探讨胫骨外髁截骨联合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收治17例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患者,男13例,女4例;年龄24 ~ 59岁,平均40.8岁.骨折按Schatzker分型:V型10例,Ⅵ型7例.均采用胫骨外髁截骨、前外侧联合后内侧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术后12周内患肢不负重. 结果 17例患者术后获12 ~ 17个月(平均14.3个月)随访.17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4周(12~18周).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Rasmussen 评分为18 ~ 26分,平均23.6分,其中优13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4.1%.结论 胫骨外髁截骨显露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联合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外后髁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关节镜下四股半腱肌腱改良固定重建前交叉韧带

    作者:汪群力;邹重文;龚继承;罗伟国;杨柏林;张胜军;吕波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改良编织缝合的4股半腱肌腱及纽扣微型钢板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 1年6月收治的21例ACL损伤患者资料,男18例,女3例;年龄20 ~ 35岁,平均25.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d至2年,平均3.5个月.所有患者均经关节镜证实为ACL完全断裂或大部分断裂,采用自体半腱肌腱叠成4股,改良编织缝合后单束单隧道法纽扣钢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膝关节功能并指导功能锻炼,应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5~ 24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患者出现隐神经损伤,表现为小腿上段片状皮肤麻木,3个月后症状逐渐减轻.16例患者术后患膝屈伸功能均恢复正常,稳定性明显改善.Lachman试验结果:弱阳性3例,阴性13例.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从术前平均(54.7±4.8)分改善至(90.5±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550,P=0.000);IKDC评分从术前平均(56.4±5.9)分改善至(92.6±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33,P =0.000).结论 4股半腱肌改良固定法具有取材损伤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改良编织缝合后采用纽扣钢板固定重建ACL临床疗效满意.

  • 空心钉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排列方式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作者:刘鹄;杨睿;沈慧勇;李辉;余嘉洪;任明亮;唐勇;黄霖;叶记超

    目的 比较正三角形与倒三角形排列方式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89例18 ~ 55岁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及基底型,Garden Ⅱ~Ⅳ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按3枚空心钉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正三角形组(n =44,侧方正三角形排列)和倒三角形组(n=45,侧方倒三角形排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患髋Harris评分等.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6 ~36个月随访,正三角形组和倒三角形组随访时间平均分别为18.6、17.9个月.倒三角形组患者手术时间[(52.88±6.63) min]和术中出血量[(78.50±11.05) mL]均明显少于正三角形组[(68.13±8.88)min和(93.29±11.81)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患髋Harris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股骨颈骨折,与正三角形置钉术式相比,倒三角形置钉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等优点,但二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差异.

  • 关节置换术治疗急性关节内骨折股骨头置换术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比较(对2007年研究的更新)

    作者:Ian Harris;王簕;杨云峰

    5项随机对照研究(RCT)或半RCT的证据提示,对于股骨近端骨折,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相比,股骨头置换术(HA)治疗虽然会增加术后翻修的几率,但是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则明显降低.接受HA治疗的患者后期活动能力恢复可能较差,但是各研究间的统计学结果并不一致.同时基于目前报道的各种假体类型,两种治疗方法间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现有研究在方法学和假体类型选择上不一致,因此在解读本研究相关结论时仍需谨慎.

  • 掌握前沿技术不断提高新鲜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俞光荣;余霄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缓慢的过程.早在19世纪,跟骨骨折基本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的基本目标是防止出现威胁生命的感染.直到1931年,B(o)hler对跟骨骨折的重建方法进行了研究,倡导切开复位治疗跟骨骨折,解剖复位骨折块并采用内固定长期维持,成为治疗跟骨骨折革命性的里程碑.1948年Palmer采用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跟骨骨折,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 微创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作者:施忠民;顾文奇;蒋垚

    目的 总结和评价采用跗骨窦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技术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共微创治疗1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男10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40.3岁.术前常规摄片、CT扫描确定骨折类型和关节面受累情况.于伤后平均4 d(3~6 d)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切开复位结合锁定板及经皮螺钉固定.术后患者定期复查X线片,测量B(o)hler角和Gissane角,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综合评估治疗效果,同时记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13例患者术后获12 ~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获随访患者术后均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平均术后10周(8~12周)骨折获愈合.末次随访时B(o)hler角从术前平均13.4°±3 4°改善至2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81,P<0.001);Gissane角从术前平均88.1°±7.6°善至116.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34,P<0.001).末次随访时13例患者平均疼痛VAS评分为(1.5±1.7)分,平均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84.2±5.9)分,平均SF-36评分为(79.5±8.1)分.所有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 结论 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锁定板微创内固定治疗相对简单的跟骨关节内骨折,在获得关节面直接复位及稳定固定的同时,还可避免和减少软组织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技术.

  • 跟骨外侧壁的三维形态学特征及跟骨解剖型钢板的匹配性研究

    作者:陈雁西;强敏菲;张坤;郝旖旎;梅炯;俞光荣

    目的 探讨基于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跟骨外侧壁三维形态学特征及跟骨解剖型钢板的匹配度.方法 收集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100例(男50例,女50例)保留正常跟骨患者的16排螺旋CT扫描薄层原始数据.采用表面重建法(SSD)重建跟骨及其周围骨性结构的三维图像;应用三维拓扑窄区分割技术提取跟骨;应用三维空间点、线二元素结合的测量模式进行跟骨外侧壁相关参数的测量;并模拟和观察常用跟骨解剖型钢板的置放情况. 结果 本研究中男性组跟骨外侧壁的长度、高度、跟骨前部高度及跟骨后关节面长度平均分别为(80.4±3.8)、(45.4±3.0)、(24.2±2.2)、(29.3±3.1)mm;女性组平均分别为(69.5±4.2)、(36.2±3.1)、(21.1±1.1)、(23.5±2.5) mm,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跟骨前部长度平均为(21.3±1.5) mm,女性组平均为(21.1±1.1)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组Gissane角和B(o)hler 角平均分别为128.4°±11.7°、51.2°±6.1 °,女性组分别为124.3°±8.6°、58.3°±6.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钢板匹配度分析中,不同类型钢板均可较理想地贴附骨面,但仍有部分钢板需剪切或折弯. 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跟骨骨折的解剖复位标准及畸形愈合矫形术前计划提供了一组科学、客观的参考数据.对跟骨解剖型钢板匹配度的深入认识可协助临床医生合理选择内置物并正确置放.

  • 软组织评估及干预策略对预防跟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焱;李公;潘恒;何矫;路玉峰

    目的 探讨软组织评估及干预策略在闭合性跟骨骨折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5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168例(207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男152例190足,女16例17足;年龄17 ~68岁,平均38.1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58足,Ⅲ型124足,Ⅳ型25足.采用自制的软组织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包括初始软组织评估和术前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由资历相当的不同医生进行手术治疗,但术中及术后严格遵照上述特定的手术方式及流程进行处理.分析初始软组织评估严重程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的相关性,受伤早期初始软组织评估、术前评估与伤口并发症的相关性,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为9.2%.初始软组织评估严重程度与受伤至手术时间成正相关(r=2.474,P=0.000),与骨折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x2=109.829,P=0.000),且初始评估软组织肿胀程度和皮肤创面条件均对伤口预后有影响(P<0.05).术前对软组织的3项评估(皱纹试验、毛细血管反应实验及经皮氧分压)对伤口并发症有明显影响(x2=440.961,P =0.000).3组患者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重视软组织损伤、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软组织干预策略对闭合性跟骨骨折的治疗至关重要,可明显减少术后伤口并发症的发生

  • 微创内固定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

    作者:洪劲松;潘永雄;付小勇;杨仲;李中万

    目的 比较腓骨下小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与外侧扩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微创内固定(微创组)与切开复位内固定(外侧扩大入路组)治疗的92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性别、年龄、骨折分型进行配对,共有17对患者纳入.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评价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微创组和外侧扩大入路组患者术后分别获平均14.2、15.3个月随访.微创组与外侧扩大入路组的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84.0±6.1)、(90.8±5.4)min,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平均分别为(97.4±10.6)、(181.2±10.9) mL,SF-36评分平均分别为(60.2±5.9)、(49.8±5.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与外侧扩大入路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分别为(9.5±1.2)、(9.8±1.4)周,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分别为(91.2±6.6)、(88.7±12.3)分,疼痛VAS评分平均分别为(1.8±0.7)、(1.9±0.7)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1例患者出现跟腱止点疼痛;外侧扩大入路组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术口延迟愈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伤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术口延迟愈合,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00,P=0.223). 结论 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微创内固定在功能评定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与AO接骨板固定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对比研究

    作者:杨朝旭;王海立;吴战坡;陈伟;张奇;徐国辉;陈照宇;张英泽

    目的 比较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与AO接骨板固定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 采集16具新鲜冰冻成人足标本,制作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模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具标本.试验组行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固定,对照组采用AO接骨板螺钉固定.对标本分别施以20~200 N、20~700 N循环负荷,重复1000次,后进行屈服试验.记录并比较两组标本的不可逆位移、大位移及大负荷等,并计算弹性位移. 结果 在20~200 N循环测试中,试验组和对照组不可逆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大位移[(2.84±0.05) mm]和弹性位移[(0.30±0.04) mm]明显小于对照组[(3.02±0.06)、(0.43±0.0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700 N循环测试中,试验组不可逆位移[(4.58±0.43) mm]及大位移[(6.05±0.30) mm]较对照组[(7.31±0.28)、(8.38±0.30) mm]小,弹性位移[(1.49±0.16) mm]较对照组[1.06±0.15) mm]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屈服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大负荷平均分别为(3873±476)、(3076±186)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终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跟骨解剖接骨板加压螺栓的固定强度和稳定性均优于AO接骨板,可以更有效地固定Sanders Ⅲ型跟骨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