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环氧合酶-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左朝晖;谌忠友;莫胜川;周晓;肖斌生;吴胜其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及癌旁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38例HCC的癌组织及癌旁非肿瘤组织和7例正常肝组织中COX-2的表达.结果高分化的HCC中COX-2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以及癌旁组织(P值均<0.01);COX-2在正常组织不表达.癌旁组织、中分化和低分化HCC之间COX-2表达的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COX-2的过表达可能参与高分化HCC的致癌过程,在HCC发生的早期阶段发挥作用.

  • 大肠癌组织COX-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关系

    作者:邓清;田夫;沈淑英;李密;李明忠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大肠癌、20例大肠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大肠黏膜中COX-2和PCNA的表达,并采用TUNEL法检测原位细胞凋亡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PI及AI均显著高于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COX-2的高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与肿瘤生长部位、分化程度无关.COX-2阳性大肠癌组中PI高于COX-2阴性大肠癌组,AI低于COX-2阴性大肠癌组(P<0.05).结论COX-2的过度表达可促进大肠癌细胞增生、抑制细胞凋亡,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脐血CIK细胞的体外扩增特性研究

    作者:朱秋娟;乔振华;姜波

    目的动态观察脐血CIK细胞体外扩增特性及其表面抗原变化,并对其细胞毒活性进行检测.方法提取健康足月产妇的胎儿脐带血单个核细胞,第0天加入rh-IFN-γ,第1天加入rhIL-2、抗CD3单克隆抗体来诱导培养CIK细胞,以后每3 d更换培养液1次,并补加rhIL-2及抗CD3McAb.用流式细胞仪动态检测培养物的免疫表型变化,同时进行细胞计数,并使用MTT法检测各阶段脐血CI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脐血CIK细胞在培养2~3周后大量增生,扩增约(64.4±16)倍,其中CD+3 CD+56 细胞扩增约900倍,是CIK的主要效应细胞,且CD+3 CD+8的T细胞达(74.7±10.42)%,CD+25细胞比例也明显增加,而CD+34细胞比例却减少.另外CD+3 CD+16 CD+56细胞比例升高显著;脐血CIK细胞对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及原代白血病细胞有较高的杀伤活性.结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可以被培养为CIK细胞,且扩增潜能极大,扩增倍数极高,细胞毒活性强,脐血CIK细胞有望应用于恶性肿瘤的生物免疫治疗.

  • 利用组织芯片研究星形细胞瘤中端粒酶hTERT,p16及Topo-Ⅱa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青华;王晋芬;李灵敏

    目的探讨端粒酶hTERT,p16及Topo-Ⅱa在星形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4例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及10例正常脑组织中3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端粒酶hTERT,Topo-Ⅱa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0.0%与59.4%,随肿瘤级别的增高而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p16在Ⅲ,Ⅳ级中蛋白表达明显低于Ⅰ,Ⅱ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端粒酶hTERT蛋白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组织学分级、Topo-Ⅱa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TERT,p16及Topo-Ⅱa蛋白表达失调参与了星形细胞瘤的发生、发展,并影响星形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

  • p33ING1和wt-p53转染对胃癌细胞株生长抑制及凋亡的作用研究

    作者:吴福荣;丁厚中;冯堃;李海;郑斯杰;倪灿荣;于观贞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在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凋亡的作用,探索新型肿瘤治疗措施与方法.方法构建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将p33ING1和wt-p53单、共染至人胃癌细胞,研究p33ING1与wt-p53间协同功能及对胃癌细胞产生的作用.结果重组PCDNA3/p33ING1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经p33ING1和wt-p53单、共染的人胃癌细胞株SSCG-7901生长速度减慢,融合时间变长,周期S期变短,G0/G1期延长,凋亡增加.结论p33ING1除本身具有抑癌功能及生物活性外,同时参与p53基因并与其一起调控胃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的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二者为相互依赖协同作用.

  • 微血管密度在脑星形细胞瘤中的检测及意义

    作者:平金良;章步文

    目的观察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微血管生成情况.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VD为71.8±27.8,高于正常脑组织25.8±6.2,差异有显著性(P<0.01);高级别脑星形细胞瘤中(Ⅲ,Ⅳ级)MVD为81.7±26 9,显著高于低级别(Ⅰ,Ⅱ级)52.8±1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复发死亡患者MVD高于未复发死亡患者(P<0.01).结论MVD反映瘤组织内血管生成状态,与肿瘤的组织级别密切相关,可作为脑星形细胞瘤预后指标.

  • 大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水平的临床意义

    作者:于哈娜;石红梅;张英兰

    目的研究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大肠癌患者50例及对照组30例血清sICAM-1水平.结果大肠癌组血清sICA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无转移大肠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转移的大肠癌组高于对照组(P<0.01),也高于无转移大肠癌组(P<0.01),低分化癌组高于高分化癌组(P<0.05).结论sICAM-1水平增高与大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关键词: sICAM-1 大肠癌 转移
  • 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作者:谷玉兰;王熙才;金从国;陈艳;伍治平;黄焱坤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血清多种肿瘤标志物的特点,为临床提供胃癌筛查、诊断及动态监测指标.方法采用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对129例胃癌术前患者、45例胃癌术后患者、76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及189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CA199(28.7%),NSE(6.2%),CEA(21.7%),CA242(20.2%),HCG(22.5%),AFP(6.2%)及HGH(22.5%)单项指标检出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健康者及胃部良性疾病患者(P<0.05);而胃癌术后患者仅CA199(13.3%)和CEA(21.7%)高于正常健康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CA199和CA242水平明显高于胃癌术后患者(P<0.05).胃癌患者血清单一指标阳性检出率高为CA199的达28.7%,而联合上述有统计学意义的7项指标阳性检出率高达53.5%,与正常健康者(20.3%),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0).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提高胃癌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并为胃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动态分析提供客观依据.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相关肿瘤累计危险度分析

    作者:徐烨;邓伟;蔡三军;莫善兢;孙孟红;蔡国响;廉朋;管祖庆;施达仁

    目的了解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相关肿瘤在中国HNPCC家族中发病的危险度,探讨中国HNPCC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收集符合Amsterdam标准的HNPCC家族41个,以寿命表法对213例发生各种肿瘤的HNPCC家族成员做相关肿瘤的累计危险度分析.结果肠外肿瘤中胃癌发生率高(25例),其次为子宫内膜癌(11例).各HNPCC常见肿瘤的累计危险度分别为大肠癌89.5%,胃癌24.5%,子宫内膜癌29.6%(女性),肝癌8.2%.结论肠外肿瘤中胃癌、子宫内膜癌及肝癌的累计危险度均较高,忽视胃癌在中国HNPCC诊断中的价值,可能会漏诊部分患者.

  • 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的克隆及其在Pichia pastoris中的表达

    作者:王跃华;张青云

    目的克隆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基因,利用甲醇酵母Pichia pastoris真核表达系统表达Survivin蛋白.方法利用Survivin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人Survivin基因后进行测序,将序列正确的Survivin基因与分泌表达载体pPic9k重组,重组体酶切线性化后用电穿孔法转入酵母宿主菌GS115/His-中,以不同浓度G418/YPD平板筛选,经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再用含1%甲醇的培养基BMMY诱导表达蛋白,ELISA法检测表达产物.结果克隆的人Survivin基因与GenBank中的Survivin基因序列完全一致,无突变;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9k-Survivin,并转入酵母菌GS115/His-后,筛选出了抗高浓度(4 mg/mL)G418的阳性克隆(GS115/His+)6个,并用PCR法进行了鉴定;Survivin的表达量与时间有关,48 h的表达量高.结论用Pichia pastoris真核表达系统表达Survivin蛋白的方法可行,若进一步优化条件,可大量表达Survivin蛋白,为进一步研究Survivin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 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俊强;陈明强;李云英;朱坤寿;潘建基;林宇;邵凌东;佘志廉;陈燕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0例健康体检者,32例初治食管癌患者以及29例术后发现复发转移食管癌的血清中TPS水平,并观察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初治食管癌患者和术后复发转移食管癌的血清中TPS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1.2%和51.7%,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0%.初治食管癌不同临床分期间TPS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TPS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转移食管癌的TP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者TPS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TPS水平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和疗效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Ⅱ期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蔡三军;彭俊杰;徐烨;管祖庆;蔡国响;廉朋

    目的寻找影响Ⅱ期大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为该期患者应用辅助化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了136例腹膜返折以上未进行辅助化疗的Ⅱ期大肠癌患者,利用Cox回顾模式,通过对其5年生存率和生存时间的研究,筛查影响顸后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65例男性和71例女性,平均年龄58岁,平均随访时间104.5个月.5年生存率为83.3%.通过多因素分析,出现梗阻症状、神经受侵犯、术中清扫淋巴结<10个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具有1个或以上的危险因素的患者为高危患者,对于该人群患者可以考虑行术后辅助化疗.

  • 博宁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所致骨痛疗效观察

    作者:刘杰

    目的观察博宁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37例患者分别接受博宁(简称单用组)或博宁+联合化疗(简称联合组)治疗.结果骨痛总缓解率为80%,单用组及联合化疗有效率分别为77.1%和82.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除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外,无明显其他毒副反应.结论博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双膦酸制剂,可用于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

  • 局部晚期直肠癌动脉灌注化疗配合同步放射治疗疗效分析

    作者:彭少华;李高文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化疗提高局部晚期直肠癌放射治疗疗效.方法56例局部晚期直肠癌随机分为动脉灌注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组(综合组)28例,单纯放射治疗组(单放组)28例.动脉灌注化疗采取经肠系膜下动脉和髂内动脉灌注,放射治疗采用60Co照射.结果综合组有效率为85.7%,单放组有效率为57%(P<0.01).结论放疗辅以动脉灌注化疗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有效治疗方法.

  • 参芪扶正注射液的骨髓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魏斌;赵明哲;胡慧仙;李鸽;金莱

    目的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对骨髓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60例急性白血病强化治疗患者随机分成二组,均以DA方案强化治疗,其中治疗组同时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共7 d,对照组单用化疗,两组其他支持治疗相同,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常规,CD4,CD8,NK细胞及骨髓象.结果治疗组化疗后外周血WBC计数高于对照组P<0.05,CD4,CD8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NK细胞治疗组化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具有骨髓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同时直接刺激骨髓造血.

  • 口腔恶性肿瘤术后匀浆膳效果评价

    作者:沈景英

    目的比较两种流质对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饮食干预效果,为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选择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94例口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配制的匀浆膳,对照组则为医院配制的普通流质.管饲法给予12~15 d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其体重变化、伤口愈合等指标,比较两者的营养支持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体重减轻程度缓慢,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匀浆膳的营养支持效果优于普通流质.

  • 格雷司琼加甲氧氯普胺及地塞米松预防含顺铂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丽华;王晓红

    目的观察格雷司琼加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及地塞米松联用预防含顺铂的联合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及其他毒副反应,并与单用格雷司琼比较.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自身对照法,将接受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第1周期用格雷司琼联合甲氧氯普胺及地塞米松,第2周期单用格雷司琼;B组与A组相反.结果格雷司琼加甲氧氯普胺及地塞米松第1~6天恶心、呕吐的有效控制率均高于单用格雷司琼组,其中第3、4天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格雷司琼加甲氧氯普胺及地塞米松可作为预防和控制含顺铂联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一线治疗方法.

  • 恶性肿瘤胸膜转移的CT诊断

    作者:赵晚苗;范秀丽;杜世强;李剑

    目的分析胸膜转移的CT影像学特点,探讨胸膜转移与常见病变的鉴别诊断要点.方法收集和汇总有证实的66例胸膜转移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66例胸膜转移患者中胸膜结节61例,占92.42%,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腔积液各49例,均占74.24%.结论胸膜结节、胸膜不规则增厚和胸腔积液是胸膜转移的主要影像学征象.

  • 同步化放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唐天友;李向阳;章龙珍

    目的观察放射治疗同时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的毒副作用及疗效.方法Ⅲ期和Ⅳa期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二组,化放组33例于放疗中第1,4周给予化疗(DDP 40 mg第1天~第3天,5-Fu 750 mg第1天~第5天),单放组29例,鼻咽部原发灶放射治疗DT 68~72 Gy,7~7.5周,颈部DT 50~76 Gy,5~8周.结果急性黏膜反应3级化放疗组(23/33),明显多于单放疗组(8/29);血液学毒性二组无差异;放疗结束鼻咽部病灶完全退缩化放疗组(单放组)为21/33例(11/29)例;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化放疗组(单放组)为18/29例(10/23)例,放疗结束3个月后鼻咽部病灶完全退缩化放疗组(单放组)为28/33例(16/29)例,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化放疗组(单放组)为25/29例(13/23)例.结论同步化放疗可以提高近期鼻咽病灶和颈部淋巴结的完全消退率,对于其毒副反应如急性黏膜反应和血液毒性反应等可耐受,而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 盐酸格雷司琼预防恶性血液病化疗所致的呕吐疗效观察

    作者:左翠娥;张建

    目的观察盐酸格雷司琼对恶性血液病化疗时所致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治疗组:盐酸格雷司琼3 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1次/d.片剂时为1 mg2次/d,于化疗前1 h服用第1片,12 h后服用第2片,治疗60例次.对照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30~4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34例次.观察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的程度.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结论盐酸格雷司琼不仅能有效控制化疗时的胃肠道反应,而且是一种安全高效且作用持久、毒副反应小的理想止吐剂.

  • 卡莫氟加放疗在局部晚期贲门癌介入化疗后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焕义;赵红;高宗毅;牛业来;姜玉棋

    目的讨论卡莫氟结合放射治疗在局部晚期贲门癌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研究.方法综合组先行介入动脉灌注化疗,化疗用FAM方案或FAD方案.介入治疗后2~4周行放射治疗.放疗外照射使用直线加速器6 MV-X线,常规照射(1.8~2 Gy/d,5次/周,总剂量64~70 Gy/6~7周).从放疗当日起开始服用卡莫氟200mg/次,3次/d,用药至放疗结束.结果近期疗效:单纯放疗组的完全消退率为20.5%(7/34),部分消退率为47.0%(16/34);综合治疗组的完全消退率为35.2%(12/34),部分消退率为50.0%(17/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远期疗效:单放组1,2,3年生存率70.5%(24/34),47.0%(16/34),14.7%(5/34),综合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2%(30/34),64.7%(22/34),23.5%(8/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卡莫氟加放疗结合介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贲门癌疗效肯定、复发率较低,和单纯放射治疗相比副作用无明显增加,1,2,3年生存率高于单放组.为治疗局部晚期贲门癌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同期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

    作者:李呈祥;王传丽;李为路;柏建安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同期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32例T3~4 N1~3M0鼻咽癌患者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定位方法和计划系统先进行左右对穿面颈联合野+中下颈、锁骨上区前后切线野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剂量40 Gy/20次,4周;然后将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避开脑干脊髓,其他边界不变,后上颈应用8~12 MeV电子线,中下颈、锁骨上区照射野不变,总量10 Gy/5次,1周;后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进行肿瘤加量,4 Gy/次,3次/周,共5~8次.在放疗第1、22、43天接受顺铂每日3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5-氟尿嘧啶每日500 mg/m2,静脉滴注,第1~3天同期化疗.结果32例中,12例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3例稳定(NC),总有效率(CR+PR)为90.6%.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3.8%,84.4%,71.9%,4年局部控制率为97.9%.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加同期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有较好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且能耐受.

  • 甲状腺结节374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汤达坤

    目的探讨374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118例行B超检查,57例行针吸细胞学诊断,全组均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结果B超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4%,针吸细胞学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9%.结论基层医院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较低,恶性结节的误诊率高,良性结节手术切除范围不足,恶性结节手术不规范.

  • 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王向东;杨宁;李亚州

    目的对比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单纯手术与术后辅助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非小细胞肺癌(Ⅱ及Ⅲa期)150例,随机分入两组(单纯手术组及术后放疗组),各组均75例,对其临床疗效予以观察对比.结果非小细胞肺癌(Ⅱ及Ⅲa期)术后放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局部控制率有显著提高(P<0.05);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对5年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无明显影响;病理类型对其生存率亦无明显影响.

  • 介入化疗与放疗或手术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熙中;陈艳萍;钟燕青;李东升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与放疗或手术相结合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肺癌术后脑转移4例,首发脑转移症状并脑手术5例,肺癌脑转移20例.肺部用药:THP,MMC,DDP,5-Fu;脑部用药:DDP,VP16;用药前于该侧颈动脉注入10 mg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共20 mL,同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 mL+10 mg地塞米松;介入后第2天开始放疗,剂量为3 000 cGy/10次,2周,全脑两野对穿照射.结果肺部病灶25例中肿块明显缩小;脑部转移灶17例完成全程放疗,中位生存期8个月,长生存1.5年.7例未能完成放疗,长生存仅3个月.结论大部分脑转移均于肺部原发病灶治疗过程或治疗后发现,脑转移灶介入化疗后放疗,能减轻脑水肿,使病灶液化;能大限度使血脑屏障开放,有利于药物进入脑病灶,其毒副作用时间短,使之与放疗相结合成为可能.

  • 综合影像学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分期的意义

    作者:李素娟;王刚平;戴翠华

    目的分析X线上消化道钡剂造影、CT影像学检查对中晚期食管癌分期的意义.方法对X线上消化道钡剂造影、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2例中晚期食管癌分期,分析病变的周围脏器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结果CT能精确显示食管壁的厚度及与周围邻近脏器的关系,与手术对照符合率达88%,对局部淋巴结检出率与病理对照低于50%.结论术前X线放射检查,特别是CT检查,对疗前分期、评估手术切除可能性及预后、术后CT检查对疗后再分期有重要意义.

  • 螺旋CT靶扫描诊断孤立性肺结节

    作者:郑芳;王艳艳;徐树明;宋利平

    目的探讨靶扫描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常规扫描采用层厚10mm,扫描视野36 cm左右,标准算法重建,靶扫描采用小扫描视野(16~20 cm),层厚2~5 mm,P=1-2,重建时重叠50%,用标准算法及骨算法两种重建.对同时具有两种扫描方法并经手术切除,经皮肺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及经抗感染治疗后复查的60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常规扫描与靶扫描在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征象与诊断准确性上的差异.结果60例靶扫描显示小结节征、空泡征、钙化、增强后高密度点条征、棘突征、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模糊绒毛征,高于常规扫描.靶扫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3.3%,也高于常规扫描的81.7%.结论靶扫描能提高孤立性肺结节征象的显示率,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是肺部结节有效的检查方法.

  • 微导管超选技术在小肝癌化疗栓塞中的应用

    作者:田秀岭

    目的研究微导管超选技术在小肝癌化疗栓塞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小肝癌应用微导管超选技术进行81次节段性化疗栓塞术.其中,多发者和多支动脉供血者,行多支供血动脉超选.瘤内动静脉瘘者行无水酒精栓塞术后,再行化疗栓塞.结果25例富血供者瘤内碘油沉积完全、密实,3例手术切除,术后病理显示癌中心组织及包膜浸润完全坏死.肝功能损害轻微.结论微导管超选技术明显提高小肝癌化疗栓塞的疗效,肝功能损害轻微,值得推广.

  • 贲门癌的CT表现及CT检查意义

    作者:杨继虎;郑芳;杜笑松;张堂士;任基伟;王艳艳

    目的分析贲门癌CT表现及临床CT检查的意义.方法选取109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经内窥镜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贲门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贲门癌的直接征象为贲门壁不均匀增厚,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不均匀强化,内缘呈不规则锯齿状,异常增厚贲门壁与正常胃壁形成阶梯征和鼠尾征.间接征象为贲门形态改变--鸟嘴征的变浅、消失及食管下段的扩张.CT检查可发现贲门癌病变大小、范围、外侵程度及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情况.结论CT检查可对贲门癌进行TNM分期,是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 肿瘤淋巴管生成的研究进展

    作者:尚海霞;吴素慧

    相对肿瘤的血管生成而言,肿瘤中的淋巴管生成是一个长期受到争议和忽视的问题.但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的实验方法的出现和淋巴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的发现,淋巴管生成开始成为研究肿瘤淋巴道转移的焦点.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的结构、功能特点、在肿瘤淋巴道转移中的可能机制及由此而引发出的抗肿瘤淋巴管治疗的有关进展等问题进行阐述.

  •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放射性脑水肿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治疗

    作者:阴亮;左翠娥

    放射性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肿瘤位置、肿瘤的体积、照射剂量、血脑屏障的破坏等有关,而与肿瘤性质无关.预防及治疗措施是,对位于脑干、视神经附近、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的肿瘤宜先行手术切除,解除压迫和梗阻;对不能切除或不能彻底切除者,应行小剂量分割照射,并用激素;对有占位效应行经激素等治疗后仍不能缓解的恶性脑水肿及时行内减压术或高压氧治疗.

  • 大肠癌的表遗传学研究

    作者:蔡三军;蔡国响

    表遗传学研究是近年大肠癌临床基础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简要介绍表遗传学的概念、大肠癌发生的表遗传学改变、化学物质对大肠癌表遗传学修饰的干预等方面的内容.对表遗传学研究在大肠癌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预后判断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探讨.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为心肌梗死1例

    作者:韩晓霞

    1病例报告患者,男,48岁,既往体健.主因突然胸前区憋痛、气促1 d入院.胸前区憋痛时伴左肩部放射痛,大汗淋漓.入院时查血压16/11kPa(120/80mm Hg)急性痛苦面容,唇稍绀,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率100次/min,主动脉瓣区可闻二级舒张期杂音,不传导,双下肢不浮肿.心电图示:Ⅱ,Ⅲ,avF,V2~V6导联ST段明显下移.心肌酶谱LDH-L 2 100U/L,ASL 331 U/L,CK-NAC 271 U/L,肌钙蛋白(-).

  • 气管上段肿瘤手术麻醉1例

    作者:张勤功;田旻;李国华;邓丽云;赵嘉训

    1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因呼吸困难在外院按哮喘治疗无效,行CT检查发现为总气管肿物,拟全麻下行气管肿物切除术.查体:神志清,Ⅲ度混合性呼吸困难,以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不能去枕平卧.内镜下瘤体距声门1.5 cm,表面尚光滑,有一定弹力,能过bf-p30支气管镜.CT检查显示瘤体基底宽,位于气管后壁,几乎完全堵塞总气管.

  • 早期宫颈癌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1例

    作者:程玉英;武燕;党之俊

    1病例介绍患者,女,29岁,23岁结婚,孕5产0,均为人工流产.主因阴道分泌物增多1个月,普查发现宫颈病变18 d于2005年6月6日入院.入院诊断:宫颈鳞癌Ⅰ b1期.患者入院前于2005年5月18日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宫颈活检病理示:宫颈(9,11点)鳞状细胞癌,宫颈1,4点CINⅡ级,7点CINⅢ级,(颈管)慢性炎,CINⅡ级.入院时查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已婚未产型,阴道内少量白色分泌物,宫颈直径约3 cm,乳头状重度糜烂,质硬,触血阳性,子宫正常大小,活动,无压痛,双侧附件未扪及包块,无压痛,主韧带、骶韧带无增厚及增粗.

  • CTA缓冲固定液在冷冻切片制作中的应用

    作者:孙丽君;翟梅娟;黄雅萍;仇玲玲;俞晓红

    目的探讨CTA缓冲固定液在冷冻切片制作中的应用.方法不同的手术送检新鲜组织各切2张分别放入2组不同固定液,第1组入AFA固定液固定(90%乙醇85 mL,甲醛10 mL,冰醋酸5 mL),第2组入CTA缓冲固定液固定(甲醇90mL,Tris1 g,冰醋酸10mL),HE染色.结果CTA缓冲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细胞肿胀减轻或消失、细胞收缩小、胞核胞质层次清楚、对比鲜明、核仁清晰.无1例脱片、漂片.结论CTA缓冲固定液固定组织优于AFA固定液.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