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近距离放疗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观察

    作者:王奇峰;刘惠明;贾喜堂;刘波

    目的 观察和分析外照射联合252Cf中子近距离治疗早期胸段食管癌的长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26例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符合分析条件.所有患者分别接受外照射和252Cf中子内照射.外照射每周5d,总剂量为50 Gy,2Gy/d,252Cf中子近距离放疗参考点的总剂量为12~ 16 Gy-eq,分3~4次给予,每次4 Gy-eq.1、3、5年随访率均为100%.结果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5%、95.5%和83.5%.1和2级放射性食管炎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6.9%(20/26)和23.1%(6/26).根据美国肿瘤放疗协会(RTOG)、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EORTC)标准,0和1级晚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6%(22/26)和15.4%(4/26).通过食道钡餐造影检查,近期完全缓解率为100%.22例患者经胃内窥镜证实黏膜正常或炎症变化.结论 外照射联合中子近距离治疗早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的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对比研究

    作者:杨敏玲;杨志勇;谢春明

    目的 对比分析CT增强扫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原发性肝癌(PH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复发)的显示情况.方法 选择自2010年6月至2013年2月就诊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的、确诊为PHC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共60例.对比分析CT和DSA对TACE治疗后肿瘤残留及新发病灶检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检出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患者有86个病灶,CT增强检查对肿瘤复发的检出率为57.0%(49/86),DSA检查的检出率为67.4%(58/86).以DSA为金标准,CT增强扫描判断病灶复发的敏感度为84.5%(49/58),特异度为100.0%(28/28),假阴性率为15.5 %(9/58),准确率为89.5%(77/86).CT增强扫描和DSA检查对判断肿瘤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A检查对肿瘤复发的检出率优于CT增强检查.结论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是PHC TACE术后复查的首选随访检查方法,但多种因素会影响残留及新发病灶的显示,DSA检查对肿瘤复发的检出率优于CT增强检查,临床高度怀疑复发但CT增强检查阴性时需行DSA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 胃癌患者179例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朝阳;谢忠;许庆文;赖振南;黄冰;廖湘晖;冯丽萍;彭丽娇;余忠华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的治疗结果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7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生存差异.结果 179例胃癌患者2年总生存(OS)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58.2%和47.8%.T1~2期患者2年OS率明显高于T3~4期者(94.1%比51.7%,P=0.000),N0~1期患者2年OS率明显高于N2~3期者(82.0%比48.4%,P=0.001),TNM分期Ⅰ~Ⅱ期患者2年OS率明显高于Ⅲ~Ⅳ期者(81.2%比49.0%,P=0.003).R0切除患者2年OS率明显高于R1切除者(62.2%比24.1%,P=0.001).接受D2手术患者2年OS率明显高于D0~1者(61.3%比24.7%,P=0.031).T分期、N分期、手术切除方式均为OS和PFS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T分期、N分期、手术切除方式均为胃癌患者OS和PFS明确的独立预后因素,对胃癌患者选择治疗模式和预测远期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血管生成素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东峰;王忠民

    目的 分析血管生成素2(Ang-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非生物素二步检测方法,用Ang-2单克隆抗体对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切除标本、5例癌旁正常食管上皮和30例正常食管上皮的石蜡标本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观察、评定Ang-2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析Ang-2的表达与标本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Ang-2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正常食管上皮、食管癌旁组织、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ng-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1/30)、40.00%(2/5)、53.33%(32/60),与正常食管组织相比,食管鳞状细胞癌Ang-2阳性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鳞状细胞癌中,Ang-2表达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rs=0.621,P=0.002);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s=-0.309,P=0.018).结论 Ang-2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以及TNM分期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指标,检测Ang-2表达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经肛门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的效果比较

    作者:方法;王海江

    目的 探讨经肛门扩大全层切除早期低位直肠癌的优势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163例实施早期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经肛门局部扩大全层切除组(A组)(78例)、传统开腹手术组(B组)(85例),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 A组在手术时间[(43.17±12.31)min比(216.41±60.12) min,t=12.924,P=0.011]、术中中位出血量(30 ml比110 ml,Z=-2.522,P=0.012)、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61±0.76)d比(3.72±1.46)d,t=2.681,P=0.037]、术后住院时间[(5.39±1.21)d比(22.79±8.31)d,t=6.964,P=0.023]、并发症发生率[3.85%(3/78)比24.71%(21/85),x 2=14.096,P< 0.001]方面均优于B组.A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0%、93.5%、89.5%,B组分别为98.8%、95.2%、90.3%,A组、B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7.08个月及57.4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肛门局部扩大全层切除术治疗早期低位直肠癌可获得与传统开腹手术相近的远期生存率,并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速度、并发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

  • 食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CT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研究

    作者:戴毅君;许天文

    目的 探讨CT诊断在食管癌术前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对103例已手术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双源CT检查,根据淋巴结是否肿大得出术前的淋巴结分期,再与术后的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前CT中淋巴结肿大患者29例(28.2%),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患者70例(68.0%).CT诊断与术后病理两种淋巴结分期诊断的阳性率结果不一致(x2=11.719,P=0.001).CT诊断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术后病理分期晚(Z=-3.04,P=0.002),但两种诊断方法之间不存在相关性(x2=10.885,r=0.055,P=0.055).结论 术前通过CT判断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分期准确率不高,建议联合PET-CT、超声内窥镜等检查得到更准确的临床分期.

  • 木犀草素联合顺铂诱导人类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的影响

    作者:徐珊玲;熊冠泽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作为凋亡增敏剂增强顺铂诱导人类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将木犀草素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处理HepG2细胞.采用Hoeehst染色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use-3活性,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死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及总JNK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木犀草素能显著增强顺铂诱导的HepG2细胞Caspase-3活性以及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木犀草素(0~ 20 μmol/L)与顺铂(10 μg/ml)联用后,联合组的细胞死亡率较各浓度单药处理组增加更为明显,高达47.66%,各浓度单药处理和联合应用之间的细胞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5.48,P< 0.01),联合处理的疗效优于单药应用.顺铂(10 μg/ml)组、木犀草素(20 μmol/L)单药处理组以及顺铂(10 μg/ml)与木犀草素(20μmol/L)联合处理组的Caspase-3活性分别是阴性对照组的1.94倍、1.74倍和8.12倍,且联合处理后HepG2细胞内JNK信号通路得到持续活化.结论 木犀草素进一步增强了顺铂介导的HepG2细胞内JNK信号通路的活化,从而增强顺铂诱导的人类肝癌HepG2细胞的凋亡.木犀草素有望作为凋亡增敏剂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

  • 男性贲门癌患者外周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发病风险的关系

    作者:张双平;陈芸;韩存芝;王春利;马勇

    目的 探讨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循环酶法检测102例贲门癌患者(其中男性69例)和50名健康人(健康对照组)外周血Hcy的水平.结果 男性贲门癌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3,P=0.001);男性贲门癌患者术后外周血血清Hey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术后1个月血清Hey水平明显下降接近于健康对照组;Ⅳ期男性患者血清Hcy水平低于其他TNM分期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06、3.285,P值分别为0.030、0.002);男性患者肿瘤长度>5cm组Hcy水平明显低于<3cm、3 ~5 cm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61、2.147,P值分别为0.017、0.038);Logistic回归分析,Hey与男性贲门癌发病有一定的相关性,OR值为1.136(95%CI 1.010~1.278,P=0.033).男性贲门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与Hcy含量呈负相关(OR=0.865,P=0.010).结论 Hcy水平与男性贲门癌发病风险呈正相关,且与贲门癌的进展有密切关系.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作者:徐燕;刘武;李雪

    目的 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48例局部晚期初治胰腺癌患者分为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加复方苦参组(治疗组)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组(对照组),每组24例.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采用95%的等剂量曲线覆盖计划靶区.采用6MVX线照射,2 Gy/次,5次/周,总放疗剂量50 Gy.治疗组治疗前l周给予输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次,1次/d,21 d为1个周期;对照组单纯行调强放疗.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临床受益反应率为87.5%(21/24),对照组为70.83%(17/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治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79.17 %(19/24),对照组为50.00%(12/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5).血液毒性不良反应中,治疗组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16.67%(4/24),对照组为45.83%(11/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效果较好,可缓解疼痛,提高近期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表柔比星与吉西他滨序贯灌注辅助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作者:王军;何龙;刘龙;杨宏伟

    目的 评价表柔比星(EPI)与吉西他滨(GEM)交替序贯膀胱灌注辅助肿瘤切除术后化疗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将240例原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120例,其中120例给予EPI 50 mg,1次/周,膀胱灌注(EPI组),120例给予EPI 50 mg,隔周1次,GEM 1 000 mg,隔周1次,交替序贯灌注(EPI+GEM组).随访时间6~24个月,观察并记录肿瘤复发时间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 2年肿瘤无复发生存率EPI组为60.0%(72/120),EPI+GEM组为75.0%(90/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9,P<0.05).EPI组、EPI+GEM组膀胱癌进展率分别为2.5%与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P>0.05).2组治疗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分别为15例与6例),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与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52,P<0.05).结论 对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使用EPI、GEM序贯膀胱灌注化疗较单用EPI具有较好的疗效,可降低术后2年复发率,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不能改变膀胱癌的进展.

  • 完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根治术后直肠肛管功能对比分析

    作者:许辉;周赤龙;李裕标;邹文俊;邓昌林;周淑蓉

    目的 分析完全腹腔镜下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对直肠肛管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超声刀在腹腔镜下对43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的根治性手术,肛门部用二联式手工吻合法完成结直肠/肛管吻合.术前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直肠静息压(RRP)、肛管静息压(ARP)和肛管大收缩压(AMCP),术后1、3、6个月测试其每日排便次数;3、6个月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RRP、ARP和AMCP等.结果 43例患者手术经过均顺利,中转开腹4例,无严重副损伤,随访6 ~ 36个月,平均20个月,3个月后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排便感觉功能、肛门控便功能、RRP、ARP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排便感觉功能、肛门控便功能、RRP、ARP、AMC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超低位切除、肛门部二联式手工吻合保肛术有安全、经济、创伤小、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 替加氟加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临床观察

    作者:林丹霞;陈世坚;陈晨;丘希辉;方玫玫

    目的 评价替加氟加顺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非手术食管癌患者的客观疗效、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方法 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84例非手术食管癌患者分为两组:顺铂(DDP)加替加氟方案(PT方案)组和DDP加5-氟尿嘧啶(5-Fu)方案(PF方案)组,化疗在放疗第1、29天进行,共2个周期.两组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50~70)Gy/ (5~7)周的常规放疗.两组放化疗结束后,各组均有14例再原方案化疗1个疗程,28例再原方案化疗2个疗程,50例无化疗.结果 PT组近期有效率为69.57%(64/92),PF组67.39%(62/9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l01,P=0.874).放射性食管炎和白细胞下降是影响治疗的主要不良反应,PT组明显低于P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3年的生存率PT组分别为74.9%、61.6%和52.8%,PF组分别为75.8%、56.9%和4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325,P=0.007).结论 DDP联合替加氟或5-Fu的化疗方案同期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均是治疗非手术食管癌的有效方法,但DDP联合替加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DDP联合5-Fu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作者:高凤云;陶永明;郑嫦娟

    目的 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唾液酸化岩藻戊糖(CA199)、胃肠道癌抗原(CA242)、甲胎蛋白(AFP)、胃癌及卵巢癌抗原(CA724)对胃癌的诊断及患者的预后评价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诊断为胃癌并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患者,应用电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法检测外周血清CEA、CA199、CA242、CA724、AFP水平.以108例胃癌患者标本绘制5种标志物受试者工作曲线(ROC);Kaplan-Meier 法分析胃癌患者生存时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CEA、CA199、CA242、CA724诊断胃癌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735,0.714,0.598,0.576.检测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40.2%、97.7%、0.379;43.0%、91.3%、0.343;35.2%、94.8%、0.300;31.3%、95.3%、0.266.CEA、CA199、CA242、CA724联合诊断胃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76.8%、82.3%、0.585.CEA、CA724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 0.05);血清CEA、CA199、CA242水平与脉栓、远处转移相关及腹腔积液形成有关(均P<0.05).肿块型和导管型患者血清AFP的水平高于浸润性和溃疡型患者(P<0.05).肿瘤大小与CEA、AFP、CA724有关.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患者3年生存期的因素有术前CEA浓度>3 μg/ml(P=0.000)、淋巴结转移(P=0.002).随访59例患者中34例死亡,术前CEA阴性与阳性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1、10.9个月(P<0.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CEA、CA199、CA242、CA724可提高胃癌检出率,同时对预测胃癌患者的复发、转移;术前CEA为胃癌患者唯一不良预后指标.

  • 内窥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临床观察

    作者:弭希峰;张长青;陈芳

    目的 评价内窥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内窥镜下金属支架置入治疗的36例胃出口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中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97.2%(35/36),生存期29~386 d,平均(153±16)d,中位生存期173 d,临床成功率94.3%(33/35),再狭窄发生率5.7%(2/35),未发生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内窥镜下金属支架引流术是治疗胃出口恶性梗阻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吴春丽;张哲;赵玉霞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 对81例骨转移癌疼痛症状明显单纯行三维适形放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6 MV-X射线三维适形外照射放疗或调强放疗,采用Elipse计划系统进行剂量计算计划评估.根据患者单次照射剂量不同分为两组:常规剂量照射组给予2 Gy/次,每周5次,总剂量40 ~ 50 Gy;低分割照射组给予2.5~4.0 Gy/次,每周3~5次,总剂量30 ~ 45 Gy.采用视觉模拟法(VAS)进行癌痛评分,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记录患者疼痛评分.结果 所有病例有效率(CR+PR)为86.42%(70/81),低分割与常规剂量照射组间止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效率:87.23%比85.29%,x2=0.046,P=0.831),但低分割照射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为开始照射后5d,明显早于常规剂量分割照射组的11d.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对于骨转移癌疼痛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疗效确切,尤其对于放疗后复发二次放疗的患者更有意义,而且对于身体状态欠佳的患者可考虑通过提高单次照射剂量,快速缓解患者疼痛.

  •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三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常洁;张丙忠

    目的 分析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ST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STT可继发于各种类型的妊娠,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和闭经.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不明显,PSTT病理特点为中间滋养细胞大量异常增生,血管浸润明显.免疫组织化学以人胎盘泌乳素(HPL)阳性为主,HCG弱阳性;而黑色素瘤黏附分子(CD146)、细胞角蛋白(CK)和上皮膜抗原(EMA)均为阳性表达.结论 PSTT较罕见,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子宫切除术是PSTT首选治疗方法,但化疗亦可达到治疗及保留生育功能的目的.对有高危因素的患者术后宜选择EMA-CO或EMA-EP方案进行化疗,以改善预后.

  • 原发性输尿管淋巴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袁刚军;赵亚昆;王海平;祝青国

    目的 分析原发性输尿管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一例原发性输尿管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该患者进行了患侧肾及输尿管全切除术,术后未行放化疗,随访2年患者生存状态良好.结论 本例输尿管淋巴瘤患者术后预后较好,但缺乏长时间的随访及大量病例研究,输尿管淋巴瘤的预后仍不清楚.

  • 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图像融合技术在脑肿瘤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玉敏;庄坤;郑旭亮;王鹤皋

    目的 尝试在脑肿瘤放疗中用体表定位的二维图像配准方法实现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图像之间的精确融合.方法 39例脑部肿瘤患者放疗时,输入CT-MRI原始数据后采用数字化格式转换,设计“六点”立体定位法进行配准,在实时工作站按信息交互自动融合模式,通过信号叠加技术进行图像融合.结果 46.2%(18/39)的患者行CT-MRI异机影像融合后,显示出在软、硬组织病灶的性质和位置上为较为清晰的互补影像,该互补影像在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时更为可取.MRI扫描的肿瘤横径、上下径、前后径均较CT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约增加原病灶的8%~13%,肿瘤水肿区及转移灶数目增多,依据CT-MRI勾画的GTV与依据CT勾画的GTV并不完全一致,显示CT-MRI图像对勾画GTV更为准确.结论 CT-MRI图像融合可提高对脑部肿瘤的诊疗效果,提高脑部肿瘤靶区适形指数及治疗增益比.

  • 直肠癌新辅助放疗及其敏感性预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田君

    新辅助放疗可降低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提高保肛率、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在Ⅲ期直肠癌患者中,术前短程放疗比术前常规放疗具有更高的局部复发率;分子标志物联合基因技术可作为预测放疗的敏感性指标.术前常规剂量放疗方案的应用价值明确,放化疗联合的治疗模式具有更好的疗效.多种分子标志物及基因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发展为直肠癌患者术前制定个体化放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 结直肠癌中DPYD基因变异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昀璐

    5-氟尿嘧啶(5-Fu)目前已成为结直肠癌辅助化疗的首选药物,80%以上的5-Fu都是由二氢嘧啶脱氢酶(DPD)代谢降解的.当编码DPD的基因即DPYD基因突变导致DPD部分或完全缺陷时,可引起5-Fu不良反应,包括腹泻、口腔炎、手足综合征及神经毒性等.文章就DPYD基因变异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及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作一综述.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铁过载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娜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高度异质性克隆性疾病,大部分患者以贫血为主要表现,90%的患者需要输血治疗,长期输血可导致铁过载(IOL).体内铁超负荷可破坏机体铁平衡,过量的游离铁沉积于心脏、肝脏等重要脏器,导致脏器结构损害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促进MDS向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并可导致死亡率增高.去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延长其总生存期及无白血病生存期.

  • 以皮肤改变为首发表现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一例

    作者:王志敏;田强元;王雨存

    患者男,72岁,因乏力、全身皮疹2个月余于2013年5月6日来我院就诊.患者于2个多月前全身皮肤无明显诱因出现淡红色丘疹,伴有乏力,初始以大腿部为主,后扩散至胸、背部,病后无发热、盗汗,无活动后心慌、胸闷,仔细询问病史,发病前无应用特殊药物史,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入院查体:体温36.8℃,血压131/61 mmHg(1 mmHg=0.133 kPa),全身皮肤可见弥漫性淡红色隆起性结节及斑块,互不融合,压之褪色,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肝肋缘下未触及,脾肋缘下约6~7cm,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可扪及多枚肿大淋巴结,无明显触痛.

  • 山西省肿瘤医院2003年至2010年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作者:郭丽霞;王国平;白旭斌;杨国庆

    目的 了解山西省肿瘤医院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为有效控制住院费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89 716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例资料,分析恶性肿瘤病例数顺位排序前6位患者的住院费用情况.结果 在全部恶性肿瘤患者中,病例数居前6位的依次是肺部恶性肿瘤、子宫颈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共89 716人次,6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子宫颈恶性肿瘤的费用增长速度快.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较高,需采取综合措施控制患者治疗费用,充分合理利用卫生资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