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1例

    作者:徐永鹏;刘正;王贵玉;陈瑛罡;姜争;王锡山

    目的 讨论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短期疗效.方法 完成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11例.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为(189.5±25.2)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25.4 ± 9.4) m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为(38.9±8.6)h,住院平均时间为(12.7±2.5)d,淋巴结检出平均数目为(13.5±4.1)枚,肿瘤平均直径2.7(0.6~ 5.3) cm,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部无切口经直肠肛门外翻切除标本的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在技术上可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远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 p40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永生;张立平;刘西林;韩洁;朱晓玲;高萍

    目的 探讨p40(△Np63)与p504s联合检测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并与p63表达进行对比.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法检测92例前列腺增生、67例前列腺癌组织中p40、p63、p504s的表达.结果 p40、p63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7%(88/92)、87.0%(80/92)(x2=4.381,P< 0.05),其中p63较p40更多见断续表达及弱表达;p40、p63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均未见表达,但p63在癌细胞内出现胞质异常着色占17.9 %(12/67);联合检测p40和p504s诊断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癌的特异度均高达100%.结论 p40对前列腺基底细胞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联合检测p40和p504s对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病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 同型半胱氨酸、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男性贲门癌患者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双平;陈芸;韩存芝;王春利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男性贲门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4例贲门癌男性患者和30名健康男性体检者血清Hcy、CEA、糖类抗原(CA) 199、CA724、CA242、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的表达,比较联合检测对贲门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贲门癌组血清Hcy、CE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0.3±9.2) μmol/L比(13.7±3.1)μmol/L,(7.8±3.5)μg/L比(1.6±1.2)μg/L,均P<0.05]; CEA、CA199、CA724、CA242、TPS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3.6%,特异度为64.5%,准确度为70.2%;Hcy、CEA联合检测贲门癌的灵敏度为92.5%,特异度为64.5%,准确度为82.1%,两种组合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CEA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对男性贲门癌诊断和疗效观察.

  •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及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作者:赵俊玲;伦俊杰;孙建业;胡效坤;殷好治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吉西他滨及替吉奥(GS)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先行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术后3~7d内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再给予GS方案同步化疗,入组患者完成3~4个周期化疗,术后2、4、6、12个月随访复查血常规、CA199、胸部X线片、平扫+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结果 患者术后2、4、6个月肿瘤病灶明显缩小,客观有效率分别为59.5%(25/42)、66.7%(28/42)、73.8%(31/42),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3.3%(35/42)、78.6%(33/42)、76.2%(32/42).无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可耐受.全组患者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47.6%(20/42)、11.9%(5/42),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8.2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2.00个月.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联合GS方案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具有方便、安全、疗效高的特点.

  • 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观察

    作者:朱眉;张彦华;高伟艳;黄红霞;姚丽鸽;孔天东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L-OHP)联合替吉奥(S-1)(SOX方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应用SOX方案治疗,具体为:L-OHP 13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S-1连续口服14d,剂量根据体表面积(BSA)计算,BSA< 1.25 m2,80 mg/d;BSA≥1.25 m2且< 1.5 m2,100mg/d;BSA≥1.5 m2且< 1.8 m2,120 mg/d;BSA> 1.8 m2,140 mg/d;每3周为1个周期.对照组采用FOLFOX4方案,具体为:L-OHP 8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亚叶酸钙(CF) 200 mg/m2静脉滴注2h,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 mg/m2静脉注射,第1、2天,同时第1天5-Fu 1 200 mg/m2持续静脉滴注44 h,每14d为1个周期.结果 试验组和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51.4%(18/35)和45.7 %(16/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9,P=0.632);试验组恶心呕吐、粒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8.5 %(16/35)比71.4%(25/35);68.6%(24/35)比88.6 %(31/35),均P< 0.05];而两组手足综合征、周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化疗后体质量均比化疗前有明显增加,但试验组改善更明显(f=2.702 5,P=0.003 9).结论 SOX方案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较FOLFOX4方案耐受性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子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王昱;邓洋;王秀梅;路喜安

    目的 研究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l)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子宫颈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LRIG1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颈腺癌47例、子宫颈腺上皮内瘤变(CGIN) 24例和正常子宫颈组织60例中LRIG1及EGFR的表达情况,并对二者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LRIG1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织、CGIN、正常子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28 %(10/47)、29.17%(7/24)和83.33%(5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在子宫颈腺癌组织、CGIN、正常子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98%(39/47)、45.83%(11/24)、5.00%(3/60).不同年龄分层患者LRIG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分层间,LRIG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LRIG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IG1可能作为子宫颈腺癌的预后因素之一,对子宫颈腺癌的临床转归具有一定预测意义,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的信号转导有关.

  • 热休克蛋白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冰;徐锦屏;赵学军;王忠英;朱海云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热休克蛋白5(HSPA5)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乳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的癌组织97例以及其中带有癌旁正常组织的标本40例,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HSPA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HSPA5在97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1.4%(79/97).在所选取的40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SPA5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5%(13/40)、7.5%(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7.813,P=0.038).HSPA5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及不同肿瘤直径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5.785、1.500,P=0.056、0.296);而在不同组织学分级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33、5.342,P=0.007、0.024).结论 HSPA5的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对于判断乳腺癌的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 细胞角蛋白14、15在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申宇宏;许翠萍;史志猛;孙园园;赵和平;刘静

    目的 观察细胞角蛋白(CK) 14、CK 15在正常食管组织与不同分化程度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5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14、CK15、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14、CK15与PCNA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K14、CK15、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2.7 %(40/55)、63.6%(35/55)、65.5%(36/55);其中CK14与CK15阳性表达存在相关性(C=0.725、P< 0.001),CK14、CK15表达与PCNA表达均存在相关性(P<0.001);CK14、CK15的阳性表达强度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呈下降趋势,PCNA的阳性表达强度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呈升高趋势.癌旁组织中CK14、CK15与PCNA均仅表达在鳞状上皮基底层组织细胞,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4%(31/55)、52.7%(29/55)、56.4%(31/55),癌组织、近切缘组织、远切缘组织中三者的阳性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1).CK14、CK15的表达在临床病理参数不同分层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K14阳性患者、CK15阳性患者术后生存期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结论 食管鳞状上皮基底层CK14、CK15阳性的组织细胞可能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癌变有关.CK14、CK15可能共同参与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分化与进展过程.联合检测CK14、CK15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对指导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分化程度及预后判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治疗肿瘤患者剂量优化试验研究

    作者:郝志英;李亚冬;张文静;侯洁;倪海燕

    目的 探讨环磷酰胺与顺铂联合化疗佳给药剂量.方法 对120例卵巢癌和恶性淋巴瘤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6组,分别按照环磷酰胺(CTX)500 mg/m2+顺铂(DDP) 40 mg/m2、CTX 500 mg/m2+ DDP 50 mg/ m2、CTX 500 mg/m2+ DDP 60 mg/m2、CTX 600 mg/m2+ DDP 40 mg/m2、CTX 600 mg/ m2+ DDP 50 mg/m2、CTX 600 mg/m2+ DDP 60 mg/m2静脉给药,每周1次,连用2周,比较各组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化疗组(CTX 500 mg/m2+DDP 60 mg/m2、CTX 600 mg/m2+ DDP 60 mg/m2)白细胞抑制率较高,分别为72.6%、79.3%,淋巴细胞损伤大,血肌酐、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下降,而低剂量化疗组(CTX 500 mg/m2+DDP 40 mg/ m2)血象在正常范围,肾功能、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结论 CTX与DDP联合化疗佳给药剂量分别为500、40 mg/m2.

  • 树突状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共同作用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端粒酶反转录酶mRNA的间接影响

    作者:韩毅;王迪;曲迪;李逸文;温良鹤;崔凤;孟秋;徐玉清

    目的 观察树突状细胞(DC)与自然杀伤(NK)细胞体外共同作用对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人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 mRNA的影响.方法 从健康人外周血中获得DC、NK细胞,在transwell培养体系中用DC、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的微环境作用A375细胞,采用反转录PCR检测A375细胞hTERT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transwell下室的DC与NK细胞单独或共同作用均能间接抑制上室A375细胞hTERT mRNA的表达,DC联合NK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且对A375细胞hTERTmRNA的抑制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 DC、NK细胞能间接抑制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hTERTmRNA的表达,DC和NK共同作用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 子宫颈癌患者可溶性尿激酶受体、鳞状细胞癌抗原、人乳头瘤病毒16、人乳头瘤病毒18联合检测的意义

    作者:郭勇峰;郑曙民;李新燕

    目的 探讨可溶性尿激酶受体(suPAR)、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人乳头瘤病毒(HPV) 16、HPV18联合检测在子宫颈癌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6例子宫颈癌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血液和子宫颈分泌物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suPAR及SCC-Ag水平,用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子宫颈分泌物HPV16、HPV18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 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SCC-Ag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升高[(1.072 5±0.305 2)ng/ml比(0.501 7 ±0.179 3)ng/ml、(0.980 6±0.162 7)μg/ml比(0.261 4±0.006 3)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及原位癌患者分泌物HPV16、HPV18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89%(90/167)和46.15%(18/39),比健康对照组(6.67%,4/6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SCC-Ag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5),子宫颈浸润癌患者子宫颈分泌物HPV16、HPV18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血浆suPA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SCC-Ag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尚不能认为子宫颈浸润癌患者血浆suPAR水平与感染HPV16、HPV18有关.

  • miR-125a-5p在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中表达水平的研究

    作者:吴小兵;徐学虎;伍尚标;江庆萍;刘海波;陈戎;孙嫣

    目的 分析研究miR-125a-5p在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不同分化CRC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iR-125a-5p在26例不同分化程度CRC患者肿瘤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较miR-125a-5p在肿瘤和瘤旁组织中表达水平的差异.通过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miR-125a-5p作为诊断标志筛查CRC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相对瘤旁正常组织,miR-125a-5p在高、中分化CR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在高分化肿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下降了近300%(P=0.047),在中分化CRC中下降超过500%(P=0.000).miR-125a-5p对筛查中分化CRC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80.00%、90.00%.结论 不同分化程度CRC中miR-125a-5p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提示miR-125a-5p在CRC的分化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iR-125a-5p具有作为CRC临床筛查指标的潜能.

  • 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中hMLH1和hMSH2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崔晋峰;娄蕾;曹力勇;王媛;李丹;崔爱荣;吴文新;李月红;张祥宏

    目的 分析hMLH1和hMSH2在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不同部位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比检测52例食管胃交界腺癌和17例远端胃癌hMLH1和hMSH2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分析表达差异及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食管胃交界腺癌组织中,hMLH1和hMS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55.8%(29/52)和63.5%(33/52),远端胃癌中hMLH1和hMSH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41.2%(7/17)和70.6%(12/17),两者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hMLH1和hMSH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MLH1和hMSH2并不是食管胃交界腺癌和远端胃癌发生机制差异性的关键分子.

  • 不同纵隔淋巴结切除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志强;张文峰;刘宏;刘振波;李时捷;唐怀好

    目的 探讨肺癌纵隔淋巴结不同切除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连续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1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SLND)组216例,淋巴结采样术(LNS)组199例.检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d及术后7d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C)及淋巴细胞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比例.对两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SLND组术后各时点全血中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比例均低于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d:淋巴细胞(0.95±0.57)×109/L比(1.10±0.65)×109/L,CD8+T淋巴细胞(19.53±6.48)%比(20.93±6.70)%,NK细胞(17.36±6.06)%比(18.57 ±5.97)%,均P<0.05;术后7d:淋巴细胞(0.86±0.53)×109/L比(1.00±0.60)×109/L,CD8+T淋巴细胞(17.27±5.64)%比(18.40±5.26)%,NK细胞(13.11 ±4.84)%比(14.20±5.30)%,均P< 0.05];术后3d时LND组CD4+T淋巴细胞低于SLN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59±6.53)%比(31.19±6.32)%,P<0.05],术后7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64±6.65)%比(37.20±6.83)%,P>0.05].结论 与SLND相比较,LNS可以减轻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抑制.

  • 多西紫杉醇化疗前使用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佳琪;张武

    目的 观察多西紫杉醇化疗前使用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患者变态反应及液体潴留发生率,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0年2月至2014年5月行含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联合地塞米松预处理的1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2例)和对照组(74例),其中胃癌52例,乳腺癌55例,肺癌39例.对照组预处理方案:使用多西紫杉醇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8 mg,2次/d,连续3d;试验组预处理方案:使用多西紫杉醇前半小时地塞米松5 mg静脉推注.结果 对照组变态反应发生率为8.11%(6/74),试验组为9.72%(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7,P=0.732).对照组液体潴留发生率为9.45 %(7/74),试验组为9.72%(7/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P=0.957).结论 多西紫杉醇化疗前使用低剂量地塞米松预处理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与常用预处理方案相比,变态反应及液体潴留发生率未增高.

  • 卵巢囊性畸胎瘤并T细胞源性淋巴瘤一例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奉拉拉;陈玉;李罗翔;刘艺;李世杰;汪盛贤

    目的 分析罕见病例卵巢囊性畸胎瘤(MCT)并T细胞源性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及临床治疗现状.方法 用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文献对1例MCT并T细胞源性淋巴瘤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患者,女,63岁.左侧卵巢肿瘤12 cm×12 cm×8 cm,多房,多为实性灰白色,囊内有脂质、毛发.镜下见囊壁有大小一致的肿瘤细胞弥散分布,细胞体积小,胞质少,核深染;另见鳞状上皮、毛囊、皮脂腺和软骨;鳞状上皮及软骨间瘤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瘤细胞:Vim+++、Ki-67+(>75%)、LCA+++、CD43+++、CD3++,其余标志物为阴性.结论 该例MCT上皮、软骨成分为良性,小细胞肿瘤成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T细胞淋巴瘤,多系MCT恶变,尚属罕见.该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切除、术后酌情追加化疗、放疗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 miR-34b表达调控及其在肿瘤发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宋秀军;李峰生

    mi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具有高度保守性和组织特异性.其广泛参与调控细胞的生长、发育等许多复杂生命过程,在多种肿瘤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miR-34b为新近发现并备受关注的miRNA之一,受p53及其启动子甲基化等因素的调节,并通过调控多种靶分子参与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对肿瘤的发生与调控起作用,在肿瘤的治疗与预后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miR-34b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型灌注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冉;吴水清;朱煊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指局限于黏膜和黏膜下的膀胱恶性肿瘤.NMIBC具有高复发性,且有可能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的辅助腔内灌注治疗可使部分患者获益.目前临床上用于膀胱灌注的药物很多,但寻找出更加有效、安全的新型膀胱灌注药物一直是研究热点.

  • 丹参酮ⅡA体内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陆新良

    近年来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备受关注,体外研究证实丹参酮ⅡA对多种细胞具有细胞毒性并可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但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及机制尚未被阐明.丹参酮ⅡA剂量差异大,用药途径有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等,疗程不等.水溶性差、肠道吸收差、口服生物利用度差等影响了丹参酮ⅡA的应用,这些也是下一步研究丹参酮ⅡA方向.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肿瘤
  • 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张华一

    激活免疫系统以达到肿瘤的治疗效果是免疫学与肿瘤学上的一个长远的目标.随着基础免疫治疗在肿瘤研究中的不断发展,IgE介导的变态反应与肿瘤学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IgE抗体介导Ⅰ变态反应与恶性肿瘤的发生、预后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具体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变态反应可能降低肿瘤的发生危险性,但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大样本的循证医学证据来验证其相关机制.

    关键词: 肿瘤 变态反应 IgE
  • 左肺鳞状细胞癌眼睑转移一例

    作者:易亮;易建莉

    患者 男,47岁,2012年9月因咳嗽、胸痛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肺部CT,提示左上肺肿块并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舌叶肿物,病理活组织检查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在我院行头部CT等检查无异常,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左上肺中央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ⅢA期(cT2N2M0).患者在我科先后行3个周期GP方案(吉西他滨1.4 g第1、8天,顺铂40 mg第1天至第3天)化疗,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患者拒绝放疗,于2013年2月28日行左上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左下肺袖式吻合术,术后病理:(1)中分化鳞状细胞癌(图la);(2)第5组1枚、第6组2枚、第7组6枚、第8组3枚、第10组2枚淋巴结未见癌转移;(3)支气管残端阴性.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继发右心衰竭一例

    作者:陈婷;何国民;徐娟;蔡亚云;贲海祥;钟宜干

    患者 男,70岁,因头昏乏力6年余,加重半月入院,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目前服用格列吡嗪5 mg,2次/d治疗,血糖波动于7.5~8.5 mmol/L,患者2006年确诊后曾服用雄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复方皂矾丸治疗,效果不佳,贫血加重,血红蛋白输血前维持在55~ 60 g/L,间断输血支持治疗,每次输血1.5 U,6~8次/年.2011年患者乏力加重,反复查铁蛋白高于1 500 ng/ml,肝功能异常,脾大,予去铁及保肝治疗.2013年9月患者出现头昏乏力加重,活动后胸闷气促,食欲缺乏,腹胀,严重时上腹部疼痛,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

  • 体内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光声流式细胞技术

    作者:付雷;于甬华;于金明

    光声流式细胞技术(PAFC)是在整合了高重复率激光技术、信号快速获取技术、超声聚焦转换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体内细胞检测技术.其原理为采用低功率、高重复率的激光在特定波长下进行照射,检测目标物接受特定波长的激光激发后产生快速激光能量的弛豫,发射出声波信号被接收.PAFC具有高效、无创、实时的特点,使实时动态监测循环或淋巴系统中肿瘤细胞的愿望逐渐成为现实,是一种极具前景的临床肿瘤研究工具.文章介绍PAFC的原理、近年来的发展应用及目前尚待解决的问题.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