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肿瘤学 >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肿瘤研究与临床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 종류구여림상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主办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355/R
  • 国内刊号: 贾力涛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rc@cmaph.org
  • 曾用名: 山西肿瘤防治通讯
  • 创刊时间: 198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医学会、山西省肿瘤研究所、山西省肿瘤医院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肿瘤学
期刊荣誉:
  • 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癌胚抗原联合检测对子宫颈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作者:崔桐;韩存芝

    目的 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癌胚抗原(CEA)联合检测对子宫颈癌的诊断、疗效评估、病情监测及预后分析的意义.方法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子宫颈癌患者424例,妇科良性病患者400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SCC-Ag和CEA水平,同时收集子宫颈癌患者的盆腔彩色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子宫颈癌组血清SCC-Ag、CEA及二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55.9 %(237 /424)、26.4%(112/424)、61.8%(262/424)]均高于良性病组[12.0%(48/400)、12.5%(50/400)、14.5%(58/400)](均P< 0.05).SCC-Ag和CEA联合检测对子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61.8%)高于CEA、SCC-Ag单项检测(55.9%、26.4%)(均P< 0.05).治疗前血清SCC-Ag、CEA水平在不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子宫颈癌患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Ⅰ、Ⅱ期子宫颈癌患者SCC-Ag与CE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45.5%(71/156)、73.2%(139/190)]高于超声检查[33.3%(52/156)、51.1%(97/150)](P< 0.05).手术、同步放化疗和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后SCC-Ag水平(中位数为0.34、0.51、0.33 ng/ ml)低于治疗前(0.48、3.44、1.29 ng/ml),CEA治疗后水平(中位数为0.75、0.81、0.71 ng/ ml)低于治疗前(1.22、1.53、1.50 ng/ ml)(P< 0.05).三种方式治疗后,SCC-Ag、CEA水平升高及未降至正常范围的子宫颈癌患者中分别有33.3 %(6/18)、56.5%(13/23)和46.1%(35/76)复发或转移.SCC-Ag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P<0.05),而CEA阳性和阴性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Ag和CEA联合检测可作为子宫颈癌辅助诊断的首选标志物.SCC-Ag和CEA联合检测可以作为临床分期、病理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疗效评价、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对于Ⅰ、Ⅱ期子宫颈癌患者SCC-Ag和CE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盆腔超声检查.

  • 双硫仑联合Cu抑制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移植瘤生长的动物实验

    作者:查洁;周勇;邓漫漫;骆宜茗;谢泗停;徐兵

    目的 探讨双硫仑(DS)联合铜(Cu)对人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每只裸鼠给予全身2GyX线照射2 min,于背部近腋下处皮下接种对数生长期Raji细胞1×107个,建立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18只造模成功的裸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DS组、DS/Cu组;观察不同用药组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情况,计算肿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比较三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用药组处理后移植瘤组织中p-JNK、c-jun蛋白表达.结果 DS组、DS/Cu组和对照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分别为(67.71±2.15) mm3、(33.35±7.74) mm3、(246.40±42.88) mm3,肿瘤质量分别为(43.35±4.22)mg、(18.05±2.88)mg、(91.30±27.27)mg,三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7.579,P=0.000;F=16.369,P=0.000).多重比较结果显示,DS组、DS/Cu组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DS/Cu组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均低于DS组(均P< 0.05).DS组和DS/Cu组抑瘤率分别为63.48%和80.24%.DS和DS/Cu处理后移植瘤细胞出现了凋亡的改变,DS/Cu组更加明显.DS和DS/Cu处理后p-JNK、c-jun蛋白表达均上调,其中DS/Cu组上调更加明显.结论 DS/Cu可抑制伯基特淋巴瘤Raji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活化JNK通路有关.

  • 血清甲胎蛋白、α-L-岩藻糖苷酶、5'-核苷酸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高海锋;赵秋剑;王静;高凤英;乔芬;李晓雁

    目的 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岩藻糖苷酶(AFU)、5'-核苷酸酶(5'-N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检测在肝细胞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为HCC早期、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首诊为HCC的患者120例(HCC组)、肝硬化患者150例(肝硬化组)、肝炎患者200例(肝炎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速率法、过氧化物酶法和酶比色法测定血清AFP、AFU、5'-NT和GGT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HCC组、肝硬化组、肝炎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AFP、AFU、5'-NT和GGT的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AFU、5'-NT和GGT单独检测HCC的灵敏度分别为58.33 %(70/120)、82.50 %(99/120)、85.00%(102/120)、78.33 %(94/120),特异度分别为88.33%(106/120)、73.33 %(88/120)、88.33%(106/120)、71.67 %(86/120),AUC分别为0.655、0.702、0.814、0.754,四项指标联合检测HCC的灵敏度为98.33 %(118/120),特异度为96.67 %(116/120),AUC为0.975,均较单项检测高(均P<0.05).结论 血清AFP、AFU、5'-NT和GGT联合检测可提高HCC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优势互补,对HCC的早期和快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CO2注入法在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前磁共振成像分期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徐树明;靳宏星;关晓力

    目的 探讨CO2注入法及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将CO2气体经导管注入子宫腔内的方法对38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盆腔MRI扫描,对Ⅰ期子宫内膜癌进行术前分期诊断.以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对CO2注入法与常规扫描方法(43例)的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常规扫描组Ⅰ期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1.3 %(35/43),其中ⅠA期为75.0 %(6/8),ⅠB期为83.9 %(26/31),ⅠC期为75.0 %(3/4);子宫腔内注入CO2组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9.4 %(34/38),其中ⅠA期为85.7%(6/7),ⅠB期为88.9%(16/18),ⅠC期为84.6%(12/13).两组分期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1,P< 0.05).结论 采用CO2注入法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部位和肌层浸润程度,该方法简便、安全,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预防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江英强;钟惠;黎明;宋高平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放疗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预防作用.方法 对64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进行分层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采用调强适形放疗.对照组放疗同时予常规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放疗第1天开始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每次1吸,早晚各1次,放疗结束后继续用药3个月.观察放疗前、放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胸部CT、Karnofsky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d)水平.结果 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21.9 %(7/32),低于对照组的46.9%(15/32).研究组放疗后血浆TNF-α浓度为(9.18±3.45)ng/ml,低于对照组的(13.38±2.75)ng/ml,且研究组Kamofsky评分高于对照组[(81.67±7.18)分比(75.00±6.74)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能降低局部晚期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改善患者放疗后的生命质量,对局部晚期NSCLC放疗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 大分割调强放疗治疗局限中高危前列腺癌临床分析

    作者:赵婷;修霞;刘原照;高鸿;徐勇刚;李明;钟秋子;陈大智;李高峰

    目的 分析局限中高危前列腺癌2.5 Gy/次×28次大分割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 2013年12月至2016年3月23例局限中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接受前列腺加精囊2.5 Gy×28次(总量70 Gy)调强放疗,其中17例仅照射前列腺加精囊,6例同时行盆腔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50.4 Gy,分28次).全部患者均接受内分泌治疗.结果 中位随诊13个月,中位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由放疗前的12.90 ng/ml(5.00 ~ 187.00 ng/ ml)降至放疗后的0.13 ng/ml(0.10~ 5.20 ng/ml)(P=0.035).1年无生化失败生存率为77.5%,1年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为87.7%.急性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1级34.8 %(8/23),2级21.7%(5/23),3、4级均为0.无晚期泌尿系统反应出现.急性直肠不良反应发生率:1级52.2%(12/23),2级34.8 %(8/23),3、4级均为0.8.7%(2/23)的患者出现2级晚期直肠不良反应.结论 局限中高危前列腺癌采用2.5 Gy/次×28次大分割调强放疗近期疗效满意,不 良反应轻.

  • 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表现与病理特征

    作者:汪春荣;邱士军;沈比先;高德宏;褚千琨;冯柳;薛水培;高慧

    目的 分析血管瘤型脑膜瘤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及病理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血管瘤型脑膜瘤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术中所见及病理特征.结果 18例中,病灶位于幕上者13例,幕下者5例;位于大脑镰旁3例,大脑凸面7例,小脑3例,桥小脑角区2例,鞍区及鞍上2例,蝶骨嵴1例.肿瘤多为类圆形,13例病灶可见瘤周水肿,14例病灶内可见血管流空,5例病灶内可见坏死囊变.增强扫描示肿瘤多明显均匀强化,16例病灶与硬脑膜以宽基底相连,其中15例可见脑膜尾征.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18例中7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中CD34+6例,CD31+7例,上皮膜抗原(EMA)+6例,波形蛋白(Vim)+6例,S-100-7例,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6例,7例增殖细胞抗原Ki-67阳性指数均<10%.结论 血管瘤型脑膜瘤具有一定的磁共振影像特征,分析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术前诊断率,但确诊仍需依据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效果观察

    作者:鲁萍;兰胜民

    目的 分析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50例,其中采用单纯调强放疗(单纯放疗组)25例,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同步放化疗组)25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实体瘤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50例脑转移瘤患者均完成治疗.同步放化疗组中,17例患者未完成同步放化疗后6个周期的替莫唑胺辅助化疗.单纯放疗组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8例,进展4例,总有效率52 %(13/25),疾病控制率84 %(21/25);同步放化疗组中,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16例,稳定4例,进展0例,总有效率84%(21/25),疾病控制率100 %(25/25).两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放疗组生存率为72%,同步放化疗组生存率为7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强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转移瘤有效,但未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三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陈民;王文超;朱晓蔚;刘福兴;戴桂红;蒋小芹;于鸿

    目的 探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AF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3例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回顾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AFH患者中女性1例,男性2例;年龄12~21岁,平均年龄1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真皮及皮下的无痛性肿块.镜下肿瘤细胞主要由多形性的梭形细胞及多角形细胞组成,其间混杂多核巨细胞;假血管瘤样腔隙,腔内充满红细胞,但囊壁缺乏血管内皮细胞.免疫表型:3例波形蛋白(Vim)及CD68阳性,2例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1例结蛋白(Des)与上皮细胞膜抗原(EMA)阳性,1例CD99阳性,CKpan、S-100、CD34、CD31均阴性.结论 AFH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软组织肿瘤,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

  • 钙化性乳腺癌数字化X线特征与分子生物学指标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杨彩仙;李建民;赵宏光

    目的 探讨钙化性乳腺癌全数字化X线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基因(C-erbB-2)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77例临床触诊阴性的钙化病变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经三维导丝立体定位或真空辅助旋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检测病变中ER、PR、C-erbB-2及Ki-67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的钙化与E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80,P< 0.05),与C-erbB-2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45,P< 0.05),与PR、Ki-67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钙化性乳腺癌的X线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反映癌细胞的分子生物学行为,从影像学角度为临床评估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 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效果

    作者:赵庆文;刁建峰;闻庆;宋利;任云

    目的 观察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ⅡB~ⅢB期子宫颈癌患者156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热疗,每组78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3 %(72/78)和88.5 %(6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给予热疗联合同步放化疗处理,在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情况下,可提高近期疗效.

  •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作者:张秀娟;徐伟

    目的 比较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单用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初治MDS患者,其中观察组16例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化疗,对照组17例单用小剂量HAG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完全缓解(CR)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68.8%(11/16),对照组:23.5%(4/17),P=0.01].治疗中所有患者均可耐受不良反应.结论 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HAG方案较单用HAG方案治疗MDS具有更好的疗效,CR率更高,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 浸润性膀胱癌伴皮肤转移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葛蕙心;石家齐;孙发;吴朝阳

    目的 提高对膀胱癌皮肤转移的认识,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皮肤转移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该患者大腿内侧、腹部见大量红色质硬结节.病理活组织检查结果:左大腿皮肤结节真皮及皮下见癌浸润,倾向尿路上皮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浸润性尿路上皮癌.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患者拒绝放疗及化疗,于出现皮肤转移后2个月余死亡.结论 膀胱癌患者出现皮肤转移在临床上较为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应尽早联合化疗,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 肿瘤抑制基因RECK的表观调控研究进展

    作者:宁士龙;马宵

    RECK蛋白在正常细胞和组织中表达量很高,但在发生恶转的细胞和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后续的功能研究证明RECK具有肿瘤抑制功能,因此阐明支配细胞内RECK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表观调控在调节体内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众多研究也表明RECK基因受表观调控.文章综述到目前为止发现的能够表观调控RECK基因表达的机制.

  • 新药时代多发性骨髓瘤的巩固、维持和持续治疗

    作者:朱婉秋

    随着新药和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但由于骨髓瘤生物学特性及初始治疗后微小残留病的存在,大部分MM患者的病程都呈现为一系列“缓解-复发”循环模式.因此需对移植后的MM患者进行巩固、维持治疗,对高龄、不适合移植的MM患者进行持续治疗.文章对新药时代MM的巩固、维持和持续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抑癌基因PTEN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娜;田甜

    PTEN基因是迄今发现的第一个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研究发现PTEN基因不仅在细胞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及细胞凋亡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都与该基因突变或缺失有关,因此PTEN一直是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文章对近年来PTEN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肿瘤 抑癌基因 PTEN
  • 人乳头瘤病毒E6/E7蛋白在子宫颈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玉

    子宫颈癌的发生是多种致癌因素长期协同作用的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引起子宫颈癌的主要生物学因素,而HPV E6/E7蛋白在其恶性转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探讨了HPV E6/E7的致癌机制及其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并针对以HPV E6/E7为目标的靶向治疗进行了综述.

  • 成年人颈静脉孔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

    作者:高峰;董军;王继超;王玉环;杨小朋

    患者 男性,49岁,以言语不清1年,加重伴饮水呛咳、右肩部肌肉萎缩半年为主诉入院.查体阳性体征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右侧听力下降,伸舌右偏,右舌肌萎缩,咽反射减退,吞咽困难,右侧鼻唇沟变浅,右肩部三角肌、胸锁乳突肌较左侧萎缩,耸肩无力,双下肢腱反射减退,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头颅CT提示:右侧颈静脉孔扩大,右侧咽旁混杂密度影,病灶内可见不规则钙化,向下延伸至右侧颞骨岩尖部,邻近骨质吸收破坏,病灶与右侧颈静脉分界不清.

  • 腰椎椎管内硬膜外非椎体起源海绵状血管瘤一例

    作者:闫广辉;张庆胜;魏巍;杨建博;代宏杰;武佳奇

    患者 女性,49岁.主因双下肢麻木、无力7个月余入院.专科查体:腰椎活动受限,上腰段棘突压痛叩击痛,可向双下肢放射,双下肢自腹股沟以远痛觉减退,双下肢各肌肌力约为Ⅳ级,双侧膝腱反射减弱,双侧跟腱反射未引出,双下肢病理征未引出.磁共振成像(MRI)提示:腰1~2椎体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椭圆形T1W1等信号(图1A),T2W2高信号(图1B),信号均匀,边缘清楚,大小约为4.2 cm×1.3 cm,脊髓圆锥受压,椎管矢状径减小.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切除,术中可见肿物呈红褐色,质地软,与脊髓硬脊膜紧密粘连,小心完整地切除肿瘤组织.术后病理结果为非椎体起源海绵状血管瘤(图2).患者术后双下肢麻木感明显减轻,自觉双下肢轻松感,术后3个月随访时,双下肢肌力基本恢复正常.

肿瘤研究与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