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医药临床杂志

中医药临床

中医药临床杂志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중의약림상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安徽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7134
  • 国内刊号: 34-126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6-131
  • 曾用名: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安徽
  • 主编: 王键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电针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68例临床观察

    作者:任宏伟;王恩龙

    目的:探究电针拮抗肌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肌张力增强的疗效.方法:以简单随机法,将68例中风后偏瘫肌张力增高患者随机分成分2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拮抗肌电针治疗进行干预.电针每次持续30min,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评估患侧肌张力状态(用改良Ashworth的量表分,MA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程度MAS评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测定结果(P<0.05).结论:电针拮抗肌对患侧肢体进行针对性治疗,可通过神经反复刺激,从而改善患肢肌张力,使运动更为协调,增强患者生活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 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疗效观察

    作者:王莉;蔡永亮;王艳昕;韩辉;侯志峰;许珍晶;徐磊;马守亮;徐明安;朱红

    目的:观察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的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解郁一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实验组在治疗1周见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8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2、4、6、8周末,实验组HAMD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一号方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帕金森病合并抑郁症状较单用盐酸帕罗西汀起效快,效果好.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马玉丹;李庆彬

    目的:分析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hs-CRP、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症状积分为(6.22-1.54)分低于对照组(7.49±1.83)分,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可有效降低气虚血瘀型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恢复动脉血管弹性,减少动脉粥样斑块发生,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痰浊内阻夹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作者:王静敏

    目的 观察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对痰浊内阻夹瘀型稳定心绞痛临床症候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痰浊内阻加瘀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8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心悸、胸闷、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各主要症状发作次数显著减少,观察组发作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前各主要生化指标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酐数值较该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使用二陈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方治疗痰浊内阻夹瘀型心绞痛,可显著减少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发作次数,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补肾强督汤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阮丽萍;梁成名;张金山

    目的:观察补肾强督汤合火龙灸技术对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予中医补肾强督汤联合火龙灸治疗,2组疗程均为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及后晨僵、疼痛时间、ESR、CRP、a-AGP指标及SF-36、SAS、SDS.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证候疗效及2组实验室指标ESR、CRP、a-AG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总积分及SF-36各项均明显升高,而SAS、SDS积分明显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肾强督汤合火龙灸治疗肾虚督寒型AS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 自拟伤科A配合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研究

    作者:胡继功;洪登北;刘巍;曹建明;陈家富;刘波;李文君;李本杨

    目的:探讨院内协定方伤科A配合PFNA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PFNA内固定微创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药伤科A汤剂+仙灵骨葆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水平,同时观察2组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患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60例入选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治疗组病患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及血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至第6天内治疗组VAS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周至1月内治疗组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A可促进患者术后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血沉的恢复,说明伤科A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病患术后血红蛋白及炎症指标的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促进患者机能的恢复,临床使用可取得更加满意的疗效.

  • 膝痛Ⅰ号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祝宗华;光波;吴光辉;胡永斌;黄新星

    目的:探讨膝痛Ⅰ方治疗风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风寒湿型).随机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27例(内服膝痛Ⅰ方);对照组26例,口服塞来昔布.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析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一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膝痛Ⅰ方治疗风寒湿型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活血化瘀法结合针灸对气滞血瘀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继伟;黄俊卿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结合针灸对气滞血瘀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中医院骨病二科&整脊科门诊诊断为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的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身痛逐瘀汤加减口服,同时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迈之灵片、甲钴胺片(弥可保)、洛索洛芬钠片(乐松)口服.2组均配合腰背肌功能锻炼.疗程结束后,对其临床疗效、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问卷(Roland-Morri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Roland-Mo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Roland-Morri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活血化瘀法结合针灸治疗气滞血瘀型椎间盘源性腰痛临床疗效肯定、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复方改善痰热扰心型中风后睡眠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沈斌;姜文萍;刘龙彪;严晓铭;陈梅;沈艳;陈号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改善痰热扰心型中风后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痰热扰心型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复方和艾司唑仑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价量表(PSQI)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有助于改善痰热扰心型中风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 强心宁合剂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作者:王馨瀚;李文杰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强心宁合剂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和ACEI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宁合剂进行中药治疗.然后观察2组的2组患者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变化.疗程均为12周.结果: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LVEF、NT-proBNP等方面治疗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心宁合剂对于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心脏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减少病死率.

  • 康复加针灸治疗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蒋鹏军;邓伟;胡彦红;张路路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康复加针灸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实施康复加针灸治疗,将2组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后的BI指数、FIM评分、NIHS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I指数、FIM评分、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缺血中风患者实施康复加针灸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 益气化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临床观察

    作者:王金梅;郭俊杰

    目的:观察益气化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证),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饮食、运动、降糖西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化浊胶囊.连续治疗12周,观察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判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82.2%(P<0.05);治疗后FPG,2hPG,HbA1c、FINS、HOMA-IR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证候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气化浊胶囊辅助治疗气阴两虚、痰瘀互结型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状态,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 自拟清肝降压汤治疗肝阳上亢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骆家富;周兆鹏;王迪峰

    目的:观察自拟清肝降压汤联合西药对于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数值的影响.方法:选取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清肝降压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血压.结果:两组的全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全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自拟清肝降压汤与常规西药联合应用在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病领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常规西药.

  • 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内服联合外敷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仝尊;张晓刚;赵永利;赵文韬;王志鹏

    目的:研究内服联合外敷制剂对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瘀血痹阻型KOA早、中期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医治疗对照组,分别给予消肿止痛颗粒内服联合化瘀通络蠲痹酊外敷治疗和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各4周,以中医症候量化标准积分和WOMAC骨关节指数、VAS评分评价每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较治疗前均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量化标准积分、WOMAC骨关节指数、VAS评分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服联合外敷中药制剂能够有效缓解KOA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在连续4周的治疗期内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小续命汤对周围型面神经麻痹疗效及神经电生理干预

    作者:宋曦;李雯;赖海燕

    目的:探讨小续命汤对治疗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是否较牵正散存在优势,以及该方取效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方法: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患者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2组患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2组维生素B1、维生素B12、、强的松、阿昔洛韦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合用牵正散,治疗组合用小续命汤,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May积分、临床疗效、面神经电图及瞬目反射R1潜伏期.结果:2组患者的May积分都显著提高,瞬目反射R1潜伏期显著缩短,面神经电图相关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显著,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更有效的缩短瞬目反射R1潜伏期和面神经远端运动潜伏期,提升面神经远端运动波幅是小续命汤临床疗效优于牵正散的神经电生理机制所在.

  • 隔中药穴位艾灸治疗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作者:高艳霞

    目的:评价隔中药穴位艾灸治疗高校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自制中药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2组均以每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有效率及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对女性原发性痛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在此基础上配合艾灸治疗,可使疗效增强,安全可靠.

  • 耳穴压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作者:汪节;汪瑛;江六顺;陈少飞;崔乐乐;柳燕

    目的:观察耳穴压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诊断明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治疗组给予耳穴压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IMT)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和IMT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2组治疗后的血脂水平和IMT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丸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与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相当.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49例

    作者:张超;夏光惠

    产后尿潴留属于中医学“产后小便不通”或“产后癃闭”范畴,是以分娩后6~8h后或产后多日出现排尿困难、小便点滴而出甚则不能自解的一种病症,膀胱残留尿多于100mL[1],是产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常见于高龄产妇、伴有合并症产妇、器械助产及产程大于12h的产妇,其发生率日益增高[2].

  • 陈宪海辨治胸外科手术后顽固性咳嗽验案举隅

    作者:胡晶;刘嘉琪;陈宪海

    胸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肺、纵膈、胸壁、胸膜等脏器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可避免导致各种肺部并发症,其中以术后顽固性咳嗽较为常见.陈宪海教授将其归为“风咳”、“瘀咳”范畴,临床治疗以“祛风活血”为原则,同时兼顾调理脾肾,用药轻灵,效果显著.

  • 曹奕针药并用治疗良性室性早搏经验

    作者:张茂根

    曹奕主任医师,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首届“江淮名医”,全国首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针灸和中药并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临证中对于良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经验丰富,认识独特,每有良效,现将曹师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 项昌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作者:高宝;项昌盛

    介绍项昌盛导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症的经验.通过对项昌盛导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的认识、辨证治疗思路、用药的特点以及治疗效果评价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经验,并附验案1则.

  • 李学军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作者:张磊;李学军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胃黏膜萎缩或伴肠化、不典型增生为病理特点,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痞胀、疼痛;常伴食欲不振、嘈杂、嗳气、反酸、恶心口苦等[1].西医认为其病因包括感染、胆汁反流、胃黏膜微循环障碍[2]、血管活性因子改变、黏膜营养因子缺乏、遗传、免疫等.治疗以根除HP、改善胃动力、维生素治疗、胃黏膜营养因子等对症治疗为主[3].西医治疗虽能缓解症状,但不能逆转萎缩的病理变化.而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标本兼治,副作用少等特点,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宋桂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作者:彭明浩;宋桂华

    宋桂华教授辨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丰富,提出“辨证论治与体质辨证相结合”的观点,认为临床中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以肺脾气虚型多见,同时多兼有阴虚的症状.小儿“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肺虚卫表不固,脾虚生化乏源,使机体御邪之力减弱,故而反复外感.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且复感初期多见热象,灼伤阴津,病程迁延,损及肾阴,故多见有阴虚的症状.宋桂华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并结合小儿生理特点,自拟“参芪龙骨牡蛎汤”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 李传平从六经及气血水理论辨治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经验

    作者:涂元宝

    李传平老师早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为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疾病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在原发性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治疗领域,不拘泥于脏腑辨证,受《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影响,多从六经及气血水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每获良效.笔者有幸随李师临床15余年,受益匪浅.

  • 跟师国医大师徐经世运用“和法”治疗内科杂病心得

    作者:高加齐;李永攀;张莉

    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从事中医临床60多年,在处治内科杂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中医理论方面有很多创见与发挥.作者从和解表里、通达内外;降阳和阴、消痞散结;潜阳和阴、以期其平;和煦肝木、调理脾胃等四个方面,对徐经世教授临床运用“和法”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 李文杰益气活血法巧治老年PCI术后心绞痛经验

    作者:栾蕙竹;李文杰

    PCI术后再发心绞痛是心内科常见的疾病,李文杰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探索出了独到的见解,在常规西药的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认为病位在心,联合肝、脾、肾功能失调而致病.主要病机为气虚血瘀,可由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实夹杂相互转化.治疗上主要采用益气活血之法,临床上随证加减,联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

  • 胡业彬从肾虚血瘀论治老年冠心病经验

    作者:潘军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首要原因,造成近10%的全球疾病负担.每年30%的人口死于心血管疾病.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全球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方式变化明显,产生更多风险因素如吸烟、缺少锻炼、饮食不规律,其心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严重降低个体的健康状况,造成极大的家庭、社会经济负担[1].冠心病又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指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我国传统医学认为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或“真心痛”的范畴[2].

  • 张兰运用脏腑辨证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作者:张栏译;张兰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常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肢体末端的麻凉,灼热,疼痛等感觉异常.西医主要通过控制血糖、抗氧化应激、改善神经供血等方法治疗[1];而中医治疗常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因人制宜,效果显著.张兰教授从医30余年,勤于临证,经验丰富,主张法随证立,方从法出.对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治疗有其独到的见解,认为本病虽病在肢体,但本于脏腑功能失常.笔者有幸随身侍诊,学习经验,体会颇多,现将导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辨治经验整理如下.

  • 雷鸣治疗不寐医案两则

    作者:刘艳;李琦蔚;刘柳;孙雪渊;岳胜男;雷鸣

    雷鸣教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内科各种病症,如不寐、汗证、偏头痛、心悸、胸痹、痤疮及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尤其是治疗不寐,其辨证精准,用药独到,疗效显著,论文以医案形式,阐述其辨治不寐病证之经验和用药特点.

  • 李伟莉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

    作者:储继军;余小琴;马越

    李伟莉,主任医师,教授,安徽省中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首批名中医,安徽省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临床运用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妇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吾有幸跟师多年,收获良多,现将李师中医药辩证论治原发性痛经经验作一总结.

  • 跟师方朝晖教授学习从脾论治糖尿病总结

    作者:李安;方朝晖

    脾为后天之本,而糖尿病的根源主要在脾脏,早期脾失健运,升清降浊失司,精不化正,日久成浊,导致血糖升高.中后期脾虚至极,牵连余四脏六腑,不仅血糖居高不下,而且出现全身症状.方朝晖教授抓住从脾论治这一重要理论,无论糖尿病早期还是中后期,均以脾脏为核心,取得确切的疗效.作者通过跟师继承学习,对方朝晖教授从脾论治糖尿病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 张念志运用膏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作者:鲁德甫;张念志

    膏方具有防治疾病、改善症状、调整体质的疗效,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张教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因素主要为“风、痰、火、气、虚”五个方面,临证做到“二定一观”、膏方以“三个平衡”及顾护胃气为总原则,运用膏方治疗慢性支气炎疗效显著.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临床上依据患者具有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同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可以引起类似症状的慢性病即可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多属于中医学中“咳嗽”范畴.

  • 浅析王亿平对慢性肾衰竭的中医治疗

    作者:过慈燕;王亿平

    慢性肾衰竭是多因素多疾病引起的临床共同表现或综合征,肾功能受损一般是不可逆的,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衰竭和延缓残存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作者对王亿平教授运用中医药诊治慢性肾衰竭方面的独到见解进行了总结.

  • 交感神经阻滞术相关效应研究简况

    作者:王海;陈向华

    神经阻滞是指直接在末梢的神经干、丛、脑脊神经根、交感神经节等神经组织内或附近注射药物或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传导.作者从颈、腰交感神经阻滞术的方法、适应症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颈交感神经阻滞后对急性脑梗赛、神经内分泌及其它方面等疾病的影响,及腰交感神经阻滞后对糖尿病下肢神经痛、不宁腿综合症及下肢缺血性疼痛等疾病的影响,探讨了颈、腰交感神经阻滞的相关效应.

  • 糖尿病肾病肾小球基底膜成分异常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郑婷婷;胡顺金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DM患者致残和致死的原因,同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蛋白尿是DN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肾脏损害的结果,也是加速其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蛋白尿的产生与肾小球基底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病变密切相关.GBM是构成肾小球滤过屏障(GFB)的第二道防线,其改变可引起GFB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蛋白尿产生[1].本文对近年来DNGBM成分异常及其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失眠障碍的基础研究现状

    作者:刘瑞;张波

    失眠是一种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常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等.基于国内外文献检索结果,论文概述了中西医在应对失眠障碍的新基础研究进展.

  • 中药在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孙致保;夏黎明;张东伟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简称胆系肿瘤)是源于胆道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临床上有肝内、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3种.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进入晚期阶段,预后差,并且运用化疗效果差,而中药在胆系肿瘤的应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抑癌基因突变、联合化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多药耐药逆转作用、促进细胞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调控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转移等机制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 浅谈血压晨峰现象研究现状

    作者:祁金涛;丁碧云

    健康成年人的24小时动态血压表现逐渐有序升降,昼高夜低,呈“两峰一谷”现象.血压晨峰现象[1](MBPS)是指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早晨时在特定时刻内急速上升的现象,高时血压值可达80mmHg.近期研究多遵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把晨起后2h内匀称收缩压值减去夜寐中收缩压低值(低值含在1h内匀称值)的差值,不低于35mmHg为血压晨峰现象.而国外学者Kario K等[2]研究认为晨峰差值≥55 mm Hg为阳性,称晨峰现象,反之则无晨峰现象.高水平的血压晨峰加剧靶器官的侵害,又是早晨心脑恶性急症高发主要因素.故调控血压水平,降低血压变异性成为防治心脑急恶性突发事变的新思想.

  • 针刺神门穴对脑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宇;林先刚

    从神门穴的疗效、神门穴与脑功能的关系、针刺神门穴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针刺神门穴对脑功能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服务并指导临床实践.

    关键词: 针刺 神门穴 脑功能
  • 中医药对高LDL-C血症促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干预作用研究

    作者:丁小朋;丁碧云

    目的:综述近年中医药治疗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及抗动脉粥样硬化(AS)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收集相关文献,从中医病因病机认识、相关实验研究及中药对其干预机制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高LDL-C血症促进AS形成基本病机是以“脏腑亏虚”为本,“痰瘀毒互结”为标,正虚邪实相互影响,使病变不断发展.实验研究亦表明中药在降低LDL-C水平,抑制LDL氧化、减少ox-LDL生成,干预ox-LDL致AS的形成等环节方面效果突出.结论:中医药对高LDL-C血症促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作用广泛,不良反应少.

  •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学研究概况

    作者:代玲玲;汪承芳;董昌武

    查阅整理近几年来原发性高血压(EH)与中医体质的相关研究文献,了解中医体质学及其在高血压病防治领域的研究概况,从原发性高血压的常见中医体质类型相关性研究,中医体质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方面进行总结,为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为促进人类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

  • 中医药调节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

    作者:孙春;曾永蕾

    癌因性疲乏是肿瘤病人常见伴发症之一,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继续治疗的信心.在癌因性疲乏的治疗上,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中医药对癌因性疲乏的研究着重于免疫方面.作者从免疫角度入手,归纳整理近几年中医药对癌因性疲乏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 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

    作者:夏先艳;张国梁;侯勇;韩啥;季青青;刘雨香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介导的以肝脏局部多种炎性细胞浸润的慢性感染性疾病.HBV发病与宿主免疫应答功能强弱密切相关,其宿主免疫功能状态影响着此病的病程及预后转归.HBV的发病与T细胞亚群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作用机制多从对免疫调节的影响角度探索抗病毒机制,中医药对调节CHB患者免疫功能具有独特优势,论文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等对CHB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等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医务人员有一定的启迪.

  • 基于细胞通路的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镇痛、抗炎机制研究

    作者:解明月;张慧;王亚玲;李振汉;黄健美;侯逸文

    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类风湿关节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针刺可通过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的活化,抑制促炎因子的增加,促进抑炎因子分泌,从而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然而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相关细胞通路间的系统联系不够;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缺乏中医整体观等.因此,通过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从针灸与细胞传导通路的关系探讨针灸治疗RA的镇痛、抗炎机制,有望在针灸治疗RA机制方面取得新的进展,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 基于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关系的中医药研究

    作者:章天琪;查安生

    以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为切入点,通过运用与分析中医学与微生态学的相通之处,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以及与其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为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 膈肌疲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作者:郭丽青;刘向国

    膈肌是重要的呼吸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进行性加重常伴随严重的呼吸肌疲劳,表现为膈肌功能性改变、肌力和耐力的下降.炎性细胞因子的代谢紊乱与膈肌细胞的过度凋亡引起膈肌疲劳是COPD呼吸困难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论文围绕膈肌疲劳在COPD发病时形态与功能改变、COPD膈肌疲劳病变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 中医药对冠心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作者:胡根胜;邵正斌

    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不可替代的重要检查与治疗措施.炎症反应作为冠心病主要病理机制之一受到重视,多种重要炎性因子参与病变发展,影响着斑块性质、病变严重程度以及介入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并对预后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中医对介入术后炎症反应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其病因病机、证型研究以及治则治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果;中药及其各种剂型干预炎症因子的临床药理研究也逐步开展,为指导临床实践及新药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 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研究进展

    作者:安军伟;张云飞;吴海波;惠银银;江苏闽;陈东煜

    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现象的发现,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HD)的诊断和治疗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排除必须手术的适应症外,保守治疗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随着腰椎间盘突出后重吸收的作用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特色治疗优势在重吸收中愈发凸显其重要作用.

  • 从心肾不交论治老年高血压合并睡眠障碍

    作者:蒋蕾;赵立群

    心肾不交是中医藏象中的重要理论,对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老年人年迈体衰,年高肾亏,心功能退化,心肾不交已成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失眠的重要病机.睡眠障碍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相互影响.为了更好地控制血压水平,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本文尝试从心肾不交入手,以交通心肾的方法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

  • 中医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辨治体会

    作者:倪海雯;陈晓丽;姜鹏君;于慧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恶性肿瘤,西医治疗以新药及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但是仍有较多患者存在耐药、毒副反应重、治疗不耐受.中医治疗该病以辨证为根本,病机以肾亏瘀毒为主.作者在临床治疗中以中西结合为治疗模式,化疗期扶正健脾和胃,减轻西药毒副反应,减毒增效,化疗结束后则扶正解毒以防复发,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 从湿热论治糖调节受损

    作者:艾雪;王东

    糖尿病患者处于逐年递增状态,并发症亦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待攻克的难题.绝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是由糖调节受损逐步发展而来,延缓糖调节受损的发展对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糖调节受损即中医的脾瘅,湿热为主要致病因素,其主要病机为脾失运化,脾不升清,湿热内生,治疗上以清热化湿泄浊为主.

  • 从虚、痰、瘀论治老年高血压病

    作者:汪磊;尤可

    高血压病是现今社会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高发人群.脏腑虚衰,精气血亏虚是老年高血压病的发病基础,痰瘀阻络是老年高血压病的重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是老年高血压病的证候特点.临床治疗中应虚实同调,标本兼顾,注意虚、痰、瘀在老年高血压病病程各阶段的作用.

  • 运用滋阴降火法治疗男科疾病举隅

    作者:赵文;李鹏超;张琦;马慧杰

    男科疾病病因病机纷繁错杂,诊断治疗难易参半,是临床具有挑战性的病症.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观念逐步转变,男科疾病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重视,其就诊率逐年增高.祖国医学对于男科疾病的研究起步较早,历代医家有较为全面的论述,且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尤以滋阴降火法治疗男科疾病为突出,治疗效果值得肯定,以其绿色、对人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突出了中医药在治疗男科疾病的优势.

  • 从“肺”论治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

    作者:胡恒昶;殷丽平

    肺主皮毛,皮毛之生理、病理皆由肺所主.如若肺生病变,不能输精于皮毛,则皮毛亦可会产生病变,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相关症状.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在糖尿病并发症中很常见,皮肤瘙痒难耐,或呈顽固性,或呈阵发性,但其总属于皮毛病变范畴,故可通过调理肺脏以治之.

  • 肱骨外上髁炎当从“经筋论治”

    作者:胡淑平;董宝强;裴瑾玮;李瑞杰

    以肘关节的解剖特点为立足点,结合中医学“筋骨理论”和“经筋理论”.从“筋痹”角度重新审视肱骨外上髁炎的病理基础,并提出肱骨外上髁炎从经筋论治.为现代中医经筋疗法医治肱骨外上髁炎提供理论依据.

  • 滋水涵木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作者:王雷

    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滋水涵木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之机制,滋水涵木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养肾精、补肝阴,寓补肝于补肾之中之滋水涵木法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

  • 从TLR4/NF-κB通路探讨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后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作者:陈婷玉;谭景予;陈锦秀;叶南慧

    目的:从TLR4/NF-κ B信号通路的角度探讨芪药鸡金粥对化疗后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进一步明确芪药鸡金粥调控化疗后肠黏膜损伤的作用机制;初步明确芪药鸡金粥不同剂量与相关指标变化间的量效关系.方法:将4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高剂量药膳组、常规剂量药膳组、低剂量药膳组和空白组,每组各8只.实验第1天对模型组及各剂量药膳组行5-FU 15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化疗所致胃肠黏膜损伤大鼠模型,空白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结束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肠道TLR4/NF-κ B信号通路蛋白以及大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大鼠Claudin-1、ZO-1和JAM-1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IκBα和TLR4通路蛋白变化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NF-κ Bp50及NF-κ Bp65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芪药鸡金粥可上调化疗后大鼠胃肠道Claudin-1及JAM-1紧密连接蛋白水平,但对Occludin及ZO-1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其对TLR4/NF-κ B信号通路中的IκBα蛋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该通路TLR4、NF-κ Bp50及NF-κ Bp65蛋白的调控作用尚不明确;不同剂量芪药鸡金粥与相关指标的量效关系尚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 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模型大鼠IgE、IL-4及AP-1表达的影响

    作者:桂洁;汪永忠;韩燕全;潘凌宇

    目的:通过观察阳和平喘颗粒对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活化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及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E,IgE)、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的影响,探讨阳和平喘颗粒防治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5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和平喘高、中、低剂量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albumin,OVA)致敏的方法复制哮喘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连续灌胃14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取主动脉血和肺组织,检测血清IL-4和Ig-E含量,肺组织匀浆采用RT-PCR测定AP-1mRNA.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清IL-4和Ig-E含量明显升高(P<0.01),AP-1 mRNA的c-Fos和c-Jun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IL-4和Ig-E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呈量效关系,阳和平喘高、中剂量组AP-1 mRNA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阳和平喘低剂量组的蛋白表达也有一定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阳和平喘颗粒可通过下调AP-1mRNA的表达量,阻碍细胞下游因子IL-4、Ig-E的合成,推断其为防治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

  • 调脾和中方及其优化方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

    作者:杨伟晗;王玉娥;独家能;李媛;倪艳;康永

    目的:考察调脾和中方及其优化方对小儿厌食症大鼠模型胃肠激素的影响.本文不仅为临床化简该方提供了基础研究的方向,也为该方的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92只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儿宝颗粒组(6.62g· kg-1)、多潘立酮组(6.75g· kg-1)、全方高、中、低剂量组(4.26、2.13、1.07g·kg-1)、优化方1高、中、低剂量组(4.42、2.21、1.11g·kg-1)、优化方2高、中、低剂量组(4.42、2.21、1.1 1g·kg-1)、优化方3高、中、低剂量组(4.20、2.10、1.05g· kg-1)16个组,每组12只.采用特制饲料喂养法复制小儿厌食症模型,喂养30天.每周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体重和摄食量等一般状态,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实验动物血浆中胃动素(Motilin,MTL)和胃泌素(Gastrin,GAS)、胃液中胃蛋白酶(Pepsin)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MTL、GAS和Pepsi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的MTL、GAS和Pepsin含量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通过胃肠激素等指标综合评价,可得出优化方1与全方疗效相近,故全方可优化六味药的结论.

  • 新安医家论治喉痹

    作者:杨佳辉;王茎;奚玉红;贾学昭;李丹;刘娜娜

    目的:探析新安医家治疗喉痹的经验,以服务于现代临床.方法:依据古代经典及新安医家著作,从病名、辨证、论治等方面探讨和分析新安医家治疗痹证的中医特色.结果:新安医家治疗喉痹,立足肺胃,根据病情发展,注重辨证论治.初以拦定风热,制其传变;继以针药并施,内服外敷;后期清热滋阴,益精填髓.结论:新安医家治疗喉痹,博采众长,又各具特色,为临床喉痹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 浅探新安医家对心悸认识及临床经验

    作者:张蓓蓓;程晓昱

    心悸是临床上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病证.病情轻可呈阵发性为惊悸,病情重可呈持续性为征忡,相当于西医由于器质性与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纤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等.新安医家对心悸的病因病机及证候鉴别有其独特认识,在治疗心悸的理、法、方、药上也有很多宝贵的经验,本文在于梳理新安医家对心悸病的认识及诊治心悸病临床运用与辨治特色.

  • 十七味归芍合剂的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陈刚

    目的:建立十七味归芍合剂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赤芍和忍冬藤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橙皮苷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橙皮苷在浓度在0.01326 ~ 0.2121m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1.47%.结论:方法操作简单、准确,专属性和耐用性良好,可有效控制十七味归芍合剂的质量.

  • 通络驻景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刘甲平;尚荣国;李高彪;周云云;雷晓琴

    目的:建立通络驻景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对熟地黄、车前子、菟丝子鉴别与HPLC对通络驻景丸所含成分金丝桃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薄层色谱鉴别熟地黄、车前子、菟丝子具有较好的专属性;金丝桃苷在151.8~910.8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平均回收率98.9%,RSD=0.82%.结论:本实验所创建的检测方法方便有效,专属性强,此标准可有效控制通络驻景丸质量.

  • 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熵聚类分析《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组方规律

    作者:王一花;蒯仂;施雪斐;杨悦娅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软件,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的用药特点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规律.方法: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圣济总录》为底本,抽取其中治疗淋病的方药进行分析.首先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中的“临床采集”模块进行方药录入,然后运用“数据分析”功能中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方法,分析《圣济总录》治疗淋证的药物频数、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核心药物组合等.结果:99份处方中涉及162味中药,其中以滑石、木通、冬葵子、瞿麦、石韦、黄芩、车前子为主.支持度≥10的药对为15个;置信度≥60%的药物组合为12组;产生的新处方6张.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圣济总录》治疗淋证处方用药规律,有助于提高淋证的中医治疗疗效.

  • 基于文献分析糖尿病肾病临床用穴规律

    作者:许碧香;黎亚玲;赵若华

    目的:总结和分析以穴位刺激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文献的取穴规律.方法:制定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中医药数据库、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5月,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45篇,对其取穴规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以穴位刺激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腧穴主要取于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阴脾经;使用频次前十的腧穴依次为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关元、脾俞、阴陵泉、合谷、中脘、太冲;穴位所在部位以腰背部、下肢部、胸腹部为主.结论以穴位刺激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相结合,穴位多选用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关元等,主要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配穴则以辨证取穴为主.

  •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中医医院临床检验医学教学中应用分析

    作者:李中良;霍星星;张昌峰;刘漪

    目的: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临床检验医学不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学生掌握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013-2016年间在我院检验中心实习的112名学生的PBL教学前和PBL教学后成绩作比较分析.结果:PBL教学后总体成绩均高于实验前组,PBL教学组的总成绩(76.89±0.59)显著高于PBL教学前组(67.05±0.48)(P<0.05).PBL教学对于学科综合知识的掌握显著优于基础知识.结论: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检验医学专业学生的部分课程的成绩,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中医药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