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ians(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림상의사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99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0785
  • 国内刊号: 11-9147/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lcys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编辑部
  • 出版地区:
  • 主编: 顾晋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作者:马冬梅;梅静;徐桂萍

    目的:研究股神经阻滞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股神经阻滞组(GF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麻醉前(T1)、切皮时(T2)、手术开始30 min(T3)、手术开始60 min(T4)、手术开始90 min(T5)、术后6 h(T6)六个不同时段的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标化低频功率(LFnu)、标化的高频功率(HFnu)、LF/HF比值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比较两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记录镇痛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GA组比较,GF组在T2、T3、T5、T6时TP、LF、LFnu、LF/HF降低,HFnu升高(P<0.05或0.01);组内与T1时比较,GA组在T2时TP、LF、LFnu、HF、LF/HF均降低(P<0.05或0.01);GF组在T4时TP、LF升高,在T2、T3时HF降低(P<0.05或0.01);与T2时比较,GA组T3~T6时TP、LF、LFnu、LF/HF、HFnu、LF/HF升高(P<0.05或0.01);GF组在T4时TP、LF升高,在T2、T3时HF降低(P<0.05或0.01)。与T1时比较,GF组MAP、HR在T2、T3、T5、T6时MAP均未见明显增高(P>0.05);GA组间T2~T6时明显增高(P<0.05);与GA组相比,在T2、T3、T5、T6时MAP、HR低(P<0.05或0.01)。GF组在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GA组(P<0.05)。结论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实施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能有效减少手术切皮刺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可维持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稳定,并产生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有益于患者康复。

  • 外周血可溶性弹性蛋白作为冠状动脉扩张的辅助诊断指标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锐锋;吴炜;陈连凤;朱雪清;张抒扬

    目的:弹性纤维是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管壁的主要细胞外基质成分,其降解和破坏可能与冠脉扩张的发病直接相关,本研究拟探讨弹性纤维降解产物外周血可溶性弹性蛋白(sElastin)对冠脉扩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在北京协和医院同期进行冠脉造影的人群中,入选冠脉扩张患者、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研究对象各60人。利用 ELISA 方法检测血浆 sElastin 含量,并利用 ROC 曲线分析其诊断冠脉扩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的分布,在选取佳截断值后,对其诊断的真实性、可靠性和收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冠脉扩张组 sElastin 显著升高,分别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1.79倍(P=0.000)和2.03倍(P=0.000);(2)选取佳截断值为13.693 ng/ml 时,sElastin诊断冠脉扩张的灵敏度为0.800,特异性为0.767;(3)真实性评价:诊断指数为1.567,Youden 指数为0.567;(4)可靠性评价:符合率76.67%,Kappa 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00);(5)收益分析:阳性预测值为63.2%,阴性预测值为80.7%。结论 sElastin 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冠脉扩张的生物标记物。

  • 肝硬化患者血清 MicroRNA-122含量与分级关系

    作者:牛强;吕伟;赵玮;王进;闫涛;李春民;周丁华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MicroRNA-122含量与肝硬化分级的相关关系,为MicroRNA-122用于肝硬化分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测定78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 MicroRNA-122的含量。肝硬化患者根据 Child-Pugh 进行分级。比较各组间 MicroRNA-122和肝硬化分级的关系。结果肝硬化失代偿期与代偿期的血清 miR-122的 Ct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7±3 vs.26±4,P=0.002);腹水与无腹水肝硬化患者血清 miR-122的 Ct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6±3 vs.27±2,P=0.002);上消化道出血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 miR-122的 Ct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8±3 vs.23±3,P=0.002);有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没有的患者血清 miR-122的Ct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6±4 vs.25±2,P=0.002),没有这些并发症的肝硬化患者 miR-122水平显著降低。Child-Pugh A 级与 Child-Pugh B 级肝硬化患者血清 miR-122的 Ct 值没有统计学差异(22±3 vs.27±5,P=0.200),Child-Pugh A 级患者血清 miR-122的 Ct 值显著低于 Child-Pugh C 级患者(22±3 vs.41±3,P=0.001),同时 Child-Pugh B 级患者血清 miR-122的 Ct 值显著低于Child-Pugh C 级患者(27±5 vs.41±3,P=0.001)。结论血清中 MicroRNA-122含量可作为肝硬化患者分级的生物标记物。

  • 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变异性的调查

    作者:曾汇庆;刘品明;刘培健;伍焕平;梁叶青

    目的:探讨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压(OH)单日内、连续周间和相隔1年的变异性。方法对广东省佛山市某街道3所老人院居住者进行调查。直立性血压变化测量方法为患者平卧5 min后测量卧位血压,站立后测量1 min,3 min 血压。以站立后1 min 和(或)3 min 测量的收缩压下降≥20 mmHg 和(或)舒张压下降≥10 mmHg 判断为 OH。分别测量第1天早餐前、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以及第8天午餐前、第15天午餐前直立性血压变化,分析不同时间段 OH 的检出率以及符合OH 标准不同次数患者的百分比。1年后随访复测午餐前直立性血压变化。结果共纳入162例老人院居民,站立后1 min 收缩压变化值算术均数为-1.2 mmHg,极差为120 mmHg,四分位数间距为19 mmHg,标准差为15.1 mmHg,变异系数为-1258.3%。第1天早餐前、午餐前、午餐后、晚餐前 OH 的检出率依次为16.7%、19.8%、11.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第1天、第8天、第15天午餐前 OH 的检出率分别为19.8%、17.9%、16.7%(P=0.662)。同日4次测量符合1次、2次、3次、4次 OH 标准的患者依次有22.2%、9.3%、4.9%、0.6%。相隔1周3次午餐前测量符合1次、2次、3次 OH 标准的患者依次有19.1%、9.3%、5.6%。在第1天午餐前32例 OH 患者中,在第1天早餐前、午餐后、晚餐前以及第8天午餐前、第15天午餐前依次有37.5%、18.8%、18.8%、34.4%、46.9%再出现 OH。持续性 OH(6次测量有≥3次符合 OH 标准)患者站立后不适发生率较高。OH 发生在站立后1 min 的比例较3 min 的高(14.1% vs.4.3%,P<0.01),站立后收缩压下降值达 OH 标准的比例较舒张压下降值达 OH 标准的比例高(10.8% vs.7.8%,P=0.01)。1年后复测午餐前 OH 检出率无差别,7.1%居民2次测量直立性血压变化均达到 OH 标准。结论单日内和连续周间、相隔1年个体 OH 存在显著的变异性,可重复性差。

  • 消化道出血患者贫血严重程度与并发院内感染的研究

    作者:刘斌;李方;杨才;黄和林;苏跃康;李海平;童慧;李艳萍

    目的:探讨消化道出血贫血程度与院内感染的关系,为消化道出血纠正贫血及防治感染提供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至12月124例年龄≥50岁的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Hb)<90 g/L的贫血患者,将其分为感染组(36例)与非感染组(88例),比较两组基础疾病状况、贫血程度、输血量、输血次数、纠正贫血输血持续时间的差异性,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消化道肿瘤等基础疾病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贫血(Hb≤60 g/L)患者院内感染构成比为47.2%(17/36);两组患者贫血程度(χ2=11.693,P=0.003)、输血次数(χ2=12.959,P=0.002)、输血量(χ2=18.615,P=0.000)、抗生素使用时间(χ2=37.192,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消化道出血纠正贫血不同输血持续时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59,P=0.093);两组Hb[(66.39±13.04)g/L vs.(72.81±10.77)g/L]、输血次数(3.08±1.64 vs.2.13±1.63)、抗生素使用时间[(201.60±65.91)h vs.(106.70±89.97)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消化道出血贫血程度与院内感染相关,其中合并有糖尿病、消化道肿瘤、肝炎/肝硬化等基础疾病者院内感染风险增加,对合并有急慢性消耗性疾病者,积极纠正贫血的同时应规范抗感染治疗,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时间。

  • 胆汁反流对不同性别患者胃黏膜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常丽丽;来文辉;杨慧君;张志红

    目的:研究胆汁反流对不同性别患者胃黏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中检出胃胆汁反流患者664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其性别、年龄、饮食习惯、烟酒嗜好、既往病史、焦虑和(或)抑郁状态评估结果,观察分析其内镜下表现、病理检测结果和 HP 检测结果,比较不同性别之间胆汁反流发生高峰年龄、相关危险因素、胆汁反流对胃黏膜造成的影响的异同。结果(1)男性胆汁反流检出率为6.75%;女性胆汁反流检出率为7.02%,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发生胆汁反流男性小年龄11岁,大年龄85岁,平均(47.45±17.58)岁;女性小年龄14岁,大年龄85岁,平均(47.49±17.29)岁,不同性别发生胆汁反流的小年龄和大年龄无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胆汁反流检出率在70岁之前随年龄增高而升高,70岁以后随年龄增高开始下降,男性反流检出高峰在51~60岁,女性反流检出高峰在41~50岁,女性胆汁反流高峰年龄大于男性(P<0.05)。(3)在女性组中,焦虑和(或)抑郁状态患者发生胆汁反流率高,其次喝咖啡、非甾体消炎药、烟酒、糖尿病等。在男性组中,吸烟组发生胆汁反流率高,其次是焦虑和(或)抑郁状态、饮酒、喝咖啡、非甾体消炎药、糖尿病等。(4)内镜特征:胃溃疡男性58例,检出率为17.70%,女性19例,检出率为5.29%,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血水肿、出血点、出血斑、糜烂、糜烂出血、胃息肉、胃癌检出率男性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检查:炎症、炎症+胃小凹增生女性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肠化、炎症+肠化+异型增生、胃溃疡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肠化+胃小凹增生、炎症+异型增生、肠化+异型增生、肠化+胃小凹增生、胃炎性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胃癌、HP 感染二者之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汁反流可造成胃黏膜各种损害,男性和女性之间胆汁反流高峰年龄、相关危险因素、内镜和病理表现有一定的差异;HP 感染发生率无性别差异。

  • 2014年度西京医院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分析

    作者:郑恬;徐修礼;陈潇;周珊;冯乐欣;白露

    目的:分析2014年度西京医院临床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常规方法对临床感染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应用 K-B 纸片扩散法,参照 CLSI M100-S23规定的标准执行。试验结果应用 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1至12月共检出病原菌6322株,其中肠杆菌科菌2396株(分离率37.90%),需氧革兰阳性球菌1782株(分离率28.19%),非发酵菌1662株(分离率26.29%),真菌346株(分离率5.47%),苛养菌120株(分离率1.90%),厌氧菌16株(分离率0.25%)。大肠埃希菌1171株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770株,产酶率为65.76%;肺炎克雷白菌599株中ESBLs 210株,产酶率为35.06%。金黄色葡萄球菌888株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458株(检出率51.5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93株中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22株(检出率63.21%)。分离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白菌为主,占分离率的64.50%。主要肠杆菌科菌对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55.76%、48.60%、19.30%、5.59%、4.47%、4.27%;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多黏菌素 B 的耐药率分别为51.27%、50.70%、50.49%、49.51%、48.03%、0%;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81.13%、52.27%、40.80%、5.09%、1.85%、0%、0%;肠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分别为87.65%、68.31%、66.26%、33.33%、24.49%、1.0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率为53.65%。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现象普遍存在,非发酵菌多药耐药现象严重,肠杆菌科菌超光谱β-内酰胺酶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仍高居不下,临床能够选择的抗生素越来越有限。我们应利用有效的资源加强对抗生素的耐药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的用药。

  • 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的超声诊断与鉴别价值

    作者:牛卫东;赵诚;臧翊辰;刘荣桂;张晓娟

    目的:探讨超声在鉴别诊断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行手术且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滤泡癌患者30例33个结节和甲状腺滤泡性腺瘤患者38例41个结节的超声特征。重点分析比较两类疾病结节的大直径、形态、边界、声晕、实质回声强度、实质回声均匀性、囊性成分、钙化及声触诊组织量化(VTQ)值。结果甲状腺滤泡癌的声晕、回声强度、囊性成分、钙化及 VTQ 值与甲状腺滤泡性腺瘤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性回声、无声晕、低回声及钙化在甲状腺滤泡癌中更常见,而薄且均匀声晕、等回声、少量或中量囊性成分及少钙化则在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中更常见。根据部分结节剪切波传播速度(SWV)值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当 SWV 值为1.84 m/s 时,ROC 曲线下面积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4%、73.9%。结论超声在诊断与鉴别诊断甲状腺滤泡癌和滤泡性腺瘤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Mulligan 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明;周敬杰;陈杰;郭和东;张秋阳;张玉明;陈伟

    目的:研究 Mulligan 手法在改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冻结期肩周炎患者48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干扰电治疗、超短波治疗、中药薰药治疗及运动疗法。对照组辅以传统中医推拿治疗,试验组辅以 Mulligan 手法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肩关节主动活动范围几方面进行评估对比,同时对两组治疗总天数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后通过肩关节功能评定量表、VAS 及关节活动范围评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P<0.05),试验组患者各项评估结果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平均治疗天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ulligan 手法在改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肩关节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显著,并能明显缩短治疗疗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帕金森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损伤状况研究

    作者:顾承志;李嘉;黄怀宇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状况,分析老年帕金森患者认知功能损伤的特点。方法将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间就诊于我院的193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分为帕金森伴发认知功能损伤(PD-CI)组和帕金森病认知功能正常(PD-NCI)组,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对患者的非运动症状进行诊断和评估。结果 PD-CI 组7项 MoCA 评分均显著低于 PD-NCI 组(P<0.05)。PD-NCI组病程[(3.15±2.98)年]显著性短于 PD-CI 组[(4.52±3.41)年](P<0.05),而受教育程度 PD-NCI组显著高于 PD-CI 组(P<0.05)。PD-CI 组生存质量得分(132.73±12.41)显著低于 PD-NCI 组(144.53±11.89)(P<0.05)。生活自理能力 PD-NCI 组(47.14±4.22)优于 PD-CI 组(38.67±3.62)(P<0.05)。PD-CI 组抑郁率为82.65%,PD-NCI 组为54.74%;PD-CI 组抑郁等级显著高于 PD-NCI 组(U=19.430,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影响大,应对其充分研究并制定相应的医疗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骨肉瘤中 WIF-1甲基化及 WIF-1、β-catenin 蛋白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恒甲;李书忠;康学华

    目的:检测骨肉瘤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WIF-1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骨肉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骨肉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青岛大学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骨肉瘤组织50例,并取骨软骨瘤组织30例作为对照,应用甲基化PCR和免疫组化两种方法,检测骨肉瘤组及对照组WIF-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WIF-1蛋白、β-catenin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的WIF-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70.0%和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WIF-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随着骨肉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WIF-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2.0%和7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WIF-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与WIF-1蛋白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骨肉瘤和骨软骨瘤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0.0%和43.3%,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F-1启动子甲基化与β-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WIF-1基因甲基化状态可能抑制了WIF-1蛋白的表达,从而引起β-catenin蛋白在在胞质中异常积聚表达,从而使经典Wnt信号转导通路过度激活,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导致骨肉瘤的发生发展。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处置策略及效果分析

    作者:方敏华;王镇龙;张春振;李波;吴洪江

    目的:总结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围手术处理的经验,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高危因素,以期提高术后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18岁以上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 PAH 患者202例,男95例,女107例,年龄18~61岁,肺动脉压与主动脉压比值(PAP/AOP)0.75~1.0,肺血管阻力2~14 Wood 单位。全组患者分为组Ⅰ:肺血管阻力小于6 Wood 单位及临床无明显心衰表现的患者127例,直接手术修复。组Ⅱ:肺血管阻力大于6 Wood 单位或临床有明显心衰证据的患者75例,行急性肺血管反应试验,阳性患者48例接受手术治疗,阴性患者27例,口服靶向药物2~3个月后复查右心导管检查,肺血管阻力降低20%或肺血管阻力小于6 Wood 单位以上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术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24例,低氧血症(氧合指数小于100)19例,肺动脉高压危象9例。早期死亡7例,死亡率3.5%。术后不良事件包括严重低心排综合征、低氧血症和肺动脉高压危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P=0.014)、心房颤动(P=0.030)、胸心比值≥0.75(P=0.011)是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年龄(P=0.003)、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P=0.001)、心房颤动(P=0.001)、肺血管阻力(P=0.025)、胸心比值≥0.75(P=0.001)和术后72 h PAP/AOP≥0.5(P=0.001)是术后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Logistic 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术后不良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是术前年龄(P=0.023)、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关闭不全(P=0.026)和术后72 h PAP/AOP>0.5(P=0.001)。结论通过术前纠正心功能衰竭,围手术期靶向药物治疗和准确评估手术适应证,成年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 PAH 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效果是满意的。

  • 年轻女性冠心病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分析

    作者:沈祥聪;刘恒道;李红军;郭令利;刘艳伟;郭长磊;王亚坤;张培勇

    目的:探讨年轻(年龄<50岁)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期为临床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因冠心病或疑似冠心病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女性177例(年龄<50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A组)及冠状动脉正常组(B组),据临床特点冠心病组又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以及急性心肌梗死组,对比分析A、B两组间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结果(1)传统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高血压患者、已停经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BMI≥28 kg/m2)、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型性格比例明显升高,雌二醇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冠心病家族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脂蛋白(a)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新的可能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红蛋白、血尿酸、红细胞压积、胱抑素-C两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3)相比单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血压病(OR=6.302)、高密度脂蛋白降低(OR=3.490)、A型性格(OR=3.237)及高甘油三酯(OR=2.338)(P均<0.05)。(5)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病变34例(48.57%),其中前降支病变28例(82.35%),双支病变16例(22.86%),三支病变20例(28.57%)。结论(1)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A型性格及高甘油三酯血症为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主要独立危险因素;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可反映年轻女性冠心病患者病情,尤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可能参与年轻女性冠心病发病及进展。(2)年轻女性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多累及前降支。

  • 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患者术后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

    作者:陈其墙;邱良诚;陈彦青;吴晓丹;戴东升;赵若光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老年患者术后舒芬太尼镇痛效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Ⅱ级,年龄≥65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n=30):单纯舒芬太尼组(S组)、酮咯酸复合舒芬太尼组1(SK1组)、酮咯酸复合舒芬太尼组2(SK2组)。SK1组和SK2组在术毕前30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 mg作为负荷量,S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即刻连接镇痛泵:总容量150 ml,S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1·ml-1,SK1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1·ml-1+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ml,SK2组为舒芬太尼0.02μg·kg-1·ml-1+酮咯酸氨丁三醇1.0 mg/ml,背景输注量2 ml/h,患者自控镇痛剂量2 ml,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患者术后2 h、4 h、8 h、12 h、24 h、48 h的静息和运动VAS评分以及舒芬太尼用量,记录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 h,SK1和SK2组静息VAS评分均小于S组(P<0.05);术后8~48 h,SK2组静息与运动VAS评分均小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48 h内,SK1组及SK2组舒芬太尼总用量均少于S组(P<0.05),且SK2组舒芬太尼总用量少于SK1组(P<0.05)。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0 mg/ml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术后镇痛可增强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镇痛的镇痛效应,获得更为完善的镇痛效果,并对舒芬太尼起到显著的节俭作用。

  • 平板运动试验中单纯恢复期 ST 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特点

    作者:王岚;黄煦航;郭丹杰;郭琳;曹文颖;汝新;张文争;杨军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单纯恢复期 ST 段压低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入选176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的患者,根据其 ST 段压低出现时间将其分为运动期 ST 段压低组(n=140)和恢复期 ST 段压低组(n=36),比较其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点(如性别、年龄)无差异。恢复期 ST 段压低组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率与运动期 ST 段压低组无统计学差异(55.7% vs.61.1%,P=0.348)。但恢复期 ST 段压低组前降支累及率更高(100% vs.83.3%,P=0.031)。与运动期 ST 段压低患者相比,恢复期 ST 段压低患者峰值 SBP 水平更高[(165±23)mmHg vs.(177±17)mmHg,P=0.010],提前终止试验的比例更低(31.4%vs.11.1%,P=0.003),运动时间更短[(416±146)s vs.(337±144)s,P=0.003]以及 ST 段压低持续时间更短[462(120~1114)s vs.294(120~831)s,P=0.029]。结论诊断冠心病方面,平板运动试验中单纯恢复期 ST 段压低与运动期出现的 ST 段压低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恢复期 ST 段压低患者中前降支病变的比例更高。而恢复期 ST 段压低患者的年龄、性别与运动期 ST 段压低的患者无差别。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侯正友;赵聪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两组均采用保留自主呼吸面罩紧闭吸入七氟醚联合骶管阻滞麻醉,吸入麻醉诱导成功后,行骶管阻滞并建立静脉通道,右美托咪定组(D组)给予1μg/kg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μg/ml)10 min静脉泵入,随后予0.1μg·kg-1·h-1静脉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C组)给予1 ml/kg生理盐水10 min静脉泵入,随后予0.1 ml·kg-1·h-1生理盐水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观察记录右美托咪定用药前(T0)、用药后10 min(T1)、切皮前(T2)、切皮后1 min(T3)、手术结束时(T4)和麻醉苏醒时(T5)各时点患儿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患儿苏醒后躁动评分及术后30 min疼痛评分。记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HR及MAP在T1~T5时均降低(P<0.05)。与T0时比较,D组HR及MAP在T1~T5时均降低(P<0.05)。D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苏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及骶管阻滞麻醉可安全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且降低患儿躁动并减轻疼痛的发生。

  • 复方甘草酸苷对 T 细胞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尹翠红;车雅敏

    目的:观察银屑病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对角质形成细胞株 HaCaT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复方甘草酸苷(CG)对 HaCaT 细胞分泌 IL-2、IL-4的影响,探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与 CG 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方法检测银屑病患者(银屑病组)及正常人(正常对照组)PBMCs 培养上清液作用于 HaCaT 细胞后的增殖变化;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50μl/ml 组、100μl/ml 组、200μl/ml 组,不同浓度 CG 作用于 HaCaT 细胞24 h,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 CG 处理后的 HaCaT 细胞上清液 IL-2及 IL-4的表达。结果银屑病组对HaCaT 细胞的促增殖作用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强(P<0.05)。100μl/ml CG 组与200μl/ml CG 组培养上清液中 IL-2浓度较空白对照组均明显下降(均 P<0.01),并且加药组组间两两比较 IL-2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00μl/ml CG 组培养上清液中 IL-4的浓度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银屑病患者 PBMCs 培养上清液具有促进皮肤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特性;复方甘草酸苷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 IL-2与 IL-4的分泌而实现的。

  • 术前彩色超声定位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宇飞;王沛;梁献慧;王怀玉;陆晓青

    目的:比较术前彩色超声定位和实时彩色超声引导以及盲穿法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差异,评价其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需要采取中心静脉置管作为临时透析通路的患者300例,将其随机分配到三组:传统的盲穿法(A 组)、实时彩色超声引导法(B 组)以及术前彩色超声定位法(C 组)。终点事件为试穿次数大于5次或穿刺入动脉大于2次或导丝置入困难大于2次,并发症包括刺破动脉、血肿形成、气胸、血胸等。利用 SPSS 16.0软件对各组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术前彩色超声定位法的失败率几乎同实时彩色超声引导一致(3% vs.1%,P>0.05),而远低于传统盲穿法(3% vs.15%,P<0.05)。(2)术前彩色超声定位法的第一次试穿失败率与实时彩色超声引导法接近(6% vs.1%,P>0.05),而远低于盲穿法(6% vs.35%,P<0.05)。(3)术前彩色超声定位法的总体并发症与实时彩色超声引导法接近(5% vs.1%,P>0.05),与盲穿法也无统计学差异(5%vs.10%,P>0.05)。(4)成功置管所需的试穿次数比较,术前彩色超声定位法与实时彩色超声引导法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1.19±0.14 vs.1.13±0.11,P>0.05);在所需手术时间上,两者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21.34±0.25)min vs.(19.22±0.17)min,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中心静脉置管采取术前彩色超声定位法,在置管成功率、第一次试穿成功率以及所需试穿次数方面均优于传统盲穿法,而与实时彩色超声引导法相差无几,可作为实时彩色超声引导法的第二选择。

  • 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塞大隐静脉主干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鹏;姜建威;杨飞

    目的:探讨激光腔内闭塞联合泡沫硬化闭塞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将66例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29例,分别行激光腔内闭塞联合泡沫硬化闭塞杂交手术和单纯激光腔内闭塞术治疗;入组患者大隐静脉主干静脉曲张团直径均>6 mm。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区别在于激光沿大隐静脉主干下行至内踝上方15 cm 处改为经鞘管用泡沫硬化局部闭塞直至鞘管退出;比较两组术后2周小腿内侧发生麻木等隐神经损伤、激光灼伤、色素沉着情况等局部并发症和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率。结果接受该联合手术的治疗组37例患者中,仅1例术后出现小腿内侧皮肤感觉麻木的隐神经损伤的征象。术后2周 CT 造影显示大隐静脉及浅表静脉团均闭塞。对照组有8例出现隐神经损伤症状及1例术后皮肤浅表溃疡。两组隐神经损伤情况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两组6个月后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和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闭塞大隐静脉主干,与单纯激光闭塞术相比具有明显减少隐神经损伤的治疗优势。

  • 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对比分析

    作者:沈亮;许一鸣;王永旺;仲崇俊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与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心血管外科2009年7月至2014年11月,47例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与31例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人工气胸组与双腔气管插管组在肺部感染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胸腔镜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淋巴结清扫个数等方面人工气胸组明显优于双腔气管插管组(P<0.05)。结论人工气胸单腔气管插管比双腔气管插管在胸腔镜食管癌手术中更加安全有效。

  • 负压封闭引流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

    作者:周广良;巨积辉;张玉军;蒋国栋;李雷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例手掌大面积皮肤逆行撕脱伤患者进行清创后,确定撕脱皮肤完整且近端皮缘有渗血时,对创面进行彻底止血,原位缝合撕脱皮肤,根据撕脱皮肤大小在皮肤上作数个小切口,VSD敷料充分覆盖撕脱皮肤,引流7~10 d,术后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 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连续5 d。结果7例撕脱皮肤全部一期成活,1例手掌皮肤散在性坏死,经换药植皮愈合,手掌外形及皮肤质地良好。结论应用 VSD 技术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伤,可以大限度地保留撕脱皮肤成活面积,恢复手功能,此方法不失为治疗手掌皮肤逆行撕脱的一种良好方法。

  • 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

    作者:李红岩;石敏;范新成;李胜德

    目的:评价左布比卡因与酮铬酸丁三醇局部浸润麻醉联合全麻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盲法临床研究。选择择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性别不限,ASA 分级Ⅰ或Ⅱ级,年龄65~75岁,BMI<35,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30):局部浸润麻醉组(T 组)和对照组(P 组)。2组均采用全身麻醉联合局部浸润麻醉。T 组采用左布比卡因(150 mg)、酮铬酸丁三醇(30 mg)和肾上腺素(0.5 mg)混合液100 ml膝关节周围组织浸润,P 组采用等量的生理盐水注射。术毕连接镇痛泵行患者自控镇痛(PCA)至48 h。止痛泵配方为舒芬太尼2μg/kg、托烷司琼1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首次剂量2 ml/h,背景流量2 ml/h,按压剂量1 ml,锁定时间15 min。术后镇痛无效(VAS>3分)时肌内注射哌替啶50 mg 进行补救镇痛。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两组术后2、6、12、24、48 h 的静止痛和运动痛,记录术后48 h 内 PCA 药物用量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患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的时间,术后7、14 d 双下肢血栓发生率。结果 T 组术后2、6、12、24 h 静止痛和运动痛目测类比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 P 组(P<0.05),但48 h 时的静止痛和运动痛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CA 药物用量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P<0.05)。T 组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达到90°时间缩短,术后7、14 d 下肢血栓发生率降低。结论左布比卡因与酮铬酸丁三醇膝关节周围浸润麻醉联合全麻可明显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有助于关节功能的康复,降低下肢血栓的发生率。

  • 胎儿出生体重与双顶径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嵘;孙红光;周梦默

    目的:探讨胎儿出生体重与双顶径(BPD)测量方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95例晚孕期孕妇,使用 HadlockⅠ及 HadlockⅢ公式估测胎儿体重,比较两种不同 BPD 测量方法(颅骨板近端外缘至远端内缘的间距、双侧颅骨板外缘的间距)估测的胎儿体重(EFW)与实际新生儿出生体重的相关性。结果使用 HadlockⅠ公式,BPD 选取颅骨板近端外缘至远端内缘测量方法估测的胎儿体重与实际体重之间的绝对误差百分比在5%以内;估测平均体重值与实际平均体重值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在各方法中均小;在绝对误差≤250 g 的男孩和女孩两组中的符合比率均高;在男孩组、女孩组与实际体重比较中,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使用 HadlockⅠ公式,BPD 选取颅骨板近端外缘至远端内缘的测量法所获得胎儿估测体重与实际出生体重相关性高于其他三种方法。

  • 床旁 DR 摄影在新生儿气胸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张爱军;王银昌;王超

    随着剖宫产率增高和新生儿复苏水平的进步,新生儿气胸发病率逐渐增高,是一种起病急而危重同时病死率高的疾病[1],床旁胸部X线摄影可及时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6月本院新生儿科可疑新生儿气胸的60例患儿X线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 硬膜外孤立性粒细胞肉瘤一例

    作者:杜随勇;刘少军;滕云升;王微慎;李涛;王攀

    患者男,60岁,以“间歇性跛行2年,左侧臀部疼痛5 d”入院。2年前无明显原因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行走约100 m,骑自行车不受限,近2年来间歇性跛行无明显加重趋势;5 d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腰部、左侧臀部及偶发双侧大腿前方隐痛,腰部及左侧臀部疼痛持续性发作并有加重趋势,无双下肢放射痛,无夜间疼痛,无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X线: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腰4双侧椎弓根骨质硬化,腰4椎体滑脱,椎间隙变窄,腰大肌影清晰可见(图1A)。胸部正位片:双侧肺叶未见结节状阴影。腰椎MRI示:腰椎生理曲度消失,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T2WI相信号减低,腰4椎体向前滑脱,腰3椎体楔形变,上终板塌陷,小关节增生,椎管未见明显狭窄,腰骶部硬脊膜通畅,脊髓及圆椎位于硬膜中央,圆椎平腰1椎体下缘,腰大肌影清晰可见(图1B)。左侧腰部肿物超声考虑为囊性肿物。初步诊断:(1)腰4椎体峡部裂性滑脱(Ⅰ度)。(2)左侧腰部肿物(性质待查)。(3)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陈旧)。

  • 小窝蛋白-1和 NF-κB 在机械通气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高泓玉;侯明霞;曹大伟;和贝贝;张新日

    目的:通过观察小窝蛋白-l(cav-1)及NF-κB p65、IL-8在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cav-1在通过对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而导致对肺组织的损伤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大潮气量通气0.5 h组(H-VT0.5h组)和大潮气量通气2 h组(H-VT2h组)。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肺组织中cav-1的蛋白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F-κB p65的mRNA表达;计算肺湿/干重比值(W/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8的含量,并对cav-1及NF-κB p65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H-VT2h组肺组织中肺W/D比值、cav-1的蛋白表达、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及BALF中IL-8的含量均大于H-VT0.5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VT0.5h组肺组织中肺W/D比值、cav-1的蛋白表达、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BALF中IL-8的含量均大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大鼠肺组织cav-1蛋白表达水平与NF-κB p65 mRNA表达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820,P<0.01)。结论 cav-1在机械通气导致肺损伤发生中可能起损伤作用。这种损伤作用可能与cav-1经过多种途径激活NF-κB炎症信号通路,使IL-8等细胞因子释放有关,终导致炎症的加重和肺组织损伤。

  • 腰椎单侧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对比性研究

    作者:黄凯;刘展亮;刘少喻;刁芬兰;赵卫东

    目的:本研究采用小牛腰椎标本进行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测试并比较两者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以探讨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多节段(包括双节段和三节段)腰椎的可行性。方法采用6具小牛体新鲜标本制成相应的实验测试模型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依次记录不同标本在不同处理状态下各节段的运动范围,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节段单侧固定与双侧固定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6个方向上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多节段(包括双节段和三节段)的单侧固定除右侧弯外,在前屈/后伸、左侧弯、左/右旋方向上与双侧固定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多节段(包括双节段和三节段)的生物力学性能良好,刚度适中,腰椎可获得可靠的稳定性。

  • 抗栓药物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出血影响的 Meta 分析

    作者:姜元喜;陈莹;边海鹏;许树长

    目的:探讨应用抗栓药物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8月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的有关抗栓药物对ESD术后出血影响的所有文献,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估ESD围手术期抗栓药物不同应用方法对术后出血的影响,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终纳入15篇研究。Meta分析显示,持续应用抗栓药物与从未服用抗栓药物(OR=0.36,95%CI:0.22~0.59,P<0.0001)和术前停用抗栓药物(OR=0.43,95% CI:0.20~0.94,P=0.03)相比,大大增加了ESD术后出血的风险,但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OR=0.67,95% CI:0.40~1.11,P=0.12)。术后2 d即恢复使用抗栓药物(9.97%,73/732)、停药期间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过渡治疗(9.90%,82/828)以及同时使用2种或2种以上抗栓药物(13.31%,39/293)都会明显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结论 ESD术前停用抗栓药物可以降低术后出血的风险,但过早恢复服用抗栓药物、使用肝素/低分子肝素过渡或联用多种抗栓药物都会使出血风险相对增加,将来还需要进一步的随机对照研究来证实。

  • 胃旁路手术治疗肥胖伴2型糖尿病的现状

    作者:秦超;徐田磊;白日星

    随着肥胖和2型糖尿病人群的急剧增加,减重外科发展迅速,其中胃旁路手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其疗效得到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关注和认可,逐渐成为金标准术式。本文仅就胃旁路手术的由来、疗效和机制进行综述。

  • 缺氧在肿瘤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维媛;李斑斑;陈晨;滕清良

    在实体瘤中,由于肿瘤细胞增殖迅速,且肿瘤血管存在结构和功能性的异常,实体瘤内常存在缺氧区域。缺氧反应中重要的调控因子是缺氧诱导因子,其能通过转录激活多种下游靶基因,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缺氧不仅促进肿瘤细胞改变代谢以增强存活能力,还能促进肿瘤生成血管、转移、扩散以及治疗抵抗等,以增强肿瘤的侵袭特性。因此,针对肿瘤缺氧的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极具吸引力的靶点之一。

  • 补体活化旁路途经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琳琳;帅宗文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是一组与环境、遗传及自身免疫等多因素有关的系统性疾病,常导致患者死亡。因 AAV 的肾损害病理检查多显示为寡或无明显免疫复合物沉积,虽然有证据显示 ANCA 参与 AAV 的发病,但免疫复合物及补体系统活化在 AAV发病中的作用长期未被重视。近10余年来,越来越多的病理、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据,提示补体活化旁路途经在 AAV 的发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 C5a 在 AAV 的病理损害中的作用成为研究热点,对 C5a 及 C5a 受体在 AAV 发病中作用的深入探讨,不仅进一步提示补体旁路途经参与 AAV 的发病,而且为临床治疗 AAV 提供潜在的靶点途经。

  • 曲妥珠单抗耐药机制及耐药后的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陶云霞;张有为;孙丽;孙三元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商品名 herceptin)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疗效肯定。然而,一部分患者对曲妥珠单抗产生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本文对耐药机制及耐药后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 老药新用:二甲双胍在肿瘤领域的研究现状

    作者:胡明明;李宝兰

    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通过降低肝糖原异生作用,减少小肠吸收葡萄糖,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医学界将二甲双胍推荐为所有新发糖尿病的首选用药。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应用二甲双胍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肿瘤发生率明显下降,在体内外实验中发现二甲双胍可以改善放化疗的敏感性,提示二甲双胍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本文综述了应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合并肿瘤患者的流行病学,对治疗和预后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抗肿瘤机制及目前临床研究现状。

  • 维生素 D 与老年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叶明浩;寿涓;邱凌;曲毅;祝墡珠

    维生素 D 在人体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中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其对非钙磷代谢的一类其他疾病亦有密切关系。其中,维生素 D 缺乏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临床资料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 D 水平低下,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维生素 D 和维生素 D 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25-羟维生素 D浓度不仅比常用的酶免法精确度高,而且可以同时检测维生素 D2和维生素 D3的浓度,为探讨维生素 D 与动脉硬化进展的关系和临床指导维生素 D 补充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此文旨在对探讨维生素 D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维生素 D 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 SIRT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卵巢卵泡发育中的作用

    作者:周晓玲;倪妍虹;罗丽莉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类1(sirtuin 1,SIRT1)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依赖的组蛋白脱乙酰酶,为 Sirtuins 家族成员之一,在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代谢过程中起着中心调控点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 SIRT1信号通路可能在能量限制介导的延长卵巢寿命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本文就 SIRT1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卵巢卵泡发育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再谈他汀的非调脂效应

    作者:邱媛;聂丹;于婕

    他汀,即羟甲基戊二酸辅酶 A 还原酶(HMG-CoA)抑制剂,是过去几十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药物之一。近一些研究表明他汀对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血管炎症反应的影响超过其初被发现的降脂作用。因此,本文将对他汀在这些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行综述。

  •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鹏;李晋;冯俊祥;姚建强;马捷;宋文慧

    脊柱手术围手术期存在隐性失血,且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较大,常引起术后贫血、失血性休克、输血相关并发症等;本文主要通过对隐性失血与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基础疾病、手术时机等多项手术相关因素的关系进行系统阐述。从而对临床工作中准确计算和减少脊柱手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减少术后贫血等相关并发症及促进身体机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 巨噬细胞极化与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袁锋;尚茹茹;张锦;温婷;李爱萍;刘晓红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大中动脉壁的慢性炎症疾病,巨噬细胞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病变中初始巨噬细胞在微环境极化因子的诱导下,改变自身表型和功能,极化为经典 M1、替代 M2型 Mφ,两个表型及功能不同的巨噬细胞的相对比例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及消退。下面就动脉粥样硬化中巨噬细胞极化、极化调节及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寻找新的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

  •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在脑外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希然;郑文斌

    弥散峰度成像(DKI)是一种能量化组织内水分子弥散非高斯运动的磁共振新技术,是弥散成像技术的延伸,对于描绘脑组织微观结构具有独特优势。DKI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已表明是一种比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更敏感的磁共振定量检测方法,现就 DKI 的原理及其在脑外伤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

    作者:郝文秀;张云涛;张雅杰;孙志新

    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主要的骨形成调控因子,可独立诱导骨再生。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BMP-2在牙齿和骨的先天发育和后天损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在口腔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也日渐深入,为口腔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 衰老致2型糖尿病发病易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倩萍;李刚;扶艳波;胡苏蕾

    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衰老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易感性增加密切相关。衰老致胰岛β细胞凋亡及胰岛素抵抗增加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机制,胰岛素信号通路在上述两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十年来,衰老致2型糖尿病发病易感性增加的分子机制研究有新进展。研究证实沉默调节蛋白(Sirtuins)活性降低,以及促炎性因子、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周期中的一些分子可致2型糖尿病发病易感性增加。本综述以期有助于研究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耐药机制及处理策略

    作者:李德云;黎承平

    临床上经典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为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开辟了新途径,可以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甚至与同年龄段健康人生存年龄没有差异。它是通过不同通路、细胞分子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治疗白血病。随着药物治疗过程及病情进展,耐药事件时有发生,耐药的发生主要与BCR-ABL1点突变及BCR-ABL基因扩增有关。不同突变导致不同耐药水平、临床结局各异。分析目前慢性髓性白血病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早期选择靶向药物TKI、联合用药优化治疗方案,避免耐药发生,为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一个思路。

  • 呼和浩特市三所三甲医院剖宫产情况十年前后对比研究

    作者:董瑞丽;吉亚南;刘文忠

    目的:比较呼和浩特市三所三甲医院分娩方式、致剖宫产因素等10年前后的变化情况,并对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历回顾性分析,调取呼和浩特市三所三甲医院2001年、2011年全部符合研究的产科住院病历,统计2001、2011两年间在院孕妇的总体分娩方式情况,并按各院产科出生登记本为线索,随机抽取10%病历查找并记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所医院2001年整体剖宫产率为30.4%,2011年整体剖宫产率为46.2%,呈上升趋势;而阴道助产(产钳及胎吸)、臀牵引相比,却呈下降趋势,分别由2001年的6.6%、1.8%下降到2011年的0.4%、0.5%。(2)2001年剖宫产指征前五位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孕妇要求剖宫产、臀位、头盆不称、其他;2011年剖宫产指征前五位依次为:孕妇要求剖宫产、瘢痕子宫、巨大儿、其他、胎儿宫内窘迫,10年前后剖宫产指征比较,孕妇要求剖宫产、瘢痕子宫、巨大儿构成比呈升高趋势,胎儿宫内窘迫、产程异常、骨盆畸形、头盆不称构成比呈下降趋势,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症、胎盘因素、臀位、其他,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以自然分娩组作对照组,经回归分析表明,高龄、有一定经济收入、初产、高学历孕妇是行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以有医学指征剖宫产作对照组,高龄、初产、高学历孕妇是行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结论(1)呼和浩特市三所三甲医院剖宫产率2011年明显高于2001年;(2)10年间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变化明显,高龄、有一定经济收入、初产、高学历孕妇是行无医学指征剖宫产的影响因素。

中华临床医师(电子版)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