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神经病学 > 中国卒中杂志

中国卒中

中国卒中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 중국졸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影响因子: 1.06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765
  • 国内刊号: 11-5434/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ww.chinastroke.org.cn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卒中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拥军
  • 类 别: 神经病学
期刊荣誉:
  • 应用M模-TCD评价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深静脉的动力学改变

    作者:王桂红;王红;魏东宁;白亚秋;张星虎;王拥军

    目的 明确M模经颅多普勒检查(M模-TCD)在评估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T)患者大脑深静脉动力学改变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M模-TCD(DWL Doppler Box,德国)对4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观察组)及4例年龄及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大脑中深静脉(dMCV)进行检测,记录dMCV的峰血流速度及脉动指数.结果 对照组中,dMCV的检出率为75%,平均峰血流速度为(14±2)cm/s;CVT患者中,dMCV的检出率为87.5%,4例惠者均检测出一侧或两侧dMCV的峰血流速度的明显增加,平均峰血流速度为(55±25)cm/s.两组峰血流速度的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CVT患者来说,M模-TCD可提供一种可靠、快速的检测深静脉动力学改变的非介入性技术.颅内深静脉血流速度的增加可能为CVT诊断的一个间接标准.

  •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治疗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

    作者:刘远洪;梁金花;闫斌;聂志余

    目的 探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分水岭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并常规治疗,通过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和Barthel指数变化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后第7、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5±4 vs 17±4;6±4 vs 10±3,P均<0.05),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上升(60±14 vs 52±14;78±10 vs 71±10,P均<0.05).结论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分水岭梗死安全、有效.

  • 中国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

    作者:魏东宁;陈玉萍

    目的 分析中国人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国内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及死亡率.方法 对我国1998~2006年文献报道的461例CV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VT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其病因中,继发于感染病灶的占18%;非感染性原因占60%左右,其中产褥期发病占39.7%.上矢状窦血栓形成是常见的CVT.CVT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占88%,视乳头水肿占48.9%,局灶性或全身性的癫(癎)占27.6%,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占21.6%和意识障碍占18.5%.目前抗凝溶栓治疗是比较公认的治疗CVT的方法,可使CVT的死亡或完全致残率下降15%,超过80%的患者可以存活,但仍有13%~20%的患者死亡.结论 中国人CVT的临床表现变异很大且缺乏特异性,常见于育龄期妇女.因此,关注患者是否存在CVT发生的高危因素,尽早行颅脑CT、MRI、MRA或DSA检查,明确诊断后应积极地抗凝治疗,并纠正病因、对症治疗.溶栓联合介入治疗可能具有更好的临床前景.

  •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分析

    作者:马越涛;王春雪;王拥军

    目的 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CVT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脑脊液、影像学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其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青年女性稍多,妊娠、感染、免疫性疾病等为常见病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者多见(82.7%),其次为癫(癎)发作(3.85%)或其他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13.5%).腰椎穿刺检查多数病例压力升高(86.7%),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病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MRI平扫可见病变静脉窦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病变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经抗凝、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部分病例行溶栓治疗后,多数病例病情好转(86.5%),少数病例病情恶化(5.7%).结论 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腰椎穿刺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高度警惕CVT可能.围产期女性为高危人群.疑似病例应尽早行颅脑CT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DSA是CVT诊断的金标准并可指导溶栓路径.治疗上早期应用抗栓治疗,严重病例经动脉或静脉行局部溶栓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此外还应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与血管内治疗

    作者:邓幼清;姜卫剑;杜彬;董可辉;马宁;王清河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和血管内溶栓治疗.方法 对8例以顽固性头痛、呕吐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癎)发作为主要表现的患者,采用颅脑MRI和脑血管造影检查确定诊断,并施行经颈内动脉、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或静脉窦内支架成形术协同抗凝治疗.结果 MRI显示相应脑静脉窦区出现长T2WI,短T1WI信号,DSA显示脑静脉窦闭塞、静脉侧支循环建立和脑动静脉循环时间延长.治疗后静脉窦完全或部分再通,脑循环时间接近正常,临床病情显著缓解.结论 血管内介入治疗可能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有待大样本研究证实.

  • 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作者:李小荣;钟历勇

    众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和(或)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炎症反应等,这些病理生理改变均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因此,胰岛素抵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 肥厚性硬脑膜炎致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一例

    作者:王桂红;张星虎;戚晓昆;卢德宏;魏东宁;王拥军

    1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4岁,主因"发作性意识不清24年,行走不稳3年,加重半年"于2005年入院.患者于198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一次猝倒,伴意识不清,持续1~2 min自行缓解,当时无肢体抽搐,未行诊治.

  • 对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几个问题的认识

    作者:魏东宁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 and sinus thrombosis,CVT)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青年及儿童.其病因复杂,发病隐匿,表现多样,误诊率和死亡率较高.

  • 不应被忽略的脑静脉系统疾病

    作者:王拥军

    前几天整理我的书柜,无意中看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奈保尔的名著《大河湾》.看这本书还是几年前的事情,但这次翻阅却让我想起了奈保尔在谈到这本书时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小小的东西会激发我们从事新的思考,对我个人来说,激发我(写作这部小说)的竟是一枚邮票."

    关键词: 脑静脉 窦血栓形成
  • Rho激酶抑制剂——川威注射液介绍

    作者:

    关键词: 激酶抑制剂
  • 欧洲神经科学联盟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治疗指南

    作者:陈娟;陈玉萍;魏东宁

    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T)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占所有卒中的不到1%.由于临床症状的多样性,且亚急性或慢性发作,常被忽视甚至误诊.目前临床上CVT的治疗措施主要有:(1)抗凝,包括静脉用肝素(根据剂量调整)或皮下低分子量肝素(根据体重调整);(2)溶栓治疗;(3)对症治疗:包括抗癫(癎)治疗和降低颅高压.欧洲神经科学联盟(EFNS)专家组查阅了MEDLINE、theCochrane CentraI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和Cochrane图书馆数据库相关文献,提出了CVT治疗方案.对于目前仍缺乏证据的方面,专家组在指南中清楚的陈述了依据临床实践作出的指导意见:(1)没有抗凝禁忌证的情况下,CVT患者应该给予皮下低分子肝素或静脉使用肝素治疗.(2)CVT伴随的颅内出血不是肝素治疗的禁忌证.(3)急性期后口服抗凝药佳持续时间目前尚不确定.如果CVT继发于短暂的危险因素,口服抗凝药可给3个月,先天性CVT和轻度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患者可给6~12个月.对于发生两次以上CVT患者及具有明显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者,可考虑长期抗凝治疗.(4)目前仍缺乏有力的证据表明CVT患者需采用全身性或局部溶栓治疗.对于重症、病情不断恶化及抗凝治疗无效的患者,主张使用溶栓治疗.(5)对于严重CVT患者,颅高压明显,一般治疗效果不满意者,抗水肿治疗(包括过度换气、渗透性利尿和部分颅骨切除术)可作为急救措施.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中的问题

    作者:王文娟;赵性泉

    背景 随着新的诊断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出现,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管理也有了长足的进展.虽然普遍认为这些管理中的新进展可以改善预后,但是其中的关键问题仍然存有争议.目的 系统回顾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管理中存在的争议,尤其是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与外科治疗、脑血管痉挛的诊断和治疗、神经保护剂、抗凝和抗惊厥制剂、心肌功能障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数据来源 MEDLINE和Cochrane数据库,论文目录指南.数据分析和结论 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管理中有许多环节仍然存有争议.对于某些假说指导下的临床或基础研究仍需要进一步验证.预计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确评价与应用后,将为改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近期和远期预后提供依据.

  • 第一届医学科研设计及统计学方法培训班报道(一)

    作者:杨旭;王桂红;王拥军

    为提高临床工作者的科研素质,《中国卒中杂志》于"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2007"之后(7月2~7日)在天坛医院举办了"第一届医学科研设计及统计学方法培训班".

  • 关于高血压卒中急性期的血压调控机制与血压管理的思考

    作者:吴钢

    高血压是卒中的主要原因及独立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高血压可使卒中发生率减少一半[1].而卒中急性期的血压管理是决定卒中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目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血压控制尚无统一的标准[2],对脑出血后高血压的处理亦较为棘手,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停留于一般性认识:"脑出血后的血压升高是对颅内压升高的一种反射性自我调节".这种"反射性自我调节"可能是一种非对称性调节,其实质可能是一种调节的失控或过度调节.

中国卒中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