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 현대소화급개입진료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159
  • 国内刊号: 44-15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56
  • 曾用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消代及介入诊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张万岱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疗效观察

    作者:罗政仁;姒建敏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短程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疗效.方法 160例Hp阳性病人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雷贝拉唑10mg,阿莫西林1 000mg,左氧氟沙星0.2g,呋喃唑酮0.2 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一周;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mg,克拉霉素0.5 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一周,停药1个月后,应用14C-UBT法检测Hp的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根除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根除率75%,P<0.05.结论 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联疗法的Hp根除率高,毒副作用小,是根除Hp的理想方案,值得推广.

  • 二种PPI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球部溃疡的疗效和性价比较

    作者:林小兰;谢亨银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及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中的疗效和性价比较.方法 将135例经确诊为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治疗.疗程结束后4周,记录患者症状改善程度、溃疡愈合率以及Hp根除情况.结果 135例均完成治疗方案,溃疡愈合率、有效和Hp根除率治疗组分别为94.1%、100%和88.2%,而对照组分别为97.3%、100%和91.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费用上,治疗组是对照组的1/4.结论 奥美拉唑、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疗法具有疗效高,依从性好、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内镜下放置螺旋型鼻空肠管方法的探讨

    作者:李婷婷;樊拖迎;幸军

    目的 探讨胃镜下置空肠管方法的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采用导丝置管法,B组患者采用经胃镜导管推入法,C组患者采用内镜工作通道异物钳夹导管缝合线法,并比较三组置管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结果A组、C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而C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P<0.01).A组、C组患者平均置管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而C组平均置管时间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经内镜工作通道异物钳夹导管缝合线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可以作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鼻空肠管置入的首选方法.

  • RNAi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Bmi-1基因的表达

    作者:卢敏;沙卫红;王启仪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Bmi-1基因表达对人大肠癌细胞株LOVO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化学法合成的针对Bmi-1 mRNA不同位点设计的3对siRNA序列(siR-NA1~3)和1对带有荧光标记的FAM-siRNA(siRNA4)转染至人大肠癌LOVO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siRNA的转染效率,QRT-PCR检测Bmi-1 mRNA表达抑制作用,Western Blot检测Bmi-1蛋白表达变化,MTT法检测LOVO细胞体外增殖变化,小室侵袭实验检测LOVO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利用荧光标记的Oligo观察到siRNA转染效率达70%.siRNA1对mRNA表达抑制率高,从而筛选出沉默效应强的siRNA序列为siRNA1.siRNA1转染组LOVO细胞Bmi-1蛋白表达,增殖及侵袭力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化学合成的靶向Bmi-1 siRNA转染人大肠癌LOVO细胞能有效抑制Bmi-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Bmi-1基因的RNA干扰可有效抑制人大肠癌LOVO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

  • 炎症性肠病血浆Prickle1水平的鉴别意义

    作者:乔宇琪;沈骏;顾嫣;童锦禄;黄美兰;王天蓉;冉志华

    目的 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血浆Prickle1水平对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析克罗恩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浆中Prickle1蛋白的表达.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血浆Prickle1水平对于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数据处理使用SPSS 13.0.结果 克罗恩病患者血浆Prickle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01)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01),同时Prickle1对区分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00)具有显著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 克罗恩病患者血浆Prickle1水平增高,对区分克罗恩病患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具有鉴别价值.

  • 胃动素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传递不平衡分析

    作者:冯志强;聂玉强;张又祥

    目的 探讨胃动素( motilin,MLN)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多态性位点rs2281820 [44C>T]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ongenital hypertrophic pyloric stenosis,CHPS)发病易感性的关联.方法 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22个汉族核心家系(CHPS患者及父母双亲)采用PCR及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应用传递不平衡检验判断基因多态性与CHPS发病的关联.结果 测序结果未发现新的突变位点;患儿及父母组内这两个多态性位点的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均P>0.05,TDT检验提示多态性位点rs2281820[44C>T]与CHPS发病无关(P=0.522).结论 胃动素基因的多态性位点rs2281820 [44C>T]与中国汉族人群CHPS发病无关.

  • Dkk-1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王新颖;王菁;姜泊

    目的 探讨分泌型蛋白Dickkopf-1(Dkk-1)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56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0份大肠癌患者及60份健康人血清中Dkk-1水平,并以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中Dkk-1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40例溃疡性结肠炎中重度患者及50例大肠癌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其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及大肠癌患者血清Dkk-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提示Dkk -1与大肠癌疾病进展相关,其可能作为疾病监测的指标,但有待大样本进一步验证.

  • 表象训练对临床医学生腹腔镜下缝合技能学习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谭剑;宋远斌;杜庆锋;周鑫;张立静;周洪安;朱庆金

    目的 通过表象训练进行腹腔镜缝合技能教学并对考核结果进行量化评价,分析应用表象训练后对腹腔镜下缝合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方法 36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表象训练组、常规教学组及对照组各12名,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微创外科缝合技能的培训,在统一考核标准及条件下进行考核,得出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表象训练组培训前和培训后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 5.45±1.34 vs14.32±3.78,P<0.001),培训后考核与两周后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14.32±3.78 vs 14.02±6.21,P=0.887);常规教学组培训前和培训后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5.49±1.56 vs 15.84±5.64,P<0.001),培训后考核和两周后考核成绩有明显差异(15.84±5.64 vs 12.47±2.88,P=0.048);对照组培训前和培训后考核成绩无明显差异( 5.52±1.19 vs 6.82±2.36,P=0.054),培训后考核和两周后考核有明显差异(6.82±2.36vs 5.39±0.78,P=0.048).运用ONE WAY ANOVA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在培训前考核中,与表象训练组相比较,常规教学组(P=0.951)和对照组(P=0.914)均无明显差异,常规教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962);培训后考核,3个测试组考核结果有明显差异(P<0.001),两两比较,常规教学组与表象训练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406),对照组与表象训练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常规教学组与对照组比较也存在明显差异(P< 0.001);两周后考核,3个测试组考核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01);两两比较,与表象训练组相比常规教学组无(P=0.375),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明显差异(P< 0.001),常规教学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 表象训练能明显提高腹腔镜缝合技能培训效果,并有较好的持久性,是未来腹腔镜动作技能学习的新方法.

  • HMG -CoA还原酶的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陈羽;邓芝和;郭妹;赵茜;吴礼浩;智发朝

    目的 初步探讨HMG-CoAR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G-CoA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腺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K20和p53作为对比,了解HMG-CoAR蛋白与结直肠肿瘤间的关系.结果 HMG-CoAR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各组间HMG-CoAR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由正常组织至癌组织依次降低;HMG-CoAR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Duke分期相关(P=0.031),进展期者多为低表达;HMG-CoAR与CK20、p53的表达呈负相关(P< 0.001).结论 HMG-CoAR随着结直肠肿瘤的进展而表达降低,与肿瘤的发生和分期相关,有望作为结直肠癌诊断的预测因子.

  • 经鼻超细胃镜下导丝辅助难置胃管放置的体会

    作者:黄海荣;王沫;贺学强

    目的 探讨吞咽困难病人经鼻超细胃镜下放置胃管建立肠内营养途径的配合及护理.方法 胃管插入困难的患者在经鼻超细胃镜下放置导丝,通过导丝放入胃管,推送将其送至胃内.结果 使用经鼻超细胃镜时,患者术中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缓解紧张情绪,能更好的主动配合.经鼻超细胃镜镜身细,对于部分食管狭窄不完全性梗阻的病人,较普通胃镜更容易通过,5例难置胃管者全部放置成功.结论 对常规胃管放置困难的患者经鼻超细胃镜下放置简单可行.此方法副作用小,成功率高,操作技术简单安全.

  • 胃镜治疗79例上消化道异物临床体会

    作者:李艳梅;马丽丽;李佳;苏秉忠

    目的 总结胃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确诊为上消化道异物的患者79例,胃镜下根据不同情况取出异物.结果 胃镜协助取异物简单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必要时辅以无痛胃镜治疗.结论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为首选方法.

  • 705例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的护理干预

    作者:王莉慧;刘先平;陈振煜;蔡文智

    目的 探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对705例患者行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及术后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除2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未完成检查外,其余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未出现并发症,检查阳性率79.4%.结论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的顺利完成,除与医生娴熟的操作技术有关外,还与护士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及术后精心的护理密切相关.

  • 腹腔镜外科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郑民华;臧潞

    本文简介了腹腔镜外科治疗早期胃癌的原则、术式、安全性、根治性,并进行评价和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本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识别能力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云林;程时丹;吴巍

    本文简介了内镜下早期胃癌的形态特点、可疑病灶识别、规范观察和电子染色、色素喷洒及共聚焦筛检技术,对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识别能力很有帮助.

  • Ⅱc型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诊断

    作者:贺舜;王贵齐

    本文介绍了Ⅱc型早期胃癌常规内镜、色素内镜、NBI+放大内镜和超声内镜的检查方法和诊断要点,强调了病变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范围精确判断的重要性,对临床诊治很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胃癌 早期诊断 内镜
  •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及其逆转研究

    作者:房殿春

    胃黏膜上皮内瘤变(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GIN)是胃癌重要的癌前病变,代表肿瘤性生长的起始阶段,若能及早识别病变并进行有效的干预,不失为胃癌二级防治的有效措施.本文介绍了GIN与胃癌的关系及逆转治疗的研究现状.

  • 经内镜取出胃内携带冰毒1例

    作者:李良仁;郭国丽;杨瑾瑜

    我院经内镜取出胃内携带冰毒一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为企图通过体内携带毒品,自服冰毒20余袋,每袋约100 g,被公安机关查获后经服用泻药排毒.5天后仍有1袋冰毒残留胃内而入我科行内镜检查.进镜后见食管黏膜光滑,全胃黏膜充血水肿,多发糜烂.十二指肠球部充血水肿变形,可见广泛霜斑样溃疡,有出血灶.球腔狭窄,内镜无法通过.胃底体交界处可见一约2×3×5cm大小长条状塑胶袋装物,内包裹有红色块状物,顶端封口处有小突起.考虑为避孕套包装冰毒块后,外裹塑料透明胶纸.

  • 白霉素导致药物性肝病1例

    作者:崔忠敏;郭晓钟;邵晓冬;王迪

    一、病例报告患者女性,69岁,因上腹部隐痛不适1个月,加重伴皮肤、巩膜黄染3d于2011年3月2日入院.1月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间歇性发作,不放散,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与饮食关系不明显,食欲正常.为求诊治就诊于当地诊所,未行任何检查即给予静脉滴注白霉素(600mg,1/日),用药2d后,即入院前3d开始上腹部疼痛加重,恶心、未吐,食欲下降,同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无皮肤瘙痒及发热.

  •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并发症护理的研究现状

    作者:徐沛纯;刘梅娟;王凤红;夏燕飞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指在内镜引导下经腹部皮肤穿刺放置造瘘管,为不同原因导致吞咽困难无法经口正常摄入食物的患者提供胃肠内营养的通道,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肠内营养快、造瘘管留置治疗时间长等特点.但随着临床应用病例的增多,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研究和实践表明并发症的发生与日常的相关护理密切相关,正确、规范、有预见性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目前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护理方法没有完全的标准规范化,需要护理工作者进一步探索研究、细致完善.

  • 结肠镜联合单孔腹腔镜局部切除回盲部巨大间质瘤1例

    作者:刘国伟;张清泉;任炜

    微创外科的目的是大程度地降低外科手术对病人生理和心理的创伤,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我们经脐单孔腹腔镜(Transumbilical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surgery,TUSILS)联合结肠镜局部切除回盲部间质瘤1例.

  • 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治疗胰管结石5例报告

    作者:冯佳;令狐恩强;王向东;章慧玲;冯子坛

    胰管结石是一种少见的胰腺疾病,近年来随着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相关影像学诊疗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诊断胰管结石的病例逐渐增多,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其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治疗.目前,我们开展ERCP联合体外震波碎石(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ESWL)治疗胰管结石患者5例,报告如下.

  • 消化内镜姑息治疗晚期胰腺癌1例报告

    作者:杨卓;麻树人;张宁;宗修昆;张雪峰;高峰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P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发病隐匿,就诊时多为晚期,常常错过外科根治的时机.晚期PC进展迅速,平均生存期仪为4~6个月,积极的姑息治疗可以适当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问.胰头增大浸润生长会造成其周边4根主要管道梗阻(胆总管、胰管、门静脉、十二指肠)产生相应症状,如梗阻性黄疽、胰管高压性腹痛、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上消化道梗阻性呕吐、消化道出血等,使患者在疾病终末期遭受巨大痛苦,如果症状无法及时缓解,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放、化、生物、免疫治疗无法使上述症状得到缓解,内镜治疗越来越凸显优势,超声内镜穿刺活检可以进行病理诊断,内镜下置入支架可以解除胆、胰、十二指肠管腔梗阻,超声内镜引导下放射粒子植入进行局部放疗,同时还可以针对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增生给予相应治疗,大限度地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为其他姑息手段提供必要支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