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消化系统疾病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

Modern Digestion & Intervention 현대소화급개입진료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东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学术交流中心
  • 影响因子: 1.0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2159
  • 国内刊号: 44-1580/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356
  • 曾用名: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现代消化病及内镜杂志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现代消代及介入诊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张万岱
  • 类 别: 消化系统疾病
期刊荣誉:
  • ERCP术后胰腺炎并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作者:王建荣;缪林;张秀华;李全朋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并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以1200例行ERCP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ERCP适应证,术后有52例患者并发胰腺炎,将其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胰腺炎者1148例,将其设为对照组,分析ERCP术后胰腺炎并发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结果胰腺的发生与年龄、慢性胰腺炎病史、胰腺炎病史、胆总管结石、Oddi括约肌障碍、胰腺显影、胰管括约肌切开术、胆道括约肌气囊扩张术、操作熟练程度、操作时间、插管困难有关(P<0.05)。结论 ERCP术在胆胰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引起胰腺炎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胰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郭庆峰;李娜;姜涛

    目的:探讨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50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腹腔镜结合胆道镜息肉摘除术治疗,B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B组患者,且A组术后恶心呕吐、术后疼痛、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B组患者,P<0.05,差异显著。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效果更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Kiss-1和MMP-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江毅敏;戴俊臣;王俊;王显飞;冯志松;贺国斌;任权

    目的:探讨Kiss-1 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大肠癌和距瘤体5 cm以上的正常结直肠组织,用Real-time PCR检测肠黏膜Kiss-1 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免疫印迹检测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Kiss-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MMP9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Kiss-1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 MMP9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KISS-1表达与结直肠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论 Kiss-1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的浸润和转移有关可做为大肠癌转移的预测因子及大肠癌的治疗靶点,对于结直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的疗效分析

    作者:陈雅萍;张勤俭;田楠楠;薛海娟;赵斗贵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93例慢性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比的方式,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C组,A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B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C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比分析三组患者HBV-DNA转阴率、ALT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C组患者HBV-DNA、ALT的变化情况明显优于A组、B组,且C组患者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HBV-DNA转阴率、ATL复常率高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单纯的替比夫定或阿德福韦酯相比,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其抗病毒活性更强,能快速抑制HBV-DNA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PBL教学法联合导师制教学法对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效果

    作者:陈泽纯;黄榕

    目的:评价PBL教学法联合导师制教学法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14学年的62名临床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一对一护理导师制”教学法,B组采用“PBL教学法”,C组采用“PBL教学法”联合“一对一护理导师制”进行教学带教。教学完毕后3组学员接受成绩测评、问卷调查分析。比较3组带教效果。结果 B组带教效果优于A组带教效果,C组带教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结论“PBL教学法”联合“一对一护理导师制”的临床带教护理实习生效果好,值得推广。

  • 膳食纤维补充剂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患者肠道功能改善的研究

    作者:陈卫;符佶泓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补充剂对直肠癌患者接受低位前切除术后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入组60例术后出现腹泻、排便频繁症状低位直肠癌患者,给予膳食纤维补充剂,1月后评估疗效。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膳食纤维补充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接受膳食纤维补充剂后,患者排便次数、排便性状、夜间排便情况等明显好转,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膳食纤维补充剂适用于改善接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术后腹泻及排便功能障碍。

  •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行胆道镜治疗隐性胆总管结石效果观察

    作者:黄海;何承祥;肖诗铭;刘禹;盛春晓;唐炎尧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行胆道镜治疗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00例隐匿性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行胆道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取石,成功率100%,但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P<0.05),差异显著。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行胆道镜治疗隐匿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外生性肝癌的CT、MR诊断价值与误诊分析

    作者:刘涛

    目的:通过回顾肝外生性肝癌的CT、MR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外生性肝癌。结果26例中9例诊断正确,误诊17例。4例误诊为胰头区肿瘤,5例误诊为右肾上腺肿瘤,5例误诊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2例误诊为后腹膜肿瘤(1例误诊嗜络细胞瘤,1例误诊副交感神经瘤),1例误诊为胃肠道肿瘤。结论肝外生性肝癌的CT、MR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但表现不够典型时,易误诊。通过总结外生性肝癌的肿瘤影像特征及鉴别方法,帮助临床早期诊断。

    关键词: 外生性 肝癌 CT MR
  • 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王全玉;何炜;蔺强;李莉蕊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院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方案;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联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结肠癌 中药 化疗
  • 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钛夹治疗杜氏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亚静;卢英

    目的:探讨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钛夹治疗杜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入院的杜氏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钛夹治疗,对比两组首次止血成功率,再次出血发生率,转手术率。结果本研究64例出血部位分布在胃体54例,占84.4%,其中胃体前壁18例,胃体后壁36例,多发生于胃上部小弯侧,多在胃食管交界处6 cm内;贲门4例,十二指肠6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首次止血成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17,P>0.05),在再次出血发生率及转手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字2分别为3.16,1.12,P均<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血浆凝固术联合钛夹治疗杜氏病可明显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及转手术率,是杜氏病的理想治疗方式。

  • 腹腔镜多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杨立成;陈武强;姚国忠;吴醒;黄彧禾;彭宏伟

    目的:探讨腹腔镜多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我院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11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三孔法或四孔法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患者对切口瘢痕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三孔法或四孔法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对切口满意程度高,手术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两种金属钛夹在内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钟海彬;李振军;刘满和;郭瑜;邓凌

    目的:探讨两种金属钛夹在内镜下息肉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78例选择南京微创公司生产的内镜止血钛夹进行创面处理,对照组152例选择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内镜止血钛夹进行创面处理,对两种金属钛夹缝合创面时的开夹角度、抓取面积、适用范围进行比较,并观察两者的经济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金属钛夹在使用过程中,钛夹夹臂角度开放较大,因夹臂长于对照组,因此抓取的面积也较对照组宽;观察组释放过程中,所需操作面积窄,对于经过乙状结肠较窄的肠腔,较对照组方便;从卫生经济学角度看,观察组价格明显低于对照组价格。结论基于临床上的使用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考虑,国产金属钛夹有自己的优势,利于临床推广。

  • 四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作者:于晓辉;宋涛;王真;侯晓利;汪瑞人

    目的:探讨四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儿科收治的因牛奶蛋白过敏引起的小儿过敏性腹泻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四联活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CRP、5-HT、SP、IL-1β、IL-4、IL-6、TSLP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INF-细胞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联活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过敏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增强其抵抗能力,减轻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陈晓武;梁彪;王伟福;郭婉薇;许鸣

    目的:研究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手术后迟发性出血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3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未发生迟发性出血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通过对比研究以分析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利于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术中出血量的比较上,在高血压、憩室病、息肉直径、盲肠及升结肠部位息肉、息肉形态等指标的比较上P均<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因素(高龄、合并高血压等)、息肉因素(位置、形态、大小等)及外界因素(术中切除损伤、其他疾病影响等)三大类;根据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相关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分析

    作者:沈海龙;狄长安;朱江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老年(年龄跃60岁)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0例患者行腹腔镜手术(A组),186例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除清扫淋巴结数目外,A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止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等术后指标,均显著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老年直肠癌根治性手术中,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的疗效相当,但在腹腔镜治疗法,具有创伤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可行性较高。

  • 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拥军;蔡正斌;欧宝权;邓飞;钱莉;胡艳;尹宜发

    目的:研究热塑体膜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体位固定方法不同将放疗的摆位误差,整体摆位误差小,更好地满足了放射治疗要求,值得应用和推广。

  • 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柯昌松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该类疾病建立优化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于2010年3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方案。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术后预后情况、术后7d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病情复发率为2.5%(1/40),对照组为21.9%(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息肉并发胆囊结石,相较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方案,能有效减轻手术创面,促进病情康复,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在临床上可以考虑该方案作为该病的治疗备选方案之一。

  • 肠道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任贺庄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IN-α水平及血白细胞、血淀粉酶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血白细胞及脂肪酶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淀粉酶、脂肪酶,血清IL-8、TIN-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评分、住院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肠道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中炎性介质,调节肠内菌群平衡,能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胃复春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及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陶彦谷;黄启辉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胃复春治疗胃溃疡(gastric ulcer,GU)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胃溃疡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用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研究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联合胃复春治疗,治疗6周,比较6周后治疗效果,并检测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的变化,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症状上均有效,研究组改善症状总有效率为92.65%,对照组为79.4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溃疡愈合率73.53%,总有效率为89.71%,对照组的溃疡愈合率为58.82%,总有效率为77.9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胃泌素均有明显下降,研究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患者,香砂六君子汤和胃复春联合用药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的下降更为显著,疗效显著优于香砂六君子汤单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的研究

    作者:冯丹平;黄锦东;何嘉敏;郑永均;罗诗敏;夏仁香

    目的:为胃异位胰腺的临床诊断提供一种有效的、新的、简便的方法进行可行性研究。方法胃镜下抽取疑似胃异位胰腺腺管内液体与胃液检测淀粉酶与脂肪酶含量。通过外科手术及胃镜下ESD活检作病理检查确诊。结果7260例门诊胃镜中有6例胃异位胰腺(0.08%)。6例患者中检测出来的脂肪酶,淀粉酶都非常接近胰腺细胞分泌液。结论胃镜结合生化检验诊断胃异位胰腺有一定的价值,并可进一步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

  • 笑气吸入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效果分析

    作者:孙士东;杜倩;王淑芳;毕英杰;王洪艳;倪永泽;吴洪芬

    目的:探讨笑气吸入联合地佐辛用于无痛结肠镜诊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2组,即笑气组(对照组)、笑气联合地佐辛组(观察组),每组3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HR、BP、Sp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结肠镜诊疗时应用笑气吸入镇痛起效快,安全有效且操作简便;联合使用地佐辛效果更佳。

  • 精细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作者:袁青柳

    目的:观察精细护理路径在急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急性胃炎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定义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行精细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取得的护理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方面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护理总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护理路径应用于急性胃炎患者临床,可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并广泛应用。

  • 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罗红来;高小花;仇学明;樊荣;厉琴

    目的:探讨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良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内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瘤后,直径大者行超声内镜检查或镜下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直径0.5~1.2 cm者予内镜下橡皮圈套扎治疗,直径1.3~1.5 cm予内镜下透明帽辅助尼龙绳套扎治疗。结果病变应用橡皮圈套扎者61例,占78.2%,尼龙绳套扎者17例,占21.8%。术后复查,61例橡皮圈套扎者中58例脱落,治愈率95.1%,17例尼龙绳套扎者中9例脱落,治愈率52.9%,字2=19.49,P<0.05。橡皮圈套扎治疗食管病变字2=9.83,P=0.014;胃部病变字2=8.88,P=0.008,均优于尼龙绳套扎。结论对符合适应证的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内镜橡皮圈套扎术是一种安全、可靠、高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

  • 麻醉下消化内镜检查术常见并发症病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胡安武;田雪娇

    目的:探讨麻醉下消化内镜检查术常见并发症病因及其处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将消化内科收治的行无痛消化内镜检查术发生并发症的11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与110例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对照组研究,分析无痛内镜检查常见并发症病因,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处理,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患者共发生并发症110例,其中一过性血氧饱和度下降61.82%、恶心呕吐50.0%、心率降低43.61%、呼吸抑制36.36%、术中呛咳31.82%、一过性低血压29.09%、吸入性肺炎19.09%、严重肠胀气11.82%。统计学相关性分析,高龄、肥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操作技术、操作时间、操作类型与并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①麻醉下消化内镜检查术后并发症病因包含:麻醉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操作技术等因素;②麻醉下消化内镜检查术是对术后并发症检查的有效方式,熟练的操作、积极有效的处理对策对并发症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观察

    作者:韩延风

    目的:讨论并分析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收治的3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 结肠黑变病114例临床及肠镜分析

    作者:杜春;陈春华;陈平;黄应龙;李艳梅;胡海清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以及与年龄、性别、结肠炎症、息肉及肿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消化内镜中心肠镜检查确诊的114例结肠黑变病临床资料及内镜下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4例患者中中年组发病率较高,青年组发病有增高趋势,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有腹部手术史4例(3.50%);便秘患者93例(81.57%);服用泻药患者102例(89.47%);不服用泻药但排便周期长9例(7.89%);合并结肠慢性炎11例(9.64%);合并增生性息肉2例(1.75%);合并绒毛管状腺瘤2例(1.75%);腺瘤性息肉53例(46.49%),其中管状腺瘤高级别内瘤变2例(1.75%);合并结肠癌4例(3.50%)。结论结肠黑变病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性良性可逆性病变,慢性便秘和长期服用泻药与结肠黑变病的发生有关,同时伴发息肉的发病率较高,可能与结肠肿瘤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 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力芳

    目的:探究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小儿消化不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介入治疗。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症状积分为(0.58±0.12),低于对照组的(1.6±0.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食欲食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食欲食量明显改善评分为(3.54±0.98),低于对照组的(5.74±1.0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0%,低于实验组的95.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化不良行介入治疗后,不仅有效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患儿食欲食量,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王大鹏;张蕾;王海洋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61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为13.8%,主要影响因素有院患者年龄、糖尿病、血红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切口类型等。年龄高于60岁的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高(P<0.05);手术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术后切口感染(P<0.05)。结论肝胆外科患者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几率较高,其发生受到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手术切口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 胃腺癌组织维生素D3上调蛋白1表达与核因子-资B活性关系研究

    作者:刘荣火;周宇;郭中秋;谢丽华;陈晓红;胡红松;俞红华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维生素D3上调蛋白1(VDUP1)表达情况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活性关系。方法分别取胃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凝胶迁移率变动分析(EMSA)测NF-κB活性,RT-PCR检查VDUP1表达。结果胃腺癌组织的NF-κB活性(10701.0±3529.4)与癌旁组织(7961.5±1601.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腺癌组织VDUP1表达减少,与癌旁组织VUDP1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胃腺癌组织VDUP1表达降低,NF-κB活性升高,VDUP1表达与NF-κB活性呈负相关。VDUP1对NF-κB活性可能具有负调节作用。

  • 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硬膜外麻醉用于胃癌手术的对照分析

    作者:李兰洋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和丙泊酚硬膜外麻醉在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86例胃癌患者进行临床分组研究,麻醉药物均为丙泊酚,其中复合全身麻醉的43例作为研究组,硬膜外麻醉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麻醉效果及麻醉副作用等。结果研究组脑氧气代谢率、脑血液流量、颅内压、及平均动脉压恢复水平较对照组高,心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起效快,阻滞完全耗时短,术后自主呼吸、睁眼、定向力均较对照组恢复良好(P<0.05),差异显著。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低于对照组的20.93%(P<0.05),统计学差异有意义。结论丙泊酚复合全身麻醉在胃癌患者手术中麻醉起效快,术后生命体征恢复快,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优先考虑使用。

  •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

    作者:符春苗;郑才玲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入我院行肝功能检查的15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另选择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清晨空腹取静脉血送检,测定两组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总胆汁酸水平,对其结果做详细比较。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胆固醇、白蛋白、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低于健康人,而总胆汁酸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且血清胆固醇、白蛋白、总胆汁酸水平,血清胆碱酯酶活性随肝脏受损程度增加而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肝功能检测可对肝组织受损程度进行评定,能了解患者肝硬化发展程度;及时适当调整治疗方案,达到预期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与生存率分析

    作者:刘接班

    目的:探讨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治疗及生存情况。方法以咸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探讨其治疗方式和生存情况等。结果62例患者3年生存率为87.1%,5年生存率为66.1%,10年生存率为51.6%;病理Ⅰ期患者与Ⅱ期患者生存率比较无显著差异,与Ⅲ期及Ⅳ期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放疗或化疗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有效手段,尽早手术治疗可提高胃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率,术后患者持续放化疗可进一步提高其生存率。

  • 消化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理;姚朝光;蓝婧;黄霜湘;韦巍巍;覃馨颉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及普外科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行ERCP联合EST,对照组行剖腹取石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结石清除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下ERCP联合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急性胃炎临床超声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探究

    作者:孟飞;吴琴

    目的:探究超声检查对急性胃炎的诊断效果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消化内科收治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急性胃炎患者77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诊断,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7例经病理确诊为急性胃炎者,超声诊断74例符合率为96.10%,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72.7%,准确性为79.22%,阳性预测值为80.4%,阴性预测值为77.4%。超声可见胃窦部胃壁黏膜呈对称增厚,层次明显,回声偏强,光点增粗,胃蠕动基本正常或稍慢;与同样表现胃肿瘤图像有显著差异。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胃炎图像特征明显,能清楚观察胃黏膜下层病变及周围淋巴结情况,具有极高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价值。

  • 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临床特点比较

    作者:陈智勇;李钢

    目的:探讨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四川绵竹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实施内镜保胆取石的180例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分析,其内结石组结石直径(1.3±0.2)cm(t=7.857,P=0.000)。两组患者的病程分布主要集中在病程1年以内,病程分布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的胆囊结石主要为胆色素型(60.87%)显著高于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的(36.36%)且差异显著(P<0.05);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的混合型结石为(40.91%)显著高于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的(13.04%)且差异显著(P<0.05);其他类型的胆囊结石类型差异均不显著(P>0.05)。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与单纯胆囊腔内结石组患者的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合并胆囊壁间结石组患者的胆囊壁间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纯胆囊结石与合并胆囊壁结石具有一定的相同性和差异性,在结石的构成上存在差异,但在华支睾吸虫卵检出情况上无明显差异。

  • 内镜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效果

    作者:许超贵;吴平;谭小燕

    目的:观察内镜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近5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60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对病变进行确诊后行内镜消化道黏膜切除术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中食管黏膜下肿物18例(30%),胃黏膜下肿物30例(50%),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12例(20%)。所有患者都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60例患者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术成功54例(90%),6例患者没有切除干净。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穿孔。结论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内镜切除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中髓样分化因子88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殷汉华;何雅军;邓延梅;潘立武;刘序友;韩馥缦;叶国荣;吕霞;舒建昌

    目的:观察姜黄素干预前后肝星状细胞(HSC)中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的变化水平,以探讨姜黄素抗肝纤维化的相关机制。方法构建pCMV-Myc-MyD88重组质粒,将人肾上皮细胞293T细胞及HSC-T6细胞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MyD88过表达组、姜黄素+MyD88过表达组,其中MyD88过表达组给予转染pCMV-Myc-MyD88重组质粒72 h,姜黄素+MyD88过表达组在转染48 h后加入姜黄素继续作用24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yD88蛋白表达。结果①转染pCMV-myc-MyD88重组质粒48 h后,MyD88在293T细胞及HSC中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且经姜黄素处理后两类细胞中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②姜黄素处理后MyD88表达量较MyD88质粒转染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MyD88蛋白表达,阻断MyD88依赖性信号通路的转导而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Survivin蛋白、CDX2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姚凡保;付汐;邝倩仪;马海生

    目的:探讨Survivin蛋白、CDX2在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基因靶点治疗、评估预后、判断复发提供新的标记物。方法收集结直肠癌、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对照组各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各组中Survivin蛋白、CDX2的表达情况。结果 Survivin蛋白表达在腺癌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及正常组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CDX2表达在腺癌组与低级别瘤变组、正常组之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组之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与正常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腺癌组与高级别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Survivin与CDX2的表达呈高度密切负相关(r越-0.64,P<0.01)。结论 Survivin蛋白、CDX2是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两者有密切相关性,联合检测可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基因靶点治疗、评估预后、判断复发提供新的手段。

  • 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其亚型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

    作者:孙小娟;贾林;王胜炳;许鸣;刘静;雷晓改;江舒曼;许明智

    目的:调查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RFD)患者的抑郁焦虑状况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设计,对象来自2012年5月至9月广东3家三甲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经罗马芋标准确诊的FD及同期医院的健康志愿者,并分析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4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生活质量指数(NDI-QOL)等指标。结果1341例完成问卷调查的FD患者中,难治性FD(RFD)和非难治性FD(NRFD)分别为24.3%和75.7%。①RFD在抑郁率、焦虑率、抑郁及焦虑严重程度,HAMD、HAMA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NRFD和健康人(P<0.05);②RFD亚型中RFD-EPS+PDS型在抑郁率、焦虑率及HAMD、HAMA得分、中/重度抑郁率、重度焦虑率、抑郁合并焦虑发生率方面均显著高于RFD-EPS型(P<0.05);③RFD在生活质量指数四个区域的得分均显著低于NRFD(P<0.05),不同亚型在生活质量指数干扰区域得分中RFD-EPS+PDS显著低于EPS型(P<0.05)。结论 RFD多伴发抑郁、焦虑,且程度严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胃镜诊疗中的随机对照评价

    作者:黄华庚;黄景贤;卢可建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肝硬化患者胃镜诊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48例肝硬化患者,均采用胃镜诊疗,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行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单用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阻滞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且手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诊疗后SpO2、HR、BP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硬化患者胃镜诊疗中应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可改善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分析

    作者:史盛梅;孟存英

    目的:总结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1周后是否并发胃肠功能紊乱分为观察组(胃肠功能紊乱,120例)和对照组(未发生胃肠功能紊乱,80例),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基底节、丘脑、脑叶、小脑、脑干五个部位中,仅基底节、脑叶部位梗死率在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脑卒中昏迷组的呕吐发生率(55.9%)、便秘发生率(30.4%)均显著的高于非昏迷组且差异显著(P<0.05),其他胃肠道症状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入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4.3±1.2)分、血糖(11.7±2.2)mmol/L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入院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ALB、PA、RBP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分、血糖值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营养状况、梗死部位、血糖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 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闫娟;李岗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肝纤维化患者80例,其中轻度肝纤维化40例(轻度组),中度肝纤维化30例(中度组),重度肝纤维化10例(重度组),均行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检测与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造影剂达到肝静脉时间(HVAT)和肝-门静脉过渡时间(VVT)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而造影剂达到肝动脉时间(HAAT)与到达门静脉时间(PVAT)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郁型胶原(C-Ⅳ)和Ⅲ型前胶原肽(PⅢP)含量都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VAT和VVT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而血清HA、LN、C-Ⅳ和PⅢP含量与肝脏纤维化程度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可用于肝纤维化患者的诊断,能有效判定肝脏纤维化程度,与血清学分析的联合使用能指导疾病诊断与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sAPRIL结合肽对LOVO细胞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作者:何小庆;柳芳;许雯;何美蓉

    目的:增殖诱导配体(APRIL)与结直肠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的耐药性密切相关。我们前期已利用噬菌体随机肽库技术成功筛选并人工合成与sAPRIL有高亲和力的结合肽。本研究旨在探讨sAPRIL结合肽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5-FU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将LOVO细胞分为PBS组、5-FU组、sAPRIL结合肽+5-FU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5-FU组和sAPRIL结合肽+5-FU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7.62±7.07)%、(63.05±2.15)%;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细胞周期显示5-FU组阻滞在S期,sAPRIL结合肽+5-FU组阻滞在G0/G1期和S期,且S期阻滞效应显著强于5-FU组;三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21±0.09)%、(12.80±0.30)%、(17.1±0.66)%。结论 sAPRIL结合肽能增强结直肠癌LOVO细胞对5-FU的化疗敏感性,有望成为结直肠癌靶向治疗的新型候选制剂。

  • E-钙黏蛋白和VEGF在胃黏膜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王锐;宋征宇;于永强;杨婕琳

    目的:通过分析E-cadherin和VEGF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中表达变化的趋势,探讨二者在几种胃黏膜病变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cadherin和VEGF在慢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非典型增生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胃黏膜非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胃癌组比较,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在慢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而E-cadherin的表达逐渐下调,分别与胃癌组作对照分析,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比较提示二者表达存在负相关。结论 E-cadherin与VEGF的表达呈负相关,二者均参与胃黏膜逐渐演变过程,对于E-cadherin和VEGF表达异常的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患者,两者的联合监测对胃癌癌前病变的诊治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急性肠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剑;于四永;张超;高惠丽;王艳会

    目的:研究蒙脱石散联合连蒲双清片对急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急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55例,行蒙脱石散+连蒲双清片治疗;对照组55例单纯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5%,药物副作用率为7.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18%,药物副作用率为16.36%;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腹泻、腹痛、呕吐、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以及治疗时间的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急性肠炎在蒙脱石散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连蒲双清片治疗可显著提高疗效,明显改善病情预后且药物副作用低,可作为临床急性肠炎的首选治疗方式。

  • 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伟;王巧云

    目的:探讨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6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治疗,观察组给予莫沙比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上腹痛、胞胀、便秘、腹部灼烧感、恶心、呕吐)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使患者恢复正常胃肠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

    作者:范小康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儿科收治的76例消化道出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低于对照组的18.4%,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小儿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止血迅速的优势,能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两种首剂不同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评价

    作者:黄奕君;冯光球;许晋川;吕静美

    目的:评价首剂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首剂大量奥美拉唑治疗)和对照组(38例,首剂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两组止血效果、止血时间、溃疡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止血总有效率(94.74%)、溃疡症状恢复率(89.47%)均高于对照组(78.95%、73.68%),输血率(18.42%)低于对照组(34.21%),P<0.05,组间差异显著;且治疗组止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首剂大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疗效较首剂常规剂量佳,可迅速止血,缩短溃疡面愈合时间,且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作为首选治疗药物使用。

  • 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黄群峰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收入我院治疗的12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P<0.05)。两组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奥美拉唑钠肠溶片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急性胃肠炎具有较好效果,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且用药简单、经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不同麻醉方式对重症胰腺炎手术麻醉的效果分析

    作者:刘环菊;周秀姣

    目的:探究不同麻醉方式对于重症胰腺炎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手术治疗的重症型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静吸复合全麻,实验组给予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硬外麻,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中、麻醉后,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血压、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麻醉中与麻醉后血液、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麻醉术后后总清醒率为96.00%,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连硬外麻对重症胰腺炎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相较于单用静吸复合全麻,不仅安全性高,便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为其营造了一个较稳定的手术期麻醉环境,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三联疗法对Hp(+)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其对IL-4、IFN-γ水平变化的影响

    作者:王剑;郝海涛;李淑霞;王策;张璞

    目的:探讨三联疗法对H. pylori(+)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榆林市第一医院H. pylori(+)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而随机分为两组院(对照组40例,仅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标准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检测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进而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干扰素-γ水平明显升高(P<0.05)。其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联疗法对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水平,提高血清干扰素-γ水平,对临床治疗胃炎具有重要意义。

  • 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郝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78例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78例非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两组治疗方法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溃疡大小,及其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组恶心反酸、上腹疼痛、腹胀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溃疡面积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症状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幽门螺杆菌(H. pylori)根除率为3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2%、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与非2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相比存在较多的不同,其溃疡范围更大,且治疗后H. pylori根除效果不佳。临床治疗时应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

  •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与护理体会

    作者:武英华

    目的:研究奥曲肽与奥美拉唑联合应用于临床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8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消化内科)分为观察组(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和对照组(单纯奥曲肽),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输血量、止血时间,调查整体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02%)高于对照组(81.40%),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26.20±2.48)h短于对照组的(47.56±3.35)h,观察组输血量(254.52±36.56)mL少于对照组的(520.51±89.80)mL,均为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6%(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上消化出血,起效快,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加强护理可促进恢复,缩短止血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在老年无痛内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作者:白延斌;刘磊;胡彬;马鹏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无痛消化内镜检查的效果,并评价其临床应用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收治需行消化内镜检查患者24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处理方式不同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内镜,观察组给予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SBP、DBP、HR与术前比较,观察组呈降低趋势,对照组呈上升趋势;SpO2均有下降趋势,对照组下降幅度较观察组明显;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观察组高(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静脉全身麻醉应用于老年无痛消化内镜诊疗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小,能快速诱导与清醒,取得良好的效果。

  • DNA错配修复基因与大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子劭;王静

    DNA错配修复是机体内DNA修复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防止基因突变和维持基因组稳定性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错配修复基因功能缺失在大肠癌发生机制和诊治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错配修复基因与大肠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现芳;勇彤;张伟平

    本文综述了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其治疗机理,同时评价其治疗效果,对此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治有参考价值。

  • 炎症性肠病治疗新进展--干细胞治疗

    作者:徐隽;智发朝

    干细胞治疗是一种新兴的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手段,其通过免疫调节和免疫重建等机制缓解黏膜炎症。目前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干细胞主要有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方法有干细胞移植(自体或异体)及局部注射。临床研究证实干细胞移植对难治性炎症性肠病有一定效果,并能够使部分患者长期维持缓解。但干细胞疗法仍处于研究阶段,其安全性和长期有效性等仍有待进一步评估。

  • 胆囊炎性假瘤并CA199异常升高1例

    作者:陈文习;蔡丽;李红平

    一、病历摘要患者,男,55岁,因反复发作右上腹绞痛半月于2014年8月25日入院,入院时查体院一般情况可,体温正常,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无明显异常,腹部平软,右上腹及剑突下明显压痛,无反跳痛,Murphy's征阳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正常。入院后实验室检查院肝肾功能正常,CEA(-),AFP(-),CA199跃2083.0 U/mL[应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糖类抗原199定量检测试剂盒(化学发光法),连续检测3 d],空腹血糖14.62 mmol/L,餐后2 h血糖28.29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0%。MRI平扫(见图1)提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底部不均匀增厚,增强扫描(见图2)见胆囊底增厚,囊壁渐进性不均匀强化,以周边强化为主,中间分隔样强化,所见胃窦壁不均匀增厚,增厚胃壁内表面不规则,MRI诊断考虑胆囊肿瘤性病变居多,邻近肝实质受累可能,所见胃窦壁不均匀增厚,建议胃镜检查。CT平扫提示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底部密度欠均匀,局部呈蜂窝样改变,胆囊壁增厚,厚度不均匀,边缘毛糙,盆腔及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诊断胆囊炎,不除外胆囊肿瘤性病变。胃镜检查见胃窦黏膜充血水肿、多发平坦糜烂灶,病理为黏膜炎性改变。依据患者临床病例特点、影像学检查,结合CA199异常增高,考虑胆囊肿瘤性病变,胆囊癌可能性大。于9月1日行胆囊癌根治术,术中探查见,腹腔未见明显积液,肝脏色红质软,胆囊与大网膜及十二指肠广泛粘连,胆囊大小5.0 cm×3.0 cm,胆囊壁色泽发白,质硬,胆囊床表现疑为受肿瘤侵犯、固定。术中切取部分大网膜粘连组织送快速切片病检,未见肿瘤组织,探查考虑肿瘤可能侵及肝脏5段及部分4b段,肝十二指肠韧带未触及明显肿块,术中仍考虑胆囊癌可能性大,遂决定行胆囊癌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病理提示院胆囊炎性假瘤改变(送检大网膜、肝脏均未见肿瘤组织),术后患者预后良好,术后第4天拔除腹腔引流管,第6天出院。出院后应用胰岛
      素控制血糖,9月11日复查空腹血糖9.8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50%,CA199恢复正常,随访半年,血糖控制良好,多次复查CA199正常,体重明显增加。

  •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稿约

    作者:

    关键词: 介入诊疗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2007 01 02 03 04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1997 01 02 03 04
1996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