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중국중의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4379
  • 国内刊号: 11-28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4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庄曾渊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颞侧小切口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邵铁军;张秀萍;任桂芳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由于设备价格昂贵,目前在多数基层医院尚难普遍推广。我院用颞侧反眉形隧道式小切口,手法娩核,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术中、术后如能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该术式同样能获得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效果,完全可与超声乳化术相媲美,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9月~1999年12月施行颞侧反眉形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8例77只眼。其中男37例,女31例;双眼9例,单眼59例;年龄50~82岁,平均67.3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5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9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术后住院日3~5d。术前视力:光感~手动/眼前者16只眼,0.02~0.06者43只眼,0.08~0.2者18只眼。晶状体核硬度:Ⅰ级核者3只眼,Ⅱ级核者10只眼,Ⅲ级核者33只眼,Ⅳ级核者27只眼,Ⅴ级核者4只眼。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并发症
  • 针刺治疗眼病体会

    作者:杨晓桦

    针刺治疗眼病早见于《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阳NFDA1之脉,令人目痛从内眦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NC54D,左刺右,右刺左,如行十里顷而己”。实践表明针刺治疗眼病有较好疗效,个人临床体会如下。1 针刺以“神”为本 《灵枢*本神》“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针刺与神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医者和患者守神二个方面。医者在针刺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精神和机体状态,捕捉针下气的变化,辨别经气虚实和是否被激发,进针得气后仍全神贯注于针尖,使针下神气不散。治疗时若漫不经心,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出现医疗事故。接受针刺治疗的眼病患者,大多是久治不愈或其他疗法无效时才来接受针刺治疗的,心理状态较为复杂,因此医者应细致地观察患者,关心患者,减轻患者对疾病的忧虑和对针刺的恐惧感,使患者精神集中,神气内守。首次接受治疗的患者,可先让其观察不畏针患者的表情,然后采用先远端后眼周腧穴的针刺疗法,以解除畏针心理,从而继续接受治疗。

    关键词: 针刺 腧穴
  • 白内障患者术前视觉电生理检查临床分析

    作者:沈希成;王建君

    为了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我们从1995年12月开展视觉电生理检查以来,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前常规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术后视力及眼底进行对照,发现术后视力的恢复及眼底变化与术前预测检查的结果基本相符。总结如下。1 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1995年12月~1997年6月在本院进行视觉电生理检查和由同一位医师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93例108只眼,分布见表1。

    关键词: 白内障 视觉电生理
  • 松毛虫蜕毛致眼损伤的诊治

    作者:徐昕;张志芬;周振庭

    松毛虫虫毛对人眼部的损伤,文献陆续有报道〔1,2,3〕。我院从1996年8月至2000年10月门诊、急诊共诊治松毛虫蜕毛致眼损伤32例,诊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12~60岁;左眼15例,右眼18例,其中1例双眼均受伤;32例均为蜕毛伤;病程1.5天~7天。患者均为城市居民;发病于1季度5例,2季度8例,3季度13例,4季度6例;发病于室内8例,室外24例;室内发病者有穿衣、梳头时突感眼部不适,室外发病者有明确的风吹异物入眼史。32例患者,在异物入眼后,即眨眼、揉眼,试图将异物取出。症状与体征:32例患者均有患眼异物感、摩擦感及刺痛,伴流泪、羞明或视物模糊。检查:33眼眼睑痉挛,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有大致同方向线状荧光素着色;睑板及睑缘可见1根或2~3根黑色针形异物刺入,长约0.8mm~1.2mm。其中异物位于上睑板及睑缘26例,下睑板及睑缘6例;27例为1根异物,5例为2~3根异物。

    关键词: 松毛虫 蜕毛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辨证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盘病变

    作者:胡翠月

    前部缺血性视盘病变是一种以视野与生理盲点相连的象限缺损为特征的视神经疾患,多发生于老年人。我院自1996年2月至1999年10月共收治76例本病患者,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76例均为本院眼科住院患者,均经眼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视野检查后确诊,将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住院的本病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26例,女24例,大年龄78岁,小年龄51岁,平均年龄60.5岁,伴高血压者10例,动脉硬化者14例,糖尿病者12例,无明显症状者4例,均为单眼发病。将1996年2月至1997年7月住院的本病患者36例作回顾性比较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6例,大年龄76岁,小年龄49岁,平均年龄58.6岁。伴高血压者10例,动脉硬化者10例,糖尿病者8例,无明显症状者2例,均为单眼发病。

  • 对白内障伴常见合并症施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分析

    作者:尤晓苏

    本科自1998年11月至1999年12月,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51例。其中高度近视68例77只眼;糖尿病32例35只眼;青光眼18例18只眼;高血压14例14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7例8只眼;网脱术后3例3只眼;虹膜睫状体炎2例2只眼,尿毒症1例1只眼。白内障伴有眼局部和全身合并症的占总例数的22.3%。由于白内障多发生于老年人,各种合并症较多,术前应结合诸多因素,综合评价术后效果。下面对常见的高度近视、糖尿病、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后的效果进行初略评价,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1 资料和方法1.1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

  • 激光和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作者:贾万程;侯俭;刘敬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我国常见的眼底病,好发于20~45岁的健康黄种人男性,本病发病的确切原因与病理基础仍不明了,因而尚无针对性有效药物治疗〔1〕,一般认为激光光凝可使病程缩短。我们使用倍频Nd:YAG固体激光器结合中药治疗本病患者76例(93只眼),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为1998年8月~1999年10月本院眼科门诊拟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而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发现有明显渗漏点而确诊者。均做视力、眼前节和眼底检查,渗漏点位于黄斑区拱环内不做光凝。本次治疗后的病例均随访半年。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特征与转归的关系

    作者:田石琦;周浩川;刘孝书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底疾病,好发于40岁左右青壮年,以后极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和视网膜神经层渗出性脱离为特征,病程长,易复发〔1〕。在治疗上缺乏特效方法。从文献报道和我们的临床分析来看,本病的转归除与治疗有关外,不同型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表现其转归也不一,在此,我们对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一探讨,为对本病的治疗提供参考。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患者情况:收集1995年10月~2000年10月我院门诊经眼底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临床资料完整者共41例46只眼。其中,男性33例,女性8例,单眼发病者36例,双眼先后发病者5例。患者年龄为29~46岁,平均年龄为36.4岁±3.4岁。

  • 三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作者:陈永明;陈志喜

    我科1994年以来分别采用3种方法治疗翼状胬肉133例188只眼,从术后反应及复发率的观察,得出不同结论,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统计病例均是我院眼科收治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其中男性66例97只眼,女性67例91只眼;年龄24~80岁,平均51.75岁;职业:农民78例,工人35例,其他20例,初发病例98例145只眼,复发35例43只眼,病程1~30年。临床分型:①轻型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2 mm,体宽<5 mm,结膜轻度充血,共77例111只眼。②重型为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内≥2 mm,体宽>7 mm,充血肥厚,共26例34只眼。③复发型为经1~2次手术后胬肉复发,充血、肥厚并呈进行性生长共30例43只眼。治疗分组见表1。

    关键词: 翼状胬肉 羊膜移植
  • 退赤止痒液治疗春季结膜炎

    作者:矫红;许家骏;赵峻;张南;俞兴元;高景秀

    目的观察中药退赤止痒液治疗春季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155例春季结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退赤止痒液并局部应用氟美松卡那霉素滴眼液,对照组仅局部应用氟美松卡那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周和4周时的疗效和治疗后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2周时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4周时的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1至2年的随访期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退赤止痒液治疗春季结膜炎具有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复发的作用。

  • 中药人工泪液治疗Sjgren综合征患者干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艺;张颖;王筠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泪对Sjgren综合征患者的干眼治疗效果。方法 80例有干眼症状的Sjgren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第一组用环胞霉素A点眼治疗,第二组用环胞霉素A加中药人工泪Ⅰ号滴眼剂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双眼Schirmer I试验纸湿长度和角膜虎红染色点数的变化。结果治疗3周和5周后的第二组Schirmer I试验纸湿长度和虎红角膜染色点数均比第一组明显改善。结论中药人工泪液能改善Sjgren综合征患者的干眼体征。

  • 病理性近视的黄斑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

    作者:许艺民;雷嘉启;张惠蓉;鹿欣荣

    目的研究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121只眼的高度近视患者作视力、眼底检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病例中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发生的构成比为30.6%。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下新生血管与近视度数、漆样裂纹形成、黄斑区缺血等因素有关。结论发生于中心凹的新生血管出血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主要原因。

  •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余敏忠;张欣;钟兴武;于强;江福钿;马娟妹;吴德正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VERIS IV视觉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测量和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Ⅱ期34只眼和Ⅲ~Ⅳ期30只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结果在视野约45°的测试范围内6个离心度的环状区和4个象限,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与正常对照眼比较,N1波、P1波和N2波的潜伏期显著延长;Ⅲ~Ⅳ期和Ⅰ~Ⅱ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与正常对照眼比较,N1波、P1波和N2波的反应密度绝对值以及N1-P1和P1-N2反应密度峰-峰值显著降低。结论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过程中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比潜伏期较早出现异常,多焦视网膜电图可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功能损害的监测。

  •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眼电图检测及其与辨证分型的关系

    作者:黄汝太;朱有章

    目的探讨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眼电图变化及其与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YD-1型眼电图仪对97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47例志愿受试者的眼电图各参数进行检测。根据临床表现对这些患者进行了辨证分型。对不同证型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眼电图检测主要参数均低于对照组。不同证型患者之间参数有明显不同(P<0.05)。眼电图检测参数的主要特点是光峰电位下降(55.67%)。结论眼电图检测可用于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病变程度评估和辨证分型。

  • 眼蝇蛆病2例

    作者:甄立功

    例1 男,45岁。因收花生时被飞蝇碰撞左眼后奇痒、涩痛,于2000年9月28日来我院就诊。查:左眼睑轻度肿胀,睁眼时有大量泪液涌出。裂隙灯下见结膜充血水肿,颞侧球结膜有散在出血点。角膜透明。翻转眼睑后见睑结膜充血,穹窿部有数条白色蛆虫爬行,虫体长约2mm,头部有黑点,体型略扁,光线照射时蛆虫快速向结膜皱壁处移动。立即滴1%地卡因,用棉签将蝇蛆拭出,共7条。 例2 男,50岁。因两天前收玉米时右眼被飞蝇撞后痒、涩、痛、流泪,自点氯霉素眼液2天后症状无缓解,于2000年10月6日来我院就诊。查:右眼睑轻度肿胀,结膜充血、水肿及散在出血点。裂隙灯下见上睑穹窿部有白色蛆虫蠕动,虫体长约2mm,头部有黑点,扁型,光照后爬行加快。立即点1%地卡因,用棉签将蝇蛆拭出,共3条,点抗生素滴眼液后愈。

    关键词: 结膜 蝇蛆病
  • 眼蝇蛆病1例

    作者:孟宪双

    患者女,25岁,农民。1小时前在农田里赶马车时突然从身边飞过一虫子碰击眼部,随即出现双眼异物感,刺激症状逐渐加重,同时出现虫爬感,前来我科就诊。 检查与治疗:患者双眼睑皮肤红肿,流泪不止。睑球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和穹窿结膜面上有数条小白虫快速爬行,虫体长约1~2mm。角膜上皮轻度水肿。前房和瞳孔正常。在表面麻醉下取下虫体显微镜下检查,虫体为白色,两头二沟,头部有一黑点。 根据主诉和发病所处环境、季节及检查结果诊断为眼蝇蛆病。处理:在表面麻醉下,用龙胆紫小棉签将蝇蛆一一全部取出后,眼部滴0.5%敌百虫液每日4次,0.25%氯霉素眼液每日4次,以观察3天,局部炎症反应及眼刺激症状明显消退,继续观察一周,以上症状完全消退,双眼视力1.5。 讨论:眼蝇蛆病在我国广大地区均有发病,但以牧区为多见,发病季节多在夏末秋初,天气较热时期。本地虽为粮棉农业区,但农家喂有牲口,气候较炎热,所以易于本病发生。

    关键词: 结膜 蝇蛆病
  • 外伤性海绵窦动静脉瘘1例

    作者:张子兴

    外伤性海绵窦动静脉瘘是一少见的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笔者诊治1例表现较为特殊,报告如下。 患者男,27岁,农民,因外伤后昏迷急诊入院。患者2000年2月28日在拆房时被墙压伤致昏迷,经抢救治疗,18小时后清醒,经CT及放射科检查诊断为颅底骨折、骨盆骨折、左眼眶筛板骨折(图1~图3)。12天后出现右眼球突出,经加压包扎、冷敷2天不见好转,由外科转眼科治疗。检查:眼球突出度21mm102>——< 13mm;右眼视力30cm指数,左眼前手动。左眉弓处可见一3cm瘢痕,上睑下垂,遮盖3/4瞳孔,左眼球运动消失,右眼球略能运动。右眼瞳孔5mm,对光反应迟钝,左眼瞳孔5mm,对光反应消失。右眼睑肿胀,球结膜高度水肿,突出睑裂之外,血管扩张纡曲。右眼球外观无搏动,深压可触及与脉搏一致搏动,眼睑及眶部听诊未闻及杂音,而左侧眼睑及眶部可听到与心搏一致的吹风样杂音。双眼底静脉扩张,视乳头水肿。患者诉头痛、左侧耳鸣。诊断为外伤性海绵窦动静脉瘘。经放射科、脑外科会诊拟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以右腹股沟处股动脉为穿刺点,将8F导管插入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左颈内动脉与海绵窦相通,动脉期眼上静脉及颈静脉显影,确诊左颈动脉海绵窦瘘。送入Magic-BD导管带2号可脱球囊送至瘘口处,将球囊充盈至0.7ml仍不能完全闭塞瘘口,脱掉该球囊,换3号球囊充盈后将瘘口及颈内动脉同时闭塞。术毕头部杂音消失。右眼球突出及血管扩张减轻,眼外肌麻痹好转。左眼仍不能运动。术后每日给5%葡萄糖500ml、丹参注射液20ml、胞二磷胆碱400mg静脉滴注,连用2周,配合中药以活血通络祛风为主:川芎12g 赤芍、桃仁、红花、当归、藁本、白芍各10g 生地、钩藤(后下)各15g 全蝎5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8剂后双眼视力1.0。右眼外观正常,眼球活动自如,左眼睑轻度下垂,眼球向外旋轻度受限,双眼底表现正常,无视神经萎缩。继以上方加减以善其后。

  • 人眼结膜华裔吸吮线虫病1例

    作者:王宏

    华裔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属于旋尾亚目(Spirurata)的成虫。Railliet和Henry(1910)首先在印度发现于狗眼结膜囊内。而后,缅甸、菲律宾及日本等国也相继发现,我国先后不仅在猫、狗及家兔眼中有所发现,而且在人眼结膜囊内也有发现。Fischer(1917)在重庆首先从狗的结膜囊内发现此虫,人眼内寄生结膜吸吮线虫的报告,早见于北京和福建,以后,国内外陆续见到人眼结膜吸吮线虫病例的报导,由于此虫多见于亚洲各国,故又称“东方眼虫”。鉴于甘肃省尚未见报告,特报道如下。

    关键词: 结膜 华裔吸吮线虫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无张力性瞳孔1例

    作者:谢立科;黄少兰;伍玉冰

    患者男,40岁,澳门人。因左眼外伤后视力下降30年于1999年9月28日以左眼外伤性白内障住院。既往无青光眼、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病史。视力右眼1.0,左眼0.08。左眼角膜透明,KP(-)。前房清,Tyndall征(-)。虹膜纹理清,瞳孔形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应灵敏。晶状体核硬度二级。眼底可见红光反射。右眼未见异常。Goldmann眼压计测眼压:右眼12mmHg,左眼14mmHg。于1999年9月29日局麻下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用复方托品酰胺散瞳,术中粘弹剂为爱维(山东正达福瑞达公司生产),缩瞳剂为匹罗卡品(广州中山眼科医院生产)。超声能量40%,超乳时间仅47秒,I/A抽吸残余皮质,囊袋内植入+20D砝码西亚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手术顺利,术后瞳孔2mm,形圆居中。术后静滴地塞米松10mg,每日1次,术后第1天左眼视力0.6。角膜透明。前房清。瞳孔形圆约2mm。眼压17mmHg。人工晶状体位置正。术后第2天瞳孔开大约4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位置正。眼压15mmHg。外点1%匹罗卡品2小时1次,瞳孔未见缩小,术后第5天瞳孔散大至7mm。眼压16mmHg。视力0.3,小孔0.5。追踪观察3个月,瞳孔持续性散大约7mm,虹膜未见萎缩。角膜透明,KP(-)。Tyndall征(-)。晶状体位置正常,后囊膜完整。眼压正常。眼底视乳头无萎缩。视野正常。视力稳定。

  • 真菌性结膜炎误诊3例

    作者:付佳玉

    例1 男,42岁,双眼红肿疼痛、分泌物多呈脓性3天,于1999年7月5日初诊。患者曾用氯霉素眼液点眼无效。病前曾两次大剂量全身用头孢类药约半月余。查:双眼球结膜充血水肿,上下睑结膜高度充血、肥厚,裂隙灯显微镜下呈细小红点糜烂状。角膜光滑,KP(-)。余(-)。初诊为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用氯霉素、无环鸟苷、氧氟沙星等眼液交替点眼,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并消毒毛巾、脸盆。3天后复诊,未愈并症状加重,轻度畏光流泪。眼分泌物涂片镜检可见脓细胞,未见其它菌类。治疗加用青霉素800万u静滴,3天后再次复诊,仍未愈,此时嘱患者晨起不洗脸来做结膜穹隆部分泌物镜检,查到真菌。修正诊断:双眼真菌性结膜炎〔1〕。治疗停用一切抗生素及眼液,用2.5%碳酸氢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每日1次,5天后痊愈。

    关键词: 真菌性结膜炎
  • 腰部挤压伤致外伤性血管性视网膜病变1例

    作者:韩美兰;王淑华

    患者男,6岁,因腰部被拖拉机轧伤以肾挫伤1997年7月住我院外科。给能量合剂,高渗脱水剂,止血剂,青霉素等治疗。2天后腰部症状明显好转,但发现左眼视物不见,要求眼科会诊。患者尿常规见红细胞(++);肾B超示肾脏大小形态正常;腰部皮下瘀血,局部压痛,深叩痛。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1.2。右眼鼻侧球结膜下片状出血。角膜、前房清晰。虹膜纹理清,瞳孔圆,直接对光反应不能持久,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透明。视盘边界鼻侧尚清,颞侧与青灰色蜂房状团块状渗出相连,在团块间偶可见纤细的动脉和迂曲的静脉,周围视网膜可见散在线状及条索状出血,黄斑区受累,中心凹反光消失。左眼未见异常。诊断:腰部挤压伤致外伤性血管性视网膜病变(Purstcher病)。转眼科治疗: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维生素C 1.0,肌苷200 mg,ATP 40 mg,辅酶-A 100 u,胞二磷胆碱0.5g,洁霉素1.2g静脉滴注,20%甘露醇125ml,氟美松7.5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中药:当归15g 生地15g 赤芍12g 防风12g 泽泻12g 车前子18g 前胡12g 荆芥12g 茯苓15g,白术12g,泽兰12g,水煎服,每日1剂,经治7天,视力0.1。结膜下出血吸收。眼底水肿渗出减轻,后极部仍有团块状渗出及散在线状出血。带药出院,半月后复诊时视力0.3,1月后复诊视力0.4,眼底仍见黄白色瘢痕及色素斑块,视乳头色略淡。

  • Gronblad-Stranberg综合征1例

    作者:于晓林;孙化平

    Gronblad-Stranberg综合征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全身弹力纤维继发性钙化的原发性缺陷病,包括眼底血管样条纹和皮肤的弹性纤维假黄瘤。眼底血管样条纹国内有数例报道〔1,2,3〕,笔者曾遇1例该综合征,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31岁,因左眼视力下降3年来我院眼科就诊。患者于3年前开始左眼视力下降,在外院被诊为“左眼黄斑陈旧性病灶”,未予治疗。在另一医院诊为“左眼弓形体病”用维生素、肌苷、消炎痛、路丁等药也无效,黄斑区反复出血。在某寄生虫研究所查弓形体Fox-cAg(-);Fox-IgG(+),Fox-IgM(+),弓形体ELISA(+),给予螺旋霉素、地塞米松等药后视力无好转。入院症见:左眼视物模糊,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大便溏薄,纳寐可,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眼部检查:右眼视力0.3,左眼视力:数指/10cm,不能矫正。双眼外眼无异常。晶状体及玻璃体透明。视盘色淡红,边界清,C/D=0.3,视盘周围发出不规则灰褐色条纹向赤道部放射,逐渐变细而消失,其中有数条进入黄斑区,视网膜血管位居条纹之上,后极部有散在色素沉着,左眼黄斑区可见1.5PD大小的萎缩病灶及散在色素斑块,中心凹光反射消失,右眼黄斑区色素分布欠均匀,中心凹光反射隐约可见。

  • 半侧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

    作者:阎泽英

    患者女,35岁,近几年觉双眼上方视物不清,于1999年5月19日来我院就诊。自幼有夜盲史。否认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无其它眼病史及外伤史。全身情况未发现异常。血液瓦氏反应阴性。眼科检查:视力:右0.3-2.50DS=0.9,左0.4-1.50DS(⌒)/(⌒)-0.50CD×100°=0.9。双眼上睑位置正常,角膜清,KP(-)。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透明。双眼玻璃体清晰,视盘边界清,色正常,下支动脉细,黄斑区视网膜正常,中心凹光反射存在。从3:00~9:00下方视网膜可见散在色素点,部分集合成骨细胞样色素斑。视网膜呈青灰污秽色。上方视网膜及血管正常。非接触眼压计测眼压右16mmHg,左17mmHg。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右眼于12.7秒颞上动脉充盈,15.1秒鼻下动脉开始充盈,动脉前期3:00~9:00下方视网膜透见强脉络膜背景荧光,上方视网膜及黄斑区正常,晚期盘周脉络膜环染色〔1〕,其他未见异常荧光(图1、图2)。视野:双眼上方5°以外视野缺损(图3、图4)。视网膜电流图(P-ERG)。右眼:Aa 32.863 μV La 23ms Ab 94.116 μV Lb 45ms;左眼:Aa 61.584 μV La 24ms Ab 156.92 μV Lb 47ms。

  • 眼睑钙化上皮瘤1例

    作者:杨整军;张智军

    患者男,17岁,学生,2000年11月24日以左眼上睑眉梢部肿块半年,并进行性,无痛性增大收住院。半年前发现左眼上睑眉梢部有一绿豆大小肿块,患者及家属未重视,近两月来发现肿块增大加快,随来我院眼科诊治。患者体态正常,无明显全身不适。眼科检查:视力双眼5.1。左眼上睑外眦眉梢部有一约3.5cm×4.5cm×3.0cm肿块,皮肤呈青紫色,可见皮下静脉迂曲,怒张,肿块中等硬度,移动性可,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双眼部其他检查均正常。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正常。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于11月25日在局麻下行左眼睑眉梢部肿块摘除。手术中小心分离肿块与皮下组织,见肿块表面无粗大血管供应,质中等硬度,有波动感,表面光滑,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肿块完整取出,创口做间断缝合,加压包扎伤口。将肿块切开发现为中空囊腔,流出紫褐色液体。标本用95%酒精固定分别送我院病理科及某职工医院病理科检查,两处病理检查报告均为左眼睑部毛母质瘤,即钙化上皮瘤。7天后拆除皮肤缝线,伤口Ⅰ期愈合。

    关键词: 眼睑 钙化上皮瘤
  • 中药眼底Ⅰ号方对鼠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耳廓血液速度的影响

    作者:何慧琴;丁淑华;卞慧敏

    目的探讨中药眼底Ⅰ号方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脉络宁注射液为对照,观察眼底Ⅰ号方对小鼠耳廓微循环以及由肾上腺素诱导的血瘀模型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影响。结果对小鼠耳廓血管血液速度的测定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显示,眼底1号方组的小鼠耳廓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血管扩张,动静脉口径比值减小;大鼠血小板聚集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眼底Ⅰ号方能抑制血瘀模型大鼠的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参数,并能增加小鼠耳廓血流速度。

  • 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的研究

    作者:丁哲;丁淑华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中药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将23只实验性视网膜静脉阻塞家兔随机分3组,其中两组分别接受了眼底Ⅰ号方和理血方Ⅲ号方的治疗,另一组用生理盐水作对照。对3组兔眼的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资料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结果眼底Ⅰ号方组与理血方Ⅲ号方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活血化瘀法可能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有效方法之一。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牛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和榄香烯抗增殖作用的研究

    作者:接传红;郭彤;张惠蓉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牛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DNA合成的影响,并观察榄香烯注射液的抗增殖作用。方法采用3H-TdR掺入法,在体外培养的牛眼RPE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VEGF以及VEGF和榄香烯,应用液闪仪测定3H-TdR掺入的脉冲数(CPM)。结果不同浓度的VEGF均使CPM值明显增加,且与VEGF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浓度的榄香烯均使RPE细胞的CPM值明显下降,且与榄香烯浓度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VEGF有促进RPE细胞的DNA合成的作用,榄香烯可抑制生长因子诱导的RPE细胞的DNA合成。

  • 补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影响

    作者:谢学军;李翔;肖丹;杨红;王毅;谢春光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复方制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免疫组化方法显示视网膜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利用微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测定。结果在病程6个月时,视网膜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染色强度中药中剂量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中药高剂量组明显高于其余各实验组。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诱导糖尿病大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发生反应性星形胶质化,提示Müller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化可能对糖尿病视网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建超;彭清华

    对青光眼造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害的机制、物质基础和防治原则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总结。

  • 中医眼科围手术期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罗旭昇;高健生

    提出了眼科围手术期中医治疗的概念,综述了近年的研究状况,并指出有待解决的问题,认为该项研究事关中医眼科发展大业。

  • 菊花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沈丽珍

    菊花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尤其对治疗眼病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现对菊花的药效、剂型和本人的应用体会介绍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1 功效与主治 《神农本草经》云:“菊花,味苦平,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本草衍义补遗》云:“菊花能补阴,须味甘者,若山野苦者勿用,大伤胃气。”《本草纲目》云:“菊花,昔人谓其能除风热,补肝益阴,益不知其尤多能益金水二脏也。补水可以制火,益金所以平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用治诸风头目,其旨深微。”《药品化义》载:“甘菊,取白色者,其体轻,味微苦,性气和平,至清之品,佐黄芪治眼昏,去翳障。领石斛、扁豆,明目聪耳,调达四肢。是肺气虚,须用白甘菊。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疼痛,又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是以清肺热须用黄甘菊。”“《本草正义》”云:“凡是头风作痛,无非内火内风震撼不息,而菊花能沾之,非肃降静镇迥异寻常者,殆难有此力量。目如欲脱,乃肝阳内风之尤甚者。世谓头风痛甚,至于丧明,抑知且有目珠突出,形如雀卵者。泪出亦阴虚于下,肝火上扬,真阴无摄纳之权,而风阳以疏泄为用,则迎风而泪下,此皆肝肾阴亏,而浮阳上元为虐,惟菊花之清苦泄降,能收摄虚阳而归纳于下,故为目科要药。……大明谓作枕明目,叶亦明目。洁古谓养目血,去翳膜。”《银海精微》载:“菊花,味甘苦,微寒,入肝经,明目,清头风,去目翳,发表。”

    关键词: 菊花
  • 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炎

    作者:高洪秀;王伟;王宏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有人统计国内真菌性角膜炎的发病率一跃成为角膜感染性疾病的首位〔1〕。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中国中医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