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중국중의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4379
  • 国内刊号: 11-28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4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庄曾渊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联合复方丹参静脉滴注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疗效分析

    作者:冯亚兰;吴星伟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方丹参静脉注射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 )伴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5月就诊于我院眼科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发黄斑水肿患者79例(79只眼),分为2组。治疗组45例(45只眼)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对照组34例(34只眼)为单纯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统计分析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患者患眼佳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的改变,以及平均球内注射次数。结果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佳矫正视力均有提高,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佳矫正视力提高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3个月,6个月治疗组黄斑水肿程度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黄斑水肿程度均有所下降,2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治疗组黄斑水肿程度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二者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至6个月时,治疗组显效患者与有效患者平均打针次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二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雷珠单抗联合复方丹参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伴发黄斑水肿与单纯雷珠单抗药物治疗比较,可以在更少的球内注射次数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视力,减轻黄斑水肿情况,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方式。

  • 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6年随访研究

    作者:冯俊;于静;唐由之

    目的:评价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青光眼的远期效果。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2005年至2014年接受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及术后临床观察满6年及以上的青光眼患者35例(35只眼),观察分析这些青光眼患者眼压、视力变化及手术安全性。结果通过为期6年的术后随访,接受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的各类型青光眼手术成功率为74.28%,总成功率为91.42%;30只眼视力稳定,3只眼视力提高;2只眼视力下降;且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对于各类型青光眼的治疗成功率较高,远期效果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易于操作。

  • 痰瘀同治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作者:焦毅;杨光

    目的:观察痰瘀同治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痰瘀同治组31例(31只眼)和活血化瘀组26例(26只眼)。痰瘀同治组内服自拟活血化瘀、化痰祛浊中药煎剂,活血化瘀组内服桃红四物汤。2组均根据兼证进行中药加减,同时给予静脉滴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爱维治)。治疗30 d后观察疗效。结果痰瘀同治组31只眼,显效24只眼(77.42%),有效3只眼(9.68%),无效4只眼(12.90%),总有效率87.10%;活血化瘀组26只眼,显效11只眼(42.31%),有效8只眼(30.77%),无效7只眼(26.92%),总有效率73.08%。2组疗效不同(Z=-2.509,P=0.012),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56,P=0.007)。痰瘀同治组视野平均敏感度改善情况好于活血化瘀组(t=2.307,P=0.0249)。结论痰瘀同治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能有效提高视力,改善视野,临床疗效优于活血化瘀法。

  • 清肝降压胶囊控制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国亮;吴烈;杨迎新;吴镝;康玮;武丹蕾

    目的:探讨清肝降压胶囊控制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肝火亢盛、肝肾阴虚型)患者眼内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5例(61只眼)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31只眼)和对照组16例(30只眼)。治疗组给予清肝降压胶囊并维持原有西医治疗,对照组仅维持原有西医治疗,疗程均为28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眼压、视力、血压、中医症候等情况。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眼压分别为(23.68±1.89) mm Hg(1 mm Hg=0.133 kPa)和(23.74±1.46) mm Hg,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眼压分别为(21.25±3.23) mm Hg和(23.20±1.93) mm Hg。经治疗后治疗组眼压下降,中医证候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视力、血压无明显变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降压胶囊对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有控制眼压、改善中医证候的作用。

  • 全视网膜光凝联合药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作者:董如娇;陈芳;赵霞;李冬育;董明霞

    目的:探讨全视网膜激光(PRP)联合口服药物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增殖前期及增殖期有全视网膜光凝适应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58例(267只眼),分为4组。单纯PRP组(A组)38例(62只眼),予单纯PRP治疗;芪明颗粒+PRP组(B组)42例(72只眼),予口服芪明颗粒联合PRP;羟苯磺酸钙+PRP组(C组)40例(69只眼),予口服羟苯磺酸钙联合PRP;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PRP组(D组)38例(64只眼),口服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联合PRP治疗。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进行佳矫正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A组治疗后视力有统计学意义的下降(t=2.723,P=0.008),其余3组视力无明显下降(P>0.05)。A、B、C、D组的视力有效率分别为64.5%、81.9%、82.6%、89.1%(χ2=12.922,P=0.005),FFA有效率为69.4%、86.1%、85.5%、89.1%(χ2=10.528,P=0.015),黄斑水肿有效率41.2%、50.0%、45.5%、57.1%(χ2=1.092,P=0.779)。结论 PRP联合羟苯磺酸钙或芪明颗粒可以减轻光凝导致的视力下降,并改善患眼视网膜的缺氧状态,PRP同时联合羟苯磺酸钙及芪明颗粒的效果相对更好。

  • 维吾尔族及汉族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对比研究

    作者:王绍飞;吕晓英;丁琳

    目的:比较维吾尔族及汉族正常人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差异,分析性别及年龄对黄斑中心凹厚度的影响。方法维吾尔族正常人217例(217只眼),男81例(81只眼),女136例(136只眼),年龄11~79岁。汉族正常人105例(105只眼),男45例45只眼,女60例(60只眼),年龄16~76岁。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受测者黄斑中心小凹厚度,比较两民族间的差异,并对各民族内黄斑中心凹厚度的性别差异及年龄对厚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维吾尔族正常人黄斑中心凹厚度(156.08±12.20)μm,男性(158.83±13.62)μm,女性(154.44±11.00)μm;汉族正常人黄斑中心凹厚度(154.58±11.13)μm,男性(157.24±12.13)μm,女性(152.58±9.97)μm。维吾尔族或汉族男性的黄斑中心凹厚度均大于女性(维吾尔族t=2.46,P=0.02;汉族t=2.16,P=0.03),厚度数值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维吾尔族r=-0.010,P=0.878;汉族r=0.167,P=0.089),两民族间黄斑中心凹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P=0.29)。结论维吾尔族及汉族黄斑中心凹厚度无明显差异,维吾尔族及汉族男女黄斑中心凹处厚度存在性别差异,男性黄斑中心凹处厚度大于女性,维吾尔族及汉族黄斑中心凹厚度与年龄没有明显相关性。

  • 抗VEGF治疗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赵军;胡莲娜;罗灵;高付林;仇长宇;闫洪欣

    目的:评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患者58人63只眼,男性40人,女性18人,平均年龄(65.81±14.68)岁。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抗VEGF治疗分为抗VEGF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除抗VEGF治疗外,还进行其他治疗如滤过术、青光眼阀植入术、睫状体冷凝或光凝及视网膜光凝,且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和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VEGF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眼压均有明显下降。抗VEGF组自(49.35±12.57) mm Hg(1 mm Hg=0.133 kPa)下降至(14.6±7.29) mm Hg;对照组自(52.34±10.67) mm Hg下降至(17.1±6.93) mm Hg。2组治疗后1周至治疗后3个月各时点眼压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VEGF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VEGF能够抑制虹膜及视网膜上新生血管的生成和发展,但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中,尚无法明显地改善预后。

  • 雷火灸治疗干眼临床验证方案疗效的多中心观察

    作者:宋立;唐万华;俞兴源;付彦江;苏慧芳;石金艳;张南

    目的: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医疗技术操作方案临床验证工作要求》,对雷火灸治疗干眼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验证。方法前瞻性、多中心、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设计。东方医院、北京中医医院、东直门医院的中医眼科组成协作组,各纳入干眼患者30例,共90例,采用重庆赵氏雷火灸治疗,每日1次,治疗4周。以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Schirmer I试验(SIT)为观察指标,自身对照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对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观察。结果干眼患者治疗后各项主观症状评分均较前下降(P<0.05),在观察的8项干眼症状中,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的效果好,有效率分别为74.0%、65.6%、62.2%,烧灼感、眼红这两项症状的有效率低,均为38.9%。治疗后的BUT、FL评分及SIT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检查的有效率分别为64.5%、42.2%、61.0%。无不良反应。结论雷火灸对于有干涩感,异物感,眼疲劳三项为主的干眼疗效明显,而对于以烧灼感,眼红为主证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疗效欠佳。未见不良反应。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秘传眼科龙木论》中外障眼病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罗旭昇;盛倩;王婷;魏春秀;宋剑涛;刘绍燕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秘传眼科龙木论》中收载的外障眼病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秘传眼科龙木论》中主治外障眼病的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0),采用软件集成的熵聚类、无监督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治疗外障眼病的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秘传眼科龙木论》中主治外障眼病的方剂共114首,包含中药117味,使用频次在10以上的药物共有22味,主要以清热泻火及辛温发散药物为主;使用频次≥20的药对组合8对;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药物核心组合12个;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新处方6个。引经药出现的频次较多,居于前位,在高频次药对组合及核心组合中也较为常见。结论《秘传眼科龙木论》中收载的外障眼病方剂侧重于使用以清热泻火,通腑泻热及辛温发散药物,并重视引经药物的使用。

  • 针刺对爆裂性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凌云;刘青松;刘巧英

    目的:观察针刺眼外肌穴对爆裂性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60只眼)爆裂性眶壁骨折致眼球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针刺组30例,根据眶壁骨折类型选取相应眼外肌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同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时间同针刺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眼球运动障碍分级、角膜缘移动范围及复像图变化。结果1.角膜缘移动范围:针刺组治疗前,内、上及下转角膜缘移动范围分别为(4.80±3.01) mm、(3.40±2.50) mm、(4.40±1.54) mm;治疗后的结果为(7.47±2.26) mm、(4.70±1.74) mm、(5.47±0.78) mm。对照组治疗前结果,(5.17±2.78) mm、(3.17±2.49) mm、(4.53±1.41) mm;治疗后结果,(6.17±2.56) mm、(3.57±2.27) mm、(4.70±1.26) mm。2组各项数值均较前改善(P<0.001),且针刺组的各项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0.001)。2.眼球运动障碍级别:针刺组治疗前,0级、Ⅰ级、Ⅱ级、Ⅲ级的眼数分别为0、5、17、8只眼,治疗后为11、13、1、5只眼。对照组治疗前各分级眼数为0、6、17、7只眼,治疗后为4、13、6、7只眼。2组治疗后眼球运动障碍均较治疗前改善,针刺组好于对照组(P<0.05)。3.临床疗效:针刺组痊愈11只眼,显效9只眼,有效5只眼,无效5只眼,有效率83.33%,痊愈率36.37%;对照组痊愈4只眼,显效5只眼,有效14只眼,无效7只眼,有效率76.67%,痊愈率13.33%。针刺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针刺眼外肌穴可改善角膜缘移动范围及眼球运动障碍级别,明显促进眼外肌功能的恢复。2.针刺眼外肌穴联合常规治疗爆裂性眶壁骨折所致眼球运动障碍有显著疗效,其有效率及痊愈率高于单纯常规药物治疗。

  • 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1例

    作者:吴盈盈;谢学军;冉祝亮

    患者男性,58岁,因“右眼视力下降1个月”于2014年6月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否认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全身其他系统疾病。无过敏史。专科检查:右眼视力0.1(矫无助),左眼视力1.0;双眼眼前节均无明显异常。眼压:右眼13 mm Hg,左眼13.5 mm Hg (1 mm Hg=0.133 kPa)。双眼底彩色照相显示:右眼视网膜鼻上、鼻下及颞上支静脉分布区广泛火焰状出血,视网膜静脉迂曲扩张,视盘充血、边界不清(图1,图2);左眼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结果(图3,图4):右眼视网膜上见大量的出血遮蔽荧光,视网膜颞上、鼻上、鼻下支静脉迂曲扩张、管壁荧光着染,该区域的视网膜毛细血管广泛扩张渗漏;颞侧周边部见小片状无灌注区,黄斑区颞侧水平缝处见多条血管吻合支及小片状无灌注区(图4绿色箭头所示)。造影后期黄斑区上半部呈弥漫状强荧光。左眼视网膜在可视范围内未见明显异常荧光改变。诊断:右眼半侧性视网膜静脉阻塞。

  • 应用泪道窥镜诊治泪囊巨大结石1例

    作者:王晓伟;白芳;陶海;贾雪芳

    患者女性,56岁,主因左眼流泪,伴分泌物6年余,于2014年4月1日以左眼慢性泪囊炎收入院。入院检查:左眼按压泪囊区少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溢出,上下泪点位正、形狭小。冲洗泪道,上泪点进针6 mm 软性抵抗,不可突破达骨壁,冲洗液上冲下返,可见少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返流,无液体入咽;下泪点进针8 mm 软性抵抗,不可突破至骨壁,冲洗液下冲上返,少量黄白色分泌物返流,无液体入咽。入院诊断:左眼慢性泪囊炎、左眼鼻泪管阻塞、左眼上下泪小管阻塞(不全性)、左眼上下泪点狭窄。从下泪小管向泪道内注入碘化油注射液后行泪道CT 水平位+三维重建检查,结果回报:左侧泪囊窝软组织增厚,无造影剂存留,泪囊可疑萎缩,未见充盈缺损及时伴有慢性化脓性炎症,引起流泪流脓症状,临床上易仅诊断为慢性泪囊炎,而泪囊结石易被漏诊。复习相关文献,国内有过少量关于泪囊结石的文献报道〔1-2〕。至今泪囊结石的起源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由于泪膜中的细菌的存在或慢性炎症与含有高浓度钙和磷的泪水,共同促使泪石的形成,常诱发泪囊炎;也有人认为一些异物如睫毛作为蛋白和细菌的吸附物,形成大量的泪石结晶〔3〕,还有报道认为是可能因炎症渗出物及脱落的上皮细胞再加上钙质的沉积而形成,也可因真菌感染所引起〔4〕。影像学表现:泪道造影多表现扩张的泪囊内有阴性结石的充盈缺损区。本例患者泪道造影示泪囊区无造影剂存留,未见钙化影及充盈缺损,所以常规检查使泪囊结石诊断难以明确,术前经泪道内窥镜探查才明确诊断。

  • 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伴星状玻璃体变性3例

    作者:张伟;毕大光;黄红深

    星状玻璃体变性(asteroid hyalosis,AH)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玻璃体变性〔1〕,笔者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3例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同时合并有星状玻璃体变性,认为本病可能与视网膜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脂质成分渗出有关,是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病理性体征之一。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2例

    作者:冉祝亮;谢学军;吴盈盈;刘小燕;李小静;袁晨

    病例1,患者李某,男,43岁,因发现右眼视物变形、下方固定黑影3个月余就诊。患者既往体健,眼专科检查:右眼裸眼视力0.08(矫无助),左眼裸眼视力1.2;双眼眼前节未见异常,无明显的玻璃体混浊。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右眼视盘正上方一边界清楚的橘红色隆起,表面见色素沉着,无出血、渗出(图1A);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示隆起区为片状低自发荧光(AF)、中间夹杂高AF,在隆起区外围绕有大片高AF(图1B);同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FFA示在造影动脉期即可见视盘上方不规则网状充盈,荧光素渗漏;动静脉期呈一圆形高荧光病灶,其间间杂低荧光;在造影后期该区呈强荧光,其周边部视网膜小血管管壁着染;ICGA示造影早期视盘上方与FFA一致均有不规则强红外荧光充盈病灶,其间间杂斑点状低红外荧光,造影晚期病灶内染料排空呈低红外荧光,其间散见点状高红外荧光,周围绕有不规则高红外荧光(图1C、1D);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示与病灶对应处视网膜下隆起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图1E、1F)。诊断:右眼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 circumscribed choroidal hemangioma , CCH)。

  • 高原性颅高压引起的视盘水肿1例

    作者:白昱旸;杨永升;王民秀;冯俊;刘兵兵;金崇华

    视盘水肿(optic disc edema,ODE),又称为视乳头水肿(papilledema),临床上多由颅内压增高引起,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体征之一。特发性颅内压增高(idiopathic intracranial hypertension,IIH),是指没有实验室和影像学证据显示有颅内占位病变及脑积水的颅内压增高综合征,通常病因不明,临床以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为主要表现。本病直接就诊于眼科的相对较少,因而常易误诊,若忽略全身病因,易出现治疗效果差及延误病情的情况。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由高原工作环境引起的IIH报告如下。

  • 络治法对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NF-κB表达的影响

    作者:马栋;王静波;郭承伟;吕璐

    目的:观察络治法对链佐脲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NF-κB)表达的影响,探讨络治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羟苯磺酸钙对照药物组、络治组四组。除正常组不做处理外,其它各组均采用STZ腹腔注射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24周后每组大鼠取右眼做眼球壁石蜡切片,行NF-κ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灰度值。左眼取视网膜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 p65蛋白含量。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络治组视网膜中NF-κB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对照组(P<0.05),灰度值与空白组大体相当(P>0.05)。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络治组NF-κB p65表达较模型组及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络治法可明显抑制视网膜组织中NF-κB的活化,甚至接近正常大鼠水平。这可能是络治法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发挥防治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 养血补肾方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侯静梅;吴宁玲;亢泽峰

    目的:观察养血补肾方对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组织的作用。方法取2周龄健康豚鼠,以半透明眼罩单眼遮盖60 d制备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模型,将造模成功豚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灌胃法给予养血补肾方水煎液(生药量12.7 g/kg),共15 d,每天1次,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测量造模前后双眼屈光度和眼轴,HE染色法观察巩膜组织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巩膜细胞的凋亡。结果造模眼的眼轴增长,呈近视性屈光改变,同期非造模眼为远视性屈光状态,眼轴明显短于模型眼(P<0.05)。光镜检查显示,治疗组模型眼的后极部巩膜纤维存在一定的病理学改变,但明显好于对照组的模型眼。各组巩膜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治疗组模型眼(A)(49.81±6.59)%,对照组模型眼(B)(74.21±3.63)%,对照组非造模眼(C)(24.46±3.51)%,治疗组模型眼的巩膜细胞凋亡率居中,高于非造模眼并低于对照组模型眼(F=161.580,P<0.001;两两比较,A与B,P<0.001,A与C,P<0.001,B与C,P<0.001)。结论养血补肾方能够明显改善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巩膜组织的形态,其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巩膜细胞的凋亡有关。

  • 川椒方对小鼠变态反应性结膜炎P物质的影响

    作者:沈志华;宋剑涛;杨薇;高健生

    目的:观察川椒方对小鼠变态反应性结膜炎P物质(SP)的影响。方法将7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组(给予0.1%奥洛他定滴眼液点眼)、川椒方水煎剂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川椒方5.25,10.5,21.0 g·kg-1灌胃,每日1次,灌胃体积均为10 ml·kg-1),每组各12只。用鸡卵清白蛋白免疫小鼠建立变态反应性结膜炎模型。HE染色,行结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SP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结膜组织中SP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SP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SP的表达亦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和川椒方各组血清中SP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和SP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结论川椒方治疗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物质的表达。

  •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作者:封伟;吴敏;刘克冕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医治疗在缓解眼部症状及降低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对近年来中医对该病的认识及治疗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

  • 糖尿病对血-视网膜屏障连接蛋白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寇馨云;金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DR早期即出现血-视网膜屏障(blood retinal barrier, BRB)的损害。 BRB由内屏障和外屏障组成,包括内皮细胞及其连接,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细胞及其连接。本文就糖尿病时连接蛋白发生变化引起的BRB损伤进行了综述。

  • 眼科临床局部用药的眼表毒性

    作者:张艳;杨光

    临床上,长期使用滴眼液或滴眼液滥用均会导致眼表的毒性反应,从而引起药源性结膜炎或角膜炎等,临床表现多为非特异性,如眼部不适、泪膜欠稳定、结膜上皮细胞调亡、角膜表面受损等,且易与其他病因的眼表疾病相混淆。长期使用或滥用滴眼液所致的眼表损害常在临床上被忽视,各类型滴眼液导致眼表损害的发病机制也不尽相同。临床眼科医师对长期使用或滥用滴眼液所致的眼表损害应予以重视及关注,并积极进行预防和治疗。本文就这一现象,从药物毒性的表现与其可能的原因分析以及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 干眼的非药物治疗概述

    作者:邓叶清;谢立科;张志芳;肖文峥;祁怡馨;张善东;廉海红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质和量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本文对近年来应用针灸、电针、按摩、热敷、仪器和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干眼的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干眼 非药物 治疗 概述
  • 古今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比较分析

    作者:刘莹;马银虎

    本文检索21部针灸古代文献及1990年至2012年CNKI期刊数据库93篇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的现代文献,对针刺治疗眶上神经痛的取穴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古今取穴特点进行了比较,以期为临床治疗眶上神经痛的规范用穴提供参考。

  • 初探“视瞻昏渺”定义演变及其病名规范化

    作者:张远龙;杨光

    本文以“视瞻昏渺”为例,对该眼病名称的定义归属进行了探讨,并结合中医眼科教材、各种医学工具书和眼科相关文献资料,对中医眼科疾病命名规范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唐由之教授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诊治经验

    作者:邱礼新;唐由之

    唐由之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眼科专家,第一届国医大师,自幼学习眼科,后在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从事西医学习,具有六十余年眼科临床经验。本文就唐由之教授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诊治经验进行总结,并用临床医案予以说明。

  • 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护理

    作者:刘晓丽;刘静;邱模炎;李晓娟;李楠;康羽;侯伟丽;籍嫱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术后自体动静脉内瘘应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施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同时接受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治疗。给予制订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统计该20例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例数及比例,并观察白内障术眼的恢复情况。结果20例白内障术后的患者未出现感染、血栓及假性动脉瘤,未发生白内障术后感染、前房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制订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白内障术后动静脉内瘘感染、血栓和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中医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