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중국중의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4379
  • 国内刊号: 11-28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4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庄曾渊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代谢因素对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

    作者:王建伟;接传红;吴正正;陶永健;陈子燕

    目的 评估全身代谢因素对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25只眼)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2例,男性13例,平均年龄(61.36±8.98)岁,观察佳矫正视力(BCVA)(ETDRS视力表)、黄斑中心凹厚度(CST)、黄斑总容积(TMV)的变化及与同期相关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肌酐、血尿素等全身代谢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前BC-VA 22.70±3.30(字母数),CST(506.52±33.45)μm,TMV(13.95±0.53)mm3.至术后1个月时,BCVA平均增加10.70±1.82(P<0.001),CST平均降低(137.48±33.61)μm(P<0.001),TMV平均减少(1.34±0.35)mm3(P=0.001).BCVA的提高与术前各代谢指标未显示有明显的相关性;术后1周及1个月CST的变化仅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1周=-0.601,P=0.002;r1个月=-0.522,P=0.015),三酰甘油高,CST较基线下降更大;术后1周TMV的变化与三酰甘油呈负相关(r=-0.424,P=0.044),术后1个月TMV与三酰甘油水平无明显相关(r=-0.323,P=0.153),TMV变化与其他代谢指标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能明显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提高佳矫正视力,血脂可能是影响康柏西普注射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变化的代谢性因素.

  • 高海拔地区视网膜静脉阻塞气虚血瘀证患者外周血VEGF及ET-1表达的差异

    作者:杨艳;王仁嫒;吴萍;黄宁斌;尚虎虎;马锡玲

    目的 通过观察高海拔环境对正常人及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气虚血瘀证者相关外周血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海拔因素在高原气虚血瘀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在西宁地区(平均海拔2000 m)以及格尔木地区(平均海拔2800 m)以相同标准收集正常人(30例)及RVO气虚血瘀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不同海拔地区两类人群血清ET-1及VEGF水平的差异.结果 同一地区内比较,RVO气虚血瘀证患者的ET-1及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本地区的正常组(P<0.05).不同地区间比较,格尔木地区RVO气虚血瘀证患者的ET-1及VEGF数值高于西宁地区患者(P<0.05),两地区正常人群间的ET-1、VEGF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外环境低氧参与了高原地区RVO气虚血瘀证的形成,并且加剧了静脉阻塞后的局部缺血缺氧,从而诱导了ET-1及VEGF的高表达.

  • 双眼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混浊房水检测和超微结构分析

    作者:侯芳;王军

    研究背景人工晶状体混浊在临床上相对少见,而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多为沉积性混浊,其发病机制复杂,房水高钙磷是可能的机制之一.病例报告69岁男性,双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并植入亲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状体(IOL),术后1年逐渐出现视力下降,就诊时查见双眼IOL混浊.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风湿免疫性疾病病史.予双眼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术前查血动态红细胞沉降率为17 mm/h,高于正常范围(0~15 mm/h),类风湿因子20 IU/mL,为正常范围(0~20 IU/mL)高限.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均在正常范围,各种抗体检查均为阴性.血液和房水中钙和磷水平在正常范围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32.7 pg/mL,接近正常范围(0~40 pg/mL)高限.手术取出的混浊亲水性丙烯酸酯IOL表现为乳白色雾状均质混浊,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检测,其表面为致密含钙结晶物沉积,可溶解于1%氯化氢溶液.混浊IOL前表面结晶小体附着密集,而后表面几乎没有.结论该患者人工晶状体混浊为含钙物质沉积于人工晶状体表面,且前表面多于后表面,内部不存在结晶物.混浊的出现可能与人工晶状体材料或患者自身的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有关.

  • 健康教育路径干预下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远期疗效

    作者:张沧霞;孟辉;马元松;崔艳琨;郑艳霞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下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106例(106只眼)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大龄儿童分别按年龄分成10~12岁组和13~15岁组,按弱视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在健康教育路径干预下采取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评价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3年以上,全部病例总有效率83.02%,基本痊愈率73.58%,总痊愈率64.15%;10~12岁组总有效率93.75%,13~15岁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弱视、中度弱视、重度弱视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3.33%、57.69%,各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本痊愈病例中视力回退率12.82%,各组回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干预下大龄儿童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远期疗效稳定,影响因素主要有初诊年龄、弱视程度或屈光参差程度.

  •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视野损害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卉;马志彪

    目的 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n syndrome,PSS)的视野损害特点及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临床分析.2007年—2015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147例(165只眼),按有无视野损害分为有视野损害组和无视野损害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病程、房角、单/双眼、年龄、初发/复发及青光眼家族史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147例(165只眼)PSS患者中出现视野损害者48例(58只眼),视野损害发生率为35.1%.与无视野损害者比较,有视野损害者的平均年龄更大(49.23岁>33.29岁,P<0.01),平均病程更长(9.12 d>5.21 d,P<0.01).双眼发病者视野损害发生率高于单眼发病者(55.6%>29.5%,P<0.05),有窄房角眼发生视野损害的比例高于宽房角眼(82.8%>9.3%,P<0.001),有青光眼家族史者发生视野损害的比例高于无家族史者(83.7%>7.1%,P<0.001),复发眼发生视野损害的比例高于初次发病眼(80.3%>7.8%,P<0.001).结论 病程较长、窄房角、双眼受累、年龄较大、反复发作、青光眼家族史者可能是PSS出现视野损害的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

  • 中医治疗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玉婷;陈瑛

    目的 观察针刺、耳穴压豆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患者60例(60只眼),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每组30例(30只眼).西医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中医组予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针刺、耳穴压豆治疗,均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及治疗结束后随访2周时,进行眼部检查及问卷调查,以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I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主观症状评分、眼表疾病指数(OSDI)为指标,比较两组差异,评价疗效.结果 1.指标比较:治疗后2周,两组的BUT、SIT数值较治疗前增加(P<0.01),FL评分、主观症状评分及OSDI较治疗前降低(P<0.01),中医组各指标的改善情况好于西医组(P<0.05).治疗结束后2周随访时,中医组各指标数值与治疗结束时水平相当(P>0.05).西医组BUT较治疗结束时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P<0.05),并低于同期中医组(P<0.05);FL评分、OSDI较治疗结束时有统计学意义的增加(P<0.05),并高于同期中医组(P<0.05);SIT、主观症状评分较中医组略差(P>0.05).2.总体疗效比较:治疗后2周,中医组治愈率30.0%(9/30),有效率86.7%(26/30);西医组治愈率20%(6/30),有效率73.3%(22/30).治疗结束后随访2周时,中医组治愈率26.7%(8/30),有效率83.3%(25/30);西医组治愈率13.3%(4/30),有效率70.0%(21/30).两组各时点的治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针刺、耳穴压豆治疗更年期女性中重度干眼,在改善患眼泪液分泌、稳定泪膜、减轻症状以及提高患者视觉生存质量方面好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效果也较单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更为持久.

  • 联合中药熏眼治疗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丽娟;陈婷;刘礼婷;卢珊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治疗联合中药熏眼对角膜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发生免疫排斥者150例(150只眼),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予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以症状及体征评分、治愈者治愈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为指标,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1.基本情况:至观察结束时,试验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75例,对照组脱落4例,完成随访67例,两组性别及分型构成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疗效:试验组治愈49例,好转23例,无效3例,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29例,好转29例,无效9例,有效率87%.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70,P=0.040),其中对上皮型的疗效优于其他分型.3.治愈时间:试验组治愈眼的治愈时间(19.1±5.3)d,对照组治愈时间(21.2±5.4)d.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提示试验组的治愈时间更短(log rank检验χ2=17.1,P<0.001).4.症状与体征评分: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水平相当(P>0.05),治疗后试验组角膜混浊度、角膜水肿程度以及眼部刺激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新生血管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熏眼治疗角膜移植后排斥反应有较好疗效,相对常规西药治疗,在缩短治愈时间,减轻角膜水肿、混浊及刺激症状方面有优势,且对上皮型的疗效更好.

  • 补肾明目胶囊对肝肾阴虚兼血瘀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亚敏;张风梅;王瑛璞

    目的 评价补肾明目胶囊对肝肾阴虚兼血瘀型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诊断为肝肾阴虚兼血瘀型NPDR为研究对象,依照纳入、排除标准选择受试者.纳入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依照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原则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口服补肾明目胶囊,对照组予口服芪明颗粒.两组均治疗观察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中医证候积分、眼底体征及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振荡电位(OPs)变化,同期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共纳入患者80例(160只眼),观察组40例(80只眼),对照组40例(80只眼).观察组的视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视力疗效总有效率92.50%>72.50%,P=0.00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50%>62.50%,P=0.020),眼底体征疗效与对照组大致相当(总有效率82.50%>80.00%,P=0.809).治疗后,两组患者被观察眼的OPs子波振幅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子波时值较治疗前缩短(P<0.05);观察组的OP1、OP2振幅及各子波振幅总和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OP1、OP2时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尿糖水平控制良好.检测一般项目(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心电图、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对照组在服药期间有5例患者出现腹痛、便溏等胃肠道不适,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结论 补肾明目胶囊对肝肾阴虚兼血瘀型NPDR有较好疗效,可以提高患眼视力,减轻眼底病变,改善内层视网膜功能及患者的中医症状,但更为确切的结论有待更大样本的多中心研究进行验证.

  • 以视神经炎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7例临床分析

    作者:韦企平;谷新怡;孙艳红;周剑;郝美玲

    目的 了解以视神经炎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 收集并分析17例以视神经炎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资料,并对发病特点、治疗情况、病程经过及预后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以视神经炎为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复发率高,视力预后差.激素或/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以及血浆置换疗法有助于控制和稳定病情,减少复发.结论 熟悉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流程对以视神经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尽早确诊和及时适宜治疗都很重要.对各种西药治疗反应差或仍复发频繁者,建议在必要的西药维持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但其有效性尚待评价.

  • 应用CONSORT 2010和STRICTA 2010声明评价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的质量

    作者:王雁;郭雪蕊;孙奇;高云仙

    目的 应用CONSORT 2010和STRICTA 2010声明评价2001年至2017年发表的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随机对照试验(RCT)报告的质量.方法 电子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1年至2017年发表关于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RCT.由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CON-SORT 2010和STRICTA 2010声明对照检查清单制定统一的评价表对纳入的每篇文献进行分配,每一条目根据作者是否报告,给出"是"或"否"判断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合格文献8篇.8篇RCT的CONSORT条目报告率为21.6%~45.9%,STRICTA条目报告率为41.2%~70.6%.纳入RCT的主要问题包括:文题不能体现随机临床试验;方法部分无样本量确定方法,随机的分配隐藏及实施细节不清,缺少对盲法实施、结局指标变动的描述;研究结果不报告受试者分配、脱落、剔除或中断试验情况,统计分析集不明确,缺乏必要的辅助分析;缺少试验注册、试验方案获取方法及资助情况的信息;对针刺辅助干预措施、治疗师背景、对照选择的合理性缺少说明.结论 能够达到CONSORT 2010和STRICTA 2010声明要求的高质量的针刺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的随机对照试验很少,在接纳和运用其结果时应谨慎.

  • 角膜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李丽英;倪天梦;曹国强

    角膜鳞状细胞癌(简称角膜鳞癌)为来源于角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病因不明,患者以中年男性居多,50~70岁为发病高峰,今遇一例女性高龄患者,报告如下.患者李小娥,女,87岁,农民,主因右眼表肿物伴视物模糊5个月余于2016年4月6日就诊.

    关键词:
  • 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形觉剥夺大鼠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

    作者:齐斌;周丹

    目的 观察以"开导之后宜补论"为理论基础的针刺治疗方法 对形觉剥夺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出生后14 d的健康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予单眼睑缝合术制作单眼形觉剥夺弱视动物模型.造模动物于术后第7天开始治疗,阳性对照组予左旋多巴(20 mg/kg)灌胃;开导针刺组予开导针刺法,针刺太阳穴、上星穴;补益针刺组予补益针刺法,针刺脾俞穴、肾俞穴,并攒竹穴透刺睛明穴;开导加补益针刺组先进行开导针刺,接着进行补益针刺治疗.干预治疗7 d后对实验动物进行F-VEP检查,采用尼氏染色法对大鼠视皮层神经元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F-VEP:阴性对照组P2波振幅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阳性对照组、开导针刺组、补益针刺组及开导加补益针刺组的P2波振幅、潜伏期均明显好于阴性对照组,其中开导加补益针刺组的波形指标好,其P2波振幅及潜伏期好于阳性对照组(P<0.05)并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视皮层组织切片:阴性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5),阳性对照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对照组接近(P>0.05);开导针刺组和补益针刺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但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而开导加补益针刺组视皮层神经元数量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阳性治疗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开导加补益针刺治疗对单眼形觉剥夺性弱视大鼠F-VEP波形及神经元损伤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精草润目液治疗大鼠干眼模型的实验观察

    作者:王诗敏;李点

    目的 探讨精草润目液对干眼大鼠模型角膜上皮和泪液分泌量的影响,为精草润目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清洁级SD雌雄各半大鼠60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制作角膜上皮损伤干眼模型和泪液分泌低下干眼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各模型大鼠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予自制滴眼液溶剂)、阳性药物对照组(角膜上皮损伤干眼模型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泪液分泌低下干眼模型予0.2%卡波姆滴眼液)以及精草润目液低、中、高剂量组.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大鼠以角膜上皮损伤评分为观察指标,泪液分泌低下模型大鼠以泪液分泌量为观察指标,均于治疗7、14、21 d时比较不同干预组的指标差异.结果 在角膜上皮损伤干眼模型大鼠,治疗21 d后,高剂量组的角膜损伤评分明显低于阳性药物治疗组(P<0.05).在泪液分泌低下干眼模型大鼠,治疗21 d后,高、中剂量组泪液分泌量明显高于阳性药物对照组(P<0.05),而低剂量组的泪液分泌量各时间点始终低于阳性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 精草润目液能明显增加大鼠干眼模型的泪液分泌量,并减轻角膜上皮损伤,药物疗效与药物的浓度及治疗时间相关.

  • 青光安Ⅱ号方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网膜热休克蛋白的影响

    作者:刘悦;周亚莎;徐剑;彭俊;张又苇;戴宗顺;覃艮艳;王英;彭清华;陈向东

    目的 通过建立慢性高眼压(EIOP)大鼠模型,观察青光安Ⅱ号方对慢性EIOP大鼠视网膜热休克蛋白(HSP)的影响.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抽取6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均采用烧灼巩膜表浅静脉法建立大鼠慢性高眼压模型,监测造模后大鼠的眼压,使其维持在25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持续8周视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6只,分别为:模型组、青光安Ⅱ号方低、中、高剂量组、益脉康组,并开始灌胃.灌胃后14 d、28 d分别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各组视网膜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HSP27、HSP60、HSP70的表达.结果 Western blot:三种HSP在正常视网膜中均有表达;在EIOP模型中,三种HSP在视网膜中的表达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14 d:青光安Ⅱ号方低、中、高剂量组、益脉康组大鼠的视网膜HSP27、HSP6及HSP70的表达均增多,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SP27的表达,青光安Ⅱ号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益脉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60及HSP70的表达各灌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灌胃后28 d:各灌药组HSP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青光安Ⅱ号方高剂量组效果优于益脉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烧灼巩膜表浅静脉法建立大鼠EIOP模型成功率较高,眼压能有效的维持在高眼压状态;(2)EIOP大鼠视网膜中HSP27,HSP60,HSP70的表达均会应激性增多;(3)与模型组比较,青光安Ⅱ号方能促进实验性EIOP大鼠HSP27、HSP60、HSP70的表达;(4)通过实验观察初步说明青光安Ⅱ号方高剂量组对慢性高眼压大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优于益脉康分散片.

  • 糖尿病肾病相关检验指标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冯玉沛;罗向霞;王晗;杨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iabetic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MCD)中常见的并发症,其不断进展和恶化使得糖尿病患者致盲、致残、致死.二者均属于微血管病症,故在临床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对DR与DKD的早期诊断及疾病发展的严重程度进行准确的评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干眼的理论初探

    作者:张玮琼;严京;李军;接传红;吴正正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持续的高血糖和长期代谢紊乱影响了机体正常的免疫反应,出现了细胞凋亡异常增加,导致眼表部分结构与功能改变而诱发干眼.糖尿病患者的干眼从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考虑,其病因病机均在于原发病糖尿病本身.肺、脾、肾三脏阴津亏虚,燥热偏盛;消渴日久,阴损及阳,正气不足,瘀血内生,五脏六腑之气、血、津液不得上乘于目而成干眼.因此我们认为,气阴两虚,目络瘀阻为糖尿病干眼的主要病机,运用益气养阴活血法可取得较好效果.

  • 元明清医家对近视的认识

    作者:宋亚群;熊若虹

    中医古代文献中对近视的记载多的主要在元明清时期,本文对此时期与近视有关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发现元明清医家对近视病因病机的见解不同,可大致分为阳不足、阴不足、病于心、病于肾、气血亏虚、瞳神缺陷、风热侵袭七种,治疗思路上亦各有异同,涉及补阳、补心、补肾、补益气血、祛风清热等.现代医家认为近视病机多系心阳衰弱,或肝肾两虚,精血不足,以致神光衰微,光华不能远及,大多采用"补益肝肾,益气活血补血"之法,治疗效果有待改善.因此有必要借鉴前人经验,开拓思路,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使中医在近视防治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近视 元明清 文献
  • 邱波教授辨治眼疾验案举隅

    作者:尚亚南;邱波

    邱波教授注重病证结合,重视情志调节,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眼科疑难疾患,强调身心同治,解除了无数眼科患者的痛苦.本文通过对邱波教授典型病例的整理分析,介绍她治疗络瘀暴盲、胞轮振跳、瞳神紧小、视瞻昏渺、消渴内障的临证经验.

  • 王为兰学术思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发葡萄膜炎的经验体会

    作者:何路;张茂菊;李红艳;李拓

    王为兰教授作为一代风湿病学大家,在中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上有其独到且深刻的见地.笔者参考王为兰教授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辨证论治经验,在治疗眼科AS伴发前葡萄膜炎的患者时,急性期给予调和营卫法与清热解毒,后期加强补肾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结合王老的学术思想,对AS伴发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 云雾移睛名词源流考

    作者:宋姗姗;赵丽峰;潘金花;路雪婧

    "云雾移睛",一词首见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历代医家对此病称呼和认识虽不尽相同,但基本围绕有黑花或旌旗状物飘舞于眼前,状如"云雾"移于目展开讨论.王肯堂挖掘先贤认识并结合自身经验,总结其症状、病因病机及治则,提出"云雾移睛"病名,使之与内障眼病中的"眼见黑花"相区别,得到后世众多医家推崇,并在此基础上使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后,"云雾移睛"作为中医学的规范名称成为共识.本文通过对"云雾移睛"这一名词术语的理论文献进行归纳整理考证,理清脉络,溯其源流,为中医眼科诊疗体系的研究提供文献依据.

中国中医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