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 중국중의안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
  • 影响因子: 0.4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4379
  • 国内刊号: 11-2849/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43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庄曾渊
  • 类 别: 眼科与耳鼻咽喉科
期刊荣誉:
  • 绷带镜治疗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割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观察

    作者:姜严明;魏琳;蔡春梅;邢杉杉;仝欢;李忠政;杨冬梅;扈晓华;梁歌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临床特征,观察绷带镜治疗这类并发症的疗效。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缺损的病例共36例,均采用绷带镜进行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在接受绷带镜治疗后的不同时间内症状得到缓解,角膜上皮愈合,视觉质量提高。结论绷带镜可有效治疗糖尿病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后角膜上皮的缺损,提高患者视觉质量。

  • 杞菊地黄汤内服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雪艳;周瑞芳

    目的:评价杞菊地黄汤内服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60眼)围绝经期干眼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人工泪液组,两组均以羟糖苷(新泪然)滴眼液局部滴眼,每日4次,中药组同时口服杞菊地黄汤联合双眼超声雾化治疗,疗程4周。观察眼局部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I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情况。结果(1)治疗4周后两组主观症状积分均降低(P=0.000),中药组积分下降较人工泪液组更明显,P=0.000。(2)治疗后两组BUT和SIT均有改善(P<0.05),且中药组的改善较人工泪液组更为明显(P<0.05)。(3)两组角膜染色程度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杞菊地黄汤内服联合超声雾化治疗围绝经期干眼可显著缓解眼部症状,延长BUT,促进泪液分泌。

  • 炙甘草汤加减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赛自金;刘勇;邢晓娜;张丽彩;丛媛;陈敬韬;赵锡同

    目的:观察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眼科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溢泪症、白塞氏综合征、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表现为阴阳失调、气血不足的患者,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果所有表现为阴阳失调、气血不足的患者都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第1例,溢泪症的患者仅服5付中药溢泪症即完全消失,随访2年无复发;第2例白塞氏综合征的患者间断治疗2年,视力由治疗初的0.8恢复至1.0,病情稳定2年,后因劳累复发;第3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患者治疗70天,眼底出血及渗出完全吸收,视力由0.5恢复至1.0,随访1年病情稳定。结论炙甘草汤加减对阴阳失调、气血不足的眼科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 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中的作用

    作者:李超颖;胡秋明;黎海平;郝小波;赵建英;赖伟霞

    目的:观察益气固脱、清热利湿法对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视力恢复、视网膜下积液吸收的作用。方法对我院56例56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术,术后分为中药组26例26眼,对照组30例30眼,均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局部抗炎;中药组增加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口服。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改善及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情况。结果在促进视力的恢复程度上,中药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且对于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中药组较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P=0.001;术后1个月P=0.001)。结论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予以口服益气固脱、清热利湿中药更加有助于患者视力的恢复及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

  • 不同术式治疗小度数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疗效分析

    作者:代书英;孙卫锋;刘素江;王世焕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小度数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就诊、符合小度数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诊断的患者158例,根据所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其中单眼外直肌后徙术组44例,单眼内直肌缩短术组63例,单眼少量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组51例。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眼位及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三种手术方式术后远期正位率的比较:单眼少量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组,术后正位率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组,c2=15.58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于单眼内直肌缩短术组,c2=13.063,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双眼视功能恢复比较:单眼少量外直肌后徙联合内直肌缩短术组,术后视功能恢复优于单眼外直肌后徙组, c2=9.633,P=0.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优于单眼内直肌缩短术组,c2=10.270,P=0.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小度数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患者手术宜选择单眼少量外直肌退后联合内直肌缩短,有助于改善集合功能,稳定眼位。可以作为治疗小度数集合不足型外斜视的首选术式。

  • 针刺光明穴对近视患者视力及图形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

    作者:邢家铭;彭晓云;张星华;严兴科;盛雪燕;赵中亭

    目的:观察针刺光明穴对近视患者视力的调节作用及对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的影响。方法将60例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光明穴组(30例)和孔穴组(30例)。光明穴组取光明穴(双);孔穴组取孔穴(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两组均每天针刺1次,连续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两组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用P-VEP检测P100波的潜伏期和幅值;同时检查治疗前后的视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VEP P100潜伏期和振幅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变化:光明穴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孔穴组治疗前后比较,患者视力没有明显提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光明穴对近视患者P-VEP P100潜伏期和振幅均没有调节作用,但可明显提高近视患者视力。

    关键词: 针刺 光明穴 P-VEP
  • 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预防抗青光眼药物眼表损伤的作用

    作者:戴冬姝;刘玉青

    目的:观察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对抗青光眼药物眼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取需要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患者64例90眼,根据用药种类分为两组:噻吗心安组和曲伏前列腺素组。又将两组采用随机对照方式各分为两个亚组:噻吗心安组,噻吗心安+维生素A组,曲伏前列素组,曲伏前列素+维生素A组。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后分别进行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test I,STI)和干眼仪检查,了解用药前后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各组的IOP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用药后噻吗心安组和噻吗心安+维生素A组,曲伏前列素组和曲伏前列素+维生素A组IO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3个月后噻吗心安组和曲伏前列素组BUT为(6.59±2.51)s和(5.54±1.93)s,较用药前的(7.86±2.61)s和(6.96±1.71)s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I为(7.23±2.78)mm和(5.96±1.94)mm,较用药前的(8.91±3.41)mm和(7.83±2.84)mm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眼仪正常百分率为22.73%和29.17%,较用药前的54.54%和62.50%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3个月后噻吗心安+维生素A组和曲伏前列素+维生素A组BUT为(7.75±2.34)s和(7.21±2.21)s,与用药前的(7.95±2.74)s和(7.17±2.20)s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TI 为(8.65±2.03)mm 和(8.63±2.43)mm,与用药前的(8.45±3.14)mm 和(8.45±3.14)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眼仪正常百分率为55.00%和70.83%,与用药前的65.00%和66.6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会造成眼表结构的损害,而维生素A棕榈酸眼用凝胶可以预防抗青光眼药物所造成的眼表损伤且不影响降眼压药物的吸收。

  • 头针体针并用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继若;杨侃;彭小兰;白晶梅;汤志刚;王朝阳;王端义

    目的:观察头针体针并用结合药物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186例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药物组和针药组。针刺组取头针的颅底带前1/3、颅底带中1/3、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枕带下1/3,体针取太阳、四白、攒竹、足三里等穴;药物组用甲钴胺注射液0.5 mg、甲硫氨酸4 ml肌肉注射,红花注射液30~40 ml静脉点滴;针药组采取针刺组和药物组相结合的治法。观察治疗前后睑裂宽度、眼球运动及眼位变化。结果3组患者的疗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89.12,P<0.05),痊愈率高的为针药组患者,其痊愈率为79.03%,痊愈率低的为药物组;3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c2=28.24,P<0.05),总有效率高的为针药组(95.16%),低的为药物组(58.06%);治疗后3组患者的斜视度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8,P<0.05),治疗后患者斜视度小的为针药组(7.85±2.13)度,偏斜度大的为药物组(12.64±2.24)度;治疗后3组患者睑裂大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1,P<0.05),其中针药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睑裂大(8.85±2.13) mm,小的为药物组(5.64±0.24) mm。结论头针体针并用配合药物治疗眼外肌麻痹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药物及针刺治疗。

  • 泪囊原位癌1例

    作者:刘敏娜;陶海

    1病历资料
      患者,男,59岁,主因右眼流泪4个月,伴黄白色脓性分泌物3月余,于2014年5月17日来北京美尔目医院就诊。自发病以来曾有右眼内眦部皮肤反复红肿、疼痛2次,经抗菌消炎治疗,红肿、疼痛消失,无皮下包块,无鼻出血。2014年1月于外院就诊,诊断“右眼慢性泪囊炎”,给予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并行右人工泪管置入术,术后3天人工泪管自行脱出,仍流泪、流脓。入院行眼科常规检查:按压泪囊区可见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返流。冲洗泪道:从上、下泪点进针均可达泪囊内侧骨壁,冲洗液上冲下返,下冲上返,可见大量黄白色脓性分泌物返流,不可入咽。诊断为“右眼慢性泪囊炎、右眼鼻泪管阻塞”。分别自上、下泪小管向泪道内注入碘化油注射液后行泪道CT水平位+三维重建检查,结果回报:右侧泪囊窝造影剂存留,泪囊不规则,泪囊腔内有充盈缺损区,肿物可疑(图1)。患者于2014年5月21日行右眼微小切口泪囊切开泪囊肿物切除+泪囊鼻腔吻合术,术中在显微镜下发现泪囊(近鼻泪管上部)粘膜局部扁平样隆起的肿物,大小约5 mm×4 mm×3 mm,粘膜充血、水肿、增厚,与周围粘膜组织界限清楚,骨膜完整,未见骨质破坏。完整切除肿物和周围增厚的泪囊粘膜及部分正常粘膜,送病理检查。剩余的健康泪囊粘膜和鼻粘膜吻合,并同时缝合皮肤切口。术后补充诊断:右眼泪囊肿物。组织病理报告:可见癌细胞增生,但未突破基底膜,诊断右泪囊原位癌(图2)。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术后流泪、流脓消失,2014年5月28日出院。随访观察8个月余,恢复好,未见肿瘤复发,泪道冲洗通畅。

  • 痛风合并球结膜下反复出血1例

    作者:金玉双;宋平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人类寿命的延长,痛风的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这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主要的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及由此而引起的关节尿酸盐结晶沉积、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常伴有痛风性肾病,痛风石沉积及关节畸形。但在临床上,我们却很少见到痛风病引起的结膜下出血,或者见到这样的病例我们却很难意识到二者之间的联系。下面就我们近期观察的1例痛风合并结膜下反复出血的病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痛风 球结膜下出血
  • 眼眶内巨大植物性异物1例分析

    作者:李琴;黄毅;张少维

    患者男性,82岁,右眼眉弓皮肤伤口不愈伴反复脓性分泌物1个月余,于2014年11月10日来我院住院治疗。家属诉患者于1个月前跌倒后右眼眉弓处裂伤约1 cm,在当地医院就诊后未给予清创缝合,仅抗炎治疗。1周后伤口未愈并扩大且有脓液流出,遂给予清创并置引流条引流,仍无好转,转我院就诊。在我院门诊行眼眶CT检查:右侧眶上壁骨折,右侧眼球后上方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夹杂片状高密度灶分布,并向颅内延伸(图1~2),右侧眼球完整,左侧眼球及球后间隙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右眼眶内异物”收住院。眼科检查:患者视力Vou 0.02。右眼睑眉弓处可见皮肤肿胀,皮肤裂伤长约2 cm,深约1 cm,创面色红,未见异物存留,可见脓液渗出。双眼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瞳孔直径2 mm,光反射灵敏,晶状体混浊,眼底小孔下窥不清。10月14日全麻下行“右眼眶内探查术”,术中沿原伤口处向下,用剥离子钝性分离,深度约2 cm 处可触及较大异物,用镊子将异物取出,进一步清除较小碎片状异物,从眶内取出多个异物,其中大的为长约3.5 cm的植物性异物(图3),此时仍有脓液流出,大量双氧水及碘伏生理盐水混合液反复冲洗创面,并用庆大霉素冲洗眶内,彻底止血,并给予开放创面置引流条,术后经抗炎治疗,皮肤切口愈合良好,眼睑肿胀明显减轻,术后1周出院。

    关键词: 眼眶 植物性 异物
  • 登革热并发视网膜出血治愈1例

    作者:张超然;庞龙;欧扬;陈兹满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由埃及伊蚊或白纹伊蚊传播的急性、自限性发热疾病。在东南亚经常有流行,其发病与发热消退和血小板减少有关。查阅以往医学文献,登革热病例少数并发出血,或出血症状轻微,一般仅限于牙龈出血、鼻出血、血尿或月经增多等,眼部症状过去认为除结膜充血、出血外无其他眼部改变〔1,2〕,登革热并发视网膜出血的病例少有报道。从2014年9月开始,广东接连报道有登革热病例发生,至今,广东全省共有20个地级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37545例,其中广州31481例,登革热防治工作严峻。本文报道我院眼科2014年10月份收治的1例登革热合并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水肿病例。

  • 针药结合治疗登革热眼底出血1例

    作者:陈文君;杨光

    患者刘某某,男,23岁,2015年3月31日主因“视力下降20天”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患者今年3月10日因高热于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医院住院治疗,入院时查全血细胞计数(FBC)示:血小板83×103/μl (150~450);白细胞3.57×103/μl(4~11);中性粒细胞73%(50~70);淋巴细胞12%(25~40);单核细胞15%(2~8);嗜酸性粒细胞0%(2~4);余(-)。眼底检查为双眼视网膜出血。入院诊断:登革热(古典型),视网膜出血。住院期间患者有高热,视力下降及少量牙龈出血。当地医院予以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等对症治疗。查FBC低值:血小板19×103/μl(150~450);白细胞1.72×103/μl(4~11)。3月17日患者体温基本恢复正常,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但十余日后视力仍无明显改进而回国治疗。门诊检查:VOD 0.15,VOS 0.6。前节:双结膜无明显充血,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房闪(-),浮游物(-),虹膜纹理疏松,瞳孔圆,晶状体透明。眼底:右眼视盘边界清晰,颜色正常,颞下缘少许条状出血,后极部视网膜浅层片状、点状出血、网膜前出血,波及黄斑,少许白色渗出。左眼底视网膜出血较右眼少,余大致同右眼(图1~2)。除眼部外,全身无不适主诉,舌脉: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患者身无不适,结合眼底表现及舌脉分析,当属热病后气阴两虚,虚热上蒸,灼伤目络,故予益气养阴,清热明目法治之,予以中药汤剂,处方:太子参10 g,天冬10 g,麦冬10 g,酒五味子10 g,鸡血藤10 g,天花粉10 g,桑叶10 g,菊花10 g,甘草10 g。7付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同时服用和血明目片(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3次,每次5片。配合针刺治疗:头面部取百会、神庭、头维、攒竹、上睛明、球后、太阳、四白;颈项部取风池;远端:合谷。除百会、神庭外均双侧取穴,除睛明、球后穴不施手法,余穴均施平补平泻手法,每日1次,留针30分钟。1周后,查眼部情况基本同前,舌嫩红,苔少,脉沉细,前方加当归10 g,枸杞子10 g,继服汤剂7剂。针刺治疗同前。2周后复诊,自述视力提高,检查:VOD 0.25, VOS 0.8;矫正视力:VOD-2.00DS=0.6,VOS-0.5DS=1.0。双眼不充血,眼底:视盘界清、色可,视网膜出血大部分吸收,双眼视网膜仅偶见小片出血,中心凹反光隐约可见(图3~4)。舌淡红,脉沉细,证属热退阴虚,肝肾不足,遂停服汤药及和血明目片,改服复明片(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每日2次,每次5片;针刺治疗隔日1次。40天后复查,矫正视力,VOD-2.00DS=1.0,VOS-0.5DS=1.0。眼底大致正常。

  • OCT黄斑扫描在青光眼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金曼曼;郭建新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断层光学相干成像技术。OCT对视盘及盘旁神经纤维层的评定是检测青光眼性结构损伤的重要依据。黄斑区是一个没有粗大血管、结构相对简单的区域,且中心凹周围4.5mm范围内包含全视网膜50%的神经节细胞,黄斑区的检测在青光眼的评估方面具有结构上的优势。现就OCT在青光眼诊断及随访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治疗对视野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欢;罗向霞

    视网膜激光光凝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e retinopathy,DR)的重要手段,可阻遏新生血管生长,使形成的新生血管、缺血无灌注区完全或部分消退,并防止患者视力进一步下降,但同时也造成了患者视网膜正常结构及视功能的一些不可逆损伤。因而选择正确的激光光凝时期对有效阻止DR进一步恶化并尽可能大程度地减少视野损害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DR激光治疗对视野的影响进行综述,讨论DR激光治疗的佳时期以及对激光光凝参数的选择。

  • EDI SD-OCT的眼科应用

    作者:张伟亮;李双农

    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EDI SD-OCT)是在频域相干光断层成像技术(SD-OCT)的基础上通过深度增强成像,可以清楚的观察脉络膜组织形态的变化及对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目前,对EDI SD-OCT的应用主要是在测量脉络膜厚度上,这样,对许多波及脉络膜的眼部疾病有辅助诊断作用,如:高度近视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各种脉络膜肿瘤等;此外对多种疾病的鉴别诊断和疗效的随诊观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 过敏性结膜炎从风论治探析

    作者:林柳燕;郝小波;赵建英;陈媛;龚辉珍

    简要论述了西医学过敏性结膜炎与中医风邪之间的关系。阐述风邪与过敏性结膜炎的密切相关性,风邪在过敏性结膜炎中的表现,评价祛风药治疗过敏性结膜炎药理作用机理,提出发挥中医特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可行性。

  • 再论“内五轮”假说在眼底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邱礼新

    在五行学说影响下,唐宋时期的中医古典医籍中,开始将眼睛外部解剖结构与中医五脏相联系,提出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并逐渐完善,至今仍指导中医眼科临床实践。但古代中医眼科医家,由于窥不进眼内,在五轮学说中,仅将虹膜及瞳孔以内的眼部组织结构归为水轮属肾,用于指导临床,显然过于笼统,用于眼底病的治疗,其疗效也不甚理想。随着现代眼科检查仪器设备的不断发展,使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眼内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病理变化,极大地扩展了中医眼科“望诊”的范围,使中医眼科微观辨证成为可能。我们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之下,结合近代中医眼科名家陈达夫先生的六经辨证的思路,将眼内组织结构与中医五脏一一对应,探求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逐渐上升为理论,指导眼底病诊治,以期为中医治疗眼底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与五轮学说相区别,对此命名为“内五轮”假说。近十多年来,运用“内五轮”假说指导中医眼科临床实践,并逐渐加以完善,在部分难治性眼病的临床治疗上取得了验证,其临床疗效也有了较大的突破。“内五轮”学说如何运用在眼底病的中医治疗中,本文以部分常见眼底病为例加以具体说明。

  • 麻黄在眼科的应用

    作者:盛倩;罗旭昇;杨薇;郝进;刘绍燕;周尚昆;魏春秀;王婷

    本文阐述了麻黄的功效,总结了麻黄在眼科的应用,意在唤醒眼科医生对麻黄这一眼病良药的重视。

    关键词: 麻黄 眼科
  • 唐由之研究员运用辛散药治疗眼底病的体会

    作者:侯乐;梁丽娜;唐由之

    唐由之研究员从医六十余载,在眼底疾病的临床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从引经和退翳两方面浅析了唐由之研究员运用辛散药治疗眼底病的用药特点和本人对此的一点学习体会。

  • 李传课教授的内障之水肿论

    作者:李波;李传课

    李传课教授临床治疗眼底水肿的经验,强调从肝胆湿热证、肝气郁结证、肺失宣降证、气滞血瘀证、阴虚火旺证、肝肾阴虚证、阴虚阳亢证、脾虚湿聚证、阴阳两虚证九个方面,来调理肝、脾、肾及气血以治疗内障眼病。对复杂多变的眼底疑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nation and blood stasis, hyperactivity of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 Liver and kidney yin deficiency, yin deficiency and yang hyperactivity, spleen dampness, deficiency of both yin and yang. It was of great instruc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omplicated fundus diseases.

    关键词: 水肿 眼底病
  • 高健生治疗眼眶炎性假瘤经验

    作者:王志强;高健生;魏彬彬

    眼眶炎性假瘤是眼球突出的常见原因,如累及视神经可引起视力减退或丧失。目前多认为眼眶炎性假瘤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上治疗本病缺少确切有效的方法,治愈率较低且容易复发。高健生研究员在长期临床过程中治疗了较多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患者,疗效较好,本文就其辨证和治疗特点做一探析。

  • 韦企平教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经验

    作者:王慧博;韦企平

    目的:初步总结韦企平教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经验。方法结合医案整理及笔者个人认识,对韦老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思路和用药特色进行初步探讨。结果&结论韦老师治疗虹膜睫状体炎中西并重,早期、实者以清利为主,佐以风药;中后期扶正祛邪,顾护脾胃根本。

  • 2015国际中医药大会第一轮通知

    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

    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规划,提升中医药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将于2015年11月7-8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2015国际中医药大会”。此次大会旨在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医药专家提供广泛交流、沟通、成果转化的平台,共同分享中医药学当前研究成果和经验,奠定进一步合作基础。

  • 演练操作模式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连台手术术前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赵爱平;郑文清

    目的:探讨术前演练操作模式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连台手术效率及安全性的作用。方法选取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试验组,在术前准备中按规范模式对患者进行模拟手术过程的操作演练,为患者讲解配合要点;另外选用之前连续且资料完整的回顾性病历,即既往采用常规护理做术前准备的100例白内障手术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患者术中配合效果、手术用时、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及术中特殊药物干预情况、患者满意度和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术中配合准确率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术中因紧张导致的生命体征改变及药物干预情况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平均手术用时为10.5分钟,比对照组的15.4分钟提高了4.9分钟,患者满意度由92%提高至99%。结论围手术期演练操作模式的实施,可以提高白内障连台手术的效率和安全性。

  • 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作者:李静;周尚昆

    目的:探讨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患者围手术期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护理方法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14例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玻璃体积血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观察术前、术中、术后采用综合护理后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114例患者术后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无1例护理差错,术后1个月,患者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提高,视力提高2行以上的69眼,提高2行的34眼,提高1行或不变的11眼。结论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过程中,采用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策略,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认知度、依从性,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手术疗效。

  • 养阴行血方对实验性光损伤大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

    作者:肖家翔;胡文婧;郑丽

    目的:观察养阴行血方对实验性光损伤视网膜感光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从实验大鼠80只中随机抽取20只为A组,即空白对照组;其余60只以光照造模。造模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其中B组为模型对照组,C组为杞菊地黄丸治疗对照组,D组为养阴行血方治疗组。治疗2周后随机抽取各组中的10只大鼠处死,取右眼视网膜作光镜观察,取左眼视网膜作透射电镜检查。结果养阴行血方治疗组的光感受细胞内外节分明、胞膜完整、胞核可辨,损伤轻于模型对照与治疗对照组。结论养血行血方能够减轻光损伤对视网膜感光细胞造成的损害。

中国中医眼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