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폐부질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6902
  • 国内刊号: 11-929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fbj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钱桂生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内科胸腔镜检查对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杨丽;张家庆;王苹;钱斓兰;陆俊羽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检查对胸膜积液病因诊断的重要价值,了解结核性与癌性胸腔积液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胸腔镜检查的231例胸腔积液患者的病因构成,重点比较结核性胸腔积液104例(结核组)和癌性胸腔积液114例(癌性组)患者临床资料与胸腔镜检查结果.结果 ①病因构成:231例胸腔积液患者中,结核性与癌性所占比例大(45.02%,47.62%);②临床资料:结核组患者年龄较癌性组年轻,病程较癌性组短(P<0.001),发热症状更多;结核组黄色胸水较多见(73.08%),癌性组血性胸水较多见(76.36%).两者胸腔积液量(超声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351).结核组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较癌性组高,癌胚抗原(CEA)较癌性组低(P<0.001);③内科胸腔镜下表现:结核组以胸膜粟粒结节、广泛粘连较多见;癌性组胸膜大小不等弥漫结节较多见.结论 结核性及癌性胸水是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内科胸腔镜检查联合临床症状及胸水生化检测,可大大提高胸腔积液病因的诊断率,其创伤小,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

  • 肺血管瘤的影像学征象及诊断

    作者:周兴惠;戴书华;文利

    目的 探讨肺血管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X线检查、普通CT及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21例肺血管瘤患者(其中12例手术证实)的影像资料,采取比较影像学的方法对血管瘤的诊断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和比对.结果 发现带有长条索的分叶状包块,其条索与肺门血管相连为其重要的共有征象.在各种影像检查手段中,CT检查可清晰显示分叶状包块有较粗的条索状结构与肺门血管相连,增强扫描其密度变化与肺血管相似,CTA可显示病灶呈囊状充盈,并直接显示引入与导出的血管影,如病变区听诊有血管性杂音则更具诊断特征.但肿块无引流血管或较小的结节伴有钙化就易误诊为其它良性肿瘤或结核球.结论 可根据影像检查的特征性征象对肺血管瘤做出较准确诊断.如果平片或普通CT扫描发现双肺肿块有索条状影与肺门相连,应进行无创的CTA进行检查,以利尽早明确诊断.

  • 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中不同点滴模型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参数比较

    作者:沈惠峰;张睢扬

    目的 通过测定美罗培南优化两步点滴法两种点滴模型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药效动力学(PK/PD)参数,比较不同点滴方法的优劣.方法 收集中、重度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按0.5 h/250 mg+ 2.5 h/750 mg和0.5 h/500 mg+2.5 h/500 mg的点滴模型给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患者的药物浓度,使用Winnonlin求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美罗培南的血浆清除率(CL),表观分布容积(Vd),清除半衰期(t1/2),峰浓度(Cmax),达峰时间(Tmax),曲线下面积(AUC)等药代动力学参数;使用Crystal Ball软件按PK/PD模型进行蒙特卡罗模拟(MCS)计算Cmax/MIC、%T>MIC的比值及达标概率(PTAs),比较两种点滴方法的差异和优劣.结果 实验组的Vd为35.51 ±.3.33,t1/2为1.59±0.26,CL为14.80±1.11,Tmax为1.48 ±0.12,Cmax为11.86±0.54,AUC为64.40 ±4.62,对照组的Vd为29.13±4.21,t1/2为1.32±0.34,CL为14.41±1.76,Tmax为1.95 ±0.11,Cmax为15.25 ±0.93,AUC为64.56±7.38;在MIC分别为1、2、4μg/ml时,实验组的Cmax/MIC为6.40 ±0.55,3.20±0.27,1.60±0.14,%T>MIC为118.94 ±9.71,97.13±7.20,74.28±4.77,PTAs都为100%,而对照组的Cmax/MIC为15.46±1.97,7.71±0.98,3.87±0.49,%T >MIC为105.70±13.92,87.29±10.60,68.58±7.29,PTAs都为100%.结论 实验组比对照组的Cmax/MIC小,但实验组的%T>MIC大于对照组,两组的达标概率都为100%,结果显示可能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在临床上可以采用0.5 h/250 mg+ 2.5 h/750 mg的点滴方法抗感染.

  • 野生型大鼠Rab5a基因表达载体pcDNA3-Rab5(a)WT的转化扩增及鉴定

    作者:孙欢;杨俊俊;贺斌峰;王关嵩

    目的 对含野生型大鼠Rab5a基因载体pcDNA3-Rab5 (a) WT进行体外转化、扩增及鉴定,为基于Rah5a的相关研究提供高纯度、高丰度的表达载体.方法 取pcDNA3-Rab5 (a) WT质粒转化DH 5α感受态菌,再接种到含氨苄青霉素的LB琼脂培养板进行抗性筛选,对挑取的阳性克隆进行LB液体培养基培养后抽提质粒,用超微量核酸蛋白测定仪测定提取质粒的纯度和浓度,并取样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鉴定.结果 经转化后获得了大量抗氨苄青霉素的阳性克隆菌落,挑取阳性克隆并经培养后提取的pcDNA3-Rab5 (a) WT质粒均为浓度高、纯度高、超螺旋结构为主的质粒.pcDNA3-Rab5(a)WT经PCR后得到Rab5a基因.结论 成功转化并扩增了pcDNA3-Rab5 (a) WT,为Rab5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表达载体.

  • 洛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及安全性研究

    作者:吕金燕;韩佩妍;韩传军;邹瑞;王武龙;高文斌

    目的 探讨洛铂(LBP)、顺铂(DDP)腔内分别灌注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对41例恶性胸腹腔积液患者,在尽可能放尽胸腹腔内积液以后,腔内分别注入洛铂50 mg/m2,或者顺铂60 mg/m2,均为每3周1个周期,1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毒副反应,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41例患者均可进行客观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全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5例,病情稳定(SD)27例,疾病进展(PD)9例,疾病控制率(DCR)为78.05%;顺铂一线治疗组疗效:CR2例,SD 13例,PD 3例,DCR 83.33%;洛铂二线治疗组疗效:CR 3例,SD 11例,PD 2例,DCR87.50%;顺铂二线治疗组疗效:CR 0例,SD 3例,PD 4例,DCR 42.86%.顺铂一线与洛铂二线治疗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优于顺铂二线治疗,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并且结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改变相似.三组患者中,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不明显,但患者乏力明显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反应相当,以Ⅰ-Ⅱ度反应为主,Ⅲ-Ⅳ度反应不明显,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洛铂和顺铂腔内灌注均可以较好的控制恶性胸腹腔积液,既往应用顺铂治疗的患者采用洛铂治疗也具有较好的有效率;洛铂腔内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安全性较好,未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血清癌胚抗原在转移性肺腺癌患者冷冻治疗中的疗效评估及预后分析

    作者:穆峰;姚飞;陈继冰;李家亮;牛立志;左建生;徐克成

    目的 探讨转移性肺腺癌患者冷冻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变化,及CEA在转移性肺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56例肺腺癌患者,47例接受肺内肿瘤的氩氦刀冷冻综合治疗,9例接受肺外肿瘤氩氦刀冷冻姑息治疗.检测患者冷冻治疗前后血清CEA水平,同时回访所有入组患者,统计患者总体生存期.结果 59%转移性肺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在治疗前异常.综合治疗组冷冻术后血清CEA水平显著低于冷冻术前血清CEA水平(P=0.0033).接受综合疗法的肺腺癌患者中,术前血清CEA水平正常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6个月,术前血清CEA水平异常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术前血清CEA水平正常患者具有较长的总体生存期.结论 对于转移性非小细胞肺腺癌冷冻治疗患者,血清CEA检测在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评价上具有重要意义.

  • 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的相关性

    作者:叶清;蒋捍东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和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及生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分别采集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确诊肺癌(Ⅲb-Ⅳ期)116例患者的化疗前及四疗程化疗后的血清标本,检测每份标本CEA、CYFRA21-1、SCC和NSE四种肿瘤标记物水平,探讨它们之间的差值差异及与化疗效果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四疗程化疗有效及进展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6个月及9个月;结合生存曲线显示化疗有效的晚期肺癌患者较进展者生存时间更长.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化疗有效者相应肿瘤标志物下降;进展者标志物上升.其中不同疗效组的鳞癌患者CYFRA21-1及SCC水平,腺癌患者CEA水平,小细胞癌患者CEA及NSE差值差异明显(P<0.05).通过比较不同生存时间组的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标志物的差值差异发现患者生存时间越长,化疗后相应的肿瘤标志物下降幅度越大;生存时间越短标志物上升越明显.其中鳞癌患者CYFRA21-1及SCC,腺癌患者CEA和小细胞癌患者CEA及NSE指标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EA、CYFRA21-1,SCC和NSE这四种肿瘤标志物化疗前后差值可作为反映化疗疗效及评估一年生存时间的重要指标,且具有病理类型的特异性.

  • 不同海拔对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作者:张嫚;冯喜英;杨学娟;关巍

    目的 探讨不同海拔环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和意义,及血清中bFGF的变化情况与FEV1/FVC%、FEV1% Pred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HSA)法测定两个地区AECOPD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bFGF的含量,并行肺功能检查,统计分析检测数据.结果 ①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ECOPD患者治疗后bFGF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平原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下降程度稍高于中度海拔地区;平原地区健康对照组血清bFGF含量稍低于中度海拔地区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分别比较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1%Pr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FEV1/FVC%、FEV1%Pred较治疗前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地区各组肺功能观察指标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④AECOPD患者血清中bFGF表达水平与FEV1/FVC%、FEV1% Pred无相关性.结论 ①两个地区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FGF水平均较对照组高,提示bFGF参与了COPD发病进程;②中度海拔低氧可刺激健康人血清bFGF表达,但对AECOPD患者的表达无影响,提示bFGF、低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关系;③血清bFGF水平对FEV1/FVC、FEV1%Pred无明显影响.

  • 采用心率变异性分析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前后哮喘患者自主神经的变化

    作者:李晓;沈瑛;刘翱

    目的 探讨使用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治疗成人哮喘6周前后的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及临床效果.方法 45例非急性发作的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组15例:噻托溴铵粉吸入剂+丙氟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组;B组15例: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组;C组15例: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肺功能指标及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①治疗6周后,A组的HF、PNN50降低,与用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F、SDANN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HF、PNN50降低,LF、SDANN增高,与用药前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HF、PNN50降低,LF、SDANN增高,与用药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三组的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较用药前有所降低,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减少,肺功能中的FEV1、FEV1%较用药前改善,三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组间对比得出心率变异性的定量分析指标(HF、PNN50、LF、SDANN)A组与B组,B与C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中的FEV1、FEV1%显示A组与B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间、夜间症状评分、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显示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效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糖皮质激素可以降低HF、PNN50,使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联合糖皮质激素相比在改善肺功能中FEV1、FEV1%值,减少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次数,降低哮喘症状评分方面,效果相当.结论 以上三种药物联合使用在改善肺功能、降低心率变异性、降低哮喘症状评分及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次数等方面均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

  • 微波消融序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学效应观察

    作者:高云姝;李露嘉;李翊;庄兴俊

    目的 探讨冷循环微波消融序贯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免疫学效应.方法 对58例晚期NSCLC行微波凝固治疗,1周后序贯化疗(方案为多烯紫杉醇75 mg/m2+顺铂30 mg/m2,1~3d,21天为一周期,4周期为一疗程),治疗前后采血检测免疫指标,胸部增强CT动态观察前后变化.结果 58例NSCLC微波凝固治疗7d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升高30例,升高率51.7%.1周后增强CT显示90%的肿块有10% ~ 50%不同程度的缩小,完全坏死率达100%者36例、达80%以上者5例.化疗1疗程后行CT评价,完全缓解(CR) 5.2% (3/58)、部分缓解(PR)34.5% (20/58)、病变稳定(SD) 51.7% (30/58)、病变进展(PD) 8.6%(5/58);微波凝固序贯化疗患者临床获益率达91.4%.随访短6月,长24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3.2月,1年生存率为49.3%.结论 CT引导下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肿瘤局部治疗手段.微波凝固治疗即可降低肿瘤负荷,还可提高机体免疫,提高综合治疗的疗效.

  • Gax基因双向调节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及影响HIF-1α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胡明冬;夏世金;吴俊珍;孙涛;吴金峰;彭正羽;钱桂生

    目的 观察Gax基因对低氧性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s)增殖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Gax基因调节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的作用与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取大鼠肺动脉,用酶消化法获取PAECs并进行原代培养;PAECs分4组:未转染常氧对照组(常氧组)、未转染低氧处理组(低氧组)、Ad-βGal转染再行低氧处理组(Ad-βGal+低氧组)、Ad-Gax转染再行低氧处理组(Ad-Gax+低氧组).分别在常氧(21% O2)和低氧(2.5% O2)1 h、3h、6h和12 h各时相点,采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PAECs增殖;使用RT-PCR和Weatem blot方法分别检测PAECs中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①PAECs的3H-TdR掺入量:与常氧组同时相点比较,低氧组和Ad-βGal+低氧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在低氧6h达大值;Ad-Gax+低氧组与常氧组同时相点比较均显著升高(P均<0.01),但与低氧组比较却均明显降低(P<0.01、P<0.05),到低氧6h降幅大;②在低氧处理6h,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和Ad-βGal+低氧组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与低氧组或Ad-βGal+低氧组比较,Ad-Gax+低氧组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皆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氧早期内皮细胞异常增殖加速,而此时增强Gax基因的表达可抑制细胞的异常增殖;随着低氧时间的不断延长,细胞增殖受到抑制,而此时增强内皮细胞中Gax基因表达却又促进细胞增殖,以此来维持细胞的数量.结论 Gax基因对维持内皮细胞数量的稳态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增强Gax基因的表达能下调低氧诱导的HIF-1α mRNA和蛋白表达,这可能与Gax基因抑制低氧性内皮细胞异常增殖的机制相关.

  • 肺部慢性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病变20例

    作者:孙瑞琳;金发光;巩丽;谢永宏;李文洁;姜华;周艳敏

    肉芽肿(granuloma)是一种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局部增生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其本质是迟发超敏反应所致的炎症,由于在免疫应答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巨噬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因此肉芽肿也可定义为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如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的聚集,伴随或不伴随其他炎症细胞的出现.肺部肉芽肿性病变很多,常见原因包括感染性肉芽肿,如结核肉芽肿.其次包括异物肉芽肿、结节病性肉芽肿、真菌性肉芽肿和韦格纳氏肉芽肿等.HE染色常无法区分,尤其是不伴有干酪样坏死的肉芽肿性病变.结核与结节病常诊断困难,误诊率高,有的甚至是在开胸探查后才得以诊断.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1月至今收治的肺部慢性非干酪样肉芽肿性病变病例临床特点,并探讨该类疾病的诊治.

  • 比阿培南对中重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的分析

    作者:张敏;刘晓民;孙文学;孔英君;马雨霞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m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部感染性实变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在入院后48 h内发病的肺炎[1-2].CAP的主要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呼吸道病毒,但由于人口老龄化、基础疾病增多、广谱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得住院CAP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阴性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球菌感染数量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治疗面临严重的困难[3].比阿培南是一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肾脱氢肽酶稳定,不需合用酶抑制剂,对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包括ESBLs、AmpC酶)都非常稳定.本研究对比阿培南治疗中重度CAP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分析.

  • 如何让支气管哮喘走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误区

    作者:马凤娈;李明娴;于敏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近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增加了管理这类疾病的复杂性.而患者不同气道疾病的混合存在,可能导致医务人员对其中一种或几种疾病的忽视或误诊,除治疗延误外,还导致病情加重,医疗资源被浪费[1].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人类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已在世界各个国家广泛流行[2-4].

  • 低氧性肺气血屏障炎症与机制

    作者:孙涛;夏世金;吴俊珍;胡明冬

    肺气血屏障(blood-air barrier),也称肺泡毛细血管屏障(alveolar-capillary barrier)或肺血气屏障,由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细胞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基膜与内皮等组成[1],是使肺泡与肺毛细血管紧密相连的组织结构,以保证机体气体进行正常的交换.然而,低氧及其产生的炎症可损伤肺气血屏障的结构与功能.气血屏障完整性对于肺气体交换、防止血液中物质返流入间质和肺泡腔等至关重要[2],血气屏障完整性破坏可导致高通透性肺水肿.

  • 热休克蛋白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敏;刘晓民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HSP)是细胞暴露在致死性环境刺激下产生的一种功能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一种应激蛋白,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其作为分子伴侣通过协助蛋白质的适当折叠,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损害,并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新陈代谢及信号转导;此外,它也可以帮助隔绝损伤蛋白并使其降解.近年来发现HSP在许多肿瘤组织中过度表达,已有研究证明HSP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癌症发展,现对HSP的生物学功能、其与肿瘤发生、肿瘤治疗关系进行概述.

  • P-糖蛋白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机制及其逆转策略

    作者:杜惠惠;任强;刘晓民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影响肿瘤化疗疗效及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而P-糖蛋白过度表达是引起多药耐药的常见原因,因此抑制P-糖蛋白介导的外排作用,从而提高细胞内的药物浓度进而逆转多药耐药,这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现就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简要综述.一、多药耐药

  •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组织病理学及多层螺旋CT表现

    作者:叶伦;方宏洋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良性真性肿瘤,起源于扩散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1956年由Liebow与Hubbell首次报道[1].该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其诱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研究表明多数PSH患者雌激素受体及孕酮受体阳性,所以目前部分学者认为PSH与雌激素有关.临床多数患者的症状不明显或不典型,术前确诊率较低.现就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术前诊断率.

  • 吉西他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文超;刘晓民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肿瘤死亡的首要原因,我国肺癌在城市人口肿瘤患者死亡原因中由原来的第四位上升为第一位[1-2].只有14%的患者在确诊肺癌后能生存五年或以上[3].在诊断为晚期肺癌的患者中,吉西他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且联合任何一种抗癌药物,如紫杉醇、铂类、长春瑞滨等被认为是一线治疗方案.尽管多样的化疗方案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但由于耐药及不可避免的药物毒性导致大多数患者终结果仍然是治疗的失败.化学耐药,无论是遗传的还是获得的,都被认为是抗癌化学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吉西他滨是细胞周期特异性抗代谢药物,主要杀伤DNA合成期(S期)细胞,也可以阻断细胞由G1期向S期进展.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小血管炎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罗莉;张明周;吴学玲;牟娇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NCA associated systemic vasculitis,AASV)是一组以ANCA阳性为突出临床特征,累及多个系统的血管炎性疾病.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被漏诊、误诊.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以呕吐为首发表现的AASV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 反复发生呼吸衰竭、并发左侧侧脑室出血的Ⅱ型糖原累积病1例

    作者:张洪明;赵云峰

    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胸闷心悸5月,加重半月”2011年9月14日入院.患者5月前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休息后可缓解.后每于劳累后出现上述症状,一周数次到十几次.半月前患者自感症状加重,持续数分钟可缓解,家属述其睡眠时口唇及指甲紫绀.体检:P:120次/min,R:20次/min,体温、血压正常.精神萎,球结膜水肿,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脏、腹部未见异常.双上肢肌力4级,双下肢肌力2级.辅助检查:血常规、D-二聚体、肾功能、电解质、甲状腺功能、DNA抗体、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血脂、ESR、CRP、血IgE、心肌酶谱、自身抗体均正常,血气分析pH7.24,PaCO2 102 mmHg,PaO2 50 mmHg

  • 长春西汀过敏致呼吸困难1例

    作者:谢均;王颖;梁艳

    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多饮多尿10余年,肌酐升高5年,呕吐半月,于2013年9月24日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血压158/82mmHg,轻度贫血貌,眼睑轻度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入院诊断: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肺部感染、左心衰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在住院期间于第6次使用10%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长春西汀针50 mg静脉滴注约15 min后,出现心悸、胸闷、气促、呼吸困难伴头晕.

  • 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并发肺血栓栓塞症抢救成功及护理

    作者:梁莉;罗纪聪;邓俊娜

    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arterial thromboembolism,PTE)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的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率从6% ~44%,其病死率高达20%~30%.PTE是一种隐匿性、高致死性疾病,导致的猝死占内科住院患者猝死的10%左右,但临床60%以上PTE发生时无任何先兆,给临床对其诊治及护理带来严峻的挑战.我科收治1例老年NS并发PTE患者,经及时救治病情好转出院,现报告如下.

  • 内科疾病术后ICU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

    作者:孙晓容;李长桂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文献报道,老年住院患者中有50%~60%的患者在入住ICU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综合征.患者的表现主要以精神障碍为主,伴有其他症状,如谵妄状态、思维障碍、情感障碍、行为动作障碍、智能障碍、失眠、便秘、腹泻等.ICU综合征发生后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且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为了预防和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现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入住ICU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发生综合征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 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护理

    作者:李长桂;孙晓容

    肺癌是肺部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1,2].肺癌治愈率低,且患者生活质量差,在治疗肺癌的同时,护理尤为重要.通过对患者心理干预,疼痛的控制,血管的保护,营养的支持,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可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从根本上解决其心理的困惑,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心理上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使其产生信任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50例肺癌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合并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措施

    作者:张黎;邓姝

    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8例,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3~87岁,平均76.3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分度:中度11例,重度7例.其中股骨颈骨折15例,股骨头坏死2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合并糖尿病2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心脏起搏器安置1例,合并冠脉支架植入1例.二、术前护理

  • 关注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

    作者:李羲;张劭夫;钱桂生

    近,Uruga等[1]报告了30例经尸检证实的肺肿瘤血栓性微血管病患者(pulmonary tumor thrombotic microangiopathy,PTTM),较之以往零星的报道,该文更系统地对PTTM进行了描述.PTTM是肿瘤患者一种严重而少见的并发症,目前尚未引起国内临床医生关注[2].研究报道,因肿瘤死亡患者的PTTM的发生率为1.4%[1],其病理特征是弥漫性血栓性微血管栓塞及肺血管床内膜纤维细胞增殖[3].原发肿瘤可来自胃、肝、鼻窦、乳腺、胰腺、胆总管、甲状旁腺、肺、卵巢等器官[1,4-6].

  •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注射用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存在配伍禁忌

    作者:李爽;梁莉;陈雨婷

    注射用兰索拉唑为白色粉末状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胃管炎.注射用二乙酰胺乙酸二胺为白色疏松状物,是临床上常见的止血药,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出血.这两种药物在临床会配伍使用,查看《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无此两种药物配伍禁忌说明,说明书上也未显示此两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