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lung Disease(Electronic Edition) 중화폐부질병잡지(전자판)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1.35
  • 审稿时间:
  • 国际刊号: 1674-6902
  • 国内刊号: 11-9295/R
  • 发行周期:
  • 邮发: http://zhfbjbzz.yiigle.com/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 主编: 钱桂生
  • 类 别: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与血栓前分子标记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吕秀云;崔丽英;成忠红

    目的 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血栓前分子标记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1年所有诊断为OSAHS的580例患者,分为轻度患者为180例,中度为290例,重度为1 10例,健康对照组为50例;应用ELISA法对上述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人凝血酶原片段F1+2、P-选择素、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血红蛋白(Hb)等检测.结果 OSAHS患者组D-二聚体水平和Hb均高于健康组,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步升高.轻度组P-选择素、人凝血酶原片段F1+2、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三项指标无明显差异,中度组及重度组均有差异(P<0.01).轻度组D-二聚体、Hb、AT-Ⅲ水平与健康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选择素、F1 +2与健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患者血栓前分子标记物高于健康人.

  •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作用

    作者:谢念林;曹祥;严四军;邓波荣;徐绍敢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雾化吸入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急诊ICU收治的(ALI/ARDS)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LMWH低剂量雾化治疗组和LMWH高剂量雾化治疗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氧合指数、急性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定(APACHE)Ⅱ评分、7d病死率和凝血功能.结果 低剂量和高剂量LMWH雾化吸入治疗后,ALL/ARDS患者的氧合指数提高(P<0.05),APACHEⅡ评分及7d病死率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以及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无显著变化(P>0.05),高、低剂量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对照组上述指标均未见明显改变.低、高剂量LMWH雾化吸收治疗组7d病死率均为13.6%,显著低于对照组25%(x2=0.877,P=0.349).结论 高、低剂量的LMWH雾化吸入治疗均可以改善氧合,缓解ALI/ARDS患者的症状,降低病死率,而且不会引起明显出血倾向,是ALL/ARDS的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童春堂;尤兰华;郭沛艳;李雪辉;陈杭薇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集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9月1日入住北京军区总医院呼吸内科的211例AECOPD患者血清标本,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定性检测九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ECOPD患者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为43.6% (92/211),2项以上混合阳性率为5.2%(11/211),其中以流感病毒A(FluA)为多见;春季IgM抗体总阳性率显著高于夏季和秋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春季FluA IgM抗体阳性率与夏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及年患病次数AECOPD患者IgM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与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密切相关,尤其是流感病毒,在呼吸道病毒及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的季节应做好预防工作.

  • 2012年至2013年度北京郊区新兵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抗原检测的对比分析

    作者:童春堂;尤兰华;李雪辉;李建东;张利群;郝淑玲;陈杭薇

    目的 探讨北京郊区部队新兵集训期间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及病毒的感染情况,为新兵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至2013年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的815名新兵咽部分泌物及尿液标本,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快速检测咽部分泌物流感病毒A/B(FluA、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抗原和中段尿嗜肺军团菌(LP)抗原,采用快速培养法筛查肺炎支原体(MP)抗原.结果 2012、2013年北京郊区新兵呼吸道病原体抗原总阳性率分别为28.85%、22.66%,均以MP为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北京郊区新兵南/北方籍和前后两年南方籍间、北方籍间新兵MP、LP阳性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3年北京郊区新兵南北郊区间MP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3年北郊MP阳性率显著低于2012年北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后两年北郊的LP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南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和病毒是北京郊区新兵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以MP、LP为主,应加强预防.

  • 修正Geneva量表及D-二聚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肺血栓栓塞症的预测价值

    作者:冯颖;苏娴;李群;王晓霞;包勇

    目的 评价修正Geneva量表结合D-二聚体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血栓栓塞症(PT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于我院急诊及住院的AECOPD疑似合并PTE的2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并分别以修正Geneva量表、D-二聚体测定以及两者结合评估合并肺栓塞的可能性,并与终确诊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其中41例患者确诊PTE.AECOPD+ PTE组与单纯AECOPD组在症状、体征上仅不对称下肢水肿有统计学差异.D-二聚体<500 μg/L的阴性预测值为96.1%,而阳性预测值仅34.3%,特异度58.0%灵敏度90.2%.修正Geneva量表可能性高组阳性预测值为64.0%,可能性低组阴性预测值为94.7%;两者结合的阳性预测率为42.5%,阴性预测值96.9%.结论 修正Geneva量表和血浆D-二聚体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栓塞早期筛选具有价值,两种方法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率.

  • 重庆地区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检测与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王晓慧;陈虹

    目的 探讨重庆市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5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或胸水标本,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EGFR外显子18、19、20和21突变状态.结果 55例患者中,EGFR突变14例,突变率25.45%;其中,男、女突变率分别为12.50%、43.48% (P=0.013);吸烟、不吸烟患者突变率分别为11.11%、39.29% (P =0.017);外显子19突变8例(57.14%,8/14),外显子21突变5例(35.71%,5/14),外显子18、20同时突变1例(7.15%,1/14).结论 在重庆市地区NSCLC患者中,女性、非吸烟者EGFR突变率较高,EGFR基因突变以外显子19和21为主.

  • 重组鼠IL-5可溶性受体α蛋白对哮喘小鼠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国超;边静;郭亚玲;成家军;张方琪;李志奎

    目的 探讨应用IL-5可溶性受体α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嗜酸性粒细胞凋亡以及Bax蛋白表达的干预.方法 36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组、sIL-5Rα治疗组.哮喘组和sIL-5Rα治疗组分别给予卵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其中,sIL-5Rα治疗组于激发前30 min腹腔注射sIL-5Rα100 μg进行干预,每日一次,连续7d;正常对照组和哮喘组给予生理盐水代替.末次激发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比例;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测定各组BALF中IL-5、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肺组织EOS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哮喘组EOS比例、IL-5、Eotaxin水平显著升高(P<0.01),EOS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与哮喘组比较,sIL-5R治疗组EOS比例、Eotaxin水平明显下降(P<0.01),EOS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量明显增高(P<0.01).结论 IL-5可溶性受体α可明显降低哮喘小鼠IL-5、Eotaxin水平,上调肺组织Bax蛋白表达,减少肺部EOS的浸润和增加其凋亡,可以明显缓解哮喘气道炎症.

  • 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与肺癌放疗近、远期疗效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徐燕梅;崔天祥;张晓晶;李德志;孙建国

    目的 基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XD)迁徙在肿瘤放疗后复发中的重要作用,探讨pbMXD在监测肺癌放疗近、远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癌放疗患者,随访观察其放疗前后血象变化、pbMXD变化与近、远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05例肺癌患者,整体客观缓解率(RR) 61.9% (65/1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 5.0个月(1~20.3个月);2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同步放化疗组RR为66.7% (8/12),PFS 6.5个月(1.5 ~14.2个月).两类资料中,放疗前、后pbMXD绝对值、相对值及变化值与RR和PFS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pbMXD低值与整体NSCLC和局部晚期NSCLC单纯放疗组的近期疗效相关(P<0.05).结论 NSCLC放疗中,pbMXD低值对预判近期疗效有一定价值,阻断pbMXD迁徙或有较好临床前景.

  • 气管内滴入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对脂多糖肺损伤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活化的影响

    作者:王艺;徐剑铖;毛梅;李秋梅;田静;苏磊

    目的 建立气管内滴入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的实验模型,观察其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活化的影响,探讨AM膜核仁素在LPS致大鼠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ALI组),C组(转染重组质粒pBS-U6.C23shRNA并ALI组),D组(转染对照质粒pBS-U6.ControlshRNA并ALI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LPS以建立ALI模型,气管内滴入法转染重组质粒pBS-U6.C23shRNA表达载体,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核酸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AM中核因子(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结果 转染pBS-U6.C23shRNA表达载体后可以显著下调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减轻肺病理损伤;降低NF-κB的活性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与A组相比,B组及D组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C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与B组中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PS处理后,各组大鼠AM中NF-κB活性显著增加,与A组相比,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1).C组大鼠AM中NF-κB活性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D组与B组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LPS诱导肺损伤后,显著增加了大鼠BALF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各组和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C组大鼠BALF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D组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管内滴入法可以安全有效转染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抑制AM活化,减轻肺损伤,AM膜核仁素参与了LPS致大鼠ALI的发病过程.

  • 经皮联合支气管腔内冷冻消融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研究分析

    作者:孔小锋;姚飞;陈继冰;张志凯;周亮;曾健滢;汪媛;李家亮

    目的 探讨联合经皮及经气管镜引导腔内冷冻消融治疗中央型肺癌的疗效.方法 47例不可切除的中央型肺癌患者(22个气管内型病灶,26个气管壁型病灶,21个气管外型病灶)共行69次经皮、经气管镜引导腔内冷冻消融治疗,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分析冷冻治疗后的PFS与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关系.结果 气管内型肿瘤PFS(8±4个月)明显低于气管壁型肿瘤(13±6个月)(P<0.05)及气管外型肿瘤(14±8个月)(P<0.01);非小细胞肺癌PFS(11±5个月)明显长于小细胞肺癌(4±2个月)(P<0.0001);高、中分化癌PFS(15±8个月)明显长于低分化癌(7±3个月)(P <0.0001).结论 联合经皮及经气管镜引导腔内冷冻消融治疗是中央型肺癌的一种有效、安全治疗方法,其术后PFS与肿瘤生长部位、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相关.

  • 大面积与次大面积肺栓塞诊断与溶栓延迟时间的研究

    作者:王洋;杨媛华;王辰

    目的 探讨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诊断延迟时间(从发病到确诊)、溶栓延迟时间(从确诊到溶栓)、以及总延迟时间(从发病到溶栓).方法 连续入选自2006年6月至2009年5月住院的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溶栓患者共24例.记录发病时间、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时间和溶栓开始时间.分析与早期诊断(诊断延迟≤7 d)相关的因素.结果 诊断延迟时间为(8.4±6.7)d,46%的病例超过7d,17%超过14 d,4%超过25 d.溶栓延迟时间为(18.8±14.8)h.总延迟时间为9.4±6.7 d.早期诊断的患者氧分压(PaO2)更低[(64.8±11.1)vs.(84.3±18.0) mmHg,t=3.242,P=0.004],肌钙蛋白Ⅰ (cTnI)升高者更多(x2=6.115,P=0.041),总延迟时间更短[(4.3±2.6)vs.(14.1±2.4)d,t=9.410,P<0.001].16例(67%)患者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接受CTPA检查,比正常工作时间接受CTPA的患者诊断延迟[(6.3±5.0)vs.(12.6±7.8)d,t=2.428,P=0.024]和总延迟[(7.1±5.1)vs.(14.0±7.5)天,t=2.675,P=0.014]更短.18例(75%)患者在非正常工作时间接受溶栓治疗.结论 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和溶栓延迟时间过长,对于肺栓塞诊治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完善是必要的.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与TYMS mRNA表达的关系

    作者:田玉旺;许春伟;高文斌;张玉萍;李扬;亓岽东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棘皮动物微管样蛋白4-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like 4-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EML4ALK)融合基因与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YMS)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57例NSCLC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TYMS mRNA的表达.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率占4.28%(11/257),在不吸烟患者中较高(P<0.05);TYMSmRNA高表达占63.42%(163/257).与未检测到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比较,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与TYMS mRNA表达水平相关(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ML4-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TYMS倾向低表达,可能从一线化疗药的培美曲塞中受益.

  • 海南岛类鼻疽4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随访分析

    作者:钟有清;林慧

    目的 提高人们对类鼻疽临床特征及该病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认识.方法 收集从2009年3月至2012年2月经各种标本培养(血、痰、尿、胸水、心包积液、脓液及分泌物等)证实的40例类鼻疽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临床特征;并通过8个月至3.5年的随访,了解其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 类鼻疽患者居住地主要来源于海南岛沿海市县,位于海南岛西边的东方市患者例数多(9例),而位于岛屿中心的县市患者为极少数.临床表现主要为类鼻疽肺炎40%、泌尿系感染17.5%、皮肤软组织感染15%及消化系统感染(肝、脾脓肿形成)12.5%.包括出院后随访结果统计显示,类鼻疽复发率和总病死率均为15%.结论 类鼻疽临床表现多样化,各系统均可能累及,容易误诊.随访发现存在高复发率及高病死率,尽管如此,和国内之前报道的病死率(36.8%)相比,病死率有明显下降.

  • 经皮穿刺闭式胸膜活检术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熊震;阳光辉;黎光强;谭发展;史海广;朱为禄;胡华胜;唐新

    胸腔积液(pleural effusion,PE)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胸腔积液常见的病因以肺脏、胸膜、心脏、肝脏、肾脏、结缔组织疾病为主[1].因此对胸腔积液的性质、来源判断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往往出现高度怀疑胸腔积液为结核性或恶性,但往往缺乏病理支持,导致临床治疗工作开展困难,甚至耽搁患者的治疗.

  • N-端脑钠肽前体测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肺心病患者右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作者:宫姝宁;朴商;王玉红;张玲燕

    目前,临床上对右心功能的评估主要依靠超声心动图(ultrasonic cardiogram,UCG),但检查结果受技术和仪器敏感度的影响,且仪器不方便搬动,也限制了其在肺心病中的诊断价值,因而评估和筛选右心衰竭急需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方法.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tide,BNP)是由心室的心肌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多肽类激素,任何导致心室负荷增高或室壁张力增加的因素都可刺激BNP的合成和释放,并影响其变化灵敏度.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ervatir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及肺心病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测定,探讨其在COPD及肺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 32例肺部阴影患者术前经皮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

    作者:李建东;李文;辛庆红;王兴友

    肺部疾病临床诊断有时非常困难,需要获得病理证据.因此,CT引导下的切割针经皮肺活检已广泛应用于肺部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于肺部团块影,结节影的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依据.但各家医院报道的经皮肺活检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的准确性亦各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我院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231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的32例患者手术前穿刺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旨在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活检在肺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 循证护理在肺癌放疗后口腔溃疡防治中的应用

    作者:张昭;王振华;吴晶

    肿瘤患者在接受放疗期间,放射性药物在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更新较快的口腔黏膜组织也会产生明显的损伤[1].口腔溃疡既给患者带来了疼痛,同时还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会加重病情发展,甚至引起全身感染.肿瘤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是与肿瘤放疗效果密切相关的指标,严重的口腔溃疡会导致放疗中断甚至失败[2].

  • 肺部真菌感染中抗真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作者:王素枝;牛拥军;张娟

    近几年随着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器官移植手术和艾滋病的不断增加,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临床对于引起肺部感染的真菌类型诊断还存在着一定困难,可以选择的治疗药物也相对有效,并且现存的少数几种抗真菌药物价格一般都比较昂贵.临床上医生对于各种抗真菌药物的认识也存在着局限性,在使用药物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的情况.抗真菌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和不足,如何正确、安全、有效的使用抗真菌药物,使其在经济的方式下达到有效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我们选取我院60例使用抗真菌药物的肺部感染患者,对其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文先

    在急性和亚急性咳嗽的疾病中,感染后咳嗽十分常见.在治疗过程中常存在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问题,这给社会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为探索更加有效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方案,我们对复方甲氧那明联合匹多莫德治疗感染后咳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 支气管哮喘患者流感病毒检测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兵;李雪辉;陈杭薇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有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流行病学证实呼吸道病毒感染与哮喘急性发作有密切关系,近年亦发现流感病毒也是引起哮喘发作的重要原因[2].本研究应用胶体金快速诊断试纸条法检测我院呼吸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鼻咽部分泌物中的流感病毒A、B(FluA、B)抗原[3],旨在了解流感病毒感染在哮喘急性发作中的发病情况.

  • NPWT+bFGF在加速治疗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中的应用

    作者:冯欢;任然;李靖;戴继刚;周燕;黄婧琼;宋彩萍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肺癌发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1-2].切口愈合不良是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之一,指切口愈合的生物学阶段出现明显停滞或延迟而导致切口不愈合甚至切口范围扩大,伴有明显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渗出,伴或不伴坏死组织[3].近年来随着外科患者中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比例的增加,导致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病例也明显上升.因此,如何加速此类切口愈合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对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伤口门诊收治及院内会诊处理的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负压切口疗法(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技术联合碱性成纤维化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和单独使用bFGF两种治疗方法来缩短此类切口愈合时间.结果表明NPWT技术联合bFGF可明显缩短肺癌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现报道如下.

  • 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失调与支气管哮喘

    作者:刘璐;吴媛媛;李满祥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导致气道高反应性,以反复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以夜间或晨起显著)为发病特征,上述症状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1].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及周围环境的改变,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探索哮喘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在哮喘的防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2].

  • 重症支气管哮喘与真菌研究进展

    作者:乔雅楠;张睢扬;李波

    近年大量证据提示,在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诱发和加重危险因素中,吸入真菌过敏原是重症哮喘的重要诱因.真菌过敏原的直接暴露在哮喘的发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现就严重的哮喘与真菌的相关联系进行综述.一、真菌致敏的严重哮喘重症哮喘可由多种因素引起,有很多证据显示哮喘患者中存在真菌致敏,且在真菌致敏和哮喘发病率、症状严重程度、甚至病死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2-3].英国学者Dening提出了一种哮喘的新类型——真菌致敏的严重哮喘(severe asthma with fungal sensitation,SAFS).这是一类由于真菌敏感导致的严重哮喘,Denning等对SAFS提出了以下的诊断标准:①难以控制的严重哮喘,严重哮喘是指在应用大剂量的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仍无法控制或者需要持续的糖皮质激素的应用;②真菌过敏:真菌皮肤点刺试验阳性或者真菌抗原特异性的血清IgE阳性;③未达到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osis,ABPA)的诊断标准.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曲霉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艳艳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IPA)一般好发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及接受类固醇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人群[1],而接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治疗的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也逐渐成为IPA的高危人群[2].有研究认为,COPD是非粒细胞缺乏患者并发IPA的首要原因[3],COPD合并IPA病死率达90%以上,预后极差.但由于其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及典型的临床症状,缺乏有效的确诊手段,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缺乏询证医学证据级别高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临床医生对COPD患者继发IPA的充分认识.而近年来随着对哮喘与真菌的关系的广泛研究,有关COPD中的曲霉菌过敏症亦引发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现对COPD继发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多种危险因素、曲霉菌过敏、临床特点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 小细胞肺癌神经内分泌起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实;吴学玲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约占肺癌的13%~ 20%,其恶性度都很高,如果不治疗,中位生存期约为3~4个月.SCLC极易转移,发现时多数已到了晚期.虽然大部分SCLC开始时对化疗敏感,但几乎总是会出现耐药,这使得其5年生存率仅为5%.研究表明早期诊断对SCLC的治疗结果有着积极的影响[1].如果SCLC能够在局限期得到诊断,那么将有20%~25%的患者在接受联合化疗与放疔之后,可以获得一个较长生存期,因此寻找新的早期诊断方法十分重要.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血液肿瘤标志物,可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简便、安全、耐受性好的方法.现就近年来SCLC神经内分泌起源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氧化应激与急性肺损伤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向军;谢永宏;金发光

    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OS)的概念早源于人类对衰老的认识.1956年英国学者Harmna首次提出自由基衰老学说,该学说认为自由基(free radical)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和细胞损伤,它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起因.近年来,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机制研究中发现OS在ALI的病理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1].ALI以其复杂的机制和高死亡率一直是科研和临床上的难点,OS对于ALI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药物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的意义.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表型及治疗

    作者:曾天星;洪旭初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异质性的疾病,即使FEV1相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功能改变、影像学表现、疾病的演进及对治疗的反应也存在明显的差异[1].早在1966年Burrows和Charles Fletcher证明慢阻肺可表现为慢性支气管炎为主或肺气肿为主[2].Ciba等[3]认为慢阻肺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亚型(持续气流受限)的重叠.1995年美国胸科协会在慢阻肺管理声明中也已明确指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都可导致COPD,并且相互间存在重叠[4].然而GOLD2001全球策略把和疾病异质性有关的关键方面删掉了,将肺功能放在了优先位置[5].在当时的临床实践中,药物治疗的有限选择使识别患者不同的表型变得不必要.后来的研究发现FEV1不能反映疾病的复杂性,不能单独用来评估疾病和指导治疗.随着该领域的研究指数级的增长,新的治疗选择被提了出来,也获得了旧有药物治疗特定表型的新证据.

  • 妊娠合并绒毛膜癌肺转移误诊为肺结核报告1例

    作者:李芳芳;王磊;常静侠;张国俊

    绒毛膜癌,是一种起源于滋养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随血行转移,且转移早、发展快、组织破坏严重.绒毛膜癌常见的血行转移部位是肺部转移,部分患者因肺外表现入院,临床易误诊,而妊娠合并绒毛膜癌肺转移更加重了诊断困难.现通过对1例早期误诊为肺结核的妊娠合并绒毛膜癌诊疗经过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妊娠期间绒毛膜癌肺转移的认识.

  •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4例

    作者:陈钊成;吴海桂;吴峰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diffuse 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以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区域的慢性炎症为特征,引起严重呼吸障碍而病因尚属不明的一种疾病.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及活动时气促.临床上常易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我院2009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4例DPB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双凤;刘绍霞;李金红;张国俊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肿瘤,为血管源性[1-3],恶性程度较低或介于良恶性之间,多发生于软组织,早报道为发生于肺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之后有其他部位的血管内皮瘤报道.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PEH)是罕见的交界性的来源于肺内血管的肿瘤.现就本院收治的1例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

  • Churg-Strauss综合征4例误诊的临床分析

    作者:李树奇;薛青;焦维克;邓新宇;吴建辉

    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患者4例,男、女各2例,年龄39 ~ 83岁,病程5~ 2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1例,合并鼻窦炎4例.4例患者双肺均可闻及不同程度哮鸣音,1例患者躯干部及双下肢可见散在红色皮疹.(诊断参考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CSS诊断标准).4例患者均有呼吸系统受累,除咳嗽、气喘症状外,胸部CT可见双肺呈游走性、浸润性病变和实变影.周围神经受累2例,其中四肢远端麻木无力者1例,手指呈针刺样疼痛1例.皮肤受累1例,可见双下肢及躯干部散在红色皮疹.骨关节受累1例,表现为双侧膝关节肿痛.肝脏受累1例,ALT、AST轻度增高.肾脏受累2例,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尿素氮和血肌酐正常,见表1.

  • 289例行机械通气患者鼻饲的护理

    作者:安春鸽;王斐

    鼻饲术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技术,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的需要[1].机械通气是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类患者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使用无创呼吸机面罩不能经口正常进食,为保证药物及营养的摄入,鼻饲是不可缺少的有效的方法.我们曾对289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了鼻饲的喂养和精心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斐;刘晓联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因其疗效确切,止血彻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患者治疗后易出现局部疼痛、发热、尿潴留、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肢体麻木等并发症[1].2002年11月至2014年1月12年间,我科对146例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于术前术后早期采取了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了患者的并发症,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急性肺栓塞溶栓治疗的利与弊

    作者:陈杭薇

    急性肺栓塞的溶栓治疗一直是医学界争论和困惑的焦点.近年来,多项具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相继公布,为急性肺栓塞诊治提供了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心脏病学会(ESC)于2008年在欧洲心脏杂志公布了新版急性肺栓塞诊治指南[1],美国心脏学会(AHA)也于2011年公布了重度静脉血栓栓塞治疗指南[2].与以往多个指南相比,这些新指南在疾病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等方面均有更新.现结合国外新指南,对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的利与弊加以探讨.

    关键词: 肺栓塞 溶栓 利弊
  • 动脉抽血并发皮下大面积瘀血1例的临床护理

    作者:常宇峰;张宁;王笑莹

    临床上动脉抽血常见的操作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皮下血肿、肿胀、疼痛、局部瘀血.现报告1例经桡动脉穿刺后至皮下大面积瘀血的病例及护理措施,供护理同仁借鉴.临床资料患者,男性,89岁,主因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5h于2013年9月8日入院,入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后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药物治疗,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9月11日23:30患者再次出现病情变化,护士遵医嘱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护士选择桡动脉进行穿刺,常规消毒皮肤,进针,见血气针内动脉血回流1 ml后,拔针,用棉签按压皮肤穿刺点10 min.30 min后护士发现患者全手及腕关节上两寸皮下大面积瘀血,立即查看穿刺点,给予穿刺部位周围扩大范围,加大力度压迫20 min,皮下瘀血未再扩大.

  • 呼吸科常用抗生素皮试液的配置及皮试观察

    作者:董学敏;王斐

    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及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抗菌谱广,毒性低,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但皮试液配制方法没有统一标准.我科从2010年1月至3013年6月对1205例患者进行以上抗生素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改进及皮试观察判断,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配置方法用20ml注射器将稀释盐水注入密封药瓶内,回抽活塞排出药瓶内气体,避免再次抽出药瓶内液体,拔针时随针头流出液体,充分摇匀溶解后,再用20 ml注射器抽出1 ml溶解后的液体,加生理盐水至10 ml.因0.75 g规格的头孢菌素密封瓶的容量较小,可用5ml生理盐水溶解后,用20 ml注射器全部抽出再加生理盐水至10 ml,充分摇匀溶解后,再用20 ml注射器从溶解后的液体针乳头处抽取1ml,加生理盐水至10 ml,用1ml注射器在20 ml注射器针乳头处抽出0.1ml液体后加生理盐水至1ml,即配置到所需浓度.

  • 创新科研人员的管理提升研究型医院水平

    作者:林海;周建云;任然;周逸兴;尹芃芃;黄春基

    科研管理(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人员是建设好一个研究型医院(research hospital)的职能主体,人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医院的科研管理水平.如何提高科研管理能力以及医院整体科研水平?加强科研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crucial importance).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包括专业知识(professional knowledge)、技术能力(technical capacity)、文化素质(cultural qualitity)、思维水平(thinking)和超前意识(superior consciousness)等是关键;不断提高医院科研管理人员的办公能力(capability)、思维方法(thinking methods),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在医院建设和科研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找出解决和改进的办法,使研究型医院科研管理人员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进一步提升研究型医院科研管理水平.

中华肺部疾病(电子版)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