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中国妇产科临床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중국부과림상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妇产科临床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影响因子: 1.0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4967/R
  • 国内刊号: 崔恒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zgog@163.net
  • 曾用名: 中国妇产科临床
  • 创刊时间: 200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大学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延迟可吸收吊带与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比较

    作者:卢文华;蒋励;苗娅莉;孙秀丽;杨欣;王建六

    目的 探讨延迟可吸收吊带和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适宜的抗尿失禁手术材料.方法 对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因压力性尿失禁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进行手术治疗的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研究组23例,采用延迟可吸收吊带;对照组28例,采用永久非吸收吊带.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术后残余尿量,并采用尿失禁影响程度相关问卷(IIQ-7)和泌尿生殖道疾病相关问卷(UDI-6)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时间、产次、病程、术前1h尿垫试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0.5±5.7)个月,对照组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1.8±7.6)个月,两组患者主观治愈率分别为73.9% (17/23)和71.4%(20/28),有效率分别为100.0% (23/23)和96.4% (27/2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吊带侵蚀等并发症.结论 无论是延迟可吸收吊带还是永久非吸收吊带,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相同的近期疗效,短期内未见吊带侵蚀,可能与本文随访时间短,手术例数少有关,需长期随诊进一步观察.

  • 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的疗效探讨

    作者:张坤;韩劲松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至2012年7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POP-Q分期Ⅱ~Ⅲ期子宫脱垂行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的患者共10例,以主观症状和POP-Q测量评价患者的主观、客观治愈率、复发率;并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 (PFDI-20)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问卷31 (PISQ-31)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1.32岁(47~62岁),术后随访率为100%,平均随访时间为14.91个月(2~51个月).术后主观、客观治愈率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评价PFDI-20评分分别为(51.25±3.22)分和(0.22±0.15)分,术前、术后6个月性生活质量评价PISQ-31评分分别为(64.25±8.34)分和(96.44±8.12)分,两者术前、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子宫脱垂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 绝经前后妇女阴道壁黏膜甲状腺激素功能性受体表达的变化

    作者:张晓沁;马庆良;周宇

    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阴道壁黏膜甲状腺激素功能性受体(thyroid hormone functional receptors,TR)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取绝经后Ⅲ期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后壁脱垂妇女24例为绝经组,未绝经妇女13例为未绝经组.两组患者均行全子宫切除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采用免疫组化二步法和全自动图像分析检测阴道壁组织中的甲状腺激素功能性受体α1、β1和β2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阴道壁组织中均存在TRα1、TRβ1、β2的表达.绝经组TRα1、TBβ1、TBβ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9.22±7.30)%、(10.99±4.97)%和(8.45±5.64)%,未绝经组TRα1、TRβ1、TRβ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14±20.30)%、(32.38±12.30)%和(16.26±5.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绝经前后妇女阴道壁组织中均有甲状腺激素功能性受体的表达,而绝经后阴道壁黏膜甲状腺激素功能性受体的表达下降,与绝经后妇女阴道壁黏膜萎缩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 妊娠中晚期子宫-胎盘-胎儿循环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相关研究

    作者:李晓菲;吴青青;王琪;于松;王莉;高凤云;安园园

    目的 探讨妊娠中晚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值、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及胎盘血管显示用于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展程度的作用,寻找异常频谱界值并分析其与围生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7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妊高组)、轻度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组(轻度PE组)、重度子痫前期组(重度PE组)和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病组(慢高组);39例无合并症单胎孕妇设为对照组.采用彩色超声检测各组孕妇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频谱,同时采用eFlow技术获得胎盘血流灌注图像,分析妊娠中晚期双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参数值、双侧子宫动脉舒张早期切迹、胎盘血管显示情况及异常频谱界值与围生期结局的关系.结果 ①与对照组、妊高组比较,重度PE组血流阻力参数值明显增高(P均<0.05),轻度PE组部分血流阻力参数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以搏动指数(PI)平均值>0.825作为界值,预测重度子痫前期的灵敏度为81.1%,特异度为64.4%;②轻度PE组及重度PE组妊娠中晚期舒张早期切迹及双侧切迹存在率均较对照组、妊高组及慢高组高(P均<0.001);③以PI平均值>0.825和/或存在舒张早期切迹作为异常子宫动脉频谱界值,异常频谱组新生儿出生孕周及出生体质量明显小于正常频谱组(P均<0.001),异常频谱组由于血压控制不理想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发生严重围生期并发症、死胎等严重不良围生期结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频谱组(P<0.001);④前壁胎盘孕妇中,子痫前期组患者三级绒毛动脉计数明显少于非子痫前期患者(P<0.05);后壁胎盘孕妇中,子痫前期组患者胎盘三级绒毛动脉显示率明显低于非子痫前期患者(P<0.05).结论 ①妊娠中晚期双侧子宫动脉各血流阻力参数值及舒张早期切迹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尤其是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可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②异常子宫动脉频谱可用于预测严重不良围生期结局的发生;③妊娠中晚期胎盘内三级绒毛动脉显示率及计数可用于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 宫内节育器异位及嵌顿66例临床分析

    作者:巩硕;郭瑞霞;雷佳;赵倩;李留霞;边爱平;赵先兰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异位及嵌顿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6例IUD异位及嵌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6例患者临床表现不一,常见症状为下腹疼痛及异常子宫出血.其中14例为绝经后妇女,52例为生育期妇女.19例为产后及流产后放置,47例为正常月经后放置.3例为IUD术后异位妊娠手术中诊断,6例为放置IUD后妊娠流产中未发现IUD术后诊断,26例取器困难超声或宫腔镜诊断.T形IUD 39例,圆形IUD 16例,宫形IUD 9例,吉尼环2例.部分嵌顿经宫腔镜或在超声引导下取出18例;部分嵌顿经宫腔镜或超声引导下取器失败者,经皮肾镜由异物钳取出5例;绝经后妇女行子宫切除2例;T形IUD纵臂部分嵌顿子宫颈管,宫腔镜检查后用长弯钳取出5例;宫型及T型IUD嵌顿于子宫壁达子宫浆膜层,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取出10例;异位于子宫直肠陷凹,超声引导后穹隆切开取出2例;异位于腹腔或盆腔内,经腹腔镜取出17例;异位妊娠术中发现并取出3例;阔韧带异位者腹腔镜取出1例;异位于膀胱内者经皮肾镜取出3例.结论 超声或宫腔镜、盆腔X线检查是诊断IUD异位及嵌顿的主要手段,宫腔镜、超声引导、腹腔镜及经皮肾镜是取出IUD的有效手段.

  • 全盆底重建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临床分析

    作者:孙秀丽;王世言;申太峰;杨欣;王建六

    目的 通过对盆底重建手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de novo SUI)或SUI加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de novo SUI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间因Ⅲ期及以上盆腔器官脱垂(POP)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接受Prolift系统全盆底重建术并按时随访的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术前、术后SUI的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POP合并SUI组(29例):术前POP合并SUI患者,其中19例行Kelly手术,10例行TVT-O术;de novo SUI组(27例):术前没有尿失禁,术后新发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照组(84例):术前、术后均无客观SUI.比较各组POP-Q值及尿动力学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高危因素.结果 ①de novoSUI发生率为24.32% (27/111),其中9例术前合并主观SUI.术前有主观SUI患者术后出现客观SUI的比例是56.25% (9/16),明显高于术前无主观SUI患者(14.88%,18/121; P<0.05);②POP合并SUI组、de no-vo SUI组的Aa点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de novo SUI组的Ba点平均值(4.91)明显高于POP合并SUI组(2.34)和对照组(2.88,P<0.05);③POP合并SUI组的大尿流率(Q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e novo SUI组Qmax虽也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OP合并SUI组和de novo SUI组大尿道闭合压(MUP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④Kelly组中SUI复发率(42.11%,8/19)高于TVT-O组(20.00%,2/10; P<0.05).⑤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术前主观SUI (P=0.00,OR 4.33~7.52),Aa点≥2(P=0.01,OR1.46~1.98),MUPP≤38 cmH2O (P=0.00,OR 1.73~3.08)为de novo SUI的高危因素.结论 ①Aa位置低是SUI的高危因素,而当Ba值大即膀胱脱垂明显时,可能掩盖SUI症状,有可能出现术后新发尿失禁;②术前有主观尿失禁症状,MUPP≤38 cmH2O是de novo SUI的高危因素;③Kelly术抗尿失禁效果欠佳,建议选择TVT-O术治疗或预防尿失禁.

  • Hepsin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夏百荣;印明柱;葛婷婷;卢北燕;娄阁

    目的 探讨丝氨酸蛋白酶(Hepsin)过表达与卵巢上皮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9例卵巢上皮癌、18例卵巢良性肿瘤和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Hepsin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188例卵巢癌石蜡切片Hepsin蛋白的表达,并评估影响无瘤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的高危因素.结果 免疫印迹分析显示:在49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中,Hepsin高表达36例(73.5%),而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组织Hepsin均呈低表达;免疫组化分析显示:在188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中,Hepsin高表达128例(68.1%);其平均随访时间为(71.4±0.5)个月;Hepsin高表达者和低表达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24.0%和91.8%(危险比=20.335,95%可信区间:6.011~68.790; P<0.001);Hepsin高表达者和低表达者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20.8%和86.8%(危险比=15.604,95%可信区间:5.779~42.133;P<0.001).结论 Hepsin蛋白过表达是卵巢上皮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其有望成为预测卵巢癌预后的标志物.

  • 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修补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比较

    作者:仲丹;翟永宁;张蕾;沈宇飞;钱宇佳;刘娟

    目的 比较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在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70例POP-QⅢ~Ⅳ期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并将其分为重建组(35例)和传统组(35例).重建组采用全盆底重建术,其中14例患者因年纪较大,无保留子宫需求同时行阴式子宫切除术;传统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随访,以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FIQ-7)、盆底不适调查表简表(PFDI-20)和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ISQ)评价手术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①重建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8.3±29.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92.3±72.9)ml,平均保留导尿管时间(3.8±1.1)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7.1±1.5)d,传统组分别为(127.0±18.5)min、(251.4±56.2)ml、(5.8±0.7)d和(9.0±2.4)d.以上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均无失访病例.重建组术后2年复发率为0 (0/35),传统组为17.1% (6/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重建组术前和术后2年PFIQ评分分别为(79.2±20.6)分和(3.9±5.2)分,传统组分别为(80.6±18.9)分和(20.4±12.8)分;重建组术前和术后2年PFDI评分分别为(73.7±17.1)分和(4.2±4.2)分,传统组分别为(78.2±19.1)分和(15.0±9.5)分,两组术后2年PFIQ和PF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重建组术后2年PFIQ和PFDI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④重建组术前13例患者有性生活,其术前PISQ评分[(65.7±8.1)分]与术后2年[(64.7±7.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11例患者术前有性生活,术后9例患者由于手术原因拒绝性生活.结论 与传统阴式手术比较,全盆底重建术复发率低,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对性生活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

  • 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胚胎慢速冷冻复苏移植结局分析

    作者:郑晓英;刘平;王丽娜;廉颖;吴昱琪;陈媛

    目的 评价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后形成的卵裂期胚胎经慢速冷冻-解冻后的发育能力.方法 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行卵裂期胚胎复苏移植的385例患者分为两组:复苏胚胎来源于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组(IVM组,46例)和复苏胚胎来源于常规体内成熟的卵母细胞组(IVF组,339例).采用慢冻速溶法解冻移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 IVM组复苏胚胎243枚,复苏后存活162枚,复苏率为66.67%;IVF组复苏胚胎1 605枚,复苏后存活1 082枚,复苏率为67.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VM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分别为19.30% (11/57)和10.61% (14/132),明显低于IVF组临床妊娠率(45.45%,175/385)和着床率(26.14%,240/918;P均<0.05).结论 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发育形成的卵裂期胚胎慢速冷冻后临床结局欠佳,可能与冻融前胚胎自身的发育潜力有关.

  • 妊娠期子宫破裂12例临床分析

    作者:高福梅;刘国莉;王山米;张晓红;王建六

    目的 探讨妊娠期子宫破裂的原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2例妊娠期子宫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子宫破裂的发生率为0.09% (12/12 697).12例患者中,10例经产妇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1例初产妇为子宫肌瘤切除术后瘢痕子宫妊娠,1例初产妇无特殊病史;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不一,3例患者表现为持续性腹痛,3例患者表现为不规律下腹痛,1例合并不孕病史,其他患者无明显症状;其中10例子宫破裂为不全子宫破裂且为术中诊断,2例为完全子宫破裂,术前经B超诊断.结论 瘢痕子宫是子宫破裂常见的原因,应努力控制初产妇的剖宫产率,并提高诊治子宫破裂高危患者的能力.

  • RNA干扰技术沉默IGF-1R效应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生及裸鼠成瘤的抑制作用

    作者:舒珊荣;李小毛;罗新;李田

    目的 研究靶向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的小干扰RNA(siRNA)对子宫内膜癌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和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RNA干扰后IGF-1R的表达水平;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改变;裸鼠成瘤实验测定IGF-1R基因表达下调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在体内致瘤能力的改变.结果 靶向IGF-1R基因的siRNA可以有效抑制IGF-1R基因的表达,使IGF-1R mRNA表达减少85.0%,蛋白表达减少91.4%;流式细胞术检测到转染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发生G2/M期阻滞;裸鼠体内成瘤能力降低.结论 siRNA介导的IGF-1R基因下调能明显抑制子宫内膜癌的体内外生长.

  •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与骨密度的关系

    作者:商敏;蔺莉;黄建平

    目的 研究围绝经期女性血清雌二醇(E2)及卵泡刺激素(FSH)变化规律及其与腰椎、髋部、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402例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妇产科更年期门诊的40~65岁健康中国汉族女性早卵泡期或绝经后任意时期空腹血清E2和FSH水平,并采用双光能X线DXA测定其腰椎、总髋部、股骨近端BMD,分析血清E2和FSH与BMD的关系.结果 低骨量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E2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E2与BMD变化呈正相关(r=0.017~0.42,P<0.05);FSH与BMD变化呈负相关(r=-0.012~-0.94,P<0.05).绝经后低骨量组FSH高于正常组,而E2无明显变化.结论 血清E2和FSH水平与绝经前后妇女的BMD有关,绝经后FSH与BMD进一步丢失有关,而低水平雌激素可能不再是继续影响骨量的主要因素.

  • 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2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丽红;刘蓉婧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218例改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传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21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86.5±32.2) min,术中出血量为(127.8±32.8) ml,术后排气时间为(21.2±2.6)h;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00.6±29.9) min,术中出血量为(168.7±22.5) ml,术后排气时间为(38.2±1.0)h,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镇痛率为27.5% (60/218)、术后病率为2.3% (5/218),对照组术后镇痛率为63.1% (135/214),术后病率4.2% (9/21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少,术后肛门排气早,住院时间短,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阴道滴虫感染与子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小华;王俊然;冬国友;郑建霞;冯颖;刘志英;董郁红

    目的 探讨阴道滴虫感染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和HR-HPV检测的39 302例妇女的临床资料,比较滴虫感染组和无滴虫感染组患者HR-HPV感染和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以及HR-HPV与滴虫双重感染组和单纯HR-HPV感染组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结果 在39 302例妇女中,滴虫感染4 163例(10.59%),HPV感染8 636例(21.97%),滴虫和HPV双重感染927例(2.36%).检出未明确诊断意义的非典型性鳞状细胞(ASCUS) 2 079例(5.29%),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852例(2.17%),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397例(1.01%).并且滴虫感染和HR-HPV感染无相关性(r=0.001,P>0.05);滴虫感染组和无滴虫感染组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重感染组和HR-HPV感染组不同级别宫颈细胞学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滴虫感染不增加HR-HPV感染和宫颈细胞学异常发生的风险.

  • 修改后的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冯怡辰;李敏;韩英;金绍燕

    目的 利用修改后的手术难度评分系统(MSDS)预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laparoscopicmyomectomy,LM)结局的可行性.方法 对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83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修改后的手术难度评分对患者的手术难度进行评分,并分析评分结果与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差值、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的相关性,同时依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MSDS<5分组、5~7分组和≥8分组3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183例患者修改后的手术难度评分系统累计得分与手术时间、术前术后Hb差值、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呈正相关(r=0.661、0.521、0.307;P均<0.05).MSDS<5分组、5~7分组和≥8分组的手术时间和Hb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S<5分组、5~7分组手术时间与≥8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DS<5分组、5~7分组Hb差值和≥8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SDS<5分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与5~7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DS<5分组、5~7分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与≥8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患者90min内完成手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DS<5分组与5~7分组、≥8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修改后的手术难度评分系统对预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难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MSDS<8分者,手术多数能顺利完成,≥8分者,术者需结合患者病情,手术医师自身手术技巧,选择手术方式.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白介素12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刘爱红;解梅林;王磊;欧阳江华

    目的 探讨炎症介质白介素12 (IL-12)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青岛海慈医院收治的GDM患者40例为研究组,健康孕妇4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IL-12、胰岛素及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IL-12在GDM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结果 GDM组空腹血糖[(4.97±0.56)mmol/L]、空腹胰岛素[(12.95±1.44) mU/L]、胰岛素抵抗指数(2.81±1.15)及IL-12[(68.36±3.42) pg/ml]均高于对照组[(4.62±0.48)mmol/1、(8.67±1.64) mU/L、1.78±0.97、(59.13±3.75) 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IL-12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867,P<O.01).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IL-12明显升高,并与胰岛素抵抗有关,IL-12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

  •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保留卵巢手术32例临床分析

    作者:马瑞丽;梁丽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手术中保留卵巢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5月至2010年6月32例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卵巢血管结扎后蒂部复位切除卵巢囊肿的保守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患者均完成了腹腔镜下手术,其平均手术时间(58±1.2) rmin,平均出血量(30±2.4) ml,复位后输卵管及卵巢均在5 min内恢复正常颜色或呈斑块样紫红色,无一例行附件切除术者.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腹腔镜下结扎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的卵巢血管后行卵巢囊肿切除保留卵巢功能是可行的,且创伤小,值得推广.

  • 产后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作者:刘静芳;刘国莉;孙丽芳;王建六

    目的 探讨产后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妇产科收治的4例产褥感染致严重SIR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29~41岁,4例均于产后发生高热,体温达39℃以上,并发严重SIRS等,其中合并宫颈机能不全、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死胎、产前出血各1例.3例为剖宫分娩,1例为阴道分娩.结论 产前、产后出血、产程不规范处理等是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高危因素,应及早发现并积极处理.

  • 凶险型前置胎盘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杨悦;吴卫平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临床处理策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围手术期情况及预后.结果 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均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中5例伴有胎盘植入,1例胎盘粘连;6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 500~3 000 ml,产后24 h出血量为1 800~4 440 ml.6例患者均进行介入治疗,其中3例髂总(或髂内)动脉球囊阻断术或髂内动脉栓塞术后行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3例单纯子宫动脉栓塞术.1例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因产后大出血、继发DIC行子宫切除术;2例胎盘植入面积较大、部分胎盘残留者继发产褥感染,再次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行清宫术清除残留胎盘组织.结论 凶险型前置胎盘覆盖子宫瘢痕,其胎盘植入发生率高,往往发生严重的产科出血、休克及DIC等,增加围生期的子宫切除率,应重视预防和早期诊断和治疗.

  • 妇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9例临床分析

    作者:赛丽曼·木沙;王志启;王建六

    目的 探讨妇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方法 对2004年7月至201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9例患者中,妇科恶性肿瘤手术35例,良性肿瘤及盆腔器官脱垂14例.均于手术后2周内发病,症状以腹胀为主,腹部X线检查均有肠道积气及液平.47例患者经禁食、胃肠减压、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缓解,平均缓解时间9 d;2例患者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多发生于术后2周以内,宜采用保守治疗,预后良好.

  • 扬州市683例出生缺陷临床分析

    作者:王静;胡南;吴万粉

    目的 探讨开展产前筛查、遗传咨询、超声产前检查和羊水穿刺等干预措施后,活产婴儿中出生缺陷儿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1日至2011年9月30日江苏省扬州市123家助产机构上报的妊娠28周及以上683例缺陷儿病例登记卡资料.结果 同期扬州市共出生≥妊娠28周围生儿103 913例,其中出生缺陷儿683例,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为6.57‰.683例出生缺陷儿中,行产前诊断后,经家属及孕妇本人要求,98例行治疗性引产,足月活产出生缺陷儿585例,足月活产出生缺陷发生率为5.62‰,与本市围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6.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先天性心脏病下降幅度大(0.41‰),其次为唇裂(0.2‰)、先天性脑积水(0.18‰)和直肠肛门闭锁(0.12‰)(P<0.05).结论 产前筛查、产前诊断可发现胎儿患有严重出生缺陷性疾病,为孕产妇提供终止病理妊娠的机会,是提高出生人口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 外阴脂肪肉瘤一例

    作者:李翠红;穆启梅

    一、病例摘要患者57岁,主因自觉外阴肿物2年,明显增大2个月于2011年3月4日入院.患者2年前自觉外阴有肿物生长,直径约2 cm,质软,无压痛,未诊治.近2个月肿物明显增大,无明显不适感.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罗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率88次/分.腹部平坦,肝、脾未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妇科检查:右侧大阴唇明显隆起,可及一个大小约6cm×5 cm×5 cm肿物,质软边界尚清,无压痛,对侧无异常.阴道通畅,分泌物无异常,宫颈光滑,子宫体萎缩,双附件未及异常.经会阴彩超:右侧大阴唇处距皮约1.8 cm处可见5.1 cm×4.2 cm×3.8 cm的弱回声区,边界尚清.CDFI: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提示:右大阴唇皮下非纯囊性病变.初步诊断:外阴肿物性质待查,外阴脂肪瘤?入院后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外阴肿物切除术.术中沿右侧大阴唇隆起明显处纵行切开皮肤约8 cm,可见其下大量脂肪组织,其间夹杂少量纤维样组织,肿物无明显界限.术后病理报告:镜下见肿瘤边界不清,主要由成熟脂肪组织和少量脂肪母细胞组成,并由纤维组织分隔成大小不等的小叶状结构.考虑高分化脂肪肉瘤,见图1.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医源性子宫动静脉瘘一例

    作者:崔娟;吴楠

    一、病例摘要患者41岁,主因阴道不规则出血13 d于2011年3月7日入院.患者14岁初潮,平素月经规律,周期3/23 d,量中,无痛经.曾于2000年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2009年妊娠14周+5行药物引产一次.患者于2011年1月4日月经来潮,量明显多于平时月经量,约为平时月经量的两倍,持续10 d,口服"葆宫止血颗粒",每次一包,一日2次,连服2周后出血停止.2011年2月22日再次阴道不规则出血,量约为平时月经量的两倍,伴大血块,2011年3月4日外院查血hCG阴性,给予止血、抗感染治疗,但仍有阴道出血.因出血量进一步增多,伴头晕、乏力于本院就诊.查体:体温36.5℃,脉搏62次/分,血压94/45mmHg,贫血貌,眼睑苍白.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型,阴道畅,有血块,宫颈肥大,无举痛,子宫正常大小,无压痛,双侧附件区未触及异常.辅助检查:血红蛋白68 g/L.B超示子宫体后壁异常回声,子宫动静脉瘘形成.双侧髂内动脉血管造影:右侧子宫动脉未见异常,左侧子宫动脉增粗,流速快,末梢见增粗迂曲畸形血管团,双侧子宫静脉及髂内静脉显影,流速快.诊断为子宫动静脉瘘.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给予子宫动脉介入治疗,微导管选择至左侧子宫动脉内接近畸形血管团部位,用聚乙烯醇树脂(PVA)颗粒及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术,后植入微弹簧栓3mm与4mm各一个.栓塞后造影示左侧子宫动脉畸形血管团不再显影,微导管选择至右侧子宫动脉,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行栓塞术.栓塞后复查造影见上述异常血管团及血管网影消失.患者阴道大出血停止.栓塞治疗术后1个月及6个月、1年随访,超声提示子宫肌层异常血流信号消失.患者月经来潮规律,量正常.

  • 足月妊娠子宫扭转一例

    作者:张丹;潘金梅;易萍

    一、病例摘要患者29岁,已婚,主因妊娠41周+3,孕1产0,于2012年8月27日入院.患有先天性弱智.月经规律,婚后8年未孕,曾多次就诊无效,此次系意外妊娠.未次月经2011年11月10日,预产期2012年8月17日,孕早期无早孕反应,孕4个月余自觉胎动.孕期产前检查正常,一般情况好,无腹痛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0℃,脉搏9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76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无压痛及肌紧张.产科检查:宫高37 cm,腹围114 cm,枕右前位(ROA),头高浮于脐耻间,跨耻征阳性,向下移动困难,胎心146次/分.无宫缩,胎膜未破,阴道无出血,宫颈管消失.骨盆外测量无异常.查血红蛋白(Hb):89 g/L,心电图元异常,B超示:宫内妊娠,单活胎,胎儿孕周约40周+1,双顶径9.98 cm,胎盘功能Ⅱ级.因要求剖宫产+绝育术,于2012年8月28日在腰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及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术中见子宫下段有数条条索状物围绕子宫下段,子宫表面暗红色,见右侧输卵管及圆韧带长.子宫下段形成差,选子宫下段偏高横切口.术中见羊水Ⅱ°粪染,约450 ml,见胎头高浮、于10:58娩出一活男婴,胎头高浮取头困难.新生儿1分钟阿氏评分8分,经清理呼吸道及吸氧等对症处理,5分钟及10分钟阿氏评分10分.子宫收缩乏力,经缩宫素及按压子宫后子宫收缩变硬,出血约500 ml,缝合子宫切口后将子宫托出腹腔外,检查双附件及子宫,见子宫向左扭转180°,复位子宫后见子宫切口位于子宫后壁下段,右侧圆韧带及骨盆漏斗韧带明显增长,约16 cm,左侧附件无明显异常.与家属交待病情后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经过顺利.术后诊断:妊娠41周+3,孕1产1,头位剖宫产;妊娠子宫扭转180°;绝育术后;中度贫血.术后预防感染、缩宫素等治疗,由于患者贫血输少白红细胞2U,术后第4天复查Hb 71.7 g/L,RBC 3.11×1012/L,术后腹部切口愈合好,产妇及新生儿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随访,产妇恢复正常,新生儿无明显异常.

  • 盆底重建术后肺栓塞一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单学敏;陆叶;吕涛

    一、病例摘要患者女,55岁,因"发现外阴脱出物1年,加重3个月"于2011年5月27日入院.患者于1年前出现外阴胀痛,外阴有肿物脱出,可还纳,但未作治疗.半年前出现咳嗽后漏尿,3个月前外阴脱出肿物不能还纳并伴有尿频、尿急及尿不尽感,要求手术治疗入本院.患者既往患糖尿病10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较理想.否认外伤输血史,G3P1.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体质指数(BMI) 27 kg/m2,心肺(-),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异常.妇科检查:外阴(-),阴道畅,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小,咳嗽后宫颈及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外,宫颈位于处女膜下方约6 cm处,阴道前壁脱垂部位位于处女膜下方6 cm处,阴道后壁脱垂部位位于处女膜下方3 cm处,双侧附件未及异常.POP-Q评分:Aa点为0,Ba点为+6,C点为+6,Gh为5,Pb为4,Tvl为9,Ap点为-1,Bp点为+3,D点为+3.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提示压力性尿失禁Ⅱ型.初步诊断:子宫脱垂Ⅲ期;阴道前后壁脱垂Ⅲ期;压力性尿失禁.因患者要求保留子宫,遂决定行全盆底重建术+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术.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手术时间150min,术中出血500ml.术后未用预防血栓措施.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现活动后心慌气短,无呼吸困难,予吸氧后好转,术后第6天患者心慌气短症状较前加重.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可平卧,口唇无紫绀,颈动脉无怒张,眼睑稍苍白,双肺底可及湿哕音,心律齐,P2>A2,双下肢水肿(+),右下肢为著.急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双下肢静脉彩超,测定凝血功能,并请内科会诊.心电图提示大致正常;胸片提示肺动脉段及右下肺动脉干明显增宽,超声心动结果提示左房饱满,右房右室大,室间隔运动欠协调,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动脉压增高;血气分析动脉氧分压为85%;凝血功能D-二聚体(D-Dimer)3.35 mg/L;双下肢静脉彩超未及异常;肺动脉造影(CTPA)示右侧肺少量叶间积液,双肺下叶基底段部分膨胀不全.心内科及呼吸科会诊提示患者为急性肺栓塞,给予绝对卧床、心电监护、面罩吸氧、华法林抗凝治疗,穿弹力袜预防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0天患者D-Dirmer降为0.18 mg/L,患者无心慌、憋气症状予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华法林并于呼吸内科随诊.

  • 外阴上皮内瘤变研究进展

    作者:胡君;单学敏;朱丽荣

    外阴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是一种由不典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的外阴癌前病变.近20年来,VIN的发病率从1.1/10万上升至7/10万,尤其是在3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呈年轻化的趋势[1].VIN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据统计,VIN进展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的几率约为15%~25%[2].由于VIN和SCC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尚无常规的筛查策略.本文就VIN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及预后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铂类化疗耐药在卵巢上皮癌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钢涛;于芝颖;李小平

    恶性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可能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细胞自身的遗传特性发生改变,通过抑制凋亡和减少DNA损伤使肿瘤细胞存活;另一种是细胞传递药物的功能(包括增加药物外排、降低药物摄取、解毒作用等)受损.这两种途径均可以造成药物的吸收减少及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加快[1].当肿瘤细胞对某种药物产生耐药性时,也会对一系列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产生耐药性,继而对其他结构、细胞靶点和机制迥然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交叉耐药性,即多药耐药性(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DR)[2].

  • 生物源性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外科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李琦;王建六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s,PFDs)是中老年女性常见病,主要包括因盆底损伤和机能退化造成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及排便障碍.该病发病率约为30%~50%[1-2],严重影响女性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约30%的POP患者必须接受一次以上的手术治疗.而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PFD的发病率和就诊率将逐年提高[3].

  • 正确认识美国FDA对经阴道使用网片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警示

    作者:杨欣;王建六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人群中高达30%~76%,而超过50%的经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妇女一生中有11.1%的风险需要行盆底修复手术,而再次手术的风险可高达13%~56%,所以,近年来盆底重建手术中补片被广泛使用,其可以加强薄弱的自身组织,恢复解剖,降低传统修复手术的复发率.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在2008年及2012年7月两次提出了与经阴道使用网片(transvaginal placement of surgical mesh,TVM)副作用有关的安全警示,2012年8月,美国强生公司宣布Prolift全盆底、前盆腔及后盆腔修补系统在全球退市,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反响和广泛关注,如何正确认识FDA经阴道使用网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警示,如何改进手术方式,减少严重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术后复发问题,以及如何减少盆底手术的各种合并症,值得广大妇科医生思考.

  • 对盆底重建手术并发症的再认识

    作者:万晓慧;丁岩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目前POP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但是由于诊断标准不一,术式种类繁多,长期随访困难,缺乏长期随机对照研究,何种手术佳仍未定论.为降低手术复发率,多年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各种手术方式的探讨.尤其是近30年来,新的化学合成或生物移植材料应用于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包括利用补片、阴道穹隆吊带及盆底重建术等,使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其力求解剖复位,减少患者复发的远期风险,而实际上,单纯达到解剖复位并不意味着盆底功能恢复良好.随着手术量的增加,补片相关并发症开始出现并引起重视.2008年和2011年,美国FDA就经阴道植入补片引发的并发症进行了两次安全警示.植入材料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有穿刺损伤,合成补片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或感染及合成补片的远期稳定性.本文着重论述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及预防与处理.

中国妇产科临床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