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修复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文锋;王予彬;侯树勋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 1998年6月~2003年5月,收治110例膝半月板损伤患者.其中男78例,女32例.年龄14~66岁,平均27.5岁.半月板滑膜缘纵裂93例,横裂12例,潜行撕裂5例.半月板损伤部位:侧缘损伤78例,近前角部损伤23例,近后角部损伤9例.术前Lysholm 评分为57±12分.均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缝合修复损伤的半月板,其中2针91例,4针13例,6针4例,8针2例.术后行康复训练及随访观察效果. 结果 术后关节无血肿、伤口Ⅰ期愈合.全部获随访12~67个月,平均26个月.3例患者劳累后出现膝关节胀痛,1例半月板损伤症状再出现,再手术探查见半月板缝合处未完全愈合,行半月板部分切除,术后痊愈.其余患者症状消失,关节功能良好.术后Lysholm 评分为92±7 分. 结论 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缝合修复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缝线吸收后,避免对半月板的制约,使愈合的半月板更好地发挥其生理和生物力学功能.

    关键词: 半月板 关节镜 修复
  • 皮肤扩张术在头皮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作者:郑大伟;郭杰;马乐;孟洪君;董晓宏

    目的 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头皮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的改进及并发症防治. 方法 2002年10月~2005年6月,采用一期置入扩张器行皮肤扩张术,常规注水充分扩张后,二期合理设计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的方法,治疗头部皮肤软组织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48岁.均为头皮病变手术切除后缺损,缺损范围7 cm×5 cm~20 cm×20 cm,均不伴其他部位损伤.置入扩张器均为圆柱形,容积50~250 ml,采用注射壶内置法,注水扩张时间6~16周.扩张皮瓣的范围8 cm×5 cm~25 cm×23 cm. 结果 32例头皮缺损均完全修复,仅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治疗后延期愈合,余扩张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后随访1年头发生长良好,瘢痕隐蔽,外观满意.并发症4例,分别为皮瓣远端表皮坏死、血肿、扩张器外露和切口裂开各1例. 结论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一种修复头皮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 骨髓动员刺激后自体骨髓源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研究

    作者:谷涌泉;张建;齐立行;郭连瑞;张淑文;苏立;李建新;徐娟;俞恒锡;李学锋;崔世军;罗涛;吴英锋;齐一侠;汪忠镐

    目的 观察骨髓动员刺激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的初步疗效. 方法 2005年5月~2005年12月收治下肢缺血35例43侧患肢,男23例,女12例.年龄34~90岁,平均71.3岁.病因:糖尿病下肢缺血30例38侧患肢,单纯动脉硬化闭塞症2例2侧患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3例3侧患肢.其中间歇性跛行期5例5侧患肢;静息痛期15例19侧患肢;组织缺损期15例19侧患肢,其中组织溃疡期9例12侧患肢;组织坏疽期6例7侧患肢.在抽取骨髓前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骨髓2~3 d,每天300 μg;抽取骨髓血130~200 ml,经分离纯化后再行移植.采用下肢肌肉局部注射13例19侧患肢,下肢动脉腔内注射16例16侧患肢,下肢肌肉局部注射与动脉腔内同时注射6例8侧患肢进行移植. 结果 术后2个月肢体疼痛改善率为94.7%,冷感改善率为97.1%,肢体麻木改善率为93.3%.5例5侧患肢间歇性跛行距离均有不同程度增加.44.2%患者的踝肱比值(ankle/brachial index ABI)有不同程度增加.39侧患肢行经皮氧分压(transcutaneous oxygen pressure,TcPO2)测定,92.3%有不同程度增高.患肢溃疡:在9例11侧患肢中,愈合1侧,明显缩小或缩小3侧,无变化7侧,其中3侧患肢被截肢.术后行血管造影评估25例34侧患肢,91.2%患肢的侧支循环有不同程度增加.并发症:骨髓动员刺激出现发热和轻微乏力各1例,均自行缓解;单个核细胞移植后1周出现轻度心肌梗死1例,药物治疗1周后恢复出院,1个月后因患肢疼痛加重行膝下截肢.32例40侧患肢获随访3~12个月,症状消失13侧,明显改善15侧,改善8侧,复发2侧,无效2侧.客观评价标准与术前比较ABI增加25侧; TcPO2测定增加36侧;21侧患肢的血管造影显示90.5%患肢有新生侧支形成;10侧患肢足部溃疡7侧愈合,3侧明显缩小;3侧患肢截除坏疽足趾者于术后2~3个月愈合出院. 结论 经骨髓动员刺激后的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下肢缺血,具有抽取骨髓血少、细胞量多、近期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优点,是除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外的又一种治疗下肢缺血的新方法.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

  • 移植损伤对移植静脉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姚双权;张英泽;田德虎;刘彦;宋朝晖;张奉琪;吴昊天;赵立力

    目的 探讨移植静脉再狭窄的机制,明确移植损伤对移植静脉的影响. 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选取一侧将股静脉翻转后移植于同侧股动脉缺损 (静-动组),另一侧将同等长度股静脉截取后行原位缝合(静-静组),另取正常股静脉作为对照组(取自静-动组移植前静脉的一部分).均于术后4周取移植静脉段,行HE染色、弹力纤维的维多利亚蓝染色观察移植静脉管壁组织学变化;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管壁细胞增殖情况;电镜观察管壁细胞超微结构改变. 结果 静-静组血管壁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但内膜(3.50±0.41 μm)、中膜(12.23±1.59 μm)厚度无明显变化;静-动组内膜、中膜细胞均增殖,内膜(25.60±3.21 μm)、中膜(21.30±2.47 μm)厚度较对照组、静-静组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未见PCNA阳性细胞,静-静组内膜(5.9%±1.3%)、中膜(23.4%±3.4%)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均小于静-动组内膜(16.4%±1.9%)、中膜(36.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静组透射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扁平,游离端有绒毛样突起,细胞排列紧密,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静-动组透射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增殖明显,增殖的内皮细胞形态不规则,细胞间隙增宽,内膜中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基底膜不完整,中膜平滑肌细胞明显增殖;对照组内皮细胞形态及排列与静-静组相似,只是中膜平滑肌细胞未见增殖. 结论 静脉移植后可导致血管管壁细胞增殖,如合并血流动力学变化则会发生更严重的细胞增殖和迁移,导致管腔狭窄;减少移植损伤,改善移植静脉的微循环,成为预防移植静脉再狭窄的理论基础之一;静-静移植的动物模型,有助于探寻静脉移植后再狭窄的机制.

  • 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跟后区组织缺损

    作者:王晨霖;于东升;丛海波;乔永平;隋海明;苏金平

    目的 评定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跟后区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 2000年1月~2005年1月,收治跟腱合并跟后区皮肤缺损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6~45岁.6例为跟腱合并跟后区皮肤缺损,5例为跟腱、跟后区皮肤合并跟骨骨折或部分跟骨缺损.皮肤缺损范围6 cm×5 cm~14 cm×8 cm,跟腱缺损长度5~11 cm.皮瓣切取范围11 cm×6 cm~17 cm×11 cm.髂胫束的切取长度7~13 cm,宽度3~5 cm.将髂胫束内外侧缘内翻缝合成腱状形成双层髂胫束重建跟腱.供区创面直接缝合5例,余6例行游离全厚皮片植皮. 结果 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伤口Ⅰ期愈合.获随访6个月~4年.根据尹庆水疗效评价标准:优6例,良4例,可1例.Thompson试验和提踵试验均为阴性.无跟腱再断裂、跟区皮肤破溃等并发症发生,足跟部两点辨别觉6~8 mm. 结论 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一种有效且能一期修复跟腱合并跟后区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

  • 椎间融合器和植骨钢板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作者:杨佩;王坤正;宫福良;王春生;时志斌

    目的 比较柱形椎间融合器(Solis cage)、金属Cage和植骨钛钢板融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2002年2月~2005年5月治疗的64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3组:采用Solis cage治疗者为A组,男15例,女5例,年龄38~76岁;20例(30节段),术前JOA评分9~16分,平均11.4分.采用钛合金Cage治疗者为B组,男15例,女6例,年龄37~78岁;21例(23节段),术前JOA评分8~13分,平均10.1分.采用常规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者为C组,男18例,女5例,年龄32~76岁;23例(28节段),术前JOA评分9~14分,平均10.6分.对3组的放射线暴露时间、取髂骨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颈椎融合率、症状缓解率和JOA评分改善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15个月,平均12个月.A组取髂骨时间、手术时间和放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4.1±1.7 min、55.5±10.3 min和4.3±1.2 min,B组分别为4.2±1.9 min、56.8±12.6 min和4.2±1.3 min,C组11.5±2.4 min、98.3±14.7 min和7.8±1.8 min;A、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每节段术中出血量为145.8±19.3 ml,显著高于A组65.8±10.2 ml和B组67.2±12.3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椎间高度维持较好,术后3~4个月时融合率达100%,高于C组92.8%,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症状缓解率优于B、C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JOA评分A组改善率为81.9%±3.2%,优于B组78.9%±7.3% 和C组76.3%±9.4%,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Solis cage 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疗效略优于金属Cage和植骨钢板治疗,且操作简便,手术并发症少,临床愈合快.

  • 胶原蛋白的临床应用

    作者:顾其胜

    目的 为推动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向纵深发展,以再评价方式对其在临床医学中得到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 方法 查阅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与经验,对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的临床研究和应用予以阐述. 结果 从其生物学性能、质量控制、剂型与临床应用、免疫原性与临床副反应、市场发展潜力5个方面再评价. 结论 胶原蛋白基生物材料的临床应用具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和潜力.

  • 小肠黏膜下层复合上皮细胞及成肌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食管的初步研究

    作者:岑石强;李万里;黄富国;杨志明;解慧琪;罗静聪

    目的 初步探索利用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作为支架材料,复合食管鳞状上皮细胞与成肌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食管的可行性. 方法 4周龄无胸腺小鼠20只,体重20.0±2.5 g,雌雄不限.体外分离、培养人胚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成肌细胞,并行5-BrdU标记;制备SIS材料并切割成1 cm×1 cm大小,在SIS材料同一表面接种两种细胞,待细胞在材料表面贴附后将其植入裸鼠体内深筋膜下,于术后第3天及1、2、3周取材行组织学和抗角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免疫组织化学观察,以了解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成肌细胞在SIS材料上的增殖、分化情况和复合物在裸鼠体内的血管化情况. 结果 人胚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成肌细胞能够渗透、生长于SIS材料中,并形成数层结构.植入体内第3天可见细胞增殖为多层覆盖于材料表面,并分泌大量细胞间基质.第2周时已经形成7~8层细胞,并伴有血管长入.3周时细胞增殖为十几层,大量血管长入.通过5-BrdU标记抗体染色观察,示SIS支架材料上生长的细胞多为所植入细胞.抗角蛋白,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移植细胞能够在体内分化. 结论 成肌细胞与鳞状上皮细胞在SIS材料上的复合培养物,在体内能继续增殖分化形成多层细胞结构,并能快速血管化,可用于组织工程化食管的构建.

  • 骨骼肌失神经和再神经化时肌卫星细胞的变化

    作者:邬江;孙晓娟;钟世镇;徐达传;李主一

    目的 探讨骨骼肌失神经和再神经化时肌卫星细胞的变化规律,了解肌肉相应形态功能变化的细胞学机制. 方法 取1月龄Wistar大鼠27只制成失神经肌萎缩模型,于术后1~6个月,逐月取3只大鼠双侧小腿三头肌行组织学、组织化学等形态学检测;同时于术后1、2、3周和1~6个月逐月各取1只大鼠双侧小腿三头肌行细胞生物学检查.取1月龄Wistar大鼠35只制成神经再生模型,分别于失神经即时、术后1~6个月逐月取5只大鼠行神经植入手术,动态观察电生理指标变化至植入术后8周,然后进行形态学指标检测. 结果 骨骼肌失神经组显示肌湿重、肌细胞截面积迅速减少,胶原纤维含量逐渐增加,失神经后3~4个月DNA增殖期核所占百分比高,后迅速减少,肌卫星细胞失神经3周数量开始明显增加,但2个月后急剧下降,至4个月时含量已极低.神经再生组神经植入后4~5周可引出肌诱发动作电位,以萎缩2~3个月后神经植入再生效果好,此时肌卫星细胞的分化能力较强. 结论 骨骼肌失神经支配4个月后卫星细胞数量极少导致肌肉进入萎缩的不可逆期;当失神经2~3个月时再神经化,增殖能力活跃的肌卫星细胞促使此时的萎缩肌功能恢复较好.

  • 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结构特征和体外药物释放的研究

    作者:任永信;杨志明;解慧琪;秦廷武;李秀群

    目的 制备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对其理化性质和WO-1的体外释放情况进行评价. 方法 采用Pluronic F-127负载WO-1制作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衍生骨及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形貌特征,测量其孔径和孔隙率;应用X线衍射分析仪和X线能量散射分析仪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仪评价WO-1在双蒸水中1~7 d的药物释放情况. 结果 生物衍生骨具有天然的网状孔隙结构,孔隙间互相连通;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也具有互相连通的网状孔隙结构,孔径和孔隙率分别为522.43±16.75 μm和55%, 低于生物衍生骨的孔径623.67±12.31 μm和孔隙率75%.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钙/磷比为1.54;生物衍生骨钙/磷比为1.77. 药物释放实验: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1 d表现为爆发释放,溶液浓度为4.6 μg/ml,此后可连续释放6 d,浓度维持在0.2~0.8 μg/ml. 结论 生物衍生骨-WO-1药物缓释系统可望成为一种更佳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有待于进一步进行体内研究.

  • 监测皮岛在多种深部移植组织瓣血供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杨运发;徐中和;侯之启;张光明;王建炜;钟波夫

    骨关节与软组织缺损、神经损伤等通常需进行深部游离组织瓣移植来修复和重建.为了能像监测体表组织瓣一样监测深部移植组织瓣[1,2],1989年9月~2003年6月,我们根据深部移植组织瓣的解剖学特点,对85例多种深部移植组织瓣设计外置的血供同源的监测皮岛来观察血供,临床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现状及展望

    作者:王臻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国恶性骨肿瘤的治疗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外科手术过渡到综合治疗的时期.骨肉瘤化学治疗的进步使患者可以得到较高的生存率,保肢手术已经取得20年的治疗经验,新的脊柱肿瘤治疗概念已被许多医生所接受.我国的骨肿瘤专家们在不断探索提高恶性骨肿瘤的治疗效果,然而所面临的任务是极其繁重和艰巨的.本文就近年来国内有关恶性骨肿瘤的治疗进展进行评述.

  • 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自体骨移植重建

    作者:李南;郭卫;杨荣利;汤小东;杨毅

    目的 探讨应用自体骨移植对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修复重建的效果. 方法 1998年8月~2004年3月,收治上肢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7~45岁.经病理确诊,肱骨近端尤文肉瘤和骨肉瘤各1例;肱骨远端尤文肉瘤2例;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8例,高分化软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和骨肉瘤各1例.2例肱骨近端肿瘤行自体锁骨代肱骨;2例肱骨远端肿瘤行自体腓骨代肱骨;12例桡骨远端肿瘤中,1例行自体髂骨移植,11例行自体腓骨代桡骨进行重建.采用MSTS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 结果 2例肱骨近端自体锁骨移植患者分别随访36个月和12个月,术后保持部分肩关节前屈和后伸功能,但外展功能丧失;MSTS评分分别为23分和22分.2例肱骨远端自体腓骨移植患者分别随访4个月和6个月,肘关节功能良好,移植骨连接处已经出现骨愈合;MSTS功能评分分别为24分和19分.12例桡骨远端自体骨移植患者中11例随访6~75个月,功能良好, 无明显并发症;1例髂骨植骨的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术后3个月移植骨完全愈合,至今随访75个月,肿瘤无复发.MSTS功能评分18~27分,平均22.6分. 结论 自体骨移植在上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尤其是儿童的骨缺损重建中,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 成骨肉瘤早期临床表现特点

    作者:吴苏稼;施鑫;赵建宁;王与荣;张俊;周利武;陈跃先;周光新

    目的 试图找出成骨肉瘤早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和规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方法 1984年4月~2002年10月,收治成骨肉瘤92例,对其中71例记录及检查齐全的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临床表现、诊断和确诊拖延的时间等进行调查和记录.男42 例,女29 例.年龄6~66岁,平均17.4 岁.病程1~28周,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四肢的成骨肉瘤,其中股骨下段38例,胫骨上段22例,股骨上段3例,腓骨上段3例,肱骨上段2例,胫骨下段2例,桡骨远端1例. 结果 71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首次就诊为局部疼痛和/或包块.37例有昼夜无明显区别的持续性疼痛,23例为间隙性痛, 11例为夜间痛.42例初疼痛的出现与外伤有关,其中3例发生病理性骨折.首诊有局部包块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1~14周,平均4周;未发现局部包块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为3~30周,平均14周.首诊X线片检查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1~20周,平均8周;未行X线片检查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为4~30周,平均16周. 结论 间隙性和持续性疼痛及局部包块是成骨肉瘤患者早期具特征性的表现,外伤往往是发现早期成骨肉瘤症状的一个因素.对关节周围出现疼痛且反复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应给予细致的临床检查和观察.

  • 异体骨移植重建四肢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作者:汤小东;郭卫;杨荣利;唐顺;董森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假体置换修复骨肿瘤切除后长段骨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1999年8月~2003年12月对28例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进行了长段同种异体骨段移植重建.其中骨肉瘤16例,骨旁骨肉瘤4例,尤文肉瘤5例,软组织肉瘤骨侵犯3例.均经术前活检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Enneking分期,ⅠB期5例,ⅡB期23例.所有骨肉瘤及尤文肉瘤患者均接受规范术前及术后化疗.18例采用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物重建,10例采用长段异体骨干移植,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采用MSTS评分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5~48个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半年出现局部复发,行截肢术;3例出现异体骨与宿主骨接合处的不愈合和严重的骨吸收;2例深部感染.术后未发生移植骨骨折.其中23例术后功能恢复良好,MSTS评分15~27分,平均23.4分. 结论 异体骨移植及联合人工关节置换是重建四肢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行坚强内固定,保证异体骨与宿主骨稳定接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

    作者:郭炜;李荣文;徐光辉;苏涛;徐东潭;李庆涛

    目的 探讨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的经验及临床效果. 方法 1994年2月~2002年11月,对11例股骨近端瘤性病变行股骨近端切除、带部分股骨假体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男7例,女4例.年龄40~69岁.左侧9例,右侧2例.其中股骨近端骨巨细胞瘤7例,软骨母细胞瘤2例,畸形性骨炎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6例,双极杯人工股骨头置换5例. 结果 术后9例获随访1~5年,2例失访.1例术后创面渗血、股部近端连续加压包扎5 d后股四头肌功能丧失,股前部感觉消失;术后5年随访股四头肌肌力0级,股前部感觉减退,绳肌及小腿伸屈肌群肌力3级,跛行,需扶拐行走.5例股四头肌肌力3级,其中2例感觉股部近端阵发性疼痛,尤以久站及行走后疼痛明显,均为双极杯股骨头假体置换者;3例股四头肌力4级.8例髋关节外展10~27°,髋关节屈曲,平均74°.采用Harris标准评定,良(80~89分)3例,中(70~79分)5例,差(70分以下)1例.术后无感染,随访期间无肿瘤复发及假体松动. 结论 定制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近端瘤性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但术后股四头肌无力发生率较高,与股四头肌上部附着处丢失有关.术中将股四头肌,特别是其附着的内、外、后肌间隔贯穿固定于假体体部,可望有效改善股四头肌肌力.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肿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祚璋;许建波;桑成林;孙洪瀑;刘鹏杰;袁涛;钱保生;张晋煜;李文忠;李建林;肖砚斌;彭敏;李浴;栾丽

    目的 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机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2年1月~2005年1月对196例脊柱肿瘤患者采用PVP术.其中男99例,女97例,年龄23~85岁,平均60.4岁.176例为脊柱转移瘤,原发肺癌66例,乳腺癌55例,肝癌19例,大肠癌15例,胃癌9例,前列腺癌12例;多发性骨髓瘤16例;脊柱恶性淋巴瘤4例.累计颈椎32例,胸椎93例,腰椎71例.脊椎节段:1个节段135例,2个节段50例,>3个节段11例.术后进行常规化疗及其他综合治疗.观察患者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VAS)的变化,X线片测量病椎前缘、中线和后缘高度的变化. 结果 196例279节椎体成形术获得成功, 手术穿刺成功率100%.每节椎体注射骨水泥1~9 ml.术后X线片及CT检查显示所有患者均取得脊柱的稳定.随访6个月~3年,193例(98.5%)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3例(1.5%)改善不明显,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椎的平均前缘高度(术前15.71±2.80 mm,术后16.61±3.01 mm),中线高度(术前13.65±2.93 mm,术后14.52±2.72 mm),后缘高度(术前23.67±2.81 mm,术后23.70±3.13 mm),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内肺癌和肝癌的平均生存时间为9个月,乳腺癌、胃肠道癌、前列腺癌、淋巴瘤和其他转移肿瘤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8个月,多发性骨髓瘤平均生存时间27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VP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可有效缓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疼痛,稳定脊柱,改善其生活质量,并能降低截瘫发生率.

  • 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及复发病例分析

    作者:张志成;朱兵;孙天胜;吴长青

    目的 分析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GCT)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复发相关因素,探讨GCT治疗方法的选择. 方法 分析1993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获随访的GCT患者38例,男13例,女25例.年龄14~59岁,平均31.1岁.经术前穿刺活检及术后证实为GCT,总结其临床特点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 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Ⅰ级5例,Ⅱ级22例,Ⅲ级11例.按Enneking分期:Ⅰ期9例,Ⅱ期21例,Ⅲ期8例.Jaffe's病理分级:Ⅰ级7例,Ⅱ级24例,Ⅲ级7例.29例GCT位于膝关节周围(股骨远端13例,胫骨近端16例),股骨近端、尺骨近端、桡骨远端、骶尾部各2例,腰椎1例.3种基本手术方法分别为:单纯刮除植骨4例;刮除植骨+磨钻、石碳酸、50%ZnCl2、3%碘酒、骨水泥等辅助治疗26例;瘤段截除8例. 结果 38例术后获随访12~144个月,平均67个月.4例行单纯刮除植骨均复发;8例行瘤段切除,术后无复发;26例刮除植骨+辅助灭活方法,8例复发.按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Ⅰ级5例无复发,Ⅱ级22例复发6例,Ⅲ级11例复发6例.按Enneking分期:Ⅰ期9例复发2例,Ⅱ期21例复发6例,Ⅲ期8例复发4例.术后共复发12例,复发率31.6%,均位于膝关节周围,复发时间为2~36个月,平均14.3个月.复发12例患者均行二次手术治疗,其中8例选择瘤段切除,4例行刮除植骨+辅助灭活方法,术后均无复发. 结论 GCT术后复发多发生于膝关节周围,以胫骨侧为主,Campanicci's放射学分级的Ⅱ级和Ⅲ级,且临床表现侵蚀性较高者.单纯刮除植骨复发率较高,正确使用辅助方法结合现代广泛刮除技术及现代的诊疗技术是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 吻合血管腓骨髂骨联合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切除术后的骨缺损

    作者:李东升;冯峰;古建立;张志勇;郭建刚;黄满玉

    目的 探讨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联合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扩大切除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1996年10月~2002年11月,收治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25例,其中17例采用肿瘤扩大切除,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联合移植术,年龄18~44岁.Enneking分期均为ⅠA期;放射影像学Campanicci's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1例;病理学Jaffe's分级:Ⅰ级9例,Ⅱ级7例,Ⅲ级1例.骨缺损范围为5.0 cm×4.0 cm~8.0 cm×5.5 cm,采用胫骨近端肿瘤扩大切除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联合移植修复肿瘤切除后骨缺损9例,股骨远端肿瘤扩大切除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联合移植修复重建肿瘤切除后骨缺损8例.随访观察术后植骨愈合、肿瘤复发情况、膝关节功能以及死亡情况. 结果 术后17例移植髂骨4.0 cm×4.0 cm~5.0 cm×5.0 cm,移植腓骨长度14~20 cm,伤口Ⅰ期愈合.均获随访26~87个月,平均54个月.所有移植骨术后均愈合,愈合时间75~120 d,平均93 d.术后复发2例,关节腔间隙轻度狭窄3例.所有患者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其中股骨远端重建后屈曲80~105°,平均96°;胫骨近端重建后屈曲90~120°,平均110°.根据Enneking下肢功能评价标准,优11例,良3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为82.4%. 结论 肿瘤扩大切除,应用吻合血管的腓骨、髂骨联合移植修复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具有肿瘤切除相对彻底、复发率低、骨移植愈合时间短、功能恢复快,能尽量保持和重建膝关节结构和功能等优点.

  • 肿瘤型人工关节重建下肢骨肉瘤切除后的骨缺损

    作者:郭卫;姬涛;杨毅

    目的 总结应用肿瘤型人工关节重建下肢骨肉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效果及并发症. 方法 1997年7月~2004年7月共对167例下肢骨肉瘤实施广泛性切除后人工假体重建保肢术,100例获得随访.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13~57岁.股骨近端5例,股骨远端57例,胫骨近端38例.Enneking分期ⅡA期 3例,ⅡB期 85例,Ⅲ期12例.使用国产假体71例, 进口假体29例.17例患者采用灭活肿瘤骨结合人工假体复合重建缺损,21例采用异体骨人工关节复合体,余62例采用人工假体进行重建.所有成骨肉瘤患者术前均行1~2个疗程规范化疗,术后3~5个疗程化疗.术后采用MSTS保肢评分系统对随访患者进行功能评价. 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1~8年,中位随访时间3.5年.人工关节3年生存率为81.8%,5年生存率为65%.6例假体折断,13例假体迟发性感染,2例假体松动,5例移植物与宿主骨接合处不愈合, 2例异体骨吸收,2例假体下沉,1例骨折.7例于术后6个月~2年内肿瘤局部复发,其中软组织肿瘤复发4例,接受肿瘤再切除治疗;另3例接受截肢手术.患者MSTS评分平均为23.30±5.17.肢体功能优 62例,良27例,中7例,差4例,优良率为89%. 结论 与其他保肢重建方法比较,肿瘤型人工关节能保留好的关节功能.但并发症发生率仍较高,人工关节的设计及加工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 膝周围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治疗

    作者:王建超;陈安民;罗永湘

    目的 为膝周围恶性肿瘤保留肢体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较理想的效果. 方法 1989年1月~2001年12月对42例膝周围恶性肿瘤行保肢手术治疗, 37例获随访.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12~46岁.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骨肉瘤11例,滑膜肉瘤4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3例,骨巨细胞瘤19例.除骨巨细胞瘤外,余18例术前均行1~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行假体置换术、异体骨块移植术、骨水泥阿霉素充填术等,术后辅以化疗.术后参照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价. 结果 37例获随访3~11年,平均5.6年.2例分别于术后3、4年肿瘤复发远处转移死亡;1例因肿瘤局部复发而行截肢术;1例因术前放疗,保肢术后伤口发生坏死并感染而行截肢术;2例对异体大块骨移植产生排斥反应致伤口窦道形成而行截肢手术.31例伤口愈合良好,按Enneking肢体肌肉骨骼肿瘤外科治疗重建术后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7例,良14例,中10例,差6例. 结论 膝周围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手术方法的选择以及手术前后的化疗或放疗是达到理想疗效的关键.

  • 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与策略

    作者:于秀淳;刘晓平;付志厚;宋若先;周银

    目的 探讨分析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策略. 方法 回顾1994年1月~2004年12月完成的85例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其中21例因各种原因再次手术.男13例,女8例.再手术时年龄18~58岁.分别为骨肉瘤10例,软骨肉瘤4例,骨巨细胞瘤5例,骨纤维肉瘤2例,均由病理组织学证实.股骨远端9例,胫骨近端8例,股骨近端2例,肱骨近端及髋臼处各1例.Enneking分期ⅠB期5例,ⅡB期16例.再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2周~20年.再手术的原因:肿瘤复发8例,假体松动5例,切口不愈合4例,关节脱位3例,假体断裂1例.行截肢术和肿瘤假体翻修术各6例,肿瘤扩大切除术3例,病灶清除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位术4例,切开复位术和关节旷置术各1例. 结果 18例获随访1~5年,平均3年4个月.其中4例骨肉瘤患者因肺转移而死亡,余14例均无瘤生存,假体无松动,切口愈合良好.关节功能在可评价的13例患者中,参照保肢术后肢体功能评价标准,优2例,良5例,可4例,差2例.再手术后保留肢体功能满意率为84.6%,优良率为53.8%. 结论 肿瘤复发是肿瘤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的常见原因,假体松动是导致肿瘤假体翻修术的另一主要因素;再手术时应根据不同原因行相应的治疗策略,在不违反保肢手术原则下,仍可行保留肢体的手术,并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肱骨上段恶性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术

    作者:李东升;张志勇;黄满玉;冯峰;古建立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肱骨上段恶性肿瘤的手术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 1998年10月~2003年8月,收治肱骨上段恶性肿瘤4例.其中骨肉瘤2例,Enneking分期ⅡA期;骨巨细胞瘤2例,Enneking分期分别为ⅠA期和ⅠB期.根据国际保肢学会评分标准,术前综合评分骨肉瘤2例分别为4分和5分,骨巨细胞瘤2例分别是9分和11分.手术均采用距肿瘤边界以远5~8 cm连同周围肌肉切除,行人工假体置换,骨水泥固定. 结果 4例均获随访24~58个月,平均44个月.术后无肿瘤复发及感染,1例于术后1年5个月出现假体松动,未作特殊处理.假体置换后肩关节伸22~41°(平均25°),屈29~80°(平均35°),外展5~28°,旋转15~2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不稳,力量减弱.根据国际保肢学会评分标准,术后综合评分骨肉瘤2例分别是19分和22分,较术前平均提高16分;骨巨细胞瘤2例分别是21分和28分,较术前平均提高9.5分. 结论 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肱骨上段恶性肿瘤,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临床应用需慎重.

  • 异体骨关节移植在胫骨上段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作者:施鑫;吴苏稼;赵建宁;周光新;钱红波;时宁文

    目的 分析胫骨上段骨肿瘤患者接受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的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在胫骨上段保肢治疗中的近期疗效. 方法 1998年9月~2003年6月对15例胫骨上段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异体骨关节移植.其中男7例,女8例.年龄14~56岁.7例胫骨上段进展性骨巨细胞瘤,未接受化疗;8例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分别为骨肉瘤6例、梭形细胞肉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1例,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前1~2个疗程、术后4~6个疗程.Enneking分期:ⅠB期7例、ⅡA期2例、ⅡB期6例.所有患者采用广泛性边缘切除,移植异体骨关节长度6~16 cm,平均12 cm. 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3~58个月,平均27个月.接受化疗的8例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无骨折,5例骨性愈合,3例骨不连,其中2例合并感染,局部复发1例,均行股骨下段截肢;Mankin评分:优2例,良2例,一般1例,差3例,优良率为50%.7例胫骨上段进展性骨巨细胞瘤,无感染和局部复发;2例骨不连,关节不稳2例,戴膝关节支具行走;Mankin评分:优3例,良2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71%. 结论 胫骨上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有较高的并发症,但优势不可忽视,为胫骨上段进展性良性骨肿瘤和恶性骨肿瘤提供可选择的保肢治疗手段.

  • 复杂性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初步随访分析

    作者:吴苏稼;施鑫;周光新;赵建宁;时宁文;黎承军;周利武

    目的 提出复杂性骨巨细胞瘤的定义并回顾分析其治疗方法和结果,为减少其术后复发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2001年4月~2005年4月共治疗22例复杂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1例,女11例.年龄15~60岁.肿瘤位于股骨下段10例,胫骨上段5例,股骨近端2例,肱骨近端2例,髋骨2例和桡骨远端1例.所有患者按Campanicci's 分级,Ⅱ级4例,余均为Ⅲ级.行肿瘤边缘性切除或扩大性切除加大段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14例,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8例. 结果 将骨巨细胞瘤已穿破骨皮质和/或侵犯至关节软骨下,已发生病理性骨折,瘤组织活检显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肿瘤已有一次或多次复发定义为复杂性骨巨细胞瘤.所有患者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3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1个月复发,分别经截肢和放射治疗后好转,复发率为9%.人工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优于同种异体骨移植;不带关节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关节功能优于带关节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所有移植的同种异体骨均获得不同程度的骨愈合. 结论 对定义为复杂性骨巨细胞瘤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低的肿瘤复发率和一定范围的关节功能,是临床上治疗复杂性骨巨细胞瘤可采用的一种方法.

  • 半关节置换术在小儿胫骨上段恶性骨肿瘤中的应用

    作者:伍骥;朱克顺;潘庆联

    目的 探讨半关节置换术用于儿童膝关节恶性骨肿瘤,以保留膝关节或重建膝关节的疗效. 方法 2000年3月~2005年6月对5例胫骨上段骨肉瘤患儿行半膝关节假体置换,年龄8~12岁.均经病理确诊为胫骨上段骨肉瘤,Enneking分期为ⅡB期以下.病变范围9~11 cm,术前均行穿刺活检和正规化疗,并根据X线片、CT、MRI等影像学结果确定病变范围,测量和设计假体大小,假体长度略长于截骨段1~2 cm.术后4周在支具保护下行走,并行2个疗程新辅助化疗. 结果 5例患儿均成功进行了半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4周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为伸170~180°,屈90~120°.术后除1例局部皮肤坏死,经皮瓣移位修复伤口Ⅱ期愈合外,余患儿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24~36个月,1例于术后8个月因肿瘤肺转移死亡,余均无肿瘤转移和复发,均能进行日常生活和学习. 结论 半膝关节置换用于儿童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具有保留正常骨骺及膝关节和重建膝关节优点,同时达到保肢手术的目的,为成年后全膝关节置换创造了条件.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