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

    作者:杨友刚;权正学;蒋电明;欧云生

    目的 为临床行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1具成人寰枢椎标本进行解剖学测量,计算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小外偏角α、大外偏角β和大后倾角γ;21具寰枢椎标本摄正、侧位X线片,在X线片上测量此术式中螺钉走行的α、β和γ,将标本上所测的数据与在X线片上测的数据作统计学分析,并在标本上模拟这一术式.2004年10月~2006年7月,此术式应用于临床治疗5例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30~55岁;病程3~24个月.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2例.术后摄X线片及CT.结果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反正弦原理,由各个测量指标计算出的α、β及γ,与在X线片上所测量出的α、β及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将数据合并后α为14.0±1.6°,β为30.0±2.3°,γ为29.0±2.9°.模拟术式中实际应用角度:α为11.2±1.6°,β为28.8±2.3°,γ为29.3±2.9°.所有寰枢椎标本经固定后肉眼观察螺钉全部位于寰枢椎中,未出现螺钉穿出寰枢椎椎体外和寰椎侧块上、椎管内及损伤椎动脉.X线片示所有螺钉均位于理想位置.临床应用5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及CT均示效果良好;术后3个月脊髓功能恢复,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C级1例,D2级1例,D3级3例.结论 只要正确掌握螺钉的进钉方向,采用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则是安全可行的;但只能使寰椎在复位的位置获得暂时稳定,尚需一期或二期加行后路寰枢植骨融合,以达到永久的牢固固定.

  • 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

    作者:喻长纯;杨明路;王战朝

    目的 探讨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2000年6月~2005年6月,对29例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患者行手术重建.男18例,女11例;年龄19~43岁,平均31.6岁.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10例,重物砸伤2例.受伤至就诊时间2.5个月~2年,平均9.7个月.伤后行保守治疗石膏外固定8例;手术治疗21例,其中多枚螺钉固定11例,解剖型钢板、高尔夫钢板或异型钢板固定共8例,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合并前交叉韧带损伤4例,后交叉韧带损伤2例,半月板损伤6例,1例同时合并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重新复位固定19例,行胫骨高位截骨术7例,行单侧平台干骺端截骨术3例.结果 28例获随访8个月~3年,平均13.6个月.根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按疼痛、主动活动能力及活动范围、稳定性及患者自我评价等5个项目进行综合评分,优8例,良15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82.1%.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畸形愈合的重建手术,只有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选择合适的术式,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全膝关节置换术只适用于老年患者,对于年轻的患者应尽可能行重建手术.

  • 前路骨折椎体后上角切除椎管减压单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初期临床结果

    作者:刘浩;石锐;龚全;刘立岷

    目的 报道骨折椎体后上角部分切除减压、前路单节段固定融合治疗腰椎爆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早期临床结果.方法 2006年6月~10月,收治4例Denis B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骨折椎体后上角部分切除减压、前路单节段固定融合治疗.其中男2例,女2例;年龄17~39岁.均为高处坠落伤,伤后10~12 d手术.骨折平面位于L1和L2各2例.术前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评分,B、C级各2例,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7.00±0.82.影像学评价:X线侧位片测量患者后突畸形的Cobb角为22.94±11.21°;邻近融合节段上下椎间盘高度,分别为上位12.78±1.52 mm,下位11.68±1.04 mm;CT扫描测量椎管矢状直径为9.56±2.27 mm.于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再次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和影像学评价.结果 4例前路单节段加压融合固定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为166±29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395±54 ml.Frankel评分,术后即刻,2例术前B级有1例恢复至C级,1例不变;2例术前C级有1例恢复至D级,1例不变;术后3个月,2例术前B级均恢复至C级,1例C级恢复至D级,另1例C级恢复至E级.VAS评分于术后即刻显著下降至3.50±1.29;术后3个月为1.25±0.50,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椎管矢状直径较术前扩大至19.76±3.82 mm(P<0.01);术后3个月为19.27±3.41 mm,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Cobb角为8.71±5.41°(P<0.05);术后3个月为9.52±5.66°,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的邻近融合节段上下椎间盘高度分别为10.97±1.44 mm和11.65±1.47 mm,术后3个月时分别为10.93±1.46 mm和11.34±1.45 mm,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3个月内随访患者恢复良好,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个月X线片及CT扫描示内固定位置良好,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移位的表现.结论 前路单节段减压固定融合技术对于Denis B型骨折能达到脊髓减压的目的,术后早期能够保持脊柱的稳定,但远期效果仍需要进一步随访和观察.

  • 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作者:胡懿郃;王贤;李康华;雷光华;朱勇;廖前德

    目的 对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病的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2000年5月~2005年3月,收治15例化脓性髋关节炎继发髋关节病患者,男7例,女8例;年龄36~56岁.患化脓性髋关节炎时年龄为8~15岁,平均11.3岁.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时感染静止时间为23~44年,平均29.5年.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髋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总和为30~110°.4例患者下肢有2~6 cm的短缩,平均3.8 cm.2例患者窦道闭合后形成贴骨瘢痕.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采用小型髋臼杯和先髋细直柄假体,2例采用普通假体结合髋臼后上方结构性植骨.股骨侧和髋臼侧均采用生物固定4例,其余患者股骨侧和髋臼侧均为骨水泥固定.骨水泥固定患者术后2周扶拐下地,非骨水泥固定患者术后3~4周扶拐下地,行结构性植骨的2例术后12周下地行步态练习.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切除组织行细菌培养和病理检查结果均为阴性.4例患肢短缩者术后双下肢长度差距均控制在1.3 cm以内.随访16~72个月,平均49个月,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6分,增至术后平均90.5分.随访期内未发生无菌性假体松动和感染复发,无血管神经损伤.结论 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骨关节病的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早期疗效满意,能有效缓解疼痛,解除关节僵硬和患肢短缩等问题.采用特制的小型髋臼杯或自体结构植骨能较好地重建髋臼,必要时选用先髋细直柄假体能较好地解决严重的股骨上段畸形.

  • Crowe 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形态学变化及其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意义

    作者:刘瑞宇;王春生;王坤正;同志勤;宁文德;杨想春

    目的 分析Crowe 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股骨近端的形态变化及其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方法 将14例(15髋,Crowe Ⅲ型9髋,Crowe Ⅲ型6髋)成人Crowe 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性关节炎患侧股骨设为治疗组,男2例,女12例;年龄35~61岁.所有患者均未行矫形治疗.15例(15髋)单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健侧股骨为对照组,男3例,女12例;年龄35~57岁.其中12例为治疗组单侧脱位,3例为单侧CroweⅠ型髋关节发育不良.对股骨进行CT扫描,测量股骨头高度(height of centre of femoral head,HCFH)、峡部位置(isthmus position,IP)、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股骨前倾角和髓腔闪烁指数及髓腔宽度等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HCFH分别为50.1±6.7 mm和50.1±7.4 mm,IP分别为107.4±21.5 mm和108.7±18.1 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S分别为138.3±10.0°和126.7±5.7°,前倾角分别为36.5±15.9°和18.8±5.4°,髓腔闪烁指数分别为4.47±0.40和5.01±0.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腔宽度方面,治疗组在小转子中点上2 cm和小转子中点下4 cm的内外侧和前后侧宽度均较对照组变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峡部水平的髓腔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Crowe Ⅱ/Ⅲ型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术前应评估股骨近端的形态学变化,选择直型较小号的股骨假体,术中放置股骨假体于合适的前倾位置.

  • 颈椎侧块钉-板(棒)固定技术的应用

    作者:王跃;唐六一;胡豇;刘仲前;张斌;吕波

    目的 总结颈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在颈椎后路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1年9月~2006年11月收治颈椎创伤与疾病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8~78岁.创伤6例,棘突和椎板均有不同程度损伤;颈椎管狭窄及脊髓神经纤维瘤各1例.合并关节突绞锁2例,不全瘫痪者5例.肌力3~4级.6例创伤患者神经功能评价采用Frankel评分,术前C级2例,D级3例,E级1例.螺钉植入采用Margel方法,共植入螺钉40枚,其中C2 4枚,C36枚,C412枚,C54枚,C66枚,C72枚,T16枚.结果 术后8例获随访6~45个月,平均14.1个月;X线片示骨折脱位复位良好,螺钉位置正常.1例术后3个月出现骨折节段颈椎不稳定,患者术前为关节突绞锁,复位后仅在远近端各固定1个节段的侧块;发现不稳定后立即行头颈胸支具固定3个月,颈椎骨性融合,稳定性恢复,继续随访至45个月,未见颈椎不稳定,已恢复伤前工作.余患者后期恢复良好,固定节段稳定,融合节段无假关节形成.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E级1例无变化;D级3例均恢复至E级;C级2例中1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全部患者可下地行走.结论 颈椎侧块螺钉固系统能提供颈椎稳定的固定.

  •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比较

    作者:陈勤;周政;关龙;邵勇;邓宁;梁炜;邱建中;陈坚;余彬;李程

    目的 比较经典和改良的两种Gamma钉植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疗效.方法 2000年8月~2006年8月收治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37例;年龄43~98岁,平均72.3岁.病程3~14 d,平均5.6 d,无合并伤.经典Gamma钉手术组为A组36例,改良Gamma钉手术组为B组33例.参照AO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A组A1型5例,A2型23例,A3型8例;B组A1型8例,A2型21例,A3型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引流量及输血量,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浅层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半年后患髋功能Harris评分进行准确记录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69例均获随访8个月~6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随访1年内无死亡.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A组分别为9.5±4.7 cm,85±35 min,186.0±87.3 ml,9.0±5.1次,102.7±49.8 ml,325.0±169.5 ml;B组分别为5.3±1.2 cm,46±10 min,65.0±26.0 ml,3.0±2.1次,52.5±16.2 ml,203.0±61.2 ml;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资料显示,肺部感染和切口浅层感染发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B组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Gamma钉植入方法,可以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效率,改善术后早期恢复的效果,尤其对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减少创伤和失血,以及X线暴露次数,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 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血肿的措施

    作者:王红川;蒋俊威;王永才

    目的 探讨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血肿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 对2000年3月~2006年10月收治的103例骨水泥型THA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其中男44例,女59例;年龄36~89岁,平均55.3岁.股骨颈骨折49例(均为Garden 4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6例(均为Ficat 4期),骨关节炎28例(均为Tonnis 3期).病程1 d~8年,术前Harris评分19~48分,平均36分.2000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3例按常规THA术进行操作(A组);2004年1月~2006年10月收治的60例在常规THA的基础上,采用术中缝扎外旋肌断端、拔管后加压包扎、延长术后卧床时间等改进方法(B组).结果 A组术后9例假体周围发生血肿,9例抽出积血量为110~410 ml,平均317.8±75.3 ml;第1次抽出积血量为50~125 ml,平均86.7±30.7 ml;抽血2~7次,平均4.2次.B组术后2例假体周围发生血肿,2例抽出积血量分别为110 ml和160 ml;第1次抽出积血量分别为40 ml和60 ml;抽血3次和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共91例(A组39例,B组52例)获随访1.2~5.5年,平均3.7年,采用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A组平均78分,B组85分.其中,疼痛项评分:A组A级(44分)16例,B级(40分)24例,C级(30分)3例;B组A级48例,B级12例,无C级.两组间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缝扎外旋肌断端、拔管后加压包扎、延长术后卧床时间等方法,可有效减少骨水泥型THA术后假体周围血肿的发生率及积血量.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重建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欧云生;蒋电明;权正学;安洪;刘渤

    目的 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在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重建伤椎结构和高度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3年12月~2006年1月,对42例胸腰椎骨折行前路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支撑植骨、钛钉板或钉棒系统内固定脊柱前路重建手术.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7~67岁,平均43.6岁.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损伤节段:T125例、L117例、L2 14例、L36例.椎体前缘高度为椎体的29%~47%,平均40.6%.矢状面Cobb角为21~38°,平均27.6°.术前神经损害Frankel 分级:A级7例、B级19例、C级8例、D级6例、E级2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6~25个月,平均13个月.36例伤椎近解剖复位,6例复位良好.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为椎体的87%~96%,平均91.7%,重建的椎体高度无丢失.术后矢状面Cobb角为9.5~18.5°,平均13.4°.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除7例A级及2例D级无变化外,其余均有1~2级的改善.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于术后3~5个月骨性融合.无感染、椎体移位和断钉等并发症.结论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人工椎体能有效恢复和维持伤椎的结构和高度,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并能与邻近椎体骨性融合.

  • 不同颈椎间盘手术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王斌;张志刚;李康华;刘德群;陈立科;李雄;吴强;李春江;张文龙;焦成

    目的 探讨Cs、6人工椎间盘置换、椎间盘摘除、前路椎间融合内固定后对邻近下位椎间孔形态改变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11具,标本节段包括C3~T1椎体及其椎间盘.11具标本按测试先后顺序分成C5、6完整组、髓核摘除组、置换组及椎间融合内固定组,在0.75、1.50 Nm载荷下测量前屈和后伸状态邻近下位椎间孔高度、宽度的改变,并比较加载前后组内及组间的变化范围(range of variety,ROV).结果 各组颈椎标本在0.75 Nm和1.50 Nm前屈下,C6、7的椎间孔高度、宽度明显增加,在后伸下显著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在0.75、1.50 Nm两级载荷下,组内比较位移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两种负载下,完整组、髓核摘除组与置换组在前屈和后伸状态下,组间两两比较邻近下位椎间孔高度和宽度RO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组明显高于其余3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两种载荷的同组和同状态下,高度和宽度ROV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验初步证明颈人工椎间盘置换符合颈椎正常的生物力学要求;颈椎间孔屈曲时增大,后伸时减小;椎间融合可能是引起颈椎退变和/或退变加速的原因之一,亦可能是神经根型颈椎病和椎孔外臂丛神经卡压的原因之一.

  • 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全膝关节置换的软组织平衡

    作者:喻长纯;王战朝;尚延春

    目的 探索对膝关节内翻屈曲畸形患者施行的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软组织平衡技术.方法 2001年1月~2005年12月,对实施的86例104膝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行TKA的膝内翻屈曲畸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进行讨论.其中男19例23膝,女67例81膝;年龄57岁~78岁,平均66岁.行单侧TKA术68例,双侧18例.均为初次行TKA的OA患者.术前内翻角为6~34°,平均12.3°;其中软组织性内翻占总内翻角的56.7%,骨性内翻占43.3%.术前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10°以下21膝,10~19°45膝,20~29°22膝,30°以上16膝,平均18.9°.结果 患者术前膝关节平均屈曲挛缩18.9°,术中除4例残留5°屈曲挛缩外,其余患者术中膝关节均能达到完全伸直.术后随访6~72个月,平均37个月,6例残留5~10°屈曲挛缩,余膝关节可达到完全伸直.术前内翻角6~34°,平均12.3°;术后测量股胫角170.3~175.6°,平均174.7°,其中2例残留内翻角>3°.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其中内侧副韧带股骨起点损伤2例;髌骨弹响2例;脑栓塞及腔隙性脑梗塞各1例,经内科治疗后未遗留神经症状.均无皮肤坏死、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发生.结论 软组织平衡是矫正膝关节内翻屈曲挛缩畸形的主要手段,良好合理的软组织平衡可使高度畸形的膝关节在TKA术后获得明显的功能恢复和畸形矫正.

  • 腰椎后方动态固定的临床应用

    作者:朱悦;崔显峰

    目的 综述动态内固定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与综合分析.结果 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动态内固定系统的基础与临床有明显进展,尤其是非融合动态内固定目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结论 动态内固定的效果越来越受大多数学者的注意,腰椎后方动态内固定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中骨形成蛋白2表达的影响

    作者:郭启;张柳

    目的 通过研究大鼠股骨干骨折合并脑外伤时骨痂组织内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脑外伤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取12周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368±25 g.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A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1周组,B组为单纯骨折1周组,C组为骨折合并脑外伤2周组,D组为单纯骨折2周组.A、C组制作脑外伤和股骨干骨折模型,B、D组制作单纯股骨干骨折模型作对照.各组摄X线片后截取骨痂,行HE染色观察骨痂生长情况及其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BMP-2表达,RT-PCR检测BMP-2mRNA水平.结果 X线片示A组骨折端有较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B组骨折线清晰;C组骨折端有较多骨痂形成,骨折线已模糊;D组仅有少量骨痂形成,骨折线较清晰.HE染色A组可见较多早期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B组骨折间隙可见成纤维细胞,仅夹杂有少量的早期软骨细胞;C组骨折端有新生骨小梁长入;D组未见有骨小梁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成纤维细胞、间充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早期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胞浆均出现广泛的强阳性反应,A组阳性细胞数量多于B组,并且显色强;C组阳性细胞数量多于D组,并且显色强.分析显示A、C组平均阳性细胞百分数为0.762%±0.052%、0.756%±0.079%,分别高于同一时间点B、D组的0.702%±0.052%、0.672%±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分析显示:A~D组骨痂BMP-2 mRNA含量依次递减,A、C组骨痂BMP-2mRNA含量为1.07±0.13、0.78±0.11,均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B、D组的0.91±0.12、0.6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可能与脑外伤后BMP-2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 改良自动液压撑开器在全膝关节置换韧带平衡的作用

    作者:吴昊;Marmignon Christophe;Merloz Philippe;Lemniei Abdel;Lavallée Stéphane;Cinquin Philippe

    目的 评估改良自动液压膝关节撑开器在全膝关节置换中韧带平衡的作用.方法 分析改良自动液压膝关节撑开器对全膝关节置换中韧带平衡的生物力学行为的影响,获取相关的信息.结果 液压撑开器将可作为撑开-感应装置,在伸直位下的下肢力线重建、膝关节屈伸位的矩形等距间隙的调整、内外侧间隔力的平衡、决定韧带松解和股骨假体的旋转对位等方面提供定量的信息.结论 自动液压撑开器有助于外科医生在全膝关节置换的韧带平衡时精确地进行操作.

  • 虚拟影像导航系统对提高髋臼假体植入精度的临床观察

    作者:喻忠;王黎明;桂鉴超;蒋纯志;侯明夫;姚京东;徐燕

    目的 研究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对髋臼假体植入位置精度的影响.方法 2004年2月~2006年4月收治23例(26髋)髋关节病变患者,采用在无影像手术导航下开展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进行治疗.男14例,女9例;年龄28~55岁.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3例(3髋),股骨头坏死6例(7髋),骨性关节炎14例(16髋).随机分为两组:计算机导航组11例13髋,在无影像手术导航下行THA;对照组12例13髋,采用传统THA.设定髋臼佳植入股骨外展角45°,前倾角为15°.术后测定假体植入的角度.结果 术后无骨折、脱位、感染及坐骨神经损伤.计算机导航组的髋臼前倾角为15.4±1.4°,外展角为45.5±1.3°;对照组髋臼前倾角为13.9±7.6°,外展角为43.7±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计算机导航组的角度值比对照组更接近和集中于设定值.23例均获随访10~40个月,平均26个月.Harris评分计算机导航组为85~100分(平均95分),优11髋,良2髋;对照组为75~100分(平均92分),优9髋,良3髋,中1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可以精确地植入髋臼假体,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急性超大容量血液稀释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肖红;杜斌;徐宏伟;张兰;刘进

    目的 对急性超大容量血液稀释(acute extreme hypervolemic hemodilution,AEHH)方法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研究与评价.方法 2003年1月~6月,对13例择期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AEHH,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6~56岁,体重50~75 kg.胸腰椎爆裂骨折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11例,脊柱侧弯矫正术2例.术前红细胞压积(haematocrit,Hct)为0.363~0.481,无心、肺、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动态监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红细胞比容改变,测定扩容前、扩容结束、扩容结束后60 min、120 min及手术结束弹力血栓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各参数、动脉血气以及电解质的变化,并对患者术中液体出入量进行统计.结果 13例患者采集自体血血量1 050~1 575 ml,平均1 419±198 ml;血浆代用品输入量2 100~3 150 ml,平均2 838±397 ml;手术出血量1 000~3130 m1,平均1 747±743 ml;术中尿量450~1 270 ml,平均871±374 ml;净入量1 206~2 661 ml,平均1 863±598 ml.除1例因术中出血量达3 130 ml而输入异体血400 ml外,余均未输异体血.术中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和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且保持平稳,扩容结束时Hct明显低于基础值,扩容结束后逐渐回升,手术结束时虽然仍低于基础值,但明显高于扩容结束时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结果示除反应时间在扩容后60 min较扩容前明显延长(P<0.05)外,凝血时间、大振幅和血凝块形成速率在手术中均无明显改变;血气分析各时间点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HH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脊柱外科手术中,减少围术期异体血的用量.

  • Pilon Ⅲ型骨折的关节面修复重建

    作者:赵天云;刘新成;赵溪林;陈根元

    目的 对Pilon Ⅲ型骨折关节面修复与重建的手术方法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Pilon Ⅲ型骨折20例22侧,其中资料完整者16例18侧.男13例15侧,女3例3侧;年龄14~48岁.坠落伤12例14侧,交通伤4例4侧.采用延期切开复位内固定,以距骨关节面为模板对胫骨远端平台关节面准确复位、坚实植骨、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切口Ⅰ期愈合14侧,延迟愈合3侧,感染1侧.所有患者获随访9~71个月,平均22个月.X线片复查示内固定物无进入关节腔者.依据Teeny等提出的Pilon骨折术后放射学评价标准,关节面解剖复位率77.8%(14/18).骨折Ⅰ期愈合率94.4%(17/18).根据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系统对18侧手术关节进行功能评估,优5侧,良7侧,可5侧,差1侧,优良率66.7%.结论 软组织正确处理、胫骨远端平台高度的良好恢复、关节面准确复位及充分植骨为关节面提供坚实的即时支撑,坚强内固定稳定维持胫骨远端正常形态和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转基因修复椎间盘细胞外基质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献峰;刘浩

    目的 综述转基因修复退变椎间盘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发展及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有关转基因调节椎间盘ECM合成和分解的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椎间盘正常的形态、功能与ECM的合成、降解密切相关.ECM已经成为转基因修复退变椎间盘的标靶.转基因治疗目前在载体的选择、靶基因的转导、转入基因的调控与安全性等多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结论 转基因修复退变椎间盘是治疗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重点研究方向.

  • 两种术式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效果比较

    作者:李连永;张立军;王恩波;吉士俊;李祁伟

    目的 应用Diméglio足评分方法,评价肌力平衡术和Mckay术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ongenital clubfoot,CCF)的远期效果,以指导根据Diméglio分型合理地选择术式.方法 1980年1月~2000年1月,收治CCF患儿37例54足,男27例38足,女10例16足;术时年龄5个月~3.5岁,平均1.2岁.左侧7例,右侧13例,双侧17例.按Diméglio足评分法分型,Ⅱ型(6~10分)3足,Ⅲ型(11~15分)26足,Ⅳ型(16~20分)25足.术前将所有足按畸形程度分为2组,A组(Ⅰ、Ⅲ型,29足),B组(Ⅳ型足,25足).按手术方式分组,肌力平衡术组31足,Mckay术组23足.术前Diméglio评分:A组12.55±1.84分,B组17.20±1.08分;肌力平衡术组14.16±2.83分,Mckay术组15.43±2.63分.结果 所有患者获随访5年~10年6个月,平均8.2年.按Diméglio分型,Ⅰ型32足,Ⅱ型22足.2例行Mckay术后切口坏死感染,经多次换药愈合.术后Diméglio评分:A组4.07±1.25分,B组6.52±1.74分;肌力平衡术组5.29±1.97分,Mckay术组5.09±1.9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对A组足的畸形矫正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足的畸形矫正程度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对不同平面畸形的矫正程度看,对踝关节马蹄的矫正两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足内翻、前足内旋及内收畸形的矫正能力Mckay术明显强于肌力平衡术(P<0.05),其中Mckay术对前足内收畸形的矫正能力强.结论 Diméglio Ⅲ型以下的CCF,一期行肌力平衡术可取得良好效果,而对于Ⅳ型足则应采用Mckay术;但无论行何种术式,提倡同时切除外展(足母)肌,以防止前足内收矫正不良或复发.

  • 活性维生素D促组织工程骨血管化

    作者:李涛;王靖;杨惠林;唐天驷

    目的 探讨以1,25-(OH)2D3为活性因子,与人骨髓间质成骨细胞(human marrow stromal osteoblast,hMSO)、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coral hydroxyapatite,CHA)联合构建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能力和体内快速血管化能力.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MSO和hUVEC.hMSO以5×105/ml,hUVEC以2.5×105/ml按2:1比例接种至经1,25-(OH)2D3处理过的CHA上,为实验组;相同比例hMSO和hUVEC接种于单纯CHA作为对照组.体外培养3 d后,18只裸鼠背部皮下其中6只双侧均植入实验组组织工程骨1块,6只双侧均植入对照组组织工程骨1块,余6只植入实验组及对照组组织工程骨每侧1块.术后4、8、12周后取材,行大体观察、常规组织学、扫描电镜观察,并行植入物成骨的定量判断和新生血管定量分析.结果 组织学观察可见,4周时,各组原始类骨组织均长入支架材料内部,实验组有大量不成熟骨组织伴随众多微血管出现;8周,骨组织成熟与微血管相伴出现;12周,各组均有成熟骨组织出现,实验组有典型骨单位.对照组在各时间点微血管量均少于实验组.扫描电镜观察:4周,实验组大量细胞外基质将细胞包埋,材料表面可见大量微血管并有部分穿入材料内部;对照组虽然细胞外基质也较丰富,但微血管量少;8周,实验组部分材料表面出现了束状条索样的类骨质结构,细胞外基质丰富,可见大量微血管相伴出现;对照组微血管量少,骨组织成熟度亦差.植入物成骨的定量判断,8周实验组为3.10±0.52,对照组为2.30±0.59;12周实验组为4.63±0.55,对照组为3.53±0.62;两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血管定量分析,4周实验组为28.74%±7.81%,对照组为19.52%±4.57%;8周实验组为24.66%±7.38%,对照组为17.84%±5.22%;两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2D3作为活性因子通过加强hMSO与hUVEC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了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的异位成骨能力和快速血管化能力.

  • 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勇;裴国献;江汕;张洪涛;姚旺祥;梁双武;赵培冉;梅良斌

    目的 探讨新型多孔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与β-TCP复合培养,实验组于24孔培养板中每孔加入3 mm×3 mm×3 mm的β-TCP小块与细胞混合培养,对照组单纯接种细胞.培养后至10 d内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第6天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复合培养3、6、9、12 d 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并与对照组比较以判断其细胞相容性.通过不同浓度(100%、50%、10%、1%、0)的β-TCP浸提液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检验其细胞毒性.将MSCs诱导为成骨细胞,并与β-TCP复合修复兔桡骨1.5 cm大段骨缺损,术后2、6、12周分别取材通过组织学、X线片和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ECT)检验其成骨效果.结果 MSCs细胞接种后4 h可见部分细胞贴壁,12 h后完全贴壁,细胞呈多角形、梭形;8~10 d后汇成单层,实验组细胞生长与对照组相似.第6天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细胞黏附性良好.MTT法测定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时间点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不同浓度β-TCP的细胞毒性均为0级.组织学、X线片和ECT均显示复合材料能够修复兔桡骨的大段骨缺损,且体内降解速率与骨的形成速率一致.结论 新型多孔β-TCP具有独特的三维立体结构,优良的理化性质,是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 三种生长因子对人胚半月板细胞增殖及细胞表型的影响

    作者:叶川;邓展生;李宝军;周全;申定珠;郭晓柠;高嵩涛;许宇霞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单独或联合作用于人胚半月板细胞,探讨半月板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大量扩增佳作用组合及浓度.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健康妇女意外流产并自愿捐献的4个月人胚半月板,体外分离、培养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用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Aggrecan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其性状.取第3代细胞贴壁后使用血清饥饿法同步化细胞,加入1GF-1(1、10、50、100 μg/L)、TGF-β1(0.1、1.0、5.0、10.0、50.0 μg/L)、bFGF(5、10、50、100、200 μg/L)作用于半月板细胞,每样本设8个复孔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于作用后48 h和72 h采用MTT法检测软骨细胞增殖情况,以确定各生长因子佳效应浓度.同法设7个组,每组8个复孔,分别为:阴性对照组、bFGF佳效应浓度组(50 μg/L)、TGF-β1佳效应浓度组(5 μg/L)、IGF-1佳效应浓度组(50 μg/L)、bFGF和TGF-β1佳效应浓度联用组、bFGF和IGF-1佳效应浓度联用组、TGF-β1和IGF-1佳效应浓度联用组,48 h和72 h用MTT比色法得出吸光度(A)值并分析软骨细胞的增殖效应.结果 第3代半月板细胞扩增前后细胞均表达Ⅱ型胶原和Aggrecan蛋白.48 h和72 h 50 μg/L IGF-1,5μg/L TGF-β1及50 μg/L bFGF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促细胞增殖作用,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即为各生长因子佳效应浓度.生长因子联用:bFGF 50 μg/L与IGF-1 50μg/L联用、IGF-1 50 μg/L与TGF-β15μg/L联用具有协同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GF 50 μg/L与TGF-β1 5μg/L联用无协同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FGF、TGF-β1、IGF-1单独使用均可体外扩增人胚半月板细胞,佳效应浓度联用时bFGF/IGF-1、IGF-1/TGF-β1的扩增效果优于各自单独使用,可用于体外大量扩增种子细胞.

  • 骨形成蛋白2活性多肽体外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方向分化的剂量依赖性研究

    作者:段智霞;郑启新;郭晓东;袁泉;陈顺广

    目的 探讨自行合成的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活性多肽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体外定向诱导成骨的能力,评价BMP-2活性多肽的成骨诱导性及诱导成骨的剂量依赖性.方法 取4周龄Wistar大鼠分离培养MSCs,传至第3代时改用条件培养基,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300、200、100、50及0 μg/m1的BMP-2活性多肽,并依次记为A、B、C、D和E组.细胞培养至5、10、15及20 d,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测定钙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检测Ⅰ型胶原、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N)mRNA的表达,检测不同浓度BMP-2活性多肽体外诱导成骨的能力.结果 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用条件培养基培养3~4 d后,培养细胞由长梭形转变为短梭形或多角形.随条件培养基中BMP-2活性多肽浓度的增加,细胞发生成骨样改变的时间提前.ALP活性和钙含量检测显示,A组和B组较其他组增加明显,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Q-PCR检测发现不同浓度条件培养基培养14 d后,Ⅰ型胶原、OPN和OCN mRNA在各组均有表达.Ct值表明其表达量的大小顺序为A、B、C、D组,E组无表达,A组和B组的Ct值明显大于C组和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2活性多肽能有效地促进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其诱导作用存在剂量依赖关系,佳诱导剂量为200 μg/ml.

  • 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低氧培养及生物学特征

    作者:王庆德;杨述华;杨操;叶哲伟;胡勇

    目的 建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体外低氧培养及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生物模型,研究其生物学特征,为骨组织工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健康成人hMSCs,DMEM-LG(含20%胎牛血清)中培养,10~14 d后传代培养.取第2代细胞,根据培养氧浓度及培养基类型分为4组:正常氧组(20%O2加DMEM-LG,A组)、低氧组(1%O2加DMEM-LG,B组)、正常氧成骨诱导组(20%O2加条件培养基,C组)及低氧成骨诱导组(1%O2加条件培养基,D组),通过细胞计数、细胞增殖测定(MTT法)、集落形成检测、RT-PCR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研究低氧环境对h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 与A组相比,B组及D组中的hMSCs有较高的增殖速度,并且不受条件培养基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中的hMSCs生成的集落逐渐增多,A组9 d后生成的集落数基本不发生变化.D组培养的hMSCs的ALP活性逐渐增高,但明显低于C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量RT-PCR检测,C组ALP、骨钙素、Ⅰ型胶原蛋白及骨粘连蛋白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培养4周后,与其他3组相比,C组可见到明显的钙盐沉积和染成红色的钙结节.结论 低氧使hMSCs增殖率增加,集落形成能力增强,抑制向成骨细胞分化.

  • Deltal基因转染人牙髓干细胞牙本质形成能力的研究

    作者:何飞;杨峥嵘;谭颖徽;崔福斋;廖素三

    目的 探讨Notch配体Deltal基因转导的人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在裸鼠皮下牙本质的新生能力.方法 以Deltal基因转染的第2代人DPSC作为实验组,空载体转染DPSC及单纯DPSC作为对照组,分别与纳米羟基磷灰石/胶原(nano-hydroxyapatite/collagen,nHAC)复合物载体材料复合,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生长.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细胞分化诱导后3 d制成细胞悬液,按5×107/ml接种于材料表面(100 μl/块),体外培养48 h.将细胞-材料复合物移植于8只SPF级8周龄BAL B/C-nu/nu雌性裸小鼠背部皮下,术后8周以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牙本质生成情况.结果 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实验组材料表面及其孔隙内大量细胞生长,表达明亮绿色荧光.扫描电镜观察实验组细胞在载体材料的多孔间隙内大量增殖,细胞伸展良好,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而对照组载体内细胞数量则较少.体内移植实验组均可见牙本质-牙髓复合物形成,新生成牙本质样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表达阳性;对照组均以纤维结缔组织为主,仅2块移植物有少量牙本质样物质形成.结论 DPSC可作为Deltal基因的受体细胞,与nHAC复合后具有成牙本质能力.

  • 记忆合金钢板和克氏针联合应用治疗锁骨复杂粉碎性骨折

    作者:李国强;张希彦;左伟;王军;李震

    2003年5月~2005年8月,我院采用记忆合金钢板和克氏针联合应用治疗复杂粉碎性锁骨骨折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组织缺损

    作者:陈琳;姜佩珠;田长学;卢堂;董予东

    目的 总结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在手背部复合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10月~2004年12月,用游离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9例.男6例,女3例;年龄18~52岁.缺损范围为8 cm×5 cm~12 cm×10 cm.均伴有指伸肌腱的缺损,其中肌腱缺损2根2例,3根5例,4根2例,伴有掌骨骨折4例,骨缺损5例.按常规方法切取同侧足背复合组织瓣,带肌腱复合皮瓣修复7例,带跖骨肌腱复合皮瓣修复2例.皮瓣切取范围9 cm×6 cm~13 cm×11 cm,血管蒂长4~7 cm,平均5.3 cm.结果 9例复合组织瓣完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好,质地优良,与手背原皮肤相似,外观及功能较满意.移植跖骨存活,骨骼愈合良好,手指伸屈功能满意.感觉恢复达S2~3级.足部供区创面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瓣修复5例,4例成活,1例部分坏死,换药二期植皮;4例全厚皮片植皮全部成活.结论 应用足背复合组织瓣修复手背复合组织缺损是较好的一种方法.

  • 胸骨肿瘤切除与胸骨重建

    作者:孙立阳;张刚;姜达志

    目的 探讨胸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医用有机玻璃重建胸骨的可行性.方法 1996年7月~2005年7月,对3例胸骨肿瘤切除后患者,行胸骨重建.例1瘤体15 cm×8 cm×6 cm,切除范围18 cm×14 cm;例2瘤体16 cm×12 cm×10 cm,切除范围22 cm×16 cm;例3瘤体5 cm× 5 cm×4 cm,切除范围13 cm×10 cm.术前依据患者胸骨及相应肋骨形状,将厚3 mm有机玻璃板切割成型.代胸骨宽40 mm,代肋骨宽15 mm,常规消毒备用,术中进一步修整塑形.代胸肋骨断端分别与相应胸肋骨断端用钢丝结扎固定.结果 3例手术均成功,前胸壁外观较好,术后未发生排斥反应.例1术后追加放疗,已生存5年零3个月;例2未加放化疗,失访;例3追加化疗,已生存2年.结论 医用有机玻璃硬度及稳定性好,不发生排斥反应,便于切割塑形及固定,便于消毒灭菌,可穿透X线,是重建胸骨的理想材料.

  • (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作者:李永江;黄现峰

    目的 总结(足母)趾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及效果.方法 1994年1月~2006年1月,分别采用带蒂皮瓣和游离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128例.其中男79例,女49例;年龄16~48岁,平均28岁.(足母)趾趾背缺损36例,趾腹缺损29例,脱套伤38例,合并足掌、背缺损25例.创面范围3 cm×2 cm~15 cm×5 cm.病程:急诊手术31例,伤后3 d~1个月77例,1个月以上20例.合并趾骨及跖骨骨折67例,合并骨髓炎11例.应用带蒂皮瓣移位修复105例,范围3 cm×2 cm~7 cm× 4 cm;游离皮瓣移植修复23例,范围5 cm×3 cm~15 cm× 5 cm.结果 带蒂皮瓣均成活,边缘部分坏死6例,换药后愈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良好.游离皮瓣23例均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其中15例外形较臃肿,二期行皮瓣修整.97例获随访6个月~2年,步态正常,均无溃疡发生.结论 选用适宜的皮瓣修复(足母)趾软组织缺损能较好修复创面,大限度地保留足的行走功能.

  • 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作者:刘学胜;刘雪涛;劳克诚

    目的 总结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2年5月~2005年11月,以足底深支为旋转蒂的逆行踝前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18~51岁.其中重物砸伤8例,车祸伤8例,压伤7例.创面均为前足背侧,伴骨、肌腱外露;合并跖骨骨折5例,第1趾缺损7例.皮肤缺损范围3.0 cm×2.3 cm~10.0 cm×5.4 cm.急诊手术13例,择期手术1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4 h~10 d.切取皮瓣范围4.0 cm×3.5 cm~11.0 cm×5.0 cm.结果 术后23例皮瓣均成活,无皮缘坏死发生.术后随访8~19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质地好,外形美观,踝及足功能满意.均保持了跖趾关节功能,能负重行走,无跛行.供区植皮耐磨,无破溃,患者满意.结论 以足底深支为旋转蒂的逆行踝前皮瓣血运可靠,成活率高,是一种理想的前足部皮肤缺损修复方法.

  • 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多指指端缺损

    作者:陈超;刘月波;刘德群

    目的 探讨一期修复多指指端缺损的方法.方法 2000年5月~2006年2月,采用指背逆行筋膜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多指指端缺损14例35个皮瓣.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15~48岁.损伤原因:挤压伤3例,撕脱伤5例,切割伤6例.指端缺损:2~5指1例4指,2~4指或3~5指5例15指,2个手指8例16指.缺损范围1.5 cm×1.5 cm~3.0 cm×2.0 cm.皮瓣切取范围1.6 cm×1.6 cm~3.2 cm×2.2 cm.结果 14例均获随访6个月~4年,手指外观满意.吻合指背神经皮瓣患者1~2个月感觉恢复,无痛觉过敏,两点辨别觉8~10 mm;未吻合指背神经皮瓣者4~5个月感觉逐步恢复,两点辨别觉9~12 mm,触痛觉及放电感减弱或消失.手功能按TAM法评定,优22指,良11指,可2指,优良率94.3%.结论 该术式操作简便、疗程短、疗效满意,是治疗多指指端同时缺损的一种可行的手术方法.

  • 磷酸钙骨水泥复方丹参缓释体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作者:姜红江;黄相杰;谭远超;王玉林;刘德忠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后,对CPC理化性能的影响以及中药的缓释情况,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实验共分4组(n=6),实验组分别为每2 g CPC粉末加入复方丹参注射液(浓度为1 000 mg/ml,pH7.35)0.1、0.5和1.0 ml(依次为实验组1、2、3);对照组为2 g CPC粉末与固化液混合.对各组复合物进行药物洗提实验、X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红外吸收光谱(fourier transformed infrared spectroscope,FTIR)分析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XRD分析:对照组衍射谱出现典型的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P)特征峰,与标准的HAP衍射谱吻合;实验各组随着复方丹参含量的增加,衍射谱线显著的HAP特征峰下降,在(002)晶面处(2θ约为25.92°)特征峰逐步消失.FTIR分析:随着药物含量的增加,-OH峰减弱.扫描电镜观察:CPC团聚颗粒大小与加入药物浓度有关,浓度升高所含粒子增多,团聚倾向增加.洗提实验:不同药物含量的CPC洗提速率及洗提总量不同,起始释放速率较快,96 h后药物缓释速度减慢,并且持续很长时间.结论 每2 gCPC加入0.1 ml复方丹参注射液,不会影响其物理化学性能,复方丹参能有效地从CPC中持续释放,CPC可作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的载体.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