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Reparative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중국수복중건외과잡지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四川大学
  • 影响因子: 1.2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1892
  • 国内刊号: 51-137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6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四川
  • 主编: 杨志明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不同手术方法早期临床疗效探讨

    作者:连鸿凯;黄金承;刘纪恩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早期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74例多节段(≥3个间隙)CS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为钢板固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组(21例),B组为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组(28例),C组为传统单开门椎管成形术组(25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颈椎曲度(C2~7夹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JOA评分、颈椎曲度及轴性症状发生率. 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B、C组各1例患者于术后当天出现脑脊液漏,A组2例、B组1例、C组1例于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7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9个月,平均18.3个月.A、B组患者锚钉及钢板位置良好,无松动脱出;C组2例术后出现“再关门”现象,重新手术固定后无“再关门”现象发生.术后6个月3组患者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除A组颈椎曲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B、C组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3组间JOA评分及颈椎曲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A、B、C组轴性症状发生率分别为4.76% (1/21)、35.71% (10/28)和72.00% (18/25),A组明显低于B、C组,B组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7). 结论 钢板固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治疗多节段CSM早期临床疗效优于锚定法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及传统单开门椎管成形术.

  • 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腘窝瘢痕的临床应用

    作者:唐修俊;王宝云;魏在荣;孙广峰;王波;金文虎;王达利

    目的 探讨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儿童或青少年腘窝瘢痕挛缩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收治12例腘窝瘢痕患者.男7例,女5例;年龄3~17岁,中位年龄12岁.病程6个月~5年,中位时间3年.采用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修复腘窝瘢痕松解后创面,创面范围6 cm×4 cm~10 cm×7 cm,皮瓣切取范围7 cm×4 cm~12 cm×9 cm;皮瓣携带腓肠外侧皮神经5例,保留腓肠外侧皮神经于供区7例;供区采用游离断层皮片植皮修复. 结果 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无臃肿;瘢痕增生明显软化,无增生及破溃;患者无跛行,膝关节活动度达0~180°,下蹬正常.小腿供区植皮平整,无凹陷或瘢痕增生.皮瓣携带皮神经者小腿后下部及足背外侧部分感觉减退或消失;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12~14mm,平均13 mm.保留皮神经于供区者小腿后外侧早期有麻木不适感,但3~6个月后感觉明显恢复,无感觉缺失;术后6个月两点辨别觉5~7mm,平均6 mm. 结论 腘窝外侧动脉穿支链型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切取时可将皮神经保留于供区,是修复儿童或青少年腘窝瘢痕松解后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 CT血管造影技术辅助下球囊临时阻断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方成;胡永成;黄洪超;夏群;陈晓鹏;袁斌斌;何鑫;王鹏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技术辅助下球囊临时阻断术在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36例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22例,女14例;年龄25~83岁,平均46岁.病灶部位:骶尾部17例,髂骨12例,耻骨5例,股骨近端2例.术前行CTA测量腹主动脉外径、髂总动脉外径以及低位肾动脉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之间距离,三维重建CTA标记低位肾动脉开口及腹主动脉分叉与脊柱椎体(骨性标志)解剖关系.根据观测结果选择合适型号的球囊以及指导术中球囊定位,均于球囊临时阻断术下彻底切除肿瘤. 结果 CTA测量示腹主动脉外径为(1.545±0.248)cm,髂总动脉外径为(1.060±0.205)cm,低位肾动脉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之间距离为(10.818±1.165)cm.三维重建CTA示,低位肾动脉开口于L1椎体为主(16例,44.4%),腹主动脉分叉于L4椎体为主(22例,61.1%).术中均有效阻断腹主动脉血流;3例球囊充起后血压显著增高,l例拔出球囊后左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手术时间118~311 min;术中出血量200~1 800mL,21例患者输血,输血量400~l 200 mL;累积动脉阻断时间为40~136min.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44个月,平均21个月.术后3个月,按照Enneking提出的骨肿瘤外科治疗后功能评定标准,获优9例,良20例,可5例,差2例.术后10例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2例肿瘤复发,3例死亡. 结论 CTA及三维重建能精确测量髂总动脉外径、腹主动脉外径及低位肾动脉下缘与腹主动脉分叉之间距离,可指导球囊型号选择以及术中球囊定位.骨肿瘤术中应用CTA辅助下球囊临时阻断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保持术野清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

  • 急性腓动脉缺血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佘康;张宪生;尹杰;郭宏杰;成功;王维亮

    目的 首次提出“急性腓动脉缺血综合征”的概念,探明其典型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为急性腓动脉缺血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3例急性腓动脉缺血综合征患者,其中男2例,女1例;年龄57、68、71岁.均存在典型的“腓动脉供血区苍白/发红+腓肠肌剧痛+足下垂”三联征,查体均有腓肠肌外下方局限性压痛;患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均可触及搏动;凝血功能和生化检验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或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明显升高;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均发现患肢腓动脉近端狭窄.入院后予以静脉溶栓、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治疗. 结果 3例患者治疗后下肢肿胀、疼痛、乏力症状明显好转,凝血功能和生化检测示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逐渐降低;治疗9~13d后好转出院,随访1年症状无复发. 结论 急性腓动脉缺血综合征是一类特殊类型的急性下肢缺血,以“腓动脉供血区苍白/发红+腓肠肌剧痛+足下垂”三联征为主要特点,需早期行积极抗凝及血管再通治疗.

  • 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肋软骨组织量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永振;何乐人;刘雳;陈威威;蒋海越;尚巧利

    目的 通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测量肋软骨形态学参数并评价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探讨该技术在肋软骨组织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2013年3月-8月拟接受八大处法耳廓再造术的75例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男49例,女26例;年龄5岁7个月~32岁7个月,平均8岁5个月.体重21~82 kg,平均29.5 kg.根据患者年龄、体重选择扫描参数,采用64排螺旋CT机扫描双侧第1~12肋,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三维重建肋骨及肋软骨图像;观察VRT图像中肋软骨形态,测量MIP图像中肋软骨近肋骨处宽度(W)及肋软骨全长(L).于术中取肋软骨后即刻测量肋软骨近肋骨处宽度(W')及肋软骨全长(L').比较CT及实际测量结果,分析结果一致性. 结果 VRT图像显示肋骨及肋软骨形态清晰、逼真,立体感强.共测量手术相关的192根肋软骨.肋软骨近肋骨处宽度W为(9.69±1.67)mm,W,为(9.73±1.64)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00,P=0.073);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检验示Cronbach,s α=0.993.肋软骨全长L为(83.03±23.86)mm,L,为(81.83±16.43)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67,P=0.173):ICC检验示Cronbach's α=0.904;线性回归分析示L=1.28×L'-21.93(R2=0.780,F=673.427,P=0.000).CT测量值与实际值一致性较好. 结论 根据患者年龄、体重选择合适扫描参数,经测量MIP三维重建图像获得的肋软骨宽度、长度与实际值符合度达95%以上,且图像所示长度与实际值满足线性回归,能够较为精确地判断肋软骨组织量,配合VRT三维重建技术得到的肋软骨形态学图像,可为整形外科临床应用提供准确参考.

  • 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杨新明;左宪宏;贾永利;程跃飞;章鹏;任义行

    目的 比较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以及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方法 对比分析2002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符合选择标准的148例胸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A组78例采用单纯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B组70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联合后路内固定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累及椎体节段及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分级、脊柱后凸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临床疗效指标(VAS评分、ASIA分级、Cobb角及ESR),影像学检查植骨融合情况以及内固定物有无松动、断裂. 结果 A组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3例再次出现较大椎旁和/或腰大肌脓肿;B组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例术后出现气胸.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术中出血量亦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8个月,平均25个月.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ESR、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05);术后同一时间点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明显,术后3个月A组ASIA分级C级1例、D级14例、E级63例,B组C级1例、D级11例、E级5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68,P=0.682).术后两组患者植骨均融合;A组融合时间(8.7±0.3)个月,B组(8.6±0.4)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1,P=0.601);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 结论 胸腰椎布鲁杆菌性脊柱炎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 下腰椎前入路手术相关自主神经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作者:官建中;陈先帅;吴敏;王照东;周建生;肖玉周

    目的 对下腰椎椎前自主神经丛进行解剖观察,了解该区域自主神经丛的形态、位置特点,为下腰椎前入路手术中自主神经的保护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19具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男15例、女4例;年龄44~78岁,平均64岁.确定腹中线(胸骨上窝中点和耻骨联合中点的连线)后,观察腹主动脉丛(abdominal aortic plexus,AAP)、肠系膜下丛(inferior mesenteric plexus,IMP)、上腹下丛(superior hypogastric plexus,SHP)的走行、其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腹中线的位置关系. 结果 AAP、IMP主要呈网状分布于腹主动脉前方,两神经丛的神经纤维在腹主动脉左侧较右侧更加密集.SHP主干形态变异较大,分为4种类型.SHP主干长度为(59.38±12.86)mm、宽度(11.25±2.92) mm.SHP主干主要位于腹中线左侧(10具,52.6%)、下腰椎前(13具,68.4%),主干向下延续为左、右腹下神经. 结论 行下腰椎前入路手术时,可以考虑从椎体右侧进行显露,将自主神经和血管作为一整体移动,不必单独分离解剖神经丛,从而大限度避免神经损伤.

  • 经椎板间隙开窗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作者:陈太勇;龙凌丽;曹广如;蔡玉强;廖文波

    目的 探讨经椎板间隙开窗、椎管减压、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11月-2012年11月,对5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行经椎板间隙开窗、椎管减压、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其中男40例,女18例;年龄25~58岁,平均48岁.骨折根据Denis分型均为爆裂骨折(B型).脊髓损伤程度根据美国脊柱损伤委员会(ASIA)分类标准:A级5例,B级18例,C级20例,D级14例,E级1例.根据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内骨折块CT分型:A型5例,B1型20例,B2型10例,C型23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0h~9d,平均7.2 d.手术前后行CT检查计算伤椎椎管狭窄率,摄X线片测量伤椎相对高度评估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评估后凸矫正情况,通过ASIA分类标准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5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1年CT示伤椎椎体内植骨部分吸收,但伤椎骨折均愈合,无螺钉松动及断钉、断棒现象发生.术前和术后1年伤椎椎管狭窄率分别为47.56%±14.61%和1.26%±0.62%,术后1年较术前明显恢复(t=24.46,P=0.00).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和取出内固定物后3个月Cobb角分别为(16.98±3.67)、(3.42±1.45)、(3.82±1.60)、(4.84±1.70)°,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伤椎相对高度分别为57.10%±6.52%、96.26%±1.94%、96.11%±1.97%、96.03%±1.96%,术后各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术后1年56例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3级改善,ASIA分级为A级1例,B级4例,C级10例,D级23例,E级20例. 结论 经椎板间隙开窗、椎管减压、伤椎椎体内植骨在椎管充分减压同时,椎体内植骨重塑了椎体形状和高度,伤椎愈合良好,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有效方法.

  • 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联合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

    作者:李泽龙;黄宾;刘喜彬;陈庆洲;蔡习炜;郑永佳

    目的 探讨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联合健侧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桥式移位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3年8月,收治小腿及足踝部创面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11~65岁,平均37.6岁.伤后至该次手术时间为14~36 d,平均22.3 d.创面部位:足底及足跟部5例,足背部2例,踝部4例,小腿中下段14例,小腿上段4例.创面范围为5 cm×3cm~19cm×9cm.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带蒂逆行或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桥式移位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6cm×4cm~22cm×11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植皮修复.术后3~4周行皮瓣断蒂术并拆除并腿固定. 结果 术后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成活.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2个月.皮瓣外观良好,足底感觉恢复良好,行走后无破溃. 结论 与交腿固定相比,组合式外固定架并腿固定方法简便,固定牢靠,患者体位舒适,可允许关节活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不牺牲小腿主干血管,能重建感觉,是修复小腿及足踝部创面有效方法之一.

  • 生物补片在会阴疝盆底重建中的应用

    作者:费阳;李基业;田文

    目的 探讨应用生物补片以Onlay-Reinforce技术修补会阴疝的疗效. 方法 2005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9例腹腔镜下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后会阴疝患者.男3例,女6例;年龄61~78岁,平均70岁.Miles术后1~9个月,平均4.5个月发生会阴疝.初症状均为会阴部胀痛,后逐渐出现可复性包块,均无肠嵌顿.手术以原会阴切口入路,应用生物补片以Onlay-Reinforce技术进行修补. 结果 术中测量疝环面积为9.8~20.5 cm2,平均16.0 cm2;应用生物补片面积58~80 cm2,平均70.2 cm2.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60.6 min;术中失血量10~80mL,平均50.5 mL;术后住院时间4~7 d,平均5.9 d.术后1例患者出现尿潴留,延长导尿管留置至7d后缓解.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5~60.7个月,平均37.8个月.无慢性疼痛、明显异物感,无疝复发. 结论 应用生物补片以Onlay-Reinforce技术修补Miles术后会阴疝是一种有效术式.

  • 医用金属碎屑吸附装置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作者:尹庆伟;张海彬

    目的 介绍一种医用金属碎屑吸附装置并探讨其在锁定钢板内固定取出术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5月,对83例患者行锁定钢板内固定取出术.男44例,女39例;年龄21~59岁,平均35.4岁.内固定取出术距骨折内固定术时间为16~40个月,平均22.6个月.其中9例(32枚)锁定螺钉滑扣取出困难,采用锰钢钻打磨锁定螺钉尾帽和螺纹的方法,使钢板和螺钉分离后取出;打磨过程中,4例(16枚)使用医用金属碎屑吸附装置(A组),5例(16枚)未使用(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滑扣螺钉单钉取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金属碎屑残留量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术中共拆除锁定螺钉658枚,其中滑扣螺钉32枚,总滑扣率为4.86%.3.5 mm及4.5 mm或5.0 mm锁定螺钉滑扣率分别为6.53%、2.31%,内固定时间<2年及>2年的锁定螺钉滑扣率分别为3.21%、6.08%.A组手术时间、滑扣螺钉单钉取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金属碎屑残留量评分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1例发生再骨折、术后1例发生切口感染,A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术后随访8~35个月,平均23.4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异位骨化发生. 结论 锁定钢板取出术中取出滑扣螺钉时,使用医用金属碎屑吸附装置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金属碎屑残留和术中出血量.

  • 分期治疗下肢长段感染性骨缺损

    作者:刘重;徐虹;张朝;吴勐;滕云升;陶胜林

    目的 探讨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结合游离腓骨移植两阶段治疗下肢长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12例下肢长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男9例,女3例;年龄19~46岁,平均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7例,压砸伤3例,机器挤压伤2例.其中股骨缺损3例,胫骨缺损7例,跖骨缺损2例;骨缺损长度6~ 14cm,平均8 cm.9例胫骨及跖骨缺损合并创面范围为5.0 cm×3.0 cm~8.0 cm×4.0 cm;3例股骨缺损合并窦道形成.受伤至手术时间1~4个月,平均2个月.一期清创后应用骨水泥占位器充填骨缺损处,9例合并软组织缺损者同时行皮瓣修复;6周后行二期手术,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行游离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移植腓骨长度7~22 cm,平均14 cm.10例腓骨移植携带皮瓣,皮瓣范围6.0 cm×4.0 cm~10.0 cm×5.0 cm. 结果 术后创面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12~18 d,平均14d.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7个月.骨愈合时间为4~6个月,平均5.5个月.移植腓骨携带皮瓣外形良好,均未行二期皮瓣整形.术后供区功能满意,无踝关节功能障碍及胫骨应力骨折发生.末次随访时采用Enneking下肢功能评分为20~28分,平均25分. 结论 一期应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有利于控制感染,二期腓骨移植可提高骨缺损愈合率,是治疗下肢长段感染性骨缺损的理想方法.

  • 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初步应用

    作者:左康康;覃巍;郭青;帕拉提·阿巴拜克力;乔培柳;沈明荃;银乐乐;潘奇林;徐小雄

    目的 探讨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技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 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53例股骨干骨折.其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16~52岁,平均38.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8例,高处坠落伤11例,摔伤7例,挤压伤4例,其他伤3例.开放骨折3例,均为Gustilo Ⅰ度损伤;闭合骨折50例.骨折位于股骨上段17例,中段29例,下段7例.骨折按Winquist分型:Ⅰ型7例,Ⅱ型8例,Ⅲ型22例,Ⅳ型16例;按AO分型:32-A型18例,32-B型28例,32-C型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11d,平均5d.均采用电磁导航下远端交锁髓内钉植入治疗. 结果 53例交锁髓内钉的远端锁钉均在电磁导航下完成,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达100%;锁钉时间5.0~9.5 min,平均7.0 min.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皮肤坏死、感染、窦道形成等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5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9个月.1例出现臀部疼痛、臀中肌肌力减弱,取出髓内钉后症状消失.随访期间无断钉、退钉、感染、再骨折、外展肌无力、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22周,平均14.5周.术后8个月随访49例患者,Lysholm评分获优44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8%. 结论 电磁导航系统定位精度高、锁钉时间短、无辐射、安全可靠,应用该系统行远端交锁髓内钉植入可取得较好的早期临床效果.

  • 微创建立大鼠慢性肩袖损伤模型

    作者:丁舒晨;田臻;马超然;方学伟;虞荣斌;邱裕生;王丽莎;尹战海

    目的 模拟肩峰撞击征微创建立大鼠慢性肩袖损伤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慢性肩袖损伤的机制和治疗方法奠定基础. 方法 设计并应用3-D打印技术,以聚醚醚酮材料制备肩峰撞击征大鼠模型植入物.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77.25±22.03)g.随机取一侧肩关节作为实验组,于肩峰内侧刺入植入物并贴三角肌后缘从肩峰外侧刺出,4号蚕丝线固定植入物后剪去其穿刺部.其中24只大鼠对侧肩关节不作任何处理,为正常对照组;余24只对侧肩关节同上法刺入植入物后即刻取出,作为假手术组.术后4d开始驱赶大鼠跑步(下倾13.5°、17 m/min),每天1次,每次30 min.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2、4、6、8周分别取12只大鼠处死,取双侧肩关节标本,作硬组织切片并Van Gieson染色,组织学观察冈下肌腱病理变化. 结果 术后大鼠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无感染发生;大鼠跛行2~3 d,4d后基本恢复正常.组织学观察示: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冈下肌腱边缘光滑,无内部分层及断裂表现.实验组植入物定位准确,无移位;存在4种典型病理改变,其中冈下肌腱滑囊面部分断裂仅出现于2周(5只)和4周(2只),两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冈下肌腱内部分层撕裂主要出现在4周(10只)和6周(11只),与2周(2只)、8周(2只)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冈下肌腱关节面部分撕裂主要出现在6周(8例),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冈下肌腱全层撕裂主要出现于8周(10例),与其余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创条件下采用肩峰撞击征大鼠模型植入物成功建立了大鼠慢性肩袖损伤模型,该模型病理改变与慢性肩袖损伤临床病理进展相似度较高.

  • 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的手术治疗

    作者:胡晓川;向明;杨国勇;陈杭;唐浩琛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且获完整随访的8例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2例,女6例;年龄43~65岁,平均55岁.致伤原因:跌伤6例,电动自行车伤l例,交通事故伤1例.均为新鲜闭合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5d,平均5.9 d.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充分显露,采用由后向前的3.0 mm Herbert加压螺钉结合后外侧2.4 mm或2.7 mm锁定加压支撑钢板固定,及关节面软骨下骨冠状面横行1.0 mm克氏针或3.0 mmHerbert螺钉固定,修复损伤的内、外侧副韧带.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X线片示7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5周;1例骨折不愈合,X线片示持续存在骨折线伴肱骨小头骨折块部分吸收.随访期间无内固定物失效、肱尺关节不稳定、创伤后骨关节炎、尺神经炎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患肘关节活动范围:伸肘0~40°,平均25.0°;屈肘100~135°,平均116.3°;前臂旋前60~70°,平均61.3°;旋后80~90°,平均81.3°.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为64~96分,平均81.1分;获优2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7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0~3分,平均1分. 结论 对于Dubberley 3B型肱骨小头-滑车骨折,早期解剖重建肱骨小头和滑车,修复损伤的内、外侧副韧带,术后早期主动活动锻炼,可获满意疗效.

  • 单髁置换术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初期疗效

    作者:马广文;尹宗生;黄斐;王清;尹勇;王浩;吴云峰;李家华

    目的 探讨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初期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3年10月,采用Oxford Ⅲ单髁系统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60~72岁,平均67.2岁.病程3~5年,平均3.7年.膝内侧负重痛或行走痛,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8±1.4)分.术前均行下肢负重全长位及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显示为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按照Ahlback分期标准,Ⅱ期8膝,Ⅲ期10膝;膝关节活动度(1123±11.3)°,膝关节内翻畸形(13.2±1.3)°.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为(59.0±6.4)分.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关节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8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50个月,平均28个月.均无假体松动、脱位及对侧间室和髌股关节病变.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2.8±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0,P=0.00).膝关节HSS评分为(92.0±3.1)分,获优12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4.4%;HS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69,P=0.00).膝关节活动度为(115.2±10.2)o,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23).膝关节内翻畸形为(6.8±2.1)°,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99,P=0.00). 结论 UKA治疗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初期疗效,中远期疗效还需更长时间随访观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石永新;李富琴;谭文甫;刘金华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内固定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2年8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69例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 36例(PFNA组),LCP 33例(LCP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侧别及AO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总出血量、术后患者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早期(3个月内)、晚期(12个月以上)并发症发生情况.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 结果 PFN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下地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LCP组(P<0.05),但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LCP组(P<0.05);两组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6,P=0.096).两组患者均获随访,PFNA组随访时间12~24个月,LCP组15~30个月.X线片复查示,PFNA组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2.667±2.527)周;LCP组1例骨折未愈合,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13.364±1.19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3,P=0.154).术后12个月PFNA组Harris评分为(84.611±7.076)分,LCP组为(81.785±7.50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26,P=0.109).PFNA组6例(16.7%)发生早期并发症、2例(5.6%)发生晚期并发症,LCP组分别为3例(9.1%)、3例(9.1%),两组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871,P=0.481; x2=0.320,P=0.665). 结论 PFNA及LCP治疗老年外侧壁薄弱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疗效,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劣.

  • 人工韧带修复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吴子征;王炳;曹云;赵毅;王以进

    目的 探讨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人工韧带修复后的生物力学特性,为临床应用人工韧带提供依据. 方法 取8具16个正常成人新鲜踝关节标本,分为韧带正常组(A组)、韧带损伤组(B组)、人工韧带内固定组(C组)和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D组).取各组标本行生物力学测试,比较下胫腓联合分离位移、应力遮挡效应、强度和刚度、接触面积及压力差异. 结果 生理载荷下以及联合外旋力矩后,C组下胫腓联合分离位移显著低于B、D组(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胫、腓骨应力遮挡率显著低于D组(t=-71.288,P=0.000;t=-97.283,P=0.000).C组胫骨应力强度高于A、D组(P<0.05),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腓骨应力强度高,A组次之,D组低,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间剪切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胫骨轴向刚度小于A、C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腓骨轴向刚度大于A、D组(P<0.05),A、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胫、腓骨剪切刚度大,D组次之,A组小,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接触压力逐渐增加,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人工韧带修复稳定性可靠,顺应性好,应力遮挡少,能更好恢复踝关节面接触面积,减少应力集中.

  • 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

    作者:杨勇;蔡志明;陈山林;李忠哲;田光磊

    目的 探讨背侧腕骨间韧带关节囊固定术(dorsal intercarpal ligament capsulodesis,DILC)治疗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DILC治疗12例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男10例,女2例;年龄20~66岁,平均42岁.均为跌倒时手部撑地致伤,受伤至手术时间3~19个月,平均8个月.患者舟月间隙>3mm,舟月角>60°,并伴腕关节疼痛和功能受限.术前患侧手部握力为(25.4±8.2)kg,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56.7±11.5)、(52.0±15.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6.3±1.4)分,肩臂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为(39.5±7.4)分.按照Garcia-Elias分期标准均为4期,即舟月骨间韧带完全损伤,容易复位.8例伴背侧插入节段不稳定. 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15.9个月.X线片示,术中腕骨排列异常获完全纠正,拔针后1个月7例(58%)舟月分离复发;术前、拔针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舟月间隙、舟月角、桡月角、头月角及腕高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1.7±1.0)分、DASH评分(8.1±8.7)分,腕关节屈曲、背伸活动度分别为(46.8±7.2)、(42.0±9.0)°,患侧手部握力为(32.7±9.6)kg;以上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陈旧性静态型舟月分离患者,经DILC重建舟月骨间韧带不是理想术式,术后早期大多患者舟月分离恢复至术前水平.

  • 腺病毒介导Wnt10b基因调控人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周勇;邹昌;闵理;石锐;张闻力;罗翼;彭静;段宏;屠重棋

    目的 体外实验研究腺病毒介导Wnt10b基因表达与抑制对人BMSCs (human BMSCs,hBMSCs)成骨成脂分化的调控. 方法 取健康成人髂骨骨髓分离培养hBMSCs,取第4代细胞并分为4组:A、B、C组分别加入Wnt10b基因表达腺病毒载体、Wnt10b基因沉默(Wnt 10b-shRNA)腺病毒载体和空病毒转染细胞,D组细胞不进行转染作为空白对照组.各组进行成骨、成脂和无诱导培养,通过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和油红O染色检测Wnt10b对各组成骨成脂分化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成骨和成脂相关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和成脂相关蛋白表达,了解Wnt10b对hBMSCs成骨成脂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影响. 结果 成骨诱导培养后ALP染色4组均呈阳性,A组呈强阳性,B组染色弱;茜素红染色A组出现大量片状融合褐色矿化结节,B组见少许点状褐色矿化结节,C、D组出现大量点状褐色矿化结节.成脂诱导培养后油红O染色B、C、D组呈强阳性表现,其中B组强;A组散在小团状着色区,数量较其他组明显减少.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结果示:A组成骨转录因子和蛋白表达高于B、C、D组,B组低于C、D组;而成脂转录因子和蛋白表达与成骨转录因子及蛋白表达情况相反. 结论 Wnt10b基因高表达促进hBMSCs向成骨分化,低表达则促进成脂分化.

  • 基于兔BMSCs预血管化细胞膜片的体外构建

    作者:冯玉霞;汪洋;李琴;马东洋;任利玲

    目的 探讨构建预血管化细胞膜片新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取3周龄日本大耳白兔分离培养BMSCs,并在VEGF和bFGF作用下诱导其向血管内皮样细胞(endothelial like cells,ECs)分化(实验组),以未诱导细胞作为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貌,并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及CD31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将第2代BMSCs以9×104个/cm2密度体外培养14 d形成未分化细胞膜片,将BMSCs诱导14 d获得的ECs以5×104个/cm2密度接种在细胞膜片上(A组)培养3、7、14d,以单纯未分化的兔BMSCs膜片为B组,BMSCs诱导14d获得的ECs单独培养为C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网络形成,并行CD31免疫荧光染色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原代BMSCs呈长梭形;诱导分化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呈“铺路石”样.实验组vWF及CD31免疫荧光染色均呈阳性,而对照组均呈阴性.A组BMSCs诱导14d后的ECs接种至未分化的BMSCs膜片上3、7、14d后,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镜下可见空泡样、网状结构形成;CD31免疫荧光检测显示了进行性管腔形成过程;HE染色显示了微血管管腔的形成.B、C组未观察到类似改变. 结论 BMSCs在合适条件下可诱导形成ECs;将由BMSCs诱导分化形成的ECs接种至未分化BMSCs膜片上,可在体外形成具有血管网络结构的预血管化膜片,为工程化血管组织构建提供了新方法.

  • 负载BMP-2质粒的脂多糖胺纳米囊泡转染大鼠BMSCs的研究

    作者:关云;王琴梅;陈盈;滕伟;黄洪章

    目的 应用脂多糖胺纳米囊泡(lipopolysaccharide-amine nanopolymersomes,LNPs)作基因载体,评价其与目的基因复合及其在BMSCs中的转染情况,为LNPs介导的基因联合干细胞治疗骨缺损提供初步实验依据. 方法 制备加载了BMP-2质粒(plasmid of BMP-2,pBMP-2)的LNPs (plasmid-loaded LNPs,pLNPs);通过凝胶阻滞实验探究pLNPs与pBMP-2结合能力随pLNPs中N元素和P元素比例(N/P)变化的关系;透射电镜及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pLNPs (N/P=60)形貌;动态光散射仪检测其粒径及Zeta电位;探究pLNPs耐酶解能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体外转染大鼠BMSCs,探究不同N/P条件下pLNPs转染后细胞存活率、转染效率,及佳N/P条件下pLNPs转染BMSCs表达目标蛋白情况. 结果 当N/P≥1.5时,pLNPs可完全阻滞pBMP-2; N/P为60时,pLNPs在原子力显微镜下呈大小均一囊泡状,透射电镜下pLNPs呈典型的类球形空心囊泡状,直径(72.07±11.03)am;pLNPs粒径为(123±6)nm,Zeta电位为20 mV;pLNPs在4h内耐DNase Ⅰ酶解,6h时对核酸保护能力稍下降.细胞存活率随N/P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N/P为45时达大值,N/P≤90时细胞毒性分级为1级,可用于体内实验;pLNPs转染效率随N/P增加而增大,N/P为60时达大值;综合确定佳N/P为60.在N/P为60转染BMSCs条件下,4d内细胞持续高表达BMP-2. 结论 LNPs能高效压缩pBMP-2形成复合物纳米囊泡,保护目的基因不被酶解,较聚乙烯亚胺25k和Lipofectamine 2000有更高的转染效率及蛋白表达量.

  • 地震挤压综合征迟发性肌肉坏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钟洲;刘熹;张晖;裴福兴;黄富国;屠重棋;岑石强;周宗科;康鹏德

    目的 总结5·12汶川大地震期间5例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CS)患者伤后中期出现迟发性肌肉坏死的可能原因、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措施. 方法 5·12汶川大地震期间收治5例CS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5~35岁,平均23.4岁.肢体共17个受压部位,受压时间21~72 h,平均36 h.入院时病情危重,均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功能损害,合并多部位、大面积感染创面.伤后中期创面动脉性大出血后出现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随后出现迟发性肌肉坏死;伤后晚期坏死肌群与周围正常肌群形成明显界限并自然脱离,当创面肉芽屏障形成后,心率、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全身治疗主要为纠正肝、肾功能衰竭,抗感染、支持、输血等,局部早期加强引流、结合手术扩创,中期注意有限扩创,晚期进行创面换药及植皮覆盖创面. 结果 治疗后5例患者创面均愈合,皮肤干燥,无渗液、红肿、坏死、裂开及皮下积脓,愈合时间10~21个月,平均15.2个月.5例获随访13~45个月,平均19.6个月.均康复出院;随访期间无死亡,可佩戴假肢或扶拐活动. 结论 地震CS迟发性肌肉坏死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用于骨修复的研究进展

    作者:何彬;袁霄;张华;蒋电明

    目的 对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及用于骨修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和骨修复研究的文献,并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结果 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由氨基酸构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降解产物无毒性.自组装肽纳米纤维形成的微环境与细胞外基质高度相似,且生长因子的控释和功能基序的修饰显著提高了该材料的生物活性.大量体外细胞复合培养及动物体内骨缺损修复实验结果显示,该支架可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和分化,且有利于体内新骨组织形成. 结论 自组装肽纳米纤维支架有望成为理想的骨修复材料,但其生物力学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 富血小板血浆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付维力;李棋;李箭

    目的 总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在临床骨科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方法 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PRP在临床骨科中应用的相关研究,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近年来有大量PRP应用于骨、软骨、韧带、肌腱、肌肉和其他软组织的临床研究报道,涉及骨缺损/骨不连、脊柱融合、骨关节炎和软骨损伤、韧带重建后的愈合、肌肉拉伤、肌腱末端病和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多种疾病,但其结果不一. 结论 PRP因来源于自体、取材简便、以生物学修复为目标及肌肉骨骼系统组织修复潜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但目前PRP应用于骨科实践仍缺乏统一公认的应用标准和可靠的临床指南,尚需要更大样本、更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来进一步支持其应用于骨科临床各种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刘军;孙云波;王磊;张东亮;张宇;孙振辉

    目的 总结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meniscal root tears,MRTs)的病因以及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MRTs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MRTs可分为急性创伤性损伤和慢性退行性损伤两类;MRI检查是确诊MRTs的有效方法,综合半月板突出、“鬼影征”、半月板根部线状缺损等可提高确诊率.慢性退行性损伤以保守治疗或部分半月板切除术为主;急性创伤性损伤采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根部修复,可有效恢复半月板根部解剖结构和功能,进而延缓膝关节退变发生. 结论 MRTs诊断主要依赖MRI,确诊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一般可获得良好近期疗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观察.

  • 丝素蛋白生物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陆史俊;左保齐;刘洪臣

    目的 总结丝素蛋白生物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方法 广泛查阅丝素蛋白生物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比较总结. 结果 丝素蛋白可被加工成水凝胶、薄膜、纳米纤维、三维多孔支架等多种不同形态,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生物降解慢、降解产物无毒、机械强度高等优点.同时,通过种植干细胞、适当的化学修饰以及负载生长因子、无机物等,丝素蛋白生物支架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变得更为广泛. 结论 丝素蛋白在骨组织工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制备出各种符合组织工程、器官重建等实际需要的生物支架仍需进一步研究.

  • 自体游离体“瓶塞法”治疗膝剥脱性骨软骨炎并软骨下囊肿一例

    作者:李晓武;黄泽鑫;桑莉莉;李敏龙;许树柴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6岁.2013年6月因双膝关节反复疼痛8年、加重1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左侧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左膝活动度0~135°.左膝Lysholm评分56分,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KOOS)症状50分、疼痛75分、日常生活活动88分、体育及娱乐活动45分、生活质量44分.双膝X线片及MRI示:双膝关节内游离体形成;左膝关节股骨外侧髁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OCD);脱离型),骨软骨缺损大小约1.2 cm×1.1 cm×1.0 cm(图1).患者为瘢痕体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4
1996 01 02 03 04
1995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