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儿科学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中华小儿外科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 Surgery 중화소아외과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 影响因子: 0.8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006
  • 国内刊号: 42-115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9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袁继炎
  • 类 别: 儿科学
期刊荣誉:
  • 产前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的治疗与预后

    作者:荆玉雷;沈淳;郑珊

    目的 总结新生儿在产前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geal teratoma,SCT)的治疗与预后.方法 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本院共收治41例新生儿SCT,产前与生后诊断分别为13、28例.收集产前组瘤体孕期变化及出生资料,并比较两组生后治疗及预后情况,总结产前诊断组的转归与预后.结果 产前组5例在22~28周诊断,8例在28周后诊断;9例孕期随访时间≥6周,肿块均进行性增大;10例剖宫产中1例瘤体破裂.比较产前、生后诊断组的术前准备时间[(3.83±2.12)d比(5.64±2.92)d]、足月儿术后伤口感染率(0/9比9/24)和术后住院时间[(12.73±3.47)d比(16.71±8.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前肿瘤皮肤破溃率、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和抗生素使用时间,产前组虽有优势,但不具统计学意义.39例随访8~90个月,3例复发(7.69%);产前组1例复发接受化疗;生后组2例复发,1例化疗.目前均存活.结论 巨大或实性为主的SCT术后复发和恶变风险增加.产前诊断SCT接受早期规范化诊治具有一定优势.加强产前管理、生后积极治疗、术后密切随访,即使复发,患儿仍能取得良好预后.

  • 自制儿童并指间皮肤牵张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梅海波;赫荣国;刘昆;伍江雁;唐进;叶卫华;胡欣;谭谦;朱光辉

    目的 研制一种用于儿童皮肤性并指畸形的外固定装置——“儿童并指间皮肤牵张器”,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1年3月开始至今,采用自行设计、研制的“儿童并指间皮肤牵张器”治疗儿童并指畸形共6例,均为第三、四指并指畸形,并指类型均为单纯皮肤性并指,右侧4例,左侧2例.安装并指间皮肤牵张器后,逐渐牵开并指间皮肤和软组织,达到预定设计要求后,二期行并指间皮肤牵张器拆除、并指分离术.从临床外观和功能评价其疗效.结果 本组6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9个月(4~15个月).6例均顺利采用并指间皮肤牵张器行并指间皮肤软组织牵张,二期行并指分离术时均不需要行游离植皮,指蹼重建满意,几无瘢痕,近期的临床外观满意.2例术前存在近侧指间关节僵硬、术后无改善;2例出现牵张过程中的甲床移位、并指分离时行甲床成形术;2例出现腕部固定针之针道感染,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结论 “儿童并指间皮肤牵张器”应用于儿童的并指分离,其外固定装置设计合理、安装简单、并指间皮肤软组织牵张可靠、无需植皮,并指分离后外观功能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人骺板软骨细胞与丝素支架的体外共培养研究

    作者:张亚;来伦庆;甄允方;徐大鹏;王晓东

    目的 观察人骺板软骨细胞与丝素支架在体外进行共培养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将第一代人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支架)在体外进行复合、培养.用倒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MTT等方法,观察细胞与丝素材料在体外的生物相容性.结果 人骺板软骨细胞在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上生长良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大量增多.结论 人骺板软骨细胞与可降解的多孔丝素材料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希望作为构建组织工程骺板理想的细胞和支架.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和类缘病中的应用

    作者:殷敏智;马靖;张忠德;施诚仁

    目的 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先天性巨结肠和类缘病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年来的6例先天性巨结肠(HSCD).2例肠神经元性发育异常症(IND)、14例HSCD+ IND和4例神经节发育不良症的手术切除标本,4例对照标本和5例肠黏膜活检标本.选择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 9.5)、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和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作为单抗,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的染色情况.结果 正常肠壁黏膜下层和肌间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束对PGP9.5均显著着色,黏膜层,黏膜下层可见较多纤细的神经纤维.组织蛋白酶D仅对神经节细胞染色,成熟的神经节细胞染色强,未成熟的神经节细胞染色弱;神经纤维不表达.CR神经节细胞有表达,正常肠壁黏膜层和黏膜下层可见中等量纤细的神经纤维.HSCD、IND和神经节发育不良症肠壁的PGP9.5、组织蛋白酶D和CR都有各自的不同表达.结论 本组研究显示CR免疫组化可用于直肠黏膜吸引活检病理诊断先天性巨结肠;PGP 9.5和CR在辨认未成熟神经节细胞方面优于组织蛋白酶D染色;PGP 9.5、组织蛋白酶D和CR免疫组化染色有辅助病理诊断HSCD、IND和肠神经节发育不良症的作用.

  • 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修复儿童小腿创面

    作者:吴必华;魏在荣;唐修俊;孙广峰;金文虎

    目的 探讨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转移修复儿童小腿创面可行性.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对5例儿童小腿创面采用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转移修复,年龄4岁7个月至13岁.创面范围为4 cm×4 cm~7 cm×6 cm.皮瓣范围5 cm×5 cm~8 cm×7 cm,蒂长5~7em.3例皮瓣穿支位于小腿中下1/3附近,2例皮瓣穿支位于小腿中上1/3附近.2例胫骨骨折.供区植皮修复.结果 5例皮瓣完全成活,无一例出现血管危象或皮瓣坏死.伤口一期愈合、供区植皮完全成活.术后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外形良好.12个月后随访骨折痊愈.患儿生长发育及下肢功能未见异常.结论 儿童可切取胫后动脉穿支蒂混合供血皮瓣,该皮瓣可修复小腿创面,手术简单,血供可靠.

  • 小儿心脏术后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的菌群分布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玮璠;单雪峰;马松峰

    目的 研究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后中心静脉导管培养的菌群分布情况以及导管培养阳性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科学管理中心静脉导管,降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提供方法.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连续两年对334例0~14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进行尖端细菌培养加药敏.结果 334例中心静脉导管共培养出43株病原菌,培养的阳性率为12.57%.常见的病原菌是鲍曼不动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药敏结果显示氨苄西林耐药率高;革兰氏阳性球菌药敏结果显示红霉素耐药率高.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术中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越长,ICU停留时间越长,细菌培养的阳性率越高;阳性率与手术类型、导管置人位置无关.结论 中心静脉导管作为小儿心脏手术后留置的生命通道,也是临床院内感染的主要来源.加强无菌操作观念,尽量在3d内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降低导管相关感染.

  • 腹腔镜在小儿性发育障碍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白东升;叶辉;邱颖

    目的 探讨腹腔镜在小儿性发育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我们收治32例尿道下裂合并隐睾患儿,均行腹腔镜性腺探查,其中有12例性发育障碍患儿,本文对该组12例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患儿经腹腔镜性腺探查及活检,明确诊断后,切除与确定性别不符的性腺、内生殖管道(卵巢及输卵管)、尽量保留男性性腺.术后未见明显手术并发症,所有患儿均按男孩抚养,性腺切除术后6~9个月行尿道成形术.随访2~16个月,平均12.5个月,患儿保留之性腺与外生殖器发育基本正常,社会性别与生长发育基本协调.结论 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性发育障碍患儿的诊断及治疗优势明显,该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实践.

  • 儿童肠套叠住院趋势分析

    作者:张荣鹏;张志亮;赵涛

    目的 通过对临沂市6年中儿童肠套叠的发病趋势及复发特点分析,探讨当地儿童肠套叠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复发规律,为预防儿童肠套叠的发生和对疾病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2011年入院的所有肠套叠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初发和复发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6年来共收治1805例,其中男1282例,女523例,男:女=2.45:1.空气灌肠整复1451次,手术354次,整复成功率80.39%.其中133例复发181次,复发率10.03%,男99例,女34例,男:女=2.91:1.再次空气灌肠整复163次,整复成功率90.05%.初次发病后6个月内复发122次,占67.4%.3岁以下患儿占复发患儿的85.08%.2岁以下儿童肠套叠年平均发病率为222.50/10万.术中发现17例肠套叠由于继发因素引起,3岁以上有10例.结论 空气灌肠是治疗儿童肠套叠的有效措施,也是治疗复发性肠套叠的有效手段.3岁以下儿童是防治肠套叠的重点人群,初次发病后6个月内是预防肠套叠复发的关键时期,3岁以上儿童应警惕继发性肠套叠的可能.回盲部解剖异常可能是导致肠套叠复发的主要原因.

  • 儿童动脉瘤样骨囊肿的激素注入与病灶刮除并植骨手术效果比较

    作者:杨劼;张建立;郭源

    目的 比较激素注入与病灶刮除、植骨手术治疗儿童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收治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患儿共48例.其中,激素注入治疗的患儿25例;病灶刮除、植骨治疗的患儿23例.平均随访时间2~10年,平均(4.60±1.76)年.采用Neer/Cole分级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男女发病比例为1.67:1,发病年龄2~15岁平均(7.77±1.67)岁.激素注入治疗组25例,治愈率68.0%,刮除植骨治疗组23例,治愈率73.9%,两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坐骨、髋臼周围等不易手术显露部位,均采用多次激素注入治疗,效果良好.年龄、发病部位及Enneking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 激素注入治疗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合并症轻微,可以反复操作等优点.对于手术难以显露的病变部位(如:坐骨、髋臼周围等),应首选该治疗方法.

  • 神经母细胞瘤SP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增殖功能分析

    作者:邢莉莉;沙永亮;吴晔明

    目的 检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及WN中是否存在侧群(side population,SP)细胞,并研究该SP细胞是否具有干细胞某些生物学特性.方法 经Hoechst33342荧光染料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并分选SP细胞,并再次经流式细胞仪分析验证.采用免疫荧光及RT-PCR分析SP细胞ABCG2,CD133的表达情况.MTT法分析SP细胞及NSP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H-SY5Y及WN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在0.2%~1.3%左右,维拉帕米阻断后减少为0.1%~0.5%左右.免疫荧光及RT-PCR分析表明SP细胞表达ABCG2及CD133.MTT证实SP细胞与NSP细胞的增殖能力有差异(P<0.05).结论 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细胞中的SP细胞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

  • 背侧白膜紧缩在尿道下裂阴茎下弯中的应用

    作者:陈诚豪;张潍平;孙宁;田军;李明磊;宋宏程;白继武;黄澄如

    目的 回顾总结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手术治疗,探讨阴茎背侧白膜紧缩在尿道板切断后残留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病例中的应用.方法 我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管状尿道成形术(Duckett法)修复合并阴茎下弯的尿道下裂746例,平均年龄3.1岁.切断尿道板,松解尿道板以及尿道周围纤维索带,做阴茎海绵体人工勃起试验检查阴茎下弯矫正效果,对残留阴茎下弯病例做背侧白膜紧缩.术后随访6个月,了解术后效果以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组病例中,应用Duckett手术611例,其中207例行背侧白膜紧缩;对于尿道缺损长的病例应用Duckett+Duplay手术135例,其中63例行背侧白膜紧缩.应用白膜紧缩共270例,出现并发症56例,未应用白膜紧缩共476例,出现并发症120例.需要应用背侧白膜紧缩病例中,阴茎体型病例比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病例少(P<0.001),Duckett组的病例较Duckett+ Duplay组应用少(P=0.005).应用白膜紧缩与未应用白膜紧缩两组比较,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膜紧缩后的病例无阴茎头血供障碍者.结论 利用背侧白膜紧缩方法矫正尿道下裂在尿道板切断后残留阴茎下弯的病例中应用效果满意.

    关键词: 尿道下裂 阴茎 尿道
  • 儿童足跟部严重损伤的骨及软组织修复

    作者:胡长青;王顺义;马战备;张志桐;李辉;史占雷;孙建涛;马伟松;于涛

    目的 探讨儿童足跟部严重损伤的骨及软组织修复方法.方法 对9例(11侧患肢)儿童新鲜的足跟部严重损伤患儿急诊实施跟骨皮质包埋跟腱法修复跟骨及跟腱,腓动脉穿支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伴有足底皮肤缺损的患儿同时行腓肠外侧皮神经移位后用于感觉恢复,术后随访1年.结果 临床9例(11侧患肢)手术均顺利完成,所有跟骨及跟腱均愈合良好,皮瓣均成活,随访1年,皮瓣血运良好,质地柔软.踝关节屈伸平均达48°,接近健侧.修复足底的皮瓣共4例,感觉恢复达S3+,两点分辨率为7~10 mm.结论 儿童足跟部严重损伤采用跟骨皮质包埋跟腱法修复跟骨及跟腱,腓动脉穿支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其手术方式安全、可靠,腓肠外侧皮神经用于修复足底感觉时效果良好.

  • 男性大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影像学特征研究

    作者:王渭君;王智伟;杨宗;孙旭;朱泽章;朱锋;邱勇

    目的 研究Cobb角≥40°的男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弯型和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至2009年间在我院初诊并行手术治疗的AIS患儿影像学资料.根据术前站立位及Bending位X线片分析侧凸的弯型及范围,测量计算侧凸Cobb角、柔韧性、胸椎后凸等.将AIS患儿根据弯型的典型/不典型以及特征进一步分组,比较男女患儿弯型分布、各亚组间男女患儿的影像学特征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91例男性和260例女性AIS患儿,两者骨龄一致.男性不典型侧凸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患儿(20.9%比10.0%,P<0.01).在具有典型侧凸的患儿中,不典型特征的分布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但与女性AIS相比,男性AIS具有较高比例的单胸弯(46.2%比33.8%,P<0.01)及胸椎过度后凸(11.1%比2.0%,P<0.01).在具有结构性胸弯的典型侧凸中,男性患儿的胸弯Cobb角及胸椎后凸均较女性患儿大,胸弯柔韧性较女性小.结论 Cobb角≥40°的AIS患儿的弯型、侧凸Cobb角及柔韧性、胸椎后凸均存在性别差异.男性AIS患儿中不典型侧凸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儿.典型侧凸患儿中,男性AIS单胸弯进展的概率可能较女性患儿高.男性AIS结构性侧凸较女性患儿僵硬可能与其支具治疗和手术矫形的效果较差有关;在具有结构性胸弯的男性AIS患儿中,胸椎过度后凸并不表明神经系统一定存在异常.

  • 腹腔镜辅助下经扩大的脐孔切除新生儿寄生胎一例

    作者:李炳;陈卫兵;王寿青;刘树立;李龙

    寄生胎是一种极为罕见的畸形,其发生率为新生儿的50万分之一[1].腹部寄生胎常位于腹膜后,以往都采用剖腹的方法进行手术.本例采取腹腔镜辅助下经扩大的脐孔切除腹部寄生胎1例,现报道如下:患儿,男,23d,G1 P1,足月剖宫产.出生时的体质量为3400 g.因"发现腹部包块5个月余"入院.患儿母亲产前一直在我院产前门诊做产前检查,孕19周时B型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腹内有一囊性包块,当时直径仅约3 cm.产前多次B型超声检查发现随着胎儿的发育包块逐渐增大.出生后母乳喂养,大小便正常,但腹胀逐渐加剧,无呕吐.

    关键词:
  • 尿道下裂环境和基因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肖云实

    尿道下裂是男性小儿为常见的泌尿生殖器畸形之一,是因前尿道发育不全,导致尿道口达不到正常位置的阴茎畸形.尿道下裂可通过手术矫治,但仍可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经济及精神压力,甚至造成患儿心理障碍、人格扭曲等.发病率因人种而异,近年来呈上升趋势,目前北美地区尿道下裂发病率约为1/250[1],欧洲地区发病率约在0.3%~0.7%[2].研究表明环境和基因因素与尿道下裂密切相关.本文对近年来与尿道下裂相关的环境及基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 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病因及治疗

    作者:葛军涛

    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术后胆管炎是Kasai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影响预后重要的因素.所以防治术后胆管炎是BA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BA术后胆管炎病因及治疗的复杂性,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孕期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肛门直肠畸形末端直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

    作者:黄焱磊;郑珊

    目的 研究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胎鼠末端直肠肠神经发育的影响.方法 SD孕鼠30只,随机分成ETU组、ETU+GDNF组和对照组.孕10d,ETU组和ETU+ GDNF组经胃管注入乙烯硫脲;孕11d,ETU+GDNF组经尾静脉注入GDNF;孕20 d,剖宫取胎鼠.观察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胎鼠末端直肠GDNF表达水平.结果 1.ETU组和ETU+GDNF组的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率分别为51.4%、52.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①在有肛门胎鼠末端直肠中,三组的GDN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TU组:(0.051±0.004)%;ETU+ GDNF组:(0.058±0.004)%;对照组:(0.057±0.004)%,P>0.05];②在无肛畸形胎鼠末端直肠中,ETU+GDNF组的GDNF表达明显高于ETU组[(0.043±0.005)%比(0.028±0.005)%,P=0.0366]; ETU组和ETU+GDNF组的无肛胎鼠末端直肠中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各自的有肛门胎鼠组[ETU组:(0.028±0.005)%比(0.051 ±0.004)%,P=0.0012; ETU+ GDNF组:(0.043±0.005)%比(0.058±0.004)%,P=0.0285],ETU组和ETU+GDNF组的GDNF/actin灰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9±0.003比0.048±0.003,P<0.0001),在ETU+ GDNF组中表达显著上调.结论 外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虽不能阻断乙烯硫脲诱导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但可使末端直肠肠壁内GDNF基因表达上调,从而促进发育不良的ENS继续发育.

  • 幼兔逼尿肌无收缩模型的建立及影像尿动力学评估

    作者:文建国;苏志强;王庆伟;夏明亮;任川川;郭战;杨超;吕宇涛;张燕莎

    目的 建立幼兔脊髓横断(spinal cord transection,SCT)模型并对其进行尿动力学评估,为逼尿肌无收缩(Acontractile detrusor,ACD)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18只日本大耳白兔[体质量1.2~1.6 kg,平均(1.36±0.11) kg,7~9周龄]随机分为SCT组(n=12)和假手术(sham)组(n=6).SCT组采用改进的方法在第六腰椎水平横断脊髓并破坏骶髓,sham组于第六腰椎水平仅咬除棘突暴露脊髓.观察两组术后神经损害表现并进行影像尿动力学评估.结果 SCT组术后出现后肢瘫痪等脊髓损伤表现,sham组(n=6)未见明显神经损伤表现.影像尿动力显示SCT组家兔膀胱容量显著增加,大测压膀胱容量SCT组和sham组分别为(95.7±7.19) ml、(51.6±4.07) ml(P<0.001);膀胱顺应性、逼尿肌漏尿点压、排尿期大逼尿肌压力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此种脊髓横断方法能建立幼兔ACD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人神经母细胞瘤SD幼鼠模型后对肿瘤转移的影响

    作者:冯瑞华;王珊;白洁;向娟;朱辉;李发琪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入神经母细胞瘤SD幼鼠模型后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人神经母细胞瘤SD幼鼠模型120只,随机分为HIFU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60只,同时设正常对照组SD幼鼠60只不接种肿瘤也不接受任何处理;分别于治疗后3、14、28 d取靶区肿瘤组织(HIFU组)、肿瘤边缘皮肤肌肉组织和其他器官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观察肿瘤治疗和转移情况;并于当天治疗前,治疗后3、14、28 d取外周血,ELISA法检测VEGF、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①大体解剖及病理组织学观察,HIFU治疗组肿瘤转移率低于手术治疗组(P<0.05);②HIFU组治疗后血清VEGF蛋白的表达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比同期常规手术治疗组降低明显(P<0.01);手术组治疗后VEGF较治疗前降低,但仅在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治疗前比较,HIFU治疗后3、14、28 d荷瘤鼠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增加,CD4 +/CD8+比值升高,CD8+T淋巴细胞减少;手术组治疗后各时间点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IFU组和正常对照组的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手术组(P<0.05),CD8+T淋巴细胞低于手术组(P<0.05);治疗后14、28 d,HIFU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免疫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U消融能通过降低VEGF蛋白在宿主外周血中的表达,同时可增强宿主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转移,加强HIFU治疗效果.

  • 小儿多发型肠套叠的临床分析

    作者:王立勇

    多发型肠套叠是指在肠管的不同区域内有分开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肠套叠.肠套叠是婴儿时期常见的急腹症,在临床上比较多见,而多发型肠套叠比较少见.2002~2012年我科共收治小儿急性肠套叠573例,其中5例小儿多发型肠套叠.现就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做一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的治疗策略

    作者:王镇龙;王辉山;汪曾炜;方敏华;朱洪玉

    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AIVS)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病死率极高.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分别采用内科导管射频打孔并球囊扩张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内外科镶嵌治疗PAIVS患儿27例,现将其治疗效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27例中男12例,女15例,年龄6d至35个月,平均(11.5±7.2)个月;体质量3.3~15 kg,平均(8.6±4.1) kg;三尖瓣Z值-4.2~1.2,平均(-0.85±0.34).新生儿5例,婴幼儿22例.所有患儿均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或卵圆孔未闭和三尖瓣反流,经右室造影或CT检查判定20例右室发育良好,由三部分组成,7例右室发育不良,漏斗部缺如.

    关键词:
  • 57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手术治疗

    作者:彭卫;莫绪明;束亚琴;戚继荣;孙剑;丁晋阳;张永生;武开宏;钱龙宝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连接(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5.0%,是少数需行急诊手术的儿科心脏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按肺静脉的引流途径不同分为心上型(45%)、心内型(25%)、心下型(25%)、混合型(5%)四种类型[1-2].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良和围手术期技术的提高,TAPVC的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年下降[3-4].我科2008年5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TAPVC患儿57例,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 儿童卵巢环状小管性索肿瘤五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恒;何春霞;朱锦德

    卵巢伴有环状小管性索肿瘤(sex cord tumor with annular tubules,SCTAT)是由性索成分排列成单纯性或复杂性环状小管构成的肿瘤.是非常罕见的卵巢肿瘤,以青年女性多见,儿童鲜有报道.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为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治的认识,我们报道5例儿童SCTAT,并结合文献讨论其诊断及治疗方案.我们认为儿童多为单侧囊实性包块,囊性表现为主,是低度恶性肿瘤,保留性腺是可行的,但是需要今后更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关键词:
中华小儿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5
1998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04 05 06
1996 01 03 04 05 06
1995 01 02 03 04 05 06
1994 01 02
1993 01 02 03 04 05 06
1992 01 02 03 04 05 06
1991 01 02 03 04 05 06
1990 01 02 03 04 05 06
1989 02 03 04 05 06
1988 01 02 03 04 05 06
1987 01 02 03 04 05 06
1986 01 02 03 04 05 06
1985 01 02 03 04 05 06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03 04
1980 01 02 03 04
1966 01 02 03 04 05
1965 01 02 03 04 05 06
1964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