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국제마취학여복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378
  • 国内刊号: 32-17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44
  • 曾用名: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曾因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硬膜外注射对大鼠血清髓鞘碱性蛋白与脊髓形态学的影响

    作者:宋杰;杨许丽;保国峰;杨其昌;周峰;朱昌来;崔志明;刘麟

    目的 观察硬膜外注射不同剂量的酒石酸布托啡诺(布托啡诺)对大鼠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和脊髓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体重180 g~210 g,于L1-2处行硬膜外置入PE-530导管,3d后,取无运动障碍的大鼠3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例):生理盐水组(NS组)、布托啡诺组(B1组;B2组;B3组).NS组硬膜外注射生理盐水30μl,B1、B2、B3组分别硬膜外注射布托啡诺60、120、240 μg(均生理盐水稀释至30μl).置管成功后1 d~5d给药,1次/天.动物在给药前(T0)、末次给药后6(T1)、24(T2)、72 h(T3)采血,检测血清MBP.末次给药后72 h(T3),取脊髓腰膨大,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神经形态学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 各组血清M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细胞内的尼氏体与NS组(39.2±3.4)和B1组(35.1±2.7)相比,B2组(21.2±2.6)和B3组(25.3±3.1)中数量减少(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NS组(10.6±1.6)和B1组(13.4±2.1)相比,B2组(36.3±7.2)和B3组(48.2±8.5)明显增加(P<0.05);Bax蛋白的表达与NS组(8.6±2.5)和B1组(10.2±3.1)相比,B2组(37.9±7.6)和B3组(45.2±8.3)明显增加(P<0.05);B2组(15.7±2.6)和B3组(18.8±3.2)与NS组(6.1±2.5)和B1组(9.7±2.9)相比,可见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0.05);电镜下可见髓鞘结构破坏,但未出现脱髓鞘现象.结论 布托啡诺60 μg连续给药对大鼠脊髓形态功能无影响,但布托啡诺120 μg和布托啡诺240 μg连续给药会损害大鼠脊髓形态功能.

  • 谷氨酰胺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作者:吴亚谋;刘月江;胡柳;夏江燕;景亮

    目的 观察L-谷氨酰胺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变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SD雄性大鼠47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10只、谷氨酰胺(glutamine,Gln)组(Gln组)10只、2型糖尿病组(DM组)12只、2型糖尿病+谷氨酰胺组(DM+Gln组)15只.实验动物分组饲养,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作成功并稳定后予以Gln(1 g·kg-1 ·d-1)继续灌胃3周,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第1、6、9周末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值和空腹血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NS)值并计算胰岛素抵抗值(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index,HOMA-IR).于第9周末取大鼠腓肠肌检测肌细胞葡萄糖转移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type 4,GLUT4)向细胞膜转位量和细胞内葡萄糖转移蛋白4信使RNA(GLUT4 mRNA)表达量.结果 在第6周末,DM组和DM+Gln组大鼠FBG分别升高为(16.3±3.7)mmol/L和(15.9±4.8)mmol/L,分别与C组(5.9±1.4)mmol/L和Gln组(5.9±0.9)mmol/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DM组和DM+GIn组HOMA-IR分别升高为(4.1±0.5)和(4.0±0.6),分别与C组(3.4±0.3)和Gln组(3.3±0.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9周末,DM+Gln组FBG(15±9)mmol/L明显低于DM组(24±12)mmol/L(P<0.05),DM +Gln组HOMA-IR(3.0±0.6)明显低于DM组(3.7±0.4)(P<0.05),同时间点C组(3.3±0.4)和Gln组(3.2±0.5)也明显低于DM组(P<0.05);4组之间GLUT4蛋白膜转位量和GLUT4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大鼠连续投入Gln 3周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维持血糖相对稳定,但其机制与葡萄糖转运体基因表达和蛋白转运无关.

  • 超声心动图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管理重要性的研究

    作者:周莹;朱达;尹万红;刘丹;刘斌

    目的 超声心动图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分析由具备基本心脏超声检查能力的ICU医师完成的超声检查对ICU患者管理的意义.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观察研究的方法,纳入并记录2009年8月~2010年5月本院ICU中行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m,TTE)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m,TEE)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患者的基本信息,所患疾病,超声检查指征,阳性发现及对原有诊疗的改变.结果 共82例ICU患者行超声检查142次,其中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43例,失血性休克8例,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1例,其中TTE86次,TEE56次.超声改变了54例(66%)患者的治疗策略,其中包括调整血管活性药物及容量治疗策略,及时外科干预及有创治疗或检查等.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指导ICU患者的监测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由ICU医师实施超声检查是可行的.超声在ICU中主要的应用于评价血流动力学指标,心室功能及容量情况,同时其也能对一些ICU中常见严重并发症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 丙泊酚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陈龙;成勤;陈西艳;房孝梅;张茂银;张稳稳;刘功俭

    目的 探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时应用丙泊酚后处理对肺组织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hospho-c-Jun terninal kinnase,p-JNK)的影响.方法 96只雄性SD大鼠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4组(每组24只):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内毒素[有效成分为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致伤组5 mg/kg尾静脉注射,B组);丙泊酚低剂量治疗组(丙泊酚2 mg/kg诱导后,4 mg· kg-1·h-1维持,C组);丙泊酚高剂量治疗组(丙泊酚4 mg/kg诱导后,8 mg· kg-1·h-1维持,D组).每组大鼠均在诱导后1、2、3、4 h时经放血处死大鼠(采用放血法随机活杀6只大鼠并留取肺组织标本),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cytoche-mical,IHC)检测肺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terninal kinase,JNK)磷酸化的水平.结果 western-blot和IHC显示B、C、D3组各时点肺组织JNK磷酸化水平较A组均显著升高(P=0.02~0.03<0.05或P=0.006~0.008<0.01),3h时western-blot达到了322±32,比A组相同时点有显著升高(P=0.002<0.01);IHC显示p-JNK为21.7±4.4,比A组也有明显的增多(P=0.003<0.01).C组和D组大鼠的肺组织p-JNK与B组各时点相比有显著的降低(P=0.03 ~0.04<0.05或P=0.007~0.008<0.01),western-blot显示3 h p-JNK时分别下降到了235±26和179±21,而IHC则降低至15.1±3.1和12.3±1.7.D组p-JNK与C组相比,在诱导后3h也有显著地下降,其余各时点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可以显著抑制内毒索性ALI大鼠肺组织中p-JNK的表达.

  • 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下不同人工气道模式对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试验效果的影响

    作者:林岐;徐毅明

    目的 评价经喉罩插管和经鼻气管插管两种人工气道模式对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下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术中唤醒试验效果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大脑皮质功能区手术的患者20例,将致病灶位于语言中枢以及同时位于语言中枢和运动中枢的患者称为喉罩组(Ⅰ组),将致病灶位于运动中枢的患者称为气管插管组(Ⅱ组).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TCI,Ⅰ组至意识消失后行喉罩插管,Ⅱ组待患者进入深睡眠状态后,经鼻气管插管,两组患者的麻醉维持均采用异丙酚-瑞芬太尼TCI,按相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来调整血药靶浓度.术中行唤醒试验,记录唤醒时间.记录麻醉诱导即刻(T1)、插管后10 min(T2)、患者能按指令活动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唤醒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唤醒试验,唤醒时间分别为(16.9±2.4)min(Ⅰ组)、(15.7±1.8)min(Ⅱ组),两组患者唤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唤醒期间Ⅱ组恶心、呕吐,高碳酸血症,脑膨胀的发生率(0%)显著低于Ⅰ组(20%)(P<0.05).结论 对病灶位于大脑皮质运动中枢的患者,尽量使用TCI异丙酚-瑞芬太尼麻醉下经鼻气管插管的人工通气模式,可以提高术中唤醒试验的效果.

  • 内镜面罩与双管喉罩在老年患者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张永谦;柳娟;岳云

    目的 研究适合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ibreoptic bronchoscopy,FB)麻醉的气道管理手段.方法 选择无痛FB老年患者60例,用信封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Ⅰ组鼻导管吸氧;Ⅱ组患者应用内镜面罩;Ⅲ组患者插入双管喉罩Supreme(Laryngeal Mask Supreme,塞舌尔),经面罩、喉罩行FB.记录镜检条件与入室后、FB前、纤支镜插入后2 min、活检或冲洗时、活检后2 min和出室前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SpO2下降需辅助、控制通气、退出纤支镜例(次)数和麻醉满意度.结果 Ⅰ组有18例,Ⅱ组有16例,Ⅲ组有3例患者SpO2降至90%以下(与Ⅰ组比较,P<0.01),3组分别有35、5、1人次SpO2降低至85%以下,需行控制通气(与Ⅰ组比较,P<0.01).术者满意率Ⅱ组(50%)、Ⅲ组(95%)高于Ⅰ组(15%)(Ⅱ组:P<0.05,Ⅲ组:P <0.01).结论 老年患者无痛FB应用内镜专用面罩或置入喉罩进行气道管理,可减少术中缺氧发生率,提高麻醉满意率,且不增加麻醉时间.喉罩尤其可靠.

  • 静脉输注高氧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徐浩;孟祥忠;高巍;宋博;徐礼鲜;张惠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hyperoxygen solution,HOS)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正常组(N组)、中毒组(C组)和中毒治疗组(H15组).在中毒后1h,C组输注平衡盐溶液15 ml/kg,H15组输注HOS 15 ml/kg.大鼠经腹腔注入CO 120 ml/kg建立中毒模型,N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空气.各组大鼠分别在输注不同剂量的液体后即刻抽取动脉血0.5 ml进行血气指标检测,染毒后1d抽取静脉血3ml进行脑、心、肝、肾敏感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CO 120 ml/kg腹腔注射1.5 h能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动脉血氧分压(PaO2)由(96.6±2.4)mm Hg(1 mm Hg=0.133 kPa)降低到(43.0±4.1)mm Hg.中毒后1d能够引起神经元特异性烯纯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S-100β蛋白、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 transferase,GGT)、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和肌酐(creatinine,Cr)的明显升高,CO中毒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输注HOS后,血浆溶解氧的含量显著升高,PaO2由(43.0±4.1)mm Hg上升到(77.1±2.5)mm Hg.各种生化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虽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与CO中毒组相比各种指标的升高均有所降低(P<0.0l).结论 经静脉输注HOS 15 ml/kg能明显降低急性CO中毒大鼠血浆各种生化指标的含量,对急性CO中毒引起的重要脏器损害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 低温暴露对失血性休克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余莉;张成;张雪峰;张铁铮

    目的 研究低温暴露对失血性休克猪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巴马小型猪16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8头):常温对照组(C组)和低温实验组(H组).2组猪均在15 min内按全身血容量的40%(即按30 ml/kg计算)匀速放血制备休克模型后,分别置于20℃~22℃常温和0℃~5℃低温环境中,监测和计算放血前和放血后4h内不同时点的肺动脉温度(pulmonary arterial temperature,TP)和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血流动力学指标;通过血气分析监测和计算乳酸(LA)、氧供(oxygen delivery,DO2)、氧耗(oxygen consumption,VO2)等氧动力学指标;记录每头猪的生存时间.结果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后4h,C组和H组TP分别从(38.97±0.57)℃和(39.75±0.71)℃下降到(37.37±0.99)℃和(35.43±1.81)℃,两组HS 120 min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发生后,C组和H组HR分别升至(193±19)次/分和(166±27)次/分,其后C组逐步下降,H组变异较小,但H组MAP和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升高较快,于HS 120 min高达(120±7)mm Hg(l mm Hg=0.133 kPa)和(6 308±479)dyne· see·cm-5,而C组于HS 180 min达高值(91±7)mm Hg和(3 543±443)dyne·sec·cm-5,同时H组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CO)和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均降低更加明显;HS导致DO2和VO2明显下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HS 150 min后,H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mixed venous blood,SmvO2)、动静脉血氧含量差(oxygen uptake,Ca-vO2)和氧摄取率(oxygen extraction ratio,ERO2)显著差于C组(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组生存状况优于H组(Log-rank检验P=0.025).结论 低温暴露使HS机体中心体温下降更快,SVR明显增高,CO更低,氧代谢紊乱更加复杂,使休克病程更快进展至失代偿期,并增加短期死亡率.

  • 持续中心静脉压监测在早期诊断前列腺电切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辉;陈萍

    目的 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中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情况,结合各时间点的电解质,渗透压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探讨CVP监测在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syndrome,TURS)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择期行TURP术患者,采用完全随机法分成2组(每组20例):CVP监测组行右颈内静脉穿刺测压,动态监测CVP;对照组不做CVP监测.CVP组CVP较术前升高超过5 cm H2O(1 cm H2O=0.098 kPa)或者大于12 cm H2O,给予利尿及5%高渗氯钠处理.对照组如发现患者烦躁不安等症状,同时伴有低钠血症,处理方法同观察组.记录术前,术中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电解质;血浆渗透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TURS发生情况等.结果 CVP组CVP随手术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其中有5名患者CVP较术前升高5 cm H2O或者大于12 cm H20.对照组血钠值变化,术后与术前比较下降明显,由(141±6)mmol/L降到(134±5)mmol/L(P<0.01),CV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VP组血浆渗透压至手术结束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出现了1例TURS,CVP组没有出现典型的TURS病例,但有5例患者出现了CVP的增高.结论 CVP能反映机体的容量负荷,通过早期的利尿脱水治疗,减少容量负荷,降低了TURS的发生;在TURP术中,冲洗液吸收所致的血容量变化较电解质变化早,故CVP持续动态监测对TURS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鞘内注射γ-氨基丁酸转运体抑制剂NO-711在骨癌痛大鼠脊髓水平印制磷酸化细胞外信号周节激酶1/2的上调

    作者:朱珊珊;谭珊珊;曾因明

    目的 探讨脊髓水平脊髓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 1/2,ERK1/2)活化在大鼠骨癌痛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1:雌性SD大鼠48只,体重160 g~2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24只),A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采用胫骨上段骨髓腔接种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方法制备大鼠骨癌痛模型.于术前1d、术后1、3、5、7、10、14、21d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自由行走痛行为学评分(ambulatory-evoked pain scores,APS),术后第7、14、21天取大鼠腰段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RK1/2的表达.实验2: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12只):S组、N1组、N2组、N3组和N4组.假手术组+生理盐水(S组)、骨癌痛+生理盐水(N1组)、骨癌痛+NO-711 10 μg(N2组)、骨癌痛+NO-711 20 μg(N3组)、骨癌痛+NO-711 40μg(N4组).于术后第14天鞘内分别给予生理盐水(S组、N1组)、γ-氨基丁酸转运体(γ-aminobutyric acid transporter-1,GAT-1)抑制剂NO-711 10 μg(N2组)、NO-711 20 μg(N3组)、NO-711 40 μg(N4组).后一次给药后0.5、1、2、4、8、12、24h观察大鼠MWT和APS,于给药后4h取腰段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hopho-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 1/2,p-ERK1/2)的表达.结果 实验1:与A组和手术前比,从术后第7天开始,B组MWT(8.02±0.30)显著降低(P<0.01),APS(0.88±0.22)和p-ERK1/2表达显著升高(P<0.01).实验2:与给药前相比,N1组大鼠MWT和APS在鞘内给予生理盐水(NS)后无明显改变.与给药前和N1组相比,NO-711可显著提高骨癌痛大鼠MWT(P<0.05),其作用时间可分别达8 h(N2组,6.49±0.64)和12 h(N3组12.40±1.37、N4组11.48±0.69),但不能改善骨癌痛大鼠APS.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与S组相比,N1组p-ERK1/2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N1组相比,N2、N3、N4组p-ERK1/2表达含量降低(P<0.01).结论 脊髓背角p-ERK表达上调参与了骨癌痛的产生,NO-711通过抑制p-ERK表达上调缓解骨癌痛大鼠机械痛觉过敏.

  • 水溶性纳米凝脂聚合物运载siRNA沉默PC12细胞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基因的实验研究

    作者:于英妮;陆建华;施冲;曾因明

    目的 探讨离体条件下水溶性纳米凝脂聚合物(water-soluble lipopolymer,WSLP)运载小干涉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沉默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1(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1,NMDAR1)基因的可行性,为在体条件下研究WSLP运载siRNA沉默NMDAR1治疗慢性疼痛等疾病打下基础.方法 先合成WSLP并与NMDAR1 siRNA连接成WSLP/siRNA复合物,观察其在血清中的稳定性及其对PC12细胞的毒性;然后将PC12细胞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转染组(单纯siRNA转染PC12细胞)、对照转染组(WSLP/乱序siRNA复合物转染PC12细胞)及WSLP转染组(WSLP/siRNA转染PC12细胞),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各组NMDAR1转录水平及蛋白水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WSLP/NMDAR1/siRNA在血清中的稳定性高,对PC12细胞几乎无毒性.与阴性转染组(0.69±0.18、4.36±1.02)相比,WSLP转染组(0.35±0.21、1.96±0.48)转录水平NMDAR1的基因表达降低50%,蛋白表达水平降低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转染组和对照转染组(0.640.13、4.32±1.09)之间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离体条件下WSLP可有效运载siRNA沉默NMDAR1基因的表达.

  • 七氟烷不同吸入浓度与时间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远期影响

    作者:朱玲玲;张良成;许清秀;赖忠盟;郭永正

    目的 评价七氟烷不同吸入浓度与时间对新生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远期影响.方法 7d龄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空白对照组(C组)、5.1%七氟烷1.3 h组(S组)、3.4%七氟烷2h组(M组)和1.7%七氟烷4h组(L组).麻醉后21 d进行旷场实验和新异物体识别实验,随后采取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和BDNF mRNA的表达.结果 ①各项检测均发现S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旷场实验发现M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异物体识别实验中M组在第24小时的探究新物体时间所占比值为63.4%,明显低于对照组69.8%(P<0.05);海马区BDNF平均光密度值和B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9±0.021与0.775±0.02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0.251 ±0.020与0.799±0.023(P<0.05).③行为学测试与BDNF和BDNF mRNA检测显示,L组大鼠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M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烷可能导致新生大鼠远期的认知功能下降,其中时间因素影响较大,可能与海马部位BDNF表达下降有关.

  • 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应用及作用机制

    作者:曹建平;石学银

    背景 近的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维持正常内皮功能和修复损伤血管内皮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 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EPCs移植治疗应用的现状,同时探讨了EPCs可能的作用机制.内容 描述了EPCs的生物学特性;总结了EPCs移植治疗的应用现状;探讨了EPCs可能的作用机制.趋向 EPCs的移植治疗为血管性疾病和炎症损伤的防治提供一个以细胞为基础,内皮细胞为靶向治疗的新策略.其在临床的应用还有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移植
  • 阿片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孔令锁;胡宪文;张野

    背景 μ、κ、δ、ε、σ及λ等多种阿片受体广泛存在于体内各器官,它们各自有其特异的内源性配体,发挥不同的生物效应,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器官的保护作用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目的 综述阿片受体激动剂对I/RI器官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内容 阿片受体激动剂可模拟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减轻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对心脏、脑、肝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伤程度,保护缺血后器官的功能.趋向 阿片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I/R器官的保护作用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为IPC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仍停留于动物实验阶段,其具体机制和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应用证实.

  • 麻醉药对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子夫;王晓凑;晏馥霞

    背景 大量研究发现麻醉药可导致发育期神经细胞变性凋亡,但临床研究中却未能得到确证.目的 就麻醉药导致发育期神经细胞变性凋亡及一些改善这些影响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 麻醉药如氯胺酮、异氟烷和丙泊酚等可诱发发育期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变性、凋亡,由此推测这些药物可能诱发小儿中枢神经细胞变性、凋亡,进而影响预后.近研究发现,另有麻醉药如氙、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DEX)等能有效地改善上述药物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这对于优化小儿麻醉用药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趋向 进一步的研究趋向可能集中在临床上如何确证麻醉药对发育期神经细胞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其发生机制.

  • 电针刺预防胃肠道应激性黏膜损伤的机制

    作者:董树安;余剑波

    背景 胃肠道在围手术期极易发生应激相关性的黏膜损伤(stress-related mucosal damage,SRMD),在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ynction syndrome,MOD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的 就电针刺预防SRMD的可能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内容 电针刺对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胃酸分泌、增加胃黏液层和胃黏膜厚度、抑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生成和细胞内Ca2+超载、降低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的活动以及调控机体内源性内皮素-1/一氧化氮和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水平等实现的.趋向 SRMD形成机制比较复杂,而电针刺对其发挥的保护作用不能用单一的机制解释,可能是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结果.

  • 电针预处理脑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强;熊利泽

    背景 如何减轻脑缺血损伤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预处理和缺血耐受的发现为防治缺血性脑损伤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目的 分析总结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预处理脑保护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文献资料.内容 描述了EA预处理的发现;与“逆针灸”的关系;适宜参数和作用规律和可能作用机制.趋向 EA预处理为中医“治未病”和“逆针灸”的观点提供新的证据,也为临床应用EA预处理预防脑中风奠定理论依据.EA预处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和作用机制还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医学价值.

  •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围麻醉期管理

    作者:吴少勇;方琰;葛圣金

    背景 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cytoreductive surgery with hyperthermic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CRS-HIPEC)用于治疗腹膜表面恶性肿瘤(peritoneal surface malignancies,PSM)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目的 综述通过研究CRS-HIPEC的病理生理改变,旨在为临床麻醉医生围麻醉期处理提供参考.内容 CRS-HIPEC手术操作复杂且时间冗长,切口巨大,伴随大量液体丢失,尤其是HIPEC阶段,可导致高血流动力学状态、体温升高、凝血功能下降、腹膜血管通透性增加,化疗药致心律失常和肾脏毒性,肌松药时效缩短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围术期管理复杂.因此,有必要采用脉搏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等监测手段以优化围术期治疗.趋向 随着手术技术和麻醉处理的进步,CRS-HIPEC患者的预后有望进一步改善.

  • 浅低温脑保护降温方法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姚文瑜;张山;姚淑萍

    背景 低温特别是浅低温对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降温方法近年来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进展.目的 分析总结各种浅低温降温法及其作用机制.内容 浅低温降温法主要有全身浅低温降温法和局部浅低温降温法,即选择性头部浅低温降温法,每种降温法又分为无创浅低温降温法和有创浅低温降温法.浅低温分为缺血前浅低温、缺血期浅低温和缺血后浅低温,前二者又称为早期低温,而缺血后浅低温又称为晚期低温或延迟性低温.低温脑保护的作用机制分为早期机制和远期机制.趋向 探讨降温速度快、可控、无创、并发症少的选择性脑低温是目前研究的方向,也是今后的治疗重点.

    关键词: 低温 脑缺血 脑保护
  • 右美托咪啶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陆海松;王晓凑;晏馥霞

    背景 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是新一代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和抗交感作用.虽然DEX还未被批准用于18岁以下患者,但已有许多在小儿心脏外科使用的文献报道.目的 总结DEX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中的临床应用近况.内容 除常用于围术期重症监护治疗外,DEX在小儿心脏外科还可用于各种诊疗时的镇静、作为麻醉辅助用药、治疗快速型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治疗阿片药及苯二氮萆类药物的撤药反应.趋向 DEX的安全范围较宽,对呼吸影响小,特别是对心肺功能严重受损的重症先心病患儿能发挥独特的优势.

  •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肺保护策略

    作者:王晓凑;薛庆华;晏馥霞

    背景 肺损伤是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肺保护一直是临床、实验研究热点.目的 为CPB下心脏手术肺保护提供参考.内容 就近年来心脏手术CPB期间通气策略和麻醉药物、CPB设备和技术、肺动脉灌注技术、药物干预对肺保护作用的进展进行综述.趋向 CPB下心脏手术肺保护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更多的研究仍值得开展.

  • 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王俊安;汪春英;杭燕南

    背景 超声技术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近些年关于其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也有了一些报道,并认为其安全、方便.目的 分析、总结超声在气道管理各方面应用的文献资料.内容 简要介绍上呼吸道的超声解剖以及获得满意的超声图像的方法和途径,综述超声技术在插管前评估、气管导管位置的确定、双腔气管导管和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应用中的进展.趋向 超声在气道管理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其他影像技术相比较有独特的优势,但其在困难气道预测、处理及喉罩使用方面的价值还需进一步探索.

  • 术后认知障碍神经心理学测评量表的选择与思考

    作者:吕晓明;范全心

    背景 神经心理学测评是诊断和研究术后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重要手段.如何规范进行POCD的神经心理学测评目前尚无一致意见.目的 分析总结国内外POCD临床研究的文献资料.内容 总结国内外常用的POCD神经心理学测评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趋向 有必要设计一种专门用于POCD的测评量表.这个量表不仅准确全面的反映患者的认知状况,而且测评过程简单,具有多套平行版本.测评结果的评价应使用特殊的统计学方法减少测验误差和练习效应.

  • 非麻醉因素外周神经并发症

    作者:傅钢兰;王寿平

    背景 术后外周神经并发症除了与麻醉操作有关外,还与产科因素、手术体位、手术操作过程等密切相关.目的 分析总结非麻醉因素相关的外周神经并发症的文献资料.内容 除麻醉因素外,产科中体位、胎头压迫、产钳使用等可导致腰骶丛、股神经、坐骨神经、腓骨神经等外周神经损伤,出现感觉异常、足下垂等症状,外科的术后非术区神经损伤也不少见.趋向 麻醉医生应当明确多种非麻醉因素可导致外周神经并发症.

  • 心率变异性分析与麻醉深度监测

    作者:王娟娟;申岱;贾晓宁;李文硕

    背景 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主要受心脏自主神经调控,它可动态、定量地评估麻醉和手术刺激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信息.目的 探讨脑电信号之外的其他手段——HRV用于临床麻醉深度监测的可行性.内容 重点综述了HRV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HRV的分析方法及其用于麻醉深度监测的相关研究.趋向 HRV可以从围术期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的角度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 血小板激活中性粒细胞的细菌诱捕功能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孙振朕;邓小明;朱科明

    背景 脓毒症是血液循环中爆发性感染引起的危重病,是多种细胞和介质参与的复杂反应.全球每天约有1400人死于该病,我国每年患者超过300万.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积极参与脓毒症炎症反应并在其过程中协同作用.目的 现就血小板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尤其是其与中性粒细胞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内容 描述脓毒症中血小板与免疫系统部分协同作用机制及循环中的细菌诱捕新路径.趋向 希望为脓毒症治疗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救治

    作者:刘宿;刘怀琼

    背景 妊娠期间一些合并症如先兆子痫以及其他严重状态如羊水栓塞等,均可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目的 探讨胎盘在妊娠相关的DIC中所起的作用.内容 介绍与妊娠相关DIC时胎盘引起凝血机制变化的新发展.趋向 有望将凝血相关新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用于产科临床.

  • 从心肺复苏到心脑复苏

    作者:周磊;史宏伟

    背景 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不容乐观,近有学者提出了心脑复苏(cardiocerebral resuscitation,CCR)的新概念.目的 CCR的应用有望大幅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现就相关问题作一分析.内容 CCR区别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大不同点是将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复苏重点由CPR改为了CCR,复苏重点的转变带来了复苏理念以及方式方法的变化.趋向 CCR概念的出现,是心脏骤停救治领域的一次重大观念变革,有望带来突出的变化.

  • 芬太尼离子渗透经皮给药系统在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喻洁;黄宇光

    背景 盐酸芬太尼离子渗透经皮给药系统(fentanyl Hcl iontophoretic transdermal system,fentanyl,ITS)是通过电离子渗透技术经体表的微弱电场由皮肤给予芬太尼,产生镇痛作用的给药装置.已在美国和欧洲批准上市,用于治疗中到重度的手术后疼痛.目的 主要回顾了在欧美针对该给药系统所进行的一系列临床试验.内容 安慰剂对照试验和阳性药物平行对照试验均证实,以离子渗透技术经皮给予芬太尼对多种手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给药系统具有与标准的吗啡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相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趋向 ITS具有无创,有效,安全,简单,易于为患者接受等优点,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PCA方式.

  • 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方法研究

    作者:孙丹;孟凌新

    背景 注射痛是异丙酚常见的副作用,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紧张焦虑,而且影响了麻醉的平稳.目的 总结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方法.内容 减轻注射痛的机制主要是稳定细胞膜,降低异丙酚水相浓度.措施为使用有全身或局部镇痛作用的药物,不同药物采用不同的预注时间和剂量或配合止血带等物理方法效果更明显.趋向 预防异丙酚注射痛的方法众多,效果确切,目前仍在不断地改进,临床工作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熟练和简便的方法.

  • 经皮肾镜碎石术-急性肺水肿、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

    作者:李凤仙;徐世元;曾繁荣

    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是尿石症的现代先进、微创治疗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手术过程中可出现多种相关并发症.现报道1例ASAⅠ级的女性患者,在手术即将结束时出现了顽固性低氧血症,继而出现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直至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为PCNL术中同时合并了急性肺水肿及重症感染所致,提示在该类手术中应密切注意不寻常的咳嗽、寒战及低氧血症等表现,防止脓毒血症及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 严重创伤患者宜实施损伤控制性复苏

    作者:景亮

    创伤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急救复苏是麻醉医生经常面临的医疗实践和挑战.过去20年里,通过创伤急救医学、危重病学和麻醉学专业知识的迅速发展和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麻醉医生对创伤患者麻醉及围术期医疗的处置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一些有关创伤休克急救的相关医疗措施,如基本生命支持、快速容量复苏、损伤脏器修复等也在临床医疗中得到普遍应用.但随着对创伤患者病理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美军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对严重枪弹、爆炸伤员处置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使创伤急救医学的传统观念得到更新,其中重要更新之一是对严重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