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국제마취학여복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378
  • 国内刊号: 32-17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44
  • 曾用名: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曾因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后手术的麻醉方法比较

    作者:胡杰;张承民;崔慧

    目的 探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创伤后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方法 使用电脑随机编码、随机抽签将60例年龄为80岁~99岁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神经阻滞组(N组)和轻比重腰麻组(S组),每组30例.N组行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S组行轻比重腰麻,记录麻醉前及麻醉后1、3、5、10、15、30 min、1、2h、手术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记录两组局麻药用量、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辅助用药、感觉阻滞平面;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副作用和术后并发症等. 结果 N组麻醉后10 min MAP、HR、SpO2分别为(156±15) mm Hg(1 mm Hg=0.133 kPa)、(85±7)次/min、(98.5±1.5)%(P>0.05);S组麻醉后10min MAP、HR、SpO2分别为(99±11)mmHg、(99±5)次/min、(98.5±1.5)%(P<0.05);S组与N组MAP比较,P<0.05; HR两组间比较,P>0.05;N组SpO2麻醉后与术前比较,P<0.01;S组SpO2麻醉后与术前比较,P<0.05;两组间比较,P>0.05;S组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升高(P<0.05,P<0.01). 结论 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轻比重腰麻更安全,在高龄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并发症少,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以作为高龄患者的下肢手术不适宜腰麻而又不愿全麻时的麻醉方法之一.

  • 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孔令锁;王冠军;方云;赵侠;陈兰仁

    目的 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60岁~75岁,体重49 kg~80 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瑞芬太尼七氟烷组(R组)和舒芬太尼七氟烷组(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以持续吸入3%~5%七氟烷,依次静注瑞芬太尼1.0 μg/kg或舒芬太尼0.3 μg/kg、罗库溴铵0.9 mg/kg,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60维持5s后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采用吸入七氟烷,小剂量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维持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在基础值20%的范围内.于麻醉前(T0)和拔管后1(T1)、3(T2)、6(T3)、24 h(T4)采用短期方向记忆注意力试验(the short orientation memory concentration test,SOMCT)和改良的瑞秋洛斯阿米哥斯量表(rancho los amigos scale,RLAS)双盲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 结果 两组SOMCT评分和RLAS评估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和T2时点R组SOMCT评分明显高于S组(P<0.05);RLAS评估Ⅷ级T1时点R组23例(77%)、S组8例(27%)(P<0.05),T2时点R组28例(93%)、S组15例(50%)(P<0.05),T3时点R组30例(100%)、S组28例(93%)(P>0.05);T4时点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均回到术前水平. 结论 上腹部手术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患者术后早期皆可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下降,但R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较快.

  • 依达拉奉对体外循环犬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曙;谢海辉;杜巍;阳爱华;叶志彬;宋甲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edaravone,ED)对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犬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影响. 方法 建立成年犬CPB相关肺损伤模型,随机双盲分为3组(每组10只):C 组(CPB中用生理盐水),E1组(CPB前用ED),E2组(CPB中用ED).检测CPB前(T0)、CPB中30 min (T1)、停机后15(T2)、30(T3)、60 min(T4)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TGF-β1表达,采用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同时于T0、T3、T4时抽取动脉血测定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 结果 与T0比较,T3、T4时间点3组RI均升高(P<0.05),E1组、E2组升高[(1.21±0.39),(1.33±0.51);(1.87±0.53),(2.31±0.67)]幅度低于C组[(4.66±0.71),(5.19±0.43)(P<0.05)],且E1组低于E2组(P<0.05).各组在T1~T4时肺组织中SOD活性均下降(P<0.05);E1组[(10.2±1.1)、(9.9±1.5)、(9.8±1.1)、(10.2±1.1) U/mg]、E2组[(10.4±1.2)、(10.0±1.1)、(9.9±1.2)、(10.2±1.1) U/mg],在T1~T4时SOD活性高于C组[(8.4±1.2)、(8.1±1.7)、(8.0±1.2)、(8.3±1.3) U/mg] (P<0.05).各组在T1~T4时肺组织MDA含量均升高(P<0.05);E1组、E2组在T~1T4时MDA含量低于C组(P<0.05).组织学检查:C组肺部炎症反应较重;E1组、E2组炎症反应较轻;T0时3组肺组织中偶见TGF-β1表达;T1~T4时各组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均增强,且E1组[(169.6±1.1),(183.9±1.1),(173.8±0.9),(186.0±0.7)]弱于E2组[(150.4±1.1),(166.2±1.0),(151.7±0.8),(153.2±0.8)]、C组[(143.2±1.2),(140.3±0.8),(133.3±0.7),(146.4±0.8)](P<0.05). 结论 CPB增强肺组织TGF-β1表达,加重肺损伤,ED能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减轻肺损伤.CPB前使用ED的保护效果优于在CPB过程中使用.

  • 乌司他丁和地塞米松对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肺的保护

    作者:许锁;李小民;许铁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肺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Con组),LPS组,LPS+乌司他丁组(lipopolysaccharide plus ulinastatin group,UTI组),LPS+地塞米松(lipopolysaccharide plus dexamethasone group,DXM组),每组6只.在8h后放血处死大鼠,采用蛋白印迹分析(Westernblot)技术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R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和白介素(interleukin,IL)-10的浓度,同时检测肺湿干比(wet/dry weight ratio,W/D)以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变化. 结果 GR蛋白的表达:LPS组大鼠肺组织中GR蛋白的表达量(0.418±0.018)较Con组(0.841±0.021)降低(P<0.05),UTI组为(0.692±0.018),DXM组为(0.702±0.024),高于LPS组(P<0.05),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mRNA的表达:LPS组大鼠肺组织中GRmRNA的表达量较Con组降低,UTI组大鼠肺组织GRmRNA的表达量略高于LPS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XM 组GRmRNA的表达量高于UTI组、LPS组、Con组(P<0.05);TNF-α的表达:LPS组中TNF-α的表达量(374±8) ng/L较Con组(102±6) ng/L升高(P<0.05),UTI组为(343±6) ng/L,DXM组为(282±8) ng/L,较LPS组下降,其中DXM组下降更明显,但都高于Con组(P<0.05); IL-10的表达:LPS组中IL-10的表达量(264±10)ng/L,较Con组(43±3) ng/L升高(P<0.05),UTI组为(369±10) ng/L,较LPS组进一步升高(P<0.05),DXM组为(180±7) ng/L,较LPS组下降(P<0.05),但高于Con组(P<0.05);肺组织W/D:LPS组肺组织W/D(5.58-0.28)较Con组(4.33±0.27)升高(P<0.05),UTI组为(5.15±0.18),DXM组为(4.79±0.21),均较LPS组下降(P<0.05),DXM组肺组织W/D较UTI组更低(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LPS组肺组织见肺泡结构破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宽、出血、水肿,UTI组肺组织病理损害较LPS组明显减轻,DXM组肺组织病理损害较UTI组进一步减轻.结论 UTI和DXM改善ALI的机制不完全相同,DXM改善ALI的效果优于UTI.

  • 白细胞介素-10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的影响

    作者:鲍红光;徐丽;葛亚力;沈妍;杨建平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10(interlukin,IL-10)对脓毒症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IL-6)/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通路的影响. 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法制作脓毒症动物模型,120只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只):对照组(C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和IL-10预处理组(IL-10组).各组分别于术后2、6、12、24h处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组织IL-6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RT-PCR)法检测肺组织IL-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mRNA的表达水平;凝胶阻滞电泳分析技术检测肺组织STAT3 DNA结合活性;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 结果 与C组比较,CLP组肺组织IL-6含量(409±20) ng/L vs (175±12) ng/L、IL-6mRNA表达(0.374±0.021) vs (0.091±0.012)、STAT3 DNA结合活性(46.81±2.52) vs (1.75±0.20)、NO含量(5.82±0.09) μmol/L vs (4.72±0.11) μmol/L和iNOS mRNA表达(2.613±0.042) vs (1.042±0.021)均于术后2h显著升高(P<0.05),于12h达高峰(P<0.05);IL-10组各指标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CLP组(P<0.05). 结论 IL-10可能通过抑制IL-6/STAT3信号转导通路减轻脓毒症性肺损伤.

  • 右美托咪定辅助强化麻醉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效果观察

    作者:缪文丽;张元信;王德明;武春敏;曲彦亮;温宝磊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时的辅助强化麻醉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方法 将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后出现阻滞不全的手外伤择期手术患者42例以完全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A组(杜氟合剂强化麻醉组)和B组(DEX强化麻醉组),每组21例.A组给予杜氟合剂(盐酸哌替啶25 mg+氟哌利多2.5 mg),B组给予DEX,DEX以2ml(200μg)加入48 ml生理盐水中,以0.8 μg/kg的剂量以微量泵10 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给予负荷量,继以0.4 μg·kg-1·h-1持续泵入至手术前10 min停用.于强化麻醉前(T0)、强化麻醉后5(T1)、10(T2)、30 min(T3),术毕(T4)记录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心率(heart rate,HR)及经皮血氧饱和度(trans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2)、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Ramsay评分及相关副作用. 结果 B组于T1、T2、T4 3个时间点VAS评分低于A组[0(3.5) vs 3.5(3),0(1)vs 2(2.75),0(1) vs 2.5(3)] (P<0.05);T1~T4时间点的Ramsay评分B组高于A组[(2.8±0.9)vs(1.8±0.9),(3.9±0.3)vs(2.8±0.9),(3.7±0.7)vs(2.7±0.9),(2.3±0.6)vs(1.3±0.8)](P<0.01);两组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恶心呕吐的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SBP、DBP、HR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指标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静脉泵注DEX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效果,安全性高,可作为臂丛麻醉阻滞不全时的强化麻醉药物选择.

  • Narcotrend在老年人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曾蓉;雷勇静;刘小彬

    目的 观察Narcotrend在老年人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寻求检查中适宜的Narcotrend指数(narcotrend index,NTI). 方法 60例择期行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0例),其中Ⅰ组:NTI(79~65)组、Ⅱ组:NTI(64~37)组、Ⅲ组:NTI(<37)组,监测各时间点的NTI、无创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2)、心率(heart rate,HR)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end-tid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ETCO2);记录置喉罩后达到靶NTI的时间及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副作用等. 结果 置喉罩后丙泊酚用量Ⅰ组(2.16±0.31) mg/kg、Ⅱ组(2.78-0.37) mg/kg、Ⅲ组(3.15±0.29)mg/k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进镜顺利率为85%,其余两组为100%.各组间SBP、DBP、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Ⅲ组有2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及心动过缓.Ⅲ组苏醒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较Ⅰ组和Ⅱ组延长(P<0.05). 结论 Narcotrend可监测老年患者麻醉镇静深度,指导调控丙泊酚用量,老年患者喉罩全麻纤支镜检查的适宜NTI为64~37.

  • 温灌洗液降低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

    作者:高成顺;熊君宇

    目的 探讨温灌洗液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e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PCNL)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120例全麻下PCNL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Ⅰ组(室温静脉输液和室温灌洗液组)、Ⅱ组(室温静脉输液和温灌洗液组)、Ⅲ组(温静脉输液和温灌洗液组).各组均在室温相同的条件下麻醉,统计静脉输液总量和灌洗液总量,同时记录有创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围术期平均体温以及术后寒战发生的比例. 结果 Ⅰ、Ⅱ组患者苏醒期平均体温低于术中平均体温0.7℃左右,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苏醒期与术中平均体温相比变化不大,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术中及苏醒期平均体温低于Ⅱ、Ⅲ组,术后寒战发生的比例Ⅰ组为57.5%、Ⅱ组为32.5%、Ⅲ组为1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术中和苏醒期平均体温以及术后寒战发生的比例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温灌洗液在PCNL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围术期寒战的发生率,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无显著影响,安全有效.

  • 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效应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进辉;江琦;翟中云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效应. 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骨科上肢肘关节以下部位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喙突下组(A组)和腋路组(B组),每组30例.刺激器初始电流设置为1mA,频率2 Hz.A组在喙突下2 cm处,用神经刺激绝缘针垂直于皮肤进入,当电流减少至0.5 mA仍可见到正中、尺、桡神经三支神经支配区肌肉颤搐时,固定刺激针,回吸无血后各支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 ml.B组取腋动脉上方搏动强处进针,诱发出无名指和小指颤搐反应,注入相同局麻药30 ml.记录两组的阻滞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比较臂丛阻滞效果及感觉阻滞成功率;记录副作用;评价综合满意度. 结果 阻滞起效时间A组较B组短(P<0.05);维持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桡、肌皮、腋、前臂内侧、臂内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感觉阻滞成功率为93.3%~100%,明显高于B组(60%~86.7%)(R<0.05);尺神经阻滞成功率均为100%.两组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相似;综合满意度A组较B组高(P<0.05).结论 神经刺激器定位喙突下臂丛阻滞方法操作简便,阻滞起效时间较短,阻滞成功率较高,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的麻醉管理

    作者:丁玲玲;袁维秀;米卫东;张宏

    背景 随着微创外科在我国的发展,以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系统在临床外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发展到可以进行复杂高难度的手术操作.长时间人工智能辅助手术增加了麻醉的复杂性,对麻醉提出了新挑战. 目的 对人工智能辅助手术系统的麻醉管理策略分析总结. 内容 对人工智能辅助手术患者的麻醉术前评估、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内环境、中枢神经系统的管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趋势 人工智能辅助手术是微创外科的重要进步,其手术中对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影响待进一步总结.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在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晓东;徐桂萍

    背景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种炎性综合征,近年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的 人们对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特别是ACE在肺损伤中的作用研究日趋深入,有必要了解其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 内容 重点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ACE在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损伤中作用的研究作一综述. 趋向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m,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TⅡ)受体阻断剂在各种肺损伤中的应用已取得肯定成果,使人们对RAS和其在肺损伤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

  • 椎管内注射阿片类药物所致瘙痒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张静;刘秀兰;上官王宁

    背景 瘙痒是椎管内阿片类药物镇痛的常见并发症,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阿片受体和非阿片受体都起到一定作用,中枢性μ阿片受体可能是其主要机制.椎管内阿片类药物所致的瘙痒常规抗组胺治疗无效,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效果明确,但因逆转镇痛效果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应用.其他治疗药物如κ-阿片受体激动剂、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丙泊酚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瘙痒,但其有效性存在争议. 目的 探讨阿片类药物诱发瘙痒的可能机制,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内容 就近年来阿片类药物诱发瘙痒的发生机制及目前存在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趋向 近鉴别出的瘙痒特异性μ1D阿片受体(μ1D-opioid receptor,MOR1D)为椎管内阿片类物质所致瘙痒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 心血管手术围术期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应用进展

    作者:魏海燕;丁正年;史宏伟

    背景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drenergic receptor,α2AR)激动剂具有镇静、镇痛、抑制交感神经等药理作用,围术期应用可起到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的作用. 目的 对于心血管手术患者,α2AR激动剂稳定血压、心率和减少氧耗的作用有助于降低术后发生手术相关心脏事件的风险,因此心血管手术围术期α2AR激动剂的应用值得探讨. 内容 介绍α2AR激动剂的作用机制和药理作用及其在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临床应用. 趋向 α2AR激动剂在心血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拮抗剂的出现使其可控性增加,应用将更为广泛.

  • 防治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作者:毛煜;顾尔伟

    背景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是麻醉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30%.虽然国际上已公布了防治PONV共识和指南,但尚存在缺陷的PONV预测模型和复杂的防治策略成为临床防治PONV大的障碍. 目的 探究在临床工作中防治PONV的主要障碍,为临床防治PONV工作提供更有效的途径. 内容 尚存在缺陷的PONV预测模型和复杂的防治策略是临床防治PONV大的障碍,多模式防治PONV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预防PONV发生的方法. 趋向 多模式防治PONV更容易被临床麻醉医生接受和应用,新型的抗PONV药物和传统经典的抗呕吐药物为临床多模式防治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

  • 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慧琴;林健清

    背景 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是一种有毒废气,近年来的研究表明,H2S作为新发现的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广泛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病理过程. 目的 探讨H2S的生理病理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并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内容 H2S不仅对全身多系统的缺血性等疾病有治疗作用,对神经性及炎症性疼痛的双向性调节作用更是关系密切,其机制可能与其是内源性血管平滑肌的ATP敏感性钾通道(ATP-sensitive potassiumchannel,KATP)开放剂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相关. 趋向 H2S这些新用途对探寻临床相关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研究重点应在H2S对于疼痛作用的确切机制上.

  • 大麻素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作者:郑旭;顾小萍

    背景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导致患者康复延迟,增加医疗费用,而且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研究显示POCD的发生可能是多种机制作用的结果,主要与中枢胆碱能系统、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有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麻素系统在认知功能障碍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的 综述大麻素在认知功能障碍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内容 简介POCD以及大麻素系统,总结目前对于大麻素与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成果. 趋向 为研究者提供新信息,期望对于POCD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帮助.

  • 微小RNA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

    作者:曹嵩;刘云;喻田

    背景 近年研究表明微小RNA(microRNA,miR)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进程. 目的 综述miR参与心肌I/RI的研究进展. 内容 概述miR及与心肌I/RI有关的miR的作用,并作展望.趋势 miR与心肌I/RI密切相关.以miR为靶点的治疗将可能被用于心肌保护.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进展

    作者:孙乐英;李玉梅;李秋杰;袁世荧

    背景 高频振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理论上符合肺保护通气策略,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下仍有低氧血症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 目的 研究表明HFOV可以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但肺保护作用利用欠佳,文章旨在阐述如何更好地发挥HFOV的肺保护作用并同时满足氧合和安全性要求. 内容 总结以往HFOV应用于ARDS患者的研究,并讨论HFOV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趋向 基于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建议HFOV目前应作为常规肺保护性通气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使用HFOV前,要慎重考虑深度镇静肌松、血流动力学变化和噪音等对患者病情的影响.

  •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功能相关表面分子的作用

    作者:赵燕君;王嘉锋;邓小明

    背景 机体发生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表面多种功能分子的表型发生变化与炎症的发生、发展及恶化存在潜在联系.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型的生物学效应及意义. 内容 研究中性粒细胞3大主要功能,黏附、趋化和吞噬.研究相关的多种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现状. 趋向 随着对中性粒细胞细胞表面功能分子变化的相关机制研究地不断深入,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脓毒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方向.

  • 细胞骨架与机械应力在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作者:方梦可;张宗泽;陈畅

    背景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是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过度牵拉引起的细胞机械应力是由细胞骨架以及细胞-期胞间和细胞-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调节完成. 目的 探讨细胞骨架在VILI中的病理生理机制,丰富和完善VILI理论. 内容 描述了机械通气刺激被转化为细胞内的生理信号,从而诱导细胞活化、增加肺血管通透性导致肺损伤.对细胞骨架与机械应力在VILI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进行详尽的阐述. 趋向 关于细胞骨架及其相关结构在VILI的病理生理变化中作用的体外研究已广泛开展,但体内VILI模型较少,需进一步的研究.

  • 运动皮质电刺激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长明;刘大船;蔡长华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表现为慢性、顽固性疼痛,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疗效不佳,探讨新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方法,越来越受到更多临床医生的关注.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运动皮质刺激(motor cortex stimulation,MCS)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较多. 目的 探讨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内容 总结分析近20年来国外MCS临床应用及研究有关文献,探讨其方法、可能的治疗机制及研究进展,对MCS临床疗效及优、缺点进行分析. 趋向 MCS是临床上治疗慢性、顽固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较为理想的方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行更多研究、不断改进及完善.

  • 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作用

    作者:元元;王超;王国林

    背景 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是指应用瑞芬太尼所导致的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其发生机制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蛋白激酶C (protein kmase C,PKC)通路介导的脊髓中枢敏化相关.蛋白激酶Cα相互作用蛋白(protein interacting withCαkinase,PICK1)是PKCα的靶蛋白之一,也是在PKCα和突触后膜受体蛋白间起重要作用的衔接蛋白. 目的 探讨PICK1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发生及维持中的作用. 内容 对PICK1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趋向 通过PICK1在瑞芬太尼痛觉过敏中的研究,为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尹睛;屠伟峰;陶元祥;马亚平;康旭

    背景 电压依赖性钙通道(voltage dependent calcium channels,VDCCs)参与了疼痛的发生及维持机制,钙通道阻滞剂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镇痛作用. 目的 对主要的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回顾和总结. 内容 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及脊髓背角感受伤害性刺激的神经元上有大量VDCCs分布,可调控去极化诱导的Ca2+内流,从而影响谷氨酸和P物质等与疼痛有关的神经递质释放.齐考诺肽等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明确的镇痛作用,且不易形成耐受性及引起呼吸抑制,但给药途径受限,治疗窗狭窄. 趋向 钙通道阻滞剂的镇痛作用还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而开发更加安全方便的新型药物,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多选择.

  • 困难面罩通气——麻醉医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者:薛富善;刘鲲鹏

    文章评述麻醉诱导期间与困难面罩通气有关的一些问题,特别是讨论在应用肌肉松弛药之前是否需要检查面罩通气能力的问题.在各种声门上气道装置快速发展的今天,麻醉诱导后在各种不同的患者快速插入这些装置已经成为了可能.同样,视频喉镜和快速起效肌肉松弛药(例如罗库溴铵)的出现也已使更早和更成功实施气管插管成为了可能,从而使面罩通气有可能成为气道管理的多余步骤.尽管如此,根据现有的文献,必须再次肯定面罩通气在气道管理方案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