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국제마취학여복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378
  • 国内刊号: 32-17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44
  • 曾用名: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曾因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两种超声截面引导下行肝切除术颈内静脉穿刺的比较

    作者:谭首鹏;陈贤华;杨川;张玉荣

    目的 探讨超声横截面视图和纵断面视图下引导颈内静脉穿刺对行肝切除术颈内穿刺成功率、定位时间及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肝切除术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横截面视图组(A组)和纵断面视图组(B组),分别采用横截面视图和纵断面视图超声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超声引导定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患者首次及二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超声引导定位时间[(8.1±1.4) min]显著低于B组[(15.9±3.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横截面视图和纵断面视图超声引导用于肝切除术患者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接近,但横截面视图法可有效缩短超声引导定位时间,而纵断面视图法则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用于预测胃肠道手术中的液体反应性

    作者:吴新海;董雪;邓若熹;郑利民

    目的 评估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PVI)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条件下预测胃肠道手术患者液体治疗反应和评估容量状况的能力.方法 选择5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麻醉诱导后连续监测MAP、HR、CVP、心指数(cardiac index,CI)、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bility,SVV)、PVI、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手术开始后30 min以0.4 ml·kg-1·min-1的速率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7 ml/kg),进行容量治疗反应的临床观察,将SVI变化百分比(△SVI)≥10%视为对容量治疗有反应.结果 共48例患者完成了研究,其中28例对容量治疗有反应(R组),20例对容量治疗无反应(NR组);R组患者SVV基础值[(13.8±1.2)%]和PVI基础值[(15.5±4.2)%]显著高于NR组[SVV(9.9±3.2)%,PVI(11.3±3.2)%](P<0.05);SVV诊断阈值为10.5%,监测容量反应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100%;PVI的诊断阈值为13.5%,监测容量反应的灵敏度为65.0%,特异度为75.0%;Pearson 相关性分析显示,SVV的基础值与△SVI相关(r=0.639,P<0.01),PVI的基础值与△SVI相关(r=0.420,P<0.05).结论 PVI能够预测机械通气下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容量治疗反应,其准确性与SVV类似.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浓度的影响

    作者:张瑛;章琦;张晓峰;王爱忠;徐美英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Ⅰ-FABP)浓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20例):Dex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Dex 0.5 μ.g/kg(10 min内输入),以0.5 μg·kg-1·h-1持续泵注;对照组(C组),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前30 min停药.分别于麻醉诱导前10 min(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手术开始后1 h(T3)、手术开始后2 h(T4)、手术结束前30 min(T5)、手术结束后2 h(T6)采集桡动脉血5ml于促凝管,同时留取尿液标本5 ml,离心后备检.结果 与C组比较[分别为(6.15±0.35)、(7.25±0.13)、(6.81±0.65)、(6.38±0.14) mg/L],D组T3~T6时点血清Ⅰ-FABP浓度降低[分别为(5.66±012)、(6.80±0.18)、(6.42±0.70)、(5.31±0.21)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分别为(6.82±0.10)、(7.89±0.53)、(6.38±0.14) mg/L],D组T3、T4、T6时点尿液Ⅰ-FABP浓度降低[分别为(6.23±0.15)、(6.98±0.20)、(5.80±0.1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降低食管癌根治术患者Ⅰ-FABP浓度,对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

    作者:王芬;傅舒昆;袁晓华;周英杰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镇痛方式对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镇痛组(EA组,20例)、全身麻醉联合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组(PCIA组,24例)、全身麻醉联合肋缘下腹横肌平面(subcostal transverseabdominis plane,STAP)阻滞组(STAP组,23例).3组全身麻醉诱导、维持用药相同,EA组行硬膜外阻滞和硬膜外镇痛,PCIA组行静脉镇痛,STAP组行双侧STAP阻滞和静脉镇痛.记录七氟醚、舒芬太尼及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记录术后1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72 h(T6)VAS评分及哌替啶用量,记录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PCIA组VAS评分[(3.8±2.0)、(4.7±1.8)、(6.5±1.7)分]比较,EA组和STAP组在T1[(2.3±1.2)、(3.1±2.3)分]、T2[(2.3±1.1)、(3.4±2.0)分]、L[(2.8±1.1)、(3.6±2.0)分]时点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发生恶心呕吐、疲倦嗜睡和头晕的例数显著减少(P<0.05).与EA组比较,PCIA组、STAP组舒芬太尼和哌替啶用量显著增多,麻黄碱用量和低血压例数显著减少(P<0.05).STAP组、EA组、PCIA组两两比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7±12)、(50±16)、(74±13) h]、首次进食时间[(47±10)、(61±15)、(89±11) h]、首次下床时间[(41±15)、(54±18)、(56±22)h]依次延长(P<0.05).3组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或多点STAP阻滞对开放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有利,而全身麻醉联合PCIA效果较差、副作用较多、恢复时间较长.

  • 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气道环状软骨平面横径预测模型能否适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作者:张侃;陈华林;陈怡绮;郑吉建;张马忠

    目的 评价基于非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hildren without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NCHD)气管环状软骨平面横径值(transverse diameter of cricoid cartilage,CD)与年龄或体型所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比较回归方程预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children with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环状软骨平面的气管横径值(cricoid diameter predicted by formula,CDfomula)和超声实测值(cricoid diameter measured by ultrasound,CDultra)的一致性.方法 纳入64名NCHD,镇静后测量CDultra,记录患儿年龄、身高、体重、BMI、体表面积等数据,采用逐步向前法与CD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纳入CHD 30例和NCHD 25例,比较两组患儿CD超声测量值与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值的一致性.结果 NCHD的CD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90,P<0.05),回归方程为CD(cm)=0.048×年龄(岁)+0.525.两组人群CDfomulaCDultra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NCHD组患儿CDfomula和CDultra的相关性为0.94,而CHD组患儿CDfomula和CDultra的相关性为0.71.NCHD组和CHD组CDultm和CDfomula的偏移值分别为-0.00 cm、-0.01 cm,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0.06 cm,0.05 cm)和(-0.17 cm,0.15 cm),虽然两组患儿CDultra和CDfomula的偏移相近,但是CHD组患儿的界限值宽于NCHD组患儿.结论 在建立NCHD超声测量的CD值与年龄间线性回归方程的基础上,认为CHD模型预测和超声实测的一致性不如NCHD.因此在CHD气管插管时,测量CDultra可能会使气管导管的选择更加准确和便捷.

  •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对布比卡因所致神经细胞毒性的影响

    作者:郑艇;徐世元;赖露颖;李乐;李亚文;周树勤

    目的 明确布比卡因是否导致SH-SY5Y细胞内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水平降低,以及NAD水平降低是否与布比卡因神经细胞毒性有关.方法 以1 mmol/L布比卡因培养液处理SH-SY5Y细胞30 min~7 h,检测细胞内NAD含量及细胞活性;以1~10 mmol/L布比卡因处理细胞30 min,检测细胞内NAD含量及细胞活性;于5 mmol/L布比卡因处理细胞30 min前后,以不同NAD培养液预处理、后处理SH-SY5Y细胞30 min,检测细胞内NAD水平的变化及细胞活性.结果 1 mmol/L布比卡因处理后3h,细胞内NAD水平开始下降,至处理7h,细胞内NAD水平降至处理前的(28±8)%;2、5、10 mmol/L布比卡因处理30 min后,细胞内NAD水平分别降至对照组的(22±3)%、(26±7)%及(16±1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1 mmol/L布比卡因处理后各时点细胞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0 mmol/L布比卡因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随着布比卡因浓度的增高而降低,2、5、10 mmol/L布比卡因组细胞存活率分别降至对照组的(49±9)%、(36±16)%及(26±-4)%(P<0.05).以2.50、5.00、10.00 mmol/L NAD预处理的细胞,其细胞内NAD水平分别达到对照组的(86±12)%、(89±12)%及(105±59)%,明显高于单独以布比卡因处理的细胞(P<0.05).以不同浓度NAD预处理或后处理干预后,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单独以5 mmol/L布比卡因处理的细胞,且预处理效果好于后处理(P<0.05).结论 布比卡因引起神经细胞毒性与NAD水平下降有关,外源性NAD能提升细胞内NAD水平,且能减轻布比卡因的细胞毒性.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无痛胃镜检查中瑞芬太尼适剂量的选择

    作者:肖兴鹏;贾一帆;余奇劲;王鄂友

    目的 探讨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时瑞芬太尼的适剂量.方法 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双盲分成3组(每组100例):瑞芬太尼1组(R1组,瑞芬太尼0.25 μg/kg)、瑞芬太尼2组(R2组,瑞芬太尼0.5 μg/kg)、瑞芬太尼3组(R3组,瑞芬太尼1.μg/kg).记录各组麻醉前(T0)、置入胃镜时(T1)、退出胃镜时(T2)的BIS值、MAP、HR、SpO2,并记录各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术中辅助呼吸和术中体动例数、胃镜检查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离院时间、离院时眩晕等.结果 3组患者To、T1、T2时BIS值、MAP、HR组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3组比较,R1组、R2组在T1时点SPO2[(96.9±2.1)%、(96.2±2.9)%比(92.1±5.5)%]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时点R1组与R2组比较以及T2时点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R1组[(110±12) mg]、R2组[(65±8)mg]明显多于R3组[(48±6)mg],R1组丙泊酚用量也明显多于R2组,同时术中辅助呼吸R1组(6%)、R2组(9%)较R3组(21%)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2组、R3组比较,R1组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延长,术中体动及离院时眩晕发生较多(P<0.05),但R2组、R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胃镜检查时间、术中知晓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0.5 μg/kg瑞芬太尼辅助适量丙泊白酚是胃镜检查中较适合的搭配方案.

  • 胸腔积液对胸椎旁神经阻滞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

    作者:赵尧平;蔡楠;陶岩;林惠华;王庚

    目的 观察胸腔积液对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TPVB)感觉阻滞平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多发性肋骨骨折手术患者60例,分为合并胸腔积液组(P组)和未合并胸腔积液组(N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TPVB,两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记录患者TPVB注药后1、15 min时感觉阻滞节段,记录入室后、诱导前、手术开始时及术毕时MAP、HR,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手术时间和术后1、4、8、24、36 h VAS评分.结果 TPVB注药后1 min P组与N组感觉阻滞节段分别为(4.1±1.2)个、(3.3±0.7)个,TPVB注药后15 min P组与N组感觉阻滞节段分别为(5.8±1.4)个、(5.0±1.0)个.P组患者TPVB注药后1、15 min时感觉阻滞节段明显多于N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MAP、HR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VB应用于胸腔积液患者感觉阻滞平面更为广泛,且应用于胸腔积液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 声门上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作者:吴志云;查本俊;胡吉;谢平;熊华平

    目的 通过与改良普通喉罩比较,评价声门上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80例,年龄22~68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声门上喷射通气组(J组)和改良普通喉罩通气组(L组).记录两组患者一次放置成功率、成功放置时间、检查时间、检查成功率、检查暴露情况以及麻醉前(T0)、插入喉罩(或鼻咽通气道)即刻(T1)、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时(T2)、纤维支气管镜通过声门后3 min(T3)及检查结束时(T4)的MAP、HR、SpO2和PETO2,并记录其并发症.结果 一次性放置成功率和检查优良率J组(100%,97.5%)明显高于L组(81.1%,81.1%)(P<0.05);成功放置时间和检查时间J组[(10.8±2.6)s,(13±4) min]明显短于L组[(23.2±12.7)s,(23±10) min](P<0.05);J组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L组(P<0.05),但操作者满意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咽痛发生率L组(81.1%)明显高于J组(12.5%)(P<0.05);其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声门上喷射通气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是安全可行性的,且并发症少.

  • 连续收肌管阻滞和连续股神经阻滞对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和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孔宪刚;宋成伟;侯代亮;王昆;李成文

    目的 比较连续收肌管阻滞(adductor canal block,ACB)和连续股神经阻滞(femoral nerve block,FNB)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对早期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单侧TKA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连续ACB组(A组)和连续FNB组(F组).术中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两组在麻醉诱导前分别行超声引导下ACB和FNB,并放置神经周围导管.术毕经神经周围导管予0.2%罗哌卡因实施患者自控周围神经阻滞镇痛.记录术后4、8、12、24、48 h静息和运动(膝关节被动屈曲45°)疼痛数字评分(numeric rating scale,NRS)、患肢股四头肌肌力Lovett评分和患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术后1、2、3、14 d膝关节大主动/被动活动度,术后14 d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膝关节主动屈膝90°时间.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 两组术后静息和运动NRS评分、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2 h内患肢股四头肌肌力Lovett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息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低于F组(P<0.05).A组术后1、2、3d膝关节大主动活动度明显大于F组(P<0.05),但膝关节大被动活动度、术后14 d膝关节大主动活动度、术后14 d膝关节HSS评分以及术后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膝关节主动屈曲90°时间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连续ACB和连续FNB可为TKA患者提供等同的术后镇痛效果,而且对早期功能康复具有相似的效果.

  • 剖宫产术中自体血回输相关急性低血压的研究进展

    作者:韩晓丽;张卫

    背景 2010年以来有关剖宫产术中自体血回输相关急性低血压(acute hypotension correlating with autologousblood transfusion,AHABT)案例报道渐增,日益引起麻醉医师的关注.目的 阐述剖宫产术中AHABT发生的可能机制.内容 在自体血回输(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ABT)过程中,AHABT可能与几种主要调节血压物质的水平变动有关.首先,缓激肽,一种血管活性肽,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即缓激肽降解酶水平较低时,可在一些患者体内蓄积.ABT过程可激活缓激肽生物活性,导致血管扩张.其次,自体血经过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血液中IL-6、补体3水平可能会升高,进而使平均动脉压降低.趋向 控制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是否可预防AHABT尚需进一步研究去阐明.

  • 全身麻醉期间肺保护通气策略研究进展

    作者:杨柠;潘道波

    背景 机械通气保障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呼吸和气体交换,但也可能诱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ion induced-lung injury,VILI).随着对VILI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VILI损伤程度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目的 就全身麻醉期间肺保护通气策略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内容 综述肺保护机械通气策略、低潮气量通气、复合适当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肺复张策略(recruiting maneuvers,RM)、控制平台压及FiO2等相关进展与争议.趋向 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相关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在全身麻醉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个体化的通气策略有待进一步研究.

  • 俯卧位脊柱手术后失明的研究进展

    作者:古玲玲;陈峰

    背景 术后失明(postoperative visual loss,POVL)是俯卧位脊柱手术患者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患者预后极差.该并发症近年来引起了麻醉科及其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目的 综述俯卧位脊柱手术POVL的研究进展.内容 阐述俯卧位脊柱手术POVL的临床概况、病因和预防处理措施.趋向 对POVL的病因进行深入了解有助于减少俯卧位脊柱手术后眼科并发症.

  • 针刺调节缺血性脑血管病围手术期脑血流量和脑神经功能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春美;谢思宁;安立新

    背景 针刺成为卒中后康复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之一.目的 综述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临床进展及其调节机制.内容 针刺可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状态,促进偏瘫恢复,降低痉挛状态的发生率,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此外,针刺可预防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及血管内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术后的再灌注综合征.针刺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卒中后状态:改善脑缺血局部微循环,拮抗氧自由基损伤,控制炎症反应,减少血栓形成,调节信号转导通路及蛋白质,促进侧支循环等.趋向 针刺对脑卒中的治疗效果肯定,其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卒中后脑神经功能状态.但将针刺应用于脑卒中手术术中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 Clarus可视管芯引导气管插管的临床运用

    作者:陈佩玲;马武华;王勇

    背景 Clarus可视管芯(Clarus Video System,CVS)是由美国Clarus公司研发的一种较新的可视光导管芯,其配备高清液晶显示屏及“J”形镜杆融合了可视软镜与光棒的优点,在国外已用于解决气管插管和处理困难气道,并发挥重要作用.目的 明确认识CVS的结构、插管准备工作、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及插管可能出现问题及处理对策,有益于提高CVS插管的有效性.内容 介绍CVS的结构、插管准备工作、操作方法、临床运用(包括普通气道和困难气道插管及改良运用)及临床运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对策.趋向 CVS作为新的可视光导管芯,无论在普通气道还是困难气道插管,单腔管还是双腔管插管,快速诱导或清醒插管,都是有效的工具之一.但在临床中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和气管插管设备.

  • 右美托咪定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伟娜;岳子勇

    背景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发生率为20%~80%,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近来研究提示,Dex可能在预防和治疗PONV中发挥作用.目的 了解Dex预防和治疗PONV的效果.内容 综合相关文献,从Dex防治PONV的机制、优势、佳剂量、应用时间、给药途径等方面探讨其防治PONV的效果.趋向 Dex有望成为减少PONV发生的一种新的药物选择.

  • 趋化因子在骨癌痛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畅;卜慧莲;郭海明;艾艳秋

    背景 骨癌痛(cancer induced bone pain,CIBP)是中晚期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趋化因子是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通过趋化白细胞定向移动的方式来参与免疫应答.近几年研究证明,趋化因子在CIBP的发生及维持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目的 了解趋化因子在CIBP发生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为CIBP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内容 综述近几年相关文献,阐述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CIBP发生与维持的研究进展.趋向 趋化因子有望成为CIBP治疗的新靶点.

  • 全身麻醉药发育神经毒性的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作者:张森;郑吉建

    背景 越来越多的动物研究显示全身麻醉药能够导致发育神经元的凋亡,流行病学研究亦表明,患儿在3岁前接受长时间或/和多次全身麻醉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明显增加;然而,全身麻醉药导致发育神经元毒性的机制尚未阐明,临床上也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目的 通过综述全身麻醉药导致发育神经元毒性的可能机制,探讨可能的防治措施.内容全身麻醉药通过不同的分子途经调控发育神经元并能够启动或加速神经元的凋亡.首先,由于发育神经元内Cl-的浓度较高,全身麻醉药激活γ-氨基丁酸A(γ-aminobutyric acid A,GABAA)受体后可促进Cl-由胞内流向胞外,进而导致神经元兴奋性中毒.其次,氯胺酮上调能够渗透钙离子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nate,NMDA)受体可能会导致钙超载.第三,全身麻醉药抑制前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向成熟BDNF(mBDNF)的转化,进而通过P75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NTR)通路诱导神经元凋亡.第四,一些全身麻醉药也能够造成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积聚,在钙超载和ROS的共同作用下可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全身麻醉药物引起神经网络活动的紊乱也可以导致神经元凋亡和认知功能障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靶向相关的离子通道、控制钙超载、减少ROS产物以及减轻神经元凋亡可有效保护全身麻醉药物导致的神经元变性.趋向 全身麻醉药可通过不同的分子途经导致发育神经元凋亡,将这些分子或分子途经作为潜在的靶标可以对全身麻醉药诱发的功能障碍进行防治.

  • 特殊病理生理条件下的心肺复苏——-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解读

    作者:方吉;张立

    背景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对一些处在特殊病理生理状态下的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目的 通过解读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相关部分,提高对相关患者的心肺复苏能力.内容 妊娠状态下的心肺复苏注意体位,母体复苏失败时及时进行剖宫产术.肺栓塞引起的心搏骤停,疑似或确诊的病例都可以进行早期溶栓术,对于确诊的病例还可以经行手术取栓.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心搏骤停,可以首先使用纳洛酮治疗,并同时开始心肺复苏术.局部麻醉药中毒引起心搏骤停,在心肺复苏同时可以使用脂肪乳剂配合抢救.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的心搏骤停,应及时进行体外心肺复苏.趋向 用手将子宫向左推移以减轻低血压产妇下腔静脉所受的妊娠子宫施加的压力,缺乏相关文献证实,且对产妇围死亡期剖宫产的时机选择也未有定论.疑似肺栓塞造成心搏骤停患者溶栓治疗是否纳入治疗的标准仍有争议.在某些情况下,静脉脂肪乳剂可以加强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的疗效,得到了动物研究的证实,但缺乏人类实验数据支持.

  • 损伤控制性复苏用于失血性休克救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杜薇;曹惠鹃;张铁铮

    背景 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是导致人类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与患者转归密切相关,目前尚缺乏理想的复苏方案.目的 综述损伤控制性复苏(damage control resuscitation,DCR)研究进展.内容 DCR是较新的整合性复苏策略,已被广泛应用于创伤急救、心脏外科、妇产科等多个手术领域.由于凝血机制的破坏,HS患者常伴有创伤性凝血病、低体温和酸中毒.DCR推荐对HS患者进行允许性低压复苏、止血复苏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处理.DCR不仅可以提高复苏效果,还能减少休克相关并发症.趋向 DCR在HS处理中有良好应用前景,然而尚需进一步研究使其完善.

  • 炎症因子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泽敏;王星明;周志强;杨建军

    背景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抑郁症共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的 综述炎症因子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为该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内容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感觉系统的功能障碍相关,它包括触诱发痛、痛觉过敏、自发痛等一系列疼痛症状.抑郁症表现为心境低落和厌恶活动.小胶质细胞激活后,释放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β,通过结合5-羟色胺受体、谷氨酸盐受体、γ-氨基丁酸能受体及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促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抑郁症的发生.趋向 炎症因子可能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抑郁共病的靶标.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