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esthesiology and Resuscitation 국제마취학여복소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徐州医学院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4378
  • 国内刊号: 32-1761/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8-44
  • 曾用名: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辑委会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曾因明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右美托咪定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左心室内同步化的影响

    作者:吴皎卿;史宏伟;何绮月;魏海燕;葛亚力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患者左心室内同步化的影响. 方法 择期CPB下行CABG患者21例,年龄45~74岁,身高151~176 cm,体重52~85 kg,ASA分级Ⅱ、Ⅲ级,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2级或3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D组,10例),对照组(C组,11例).D组在停CPB 15 min后泵注0.5 μg/kg Dex,10 min输注完,继以0.5 μg·Kg-1·h-1维持至术毕;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于锯胸骨前(To)、停止CPB后15 min泵注Dex前(T1)、泵注Dex 30 min(T2)、泵注Dex 1 h(T3)时分别记录MAP、HR、CVP、肺动脉阻塞压(pulmonary artery occlusion pressure,PAOP)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监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血量(cardiacoutput,CO)、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左室17节段整体纵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 of the 17 left ventricular segments of longitudinal strain,Tssl-17-SD)、左室16节段环向应变收缩期达峰时间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time to maximum systolic velocity of the 16 left ventricular segments of circumferential strain,Tssc-1 6-SD). 结果 D组HR在T2[(71.0±5.4)次/min]、T3[(69.3±2.8)次/min]时较C组[(89.5±14.7)、(89.4±14.0)次/min]低(P<0.05);D组CO在T2[(4.4±1.2) L/min]时低于C组[(5.8±1.5) L/min] (P<0.05).D组Tssl-17-SD在T2时较C组明显升高(P<0.01). 结论 CPB后泵注Dex早期能抑制CABG患者左心室心肌纵向的同步化运动.

  • 全身麻醉下小儿皮肤温度变化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作者:李艳;谢海;周期;符少川;马乃全

    目的 通过观察小儿全身麻醉复合超声引导腋路臂丛神经阻滞下的阻滞区域内皮肤温度变化与阻滞效果之间的关系,探讨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方法 选择小儿手部手术30例,全身麻醉喉罩通气,行超声引导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靠近肌皮神经、桡神经、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周围各注入1 ml/kg总量1/4的0.25%罗哌卡因.随机在阻滞的各个神经分支支配的皮肤区域内取一个测量点,记录神经阻滞前、阻滞后15 min皮肤温度的变化值.以阻滞效果作为评判的标准,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寻找诊断临界值(cutoff值);Spearman相关分析两者的相关性. 结果 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对阻滞效果反应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0.88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815~0.957];阻滞区域内温度变化幅度为0.65℃时,敏感度与特异性之和值大,其敏感度为86.4%,特异性为94.1%;Spearman相关系数:r=0.773(95%CI:0.656-0.840). 结论 皮肤温度变化对评估阻滞效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用于全身麻醉下小儿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后阻滞效果的评价.

  • 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镇痛效果比较

    作者:任达;王大奇;邱泽武;李强

    目的 研究羟考酮注射液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3组(每组20例):丙泊酚与羟考酮组(A组),丙泊酚与舒芬太尼组(B组),丙泊酚与安慰剂组(C组).记录3组麻醉诱导前(T1)、扩张官颈时(T2)、苏醒即刻时(T3)的MAP、HR、Sp02,围手术期的副作用,T3、苏醒后30 min(T4)、苏醒后3.5 h(T5)的VAS评分,3组患者应用阿托品与间羟胺的次数与离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结果 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的丙泊酚用量[(130±22)、(141±27) mg]与苏醒时间[(1.2±0.8)、(1.3±1.1) min]比C组[(164±40) mg和(2.6.±1.6)min]明显减少(P<0.01).A组T2时的MAP与HR[(77±10) mmHg(1 mmHg=0.133 kPa)和(67±8)次/min]比T1时[(88±8) mmHg和(78±12)次nin]明显降低(P<0.01).C组T2时的HR[(80±15)次/min]比T1时[(74±7)次/min]增加(P<0.05).体动发生次数A组、B组比C组明显减少(P<0.01),头晕发生次数A组、B组比C组明显增加(P<0.01),且A组少于B组(P<0.05).A组T3、T4、T5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B组T3、T4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1).A组T3、T5时的VAS评分低于B组(P<0.05),尤其T5时更低(P<0.01).3组之间的用药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离院时间比A组、B组长(P<0.05). 结论 丙泊酚联合羟考酮比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或单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更少的副作用,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

  • 喷他佐辛对止血带致下肢缺血/再灌注后心肌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作者:周晓奇;原大江;王利利;郭政

    目的 观察喷他佐辛对下肢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 Ⅰ,cTnⅠ)的影响及其与降钙紊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关系. 方法 选取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下肢骨科手术使用止血带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喷他佐辛组(P组),每组30例.止血带充气前P组患者给予喷他佐辛0.5 mg/kg静脉滴注,C组在相同时刻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在止血带充压前(To)及止血带释压后0.5 h(T0、24 h(T2)时采集输液对侧肘静脉血5 nl,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TnⅠ和CGRP的含量. 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o时cTnⅠ[(0.2 1±0.06)μg/L]比较,C组cTnⅠ在T1时无明显变化(P>0.05),在T2[(0.28±0.10) μg/L]时明显升高(P<0.05),P组cTnⅠ在T1、T2时无明显变化(P>0.05);与To时CGRP[(16.9±2.2) ng/L]比较,C组CGRP在T1、T2时均无明显变化(P>0.05),P组CGRP在T1[(17.9±2.7) ng/L]、T2[(18.8±2.8) ng/L]时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在T1、T2时cTnⅠ[(0.23±0.12)、(0.28±0.10) μg/L] 、CGRP[(16.9±1.9)、(16.7±2.6) ng/L]比较,P组的cTnⅠ在T1时无明显变化(P>0.05),T2[(0.22±0.06) μg/L]时明显降低(P<0.05),P组的CGRP在T1、T2时均明显升高(P<0.05). 结论 喷他佐辛可以减轻下肢使用止血带诱发I/R后的cTnⅠ升高,可能与内源保护性神经肽CGRP有关.

  • 二氧化碳充气在妇科术后无痛结肠镜检中的安全性研究

    作者:王薇;薄禄龙;邓小明

    目的 比较妇科手术后行结肠镜检查中注入空气与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手术后行常规无痛结肠镜检查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02组和空气组(每组31例),结肠镜检查中分别注入C02、空气.记录两组患者结肠镜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恢复时间及检查后不同时间的腹痛程度,比较检查前后HR、MAP、Sp0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ranscutaneous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PtcC02)的变化,VAS评估检查后15 min、1h、3h、6h及24 h腹痛程度. 结果 两组患者检查成功率、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和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HR、MAP、Sp02、Ptc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02组患者检查后15 min、1h、3h、6h、24 h时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空气组[(21.6±9.5)分比(46.7±14.1)分、(14.4±5.4)分比(32.6±9.6)分、(9.1±3.6)分比(22.9±8.4)分、(4.3±1.1)分比(9.7±3.5)分、(2.3±1.1)分比(4.1±1.9)分](P<0.05). 结论 妇科术后患者行无痛结肠镜检查时注入CO2代替空气安全有效,且能减轻检查后腹痛程度.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倩倩;王耀岐;静广建

    目的 将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和咪达唑仑分别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患者,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并寻找Dex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合适负荷剂量. 方法 择期行上肢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D1组、D2组、D3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每组20例.4组分别于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前10 min静脉输注Dex(0.3、0.5 μg/kg和0.8μg/kg)和咪达唑仑(0.05 mg/kg),输注后Dex组和M组分别给予0.5 μg·kg-l·h-1Dex和0.05 mg·kg-1·h4咪达唑仑维持镇静.记录用药前(To)、用药5 min(T1)、臂丛阻滞前即刻(T2)、臂丛阻滞后即刻(T3)、切皮时(T4)及用药30 min (T5)、40 min(T6)、60 min(T7)时的MAP、HR、Sp02、警觉/镇静(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scale,OAMS)评分,并记录发生的副作用. 结果 各组间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在T5时SpOz低于其他3组(P<0.05);D1组OAA/S评分在TrT7时高于M组(P<0.05),D2组各时点OAA/S评分与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3组OAA/S评分在T3~T5时明显低于M组P<0.05).Dex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与负荷剂量呈正相关. 结论 Dex较咪达唑仑更适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静脉泵注Dex 0.5 μg/kg后以0.5 μg·kg-1·h-1速率维持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且血流动力学较稳定、副作用较小.

  • 右美托咪定同时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慢诱导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宋丽;袁维秀;米卫东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同时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于慢诱导纤维支气管镜(fiberoptic bronchoscopy,FOB)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拟行全身麻醉下颌面部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43例,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Ⅱ级,完全随机分为丙泊酚TCI组(P组,65例)和Dex组(D组,78例).入室后两组均静脉注射芬太尼1.5 μg/kg,TCI丙泊酚,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plasma concentration,Cp)为1.0 mg/L.D组同时负荷输注Dex(0.5μg/kg,10 min).根据BIS调整丙泊酚Cp.BIS值降至85时环甲膜穿刺注射2%丁卡因2.5 ml,1%丁卡因2ml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BIS值降至80~70时放置FOB.FOB进入声门后,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1 mg/kg,放置气管导管并确定其位置,完成麻醉诱导.记录插管术中及术后情况,记录入室安静后(To)、BIS值降至85时(T1)、环甲膜穿刺后即刻(T2)、BIS值降至80~70时(T3)、FOB放置成功时(T4)和气管内插管成功时(T5)的HR、MAP、Sp02和BIS,记录T1和T3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effect-site concentration,Ce). 结果 两组气管内插管难易度评分、气管内插管时间、呛咳或误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D组气道阻塞评分升高(48/7/20/3/0比45/16/4/0/0)、舒适度升高(62/16/0/0/0比35/29/0/1/0)、插管记忆评分升高(60/18/0比62/3/0)、术后咽痛评分升高(22/55/1/0比41/20/4/0),D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时丙泊酚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D组T3时丙泊酚Ce降低[(1.00±0.20) mg/L比(1.10±0.30)mg/L](P<0.05). 结论 负荷剂量Dex(0.5 μg/kg,10 min)辅助表面麻醉用于慢诱导FOB引导经鼻气管内插管可降低丙泊酚的Ce,舒适度更高,但应注意气道阻塞、插管知晓和术后咽痛等并发症.

  • Nod样受体蛋白3炎性体抑制剂格列苯脲对机械通气致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洲;董文文;江来

    目的 探究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3,NLRP3)炎性体抑制剂格列苯脲对机械通气导致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28只7~9周的清洁级ICR雄性小鼠,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6只)、格列苯脲组(GLY组,6只)、机械通气组(VEN组,8只)和格列苯脲+机械通气组(GLY+VEN组,8只).VEN组和GLY+VEN组机械通气4h后与CON组及GLY组麻醉插管后4h测定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及炎性细胞数量,测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et/dry,W/D),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ELISA法检测肺组织IL-1β、IL-6、TNF-α的含量. 结果 VEN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0.534±0.104) g/L和(3.4±0.7)×105/ml]比CON组[(0.167±0.021) g/L和(1.9±0.5) ×105/ml]升高(P<0.01);GLY+VEN组肺泡灌洗液中蛋白浓度和细胞数量[(0.425±0.083) g/L和(2.4±0.6) ×105/ml]比VEN组下降(P<0.05).VEN组肺组织W/D(5.1±0.5)与CON组(4.4±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LY +VEN组肺组织W/D(4.7±0.4)与VE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N组和GLY+VEN组肺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蛋白表达与CON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GLY+VEN组IL-1β和IL-6表达与VEN组比较,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机械通气前给予格列苯脲可有效减少小鼠肺组织炎症细胞聚集,减轻肺水肿,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体的激活有关.

  • 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硬膜外镇痛用于开腹结直肠手术的比较

    作者:李炜;张冯江;郁丽娜;周清河;严敏;芶大明

    目的 观察和比较腹横肌平面(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TAP)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与连续硬膜外镇痛对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镇痛和康复的影响. 方法 入选84例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TAP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组(T组)和连续硬膜外镇痛组(E组),每组42例.主要监测指标为术后48 h VAS评分,同时比较术后补救镇痛药使用率、舒芬太尼消耗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期活动时间、低血压发生率、恶心呕吐发生率、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医学康复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等. 结果 终80例患者完成本研究.两组患者术后48 h VAS评分、术后补救镇痛药使用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医学康复时间和实际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组比较,T组术后低血压发生率(15%比40%)、早期活动时间[(64±13)h比(91±12)h]、下肢感觉及运动异常(0比10%)、术中及术后舒芬太尼消耗量[(49±11)μg比(43±7)μg及(88±12) μg比(45±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连续硬膜外术后镇痛比较,TAP阻滞复合静脉自控镇痛能为开腹结直肠手术患者提供相似的镇痛与康复效果,且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右美托咪定不同途径给药对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效果的影响

    作者:吕晓春;刘敏;王志强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不同途径给药方式对0.375%罗哌卡因腰丛挫骨神经联合阻滞(combined lumber plexus and sciatic nerve block,CLPSNB)效果的影响. 方法 90例CLPSN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罗哌卡因组(R组),0.375%罗哌卡因50 ml行CLPSNB;罗哌卡因+Dex静脉注射组(D+R组),静脉输注Dex 1 μg/kg(输注时间10 min)同时0.375%罗哌卡因50 ml行CLPSNB;罗哌卡因局部麻醉药液混合Dex组(DR组),局部麻醉药Dex 1 μg/kg+0.375%罗哌卡因至50 ml行CLPSNB.R组和DR组同时静脉输注与D+R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和维持时间、术者的满意情况及副作用发生情况. 结果 3组感觉阻滞和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阻滞持续时间和首次使用镇痛药的时间DR组[(768±246) min和(1 080±300) min]、D+R组[(732±204) min和(1 050±288) min]显著长于R组[(420±126) min和(840±306) min] (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DR组[(1008±258) min]显著长于R组[(624±216) min]、D+R组[(672±144) min](P<0.05),而R组与D+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者满意率DR组(100%)高于R组(85%)(P<0.05).3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低血压、呼吸抑制等副作用. 结论 Dex混合于0.375%罗哌卡因行CLPSNB麻醉效果及术者满意度佳.

  •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作者:钱菊;成浩;杨建平

    背景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ardiac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s)包括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ICDs)和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装置.目前中国每年安装ICDs 2 000多台、CRT装置约为2 200台,每年每百万人口安装心脏起搏器38台. 目的 帮助麻醉医师掌握CIEDs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技术. 内容 回顾CIEDs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趋向 CIEDs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或胃肠镜等微创手术.围手术期CIEDs患者管理情况比较复杂,迄今为止也很少有关于围手术期CIEDs管理的指南.

  • 术中液体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李上莹莹;涂生芬

    背景 术中液体治疗是围手术期液体治疗的核心,也是维持患者有效血容量的核心. 目的 阐述不同的液体治疗策略,以期为术中液体治疗提供指导并为新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内容 分别综述“开放性液体治疗”、“限制性液体治疗”及“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liquid treatment,GDT)”这3个输液策略的研究现状. 趋向 术中液体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寻求适的输液策略是术中液体治疗研究和发展的方向.

  • 肥胖患者单肺通气期间的通气策略

    作者:陈旭;谢言虎;柴小青

    背景 肥胖人群比例不断升高,肥胖影响正常生理功能,给麻醉带来不少问题,尤其在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过程中. 目的 减少肥胖患者OLV过程对预后转归的影响,降低肥胖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内容 探讨肥胖患者围手术期OLV期间的通气策略,包括通气模式的选择、保护性通气策略、高碳酸血症、肺泡复张策略和吸氧浓度的选择. 趋向 肥胖患者OLV期间采用小潮气量联合呼气末正压通气(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PEEP)、间断肺泡复张和低到中度Fi02等通气策略有助于改善氧合、降低肺不张发生率,高碳酸血症在无肺部疾病患者中是否具有肺保护作用尚待研究.

  • 脑电双频指数的临床矛盾性评价

    作者:鲁美静;金孝岠;张马忠

    背景 1996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BIS监护仪用于临床监测镇静效应.BIS的临床使用减少了术中知晓,改善了患者术后恢复,提高了围手术期安全性,但临床应用发现,BIS数值和变化与临床表现有时并非一致(即矛盾性). 目的 对引起BIS矛盾性变化的原因进行阐述,以指导临床应用. 内容 原因可能与全身麻醉药的药理特点、作用部位、频谱干扰、特殊病理生理状态(包括低血糖、脑缺血、低血容量、神经功能障碍等)及年龄、手术方式、血管活性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 趋向 鉴于BIS的矛盾性,如何利用BIS监测或联合其他监测手段加强特殊人群麻醉管理,是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 血液回收机应用于脊柱侧凸矫形手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延军;代淑红;马正良;顾小萍

    背景 目前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作为一种血液保护策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期减少术中同种异体血的输入量. 目的 回顾总结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的研究新进展. 内容 从工作原理、临床价值、效能、经济效益、并发症等五个方面总结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的研究进展. 趋向 需要进行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明确脊柱侧凸矫形手术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的效能及经济效益.

  •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成伟;李娟

    背景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尚处于研究阶段.氯胺酮作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是小儿麻醉的常用药物.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将Dex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麻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目的 梳理Dex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内容 概述Dex和氯胺酮的药代动力学,以及两者复合麻醉在小儿患者创伤性检查、术前、术中以及困难气道处理中的应用.趋向 Dex复合氯胺酮在小儿麻醉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全身麻醉药对发育大脑的神经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张硕;裴凌

    背景 每年越来越多的婴幼儿在全身麻醉下接受各种影像学检查和外科手术及重症监护治疗,反复暴露于全身麻醉药物之下.目前,全身麻醉药物是否具有神经毒性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目的 综述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产生神经毒性的可能机制及相关研究的新进展. 内容 就全身麻醉药对发育期大脑产生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相关临床研究进展及动物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相关性及局限性等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趋向 目前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均不能完全排除全身麻醉药的神经毒性作用,在对全身麻醉药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机制深入研究的同时,在儿科手术麻醉时应做到在全面发挥麻醉药治疗作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神经毒性的副作用.

  • 全身麻醉药引发的内质网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的研究

    作者:郭娣;王海云

    背景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以大脑特定区域蛋白蓄积以及神经元缺失为特点.有研究证实全身麻醉药物可引发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进而引起细胞凋亡,而AD的发病及进展与ERS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目的 探究全身麻醉药引发的ERS和线粒体功能障碍对AD的影响. 内容 介绍ERS及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之间的联系以及全身麻醉药对AD发病及病程影响. 趋向 ERS、线粒体功能障碍及ERS-线粒体之间的联系近年来成为AD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也为全身麻醉药物合理选择及配伍提供新思路.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相关肺纤维化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作者:陈梦媛;高巨

    背景 机械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机械通气使用不当,可诱发或加重肺损伤,即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更关键的是机械通气可显著增加ARDS患者肺纤维化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研究报道在ARDS的致死原因中,难以控制的肺纤维化占40% ~60%. 目的 就ARDS患者机械通气相关肺纤维化的发生机制、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内容 机械通气产生的机械牵张可激活细胞信号通路终导致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趋向 机械通气导致的肺纤维化已成为ARDS患者预后不良及肺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应当予以高度重视.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将为研发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 高频振荡通气在成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

    作者:温迪;杨建平

    背景 高频振荡通气(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HFOV)作为一种新的通气模式,具有高频率、小潮气量、高平均气道压的特点,近年来被成功应用于成年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治疗.研究表明,HFOV在改善氧合、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VILI)方面较常规机械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具有优势.但其对ARDS病死率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 通过归纳HFOV在成年人ARDS中的临床应用揭示HFOV的优势和缺陷. 内容 HFOV能够高效改善氧合、减少VILI,但不能减少ARDS的病死率.HFOV技术的适患者的筛选、佳使用时机、佳参数的设定以及与其他治疗手段联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 趋向 HFOV应用于ARDS的治疗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参与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威;徐静;万燕杰

    背景 痛觉传导具有十分复杂的生理机制,在此研究过程中,内源性下行抑制系统先被发现,在痛觉传递与调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下行易化系统被证明与下行抑制系统存在不同的机制. 目的 对延髓头端腹内侧区(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RVM)参与下行抑制/易化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 内容 外周伤害性信息通过脊髓传递到大脑的神经中枢,然后通过下行抑制/易化系统,进行双向调制.延髓头端有布满核团的腹内侧区,这是下行抑制埸化系统传导通路中的一组关键性核团,中缝大核与巨细胞网状核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用药物注射或者电刺激RVM,能够对外周伤害性刺激应答,产生既能抑制也能兴奋的作用,其具体机制涉及下行抑制/易化系统的激活. 趋向 RVM究竟是如何参与下行抑制/易化系统调节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中长链脂肪乳救治局部麻醉药物神经系统急性毒性反应1例

    作者:张鸿飞;雷洪伊;徐世元

    局部麻醉药物全身急性毒性反应(local anesthetic systemic toxicity,LAST)是局部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综合措施预防LAST的发生非常关键,恰当、准确、及时的LAST救治至关重要,可大程度地降低其危害.现报道1例ASA分级Ⅰ级男性患者,接受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麻醉后出现LAST,主要表现为口周麻木、耳鸣、头晕及头部非自主性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镇静效果不佳,给予20%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medium-long chain triglycerides lipid emulsion,MLE)100ml泵注后患者抽搐消失,后痊愈出院.美国局部麻醉协会指南推荐,发生LAST时应尽早使用脂肪乳剂,避免LAST的发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