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缺血的作用

    作者:刘建军;刘海超;王崇智

    目的: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迟发性脑缺血(DCI)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S A H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组(观察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3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对照组给予钙离子结抗剂(尼莫地平注射液按0.5 mg/h的速度持续微量泵泵入,15 d为一疗程,再给予尼莫地平40 mg口服,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服用辛伐他汀20 mg/d ,连服2周,昏迷患者经胃管给药。所有患者均于1、7、14、30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 Hunt-Hess分级;于1、7、14、30 d或临床症状发生变化时进行经颅多普勒(TCD)及头颅CT检查。结果 SAH治疗后30 d时,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CVS分别为5例(其中2例死亡)和7例(其中2例死亡)(P>0.05);发生DCI分别为2例和9例(其中2例死亡)(P<0.05);第30天存活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者分别为3例和10例(P<0.05);第30天存活者 Hunt-Hess 分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尼莫地平在防治SAH 后DCI 及改善病人预后方面疗效优于单用尼莫地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作者:黎铮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03-2013-05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150例脑卒中患者,在住院3 d后通过荧光偏振免疫分析空腹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 )。入院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医学研究院的卒中量表评价,持续随访6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肢体康复采用M RS量表量化评分。结果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与血浆 Hcy呈正相关。持续随访6个月,共42例发生血管疾病,入院时患者的血浆 Hcy浓度和神经损伤与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cy组与正常Hcy组预后存在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临床检测血浆H cy浓度,不仅可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预测,也对患者肢体康复具有指导意义。

  • 飞行人员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分析

    作者:王海音;许波;陈勇胜;张薇;张清俊;王学良;赵成炫;李利;崔丽;王建昌

    目的:探讨飞行员脑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现役飞行员125名(飞行员组),平均年龄为(32.26±4.47)岁,对照组为89名普通志愿者,平均年龄为(29.80±7.58)岁。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观察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systolic velocity ,Vs)、舒张期流速(diastolic velocity ,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 ,Vm)、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 ,PI)和血管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 ,RI)等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与普通志愿者比较,飞行员组的大脑前、中、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Vd、Vm及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飞行员组的左侧大脑前动脉的RI值低于普通志愿者(P=0.0464,0.527±0.005 vs 0.542±0.006)。结论飞行员的脑血管调节能力及血管顺应性高于普通志愿者。

  • 疏血通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张淑静

    目的:对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1-11-2012-10就诊于我院诊断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除给予必要的抗血小板、抗凝等基本治疗外,治疗组加用疏血通及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治疗,对照组仅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1.67%,对照组为58.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T 延长,APTT延长,FIB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提高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愈率与有效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糖代谢异常与脑白质改变的关系临床分析

    作者:孟庆莲;牛国忠;蒋琳

    目的:探讨脑白质改变(white matter changes ,WMC)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77例脑白质改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Visser标准对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评级,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既往未诊断糖尿病而空腹血糖6.1~6.9 mmoL/L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代谢分类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标准。将脑白质改变(WMC)按分级与糖代谢异常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糖水平与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有相关性(P<0.05)。结论脑白质改变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密切相关。83%的脑白质改变患者合并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

  • 脑外伤并脑性耗盐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政委;仪立志;纠智松;孔文龙;许亦群;曾小丽;石小峰

    目的:探讨脑外伤并发脑性耗盐综合征(CSWS )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2013年收治的36例脑外伤并发CSW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院时GCS评分:3~5分8例,6~8分16例,9~12分6例,13~15分6例。诊断为 CSWS后首先予以补钠、补液治疗,如果无好转,依次加用垂体后叶素、卡马西平或强地松、氢化可的松保钠治疗。结果经过补钠,23例患者在5~10 d内纠正,5例合用卡马西平、垂体后叶素3~7 d后纠正,7例后合用糖皮质激素(低钠13~25 d ),其中2例停用糖皮质激素后,低钠复发,再补钠1~2周后,低钠纠正,另外1例低钠纠正过程中,死于颅内感染。结论脑外伤后并脑性耗盐综合征是导致低钠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CSWS的早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 巨大脑膜瘤28例显微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朱江

    目的:探讨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外科手术及复发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8例巨大脑膜瘤手术患者,男11例,女17例,平均年龄54.6岁。结果按照Simpson分级标准,Ⅰ级切除20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3例,对于次全切除患者术后补充伽玛刀治疗。结论对于巨大脑膜瘤,肿瘤的大小、切除程度、肿瘤位置均对肿瘤复发和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巨大脑膜瘤的首选治疗。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

    作者:李姗;董铁立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拟择期全麻下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60例。年龄18~55岁,体质量50~75 kg ,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3组(n=20):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啶0.2μg · kg-1· h-1(D1组)和右美托咪啶0.5μg · kg-1· h-1组(D2组),D1组和D2组分别于常规麻醉诱导前经15 min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剂量0.6μg/kg ,随后分别以0.2和0.5μg · kg-1· h-1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40 min ,C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中根据麻醉深度指数(CSI)调节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用量,维持CSI在40~60之间。分别于输注右美托咪定前(T0)、气管插管时(T1)、切头皮时(T2)、钻颅骨时(T3)、缝皮时(T4)、气管拔管时(T5)、气管拔管后10 min(T6)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ST数值。记录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记录自主呼吸、定向力恢复和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时行镇静-躁动评分,记录术中窦性心动过缓和麻醉苏醒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围麻醉期与C组和D1组比较,D2组血流动力学趋于平稳,M A P和 H R均降低且在正常范围之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D1组T1时CSI降低,D2组T1-4时CSI降低(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D2组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拔除气管导管后10 min镇静-躁动评分、麻醉苏醒期恶心呕吐、呛咳和躁动的发生率降低(P<0.05);3组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禁忌证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剂量0.6μg/kg ,继之以0.5μg·kg-1·h-1速率静脉维持,镇静深度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能够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应激反应且不影响拔管时间,可以减少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用量,降低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志东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组)与60例同期体检者(B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2组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A、B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8.5%、50.0%,( P<0.05);A组患者共90块混合斑,发生率85.0%,与B组的67.9%对比,差异显著( P<0.05);A组患者血管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重度狭窄率均显著高于B组( P<0.05);A组40例在斑块处可见局部血流信号充盈缺损现象,其中15例还发现花色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无创性、准确性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101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全仁子;黄雁翔;刘东炜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进展因素及治疗。方法对101例进展性脑梗死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综合性分析。结果进展因素与早期降压治疗不当、血糖控制不良、心功能不全、脑水肿、脑干梗死及生化改变等因素有关。结论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治疗,应尽量避免引起脑梗死进展的不利因素,早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奥扎格雷钠可取得较好疗效。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早期应用尼莫地平疗效观察

    作者:魏林平;杨仕光;余冬平;巫小云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尼莫地平静滴,观察2组治疗后颅内血肿大小、血肿周边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和周边水肿体积明显减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改善( 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使用尼莫地平可进一步减轻脑水肿,促进脑血肿吸收,进一步改善神经功能。

  • 颅脑创伤开颅术后纵裂分离型硬膜下积液诊治分析

    作者:贡伟一;王文明;张曙光;周金方;潘天鸿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开颅术后纵裂分离型硬膜下积液产生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颅脑创伤开颅术后发生纵裂分离型硬膜下积液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纵裂分离型硬膜下积液患者通过高压氧、锥颅外引流术、Ommaya囊或腰大池置管引流、积液-腹腔分流术等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结论纵裂分离型硬膜下积液属于硬膜下积液的一种特殊类型。利用影像学手段能明确对其作出诊断,通过一系列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阿加曲班颈动脉加压静滴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作者:罗毅;付玉山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颈动脉加压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3-02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阿加曲班颈动脉加压静滴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静脉注射等量阿加曲班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根据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根据治疗前后60 d m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70.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19)。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治疗60 d后,2组m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加曲班颈动脉加压滴注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颅内压监护结合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作者:贺礼进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结合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对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20%甘露醇脱水治疗,未进行颅内压检测;颅内压监护+常规治疗组(监护+常规治疗组)30例,入院给予颅内压检测及常规治疗;颅内压监护+高渗盐水治疗组(监护+高渗治疗组)35例,入院给予颅内压检测,并及时采用3%高渗盐水降低颅内压。结果监护+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监护+高渗治疗组与监护+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监护+高渗治疗组及监护+常规治疗组的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 P<0.05);监护+常规治疗组和监护+高渗治疗组中,颅内压<20 mmHg组、20~30 mmHg组、>30~40 mmHg组间预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颅内压监护结合高渗盐水能有效监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颅内压变化,临床效果满意,值得进一步推广。

  •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鲁军体;程龙海;汤祥军;张相华;武高;付锐

    目的: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02-2012-09我院收治的48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对48例患者进行头颅C T扫描,分析其临床特点,采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38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0例临床症状出现好转。术后对48例患者进行C T复查,其中41例脑室恢复正常,3例明显缩小,4例稍缩小,治疗6个月后随访,其中45例临床治愈,3例复发,再次治疗后治愈。结论 CT检查是诊断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的可靠手段,脑室外引流术可明显改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急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李卓先;陈瑶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脑桥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18例。对照组西医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立体定向微创置管、引流术+活血利水醒脑中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对比指标包括清醒时间及清醒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及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因肺部感染死亡2例,存活16例,病死率11.11%;对照组18例患者中存活1例,随访3个月后死亡,其他病例均于发病后14 d内死亡,平均死亡时间12.25 d ,病死率100%。观察组的GOS评分、清醒时间及清醒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术联合活血利水醒脑中药治疗脑桥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手足口病并神经系统损害的MRI诊断价值

    作者:谭莉平;曾冠波;陆建常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并神经系统损害的M RI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足口病患儿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神经系统损害的M RI表现特征。结果18例手足口病患儿中脑干脑炎6例,脊髓炎9例,脑脊髓炎病3例。脑干病灶表现为小片状稍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序列呈高信号,DWI呈稍高信号,ADC图呈稍高信号;脊髓病灶位于脊髓前角灰质,在矢状位及冠状位上呈纵形长条状,轴位呈单侧或双侧对称圆点状,呈稍长T1长T2信号影,STIR序列呈高信号;脑干及脊髓病灶均具有轻微占位效应。结论 M RI可作为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的影像学首选检查方法,能真实地显示脑及脊髓受损情况,可进行早期诊断,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及MMP-9、hs-CRP的影响

    作者:刘涛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1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1次/d ,2周一个疗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MMP-9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予以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均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MP-9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其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M M P-9和hs-CRP水平相关,通过减轻炎症反应发挥临床疗效。

  • 针刺牵引与超短波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作者:陈士炯;倪凌雁;邓爱华

    目的:观察针刺与牵引、超短波配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03-2013-03我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针刺与牵引、超短波配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针刺及颈椎牵引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治疗组治愈17例(40.5%),好转21例(50.0%),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治愈10例(23.8%),好转20例(47.6%),总有效率71.4%。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刺与牵引、超短波配合治疗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张翠云;卢祖能

    目的:探讨肌电图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03-2012-06收治的231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的神经相关指标进行检测。结果神经肌电图总异常率高达78.8%,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异常率的发生逐渐增加,D组异常率62.1%,A组异常率94.8%;D组胫神经 H反射异常率达56.9%,其他项的检测异常率均<20%;A组胫神经H反射异常率高达93.1%,其次是下肢的腓总神经M C V与腓浅神经SCV ,异常率分别为41.3%和46.6%,均高于40%。结论神经肌电图在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早期发现其外周神经病变,从而早期进行治疗和干预,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丘脑不同部位梗死患者93例临床分析

    作者:徐彦立

    目的:探讨丘脑不同部位梗死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方法93例丘脑梗死患者中丘脑前部梗死19例,丘脑内侧部梗死22例,丘脑外侧前部梗死17例,丘脑外侧后部梗死25例,丘脑后部梗死10例。观察总结丘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结果丘脑前部梗死患者以淡漠、抑郁等精神障碍为主,丘脑内侧部梗死患者表现为情绪功能紊乱、意识障碍改变、视觉障碍,丘脑外侧前部梗死患者表现为共济失调、失语等症状,而丘脑外侧后部梗死患者主要以感觉障碍为主。结论丘脑内部的解剖结构复杂,主要核群有:前侧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等,因此,丘脑梗死后因累及的供血血管及核团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症状与体征。

    关键词: 脑梗死 丘脑
  • 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MMP-9和LP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谭莹;曾静;王磊

    目的:探讨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溶血磷脂酸(LPA)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程度及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64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稳定斑组和易损斑组,并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检测血浆M M P-9、L PA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值水平与斑块及硬化程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斑块组血浆 MMP-9、LPA 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浓度明显增高;易损斑块组血浆MMP-9、LPA水平增高显著(P<0.01),同时与稳定斑块组比较,亦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血浆MMP-9、LPA浓度可反映颈动脉内膜和斑块的稳定情况,可预测斑块破损,为临床检测及防治不稳定斑块提供理论依据,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 早期综合治疗颅脑损伤致颈性眩晕、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苏海涛;柳爱军;王志军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治疗颅脑损伤致颈性眩晕、头痛患者基底动脉(BA )、椎动脉(VA )的收缩末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12-2012-12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头颅外伤所致颈性眩晕头痛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颈椎牵引+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颈部理疗),比较2组BA、VA的VP、VD变化、治疗时间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BA、VA的VP、V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脑外伤颈性眩晕、头痛早期采用颈椎低质量牵引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和颈部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颈、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

    作者:熊家瑜

    目的:观察并分析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颈、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特点。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160例为实验组,同时选择无脑血管类疾患的健康人160例对照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2组患者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中颈动脉内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值(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低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颈及动脉狭窄状况。结果实验组软斑及混合斑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实验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低流速(EDV)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的阻力指数(RI)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狭窄状况也远远严重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动脉的彩色多普勒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测定的意义

    作者:杜雪平;李天慧

    目的:观察新生儿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探讨血清caspase-3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病情的早期诊断、程度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01-2012-12收住的 HIE 患儿63例为观察组(HIE组),并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以同期正常健康新生儿18例为对照组(正常组),观察2组血清caspase-3水平变化。结果 HIE组血清caspase-3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中、重度各组间血清caspase-3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血清caspase-3水平变化有助于临床对病情轻重的分度,对HIE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指导作用。

  • 血管生成素-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吴红芳;符宝敏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2-(Ang-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脑胶质瘤组织和13例正常脑组织中A ng-2、M M P-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 ng-2、M M P-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 P<0.01),在高度恶性(III-IV级)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度恶性(I-II级)胶质瘤(P<0.01);Ang-2与MMP-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r=0.487,P<0.01)。结论Ang-2、MMP-2可能共同参与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可做为判定脑胶质瘤恶性程度的指标。

  • 脑梗死患者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浓度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兴洲;王娅玲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bilirubin ,BIL)及尿酸(uric acid ,UA)浓度在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02-2013-03收治的200例CI患者(观察组)及我院体检健康者180例(对照组),检测并对比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DBIL)和尿酸(UA)浓度。结果(1)观察组 TBIL、DBIL及UA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中重型CI组血清BIL浓度均高于轻型CI组,血清UA浓度低于轻型CI组(P<0.05)。(3)急性CI组血清BIL浓度均明显高于亚急性CI组及对照组(P<0.05);亚急性CI组与对照组血清BIL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性和亚急性CI组UA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急性与亚急性CI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BIL升高是CI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表现,UA浓度升高可反映CI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作者:张晶

    目的:研究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单用奥扎格雷钠治疗,2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第2、4周复查3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从抗炎症反应的角度,可能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起重要作用。

  • 急性期脑出血血压水平与临床表现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姜剩勇;谭兴春

    目的:对脑出血(IC H )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临床表现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2011-07-2013-06因急性ICH入院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量>30 mL组中SBP>180 mmHg患者比例显著高于160 mmHg<SBP≤180 mmHg以及SBP≤160 mmHg的患者;患者血肿扩大与SBP≥220 mmHg、ΔSBP≥50 mm-Hg以及MAP>150 mmHg相关;患者按照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18例和存活组66例,2组患者的SBP、DBP和MA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死亡组患者的PP值明显高于存活组;且MAP≥130 mmHg患者病死率43.8%(7/16)明显高于MA P<130 mmHg时的16.2%(11/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ICH患者的血压水平与出血量和血肿扩大的关系密切,且与患者的存活率直接关联,因此IC H急性期血压的控制尤为重要。

  •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观察

    作者:陈力量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我科2011-01-2013-01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观察组)和60例单纯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统计2组患者颈动脉管腔内径、颈动脉中膜厚度(M T )、粥样硬化斑块位置、数量。结果观察组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78.3%,对照组为6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粥样硬化斑块多集中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且右侧多于左侧。观察组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动脉狭窄总数及重度狭窄数等情况均多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颈动脉狭窄多以中、重度为主,有35例(71.7%);对照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28例(41.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粥样硬化情况较单纯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更为严重,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也更为恶劣,临床需给予高度重视。

  • 西安市城区六年级超重肥胖学生BMI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伟;张月芳;杨丽芳;俱西驰;张欢;郭萌

    目的:了解西安城区六年级超重肥胖学生饮食、运动状况,为制定儿童超重肥胖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西安城区295名六年级超重肥胖小学生2009-2012年体重指数(BM I)变化情况;问卷调查其饮食习惯及运动状况。结果2009-2012年超重肥胖学生BM I值呈逐年上升趋势( P<0.001)。超重肥胖儿童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每天坚持吃早餐人数少、喜吃甜食、有睡前加餐及喝奶习惯。超重肥胖学生看电视打游戏的时间长,而户外运动时间短。结论不良的饮食习惯及静态活动多而户外活动少等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发展为超重肥胖儿童的影响因素。

  • 改良大骨瓣减压、显微侧裂入路治疗伴脑疝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作者:黄汉文;魏建功;宋同均;王士强;刘道斌;张琦辉

    目的:评价改良大骨瓣减压、经外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伴脑疝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清除血肿,术后按照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救治指南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 ),ADL Ⅰ级3例, ADLⅡ级14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2例,ADL Ⅴ级1例,死亡1例。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疗效满意,娴熟的显微外科操作、规范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中枢性面瘫的疗效分析

    作者:龚泽辉;王义亮;郭强;杨芳;盛久灵;周小琴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对中枢面瘫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试验组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治疗技术训练面部肌肉,同时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手段:针灸、电针、拔罐等。总疗程1个月,比较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显效率85.71%,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显效率67.35%,总有效率83.67%;2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能加快中枢性面瘫患者恢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脑囊虫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李瑞芳;邱峥;葛林通;胡晴

    目的:探索脑囊虫病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提高非疫区医务人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报告1例非疫区散发性脑囊虫病病例,复习文献资料,总结诊治经验,探讨其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结果患者以颅内压增高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入院,既往多次类似发作被诊断为“高血压”,未引起足够重视。本次通过影像学检查(M RI)、血清及脑脊液免疫学检查以及其他常规检查确立脑囊虫病诊断,并实施抗囊虫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脑囊虫病在非疫区偶有散发,无特异性症状,通过影像学及血清免疫学检查多可明确诊断。非疫区医务人员提高警惕,重视并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 脑囊虫病 诊断 治疗
  • 不同麻醉药物对神经外科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

    作者:鲁竞;熊桂林;印武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对神经外科患者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9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药物不同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45例,分别给予芬太尼和舒芬太尼进行麻醉,比较不同时段2组患者的HR、MAP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患者在术前、气管插管、术后5 min的HR、MAP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P<0.05;舒芬太尼组患者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8.89%,显著低于芬太尼组患者的22.22%,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麻醉,生理指标更稳定,能够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和拔管时血压变化,且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临床使用更安全。

  •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水平的检测临床分析

    作者:胡惠萍;袁晓华;朱中梁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自身抗体水平检测的特点,为神经精神狼疮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6-01-2013-07本院37例确诊为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分析抗核抗体谱特点以及不同活动时期神经精神狼疮的抗核抗体特点变化。结果本研究中NPSLE ANA滴度多处于1∶1000及以上,不同活动时期患者ANA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模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检测结果显示4种荧光模式,以常见的颗粒型和均质型为主,各抗体组间核型的分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抗 rRN P抗体的阳性率高72.97%,抗神经细胞抗体的阳性率为62.16%,不同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身抗体检测可作为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诊断和治疗监测的重要依据,具有临床价值。

  • 脑血管迂曲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谭群;陈康宁;史树贵;周振华;李光建;刘渠

    目的:探讨脑血管迂曲与缺血性卒中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对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科1269例已行全脑血管照影检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的患者,分为脑血管迂曲组704例(实验组,简称迂曲组)、非脑血管迂曲组565例(对照组,简称非迂曲组),并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卒中与非卒中人数(分别记为迂曲卒中组、迂曲非卒中组、非迂曲卒中组、非迂曲非卒中组),比较2组中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是否有差异;其次,通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观察并记录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探讨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结果迂曲卒中组脑血管迂曲数明显高于迂曲非卒中组;迂曲组缺血性卒中率明显高于非迂曲组,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P=0.000);迂曲组中高龄、女性、高血压、高血脂显著高于非迂曲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女性、高血压及高血脂是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结论脑血管迂曲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高龄、女性,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是发生脑血管迂曲的危险因素。

  • 感觉神经定量检测量化评估男子性功能障碍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赵诚炫;王海音;胡海翔;王学良;王新宴

    目的:评估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对男子性功能障碍病人阴部神经损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志愿者30例,男性,年龄21~72岁,应用感觉神经定量检测仪,采用自动化双盲微处理器程控的测试方法,分别测试30例男子性功能障碍病人阴茎头及阴茎体电流感觉阈值(CPT ),输入已确立标准化正常值的软件进行评估及分级,根据结果判定阴部是否神经损伤、损伤程度及损伤部位。结果检测30例男子性功能障碍病人(早泄11例,勃起功能障碍17例,性欲低下1例,不射精症1例),测试阴茎头部及阴茎体部测试电流感觉阈值(CPT )异常升高或减低的病人共24例(CPT 异常升高4例;CPT 异常减低20例),在正常范围的病人共6例。结论通过检测结果可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神经损伤,神经损伤的程度、部位,感觉神经定量检测可以客观、准确、细致的评价男子性功能障碍病人阴部神经损伤,特别是对阴部神经早期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姜启栋;张雪梅;曾永涛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8-2013-08在我院治疗的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服用氟西汀对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 非酮症性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的临床分析

    作者:陈万洪;刘金有

    目的:探讨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2例非酮症性高血糖合并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其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该组患者年龄均较大,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发病时血糖水平为(16.5~28)mmol/L ,尿酮体检测多呈阴性;舞蹈样症状累及患者单侧或双侧肢体或面部。影像学特征:CT表现为病变对侧的尾状核、壳核早期病灶呈高密度,短时间内高密度病灶可消失;MRI显示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信号,FLAIR序列病灶呈稍高信号,DWI尾状核头部呈低信号,壳核部分呈稍高信号,SWI病灶呈高信号,MRA显示血管未见明显改变;降糖治疗及联合使用氟哌啶醇、氯丙嗪等药物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M RI表现为纹状体 T1 WI呈高信号,SWI呈高信号及偏侧舞蹈症,是非酮症性高血糖的特征性改变。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末梢神经损伤临床分析

    作者:郑虹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炎末梢神经损伤(VPN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02-2013-02我院收治的46例VPNI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和弥可保以及维生素B1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对比2组疗效、VAS疼痛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65.2%,显著高于对照组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VPNI ,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改善疼痛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作者:侯英娟;李京;马亚玲;张羽凡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血浆同型半胱(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01-2012-12收治的ACI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根据诊断结果分为CAS斑块(观察组)52例以及无CAS斑块(对照组)33例。同时测定2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并分析CAS分级与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 Hcy浓度为(19.56±5.23)μmol/L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45±2.54)μ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Hcy血症发生率(36.54%)显著高于对照组(15.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单因素分析可知,Hcy水平与CAS分级呈正相关(r=0.542,P=0.002<0.05)。CAS 4级组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I患者血浆Hcy水平上升可引起CAS斑块的发生,且 Hcy水平越高, CAS程度越高,两者呈正相关。

  • 全营养配方膳辅助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济民

    目的:研究全营养配方膳食辅助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1-2012-10入院诊治的脑卒中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其中实验组应用肠内全营养配方膳食辅助辨证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肠外营养方法,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检测对比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前清蛋白、清蛋白、转铁蛋白、糖化血红蛋白、IgA、IgG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营养支持后,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均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验组改善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部感染20例,总感染率为35.00%;对照组肺部感染33例,总感染率为6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肠内全营养配方膳食辅助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颅内压监测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范仕兵;李骥;刘明东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下行去骨瓣减压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04-2013-01入本科救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颅内压监测下行去骨瓣减压治疗,对照组34例颅内压监测下行药物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病死率和ADL情况。结果试验组死亡3例,病死率8.57%,对照组死亡7例,病死率20.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32例存活患者中23例(71.88%)中度功能缺陷,2例(6.25%)严重功能缺陷,7例(21.87%)轻度功能缺陷;对照组27例存活患者中13例(48.45%)中度功能缺陷,9例(33.33%)严重功能缺陷,5例(18.52%)轻度功能缺陷。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生存率,同时能提高患者后期生活质量。

  • 不同体位脑血流变化对多系统萎缩的诊断作用

    作者:曲同庆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不同体位脑血流变化对多系统萎缩患者的的诊断作用。方法纳入2008-2013年临床诊断为多系统萎缩患者25例。采用多系统萎缩评估量表(UMSARS)进行评价。对照组选取25例健康人,25例焦虑症患者。组间观察卧位和立位的脑血流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直立性低血压为首发占64.00%(16/25)。试验组卧立位脑血流速度差、卧位PI、立位PI、卧位RI、立位R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9例W波消失,健康对照组W波均存在。结论卧立位脑血流变化W波消失对于多系统萎缩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舍曲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作用

    作者:宋春联;李爱玲;孙小华

    目的:观察舍曲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作用。方法以阴性症状为主的8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被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原有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加用舍曲林50~200 mg/d ,对照组用原有抗精神病药治疗,共12周。治疗前及治疗4、8、12周末分别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定阴性症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2周后,研究组SANS总分及意志缺乏、情感平淡、兴趣缺乏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联合舍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安全有效。

  •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记忆损害与脑结构磁共振特点探讨

    作者:弓莉;刘志敏;李波;陈勇;周杰

    目的: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记忆损害与脑结构磁共振特点,为临床提高此类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均进行记忆功能评估,并给予磁共振医学影像检查,记录2组患者记忆功能评估结果、磁共振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理解记忆、延迟理解记忆、视觉再生、延迟视觉再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且 P<0.05,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经M RI检查可知,其脑部额叶与颞叶脑区灰质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结论临床医师可根据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记忆损害患者脑部额叶与颞叶脑区灰质体积显著小于健康人群这一显著特点,对发生严重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进行脑部M RI检查,从而准确判断其是否出现记忆障碍,并判断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热迪娜·亚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脑卒中已成为严重损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1],是否规范、及时、全程治疗与患者脑卒中的预后[2-3]关系密切。本课题主要以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深入和全面了解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与转归工作提供一线临床基础资料。

  • 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余少正

    额叶脑挫裂伤在临床中发生率较高,在伤后早期时一般缺少明显表现,通常难以及时诊断[1],特别是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常会因临床诊治不及时造成严重后果。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常会引发中央型脑疝,具有病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等特点[2],常会导致患者重残或死亡。为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脑疝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选取我院诊治的36例患者,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神经精神性狼疮临床特征与疗效分析

    作者:张冬云

    目的:对神经精神性狼疮(NPSLE)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择近1 a在院就诊的37例NP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以癫痫为常见的临床表现,其次分别为头痛、意识障碍(昏迷、嗜睡)、脑血管病、认知障碍、失明等,也可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症状。脑电图、脑脊液检查缺乏特异性,M RI对微小的病变或脱髓鞘病变均具有敏感性。本病给予激素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NPSLE的临床特征表现复杂、多样,结合MRI检查提高该病的检出率,临床可首先考虑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冲击治疗。

  •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处或锁骨下动脉狭窄临床观察

    作者:李美英;夏峰;凤兆海;苏建华;徐竞

    目的:探讨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0例后症状性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近端严重狭窄的患者,狭窄率≥70%,应用药物治疗无效,给予支架进行治疗。术后1、3、6、12个月进行随访,彩超或DSA对支架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再狭窄、术后用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的14处重度狭窄均成功置人支架,成功率100%。术前狭窄率70%~90%,平均为(81.25±9.654)%;术后狭窄率0~20%,平均为(5.00±7.977%),无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6~36个月,无后循环缺血事件发生。随访DSA,支架内轻度再狭窄1例。术后30dMalek评分中1分者8例,2分者2例,3个月、6个月Malek评分1分9例,而2分者为1例。结论应用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或锁骨下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短期内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明显、预后良好。

  •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MRI表现

    作者:吴珂;祁佩红

    目的: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肢瘤(DN T )M RI表现及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DNT患者MRI及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行MR平扫,增强扫描及DWI检查。结果男11例,女7例,年龄8~30岁,平均15.6岁。所有病例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表现。M RI表现:病变主要位于幕上大脑半球皮层,其中颞叶10例,额叶3例,顶叶5例;平扫T1 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 WI呈高信号。Flair病灶呈略高信号,7例周缘呈环状高信号,DWI为低信号;肿瘤以囊性为主,3例肿瘤内见分隔,7例呈尖端指向脑室的“三角征”,6例呈类圆形,5例呈“脑回状”,8例伴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病灶边缘清晰,占位效应轻微;增强扫描15例肿瘤无强化,3例肿瘤呈轻度结节状。结论 DN T 的M RI表现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MRI特征性表现,对DNT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颈动脉杂音预测血管狭窄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胡建荣

    目的:探讨颈动脉杂音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01-2013-01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确诊血管狭窄情况。所有患者根据颈部血管听诊结果分为有杂音组和无杂音组2组,每组90例。观察2组患者与终颈部血管狭窄诊断符合情况,借此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杂音在预测血管狭窄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90例颈动脉听诊有杂音的患者当中,超声确诊含有动脉狭窄患者71例,有效率达7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44%(40/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颈动脉血管听诊杂音与颈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则不相关( P>0.05)。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颈动脉听诊杂音对于预测颈动脉血管狭窄具有一定的价值,临床上可作为参考诊断依据。

  • 高热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 NSE 的测定及其意义

    作者:张松林;沈照波;靳秀红;汤昱

    目的:测定高热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表达水平,探讨高热惊厥(FC)患儿惊厥发作后有无并发脑损伤。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0例单纯性FC患儿,50例复杂性FC患儿及48例对照儿童血清及脑脊液NSE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复杂性 FC组血清 NSE水平(26.31±9.76 ng/mL)高于单纯性 FC组(21.73±8.33 ng/mL ;P<0.05)及对照组(13.48±7.67 ng/mL ;P<0.01),单纯性 FC组血清 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复杂性FC组和单纯性FC组脑脊液NSE水平分别为(19.33±5.83)ng/mL和(17.40±6.11)ng/mL ,均高于对照组的(11.06±5.85)ng/m L分别 P<0.01,<0.05,复杂性FC组和单纯性F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热惊厥患儿惊厥发作后有一定程度的脑损伤发生。

  • 手术治疗小脑幕脑膜瘤10例病例分析

    作者:李茂;夏熙双;刘展;单春格;辛和平;栗向军;张鹏远

    目的:根据小脑幕的分型所选择的手术入路进行分析讨论。方法本文分析性回顾本院2006-2013年来手术治疗的10例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0例小脑幕区脑膜瘤中,SimpsonⅠ级切除即全切者7例,SimpsonⅡ级切除2例, SimpsonⅢ级切除1例,术后出现视力下降者和视野缺损1例,癫痫发作1例。结论小脑幕脑膜瘤一般位于颅底和脑深部,并且常于其周围神经组织和血管形成粘连,给手术切除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其侵犯神经组织及血管的程度所选择的手术方法就变得尤为重要。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98例临床分析

    作者:贺庆华

    我院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提高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9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 一次性抗反流子母尿袋在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与观察

    作者:杜桦;钟洁;樊欣;桑娜娜;刘柯;胡丹丹;吴剑兰

    目的:探讨一次性抗反流子母尿袋在重症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60例神经内科IC U留置尿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患者每7 d更换一次性抗反流子母尿袋,对照组患者每2 d更换普通尿袋,然后分别在留置尿管后的第3、7、14天留取尿培养标本送检。结果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的长短与尿路感染率呈正相关,第3天2组尿路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7、14天实验组尿路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一次性抗反流子母尿袋能有效防止尿液反流,有效降低因频繁更换尿袋破坏其密闭性引发的尿路感染,同时护理人员可精确记录观察每小时尿量,提高IC U护士的工作效率。

  • 运用SHEL模式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

    作者:刘波;王晶

    目的:分析S H EL在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2-01-12我院精神科住院患者4821例,应用S H EL模式指导护理,选择2011-01-12实施常规护理的4601例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和分析精神科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S H EL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2012年共发生40起护理不良事件,占0.8%,其中,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因素32起,占80%%,硬件设施与护理场地环境等因素对不良事件护理影响作用21例,占52.5%,临床和环境因素为17起,占42.5%,与患者或者其他相关人员因素6起,占15%;2011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74起,占16.1%,2012年的护理不良事件显著减少。结论采用S H EL模式防范和处理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明显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维持正常的精神科护理秩序。

  • 472例癫痫患儿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范磊;陈海燕

    目的:了解我院癫痫患儿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门诊472例癫痫患儿的抗癫痫药物的药品品种、症状控制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和讨论。结果我院抗癫痫药物以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使用多,89%患儿的症状可得到控制。结论我院抗癫痫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用药过程中开展药物浓度检测对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非常必要。

  • 维拉帕米联合强的松治疗丛集性头痛临床观察

    作者:张存玲;王焕荣;王爱丽;韩冰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短暂、剧烈的爆炸样头痛,头痛多位于一侧眼眶、球后和额颞部,多数伴有同侧眼结合膜充血、流泪和(或)Horner综合征。丛集性头痛多发生于青中年男性,头痛发作时发作频率每天1次至数次不等,疼痛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及工作。用于预防及治疗丛集性头痛的药物较多,但多数效果欠佳,对在我科就诊的40例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旨在发现缓解、预防丛集性头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 醒脑静治疗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尹帅领;卜淑芳;刘扬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意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应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调脂、控制血压、血糖;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20 mL ,2次/d。观察2组意识障碍的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醒脑静可促进急性脑梗死伴意识障碍患者的意识和神经功能的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

    作者:夏杰;张其梅

    难治性癫痫因反复发作而导致患者身体伤害、智能衰退,生活质量降低以及产生社会心理问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托吡酯(topomax ,T PM 妥泰)作为一种具有三重作用机制的新型抗癫痫药,临床上广泛用于针对多种发作形式的单药治疗或添加治疗。为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48例采用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的详细临床资料,旨在评价托吡酯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关键词: 癫痫 托吡酯 治疗
  • 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作者:王彦廷

    脑卒中后患者除了表现为生理功能受损外,还可并发各种神经精神并发症,以脑卒中后抑郁(PSD )常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少、自责自罚等。由于卒中导致的认知功能损害和交流障碍,病情可能被掩盖,医院的临床诊断率也较低,使患者丧失了佳康复时机,这对脑卒中预后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从而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降低生活质量,增加病死率。卒中的诊疗需要神经内科和精神科等多学科的共同努力,采取正确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高压氧、中医中药、家庭支持等,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主要讨论药物治疗。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PSD 诊疗
  • 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陈晓慧;王彦青;赵鹏辉;徐东;张淑芳;赵倩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甲状腺素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10~30 mg/d、喹硫平50~600 mg/d和利培酮1~6 mg/d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服药后检测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治疗前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12周后,阿立哌唑组血清T4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组患者血清 T4、FT3和 FT4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利培酮组血清FT3、FT4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降低(P<0.01),血清T4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结论喹硫平和利培酮可降低精神分裂患者甲状腺素水平,而阿立哌唑无显著影响,治疗时要定期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

  • T CD 微栓子信号检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进展性神经功能缺失和新发梗死的意义

    作者:张卫斌;姜然

    目的:探讨大动脉狭窄缺血性卒中病人微栓子信号(M ES )、脑梗死与神经功能缺失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有大动脉狭窄(直径减少≥5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急性脑梗死病人,在入院第1天和第7天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进行微栓子信号检测、弥散加权成像(DWI)显示梗死灶和NIHSS评估。结果134例病人65例(48.5%)入院当天发现M ES ,M ES与梗死数目和多部位梗死有关,但与NIHSS评分无明显关系。7 d时有15例(23.1%)DWI显示新发脑梗死或梗死范围扩大。结论 M ES检测能预测脑梗死的发生,提示急性期M ES消失预示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 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意义

    作者:袁培铎

    目的:探讨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进展性脑梗死组,同时选择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非进展脑梗死组;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3组对象的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不同时间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同期的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不同时间淀粉样蛋白A、白介素-18、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同期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淀粉样蛋白A及白介素-18水平升高,可能是上述三者参与进展性脑梗死病理损伤过程,上述三者水平越高,提示脑梗死病情越重,预后较差。

  • 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吴焕英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与其相关性疾病是: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等。抗血小板药物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有效和基本的治疗药物[1]。银杏达莫注射液适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血栓栓塞性疾病,银杏达莫注射液中银杏总黄酮具有扩张冠脉血管、脑血管,改善脑缺血症状和记忆功能[2]。奥扎格雷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梗死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本研究通过银杏达莫与奥扎格雷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作者:张俊;王兰琴;王虎;朱本亮;许静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我院神经内科2012-02-08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9例,男44例,女25例;对照组59例,男40例,女19例。2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包括:阿司匹林100 mg/d;瑞舒伐他汀钙片10 mg/d;奥扎格雷钠注射液160 mg/d静滴;血塞通注射液0.4 g/d静滴。治疗组加用丁苯酞注射液100 m L静滴,2次/d ,共10 d。患者入院后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和静脉血采集,所采标本经过静置约15分钟后进行离心,取血浆测定ox-LDL ,治疗十天后再次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及静脉血采集,进行血浆ox-LDL测定。结果通过丁苯酞治疗的脑梗死患者,血浆ox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通过保护线粒体、阻止脂质过氧化保护神经元,修复神经功能,对控制脑梗死患者病情和改善症状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脑梗死急性期向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朱宝霞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向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1-07-2012-08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与B组,A组55例患者均发生了出血性转化,B组65例未发生出血性转化,观察脑梗死急性期向出血性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患有糖尿病,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能够增加患者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几率,而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患者如合并糖尿病或发生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现象,能够增加其发生出血性转化的几率。

  • 利培酮对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的疗效观察

    作者:鲍凤竹;吉明安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后常出现以幻觉、敌对、认知障碍及谵妄等精神障碍,生活质量下降[1],因此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伴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 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疗效分析

    作者:邓国华;安兴军

    进展性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与完全性脑梗死不同之处在于患者虽经常规治疗,病情仍继续进展,导致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属于难治性脑梗死,已成为神经内科医师面临的治疗难题之一。我科自2012-01-2013-05应用尤瑞克林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30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 脊髓型颈椎病误诊为脑梗死16例分析

    作者:安兴军;邓国华

    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较严重的颈椎病类型,部分患者临床表现类似脑梗死容易被误诊,从而延误诊治,影响患者预后。我科自2003-01以来共收治16例被误诊为脑梗死的脊髓型颈椎病,后经颈椎M RI检查并经手术治疗明确诊断,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 书讯

    作者:《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由王运良、娄季宇、谢鹏教授主编的《多发性硬化的基础与临床》一书,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系统地介绍了多发性硬化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该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用生,对该病诊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医学生、康复师、研究生和神经内科医师的良师益友。

  • 临床脑桥小脑角梗死1例

    作者:臧汉青

    1临床资料
      吴某,男性,54岁,汉族,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人。主因头晕、右侧面部麻木伴同侧耳鸣并视物双影4 d ,于2008-06-21来我院就诊。发病后时有恶心、呕吐,头晕呈旋转性,无头痛及意识障碍,后无恶心、呕吐,行走时才有晕沉感,于当地医院诊治未见好转。患者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右利手。体格检查心肺腹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利,双眼运动灵活,未见眼球震颤,右侧眼裂较左侧小,且眼裂闭合不全,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局中,双侧肢体肌张力肌力正常,右侧面部浅感觉差,双侧肢体浅感觉对称,双侧腱反射(++),闭目难立征(+),双侧巴宾斯基征(-)。发病后第3天(2008-6-20)于当地医院行颅C T示:“双侧基底节区腔梗”,未见脑干区梗死,于我院入院后第5天复查颅 M RI示:“右侧桥脑小脑角及双侧外囊、放射冠区、顶叶区多发片状长 T1长 T2, FLAIR序列呈高信号”。TCD示:“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缓慢”。入院第2天空腹血糖示8.3 mmol/L ,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7.2 mmol/L ,BUN 7.1 mmol/L ,Cr 99μmol/L ,入院后第天复查空腹血糖8.8 mmol/L ,CO2CP 22.1 mmol/L ,BUN 9.9 mmol/L ,Cr131μmol/L ,血清钾3.92 mmol/L ,钠139 mmol/L ,氯99 mmol/L ,钙2.32 mmol/L。入院后应用肝素钠3000 U潘生丁30 mg ,冠心宁20mL,脑蛋白水解物10mL,分别以0.9%氯化钠250mL,静滴,并以维生素B1100 mg ,维生素B12500 mg ,肌内注射,1次/d等治疗。

  • 1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2次肌电图分析报告

    作者:邱志茹;王少平;冉亚娟

    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男,29岁,农民。以“进行性全身肌肉萎缩伴无力10余年”入院。10 a前无明显诱因面部肌肉萎缩,后四肢进行性萎缩伴无力,双上肢症状显著,5a前出现吞咽困难,无饮水呛咳等,4a前言语不清,2a前开始脱发,3个月前吞咽困难加重;无肢体麻木等感觉障碍,既往有智障史,无白内障等疾病,家族有智障史,否认有上述类似病例。1.2体格检查神清,语利欠,记忆力计算力差,体型偏瘦,“斧形脸”,构音困难;四肢肌肉萎缩,双上肢远端著;四肢肌张力正常;双上肢远端肌力3级,双上肢近端4级,双下肢肌力4级;双手握拳后松开不能,双肱桡肌肌丘不明显,双下肢腱反射稍亢进,四肢无肌痛,四肢深浅感觉无异常,病理征未引出。入院诊断,肌病;运动神经元病。定性:变性、遗传基因病。结合病史考虑:原发性侧索硬化。

  • 脑小静脉疾病(连载3)

    作者:李建章

    第三节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深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主要是指发生于大脑内静脉、Rosenthal基底静脉和 Galen静脉的血栓形成。DCVST 与皮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差异不明显,凡能引起静脉血流异常,如静脉壁炎症反应或渗出、静脉本身闭塞或狭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的因素均可导致;二者均可伴发于静脉窦血栓形成,但也均可单独发生;二者相比,深静脉血栓形成更多见于女性,单纯性DCVST的男女之比为1:8.3。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