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醒脑静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血管性痴呆78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伟鑫

    目的:探讨醒脑静和尼莫地平联合使用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采用尼莫地平联合醒脑静治疗,2组治疗1个月后比较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MMSE和ADL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MMSE和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7.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能力和认知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短程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加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

    作者:梁跃波;冉敏;蒲向阳

    目的:观察短程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加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收集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34例,随机分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9例。对照组采用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短程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加干扰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结果观察组发热、抽搐、脑膜刺激征、病理征、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的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结论短程甲基强的松冲击疗法加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能有效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并提高疗效。

  • 脑梗死中枢性面瘫并闭目乏力的临床分析

    作者:陆耀军;吴涛

    目的:探讨脑梗死中枢性面瘫并闭目乏力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2011—2012年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44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各种数据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结果与患者闭目乏力相关的因素为病灶位置,NHISS评分。结论脑卒中责任病灶在右侧大脑半球或靠近顶叶者易出现中枢性面瘫并闭眼乏力,且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严重。

  • 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作者:臧卫平;刘海涛;冯来会;张志军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与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经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将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4组:内膜增厚组22例,硬斑块组23例,混合斑块组40例,软斑块组35例,对照组26例。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结果颈动脉内膜增厚组、软斑块组、混合斑块组、硬斑块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的平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血管内膜增厚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类型密切相关。

  • 心理干预配合针灸治疗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星慧;唐菁华;张会;赵燕;龚芸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配合针灸治疗小儿脑瘫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4—2013‐09于我院诊治的116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8例,A组采用针灸与运动功能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评定治疗效果以及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B组总有效率为91.38%,相比于A组的67.24%明显提高(χ2=14.053,P<0.05);2组治疗后6个月GMFM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但B组提高幅度更大(P<0.05);6个月~3岁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9.70%,明显高于>3~6岁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灸联合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早期治疗可能治疗效果更佳。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肝损害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黄鹿;摆斌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肝损害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方法选择5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56例为对照组,测定2组的肝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浆内毒素(LPS)水平,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GSH‐PX)水平,并观察肠源性内毒素和上述指标改变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显示,研究组中血清 ALT、AST、TNF‐α和血浆内毒素LPS 分别为(81.47±6.82)U/L、(175.72±12.63)U/L、(0.54±0.06)μg/L、(0.47±0.02)eu/mL ,与对照组(35.62±4.69)U/L、(102.37±9.89)U/L、(0.09±0.04)μg/L、(0.07±0.01)eu/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SOD(74.28±9.44)和GSH‐PX(10.46±3.47)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5.53±13.51)、(22.53±5.38), MDA水平(17.68±8.52)高于对照组(7.76±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全血黏度(包括切变率10、切变率60、切变率150)、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LPS水平与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P<0.05);LPS水平与血清ALT、AST和TNF‐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浆LPS水平与MDA呈显著正相关( P<0.05);L PS水平与全血黏度(包括切变率10、切变率60、切变率150)、血浆黏度和红细胞比积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现肝脏和肠黏膜的损害,肝损害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

  • 不同年龄急性偏瘫患儿伴随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贵福

    目的:探讨急性偏瘫患儿的年龄、伴随症状与病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01—2014‐01本院诊治的急性偏瘫患儿68例,依据年龄分成4组,>6~14岁21例为对照组,>3~6岁9例为观察A组,>1~3岁27例为观察B组,4个月~1岁11例为观察C组,分析患儿年龄、伴随症状和病因的关系。结果观察C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率较其他3组高,对照组先天性代谢缺陷病率较其他3组高,观察A、B组脑血管疾病率明显高于其他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在诊断急性偏瘫病因上具有显著优势,急性偏瘫患儿伴随症状的首要病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血管疾病次之。结论1岁以下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6岁是脑血管疾病,6岁以上是先天性代谢缺陷病。

  • 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防治脑卒中应激性溃疡临床研究

    作者:摆斌;黄鹿

    目的:探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用于预防脑卒中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A组(n=48)单纯给予质子泵抑制剂,B组(n=52)在A组基础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2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率、胃酸水平以及预后进行统计。结果 A 组轻症患者胃液潜血率、大便隐血率以及应激性溃疡率分别为6.90%、3.45%和10.34%,B组分别为3.15%、0和3.1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重症患者胃液潜血率、大便隐血率以及应激性溃疡率分别为42.11%、21.05%、63.16%,B组分别为15.00%、5.00%和20.00%,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4 h平均pH值、24 h中位pH值、夜间平均pH值、夜间中位pH值分别为6.01±0.57、6.08±0.33、6.02±0.70和6.05±0.37,B组分别为6.93±0.52、7.34±0.29、6.83±0.59和6.98±0.41,A组明显低于B组;A组患者24 h pH<4时间以及夜间pH<4时间分别为(3.10±0.33)%和(2.12±0.58)%,B组分别为(2.09±0.42)%和(1.18±0.54)%,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愈率分别为39.58%、50.00%,A组明显低于B组;A、B组病死率分别为12.50%、3.85%,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减少脑卒中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胃液pH值,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裴建基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08-2013‐12收治的96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发生END 27例,发生率为28.1%,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与END发生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50%比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D‐二聚体、NIHSS评分及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EN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为高血压(OR=2.171,95% CI=1.08~4.361,P=0.029)、糖尿病(OR=3.842,95% CI=1.638~9.012,P=0.002)、心房颤动(OR=6.573,95% CI=1.073~40.286,P=0.041)、颈动脉狭窄≥50%(OR=4.242,95% CI=0.762~23.617,P=0.099)和 NIHSS 评分(OR=3.629,95% CI=0.795~16.577,P=0.096)。结论入院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和高NIHSS评分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更易发生END。

  • 丙戊酸代谢相关CYP2C19基因多态性在癫痫患儿体内的分布及治疗个体化研究

    作者:冯亚娟;周建华;刘科兰;吴干斌

    目的:对癫痫患儿体内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并进行基因型与患儿体内丙戊酸血药浓度关系的研究,以对患儿进行治疗个体化。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对2012‐12—2014‐03来我院及其他医院神经内科654例确诊为癫痫患儿的CYP2C19基因型进行检测,同时对仅服用丙戊酸进行抗癫痫治疗的228例患儿体内的丙戊酸稳态血药浓度进行检测,进而探求CYP2C19的基因型与血药浓度的相关性。结果 CYP2C19具有基因多态性,各基因型分布频率不同,其中*1/*1型为41.9%、*1/*2型为41.1%、*1/*3型为6.4%、*2/*2型为7.4%、*2/*3型为2.9%和*3/*3型为0.3%;同时入选组的228例患儿中快、中、慢代谢型所占的频率分别为40.8%、44.7%和13.5%;同时测得*1/*1型、*1/*2型、*1/*3型、*2/*2型、*2/*3型所对应的稳态血药浓度(m g/L )分别为45±20、64±16、68±21、73±28、72±18;经统计分析发现,*2/*2型与*1/*1型血药浓度体质量剂量比值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癫痫患儿体内CYP2C19具有多态性,其分布规律与其他正常人群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患儿服用丙戊酸时,其CYP2C19基因型与体内丙戊酸的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因此提醒我们,对癫痫患儿应用丙戊酸进行抗癫痫治疗时,可参考CYP2C19基因分型结果,预测血药浓度变化,对患儿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 全麻诱导期药物应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张生茂;李娜;韩亚升;包娜日素

    目的:观察全麻诱导期药物应用对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入选近1a就诊于我院的颅脑外伤所致脑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在全麻诱导期给予阿芬太尼,观察组给予瑞芬太尼,采用 T CD在不同时期分别检测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2组输注药物后脑血管流速、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诱导期前明显降低,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明显提高(P<0.05);气管插管前后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P>0.05);流速明显加快(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明显升高(P<0.05)。应用瑞芬太尼较阿芬太尼血流速度在药物输注后和气管插管后下降更为显著(P<0.05);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提高更为显著(P<0.05);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等药物浓度情况下,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显著,阿芬太尼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德昊

    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01—2014‐06我院行血肿清除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行单纯血肿清除术治疗者4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6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并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与血栓前状态研究

    作者:李黎;张丽华;白宏英;简立国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年龄≥60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110例和老年健康体检者(对照组)40例,检测3组血压变异性、D‐二聚体、vWF、P‐选择素水平。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组血压变异性、vWF、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组和对照组(P<0.05),3组24 h SBPV与vWF、P‐选择素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血压变异性显著增高,血压变异性增大使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激活,产生血栓前状态。

  • 鼻内镜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分析

    作者:吴国英;冯娟

    目的:探讨鼻内镜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0‐02—2014‐027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2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观察组为5.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翼腭窝上颌神经切除能改善三叉神经痛临床症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联合诊断的价值

    作者:徐炳福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形成患者磁共振成像与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联合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脑静脉窦血栓患者40例进行分析。诊断过程中,全体患者均接受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平扫,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检查12例,MRV检测6例,增强扫描22例。结果单一横窦受累6例,上矢状窦、乙状窦及横窦受累8例,单一乙状窦受累16例,横窦和上矢状窦联合受累10例。所有患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 ,MRV)均表现出信号改变。22例患者增强扫描显示脑静脉非正常强化,但静脉窦内部血栓未强化。M RV检查6例患者及DSA 12例患者的结果显示其受累静脉窦不明显、狭小、不规则,且出现侧支血管形成现象。结论 M RI与M RV联合诊断对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具有较好效果。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改变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肖静;郭春芳;唐明山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心肌酶学的改变,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15例ACI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主要病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对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在患者入院后72 h内进行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采血进行心肌酶学检测(检测指标:CK、CK‐MB、AST、LDH)。同时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进行比较,并对其与患者心肌酶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NIHSS评分进行评定,短期预后采用mRS(自我生活自理能力)评定。结果115例患者中,血清心肌酶升高20例,正常95例;血清心肌酶升高组CK、CK‐MB、AST、LDH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单因素 Logistic分析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C、TC、LDL‐C、纤维蛋白原是ACI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改变的危险因素(P<0.05),其中以高血压史、LDL‐C升高、HDL‐C降低影响更为显著。将ACI患者血清心肌酶学改变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校正,结果显示高血压史(OR=2.56,P<0.05)、LDL‐C升高(OR=2.68,P<0.05)是ACI患者心肌酶学改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心肌酶升高组发病后第1、3、7天 NIHSS评分、mRS评分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心肌酶升高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等,而心肌酶越高,预后越差,应对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

  • 超早期运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研究

    作者:周斌

    目的:分析超早期运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患者于发病后3 h内给予止血敏1.0 g静脉注射;研究组于发病后3 h内给予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40μg/kg静脉注射。比较2组患者用药24 h后颅内血肿体积变化情况、用药72 h后颅内总病变体积变化、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前2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治疗24 h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血肿体积分别为(30.12±9.21)mL 和(21.91±9.54)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0,P<0.01);治疗72 h后血肿+水肿体积分别为(35.3±10.27)mL和(25.94±10.28)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P<0.01)。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 h、72 h、15 d、90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早期运用重组活化凝血因子Ⅶ减少高血压脑出血继续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继续出血量以减少血肿体积增加和脑神经损伤,增加患者生活能力。

  • 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及现状调查

    作者:贺英

    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现状。方法选取2012‐01—2012‐12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78例急危重症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第1位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分值为(4.98±0.01)分;第2位保证患者得到佳救治,分值为(4.92±0.03)分;第3位了解患者治疗效果、预后,分值为(4.88±0.12)分。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患者家属相比,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年龄≥55岁患者家属相比,年龄≤35岁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全面提升神经外科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水平。

  • 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观察

    作者:韩蔷

    目的:探讨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2013年小儿科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的资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2组患儿均采用康复锻炼治疗,观察组加用神经节苷脂注射液静滴,在治疗前及治疗后90 d采用智力量表发展指数(MDI)和运动量表发展指数(PDI)对2组患儿的智力及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MDQ和PDQ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锻炼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可明显促进患儿智力发育,同时提高运动能力,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疗效及并发症

    作者:李玉雄;郭子运;张雄新

    目的:探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脑疝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76例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式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方法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GOS评定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脑积水、应激性溃疡及大脑后动脉梗死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患者应用脑疝复位天幕切开术可获得较满意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应用。

  • 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相关因素及临床特点

    作者:刘国勤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于2012‐08—2014‐08收治的60例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以及60例非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2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及偏头痛致残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年龄、病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有家族史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VAS评分及 MIDA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停药后61.67%的患者出现戒断症状,包括易激惹、近事遗忘、注意力分散、睡眠障碍、抑郁、焦虑、坐立不安、心悸、呕吐、恶心等,给予积极对症治疗于3~14 d内消失。结论偏头痛患者药物过度使用性头痛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年龄、病程及家族史等,头痛程度以及致残程度较高,停用药物后极易引起戒断症状。

  •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常规康复措施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春锦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及常规康复措施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措施,观察组同时接受日常生活活动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Fulg‐Meyer运动量表评估肢体功能,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Fulg‐Meyer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良、中等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F‐36量表QOL躯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脑血管病后遗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 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英报;李斌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12—2013‐03于我院诊治的7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护理组)35例和观察组(家属参与护理模式组)35例,比较2组护理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

  •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作者:王红琳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并发抑郁(PSD )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07—2014‐01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对症常规护理方法,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和心理指导,观察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个月和3个月2组患者的抑郁状态均有改善,但综合护理干预组效果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加快疾病的康复。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综合 护理
  • 前循环动脉瘤伴颅内大血肿的急诊手术治疗

    作者:周传广;王迅;邹立君;崔鹏

    目的:探讨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大面积颅内血肿的急诊手术疗效。方法对2008‐07—2013‐07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前循环动脉瘤破裂出血形成颅内大血肿患者进行急诊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未发生脑疝5例,脑疝10例,术中均证实为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大脑中动脉瘤4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其中多发动脉瘤1例。术后GOS分级,Ⅴ、Ⅳ级6例,Ⅲ级4例,Ⅱ级2例,Ⅰ级3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伴颅内大血肿,采取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夹闭动脉瘤治疗效果满意。

  •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CXCL16TNF-α血清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刘丹;张伟;孙洪英;董向力;王贵喜;贾璐;李新辉;张佳;杨静

    目的:探讨血清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ligand16,CXCL16)、肿瘤坏死因子a(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20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XCL16、TNF‐α水平,与7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XCL1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各组的血清CXCL16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CXCL16水平与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等级正相关(r=0.434,P=0.000)。梗死灶大小各组和梗死部位各组的血清CXCL16、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表卡方检验的相关分析得出,血清CXCL16、TNF‐α水平均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呈正相关(C=0.475,P=0.000,C=0.252;P=0.001)。脑梗死急性期血清CXCL16水平与脑梗死各危险因素及TNF‐α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XCL16、TNF‐α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急性期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CXCL16水平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评估病情和判断预后的可靠生物学标记物之一。

  • 氯丙嗪双侧内关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临床研究

    作者:彭祥来;林志忠;柳淑仪

    目的:探讨氯丙嗪双侧内关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4‐12我院脑卒中顽固性呃逆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氯丙嗪双侧内关穴位注射。对比2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满意率高达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氯丙嗪双侧内关穴位注射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黄宏亮;杨莉莉;黄崴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1—2014‐01于我院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奥扎格雷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滴依达拉奉,14 d为一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N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急性颅脑损伤后垂体激素变化规律探讨

    作者:刘政委;许亦群;仪立志;纠智松;孔文龙;贾军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与颅脑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6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损伤程度采用GCS评分评估),15例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后1、3、7、30d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观察组伤后血清PRL、FSH、LH显著升高(P<0.05),TSH略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PRL、FSH、LH水平早期升高明显(72h内尤为明显),后逐渐降低。颅脑损伤越重,PRL、FSH、LH值早期越高。结论急性颅脑损伤垂体激素PRL、FSH及LH水平于伤后早期明显升高,TSH稍降低,变化程度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

  • 叶酸维生素B12对高龄老人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影响

    作者:李银易

    目的:探讨高龄老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维生素B12、血清叶酸与血Hcy的相关性。方法测定各组高龄老人血清H cy水平,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的高龄患者按双盲标准随机分成A、B 2组,A组45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并同时增加叶酸治疗,剂量5 mg ,3次/d ,维生素B12500μg ,3次/d。B组45例采用常规临床治疗但未增加叶酸治疗,并分别在患者入院后及接受治疗8周后测量血清 Hcy 水平。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血清 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患者A 组经叶酸治疗8周后血浆 Hcy水平下降,与入院时血浆 Hcy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同时低于B组同期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而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B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脑卒中组高龄患者Hcy水平变化与血压高低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高Hcy血症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高危因素,常规检查血 Hcy血清水平,并及时给予维生素B12及叶酸治疗,能够有效降低 Hcy水平,有效调节血压,从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再发风险。

  • CT 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 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作者:王鹏;赵旭

    目的:分析C 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 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5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 )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分析2组患者闭塞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 I H‐SS)评分及治疗90 d后改良Rankin量表(mRS)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结果。结果治疗前2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4 h和7 d时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90 d后,治疗组患者mRS分级和BI的预后良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T灌注指导下尿激酶动脉溶栓治疗6~9 h急性脑梗死更为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闭塞血管的再通情况。

  •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刘后良;金祝华;汪杰;李守巍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SCM )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0‐01—2012‐01收治的22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结果,并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观察,内容包括周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状况、M RI检查结果等。结果术后72 h进行镜下及M RI检查证实,21例全切除,1例次全切,手术无死亡,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均为海绵状血管瘤。出现术后颅内感染1例,颅内低压性头痛1例,经积极治疗好转;非手术性并发症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均治愈,未形成永久性致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24个月,均经M RI检查未发现病变残留、复发、出血等情况。Karnofsky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术后第6个月、第12个月、第24个月较术前均有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rnofsky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对具有手术适应证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症状。

  • 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研究

    作者:杨丽;王艳红;史松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01—2010‐03于我院就诊的120例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106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异常心电图检出率和表现形式,分析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54.72%;观察组 S T‐T 改变比率为48.33%,高于对照组的18.87%;Q‐T 延长的比率为27.50%,高于对照组的13.21%;心律失常为38.33%,高于对照组的21.70%;房室肥大、左心室高电压发生率为20.83%,高于对照组的11.32%;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恶化、死亡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97.22%,病情稳定好转患者异常心电图的检出率为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会导致异常心电图,且会使心电图异常的类型复杂多样;临床上通过心电图的变化可以推断急性脑卒中的病变程度和预后情况。

  • 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刘振寰;郑小红;赵勇;钱旭光;易运莲;罗丽芳;李诺

    目的:探讨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收治的9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头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应用B超动态观察头针对婴儿脑瘫脑白质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B超轻度、严重脑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B超轻度脑损伤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GMFM、D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GMFM、DQ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运动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头针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瘫患儿脑白质损伤;在治疗过程中予颅脑彩超动态观察患儿脑白质损伤恢复情况,具有便捷、无创、高效、价格低廉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高血压神经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才英;殷章红;胡凤霞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神经症患病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高血压神经症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0‐02—2014‐02本市13家社区服务中心登记的高血压患者1264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诊断交谈表进行随访,完成问卷调查1075份,采用终生患病率、1 a患病率和1个月患病率总结高血压神经症的发病率,从人口学特征和心理社会因素以单和多因素分析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患者神经症终生患病率为12.28%,1 a患病率为10.14%,1个月患病率为6.79%;在影像因素上,年龄(≥60岁)、消极生活方式、生活不满意、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高血压患者神经症单危险因素,也是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神经症临床发病率较高,年龄是主要因素之一,负性生活事件能增加风险性,而积极应对方式和满意的生活质量可降低高血压神经症风险。

  • 微创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王运飞

    目的:探讨微创与传统内科保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保守组。微创组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开放引流,清除淤血;保守组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94.55%,明显高于保守组的60.00%,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保守组的47.27%,微创组病死率3.64%,明显低于保守组2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内科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

  • 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研究

    作者:王新友;李艳丽;张建宏;杨世昌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手册第10版(ICD‐10)》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阿立哌唑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韦氏记忆量表(WMS)测验、河内塔实验(TOH)、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120例患者治疗12周后,显著好转106例,进步10例,无效4例,显效率88.3%,有效率96.7%;治疗后PANSS量表各项指标分值、WCST量表各项指标分值、WMS量表各项指标分值、TOH测试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阿立哌唑对初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具有持续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研究

    作者:赵仙芝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执行功能。方法选择6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为观察组,另选择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2组研究对象均接受Stroop色词测验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 )。记录并比较2组Stroop效应测试及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结果。Stroop效应测试指标包括完成卡片A耗时、完成卡片B耗时、完成卡片C耗时及干扰效应。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指标包括总测验次数、正确反应数、持续错误数、非持续错误数及分类数。结果2组儿童完成卡片A、B耗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儿童完成卡片C耗时(54.76±11.65)s ,显著长于对照组,其干扰效应为(28.76±6.75)s ,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分类数、概念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错误应答数、持续性错误数及持续性应答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存在执行功能障碍。

  •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

    作者:项威;陈治标;陈谦学

    目的:探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的效果。方法11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为双侧病变,缺血型2例,出血型9例,均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进行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为双侧手术,3例行同侧颞浅动脉两个分支吻合。术后均采用CTA、DSA等检查,吻合口血管通畅情况,术后行C T灌注评估脑血流改善情况。结果11例患者采用此方式进行手术,25个吻合血管,其中24个吻合口通畅,1例因并发症未复查,术后复查CT灌注,显示吻合口血流量及血容量明显优于术前。缺血患者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无T IA发作;随访9例,无再次出血。并发症:1例患者在第1次手术后3个月恢复良好,行对侧手术,术后3 h患者突发意识状态下降,发现颅内出血,考虑过度灌注综合征预后差。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结合脑‐硬脑膜‐肌肉血管融合术治疗成人烟雾病,效果显著,但手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

  • 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神经损伤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作者:田维云;黄安翠

    目的:探讨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14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即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组(PKRP组,70例)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TURP组, 70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情况。结果 PKRP组患者的尿失禁发生率10%,明显低于TURP组的28.6%(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尿失禁均得到有效恢复,PKRP组尿失禁恢复时间明显较TURP组短(P<0.05)。结论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发生率较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低,临床应积极分析其发生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从而降低尿失禁发生率。

  •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

    作者:赵青霞;胡海涛;程新强;荆志华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40例,研究组服用艾司西酞普兰和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随访1 a ,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HAMD、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同期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研究组减分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第6、8周末HAMD、HAMA评分显示2组间有明显差异(P<0.01);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3.78%,高于对照组的72.97%(P<0.05);2组不良反应评分及1 a内的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 盐酸多奈哌齐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大脑NO及iNOS的影响

    作者:闫云峰;杨劲松

    目的:观察盐酸多奈哌齐(DP)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性痴呆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对照组、DP治疗组,每组大鼠20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DP干预治疗后,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比色法检测大鼠大脑NO及NOS的表达。结果与实验对照组比较,DP治疗后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海马iNOS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盐酸多奈哌齐可改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iNOS的过度表达,减少NO的生成,抑制神经细胞损伤。

  • 脑梗死急性期梗死部位及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汪南田;陈奕农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梗死部位及脑白质病变(WML)的关系。方法根据头颅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CI组(68例)和CI+WML组(27例),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并选取同期体检25例老年健康人为对照组,观察CI组和CI+WM L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析梗死部位以及脑白质病变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CI组患者MoCA 总分为(23.4±2.8)分,CI+ WML组为(20.3±2.1)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I组和CI+WML组分别有42例(61.8%)和23例(85.2%)存在认知功能障碍,CI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CI+WML组(P<0.05)。大脑皮质梗死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命名、注意与计算、语言、抽象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丘脑、基底节梗死患者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功能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脑皮质梗死患者常有视空间与执行、命名、注意与计算、语言、抽象认知功能障碍,丘脑、基底节梗死患者多有视空间与执行、延迟回忆功能障碍,合并WM L可加重上述症状。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危险因素及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作者:张晓燕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危险因素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183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依据头部MRI梯度回波T2加权像分为CMBs组(66例)和Non‐CMBs组(117例),观察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及腔隙性梗死数目和脑白质疏松程度,并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分。结果 CMBs组患者平均年龄大于Non‐CMBs组患者(72.9±5.3 vs 69.6±4.9,t=4.25,P<0.001);CMBs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数目和脑白质疏松程度均高于Non‐CMBs组(3.98±0.85 vs 3.05±0.77,t=7.55,P<0.001;4.91±1.02 vs 3.67±0.74,t=9.46,P<0.001);高血压(OR=2.324)、年龄(OR=1.118)、腔隙性梗死数目(OR=1.645)及脑白质疏松程度(OR=2.347)为CMBs的危险因素;CMBs患者MoCA评分低于Non‐CMBs患者(22.41±2.30 vs 24.22±2.48,t=4.86,P<0.001),分别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命名、注意和定向4个维度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合并高血压、腔隙性梗死数目和脑白质疏松程度为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CMBs患者伴随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 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忠良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4‐05收治的65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34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病毒、对症支持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肌内注射,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25,P=0.145),但研究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2.163,P=0.001);治疗后2组患者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辅助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有助于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改善患儿预后。

  • 脑出血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对其平衡功能的影响

    作者:苏延虎

    目的:探讨脑出血偏瘫患者步态时空参数对其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05—2014‐05本院诊治的55例脑出血偏瘫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人体步态测量与分析系统对包括步速、步长、支撑时间、步幅、摆动时间等步态时空参数进行分析,采用Berg平衡量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评估。结果与健侧相比,观察组患侧步长显著增加,支撑时间显著缩短,摆动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步速、步频、步宽、步长及支撑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对称性参数步长偏差、患健侧摆动相比值及步宽与Berg评分显著相关( P<0.05)。结论偏瘫患者步速慢,其步态时空参数的不对称与平衡功能相关。

  • NSEMMPsIGF-Ⅰ及TSGF联合检测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姜利华;张静;宋晓瑜

    目的:探讨NSE、MMPs、IGF‐Ⅰ以及 TSGF的联合检测对于脑胶质瘤患者的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10‐2013‐10治疗的3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选取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NSE、M M Ps、IGF‐Ⅰ以及TSGF的水平,通过对比2组各种血清指标与患病与否之间的关联判断其联合检测的诊断意义。同时对比实验组不同分级患者的血清指标,判断其与患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学指标NSE、MMPs、IGF‐Ⅰ以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分期患者的血清学指标NSE、MMPs、IGF‐Ⅰ以及 TSGF水平比较,Ⅳ级患者血清学指标NSE、MMPs、IGF‐Ⅰ以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Ⅲ级患者,而Ⅲ级患者血清学指标NSE、MMPs、IGF‐Ⅰ以及TSGF水平明显高于Ⅰ~Ⅱ级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MMPs、IGF‐Ⅰ以及 TSGF的水平高低不仅对于脑胶质瘤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对于脑胶质瘤的病情严重程度也有诊断意义,能够反映出患者的病情预后,不论在脑胶质瘤的提前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均具有较大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及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研究

    作者:朱鑫;徐海斌

    目的:探讨伤椎内植骨联合伤椎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好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植骨后外侧植骨)和对照组(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各30例。观察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伤椎椎体恢复度(R )值(伤椎前缘高度/临近椎体前缘高度的均值×100%)、椎体Cobb角、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序列复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评分)。结果60例均随访12~20个月(实验组16.4±2.3,对照组16.1±2.7)个月。椎体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序列复位、神经功能恢复情况(Frankel评分)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Cobb角及R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与12个月2组组内椎体R值、Cobb角、内固定并发症发生率、脊柱序列复位、Franke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经伤椎固定联合伤椎及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前中柱支撑,减少伤椎高度丢失和后凸畸形,是治疗爆裂性胸腰段骨折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全身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王盛华

    目的:观察全身麻醉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择期行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46例,ASA Ⅱ~Ⅲ级,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T1)、插入气管导管后2 min(T2)、拔除气管导管后2 min(T3)的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46例麻醉均成功,顺利完成手术,患者舒适、麻醉平稳,患者安返病房,无麻醉相关并发症。术中 HR、SpO2、MAP控制在安全范围,HR 、SpO2及MAP T1与 T2、T3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 神经内镜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祖兴旺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2‐06-2014‐05我院独立行微血管减压手术的100例面肌痉挛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患者单独行M VD手术;实验组50例患者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M VD手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实验组痊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0%)显著低于对照组(36.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镜应用于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低,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改良减张缝合技术的效果分析

    作者:王睿勤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应用改良减张缝合技术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颅脑重度损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行硬脑膜改良减张缝合技术,并对2组的临床效果、预后和远期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水肿引起颅内压不可控的增高及脑肿胀仍是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与硬脑膜改良减张缝合技术相结合是一种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有效方法,但其并发症需给予足够的重视。

  • 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作者:赵美英;王润青;刘威;刘一强;王天玉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血管病单纯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原因与处理方法,探讨预防措施。方法2012‐01—2014‐09在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完成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全脑血管造影术316例,单纯脑血管造影156例,介入治疗160例,分析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单纯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共2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3%,分别为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和迷走神经反射各1例;介入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4.4%,分别是腹膜后血肿1例,脑血管痉挛1例,缺血性卒中4例(其中包括眼动脉栓塞1例),皮质盲1例。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单纯全脑血管造影术是安全的,并发症较低,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慢性肾衰竭以神经精神症状发病23例误诊分析

    作者:黄平

    目的:了解慢性肾衰竭(CRF )以神经精神症状发病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方法对我院2002‐12—2012‐12收治的126例CRF中23例以神经精神症状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首诊时全部误诊,误诊率占同期收治CRF的18.3%,分别被误诊为癫痫9例,高血压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和末梢神经炎、精神病各2例,眩晕症、急性脑梗死各1例,入院后完善相关医技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或彩超)确诊为CRF。结论 CRF的起病缓慢,早期症状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应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及时选做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或彩超,以及早期诊断。

  • 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120例治疗与分析

    作者:陈琳

    周围神经损伤为临床常见并发症,其会导致患者出现支配区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生活,严重甚至引发患者出现残疾[1]。产科医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会忽略围术期引发的周围神经损伤,导致出现医疗纠纷。本文通过对2011‐03—2014‐05在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组,讨论产科围术期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 脑卒中患者血清 FFA 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作者:王志东;乔志永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 )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03—2013‐03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68例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同期参加体检的正常人56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C反应蛋白(CP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含量,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病例组血清中FFA、fINS、fPS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病例组血清中CPR、IGF‐1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病例组血清中FFA与CPR、IGF‐1呈负相关(P<0.05),与fINS、fPS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患者血清中FFA水平明显升高,与CPR和胰岛素抵抗有密切关系。

  • 148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和预防

    作者:包红辉;刘宁;王颖

    目的: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发病特征,尤其是血压控制情况、可干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防的影响。方法对2009‐02‐01—2013‐10‐15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高血压知晓率、血压控制情况、是否规律监测和药物治疗、心理诱发危险因素及其对预防脑出血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高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对其进行一级预防,尤其是高血压的长程管理和监测,将显得尤为重要。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是长期高血压作用的严重并发症,高血压长程管理和监测的一级预防措施将是减少发病率及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

    目的:分析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03—2014‐03我院诊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按照完全抽样法1:1分成2组,对照组(30例)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亚低温治疗,分析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随访1、3个月时的ESS与BI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33%,病死率6.67%均比对照组低,恢复良好率23.33%,中残率43.33%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

  • 初治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倪茗;张婧

    目的:研究初治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初治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下神经周浸润发生率的差异,对比有神经周浸润和无神经周浸润患者生存期和5a生存率的差异。结果初治宫颈癌患者神经周浸润发生率为31.3%,在年龄、HPV感染和病理类型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KPS评分、分化程度、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PS评分<70分、分化程度低、肿瘤大径≥4 cm、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晚的患者神经周浸润发生率显著高于KPS评分≥70分、分化程度高、肿瘤大径<4 cm、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早的患者(P<0.05)。有神经周浸润患者生存期为(35.3±4.2)个月,5 a生存率为20.0%;无神经周浸润初治宫颈癌患者生存期为(42.7±5.5)个月,5 a生存率为65.5%,有神经周浸润宫颈癌患者生存期和5 a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无神经周浸润患者(均 P<0.05)。结论神经周浸润为初治宫颈癌患者预后不良指标,其发生率与KPS评分、分化程度、肿瘤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Figo分期,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 创伤性脑盐耗综合征37例分析

    作者:史建军;刘光辉;王甲光;徐田明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盐耗综合征(CSWC)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4‐06我院收治的37例颅脑损伤后发生CSWC的患者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指标明确诊断,给予合理有效的治疗。结果死亡4例,恢复30例,出院时仍轻度低血钠3例,随访6个月血钠恢复正常2例,1例在随访1 a期间仍间断出现低血钠及其所致低血压性头晕等症状,后失访。结论低血钠、高尿钠、低血容量是脑盐耗综合征特征表现,治疗原则为扩充血容量及纠正钠代谢的负平衡。

  • TNF-α对外周神经损伤继发病理性疼痛的影响

    作者:黄雪松;吕荼;张兆毅

    目的:探讨T N F‐α对外周神经损伤继发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7—2014‐06我院收治的106例外周神经损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 N F‐α)测定和疼痛评分,比较不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继发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和评分。结果106例患者,总体外周血T N F‐α水平均值为3.65μg/L。共有30例出现病理性疼痛,发生率为28.30%。依据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与均值的关系分组后,TNF‐α≥均值组和 TNF‐α<均值组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分别为38.89%和17.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0,P=0.014)。与TNF‐α<均值组比较,TNF‐α≥均值组外周神经损伤患者疼痛评分显著高于TNF‐α<均值组患者(5.24±1.49 vs 3.46±1.07,t=8.629,P<0.001)。结论外周神经损伤患者TNF‐α水平升高与继发病理性疼痛具有一定关系,可能是继发病理性疼痛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 改良式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郭二朝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154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2组,每组77例;实验组采取改良大骨片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对照组采取改良大骨片减压术,对比2组GCS评分、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评分(GCS)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片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 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小型动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伟;田少斌;陶治鹤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基底节区小型动静脉畸形出血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10—2013‐10我院收治的基底节区小型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17例。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后,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术+畸形血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发脑疝患者在上述手术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去大骨瓣减压术进行治疗。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标准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的恢复情况。结果17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均存活。随访3个月发现,生活基本自理3例,生活需要帮助10例,需持拐杖行走,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例。无长期卧床、植物生存、死亡及再出血。结论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小型动静脉畸形出血的重要手段,术中应仔细清除血肿,切除畸形血管团,以降低术后再出血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尿酸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相关性

    作者:王焕荣;肖悠美

    目的:探讨尿酸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1‐01—2014‐12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青年(25~45岁)患者临床资料。入院后经CTA或MRA或DSA评估颅内大血管,将提示颅内大血管狭窄50%~99%及闭塞的病人纳入观察组共78例,颅内大血管狭窄<50%的6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OSA HS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疾病学组诊断标准,观察2组患者OSAHS及尿酸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血糖、血脂、高血压、吸烟、肥胖、酗酒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OSAHS患病率、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 HS、高尿酸与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相关,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青年患者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的危险因素。

  • 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从国;王应;陈晟;程浩;徐昌林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4例H IC 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血肿引流术。观察2组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后NIHSS评分分别为(19.3±4.9)分和(16.3±6.5)分,对照组为(25.4±7.3)分、(22.4±4.1)分,2组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手术后1个月和3个月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2.7±7.2)分和(69.3±9.3)分,观察组为(85.4±6.9)分、(89.7±5.8)分,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可减少 HICH脑内血肿吸收时间,改善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能力,适用于高血压颅内少量出血患者的治疗,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面神经全程减压术治疗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的疗效

    作者:郭江玲

    目的:探讨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对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的疗效。方法46例特发性复发性面瘫患者分为手术治疗组(Y组,22例)和非手术治疗组(N组,24例)。采用 H‐B分级法和改进的Portmann法评判各组疗效。结果 Y组和N组面神经功能达Ⅱ级以上分别为19例(86.5%)、7例(29.2%) ,Y组满意45.5%,良好50%,面肌活动得分16.2 ± 1.93。N组满意12.5%,良好25%,面肌活动得分13.8±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神经全程减压术对特发性复发性面瘫疗效较保守治疗好。

  •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杜文俊;杜浩;张永

    目的:对比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10%,对照组为69.05%(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残疾率、植物生成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中等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小骨窗开颅术,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分析

    作者:陈莉;孙丽萍;王俊霞;王文利;任贞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QOL )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20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QOL测评,并对可能影响QOL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脑卒中患者的SIS总评分421~610分,平均(530.16±38.40)分,第25、50、75百分位分别是503分、533分和557分。(2)暴露于病程>4周、作业治疗、延伸护理、有配偶和右侧半球病变者的SIS评分高于病程<4周、无作业治疗、无延伸护理、无配偶和左侧半球病变者,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R=-0.658,P=0.000)、焦虑评分(SAS ,R=—0.617,P=0.000)、抑郁评分(SDS ,R=-0.628,P=0.000)负相关,与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 ,R=0.491,P=0.044)和社会支持(SSRS ,R=0.698,P=0.000)正相关。(4)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延伸护理、NIHSS、SSRS和SDS入选以SIS评分为结果变量的线性模型,P<0.05。结论病程、延伸护理、神经功能缺损、SSRS和SDS是影响脑卒中患者QOL的独立因素,出院后实施延伸护理,提高社会支持度,及时心理疏导改善抑郁状态有利于脑卒中患者QOL的提高。

  •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的影响

    作者:宋丽艳;翟万庆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对脑卒中后抑郁恢复影响,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提供有力的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卒中后未抑郁患者各128例,并选取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128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的评价包括填写记录痴呆评定量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并进行评分。并取各受试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抑郁程度患者CDR评分、MMSE评分及血清中 Hcy的水平,研究其之间关系。结果3组患者CDR评分分别为2.71±0.60、1.96±0.37及1.58±0.28。MMSE评分分别为18.1±4.6、22.3±3.5及26.4±2.8。经研究比较,脑卒中抑郁组中CDR的评分明显高于脑卒中未抑郁组和健康受试者组, MMSE评分脑卒中抑郁组明显低于脑卒中未抑郁组和健康受试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血清中 Hcy的水平分别为21.4±4.6、12.3±2.7及10.4±2.9。脑卒中抑郁组血清中 Hcy水平明显高于脑卒中未抑郁组和健康受试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比较不同抑郁程度患者CDR评分、MMSE评分及血清中Hcy的水平,其中重度抑郁的患者相对于轻度抑郁患者CDR评分及血清中 Hcy显著性增高,MMSE评分显著性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中H cy的水平与脑卒中后抑郁呈正相关,脑卒中患者需要及时监测血清中 H cy的水平,以便给予患者预防性干预措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参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预后,进而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基于血压昼夜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对策

    作者:余朝萍;徐新献;谢瑜;张燕;朱承玲;梁晓琴;刘佳

    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 ABPM )真实客观反映血压水平以及血压变异性,能更好地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危险性,还可指导合理应用降压药物及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目前在临床中已得到广泛应用[1]。我们对251例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其血压昼夜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 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探讨

    作者:杨钰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11—2013‐1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主要是由于对疾病的知识不足所致,经过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在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可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核团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梁福乐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其在我国发病率为81/10万[1],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主要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和行动迟缓,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终致残的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2]。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帕金森病患者众多,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帕金森病致残的负担逐渐增长。目前,我国的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已超过200万[3]。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微电极为导向,在细胞水平精确定位,立体定向损毁丘脑腹外侧核或苍白球腹后部异常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手术创伤小、机体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在近年已成为帕金森病外科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4]。2013‐09—2014‐06我院针对62例帕金森病患者行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靶点损毁术实施科学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红哲;李艳红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00例住院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随访,试验组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出院路径随访康复护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及干预6个月时分别用Barthel指数(BI)、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基线均衡,干预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90.01±8.95,对照组79.29±9.02;试验组MMSE得分28.02±5.78,对照组为24.86±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脑卒中患者连续康复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 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刘海宁;孙月;贾子欣;甄志贤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切除垂体瘤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12‐01—2013‐12我院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切除术治疗的垂体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3.9%(P<0.05)。结论严密的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神经内镜下经鼻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曦堃;郑蔚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神经源性膀胱较佳的护理方法。方法治疗期间重点做好留置尿管并配合潮式引流膀胱,持续时间约1周,此后应用C rede压迫法排尿加间歇性导尿治疗,同时加强膀胱功能的再训练,并注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以促进膀胱功能尽早恢复。结果26例患者均能正常排尿,出院后随访6个月,均未再次出现神经源性膀胱及泌尿系感染。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膀胱功能尽快恢复。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志慧

    目的:探讨多样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治疗和护理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将140例患者根据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多样性护理方法,比较护理前后患者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情况,以评价多样性护理的价值。结果2组在护理后的依从性和血糖情况均较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FPG和PBG分别为(6.37±2.04)、(7.21±2.23)mmol/L ,依从性良、可、差例数分别有63、5、2例,血糖情况和依从性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多样性护理由于充分考虑了患者、家属、医院等多方情况,可更好的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并改善血糖情况。鉴于多样性护理的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该方法。

  • 发作性睡病患者行 PSG和MSLT监测的护理

    作者:郝倩;屈清荣

    目的:探讨发作性睡病临床主要表现,以及诊断中常用的标准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和多次睡眠潜伏试验(multiple sleep latency test ,MSLT)的应用和监测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2‐07—2014‐03到我科监测治疗的26例发作性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监测,其中21例夜间PSG检查中睡眠潜伏期<10 min;14例快动眼睡眠(REM)始于入睡后<20 min;白天MSLT中,26例平均睡眠潜伏期<5 min ,入睡开始阶段出现REM(ROREMPs)≥2次的26例。结论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应采取适合的心理疏导方式,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合理的心理疏导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将对发作性睡病的诊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 82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作者:张海燕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02—2013‐08收治的1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2例。对照组在发病入院8 d后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发病入院1d内行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与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结果2组在护理干预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护理干预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肢体运动功能,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 脑出血昏迷合并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护理

    作者:施金英;杨素玲;郭玲霞;马秀英

    目的:分析脑出血昏迷合并胆囊炎经腹腔镜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针对患者病情,重点做好病情观察分析、基础护理、呼吸道管理、并发症的护理。结果经过94 d精心治疗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继续留院治疗观察。结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具体分析,给予正确护理措施,是护理危重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及康复中的应用

    作者:李玲霞

    目的:探讨对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出血性脑卒中138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和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认知、康复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后随访,实验组语言和运动功能评分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语言和运动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

    作者:郑美玲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庭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出院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对照组行家庭护理干预,6个月后对比2组患者的健康安全问题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发生健康安全问题明显比常规组少,对照组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常规组满意程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健康安全问题的发生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作者:魏志华;张振香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持续性(超过24 h )、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1]。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遗留不同程度功能障碍,相关研究指出,早期规范康复干预对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2]。依从性是影响慢性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原因,本文就脑卒中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 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探究

    作者:聂杰;唐莉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然后进行单孔钻孔引流术。观察2组患者术中的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在给药后各时间点的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T1、T2、T3及T4时间点的MAP均高于对照组,而HR则慢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MAP、HR在T2和T3比T1时间点有所升高(P<0.05);实验组术中躁动、心动过速、低血压以及呼吸抑制和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舒芬太尼对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患者的麻醉效果较好,血流动力学稳定,不良反应少,适合在临床推广应用。

  • 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颅脑损伤合并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作者:刘杰;陈伟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颅脑损伤合并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01—2014‐01入院治疗的75例颅脑损伤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对比2组手术麻醉效果及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手术麻醉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的手术麻醉效果相近,后者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 动脉内灌注法舒地尔对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作者:卢军栋

    目的:研究动脉内灌注盐酸法舒地尔对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介入科于2013‐01—2014‐01收治的120例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动脉内灌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对照组给予动脉内灌注罂粟碱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解痉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解痉时间为(11.71±3.45)min ,对照组为(24.68±4.42)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为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内灌注法舒地尔治疗介入操作中脑血管痉挛临床效果显著,起效时间快,是治疗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 乌司他丁对心脏手术围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作者:马圣伟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手术围术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择期进行心脏手术2~10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0例。2组患儿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A组在手术中使用乌司他丁2万U/kg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8mL,B组则应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2组分别在手术前1d(T1)、手术结束时刻(T2)、手术6h后(T3)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S100β蛋白的浓度水平。结果2组患儿在T1时点血清S100β、NSE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A组T2、T3时较B组相应时点NSE和S100β浓度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患儿T2、T3时较T1时的S100β、NSE浓度都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患儿心脏手术会不同程度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但术中使用乌司他丁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程度。

  • 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症的神经功能和PBMC增殖情况的影响

    作者:任凤龙;赵娜

    目的:观察和分析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多发性硬化症(M S )的神经功能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 )增殖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M 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激素联合丙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激素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周神经功能障碍量表(EDSS )评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 )的增殖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2组患者EDSS 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EDSS评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BMC的SI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BMC的S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MS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抑制患者PMBC的增殖活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盐酸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帕金森病并抑郁状态的疗效

    作者:谢娜;邓建中;陈品;范仲鹏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对帕金森病(PD )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D合并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75 mg ,bid;疏肝解郁胶囊720 mg ,bid。对照组给予盐酸文拉法辛75 mg ,bid;2组疗程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评定指标。结果2组治疗后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在治疗1周见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对照组在治疗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6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1、2、4、6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盐酸文拉法辛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PD合并抑郁状态较单用盐酸文拉法辛起效快、疗效好,值得临床应用。

  • 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作者:龚日东;黄书梅

    目的:分析齐拉西酮与奥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01—2013‐11我院收治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应用齐拉西酮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奥氮平药物治疗,治疗6周后,分别评价其PAN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CGI‐S(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程度量表)、不良事件等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PANSS减分率(60.78±15.82)%及治疗有效率72.31%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CGI‐S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变量明显低于对照组,QTc间期改变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月经紊乱、失眠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奥氮平疗效更高,齐拉西酮药物不会引起体质量上升,但后者对QTc间期改变影响较大,临床实际用药时要综合考虑二者的优劣选择佳治疗药物及给药方案。

  • 分析丙戊酸钠与苯妥英钠对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患者的疗效

    作者:苗露;崔佳嵩;王林;刘世强

    目的:对比分析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分别治疗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68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片治疗,对照组采用苯妥英钠片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内各种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9%,对照组为75.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剂量相关性、慢性不良反应率依次为20.0%,8.6%,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9.4%,24.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治疗方面,丙戊酸钠可取得与苯妥英钠类似的疗效,同时其各类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建辉;王化贤;吕建周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60例基底动脉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按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2、3周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结果治疗后第1、2、3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对基底动脉间综合征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 川芎清脑颗粒对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疗效的影响

    作者:高云涛

    目的:探讨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对偏头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7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川芎清脑颗粒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比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有明显改善,并且上述指标水平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清脑颗粒联合氟桂利嗪可有效调节血管流变学指标,对偏头痛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横贯性脊髓炎临床治愈1例

    作者:谭雷;刘章锁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出现多器官多系统损害。横贯性脊髓炎(transaverse myelopathy ,TM )是SLE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临床治愈率低,国内外报道病例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水通道蛋白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作者:杨会杰;乐婷;程宝仓;王金兰

    脑卒中(stroke)是神经科常见的疾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病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占脑卒中总的发病率80%左右[1],可造成患者出现偏瘫、认知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所以,研究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一直是当今医学界的热点之一。A IS可造成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破坏、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使病情进一步加重,造成脑组织的二次损伤。研究表明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与水通道蛋白(aquaporins ,AQPs)有密切关系[2]。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