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儿童癫痫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研究

    作者:郭改艳;刘胜武

    目的 观察和分析儿童癫痫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106例停药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28例)和非复发组(78例),对观察和比较2组起病年龄、治疗前发作频率、癫痫家族史、既往癫痫病史、发作类型、停药年龄.结果 2组治疗前发作频率、癫痫家族史、既往癫痫病史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 =4.380、7.054、7.268,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癫痫患者停药后复发与治疗前发作频率(OR=3.006)、癫痫家族史(OR=2.615)、既往癫痫病史(OR=2.823)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儿童癫痫患者停药后复发与多种因素具有相关性,临床医生应对患儿的高危因素进行及时识别和有效干预,以达到降低患儿复发率、改善其生活质量的目的.

  • 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

    作者:常华军;全亚萍;陈顺中

    目的 探讨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方法 测定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的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临床痴呆量表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评分.结果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3.76±0.73)g/L,D二聚体水平(1.06±0.28)mg/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13.25±3.11)mg/L.正常对照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2.32±0.38)g/L,D二聚体水平(0.28±0.11) mg/L,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3.92±0.81)mg/L.血管性痴呆患者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与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血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的升高可能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

  • 缺血性脑卒中NEW-TOAST病因学分型与其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贺亚龙;范百亚;郭晓贤

    目的 观察和分析缺血性脑卒中韩国改良TOAST (NEW-TOAST)病因学分型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3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NEW-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型(AT型)121例,心源性脑栓塞型(CE型)18例,小动脉型(SAD型)82例,其他原因型(SOD型)6例,不明原因型(SUD型)73例.观察和比较所有患者的临床特征、TOAST分型,随访1 a,观察和比较再发脑卒中事件、心血管事件、死亡、周围血管血栓事件等复合终点事件.结果 不同NEW-TOAST分型患者合并高血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6.674,P<0.05),其中AT型和SAD型均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患者(x2 =5.016~14.217,P<0.05);本组NEW-TOAST分型以AT型多,TOAST分型以SUE多,NEW-TOAST分型的Kappa值为0.79,TOAST分型的Kappa值为0.72;不同NEW-TOAST分型患者的再发脑卒中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653,P<0.05);CE型患者的再发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类型(x2=6.096、16.388、7.673,P<0.05),AT型患者的再发脑卒中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SAD型患者(x2=4.890,P<0.05).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EW-TOAST分型标准可弥补TOAST分型的不足,其一致性较高,与患者的预后具有相关性,可辅助预测患者的预后.

  • 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孔羽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28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脑卒中专门化生活质量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已婚、人均月收人≥2 000元、无卒中后焦虑、无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低和社会支持高的患者分别较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单身、人均月收入<2 000元合并卒中后焦虑、合并卒中后抑郁、残疾程度高、社会支持低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残疾程度(t=-0.576,P<0.001)、社会支持度(t=0.243,P<0.001)及卒中后焦虑(t=-2.027,P<0.005)是脑卒中患者恢复期生活质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患者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残疾程度、卒中后病程、卒中后焦虑、卒中后抑郁以及社会支持度显著影响其恢复期的生活质量;而残疾程度、卒中后焦虑以及社会支持是影响生活质量的独立因素.

  • 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作者:韩丽丽;陈玲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维持,观察组加服辛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分析2组用药后椎动脉再狭窄发生率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再狭窄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血脂指标改善程度也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临床行椎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应用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可明显改善血脂水平,有效减少再狭窄发生率.

  • ABCC2-24C>T基因多态性对中国癫痫患者卡马西平剂量和血药浓度的影响

    作者:李银英;张涛志

    目的 观察ABCC2-24C>T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癫痫患者卡马西平维持剂量和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以179例卡马西平单药治疗3月以上的中国汉族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患者的-24C>T多态性;同时应用HPLC法测定卡马西平的稳态血药浓度.结果 ABCC2-24C>T三种基因型卡马西平的维持剂量有显著性差异,CC基因型携带者明显高于TT基因型携带者(P<0.05).-24C>T变异后血药浓度有增加的趋势,即CC<CT<TT,但不同基因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稳态血药浓度经标准化校正后,三基因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ABCC2-24C>T多态性影响卡马西平的维持剂量,与其血药浓度无相关性.

  • 氟西汀联合罗布麻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春燕;黄汉烽;张优创;张优惕;张小河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罗布麻治疗伴焦虑抑郁障碍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伴焦虑抑郁障碍的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的危险程度分组并从三个危险程度中随机抽取样本组成一般资料无差异的分组,并依据用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氟西汀联合罗布麻+常规降压药)、B组(氟西汀+常规降压药)、C组(罗布麻+常规降压药)、D组(常规降压药),每组各40例,治疗8周,观察各组平均血压下降幅度及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幅度.结果 A组疗效好,降压作用及抗焦虑抑郁作用起效时间出现于第1周,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降压作用相似,均于第2周出现平均血压下降,较常规降压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于第2周下降明显,而C组焦虑及抑郁评分下降幅度较小,但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D组降压幅度与焦虑抑郁评分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前3组,至第8周时仍有患者血压未达标.结论 氟西汀联合罗布麻+常规降压药治疗伴焦虑抑郁的高血压效果好,起效快,患者易于接受.单用氟西汀+常规降压药起效较慢,单用罗布麻+常规降压药,抗焦虑抑郁效果稍差.单用常规降压药效果差、起效慢.

  • 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不同亚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

    作者:董公芝

    目的 探讨三种药物联合治疗不同病因亚型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对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放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实验进行疾病(TOAST)分型,予以拜阿司匹林、疏血通注射液、三七通舒胶囊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元卒中量表评分(NIHSS),观察纤维蛋白(Fbg)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5种亚型Fbg水平均呈下降趋势,LAA、SAO、CE治疗后Fbg水平为(3.81±0.52)g/L、(3.23±0.39)g/L、(3.52±0.51)g/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C、UE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NIHSS评分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LAA、CE、OC、UE治疗后NIHSS评分分别为(4.99±1.87)分、(7.16±1.53)分、(3.14±1.85)分、(2.44±0.73)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后5种亚型全血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全血高切黏度全血黏度水平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LAA、SAO治疗后明显改善,与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bg与急性脑梗死亚型有关;予以拜阿司匹林、疏血通注射液、三七通舒胶囊联合治疗,可降低患者Fbg水平,改善预后.

  • 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脑电图的影响

    作者:王艺玲;雷叶青;王海裕

    目的 观察拉莫三嗪对癫痫患者脑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明确诊断为癫痫的患者63例,予拉莫三嗪治疗,用药前及用药3个月、6个月时行脑电图(EEG)检查,观察患者用药前后EEG痫性放电及脑电背景方面的变化.结果 与用药前比较,用药3个月及6个月时EEG痫样放电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背景活动a波频率、θ波及δ波个数与用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拉莫三嗪可使癫痫患者EEG痫性放电明显减少,对脑电背景活动影响较小,从而为临床癫痫用药提供电生理学依据.

  • 骨质疏松所致腰椎骨质并脊髓神经损伤的规范治疗

    作者:周文旭;方堃;谭湘淑;刘江;庄稼;杜恒;高路

    目的 观察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所致腰椎骨质破坏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术,观察组行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结果 术前2组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伤椎前缘及后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手术优良率86.7%,对照组为53.3%,实验组手术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腰椎骨折并脊髓神经损伤在恢复椎体高度、手术疗效及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满意,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作者:刘琦;田少斌;陈劲松

    目的 探讨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入选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9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予以不同的手术方式,分析基底节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及预后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90例患者中GOS评分1~2分40例(44.4%),3~5分50例(55.6%);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预后情况与年龄、GCS评分、血肿量、脑出血并发症、脑室出血等因素密切相关(P<0.05).结论 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年龄、GCS评分、血肿量、脑出血并发症、脑室出血等因素密切相关.

  • 脑梗死患者长期血压变异性及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淑芬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脑梗死患者长期血压变异性及与脑微出血(CMB)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24个月的长期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MB将其分为脑微出血组(CMB组,125例)和无脑微出血组(NCMB组,55例),对纳入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的平均值(Mean)、大值(Max)、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等血压指标和CMB病变部位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CMB组患者SBP的各项变异指标均显著高于NCMB组(t=3.054~4.338,P<0.05);病变部位为左右幕下的患者的SBP Max、SBP SD、SBP CV显著高于病变部位为深部或脑叶的患者,病变部位为深部患者的SBP SD、SBP CV显著高于病变部位为脑叶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45~4.446,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MB的发生与SBP Max(OR=1.957)、SBP CV(OR=2.064)、DBP SD(OR=1.305)、DBP CV(OR=1.228)等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长期SBP变异性的增加是脑梗死合并CMB患者血压变异性的主要表现,这一改变与其病变部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长期SBP峰值水平、变异性及DBP变异性是其发生CMB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应把握相关因素做好CMB的诊治工作.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D-二聚体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马鑫;张晖

    目的 观察和分析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FG)、血浆D-二聚体(D-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50例ACI患者为病例组,选取10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对2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稳定性进行检测和比较,并将病例组分为稳定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2个亚组;检测和比较2组血清FG水平、血浆D-D水平.结果 病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和具有不稳定斑块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 =75.996、69.283,P<0.05),未检出斑块组和对照组血清FG水平、血浆D-D水平均显著低于检出斑块组(q=2.633~4.662,P<0.05),不稳定斑块组均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q=3.025~4.817,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ACI的发病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OR=1.836)、血清FG水平(OR=2.332)、血浆D-D水平(OR=1.928)具有相关性(Wald x2=4.336、5.013、4.257,P<0.05),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清FG水平(OR=2.053)、血浆D-D水平(OR=1.799)具有相关性(Wald x2 =5.027、4.288,P<0.05),颈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与血清FG水平(OR=2.655)、血浆D-D水平(OR=3.231)具有相关性(Wald x2 =4.933、4.639,P<0.05).结论 ACI患者表现为血清FG水平、血浆D-D水平显著升高,是影响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风险和稳定性及ACI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ACI发病风险监测、病情评价的辅助指标.

  • 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

    作者:刘宣;王美玲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以及康复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的三级康复治疗.观察2组放选即刻与治疗后1、3、6个月时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结果 经1个月治疗后、实验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恢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3、6个月时手以及上、下肢的运动功能恢复状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6个月时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全血高切、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等指标均有改善,但实验组血流变情况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缺血性脑卒偏瘫患者的实际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运动功能.

  • TCD对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诊断价值研究

    作者:何立华;何立明;刘延峰

    目的 评价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小儿偏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及血流变化诊断价值.方法 比较86例儿童偏头痛患者和71例健康儿童的TCD检测指标(两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经颞窗探测两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两侧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及两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血流速度,患儿组采用西比灵治疗,比较治疗前后TCD检测指标.结果 患儿组TCD异常率为98.8%(85/86),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的1.4%(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43,P=0.011);与健康组同龄段相比,患儿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PI值、RI值与健康组一致(P>0.05);治疗后患儿组MCA、ICA、ACA、PCA、BA和VA的Vm显著下降(P<0.01),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TCD能够准确反映头痛患儿血管舒张、收缩功能和血流变化,对儿童偏头痛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血肿、水肿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孙志刚;曹艳丽

    目的 研究脑出血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与血肿、水肿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接诊的30例脑出血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30例患者脑出血后1d、3d、5d、7d血压、血肿体积以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进而计算出1~3 d、3~5 d及5~7 d的血压变化率、血肿变化率以及血肿周围水肿变化率.结果 患者脑出血后,随着出血时间的增加,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血压均持续升高,但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并未随着脑出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增加.患者收缩压变化率与血肿变化率呈正相关(r=0.764 1,P=0.000 0),收缩压变化率与血肿周围水肿变化率呈正相关(r=0.518 2,P=0.025 3),平均血压变化率与血肿变化率以及血肿周围水肿变化率无相关性,舒张压变化率与血肿变化率以及血肿周围水肿变化率无相关性.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合并高血压患者脑出血后血压显著升高,收缩压波动可能促使血肿以及血肿周围水肿扩大.

  • 基线NIHSS评分血管评估与脑梗死早期康复量表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秀贞;胡洁;马宝兰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基线NIHSS评分、有无大血管闭塞等神经科常用评价指标与早期康复Fugl-Meyer (FMA)、BI评分的相关性,判断其对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脑梗死引起的偏瘫康复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基线NIHSS评分、有无大血管闭塞,并于康复治疗1个月后FMA、B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等.结果 (1)基线NIHSS评分和康复1个月后FMA评分、B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2)无大血管闭塞组与有血管闭塞组入院NIH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1个月后康复量表2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NIHSS≤8分组1个月后FMA、BI评分均显著高于NIHSS>8分组(P<0.05).(4)康复预后良好的患者基线NIHSS评分较低、大血管闭塞比例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HSS评分与早期康复预后密切相关,对患者功能恢复有预测意义;血管评估和基线NIHSS较密切但对早期康复功能预后预测意义可能不大.

  • 长春西汀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张海燕

    目的 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对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大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较对照组的70%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有明显减小,Barthel评分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IHSS为(9.9±4.2)分,低于对照组的(13.2±3.9)分,Barthel(79.2±17.6)分,高于对照组的(63.8±1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V、PSV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6%,明显高于观察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改变及意义

    作者:原相丽;李常红;周正宏;贾珂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48例ACI患者及50例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测定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和CRP水平.将ACI患者分别根据头颅CT和神经功能损害的程度进一步分组,分析ACI与外周血白细胞、CRP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脑梗组外周血中白细胞和CRP的水平均显著增高,分别是[(10.52±2.17)×109/L vs(6.71±1.82)×109/L,P<o.05]和[(6.31±2.78)mg/L vs (1.78±0.29)mg/L,P<0.05].且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升高程度与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CR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脑梗死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孙为生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为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分析其与脑梗死其他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为病例组,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测定2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病例组传统危险因素水平:血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总胆固醇、脂蛋白(a)、尿酸,评价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同型半胱氨酸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的传统危险因素中尿酸、脂蛋白(a)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r=0.201,0.106,P<0.05).年龄、舒张压、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传统危险因素尿酸、脂蛋白(a)有相关性.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140例显微外科治疗

    作者:马继伟;王艮卫;金保哲;周文科;闫东明

    目的 探讨Arnold-Chiari畸形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Arnold-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对患者综合评估,分类实施单纯枕下减压术或枕下减压+自体枕骨骨瓣钛缆内固定+枕颈植骨融合术,术后随访,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并发症发热19例,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切口漏5例,急性脑积水2例,吞咽困难或声嘶加重2例,头痛9例,枕部皮下积液4例.远期随访,症状体征消失或好转86例,稳定45例,加重9例,有效率93.6%.结论 对有颈延髓腹侧受压临床症状及伴颅颈连接不稳因素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患者积极行枕下减压并一期枕颈植骨融合术可获得良好预后.

  • 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效果评价

    作者:黄小英;罗惠琴;何爱华;赵萍;张利娜

    目的 观察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改善婴幼儿脑瘫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8例婴幼儿脑瘫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仅给予神经生理学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2组患儿站立与步态评分、运动功能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结果 研究组患儿站立与步态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儿运动功能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GMFM各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神经生理学疗法配合高压氧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婴幼儿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常压高浓度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评估

    作者:肖化选;陈伟平

    目的 评估常压高浓度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亚低温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常压高浓度氧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TCD检查结果、血浆内皮素(ET)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时点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CD检查各指标和血浆ET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压高浓度氧联合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高压氧治疗对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蒋显锋;汤锋武;陈旭义;张赛

    目的 研究高压氧治疗对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外科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拟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2组术后均采取脱水、抗炎等治疗,实验组另采取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术后疗效及高压氧治疗后ASIA评分及Frankel分级差异.结果 治疗后2组运动及感觉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实验组治疗后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分别为(79.61±23.82)分、(171.16±42.36)分,对照组分别为(51.16±20.13)分、(121.64±32.8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2组Frank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B级患者明显向D、E级偏移,实验组A级、E级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是外伤性颈段脊柱、脊髓损伤外科手术患者有效的辅助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有促进作用,可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微创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对比研究

    作者:黄赛;姜洪;邓忠勇

    目的 对比微创清除术与传统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微创清除手术组)与对照组(传统开颅手术组)各42例,观察并比较2疗效.结果 观察组好转率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DL-Barthel指数Ⅰ~Ⅲ级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疗效对比

    作者:叶茂华

    目的 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病毒性脑膜炎患者60例,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颅内降压、对症治疗以及病毒唑、干扰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丙种球蛋白和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进行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症状恢复情况、后遗症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总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可以提高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患者症状的恢复时间.

  • 丹红甲钴铵与胰激肽原酶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文战;司金超;岳慧丽;吕受卿;李兆民;付徐伟;任巧;常留军;王金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液注射液及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 VitB1注射液+降糖等药物治疗;观察组使用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进行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MCV、SCV)改变、动作电位波幅变化情况等的差异.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自觉麻木、疼痛或感觉异常症状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动作电位平均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注射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比丹红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VitB1注射液+降糖等药物有较好的疗效.

  • 颞叶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龙成峰;尚伟;钟美

    目的 探讨影响颞叶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120例颞叶癫痫患者为实验组,1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观察2组的韦氏智力测定得分;以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各个因素与颞叶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言语得分、操作得分和总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智商障碍患者40例,约占1/3;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发作频率是影响颞叶癫痫患者智能障碍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颞叶癫痫患者容易发生智能障碍,且与多种因素相关.

  • 修正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估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研究

    作者:乔芳

    目的 探讨修正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诊治的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患者53例为观察组,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人员53例为对照组,均行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比较2组MoCA和MMSE评分结果以及观察组不同严重程度间MoCA和MMSE的评分结果,分析MoCA和MMSE的诊断价值,分析MoCA、MMSE与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MoCA、MMSE量表视觉空间与执行能力评分、命名评分、注意力评分、语言评分、延迟回忆评分、抽象评分、定向力评分、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评分、MMSE评分均明显低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重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明显低于轻度和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MoCA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均明显高于MMSE,MoCA的特异度明显低于MMSE,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oCA的阳性预测值低于MM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与MMSE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MoCA、MMSE与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均具有明显负相关性.结论 MoCA是脑白质疏松症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评估方法,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灵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关系

    作者:童宁

    目的 分析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者30例(END组),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者70例(非END组),通过动态血压监测系统对2组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分析动态血压与END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ND组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狭窄50%及以上比率分别为63.33%、70.00%、70.00%,与非END组的35.71%、45.71%、42.8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D患者中反杓型占40.54%,非杓型占33.33%,反杓型与超杓型、反杓型与杓型、非杓型与杓型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晨峰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nMSBP[(142.26±15.63)mmHg vs(135.55±14.47)mmHg]、nMDBP[(75.28±11.48)mmHg vs(70.41±10.58) mmH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压昼夜节律、晨峰血压与缺血性脑卒中END存在一定的关系,需加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动态血压监测.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作者:魏栋辉

    目的 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老年HICH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HICH患者2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微创组及开颅组各136例,分别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和并发症情况,并分析其治疗3个月后Glasgow结果评分(GO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比较其预后.结果 2组治疗后CSS评分均显著降低,微创组降低程度更显著(P<0.05);微创组总有效率90.4%,开颅组总有效率69.9%,微创组疗效显著优于开颅组;微创组共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0.1%,显著低于开颅组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GOS评分(4.3±0.5)分,开颅组GOS评分为(4.1±0.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7,P>0.05);微创组ADL预后良好率为41.9%(57/136),显著高于开颅组的31.6%(43/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治疗及时、操作方便、创伤较小等多种优势,能够在发病早期清除患者颅内血肿,有效避免脑组织损害的加重,且并发症率较低,安全性较好,有助于老年HICH患者日常生活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瑞;刘胜武

    目的 观察和分析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和抑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SIV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认知功能损害程度将其分为无认知功能损害组(NCI组)50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组(MCI组)32例和痴呆组(VaD组)18例;根据患者是否具有抑郁症状,将患者分为抑郁组33例和无抑郁组67例.评价和比较所有患者的Framingham血管危险因素量表评分、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分、剑桥老年认知量表中文版(CAMCOG-C)评分、老年抑郁量表(GDS-30)评分.结果 NCL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MCI组,MCI组MMSE评分和CAM-COG-C评分显著高于Va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66~4.823,P<0.05);抑郁组GDS评分显著高于无抑郁组,CAMCOG-C评分显著低于无抑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16、7.053,P<0.05);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和抑郁症状与CAMCOG-C评分中语言总分、语言理解评分、注意评分、执行评分相关(F=3.292~6.374,P<0.05).结论 SIVD患者的认知损害程度与其抑郁症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两者对于患者的某些认知功能损害互相影响,临床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症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喹硫平碳酸锂rTMS联合治疗的疗效

    作者:袁成勇

    目的 分析喹硫平、碳酸锂、经颅磁刺激技术(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9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喹硫平、碳酸锂联合rTMS治疗)和药物组(喹硫平、碳酸锂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8周末HAMD-17、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eeh-Rafaelsen Mania Rating scale,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CGI)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HAMD-17评分、BRMS评分和CGI评分逐渐降低(P<0.05);联合组治疗后第1、2、4、8周末的HAMD-17评分、BRMS评分和CGI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 采用喹硫平、碳酸锂药物联合rTMS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疗效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评价

    作者:王宏升;董迎利;刘秋丽;王培培;余丹丹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伴抑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2组治疗1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14,P=o.043).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8、12周末PANSS各因子分与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阴性因子分在治疗后4、8、12周末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分疗后8、12周末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末2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2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状伴抑郁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鉴别脑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苗炜宇;张岚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对鉴别脑内原发性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内淋巴瘤及30例高级别胶质瘤的MRI常规表现、DWI表现,并分别计算ADC值.结果 淋巴瘤在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与脑灰质相近,增强扫描病灶多呈显著均匀强化.高级别胶质瘤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病灶内多有不同程度出血、囊变及坏死,增强扫描实性病灶多呈显著不均匀强化.淋巴瘤组ADC值(0.76±0.14)×10-3 mm2/s]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组[(1.09±0.16)×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瘤组的对侧脑白质ADC值与高级别胶质瘤组的对侧脑白质ADC值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及ADC值可作为常规MRI检查的有效补充工具,对鉴别脑内原发性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急性脑卒中患者精神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薛宝柱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精神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2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18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量表)检测,然后根据MMSE量表评分将22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A组147例,MMSE量表评分≤26分,B组82例,MMSE量表评分≥27分,对比分析2组临床资料.结果 (1)观察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2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原发疾病类型、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左侧半球病变、皮层病变、多发病灶、大面积病灶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病变部位、病灶数目及面积可以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精神障碍.

  • 运动疗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后意识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吴志远

    目的 探讨运动疗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后意识障碍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后有意识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给予运动疗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治疗.运用Glasgow评分标准进行意识障碍评分,对比分析2组的意识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实验组意识障碍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动疗法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脑梗死后意识障碍恢复具有明显疗效.

  • 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作者:阿依努尔·艾尼;吐鲁娜依·万力

    目的 探讨以神经肌肉电刺激为主的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05-2014-05收治的83例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OG)42例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CG)41例.2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OG在药物治疗同时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有效率及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video fluoroscopy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分.结果 治疗后,OG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91,P=0.009).OG组VF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升高,与CG组比较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综合康复治疗脑梗死并发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刘翀;杨晶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80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神经节苷脂治疗组)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好转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颅内血肿体积和水肿面积较对照组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3个月后,观察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在治疗脑出血中疗效显著,具有促进颅内血肿吸收、加快水肿消散、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水平、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昆鹏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1组急性期血压控制在120/80 mmHg,观察2组控制在140/90 mmHg,对照组不给予血压控制,观察比较各组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7、14d观察1组、观察2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近期治疗有效率观察1组91.67%,观察2组93.33%,对照组66.67%,观察1组、观察2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期血压控制和入院时NIHSS评分是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两个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 MoCA与MMSE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雷军

    目的 探讨MoCA和MMSE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组97例和健康组102例为研究对象,均行MoCA、MMSE评估.VCI组依据DSM-Ⅳ结果分为VCIND组、痴呆组.比较各组间MoCA、MMSE评分.结果 MoCA量表评分与MMSE评分高度正相关(r=0.873,P<0.05);各组MoCA、MMSE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MoCA量表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优于MMSE量表,但在特异度、阳性预测值、符合率方面差于MMSE量表.结论 MoCA灵敏度较高,利于早期发现VCI,但特异度较低,需进一步结合临床.

  • 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作者:张强;付克兰;付生国;施斌;王海宁;阴春霆

    目的 探讨标准去大骨瓣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患者30例(标准骨瓣组),行传统骨瓣减压术患者30例(传统骨瓣组),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为53.33%,病死率为16.67%,传统骨瓣组恢复良好率为33.33%,病死率为36.68%,组间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x2=4.83,P<0.05;x2 =4.91,P<0.05).标准骨瓣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传统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组间相比差异显著(x2=4.56,P<0.05).结论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颅脑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骨瓣减压术,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牛强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达莫,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周、4周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23±2.38)分、(9.11±1.79)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TNF-α、IL-1、IL-6、血小板聚集率、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达莫显著改善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降低了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重视.

  • 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汉东;陈锋;周有东;敖祥生;黄星;胡克琦;王志勇;蔡利

    目的 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行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53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均行显微手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预后影响因素行Logisitc回归性分析.结果 253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后恢复良好率60.47%,非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34.78%,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96.84%,术后7d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为43.87%;患者预后与症状性血管痉挛、肺部感染、吸烟及GCS评分、Hunt~Hess分级、改良Fisher分级具有密切相关性(P<0.05).结论 对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行显微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肯定,强化早期干预,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价值,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 急诊手术与保守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血清皮质醇CBG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作者:赵德彬

    目的 探讨急诊手术与保守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血清皮质醇(COR)、类固醇结合蛋白(CBG)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组,符合手术指征行急诊手术37例为手术组,37例行保守治疗为保守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COR、CBG水平变化,了解2组预后.结果 急性创伤后、创伤第1天上午6时COR、CBG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37例患者手术后COR、CBG水平分别为(27.31±11.20)μg/dL、(34.21±9.53)μg/mL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手术能够解除颅脑创伤患者应激反应,减少神经功能障碍,改善预后.

  • 母体血清AFP检查联合超声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陈静

    目的 探讨母体血清AFP检查联合三维超声在胎儿神经系统畸形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于我院进行产前健康体检的5 40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母体血清AFP检测及超声检查,筛选出具有胎儿神经管畸形的高危孕妇,随访所有孕妇至胎儿出生.结果 5 400例筛查对象中共检出高危人群57例,检出率为1.1%,其中神经管畸形24例,阳性率为0.4%(24/5 400).2 380例被筛查对象进行母体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筛查出14例神经管畸形高风险孕妇,阳性率0.6%(14/2 380),经产后随访或超声检查证实12例胎儿神经管畸形,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6%及87.1%.35岁以上孕妇胎儿发生神经管畸形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孕妇(P<0.05).结论 母体血清AFP联合超声检查能显著提高胎儿神经管畸形的诊断,对于及早发现神经系统畸形,降低产后病死率及缺陷率均具有积极意义.

  •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的临床分析

    作者:刘秋红;张杰文;杨景瑞

    目的 探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收集发病24 h内放院的老年卒中患者63例,放院时对其进行NIHSS评分,根据1周内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和非SAP组;并以同时期门诊体检中心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3组入院后于24~48 h抽血送检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和CD4+/CD8+),比较其差异,并根据临床资料和统计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SAP组、非SAP组血清PCT及hs-CRP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AP组、非SAP组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发病早期即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血清PCT和hs-CRP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PCT诊断早期细菌感染的特异性优于hs-CRP;其生物标志物对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提供临床价值.

  •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肌间沟连续镇痛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在单侧上肢手术患者中应用

    作者:张国强;翁灿辉;吴寿和

    目的 观察神经刺激仪引到下肌间沟连续镇痛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单侧上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02-2015-02于我院择期进行上肢手术的6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作肌间沟连续镇痛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对照组则给予传统异感定位神经阻滞方案,比较2组的神经阻滞效果,记录2组的阻滞时间、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及穿刺次数,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操作时间(9.2±2.5)min,起效时间(11.5±2.1)min,穿刺次数(1.5±0.6)次,其阻滞优良率为96.7%,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其上述各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单侧上肢手术中,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的肌间沟连续镇痛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方案,其操作简单,穿刺准确性高,操作时间短,起效时间快,整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阻滞效果好,值得推广.

  • Broca失语症脑白质结构的DTI研究

    作者:刘作武;李华;陈营;杨春燕;卓兵芝

    目的 应用弥散张量成像(DTI)观察Broca失语症脑内相关白质纤维结构的改变.方法 使用Siemens verio 3.0T MR扫描机对10例Broca失语症患者和10例健康成人进行常规序列及DTI扫描,利用DTI studio软件进行后处理,计算Broca区、弓状束的FA值、DCavg值.结果 10例Broca失语症病变均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失语组左侧Broca区和弓状纤维束FA值和DCavg值较右侧及对照组左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Broca失语除语言功能区的损伤引起,其纤维通路的损伤亦可导致Broca失语的发生.

  • 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相关性

    作者:崔敏;濮捷;廖光昊;吴乐;吴倩;武强;黎红华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变化与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相关性.方法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和脑血管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颅内大动脉内径狭窄程度≥50%定义为ICAS,ICAS病灶数≥2定义为多发性ICAS.根据日间与夜间平均血压水平,将昼夜血压变化分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结果 共359例高血压患者进入本研究:ICAS患者1 35例,单发性ICAS 86例,多发性ICAS 49例;226例(63.0%)日间平均血压升高,322例(89.7%)夜间平均血压升高;杓型37例(10.3%),非杓型166例(46.2%),反杓型156例(43.5%).多因素Logistie回归分析提示:日间平均血压升高、夜间平均血压升高、夜间血压非杓型改变、夜间血压反杓型改变均与ICAS无显著相关性(P>0.05);夜间血压反杓型改变与多发性ICAS密切相关(P<0.05).结论 夜间血压反杓型改变可能是多发性ICAS的独立危险因素.

  • 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繁荣

    目的 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发生高灌注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全麻下行大脑中动脉支架植入术,经严格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加强监护后,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示脑血流速度逐渐恢复,脑高灌注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术前应对高危因素进行严格评估,术前术后加强血压控制,严密观察脑血流.

  •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结合盆腔自主神经保护对排尿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双军

    直肠癌是胃肠道系统中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略低于胃、食管癌,是肠道恶性肿瘤多发的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发病>40岁,<30岁占15%,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直肠癌在全球癌症发病率中占第2位[1].对于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已经成标准术式.TME手术在术中需将直肠全系膜全部切除下来,手术范围大于传统手术,术中对盆腔神经会造成不可避免损伤,患者术后往往会并发排尿功能、性功能障碍[2].外科的治疗观念是在能够完全根治直肠癌的情况下,如何解决术中副损伤并将正常生理功能保留下来,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例直肠癌患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并在术中注意保护盆腔自主神经,对比分析术前术后患者的排尿功能,现报告如下.

  • 脑外伤后患者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钱洪波;吴高远;殷骏

    目的 研究脑外伤后患者的血浆凝血及纤溶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98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同一时期健康体检5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及GCS和GOS和不同GCS及GOS患者的凝血及纤溶指标.结果 观察组PT、FIB、FDP和D-二聚体差异显著(P<0.05),APTT和TT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GCS和GOS评分患者的PT、FIB、FDP和D-二聚体显著差异(P<0.05),APTT和TT无差异(P>0.05).结论 患者的PT时间延长,FIB、FDP和D-二聚体明显升高,PT、FIB、FDP和D-二聚体可反映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高频探头对新生儿头颅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师秀雪

    目的 探讨高频探头结合彩色多普勒对新生儿头颅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颅内病变新生儿366例,所有患儿均予以彩超及CT或MRI检查,对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高频探头对新生儿头颅疾病检查的阳性率为60.11%(110/183).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高频探头诊断新生儿头颅疾病,具有无创伤且操作简单的优点,在诊断新生儿头颅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 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性及控制措施分析

    作者:张勇;侯静;王凌云;郭维久;冯军;那振琦;李越;王蕾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相关性及控制措施.方法 选取ICVD患者85例为ICVD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检测Hcy水平、叶酸、维生素B12;并观察ICVD患者服用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前后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组Hcy(17.01±2.96)μmol/L显著高于TIA组、对照组,叶酸为(14.63±7.58)μg/L显著低于TIA、对照组,TIA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TIA组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脑梗死组、TI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VD患者治疗后Hcy水平为(14.64±3.57)μmol/L,显著低于治疗前,叶酸、B12水平分别为(34.05±15.26)μg/L、(724.99±157.67)μmol/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Hcy血症与ICVD具有显著相关性,可补充叶酸、B族维生素,降低血浆Hcy水平.

  • 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作者:余英;刘新华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对该疾病进行早期诊断、恰当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选取胎盘早剥患者121例,根据是否合并子宫胎盘卒中分为合并卒中的观察组(39例)和未合并卒中的对照组(82例),统计分析2组产妇的基本资料,并记录孕期可能导致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统计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母婴结局.结果 观察组产妇腹痛、阴道流血、板状腹、胎动减少及胎心消失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胎盘早剥持续时间为(9.22±0.31)h,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发生产后出血、DIC、急性肾衰明显多于对照组,新生儿早产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死亡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胎盘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与胎盘早剥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前者更为严重,在临床应给予密切观察,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 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史博

    颅脑损伤是目前人类致残致死的重要病因之一,且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指外伤导致的颅内2个及以上不同部位的血肿,此类患者常伴严重的脑挫裂伤.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是创伤性颅内血肿中较少见的类型,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危重,且预后常较差.我科采用微创联合开颅手术治疗创伤性颅内多发血肿33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头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闫俊莲;刘宝伟;刘胜群

    目的 探讨头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因颅内占位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拟行首次颅内占位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2h、6h、24 h、48 h进行疼痛评分,记录2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总量.结果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比较显示,研究组平均瑞芬太尼总用量(1 319.6±584.2)μ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438.7±967.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丙泊酚总用量(1 210.1士520.5)mg稍低于对照组的(1 449.8±422.7)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术后2h、6 h 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 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可减少颅脑手术中麻醉维持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的用量,且术后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70例临床观察

    作者:周爱真

    目的 观察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08-2015-01我院收治的小儿脑瘫流涎患儿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3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10 min唾液量为(2.02±1.0)mL,对照组为(4.33±1.01)mL,观察组流涎程度评分较低,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运用远近配穴针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不仅可以降低流涎频率、缓解流涎程度,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曹妍;刘运平;赵现;王慧娟;刘冰;冯社军;薛靖;李军涛

    目的 总结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 脑血管病患者210例(观察组),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6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梗死(AI)患者72例,腔隙性梗死(LI)患者70例,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病患者200例(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各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数、斑块类型及斑块部位,并进行比较.结果 TIA、LI、AI患者单发及多发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A、LI、AI患者软斑块、硬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扁平斑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处.结论 TIA、A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及时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脑血管疾病分型.

  • 改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作者:皮水平;黄前樟;陈平安

    目的 评估改良侧脑室-腹腔(V-P)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方法 83例脑积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45例行改良V-P分流术,38例行传统V-P分流术.统计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分流管堵塞、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改良VP分流术手术时间明显小于传统的V-P分流术,术后并发堵管及感染的发生率低于传统V-P分流术.结果 改良V-P分流术优于传统V-P分流术,操作简单,效果满意.

  •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复发应对策略

    作者:李明;张佳栋;迁荣军;孙勇;李治晓;史锡文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复发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16例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172例,次全切除31例,大部分切除13例,术后随访3个月~2 a.结论 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了解术后复发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可取得满意效果.

  • 儿童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9例诊治体会

    作者:王莉

    儿童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临床罕见,但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及侵袭性操作的普及,发病率明显增多.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脊液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具有诊断意义.本病致死率及致残率很高,早期认识并诊断本病对治疗具有深远意义.本文回顾性分析2010-01-2014-12在我科确诊治疗的儿童白色念珠菌性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 脑卒中前期的社区综合干预及效果评价

    作者:任永年

    目的 评价社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前期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0-08-2012-08在我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筛选出的356例高危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常规干预组),随访3a,比较2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LDL-C、基础疾病变化,记录2组发病率和病死率,评估社区综合干预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的预防效果.结果 研究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基本保持稳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发病率降低53.8%,对照组发病率增高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死率降低40%,对照组病死率增加33.3%,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高危人群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明显降低脑卒中高危人群发病率和病死率,对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

    作者:郝亮;习望;王海燕;姚志刚;刘宏雷;贾蔚娴;孙晓立;习志强

    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应用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术后1d血压心率、血氧分压以及血钾浓度;术后不同时间段的临床疗效评分;术后6个月患者应用生活能力.结果 研究组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血氧分压以及血钾浓度并无差异;研究组术后不同时间段临床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1周后评分有显著差异;研究组远期生存质量良好率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良好率83.3%,2组间显著差异.结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低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良好率.

  • 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曹治华;周佩洋;洪艳

    目的 分析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诊治的120例癫痫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抗癫痫药物治疗至少半年,通过超声法测定所有患者骨密度,根据骨密度结果分为骨密度正常组与骨密度异常组,比较2组癫痫病程、发作类型、抗癫痫用药(种类、用药数量)、治疗时间等情况,分析癫痫患者骨密度异常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例患者中骨密度异常70例,正常50例.骨密度异常组GTCS、抗癫痫用药>10 a、多药使用比率分别为78.6%、55.7%、64.3%,均显著高于骨密度正常组的62.0%、28.0%、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癫痫发作类型、抗癫痫用药时间、用药数量为癫痫患者骨密度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抗癫痫药物对癫痫患者骨密度均有一定的影响,临床需积极控制癫痫发作,特别是GTCS,建议尽可能选择单药治疗,大限度缩短用药疗程,以有效预防骨密度异常.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形态的临床研究

    作者:冉青;郭琦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用于了解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形态,分析相应形态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4-01 2015-0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彩超检测,以掌握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表面形态,了解不同形态危险因素和超声声像的关系.结果 本组不规则型46例,光滑型37例,溃疡型22例;通过危险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和溃疡型斑块相关;高脂血症和光滑型斑块、不规则型斑块均相关.结论 表面形态差异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是存在差别的,因此临床治疗上应根据斑块表面形态,给予针对性的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研究

    作者:朱莉

    目的 研究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实施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74例自发性脑出血病患,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以及满意度、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2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观察组SAS、SD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定所有项目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发性脑出血病患在康复期实施延续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焦虑、抑郁症状,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且对病患依从性、生活质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颅脑损伤急性期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作者:锁莹莹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常因交通事故、高处坠落和器具碰撞、敲打等对颅脑产生伤害.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常合并严重并发症,病情极其复杂、变化较快,救治难度大,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不及时常危及生命,或留有严重后遗症.因此及时恰当的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是患者转危为安的关键.选取我科2013-10-2014-10收治的46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颅脑损伤患者的特点进行观察和护理,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伦理护理干预在颅内转移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作者:陈婧;吴建兵

    目的 分析伦理护理干预在颅内转移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颅内转移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伦理护理干预,采取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统计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取焦虑及抑郁评分表评估干预前后2组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不同维度生活质量评分、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精神状态、躯体功能、心理状态及整体健康评分分别上升至(55.8±4.7)分、(49.7±5.2)分、(60.4±2.6)分、(63.7±4.4)分,观察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降低至(12.1±5.2)分、(11.7±6.4)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0%,与对照组的2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内转移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中,贯彻伦理原则,尊重、关爱患者,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心理负性情绪有积极的价值,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的应用观察

    作者:张杰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颅内动脉瘤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01-2014-01我院收治的颅内动脉瘤手术患者152例,按入院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对照组实施脑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SF-36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10.38%)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8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效提升护理质量.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薛春

    目的 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促醒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n=42)和常规护理组(n=42),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所有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药物止血、营养对症支持等.护理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的促醒效果、并发症和生存质量的改变.结果 护理4周后,2组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且综合护理组升高值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综合护理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x2 =4.61,P=0.032);2组护理后生存质量得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且综合护理组得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具有促醒作用,减少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生存质量,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应用康奈尔健康问卷评估夜班护士身心健康状况

    作者:陈俊伟;郝娜

    目的 评估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 应用康奈尔健康问卷对我院31名夜班护士和30名白班护士进行身心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夜班护士A-R评分34.28±10.03,M-R评分15.12±9.79,与白班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班护士A-R评分异常检出率29.9%;M-R评分异常检出率25.8%,与白班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夜班护士的身、心健康普遍差于白班护士,医院应当重视夜班护士的健康状况,采取各种措施缓解压力,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

  • 神经内科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

    作者:韩超杰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临床对脑卒中患者进行相关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观察组)和普通护理组(对照组),均5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康复护理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情况进行康复护理.护理结束后采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进行积极有效计划、训练和指导等康复护理措施可大大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神经功能,预防或减少其致残率,也会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作者:胡兰芳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致残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5.0%),护理满意率(96.9%)高于对照组(78.1%),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Barthel评分、FMA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恢复生活和运动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尼膜同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安庆文

    目的 比较尼膜同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痴呆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B组各40例,A组给予尼膜同治疗,B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0%、10.0%,与B组的90.0%、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膜同与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老年性痴呆症均安全有效,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 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的疗效分析

    作者:樊彦卯

    目的 分析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神经功能缺失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2-02-2014-02收治的68例因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奥拉西坦,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MMSE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颅脑损伤引起的神经功能缺失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 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翠华

    目的 观察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采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评估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舍曲林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可明显缓解产后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分析

    作者:岳丽娟

    目的 观察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9-06-201408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础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发育商(DQ)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儿DQ发育,改善患儿智力、感知觉障碍及行为症状,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

  • 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

    作者:祁绍艳;刘晓静;王文涛;楚紫栋;刘小军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中的应用及对脑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02例,按随机数法分为丙泊酚组和联合组,分别给予丙泊酚、丙泊酚加舒芬太尼进行镇静镇痛处理,对比2组生命体征、疼痛及躁动评分及脑代谢的情况.结果 2组均能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有所控制,给药后2组的颈静脉氧饱和度较前升高,疼痛评分及躁动评分较前下降.但联合组较对照组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高(t=3.86,P<0.05;t=4.24,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的疼痛及躁动评分分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P<0.05;t=4.43,P<0.05;t=3.97,P<0.05;t=4.21,P<0.05).结论 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联合应用舒芬太尼与丙泊酚能够有效产生镇静镇痛作用,且对患者的脑组织代谢有改善作用.

  •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研究

    作者:吴金辉

    目的 研究盐酸多奈哌齐与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12-06--2015-06收治的147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7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多奈哌齐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清脑颗粒,采用修订的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与简易智力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观察治疗前后2组HDS评分及MMSE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变化,2组治疗前后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查,对比2组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HDS及MMS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均显著提高,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前2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300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P<0.01),研究组治疗后潜伏期缩短更明显,波幅增高更显著(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盐酸多奈哌齐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烟酸占替诺与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效果

    作者:梁进;高志发;幸泽茂

    目的 观察烟酸占替诺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高压氧治疗和脑细胞活化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烟酸占替诺治疗.对比2组总有效率、ADL评分、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和MMSE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MRI检查正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烟酸占替诺治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可以有效改善有效率,保护患者神经功能.

  • 盐酸硫必利联合维生素B12对60例抽动障碍患儿神经功能及心理的影响

    作者:杨广娥

    目的 探讨盐酸硫必利联合维生素B12对60例抽动障碍患儿神经功能及心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抽动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采用盐酸硫必利+静灵口服液+维生素B12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硫必利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2组YGTSS评分的减少率均显著增加,第2周、第4周观察组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第12周则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时2组SA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第2、4、8周时,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2周时,2组SAS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治疗后CSS、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硫必利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小儿抽动障碍疗效显著,起效快,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的心理状况以及神经功能,提高患儿的日常生活能力.

  • 针刺与醒脑静并用对改善轻度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

    作者:任志欣;朱敬云

    目的 分析针药并用改善轻度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确诊轻度VCIND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7例给予醒脑静注射液20 mL加入250 mL氯化钠注射液静滴,1次/d;干预组4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每次留针45 min,1次/d,连续针刺6d休息1d为一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周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评价改善认知功能的效果.结果 2组干预后MMSE评分、MoCA评分均提高,干预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针药并用改善轻度VCIND患者认知功能效果确切,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冷洁;李明超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轻症患儿预后良好,重症患儿可能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持续无缓解抽搐等严重症状.重症患儿病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则有可能因高颅压致脑疝形成压迫脑组织,致患儿死亡或遗留各种严重不可愈后遗症[1].文献[2]报道,常规治疗下>50%的患儿遗留各种脑炎并发症,部分患儿终死亡.目前,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降颅压、抗病毒、解痉挛、维持酸碱平衡等,但疗效不满意[3].我科近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联合丙种球蛋白强化治疗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 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性脑病血清β-内啡肽血氨水平的影响

    作者:崔静;花威;卢高峰;郑鹏远

    目的 探讨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对肝性脑病血清β-内啡肽、血氨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肝性脑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总胆红素)、血氨浓度以及β-内啡肽变化.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81.58%,对照组为6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2=5.05,P<0.001);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β-内啡肽、血氨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β-内啡肽、血氨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疗效显著.

  • 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赵灿

    目的 观察三七总皂苷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清NSE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血清NSE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七总皂苷治疗ACI疗效明显,对促进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有一定价值.

  • 多奈哌齐片对脑卒中后VCI的认知能力和P300的影响

    作者:张健;昌军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片对脑卒中后VCI患者的认知能力和P300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0例脑卒中后V(、I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90例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90例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比较2组M MSE评分和P300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MMSE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300潜伏期和波幅也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VCI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应用.

  • 脑室内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继锋

    脑室出血病情危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本文分别采用持续泵入尿激酶与传统侧脑室引流加间断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室出血患者,对比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10 2015-10我院收治并存活的84例脑室出血患者,均于发病12h内入院,其中男51例,女33例;年龄60~77岁;原发性脑室出血72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继发性脑室出血,原发脑实质出血量较少,<10mL)10例.均经头颅CT检查证实并行脑血管重建排除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y-型双腔引流管加持续泵入尿激酶治疗)42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侧脑室引流加间断尿激酶注入治疗)42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

    关键词: 脑室出血 尿激酶
  • 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包萨如拉;孟云清

    目的 观察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06--2014-08收治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丁苯酞注射液及高压氧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减少,观察组减少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高压氧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显著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门冬氨酸鸟氨酸对重症乙肝并发肝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及病死率的影响

    作者:刘永福

    目的 探讨门冬氨酸鸟氨酸对重症乙肝并发肝性脑病临床症状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重症乙肝并发肝性脑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分析2组临床效果、临床症状、病死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死率1.67%,对照组为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肝性脑病计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门冬氨酸鸟氨酸可有效缓解重症乙肝并发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贾英岚;王秀玲;裴理辉;陈倩

    目的 分析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更优,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推广.

  • 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老年人失眠症中的应用

    作者:朱永峰;余思雀;饶俊平

    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老年人失眠症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均健康宣教,控制基础疾病.对照组采用常规催眠、镇静药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方案,均治疗2个月,采取PSQI(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估治疗前后2组患者睡眠障碍的改善情况,采用SRS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估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评分降低至(4.15±1.05)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15例,显效22例,进步2例,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失眠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高压氧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方案,可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依从性强,值得推广.

  • 儿童髓上皮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作者:张丽娜;李明会;邵楠楠;魏旭东

    目的 探讨儿童髓上皮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1例儿童原发性髓上皮瘤病例,结合文献分析病例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影像学表现,并针对儿童颅内髓上皮瘤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脑MRI提示左侧额颞叶类圆形肿块,信号混杂,占位效应明显.术中见左侧颞叶脑内囊性肿瘤性病变,血供丰富,术后病理提示髓上皮瘤Ⅳ期.结论 儿童髓内上皮瘤临床表现多变,明确诊断以病理学诊断为主.治疗方法仍需大样本.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