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ervous Diseases 중국실용신경질병잡지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 影响因子: 1.1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3-5110
  • 国内刊号: 41-138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36-178
  • 曾用名: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创刊时间: 199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李楠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HICU早期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李娜;孟祥恩;张禹;杨艳;郭锦梅;赵春燕;潘树义

    目的探讨高压氧早期治疗重症监护室中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1-2014-03我院重症监护室中收治的高压氧早期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32例为A组,同时选取2007-01-2010-01我院其他科室行早期高压氧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28例为B组,观察2组患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感染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中断治疗次数与时间、GCS评分,并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 )。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A组感染次数、抗生素应用时间、中断治疗时间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中断治疗次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GCS评分、NDS评分均显著好转,其中 A 组较B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中行高压氧早期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患者预后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HAART 后 HIV/AIDS 并发神经系统病变的分布状况及特点

    作者:杨萱;孙燕;张雪;李超峰;赵清霞;孙长宇

    目的:研究HAART后HIV/AIDS患者并发神经系统的病变分布情况,疾病分类,为临床及早识别和诊断提供帮助。方法搜集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2010-2013年收治的经 HAART 后 HIV/AIDS并发神经系统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6例患者中,机会性感染116例,脑血管性疾病35例,周围神经病变32例。机会性感染中隐球菌脑膜(脑)炎和结核性脑膜(脑)炎占33%。脑血管疾病以脑萎缩和脑梗死为主。周围神经病变以药物引起的周围神经炎为主。(2)机会性感染在HAART治疗初期和3 a以上时段发病率较高,脑血管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都在HAART治疗3 a以上时段发病率较高。结论 HAART后HIV/AIDS患者并发神经系统的病变更为复杂,各并发症发病率在 HAART 治疗各时段也不相同。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MMP-9TIMP-1及hs-CRP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立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1,TIMP-1)及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 ,hs-CRP)变化及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02-2013-02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1例作为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50例作为无症状硬化组,以及体检健康者55例作为对照组。3组均进行颈动脉检查及TIMP-1、MMP-9、hs-CRP血浆指标测定。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将脑梗死患者和无症状颈动脉硬化患者分为稳定斑块、易损斑块2个亚组,对比上述指标水平。结果脑硬死组患者血浆 TIMP-1、MMP-9、MPP-9/TIMP-1、hs-CRP明显高于无症状硬化组及对照组(P<0.05);无症状硬化组血浆TIMP-1、MMP-9、hs-CRP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及无症状硬化组中易损斑块亚组血浆TIMP-1、MMP-9、MPP-9/TIMP-1、hs-CRP高于同组稳定斑块亚组(P<0.05);不同组别易损斑块亚组血浆 TIMP-1、MMP-9、MPP-9/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易损斑块亚组血浆hs-CRP显著高于无症状硬化组易损斑块亚组水平(P<0.05)。结论血浆TIMP-1、MMP-9、hs-CRP指标能够有效反映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而MPP-9/TIMP-1指标升高及易损斑块能够提示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 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

    作者:梅俊华;罗利俊;陈国华;张忠文;李俐娟;邵卫;笱玉兰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对神经心理因素的影响。方法138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尼麦角林片10 mg ,3次/d ,同时在疼痛发作时口服双氯芬酸钠片50 mg ,q12h;对照组仅在发作时口服双氯芬酸钠。所有患者入组时进行16PF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及8周进行HAMA、HAMD评定及疼痛指数测定。结果16PF评定显示偏头痛患者恃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忧虑性、自律性、紧张性因子分高于正常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治疗组AMD、HAMA评分及减分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联合应用尼麦角林及发作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对症治疗偏头痛可提高疗效,同时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

  •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泌乳素的影响及疗效比较

    作者:马闯胜;张淑芳;李文学;孔德荣;李猛;奈效祯;赵青霞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泌乳素水平影响。方法把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并给予对应药物治疗,应用PANSS和TESS量表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同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利培酮组血清泌乳素水平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与齐拉西酮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培酮组不良反应大于齐拉西酮组,在闭经溢乳、锥体外系反应方面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不升高血清泌乳素,不良反应更小。

  • 帕金森病和原发性震颤嗅觉障碍研究

    作者:赵杰;王润青

    目的检测帕金森病(PD )、原发性震颤(E T )、原发性震颤并帕金森病(E T-PD )患者的嗅觉功能,探讨嗅觉障碍在PD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同时探讨 PD与 ET 的关系。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英国脑库 PD诊断标准、Bain等(国际震颤研究小组)提出的 ET 诊断标准及Geraghty、Jankovic提出的国际公认的ET-PD诊断标准,收集早期PD 30例,ET 30例,ET-PD 30例,分别进行简易嗅觉检查,并随机选择3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分别与PD、ET、ET-PD患者相匹配的各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PD、ET-PD患者嗅觉障碍率远高于对照组及E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T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原发性帕金森病及E T-PD患者存在明显嗅觉障碍,嗅觉检测可作为 PD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PD与E T 可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疾病,合并嗅觉障碍的ET患者更易进展为PD。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沙瑞娟;华平;姬莉;陈洁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 )的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01-2013-10收治的124例CVST患者资料,其中病程≤8.5 d者64例,病程>8.5 d者60例。所有患者接受抗凝治疗,采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0.4 mL (5000 U )皮下注射,用量2次/d ,q12h;持续3~23 d(平均12 d)。比较治疗前后症状表现、腰穿结果,评估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早期抗凝与晚期抗凝的效果。结果除言语障碍外,出院时患者各项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病程中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7例患者进行腰穿初查及复查,复查时平均颅内压(260.24±64.79)mmH2 O ,低于初次腰穿颅内压(318.75±69.46)mmH2 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90.32%,其中中早期抗凝痊愈率(71.88%)高于晚期(23.33%)(P<0.05)。结论对CVST采用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早期抗凝比晚期痊愈率高。

  • 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合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治疗肘管综合征疗效分析

    作者:李伟

    目的:探讨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合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02-2013-01我院收治的60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比较2组疗效及术前、术后小指展肌引出CMAP波幅。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前小指展肌引出CMAP波幅为3.9±2.7,术后为5.3±3.4;对照组术前为4.1±2.9,术后为4.6±3.2。2组术前小指展肌引出CMAP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神经肌膜瓣下前置联合可吸收医用膜包裹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在肘管综合征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 维生素E辅助治疗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唐雄林;黄瑞雅;黄建敏;潘耀新

    目的:探讨维生素E辅助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70例采用常规癫痫药物联合维生素E治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癫痫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血浆T-Ao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而MD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E辅助治疗癫痫患者具有显著疗效,改善体内自由基水平,保护脑组织,阻止神经元放电,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骆士丕;徐跃

    目的:探讨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创伤性凝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 TNF-α及hs-CRP水平。结果治疗28 d时,存活31例,死亡19例,病死率38%;存活组患者入院时PLT显著高于死亡组,且PT、APTT、D-dimer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入院时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凝血病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显著升高,并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郭守香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3-2013-08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缓解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促进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再通,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梗死
  • 孕妇血清叶酸水平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倪茗;许诣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叶酸状况与胎儿神经管畸形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01-2013-06就诊的孕龄26~40周的孕妇5284例,其中不良妊娠结局组孕妇792例,正常妊娠结局组孕妇4492例;筛选出神经管畸形患儿母亲96例作为神经管畸形组,对照组为同期内于我院检查的正常孕妇120例。对比神经管是否畸形及妊娠结局情况与孕妇血清的叶酸水平。结果年龄、孕次、孕周半胱氨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神经管畸形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妊娠结局孕妇叶酸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结局孕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较低的血清叶酸水平可能会增加神经管畸形和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生存状况的影响

    作者:庄稼;倪宁;蒋蓓;李利利;黄若文

    目的: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血管影像学结果,25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3组,重度狭窄组32例,中度狭窄组38例以及轻度或无狭窄组182例,观察发病3个月内NIHSS评分及BI评分变化、有无卒中复发、癫痫样发作、死亡。结果与中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患者神经功能恶化(OR=2.058,95%CI0.771~6.011,P=0.000)、生活受限更严重(OR=2.405,95%CI1.011~5.618,P=0.000),死亡风险升高(OR=2.587,95%CI0.483~14.017,P=0.000);与轻度或无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神经功能进一步恶化(OR=10.389,95%CI4.438~24.317,P=0.000),生活受限更重(OR=3.211,95%CI1.691~6.134,P=0.000),死亡风险更高(OR=4.182,95%CI1.363~12.805,P=0.000)。结论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生存状况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生活严重受限、死亡风险升高,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作用

    作者:王琳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EMGBF)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HPS)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8接诊的H PS患者70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接受康复训练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同时辅以EM GBF治疗;对照组35例仅接受康复训练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 )进行评定,并利用FM A量表和FIM 量表对患者运动功能和功能独立性进行评价。结果2组NDS明显下降, FM A上下肢和肢体运动总分均提升,FIM评分明显上升;治疗后,实验组NDS、FIM 量表评分和FM A下肢评分提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GBF联合康复训练治疗HPS ,能更好修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下肢运动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垂体瘤质地与 MR 信号强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张永超;张振;吴洪喜;刘威;王国栋

    目的:探讨垂体瘤患者瘤体质地的软硬度与M R扫描T2加权像上信号强度的关系,为预测手术风险及手术效果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8例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的质地软硬和T1加权像上扫描结果无明显关系(P>0.05);T2WI瘤体白质信号比值与瘤体质地呈明显相关性(P<0.05)。瘤体质地软的患者平均胶原含量显著低于瘤体质地韧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质地软的瘤体 T2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值显著高于瘤体质地韧的患者(P<0.05),T2 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值与瘤体胶原含量呈负相关(r=-0.794,P<0.05)。结论垂体瘤患者中肿瘤的质地决定了手术切除的理想程度;通过M R信号强度分析判断肿瘤的质地,可预测手术效果。而M RI中T2 WI瘤体与白质信号比可作为术前评估垂体瘤质地的一个指标。

  • 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研究

    作者:董静静;彭晓音;朱汝南;陈倩;王珺;王昕;刘立颖;李尔珍;王立文

    目的:总结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特点,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2012-01-2013-06收治的3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儿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7例(90.0%),意识障碍22例(73.3%),昏迷1例,头痛22例(73.3%),呕吐21例(70.0%);阳性12例(40.0%),颈抵抗可疑阳性5例(16.7%);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12例(40.0%),单侧巴宾斯基征阳性3例(10.0%);布鲁津斯征均为阴性;2例(6.7%)凯尔尼格征阳性;血液肠道病毒学检查(柯萨奇、埃科病毒及EB病毒抗体IgM、IgG),抗体[IgM 和(或)IgG]均为阳性,但脑脊液病毒学抗原检查仅7例阳性;脑电图(EEG )和磁共振成像(M RI)检查,7例(23.3%)EEG异常,2例(6.7%)M RI异常。经抗病毒、降颅压等治疗,随访6~12个月,1例昏迷,1例小脑共济失调,余28例完全康复,未见后遗症。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多数发病较急,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为主,血液中病毒抗体阳性率高,但脑脊液病原学阳性率较低。对症治疗后大部分预后良好。

  • 脑梗死后癫痫患者免疫球蛋白与补体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钱小燕;程庆璋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癫痫患者免疫球蛋白、补体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抽取我院2012-2013年36例脑梗死后癫痫患者、42例脑梗死史无癫痫患者及48例正常对照者静脉血各2mL,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脑梗死无癫痫组、脑梗死后癫痫组血清IgA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IgM、C3、C4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梗死部位、血清IgA水平与脑梗死后癫痫发生有关。脑梗后癫痫患者血清IgA浓度ROC曲线下面积AUC=0.821。结论IgA在脑梗死后癫痫发生机制中起作用。

  • 180例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

    作者:苏迎;秦超

    目的:分析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18~45岁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0例中,缺血性卒中132例(73.3%),出血性卒中48例(26.7%);平均年龄(38.8±6.4)岁,男女比例13︰5。起病症状多为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头痛、呕吐;病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76例,心源性栓塞17例,高血压17例,动脉瘤13例等,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基底节区为好发部位;治愈率高,病死率较低。结论青年脑卒中以30~45岁男性多见,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多见,其次为心脏疾病、颅内动脉瘤,一般预后较好。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任洁明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06-2013-10收治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总量静滴0.9 mg/kg体质量(不超过50 mg)rtPA ,于1 h内滴完。随机选取我院同期收治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降压等常规治疗。采用美国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 h、14 d、3个月时的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并对62例观察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上述评分术前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术后7 d、1个月、3个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较好,预后与年龄、病情轻重、心脏疾病、糖尿病、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

  • 早期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干预对策

    作者:皮玉菊;廖华

    目的:探讨早期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 )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新生儿368例,根据NBNA结果分为正常组297例和异常组71例。对2组新生儿资料及母亲孕产期状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NB-NA正常组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水平>257μmol/L者明显少于NBNA异常者,母亲在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及有重大心理应激者明显少于NBNA异常者,分娩时NBNA正常组羊水胎粪污染者明显少于NBNA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性别、母亲产前应用激素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BNA正常新生儿1 min、5 min及10 min 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NBNA异常者,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质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胆红素水平>257μmol/L、Apgar评分水平、母亲孕期合并糖尿病或经受重大心理应激均是导致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早期影响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因素多样,在临床工作中应从孕期开始,给予孕产妇全面检查,早期进行身心两方面干预,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早期给予补救干预,尽量减少危险因素对新生儿的影响,从而改善新生儿预后。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冯毅;蔡冰;白西民;党俊涛;杜春亮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13-01在渭南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经手术治疗的3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再出血23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本组347例患者23例手术后24 h内发生再次出血,发生率6.63%(23/347);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入院时GCS评分较低、口服阿司匹林、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凝血异常、血肿量>60 mL、中线结构移位和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再出血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OR=6.371)、凝血功能异常(OR=21.832)和血肿量>60 mL (OR=28.548)是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入院时舒张压>90 mmHg、凝血功能异常和血肿量>60 mL是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处理以上危险因素对预防术后再出血至关重要。

  • 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作者:庄博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2-03-2013-04收治的68例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37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行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长于实验组(P<0.05);2组手术前后双侧脑室额角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Kamofsky评分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Kamofsky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 P<0.05);术后对照组分流管梗阻(22.58%)、腹腔感染(19.36%)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5.14%、2.70%,P<0.05)。结论腹腔镜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小儿脑积水具有手术过程短、患者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且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关于脑卒中康复治疗随机对照试验论文的质量评价

    作者:闵晓黎;冯留燕;黄芩;韦焘;谭睿璟;罗希莹;王俊瑛;曹毅

    目的:评价关于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中文文献质量,找出这一领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开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脑卒中”、“随机对照”和“康复”作为检索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关于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中文文献,从纳入标准、样本含量估计、随机方法、盲法、意向性治疗分析等角度加以评价。结果共查到2008-2012年关于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113篇,排除不符合评价标准文献13篇,共参与评价文献100篇。此类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纳入标准的文献占99.0%(95%CI94.6%~100.0%),描述随机方法的文献占61.0%(95%CI50.8%~70.6%),有盲法的文献占25.0%(95%CI16.9%~34.6%),有意向性治疗分析的文献23.0%(95%CI15.2%~32.5%)。结论关于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论文发表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中文文献的质量逐年改善,但在样本含量估计、盲法、意向性治疗分析仍有待加强。

  • Syn Bax 与 Bcl-2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毕树立;刘斌;高海英

    目的:检测Syn、Bax、Bcl-2蛋白在帕金森病大鼠模型结肠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帕金森病消化系统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羟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 ,6-O HDA )损毁大鼠中枢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诱导制备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Syn、Bax、Bcl-2在帕金森病模型大鼠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造模成功后,用免疫组化法S-P法,发现帕金森模型大鼠结肠中的Syn和 Bax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增加,而Bcl-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减少。结论帕金森大鼠结肠组织中的Syn及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为研究帕金森患者肠道功能紊乱的机制提供线索。

  • 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疗效观察

    作者:张翼;陈继华;符鹏程

    目的:评价艾地苯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艾地苯醌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心理治疗,艾地苯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地苯醌。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对2组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和疗效评定。结果艾地苯醌组抗抑郁疗效及神经功能康复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艾地苯醌对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有较好的疗效,并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 血小板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杰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1-2013-10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8例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动脉超声检查受检者有无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及其程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所有入组对象血小板参数各项值,并进行比较。结果伴颈动脉狭窄卒中组血小板计数(PL T )低,而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P<0.05);颈动脉狭窄患者PLT、MPV及PDW较不伴颈动脉狭窄者均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伴动脉狭窄组血小板参数比较,仅MPV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MPV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与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狭窄及程度密切相关。

  • 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作者:任维华;李伟华;张强

    目的:分析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02-2013-09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与治疗组(n=47)。对照组给予奥卡西平治疗,治疗组在奥卡西平治疗基础上采取神经阻滞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1 d、3周、6周N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奥卡西平联合神经阻滞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轻,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监测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牟小华;钟池;武丽丽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微栓子监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3-12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60例非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实施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结果研究组微栓子阳性率40.0%,对照组为38.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 P>0.05);微栓子阳性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59.6%(28/47),微栓子阴性患者39.7%(29/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微栓子阳性患者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发生率96.4%(27/28),微栓子阴性患者为51.7%(15/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栓子监测对指导和预防颈动脉硬化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作者:何光银

    本研究以20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08-2012-12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 W H O 规定的体重指数标准分为4组,分别为A组(BMI<23.0)、B组(BMI 23.0~31.0)、C组(BM I>31.0~35.0)与D组(BM I>35.0)。A 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0岁,平均(59.7±3.27)岁;病程5~20 a。B组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龄46~69岁,平均(60.1±3.39)岁;病程6~19 a。C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45~69岁,平均(61.1±3.49)岁;病程6~20 a。D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47~70岁,平均(58.8±3.21)岁;病程5~19 a。所有患者经检测未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也未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症状及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询问患者检查前1周均无酮症酸中毒症状,未使用过显著影响患者心率或神经传导的药物。各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严重颅脑损伤并外周神经完全性损伤诊治分析

    作者:徐文辉;刘富岗;崔智;刘威;时永科;冯东亮;王仁浩

    随着各种高能量损伤的增多,颅脑损伤合并四肢损伤患者越来越多,其中严重颅脑损伤合并外周神经损伤患者因原始伤情复杂,与颅脑损伤症状互相掩盖,患者往往处于昏迷状态,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失去治疗的佳时机,造成肢体的残疾。我们2003-02-2013-01对14例颅脑损伤合并外周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脏器损伤68例临床分析

    作者:罗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脏器损伤病情较为复杂且严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病情变化较快,因此,对该病的治疗是临床一大难题[1-3]。及时有效对患者进行诊治,可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4]。本文回顾性分析68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性脏器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颅脑外伤后血糖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吴杰

    目前,随着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颅脑外伤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患者一旦发生颅脑外伤,急性出血期会引发患者出现高血糖现象。而颅脑外伤患者急性出血期的高血糖又会引起二次脑损伤,并对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影响预后效果[1]。因此,临床认为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对其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腰椎滑脱压迫神经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临床分析

    作者:李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10-2013-05我院神经门诊及住院的33例腰椎滑脱压迫神经患者,29例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患者,疾病诊断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另选择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腰椎滑脱压迫神经组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55~75岁,平均(65.7±3.13)岁;病程2~10 a。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组29例,男14例,女15例;年龄56~74岁,平均(65.1±2.89)岁;病程3~9 a。正常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57~73岁,平均(61.1±2.31)岁;病程2.5~9.5a。3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临床分析

    作者:卢炳阳

    艾滋病临床称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早发现于1981年。艾滋病的主要致病原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 IV ),目前,临床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艾滋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由于 HIV 具有嗜神经性,其主要并发症为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目前,临床上对 H IV感染并发神经系统损害疾病的报道较少,本文对 H IV感染常见的神经系统损害疾病--艾滋病相关痴呆综合征(ADC )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艾滋病 痴呆综合征
  • 青年脑卒中110例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郭晖;邵春香;成红学;郭文玲

    青年脑卒中较老年脑卒中病因和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青年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1]。现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8-01-2012-12收治的110例首发青年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以期更好地预防青年脑卒中的发生。

  • 神经性排尿障碍的手术治疗分析

    作者:何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2011-04-2013-03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神经性排尿障碍患者,均被确诊为神经性排尿障碍,男26例,女56例,年龄12~45岁,平均25岁;膀胱残留尿量150~700 m L ,平均(425.4±52.3)m L ;高尿流率3~15 m L ,平均(9.6±2.8)m L ,其中肾功能障碍58例。

  • 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形式起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王艳飞;王凤娟;刘亚宁;赵文萍;王鸿超

    目的:分析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形式起病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2010-01-2014-06接诊的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形式起病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等确诊,总结临床特点。结果25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形式起病,主要有3种类型,其中暂时性脑缺血型9例,脑源性晕厥型7例,脑局灶损害型9例;25例患者确诊后及时扩容、提升血压及抗休克等处理,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死亡2例,再发2例,3例偏瘫未能恢复,剩余18例好转恢复。结论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形式起病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上虽然发病率不高,但近几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重视,临床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与心肌酶学检查等,确诊并及时治疗,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52例多发性硬化临床分析

    作者:李莉;杨照华;王慧敏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遗传易感个体与环境因素作用发生的自身免疫病。绝大部分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空间和时间多发性,空间多发性是指症状、体征即病变部位多发,时间多发性是指病程中缓解-复发,终导致病残。少数病例在整个病程中表现为单一病灶征象。MS病因及发病机制众说纷纭,目前的资料支持MS是自身免疫性疾病[1]。MS的组织损伤及神经系统症状被认为是直接针对髓鞘抗原的免疫反应所致[1]。本病好发于20~40岁的女性,欧美国家发病率高,高达(50~100)/10万[2]。M S在我国发生率相对较低,是中青年非外伤性致残的常见病因之一,不会显著影响患者寿命,但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不便,增加生活负担。本研究对52例M 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 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前列地尔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分析

    作者:章文龙;杨文东;韦华

    目的:分析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前列地尔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06-2013-06收治的脑卒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组各39例,试验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生素。对比患者f-M RI ,比较2组患者认知功能、焦虑、抑郁、危险因素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定向、视知觉、空间知觉、动作运用、视运动组织、思维操作、注意力及专注力等各方面认知能力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认知障碍、脑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复发率分别为7.69%、2.90%、0、10.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8%、17.95%、15.38%、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应用前列地尔预防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疗效显著,脑卒中复发率低,认知功能良好,焦虑、抑郁等危险因素少见,能一定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NO 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晓芹;张九成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预后较差,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认为在疾病发生及发展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因素[1]。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N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的关系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人们发现通过监测NO水平能够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观察,进而采用有效的预防措施。本文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诊治分析

    作者:张卫东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症,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患者治愈后常遗留后遗症,身体抵抗力明显下降,极易受到外界真菌感染。近年来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本病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同时无特异性,临床极易出现漏诊、误诊,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后遗症合并真菌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卢林友

    颅脑外伤是常见脑外科急重症,主要是头部受外界暴力刺激而引起的颅脑损伤,主要包括头皮损伤、脑震荡、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等,一般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患者极易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症状,并造成全身脏器不同程度损伤[1]。传统治疗往往采取降低颅内压等保守治疗,但疗效不佳,病死率极高。目前,开颅大骨瓣手术治疗因其可有效降低创伤后颅内高压,提高临床疗效,逐渐成为颅脑外伤治疗的研究热点[2]。本研究以2011-02-2012-11我院接收的12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手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心肺复苏后NSE及S-100β蛋白早期变化对患者脑损伤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增强

    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完善,越来越多的CA病人能及时得到救治,恢复自主循环。但出院存活率仅为2%~15%,而40%~50%存活患者遭受永久的认知功能损害[1]。因此,心肺复苏后神经功能是否恢复是衡量CPR是否成功的的关键,脑复苏是心肺复苏的根本目的,也是CPR的高标准[2]。早期判断CPR脑损伤的程度对后续治疗及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NSE、S-100β已成为中枢神经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对CPR后脑损害的程度及预后有着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本研究对20例CPR后患者的NSE、S-100β蛋白水平在48 h内的变化进行观察评估,报道如下。

  • 50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观察及护理

    作者:尹玉;谢春红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是头面部钝性外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受伤后视力损伤严重,治疗效果不显著,严重者可致失明。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用药指导,有助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现将2013-01-2013-12我院眼科收治的50例患者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综合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 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作者:高振丽;朱萍萍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血管瘤样突起[1],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病。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的发展,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因较传统开颅夹闭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小、安全可靠、恢复快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围手术期观察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我科2013-01-12收治26例颅内动脉瘤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分析

    作者:封自慧

    脑卒中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血脂代谢紊乱和血液流变学紊乱等多种诱发因素引起的脑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进而引起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性脑血管疾病,常规神经内科药物和基础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预后,而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相对缓慢,但康复护理干预的时机尚存争议[1]。笔者分析超早期康复护理改善老年(年龄≥60岁)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提高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吴琳;赵菁;赵淑琴;刘红;周东升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并发症多、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我国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率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命健康主要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脑卒中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其高达80%左右的致残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存质量[1]。随着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上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护理是近年来逐渐得到重视和认可的传统医学护理方法,其在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12-12-2013-05对35例脑梗死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作者:王宏茹;贺晓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的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或脑溢血,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脑出血的病因有多种,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要原因[1],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特别是脑出血急性期病情急骤、凶险,容易导致患者致残和死亡[2]。正是由于脑出血患者病情急、危重、变化快且复杂,同时可能伴有意识障碍、认知障碍、运动障碍等,导致护理方面诸多不安全因素,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回顾我院2010-06-2013-10收治的脑出血患者279例,评估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有针对性地加强防范管理,实施预见性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及体会介绍如下。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

    作者:郭君

    帕金森病是一种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姿势步态异常、运动迟缓等为临床表现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1]。相关文献报道,帕金森病患者常存在多种睡眠结构紊乱,发生率可高达98%[2]。我院于2012-01-2014-01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睡眠障碍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神经内科护士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方法探讨

    作者:郭朝霞;杨华山;张丽丽

    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种复杂,是专业性很强的科室,护士工作在临床一线,与患者接触多。近年来,随着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临床护理工作中患者与家属对护士的要求与期望也越来越高。现将我院神经内科发生的10起护患纠纷报道如下。

  • 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作用

    作者:莫咏梅

    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健康,多数患者都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心理;面对化疗反应,患者害怕化疗药物对身体影响,对化疗药物的疗效缺乏信心,因此患者的心理、情绪等对化疗的效果至关重要。我院对2011-01-2013-01收治的46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在化疗前、用药时、化疗反应时有针对性地实施个体化心理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 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与护理

    作者:李俊;程晓琳;吴长蓉

    目的:观察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01-2013-01收治的52例经病原学证实的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均经验性选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静滴,8 h一次,3次/d ,治疗14 d为一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复查痰培养,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结果经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及护理人员的综合护理干预,本组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治疗有效率92.3%,细菌清除率88.5%,护理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3.8%,生存质量较高。结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急性脑卒中相关性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配合早期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生存质量。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护理体会

    作者:孟爱玲

    糖尿病周闱神经病变(DPN )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致残率高,发生率更高,报道称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1]。早期临床特征以感觉障碍为主,主要分布在四肢肢端,临床表现以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灼热或冰凉感为主,一般下肢较上肢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在强调正确治疗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桡神经麻痹患者治疗前后肌电图的影响

    作者:吴拥军

    桡神经麻痹轻者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重者可引起残疾。近年来,桡神经麻痹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针灸、中药等。但仅仅依靠药物治疗,难以取得佳的治疗效果。护理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我院2012-12-2013-08对30例桡神经麻痹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CPAP 在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脑病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作者:麦凤超

    本文对2007-02-2009-03我院收治的76例严重低氧血症脑病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7-02-2009-03我院收治76例由不同肺病造成的严重低氧血症脑病新生儿,男34例,女42例;出生时间1 h~2 d ,胎龄不足37周18例,37~42周50例,>42周8例。其中原发病新生儿窒息20例,早产新生儿呼吸不顺综合征8例,吸入性肺炎32例,感染性肺炎16例。

  • 丁苯酞软胶囊对健康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振焕;杨朴;吕晔;王杰;王剑

    多年来,丁苯酞软胶囊以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已广为人知,但对健康人群 H Hcy的作用尚无更多研究。我们2011-2013年对我院健康检查科 H Hcy人群应用丁苯酞软胶囊并进行观察,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栓塞疗效观察

    作者:徐汉荣;左其龙;王军

    脑栓塞发病急,症状常在瞬间达到峰值,如语言障碍、肢体障碍、偏瘫等。不同年龄段均有可能发病,尤以中老年群体及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发病率高,发病部位以大脑中动脉栓塞为常见[1]。脑栓塞急性期病死率5%~15%,复发率高,复发后病死率更高。奥扎格雷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药,资料显示,其对急性期脑血栓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2]。本次研究80例患者为对象,观察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期脑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疗效观察

    作者:王加朋;卞蓉

    脑瘫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姿势异常,并多伴智力低下、语言障碍、癫痫、听力异常等,为常见的儿童致残性疾病[1]。我国脑瘫的发生率为1.8‰左右,其中以痉挛型脑瘫为常见,占70%[2]。脑瘫对患儿、家庭及社会均带来较大负担。我院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 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疗效分析

    作者:马好斌;范波胜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痴呆的常见类型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我科2012-01-2013-10采用奥拉西坦胶囊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5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效果观察

    作者:郝志强;李子莉;李顺宝;赵旭红;田春凤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抢救过程中,意识消失后,经治疗有所好转,但在2~60 d又会出现痴呆等临床症状,即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后遗症发生率较高,严重者可能出现死亡[2]。选择有效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方法,可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和病死率[3]。本文对我院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分析

    作者:郭忠良

    肺性脑病为慢性胸肺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造成大脑严重缺氧及高碳酸血症,导致神经精神障碍的一种综合征,病死率可达30%~45%[1-2]。我院2009-10-2013-10应用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性脑病 纳洛酮
  • 更昔洛韦与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史慧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应用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01-2012-12收治的8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采取降低颅内压、降温、改善脑代谢等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患儿在此基础上采用更昔洛韦5 mg/(kg ·次)入5%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滴,q12h;观察组4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01~0.03 mg/(kg ·次)入葡萄糖溶液100 mL中静滴,q12h。2组均治疗10~14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5.85%,观察组为88.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控制或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 P<0.05)。对照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17.07%,观察组为2.27%,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优于单一使用更昔洛韦,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远期后遗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

  • 帕罗西汀与丙米嗪对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菲;张宁

    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极易引起患者心理障碍,表现为焦虑、抑郁等状态,对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产生影响,增加社会与家庭负担,故应早期积极进行治疗[1]。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较多,其中三环类药物丙米嗪疗效较好,但由于其带来的不良反应,使临床应用受限。帕罗西汀作为新型治疗药物,可选择性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且其不良反应较少[2]。本研究采用帕罗西汀和丙米嗪治疗脑卒并焦虑抑郁患者,观察治疗效果,从而为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 腺苷钴胺联合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观察

    作者:张蕴;徐建可;韩苗;韩新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 ,PHN )是指带状疱疹发病后遗留的以感觉神经系统损伤为基础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多表现为持续性烧灼痛或阵发性刺激痛,可累及全身各处并持续数月至数年不等[1]。8%~24%的急性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 ,而在老年患者中PHN发生率可高达50%[2]。P H N的剧烈疼痛给患者生理和心理上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尚无理想的治愈方法。本研究采用普瑞巴林联合腺苷钴胺治疗PHN ,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喹硫平联合舒必利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作者:梁春生;闻荣海

    目的:观察喹硫平联合舒比利对喹硫平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从我院筛选出120例喹硫平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氯氮平治疗,另一组采取舒必利联合喹硫平治疗,治疗12周后应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其分量表、临床整体印象-严重程度量表(CGI-S)、临床整体印象-改善量表(CGI-I)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价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喹硫平联合舒比利对改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功能、阴性症状及安全性方面优于氯氮平( P<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伴代谢障碍或阴性症状较重者,可尝试喹硫平联合舒比利作为初始治疗方案,以减少使用或替代氯氮平,降低氯氮平的致命风险及对代谢功能的影响。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机制探讨

    作者:李杰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符合进展性脑卒中诊断标准的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治疗14 d。治疗前和治疗后7、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7d和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有效率和显效率为91.84%、77.5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更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态,促进患者hs-CRP的改善,提升疗效,是临床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有效方法。

  • 抗菌药物在神经外科的规范应用调查

    作者:龙世琼

    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种类繁多,使用频繁,导致临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以及耐药菌种增多。因此,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目前临床面临的重点问题,特别是神经外科,抗菌药物必须使用也被大量使用,因此,探讨神经外科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于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1]。本文对神经外科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规范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 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于春芝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3周后对比2组患者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T N F-α、IL-6变化水平。结果治疗后2、3周治疗组血肿体积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3周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加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吸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炎症因子的释放,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疗效观察

    作者:许有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2010-04-2012-04收治的75例高血压患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均伴高血脂。男52例,女23例;年龄60~81岁,平均68岁。均未服用过或接受降血脂治疗,均非因糖尿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引起的高血脂症。2组年龄、血脂水平等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 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肺性脑病的效果分析

    作者:薛菊

    随着大气污染增加,我国慢性阻寒性肺疾病(慢阻肺)发病率明显上升,而慢阻肺随着病情的反复,肺功能也在逐渐下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肺性脑病。肺性脑病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可能呈进一步加重,甚至危及生命。我院在常规治疗肺性脑病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效果满意,现汇报如下。

  • 白藜芦醇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织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辉

    脊髓组织发生缺血,经处理恢复血流后损伤反而加重的现象称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血流恢复后脊髓组织的氧自由基过剩、细胞凋亡加重等有关[1]。本研究探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防治途径,采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白藜芦醇造模前给药的效果。

  • 氨磺必利与舍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对照观察

    作者:冯连启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的老年患者82例,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舍曲林组各41例,均治疗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HAMD评定疗效,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第1周、2周末研究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第4周、6周、8周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氨磺必利组总有效率95.1%,舍曲林组总有效率90.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磺必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安全性与舍曲林相当,但较舍曲林起效更快,更适合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作者:汤小姣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是由于颅内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所致的神经功能障碍,典型的临床症状持续10~15 min ,大多数患者在1 h内完全缓解,一般不超过24 h[1]。TIA是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本病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时,约30%患者以后会继续发展为脑梗死,是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2],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针对本病积极采取有效治疗措施,是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而目前临床多以抗血小板治疗 T IA作为主要手段。我院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47例,取得理想疗效,现报道如下。

  • 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作者:邵道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iar insufficiency , VBI)源于系统的循环不良引起的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等后循环系统供应区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功能障碍,病因大多是动脉痉挛、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成分异常及微栓子栓塞所致[1],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眼球震颤,起病快,缓解慢,易复发,多发病于中老年群体,治疗难度较大。我院应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收到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微创术结合尿激酶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0例分析

    作者:郭卫东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 HICH)是指由于高血压直接引起的急性脑实质内出血,属于脑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上世纪90年代病人的病死率40%~50%[1]。我院2007-09-2012-09采用微创手术辅以尿激酶治疗 H IC H患者3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效果分析

    作者:吕绍静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由严重肝脏疾病引起,主要表现为以神经精神障碍为主的代谢紊乱性综合征。目前,H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氨中毒学说是HE发病的常见原因,故降低血氨浓度是有效的治疗方法[1]。本文对我院诊治的20例严重肝病所致肝性脑病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无创通气序贯治疗AECOPD并肺性脑病拔管患者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敬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特别是急性加重期,易出现呼吸衰竭甚至肺性脑病,严重时需给予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患者十分重要的生命支持手段,但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基础肺功能差,极易出现撤机困难、拔管失败,我们采取有创-无创序贯方法防止拔管失败,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 CT 检查与颈动脉听诊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卢君慧

    缺血性脑卒中表现为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突然发生血流灌注减少或完全血流中断,使脑组织供血、供氧、供糖停止,进而引发局部脑组织坏死,损伤脑功能[1]。缺血性脑卒中病情危重,颅脑供血血管狭窄与闭塞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关键[2],因而临床早期筛查和诊断供血动脉狭窄有利于尽早指导临床制定施治方案,缩短局部颅内组织的缺血时间,延长患者生命,降低致死和致残率。颈动脉是颅脑组织供血的主要路径,颈动脉狭窄已被证实主要因动脉粥样硬化引发。据统计20%~30%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因颈动脉疾病引发[3]。老龄化造成血管退行性改变,血管硬化程度增高,老年人体内各处动脉均易发生动脉硬化斑块,引发血管狭窄。尤其颈动脉分叉处,是血管狭窄的多发部位,斑块增大后发生钙化、坏死、脱落、出血等,严重者脑血管闭塞。听诊是临床应用为广泛的诊断方法,速度快、操作简单、无创伤。本文采用常规CT诊断方法,并辅助颈动脉听诊进行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探讨其价值。

  • 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岳喜进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氧代谢水平的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09-01-2010-02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实施高压氧治疗。结果2组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脑氧摄取率、脑氧含量、脉搏氧饱和度、氧摄取率等5项脑氧代谢指标比较,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氧代谢情况,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理想选择。

  • 脑脊液TRUST及TPPA检测在神经梅毒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胡讯;涂飞;赵鲁强

    目的:探讨脑脊液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01-2014-01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TRUST及TPPA检测在于神经梅毒中的敏感性、特异性等进行比较。结果2种方法联合检测的敏感性(90.00%)、特异性(92.00%)明显高于单独TPPA和单独TRUST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UST 及T PPA检测对神经梅毒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56例垂体瘤疗效分析

    作者:胡稻;谭兴萍;游涛;赖丹;王登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后叶及颅咽管上皮残余细胞发生的肿瘤[1]。临床有明显症状者约占颅内肿瘤的10%,男性略多于女性,垂体瘤通常发生于青壮年时期,常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学习和工作能力[2]。目前外科手术仍是垂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是目前逐渐发展完善的一新型手术模式,取得一定的疗效[3]。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垂体瘤患者在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脑室内少突神经胶质瘤 CT 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王海生;韩艳平

    目的:探讨脑室内少突神经胶质瘤(IVO )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08-2013-08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IVO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12例患者均接受CT 检查和 MR扫描。结果10例为WHOⅡ级,2例为WHO Ⅲ级;左侧侧脑室和第三脑室IVO各6例;8例侵犯脑室壁;12例均存在脑积水和瘤周水肿;8例肿瘤存在多发囊变,4例为完全实性。肿瘤实性部分CT呈稍高密度,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结论 IVO患者经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确诊需依赖病理学检查,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锁孔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配合

    作者:贾勇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微血管压迫是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原因。随着神经疾病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和微创理念的发展,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M VD )成为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法[1],也是唯一一种针对病因治疗的手段,而且又能保留神经功能[2]。现将M VD的手术配合及体会报道如下。

  •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

    作者:马洪宇;邢漠;高江晖;郭文伟;顾志强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DAI病例常规行TSE,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序列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SWI扫描。结果SWI可显示23例DAI的颅内微小出血灶,表现为点状、条索状、类圆形或串珠状的低信号影,检出率82.1%,常规TSE序列检出率25.0%(7/28),FLAIR序列检出率42.8%(12/28),DWI序列检出率57.1%(16/28)。结论SWI能敏感地检出外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脑内小出血灶。

  • 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作者:吴中华;王斌;李明;史锡文

    脑积水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由于颅内疾病导致脑脊液过度分泌,或脑脊液吸收与循环障碍,颅内容量增加,脑室扩大[1]。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等颅内压增高症状,患者往往伴运动障碍、智力减退、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幼儿患者常出现头围异常增大等情况。由于神经内镜技术的进步,其在脑积水治疗中的优势不断体现出来,有学者已将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E T V )作为取代脑室-腹腔分流术(V PS )的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术式。选取我院脑外科2009-01-2011-01收治的93例脑积水患者,其中50例采取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或 EVT 联合 VPS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对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隽

    病毒性脑炎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常导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除有神经症状,还常有严重的精神紊乱。研究表明病毒性脑炎精神症状的出现率高达81%,部分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常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1-2]。通过分析我院34例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以期对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效果观察

    作者:张国平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 ,CP)简称脑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或脑组织异常发育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小儿脑瘫是患儿在母亲妊娠期到新生儿期脑部受到损伤而引起的脑部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并多伴神经精神的改变和语言、视力以及智力等方面的障碍[1],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及智能、运动功能发育。目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方法有针刺、推拿、按摩、中药熏蒸以及各种康复训练等,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探讨穴位注射神经节苷脂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及对患儿发育商(DQ)、智力指数(MI)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 辛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作者:李元芳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对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06-2014-03收治的58例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非诺贝特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 TC、LD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的变化及脑梗死复发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血 TC、LDL 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6个月颈动脉IMT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治疗后脑梗死未复发,对照组复发率10.3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不但能降低患者血TC、LDL水平,长时间治疗还能够降低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1β与 IL-6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牛换萍

    脑梗死是由于多重原因导致的血管狭窄或阻塞,进而引起局部或大部脑组织血供不足或缺失,然后脑组织发生一系列缺氧、缺血,甚至脑组织坏死,临床表现为肢体功能受限、昏迷、意识丧失等。临床上急性脑梗死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全国每年急性脑梗死新发病例约200万,是导致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1]。本文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水平,进一步分析两者在急性脑梗死进展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作者:阮成钧;阮成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6例均为潢川县人民医院2009-01-20l3-06住院患者,并经C T 或M R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治疗组63例,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61.5±7.2)岁;对照组63例,男38例,女25例,平均年龄(61.1±6.9)岁。2组患者脑梗死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排除标准:不是第1次患脑梗死;入院后意识出现障碍者;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荣;薛恒;焦岩;徐江涛;宋永斌

    目的:观察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研究尿酸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详细采集纳入的350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资料,检测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NIHSS评分及mRS评分,分析血尿酸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及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比正常人高( P<0.05);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与入院时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357);血尿酸水平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OR=1.012,P=0.026)。结论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水平高;血尿酸水平不影响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的病情严重程度,高尿酸影响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安民;刘刚;李江娇;张秀君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05-2013-05收治的80例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NIH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多发性腔隙性梗死具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利于改善患者微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 虫类中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作者:江汉奇

    目的:观察虫类中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虫类中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2组均治疗2个疗程(28 d )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虫类中药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 脑梗死急性期心电图缺血性 ST-T 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探讨

    作者:王婷;王月文

    目的:分析脑梗死急性期心电图缺血性S T-T改变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入院7 d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其分为A组(n=26,持续缺血性ST-T改变)、B组(n=30,短暂缺血性ST-T改变)、C组(n=27,无缺血性ST-T改变);对比3组患者梗死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结果3组患者在梗死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方面的差异显著(P<0.05),且A组病情重、梗死灶大、预后差。结论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大小、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密切观察有利于改善预后。

  • 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作者:赵水丽;李淑萍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3-08我院收治的134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与观察组(67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治疗,如调整血压、控制血糖血脂、脑保护、抑制血小板聚集、脱水等,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加曲班。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HISS评分、m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血尿、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加曲班可改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且安全性高,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理想药物。

  • 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血管成像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张书有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 RA )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DWI和M RA检查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像学特征。结果 DWI检查显示5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高信号,而M RA检查显示阳性患者38例。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DWI能够早期定位病灶及其性质, M RA能够显示颅内大血管狭窄或闭塞位置与程度,动态检测溶栓治疗效果,二者结合在指导临床和判定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作者:曲东显

    脑梗死指脑供应血管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相应血管闭塞,并由此产生血管供应区脑功能损害和神经症状的一群临床综合征[1]。发病率逐年升高,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发病急,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研究证实,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2]。我们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依达拉奉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 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体会

    作者:可宗军

    目的:分析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12-2013-07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成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手术组患者采取大骨瓣去除减压术,保守治疗组采取药物治疗。结果外科手术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生存率也高于保守组,2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提高,预后较好。

  •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血清 S100B 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陈伟河;何定芳;张惠英;林贵喜;余进胜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血清S100B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01-2012-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抑郁症筛查,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125例为实验组(A组),余下单纯脑梗死患者175例中随机选取125例为对照组(B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和病情改变情况。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21.80±6.01)分,治疗后为(14.45±3.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血清S100B蛋白浓度(0.32±0.083)μg/L,治疗后为(0.21±0.05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均高于同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前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抗抑郁治疗后血清S100B蛋白浓度显著降低,抑郁症病情改善,血清S100B蛋白浓度可作为脑梗死病情、预后、抑郁症发作和抗抑郁治疗效果的预测指标。

  • CRP 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关系

    作者:李红辉

    本文选取50例患者与40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CRP与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 神经生长因子在中枢神经功能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俊红;谭翱勇;谭占国

    由于神经系统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神经功能修复需要适宜的神经介质和微环境。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 th factor ,NGF)是一种具有神经细胞营养和促进神经突起生长双重生物学功能的因子,对神经细胞的发育、分化、成熟及存活有重要作用[1]。

  • 脑动脉狭窄的诊疗现状

    作者:魏薇;姜建东

    脑动脉狭窄(cerebral arteries stenosis ,CAS )的病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手术、肿瘤、放射性损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多见。Moossy等[1]研究142例新发脑梗死患者55%的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法国一项尸检结果显示[2],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IAS)检出率高达43.2%。Wong等[3]研究认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为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stenosis ,IS ),而且亚洲人、西班牙人和非裔美国人 IS 的发生率较白种人高。1984年Nishimaru等[4]的一项对照研究发现,83%的日裔患者有严重的IS ,而85%的美国白人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比较严重。Suri等[5]报道,所研究的脑血管事件住院的患者中,非西班牙裔白种人仅1%存在症状性 IS ,亚洲患者患病率高达50%。然而近期一项研究显示,IAS对于白种人的影响不容轻视,虽然 IAS仅占高加索人群缺血性卒中病因的2.24%,但导致1 a内卒中复发率却高达17.9%[6]。

  • 蛛网膜囊肿与癫痫研究进展

    作者:张毅(综述);连亚军(审校)

    蛛网膜下腔囊肿(arachnoid cysts ,AC)是蛛网膜的先天性良性畸形,可位于脑脊髓轴任何部位,尤其常见于颞部颅窝内,是引起继发性癫痫的重要病因之一[1]。临床表现出多种症状,如与囊肿位置相关的感觉运动症状,但更多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如头痛、昏迷,或脑功能异常所致的症状,如癫痫或认知障碍),也有一部分囊肿患者没有临床症状[2]。由蛛网膜囊肿所致的癫痫发作在临床上有过报道,但关于蛛网膜囊肿导致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病机制、发作类型、脑电图表现、影像学及治疗方案缺乏具体的研究。现对文献中出现的关于蛛网膜囊肿导致癫痫患者进行归纳总结,以对蛛网膜囊肿所致癫痫的具体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癫痫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