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内皮素与脊髓损伤后血脊屏障损害的关系

    作者:彭新生;李佛保;潘滔;高梁斌

    目的:阐明内皮素 (ET)与脊髓损伤(SCI)后血脊屏障损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SCI提供指导.方法:SD大鼠24只,分为4组,即生理盐水组、ET-1组、损伤+生理盐水组和损伤+PD145065组.实验一:无损伤组分别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ET-1.实验二:压迫法致伤脊髓(50g,1min),分别于伤前10min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非选择性ET受体拮抗剂PD145065.伊文思兰(EB)定量法评价血脊屏障功能,干湿重法测定脊髓中水含量.结果:鞘内注射ET-1 10ng增加了脊髓组织中EB和水含量(P<0.01),SCI后脊髓中EB和水含量明显升高(P<0.01),PD145065(50μg)降低了损伤脊髓中EB和水含量(P<0.01).结论:ET参与SCI后血脊屏障损害,ET受体拮抗剂对SCI有潜在治疗作用.

  • 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赵宏;陈昌伟;贾连顺;谭雯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和23例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结果: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低于正常成人组.结论: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上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明显减少,提示该受体可能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大鼠脊髓横断胶质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产物表达

    作者:杨旭;吕德成;吕申;孙运强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横断后白质内胶质细胞凋亡改变以及凋亡相关基因产物表达情况.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椎板切除组和脊髓横断组,于术后5min、4h、1d、3d、7d、13d和21d切取脊髓,利用HE染色、免疫组化(SP)、TUNEL及透射电镜等方法进行观察.结果:大鼠脊髓横断后,断端两侧白质脱髓鞘区Bcl-2和Bax表达增强;出现大量TUNEL标记阳性胶质细胞;透射电镜下可见少突胶质细胞典型凋亡改变.结论:大鼠脊髓横断后白质内胶质细胞出现凋亡.

  • 早期补镁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脊髓水肿的影响

    作者:成少安;席光庆

    目的:探讨镁对脊髓损伤后继发性水肿的影响.方法:按改良的Allen′s重物打击法制备兔脊髓损伤模型,将动物分为5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D组分别为损伤后24h及48h不用镁组;C、E组分别为损伤后24h及48h用镁组,于脊髓损伤后30min一次性给予硫酸镁(600mg/kg,皮下注射).分别取材测定伤段脊髓组织水、钙、镁含量及观察局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各损伤组脊髓组织含水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组伤段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D组(P<0.05);伤段脊髓组织中钙含量增高,镁含量降低;组织学检查示C、E组病理改变较B、D组轻.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补镁可减轻脊髓组织继发性损伤.

  • 双骶骨螺钉成角固定的生物力学分析

    作者:吕维加;朱青安;钟世镇;郑英刚;梁智仁

    目的:比较骶骨单、双螺钉在不同载荷条件下螺钉固定的刚度和破坏强度.方法:实验用10例新鲜骶骨标本中,6例年龄小于30岁,4例年龄大于60岁.螺钉为Compact CD直径7mm的骶骨螺钉.随机选择骶骨标本的一侧放置前内侧S1螺钉,另一侧同时放置前内侧和前外侧2枚螺钉并连接起来.所有测试均在Instron材料实验机上完成.从载荷-变形曲线上得到螺钉固定的压缩、拉伸和扭转刚度,后进行破坏测试.结果:单钉固定的压缩、拉伸和扭转刚度分别为203N/mm、147N/mm和2.0Nm/deg,双钉分别为255N/mm、185N/mm和2.4Nm/deg,两者刚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6例青年标本的平均拉伸破坏力为1450N,4例老年标本为980N.结论:骶骨双钉固定比单钉固定强度明显增加.骶骨螺钉固定的强度与年龄负相关.

  • 脊髓损伤后内皮素的免疫组化定位

    作者:彭新生;李佛保

    目的:阐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内皮素-1的分布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内皮素与脊髓损伤关系提供依据.方法:改良Allen′s法(10g×5cm)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免疫组化染色定位脊髓损伤前后不同时相点内皮素-1的分布变化,图像分析半定量测定伤点邻近段中内皮素-1含量.结果:内皮素-1染色分布于几乎整个大鼠脊髓灰质中,包括神经元、胶质细胞、血管内皮及间质.以神经元着色明显.损伤后内皮素-1分布与正常相似,但各部分染色加深,神经元及间质染色改变明显,伤后4h染色深.伤点近远段伤后各时相点神经细胞内皮素-1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脊髓中内皮素-1表达上调,神经元可能是脊髓损伤后内皮素升高的主要来源之一.

  • 脊髓牵拉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周子强;李佛保;陈裕光

    目的:建立大鼠脊髓牵拉性损伤的模型,探讨实验性脊髓牵拉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双侧椎板切除显露大鼠脊髓的全宽,用模拟神经拉钩特制的牵开器由侧方牵拉脊髓,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脊髓牵拉性损伤,并用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和行为学功能试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选用不同的牵拉比率(20%、30%和40%)可以稳定地复制出不同程度的牵拉性脊髓损伤,其神经电生理的改变与行为学功能的改变有相关性.结论:此模型的建立对进一步了解牵拉性脊髓损伤的发病机理,研究此种损伤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筛选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脊髓损伤两种修复方法的比较研究

    作者:郭庆山;王爱民;蒋祖言;孙红振;杜全印

    目的:比较脊髓损伤后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方法:损伤成鼠胸髓左后柱,移植孕14d胚胎脊髓(F组),胚胎脊髓加自体带蒂正中神经(V+F组)及不移植(对照组),观察胚胎脊髓的生长、分化情况及对宿主的修复能力.结果:V+F组胚胎脊髓体积增长速度、神经纤维数量和神经元密度显著高于F组(P<0.01),细胞分化较好,突触较成熟,界面区无明显的胶质增生.V+F组SEP的P1、N1波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结论:联合移植比单纯胚胎脊髓移植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的修复.

  • 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后对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强;廖维宏;王正国;伍亚民;李应玉

    目的:研究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孕14d大鼠胚胎脊髓组织移植到成鼠半切洞损伤的脊髓中,手术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损伤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3(NT-3)、睫状神经生长因子(CNTF)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移植组神经营养因子1周、2周、4周都明显高于单纯损伤组,4周时移植组BDNF表达高于其它各组(P<0.01).结论:胚胎脊髓移植可使损伤脊髓较长时间表达神经营养因子.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大鼠损伤脊髓GAP-43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强;廖维宏;伍亚民;李应玉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GAP-43 mRNA表达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动物分为单纯脊髓损伤组、脊髓损伤+大剂量MP组.术后1、3、7、14、28d应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GAP-43 mRNA的表达,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术后7d大剂量MP组GAP-43 mRNA蛋白表达比单纯损伤组增加约1倍,大剂量MP组损伤脊髓高表达GAP-43 mRNA持续到术后4周,单纯损伤组仅持续到术后1周.增加的GAP-43 mRNA阳性细胞数目与神经功能的改善相平行.结论: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使损伤脊髓高表达GAP-43 mRNA.

  • 胸腰椎前路短节段内固定器的类型及应用评价

    作者:伦保国;周跃

    1953年Wenger首次将胸腰椎前路器械应用于临床.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提高及生物力学的发展,相继出现了许多胸腰椎前路内固定器械[1~7].概括起来可分为短节段内固定器械和长节段内固定器械.前者固定范围一般为伤椎相邻上、下各1个椎体.后者固定范围扩大到2个以上的椎体.器械一般包括钉-板或钉-棒两种结构类型.短节段固定初期稳定性好,对脊柱生理功能限制小,适用于脊柱的短节段不稳,尤其是胸腰椎爆裂骨折.下面主要介绍各种前路短节段内固定器械,并从解剖、临床和生物力学角度加以评价.

  • 实验性脊髓再生研究进展

    作者:张正丰;廖维宏

    成年哺乳动物脊髓神经元细胞已丧失有丝分裂能力,虽然损伤以后仍能够通过终末出芽、侧支出芽或代偿性出芽方式再生,但这种再生能力极为有限,很快夭折.这既与脊髓神经元周围环境有关,也与神经元内在因素有关,目前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 继发性脊髓损伤机理的研究进展

    作者:吕猛;应洪亮;杨有赓

    急性脊髓损伤(ASCI)目前仍是一种后果极其严重的创伤.虽然临床医生竭尽全力,使其死亡率从20世纪初期的5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6%[1],但神经损伤的恢复程度仍令人失望.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脊髓损伤的终神经学损害是由两种机制引起,即原发性损伤(包括机械压迫、出血、电解质从受损细胞中外溢等)和继发性损伤(包括水肿、炎症反应、局部缺血、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再灌注、Ca2+溢出及过氧化基团异常变化等对脊髓产生的毒害作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2、3],原发性损伤被动地发生在损伤后短时间内(一般认为4h内),且产生的神经损伤是不可逆转的.

  • 脊髓内脂肪瘤5例报告

    作者:薄勇力;刘世勤

    椎管内脂肪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可位于硬脊膜内、外或髓内.我院自1992年至1999年共收治髓内脂肪瘤5例,总结如下.

  • 胸腰椎骨折RF、AF系统固定并发症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徐生根

    RF、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三维多重矫正力的作用,复位、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我院自1995年以来,采用RF、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4例,其中48例获得完整资料,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报告如下.

  • 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4例报告

    作者:徐宝有;梁作双;王宝琛

    颈椎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文献多有报道,而对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的临床报告少见.我院自1998年至1999年6月共收治胸段脊髓损伤58例,其中4例为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总结如下.

  • 硬脊膜外腔注药治疗脊髓前动脉综合征1例报告

    作者:曲松滨;孔晓光;曲仁海;倪少滨

    患者男,38岁.手术麻醉后双下肢瘫痪44d.45d前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行小肠大部切除术.术中血压曾一度下降至8~11/4~5kPa,立即快速输液并静注升压药,血压迅速回升,术中血压维持在13~15/8~9kPa.术后第1天病人述双下肢不能动,排尿困难及右足灼痛.

  • 脊索瘤手术治疗1例报告

    作者:胡建山;施向春

    患者男性,36岁.腰骶部持续性疼痛3个月,保守治疗症状不减并进行性加重,腰部僵硬,功能活动受限,性功能下降,大小便正常.于1998年5月7日收入院.查体:骶尾部背侧稍隆起,肛门指检在S3~4处可触及一4×3×1cm大小之骨性包块,表面光滑,基底不移动.骶尾部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CT提示S3~4椎体大部分松质骨与椎间孔呈现膨胀溶骨性破坏.

  • 术中椎管造影对胸腰椎骨折复位减压的意义

    作者:丁清和;皮安平;孙连星;阮美树

    目的:应用术中椎管造影检测胸腰椎骨折伴不全瘫手术减压的程度.方法:应用AF系统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的33例胸腰椎骨折伴不完全瘫患者,在C臂X线下行椎管造影,检测骨折复位及椎管的减压情况.结果:28例(84.80%)造影显示椎管通畅,脊髓神经根无受压,未行椎板切开减压;2例硬膜囊破裂,1例椎间盘破裂突入椎管内,2例椎体游离骨折块突入椎管内,此5例给予有限的椎板减压,修补破裂的硬膜囊,取出破裂的椎间盘及游离骨折块.结论:术中椎管造影方法简单,创伤小,便于了解复位及减压情况,优化手术效果.

  • 肛管粘膜反射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王伟;汪功久;赵相臣

    目的:探讨肛管粘膜反射的临床意义.方法:食指插入肛管,向肛外快速抽拉,指触到肛管括约肌收缩为反射阳性.观察:(1)50例正常人的肛管粘膜反射,(2)38例脊柱脊髓损伤或病变者肛管粘膜反射、肛门反射与球海绵体反射出现时间,(3)20例与脊髓无关的腰麻手术者麻醉消退过程中,上述3种反射出现的时间顺序.结果:正常人肛管粘膜反射检出率100%;脊髓不完全损伤者肛管粘膜反射恢复时间早于球海绵体反射和肛门反射;腰麻后肛管粘膜反射出现的时间平均为3.5h,球海绵体反射出现的时间平均为4.5h,肛门反射出现的时间平均5.0h.结论:肛管粘膜反射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脊休克结束、脊髓功能开始恢复的一个标志.

  • 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作者:刘兴炎;葛宝丰;甄平;刘占宏;李旭升;傅晨

    目的:探索胸椎椎管内肿瘤的诊断特点,评估显微外科切除疗效.方法:对35例胸椎椎管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改变、显微外科切除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9例髓外肿瘤中,9例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未见任何手术合并症,受压症状解除快,疗效佳,优于普通手术切除的20例;6例髓内肿瘤中,采用显微外科切除4例,肿瘤切除率约70%,普通手术切除2例,切除率约25%.结论:依据影像学特点,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具有解剖结构层次清晰,对正常脊髓及其周围组织损伤或刺激小,肿瘤切除较彻底等优点.

  • 椎板成形术在治疗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作者:张惠民

    目的:介绍应用Steffee手术复位内固定+椎板成形治疗腰椎滑脱的方法.方法:术中保留滑脱椎的棘突,彻底切除滑脱椎椎板、下关节突、断裂峡部增生的纤维组织及椎间盘;复位固定后,取带骨膜的髂骨作成拱形,骨膜在凹面,架植于滑脱椎的两侧椎弓根及下一椎的上关节突之间,成形椎板;将保留的棘突回植于成形椎板的顶端.结果:20例经2~6年随访,平均4.5年,优18例,良2例,滑脱纠正,成形椎板生长良好,与椎弓根及上关节突之间融合满意.结论:本方法成形椎板成活率高,椎管扩大满意,适用于腰椎滑脱的治疗.

  • 颈椎前路内固定器械的适应证及其进展

    作者:贾连顺;魏海峰

    颈椎结构复杂、活动度大,稳定性相对较差.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和材料力学研究进展,颈椎内固定器械得到快速发展,不同的颈椎内固定器械相继推出,伴随着经验积累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逐渐认识到恢复颈椎的稳定性、椎体椎间高度及颈椎生理曲度是颈椎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在此认识的指导下颈椎内固定器械不断得到改进.

  • 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治疗急性脊髓损伤

    作者:Wise Young;胥少汀;苟三怀

    如果询问医生治疗颅脑或脊髓损伤(SCI)有没有积极有效的方案,大多数的回答是损伤的轻重不同,重者是不可逆的.急性脊髓损伤后其继发性损伤对神经组织的破坏起着重要作用.

  • e角、f角与TSA角、SSA角之区别

    作者:石福明;李凤春;甄相周;常张敏

    在做脊柱后路经椎弓内固定手术时,有时听到有人说"e角或f角太大或太小"之说法,笔者认为此称谓不妥,应将e角、f角与TSA角、SSA角加以区分.

  • 脊髓损伤基础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作者:廖维宏

    随着现代交通和工矿事业的发展,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生也呈逐年增加趋势.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1万例新的SCI患者,我国上海SCI的年发生率约为13.7/100万以上.然而急性脊髓损伤绝大多数并非是完全横断性损伤,虽有部分受损轴突存在,但更主要由于随原发性损伤而来的继发性损伤造成脊髓永久性功能丧失.因此,如何保护脊髓组织、减少或预防继发性损伤进而促进损伤脊髓的结构功能重建是基础研究的热点,也是对脊髓损伤的治疗寄希望之所在.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