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谢元忠;孔庆奎;公维云;张立涛;崔群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机对43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腰椎进行扫描,利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显示技术(VRT)进行多模式图像后处理,多方位观察患者椎弓峡部裂情况.结果:43例患者中共发现83个椎弓峡部裂,双侧32例,其中4例累及两个脊椎的双侧椎弓;单侧11例.腰椎斜矢状位MPR及平行于椎弓的轴位MPR能够诊断全部病例,13例裂隙呈不规则锯齿状,边缘清晰,9例边缘骨质硬化、膨大;12例伴有碎骨块,并见裂隙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正中矢状位MPR发现脊椎向前滑脱22例,其中Ⅰ度滑脱16例,Ⅱ度滑脱5例,Ⅲ度滑脱1例.7例出现假性椎间盘膨出征,硬膜囊向前移行.MIP也能全部显示所有病例的峡部裂,但是对软组织观察不如MPR.高密度VRT仅发现峡部裂23例39处.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后MPR、MIP及VRT图像后处理技术能够全方位评价腰椎峡部裂的形态变化,为临床提供与峡部裂有关的更多更详细的影像信息,MPR是有价值的重建方法.

  •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申勇;曹俊明;杨大龙;孟宪中;李志远;王林峰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3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38~65岁,平均54.3岁;L1/2 7例,L2/3 13例;L3/4 17例.22例行双侧小关节切除自体小关节骨及cage后路椎问融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15例行前路椎问盘切除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应用JOA评分评价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神经功能,总结手术并发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后路手术患者中2例硬脊膜撕裂,1例椎弓根螺钉位置偏斜;前路手术患者中1例硬脊膜破裂,2例术后出现单侧神经根麻痹,1例术后出现难控制性呃逆.随访24~66个月.平均43.5个月,JOA评分由术前11.85±2.41分提高到随访时的25.34±3.23分,优良率为83.78%;其中前路手术者JOA评分由11.92±2.53改善到24.49±3.19分,优良率为80.00%;后路手术者由11.7l±2.34改善到25.83±3.41分,优良率86.36%.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后路手术者骨性融合率为95.45%.前路手术者骨性融合率为93.3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手术治疗是必要的,前或后路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 多节段内固定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阮狄克;王德利;何勍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节段内固定在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适应证与优缺点.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月连续收治老年退行性疾病患者38例.全部病例均实施全椎板、半椎板或节段椎板开窗减压并固定,其中固定2节段27例,3节段9例,4节段2例.临床疗效采用JOA评分,腰腿痛采用VAS评分.椎间融合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二维重组CT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各种并发症11例(28.9%).平均随访31个月,临床功能JOA评分南术前13.44±2.94分增加到术后23.39±3.88分(P<0.01),腰痛VAS评分由术前8.03±1.89分改善至术后3.08±3_33分(P<0.01).腿痛VAS评分由术前9.28±2.39分降到术后1.65±2.69分(P<0.01).X线平片评估示37例为不确切性骨融合,1例为假关节形成;12例二维重组CT评估示骨融合7例,不确切性骨融合5例.结论:在严格选择相对适应证的前提下,多节段节段内固定能够促进老年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减少术后慢性腰痛的发生率.

  •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作者:王建;周跃;张正丰;李长青

    目的:评价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例,其中椎间孔内型11例,椎间孔外型6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7~69岁,平均41.3岁.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68min.术后住院时间2~7d.平均4.6d.无手术并发症及转为开放手术者.随访2~13个月,平均6.7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85±1.13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24±0.57分和1.16±0.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6例,良9例,可2例.结论: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 骨-黄韧带瓣重建在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隋国侠;庄青山;徐兆万;王炳武;厉峰;刘伟强;冀旭斌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骨-黄韧带瓣重建在腰椎问盘髓核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2007年8月收治59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3/4 8例,L4/5 34例,L5/S1 17例.行常规腰椎后路开窗减压髓核切除术时,在椎间盘突出间隙的下位椎板头端约3~4mm处将椎板切断,将骨与黄韧带的复合体向上椎板卷曲剥离成内、外、下三面游离的骨-黄韧带瓣结构,进入椎间隙切除髓核,再将骨-黄韧带瓣原位张力缝合到下椎板.术后复查CT观察黄韧带有无变形、塌陷及椎管外瘢痕情况.按Nakai分级法评定术后疗效.结果:59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70~120min,平均90min;术中出血60~150ml,平均80ml.随访6~32个月,平均18.3个月,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6个月疗效评定:优37例,良18例,可4例,优良率为93.2%.21例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CT显示相应黄韧带无变形或塌陷,椎管外瘢痕组织于黄韧带处终止,硬膜囊无受压及变形,椎管内结构较清晰.结论:在腰椎间盘髓核切除术中采用骨-黄韧带瓣重建,可有效减少椎管内瘢痕粘连,减少腰椎间盘术后综合征的发生.

  • 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脊柱畸形

    作者:张宏其;刘少华;郭超峰;陈凌强;付美奇;陈小明;王永福;陈静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青少年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2005年12月,对19例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行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术,年龄9岁8个月~19岁4个月,平均13岁9个月,术后随访1年7个月~5年4个月,平均3年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测量,评价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形效果.结果:术中发生螺钉切割椎弓根1例,延长1个节段行内同定.所有患者躯干平衡良好,均无感染及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节段侧凸角术前平均37.7°,术后2周时平均8.2°,矫正率78.2%,总侧凸角术前平均40.7°,术后2周时平均10.30°矫正率为74.7%,后凸角术前平均25.2°,术后2周时平均6.5°,矫正率为74.2%,末次随访时侧凸及后凸矫形均无明显丢失.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半椎体切除、短节段内固定融合治疗完全分节型半椎体所致的先天性脊柱侧凸融合节段少,可获得良好的矫形效果.

  • 特发性与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障碍的差异性比较

    作者:黄爱兵;邱勇;钱邦平;刘臻;朱泽章;孙光权

    目的:比较特发性脊柱侧凸(idiopathic scoliosis,IS)与先天性脊柱侧凸(congenital scoliosis.CS)患者肺功能参数的差异性.方法:术前检测214例脊柱侧凸患者的肺活量(vital capacity,VC)、用力肺活量(fow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大呼气中期流量(maximal mid-expiratory flow,MMEF)、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 voluntary ventilation,MVV),计算实测值占预计值百分比(实/预%).其中IS 141例(IS组),CS 73例(CS组),将肺功能指标与Cobb角进行相关分析.依据主弯顶椎所在位置分为胸段及非胸段侧凸两组,胸段侧凸依据Cobb角大小分为:Cobb角<600(A组)、600≤Cobb角<90°(B组)、Cobb角≥90°(C组)3组.分析胸段及非胸段IS、CS患者术前肺功能参数的差异.同时比较年龄≤10岁的IS、CS患者各参数的差异.结果:脊柱侧凸患者VC、FVC、FEV1、MMEF及MVV的实/预%与Cobb角呈显著性负相关(r=-0.40~-0.55).在胸段侧凸患者中,CS组的FEV1实,预%为64.2%,明显低于IS组患者的80.O%(P<0.05);不同Cobb角CS组患者的VC、FVC、FEV1、MVV实/预%值都较相应Cobb角的IS组患者低(P<0.05).非胸段侧凸患者中,CS组的VC、FVC、MVV的实/预%较IS组患者低(P<0.05).年龄≤10岁的CS与IS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S和CS患者均存在肺功能损害,但损害模式不同,IS以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征,CS表现为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年龄和Cobb角相匹配时,无论在胸段还是非胸段,CS患者的肺功能损害均较IS患者严重:且两者肺功能损害的差异性在青春期前就存在.

  • 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作者:张滨;吕松岑;荣杰生

    目的:介绍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治疗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7月,对34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采用后路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完成椎管减压手术治疗,男19例,女15例,年龄42~73岁;单节段5例,双节段10例,3节段9例,4节段7例,5节段2例,6节段1例.术后根据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3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9例患者症状立即缓解,5例2~14d后逐渐缓解,无症状加重者;2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其余32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11例括约肌功能障碍者JOA评分为2.45±0.69分.和术前(1.09±0.83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3.26±0.86分,和术前(1.41±0.74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运动功能恢复率85.3%,疗效优良率91.2%.25例获得7个月~4年(平均23.6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下肢运动功能JOA评分为3.30±0.67分.结论:双开门式全椎板切除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适用于需要全椎板减压的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

  • 三维导航在脊柱畸形或翻修手术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作者:俞兴;徐林;毕连涌;李鹏洋

    目的:探讨三维影像脊柱导航指导脊柱畸形或脊柱翻修手术患者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方法:2003年9月~2007年12月,收治脊柱存在先天畸形或脊柱后柱结构缺损需进行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患者58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并脊髓畸形31例、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术后脊柱不稳27例,在减压解除神经压迫同时在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矫形,采用三维影像系统评估螺钉位置的准确性,螺钉完全位于椎弓根内为置钉位置准确;记录螺钉平均置入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近期并发症.结果:58例患者共置入426枚螺钉,螺钉位置准确率为96%.螺钉平均置人时间3.90±0.87min/枚,手术时间147±65min.出血量312±185ml,未出现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术中应用三维影像导航对脊柱畸形或脊柱翻修手术患者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快速、精确和安全,为高风险的脊柱脊髓畸形及脊柱翻修手术的精确性、安全性提供了保证.

  • 被动吸烟大鼠椎间盘中白介素-1β和白介素-1受体Ⅰ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左安;邵增务;熊小芊;苏彩风;张志才;王河忠

    目的:观察被动吸烟大鼠椎间盘中自介素-1β(IL-1β)和白介素-1 受体Ⅰ(IL-1 R Ⅰ)的表达,探讨被动吸烟诱发椎间盘退变的机制.方法:取4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第1组不予吸烟,10只;第2~4组分别吸烟2周、4周、8周,第5、6组吸烟8周后予停止吸烟4周、8周,每组10只.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动物,取L4/5椎间盘行HE染色和IL-1β及IL-1 R Ⅰ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椎间盘退变情况和IL-1β及IL-1 R Ⅰ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显示,吸烟2周时椎间盘无明显退变,吸烟4周时椎间盘出现2~3级退变,吸烟8周时椎间盘出现3~4级退变,停止吸烟后4周退变无明显修复;停止吸烟后8周退变部分修复.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吸烟2周组IL-1β及IL-1 R Ⅰ染色阳性细胞率增加,吸烟4周组染色阳性细胞率大于2周组;吸烟8周组达(76±3.2)%和(46±2.8)%,停止吸烟后4周开始下降,8周时降至(66±2.9)%和38±2.2%.结论:被动吸烟可以诱发大鼠椎间盘退变,且随吸烟时间延长退变加重;其导致退变的机制可能与上调椎间盘内IL-1β和IL-1 R Ⅰ的表达有关.

  • 慢性氟中毒大鼠胸髓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申庆丰;徐天同;夏英鹏;田融;张学利;江汉

    目的:探讨慢性氟中毒大鼠胸髓神经细胞的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60只Wistar大鼠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实验组饮氟化水(氟化钠200mg/L),对照组饮蒸馏水,每组分别于4周、8周、12周时用不锈钢代谢笼收集24h尿液并取血测定血、尿氟含量:实验组在分组后和处死前行脊柱CT检查;12周时将两组大鼠全部处死,取胸段脊髓约5mm长,连续横切片,片厚5μm,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凋亡细胞进行标记、免疫组化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结果:饲养12周后对照组大鼠门齿呈瓷白色半透明,实验组大鼠门齿全部出现斑釉;各时间点实验组大鼠血、尿氟含量与对照组大鼠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大鼠12周时胸椎CT未见椎管狭窄,无脊髓受压;实验组大鼠12周时胸髓HE染色显示神经细胞空泡变性和固缩改变;TUNEL染色可见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阳性细胞数为3.17±0.23个/10个高倍视野,对照组偶见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数为0.14±0.02个/10个高倍视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偶有Caspase-3表达,其阳性细胞数为0.13±0.01个/10个高倍视野,实验组Caspase-3阳性细胞数为2.67±0.37个/10个高倍视野,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慢性氟中毒大鼠的胸髓神经细胞凋亡明显.Caapaae-3的参与和过度表达可能是慢性氟中毒时胸髓神经细胞发生凋亡的原因之一.

  • 山羊腰椎间盘损伤后蛋白基因产物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

    作者:任东风;侯树勋;吴文闻;商卫林

    目的:观察山羊腰椎间盘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9.5)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神经纤维在损伤椎间盘内的分布,探讨山羊椎间盘损伤后是否出现神经内生长.方法:15只6月龄山羊,用直径1.2mm的穿刺针刀刺伤L5/6椎间盘前纤维环全层和L6/7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L4/5椎间盘作为对照椎间盘.在造模后3周、3个月、6个月各取5只动物处死,取目标椎间盘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后部纤维环的组织学改变,检测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并用半定量方法进行评分.结果:在观察期间L6/7椎间盘后部损伤纤维环未愈合,L4/5椎间盘在各个时间点均未出现裂隙,L5/6椎间盘仅在6个月时有1个椎间盘出现多个裂隙.损伤后3、6个月,在L6/7椎间盘右后 1/4区很容易检测到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沿穿刺道及周围组织向内生长.L4/5和L5/6椎间盘相同区域未检测到相关免疫阳性反应神经纤维.在髓核中没发现PGP9.5免疫染色阳性神经纤维.结论:山羊经椎间盘前方损伤后部纤维环内层后,纤维环内层很难愈合,并出现PGP9.5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分布,说明椎间盘后部纤维环内层损伤可发生神经内生长.

  • 青霉素及克林霉素在兔椎间盘中的渗透性研究

    作者:李青青;倪斌

    目的:观察青霉素和克林霉素渗透兔椎间盘的情况,分析其渗透性差异的原因.方法:雄性成年新西兰大白兔14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只,分别经兔耳缘静脉注射青霉素(A组)和克林霉素(B组).A组每只每次静脉注射青霉素钠4.8mg.每隔0.5h一次,共给药5次;B组每只每次静脉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9mg,每隔2h一次,共给药5次.A、B组分别于末次给药后0.5h、2h抽取血样,1ml/只,随后立即处死,取出L4/5髓核.将所有血样和髓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药物浓度,计算药物在髓核中的渗透率(髓核药物浓度/血药浓度×100%).结果:克林霉素渗透椎间盘髓核的渗透率为38.7%~49.0%,平均为(43.3±3.9)%;青霉素的渗透率为0~1.2%,平均(0.7±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克林霉素渗透椎间盘髓核的能力比青霉素强.

  •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肺功能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倪建强;李明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在冠状面上偏离中线,向侧方弯曲,形成带有弧度的脊柱畸形,通常伴有脊柱的旋转和矢状面上生理性前凸和后凸的增加或减少.我国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生率约为1.06%(北京协和医院),且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不仅影响患者外观,而且胸段侧凸还不同程度地限制了肺容积和肺扩张,从而影响肺功能.

  • 腰椎间盘退变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孔杰;胡有谷

    腰痛是临床常见问题,大多与腰椎间盘退变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对腰椎间盘退变的病理实质研究大多集中于其生物力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等的方面.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还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笔者对腰椎间盘退变和腰椎间盘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在腰痛患者中的国际化应用现状

    作者:刘臻;邱勇

    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骨科及疼痛科门诊中较常见的疾患,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在美国,腰痛发病率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而位居第二[1].我国由于体力劳动者众多,发病率可能更高,文献报道上海工人中LBP大于1d的比例超过了50%[2].腰痛患者的功能评估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价治疗效果十分重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日益重视腰痛患者对自我功能状态的主观评价,现已有多种评定腰痛的功能量表,其中Oswestrv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3]作为腰痛特异性评分系统,在脊柱外科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并将其作为"金标准"[4].笔者就ODI功能量表在腰痛患者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脊柱包虫病3例报告

    作者:王尧天;王伟

    包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骨包虫病较少见,文献报道约占包虫病的0.5%~4%[1].我院收治3例脊柱骨包虫病,报告如下.

  • 多层螺旋CT轴位薄层重建与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作者:闫呈新;岳云;朱建忠

    腰椎峡部裂是指椎弓上下关节突之间的狭细部分断裂,是椎体滑脱的主要病因之一.传统X线平片是诊断腰椎峡部裂的常规检查方法,但其获得的信息有限.CT特别是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为诊断腰椎峡部裂提供了更多更全面的影像信息.笔者对40例腰椎峡部裂患者的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薄层重建图像及斜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的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该技术在腰椎峡部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