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研究

    作者:姜亦坤;刘一;付长峰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可信度与可重复性.方法:1998年1月~2009年1月手术治疗脊柱侧凸患者60例,术前均行胸椎CT扫描、椎弓根轴位薄层重建.根据椎弓根松质骨管腔的形态特征将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分为正常型、狭窄型、峡部硬化型、完全硬化型(包括凹陷硬化和平直硬化两个亚型)和缺如型.应用64排CT多层重建技术,测量、分析60例常见类型脊柱侧凸患者1440个胸椎椎弓根CT轴位扫描结果,由3位不了解本研究目的的脊柱外科高年资住院医师,在同一时间分别对1440个胸椎椎弓根CT轴位扫描结果进行分型.间隔1个月后,再次由这3位住院医师对这1440个椎弓根进行分型.应用Stata 10.0软件,运用多类别多评估者的Kappa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观察者间的可信度及观察者内的可重复性.结果:3位医师之间首次分型结果相同的百分比分别为88%、84%、92%,可信度的Kappa系数分别为0.7647、0.6590、0.8292;同一医师前后两次分型结果相同的百分比分别为95%、97%、96%,可重复性的Kappa系数分别为0.9227、0.9513、0.9117.结论: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形态学分型系统具有中、高度的可信度和极好的可重复性.

  •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作者:江龙;朱泽章;邱勇;刘臻;钱邦平;吴涛;伍伟飞;闫煌

    目的:评估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患者的矢状面脊柱-骨盆形态,并探讨其与正常青少年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06年3月~2012年5月收治ALDH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18岁,平均16.0±3.1岁.年龄及性别匹配的正常青少年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3~18岁,平均16.6±2.1岁.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投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和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并对两组间的上述影像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及性别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LDH组矢状面TK(9.1°±7.0°)、LL(22.5°±12.2°)和SS(20.2°±6.2°)均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4.8°±8.2°、47.8°±9.5°、32.5°±6.7°)(P<0.05);ALDH组矢状面PT(21.5°±6.3°)、SVA(-5.0±31.2mm)大于正常对照组(8.9°±7.3°、-18.7±18.6mm)(P<0.05);ALDH组PI为41.2°±8.5°,对照组PI为42.2°±7.1°,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LDH患者PI值与正常青少年相近.与正常青少年相比,ALDH患者表现出明显的骶骨垂直化、胸椎及腰椎生理曲度减小,这种矢状面异常可能是患者为了缓解疼痛而采取的一种保护性体位所致.

  • 特发性胸椎侧凸选择性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

    作者:孙旭;邱勇;孙超;朱泽章;王斌;徐磊磊;丁旗;钱邦平;俞杨

    目的:探讨主胸弯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单次前或后路胸弯融合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行单次前或后路主胸弯融合术的主胸弯型(Lenke 1A型)AIS患者.其中男20例,女90例;年龄10~18岁,平均14.2±2.0岁;主胸弯Cobb角40°~80°,平均为48.2°±7.8°.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及术后随访时均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侧凸Cobb角,记录患者的年龄、Risser征、Y软骨形态、手术方式、稳定椎及融合节段,统计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发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随访时间为12~46个月,平均21±5个月.术后Cobb角平均为16.7°±6.1°,末次随访时Cobb角平均为22.0°±8.5°.共有19例出现远端叠加现象,发生率为17.3%.与非叠加组相比,叠加组患者的Risser征较低(2.1±1.4∶3.1±1.3,P=0.002),月经来潮后时间较短(11.2±14.2:21.9±18.9个月,P=0.002),代偿性腰弯柔软度较高[(97.0±9.1)%∶(90.5±15.5)%,P=0.017],远端融合椎(LIV)的位置约高出0.8个椎体.关于叠加现象发生率,低Risser征患者高于高Risser征患者,Y软骨开放组高于Y软骨闭合组,月经初潮未至和来潮小于1年组高于月经来潮大于1年组,腰弯高柔软度组高于低柔软度组,LIV高位置组[相对于稳定椎(SV)]高于低位置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LIV-SV≤-2 、Y软骨开放和腰弯高柔软度是术后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三个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部分主胸弯型AIS患者前或后路矫形术后可发生远端叠加现象.LIV的选择、患者的生长发育成熟度和代偿性腰弯的柔软度是影响远端叠加现象的重要因素.

  • 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病变

    作者:谢恩;郝定均;吴起;张子如

    目的:探讨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行上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胸骨上端部分截骨前入路手术治疗17例上胸椎病变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7~77岁,平均57.7岁.T3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T2~T3结核7例,T3 ~T4结核3例,T2骨巨细胞瘤2例,T3骨巨细胞瘤2例,T2软骨肉瘤l例.术前分析上胸椎矢状位CT片,确定手术需要显露的范围.半月形去除胸骨柄上部部分骨质,保留两侧胸锁韧带,从头臂动脉内侧窗或外侧窗显露病变部位,行病灶清除或切除、植骨或重建内固定.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经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上胸椎病灶显露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心跳缓慢、低血压或气道阻力增加,去除牵拉后很快恢复.手术时间2~3h,出血量200~700ml,平均400ml.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7~27个月,平均22.7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颈胸段生理弧度恢复,无内固定失败,脊柱稳定性好.17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可以在完整保留胸锁关节下有效显露T2~T4范围,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是处理上胸椎病变较理想的入路.

  •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顶椎区椎弓根及椎管的形态学特征

    作者:周松;朱泽章;邱勇;邱旭升;钱邦平;刘臻;王渭君;伍伟飞;杨宗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scoliosis,AIS)患者主胸弯顶椎区椎弓根与椎管的形态特点及其对椎弓根螺钉置钉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28例右胸弯且以T8为顶椎的AIS患者及13例年龄匹配胸椎正常青少年(对照组)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及胸椎CT资料.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上测量AIS患者主胸弯Cobb角及椎体偏移距离(the vertebral translation,VT);在CT片上测量AIS患者顶椎区各椎体(T7~T9)及对照组相应椎体的椎管轴切面面积(the axial section area of spinal-canal,ASA)、椎管矢状面直径(the sagittal diameter of the spinal-canal,SDS)与冠状面直径(the coronal diameter of the spinal-canal,CDS)、椎弓根直径(the transverse pedicle diameter,TPD)、双侧椎弓根夹角(the angle between bilateral pedicles,ABP)及椎体旋转度(the vertebral rotation,VR);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两组人群间各形态参数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及AIS患者各形态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AIS患者主胸弯顶椎区ASA、CDS及ABP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AIS患者主胸弯顶椎区凹侧TPD显著小于对照组同侧同节段TPD (P<0.05),凸侧TPD与对照组同侧同节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SDS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IS患者主胸弯顶椎区CDS与VT相关(T7:Beta=0.094,P=0.022;T8:Beta=0.630,P=0.005;T9:Beta=0.119,P=0.014),主胸弯顶椎区ABP和凹侧TPD与患者性别、年龄、Cobb角、VR及VT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AIS患者主胸弯顶椎区ASA、CDS、ABP显著大于胸椎正常青少年同节段相应参数,凹侧TPD显著小于胸椎正常青少年同节段相应参数,这些可能是影响AIS矫形手术中主胸弯顶椎区置钉安全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患者肋骨头脱入椎管的影像学特征

    作者:朱承跃;王守丰;邱勇;王渭君;汪飞

    目的:探讨I型神经纤维瘤病伴脊柱侧凸(scoliosis secondary to 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S)患者肋骨头脱入椎管内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我院1998年8月~2011年3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42例NF-1S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完整影像学检查的胸弯患者共91例,其中11例患者伴有肋骨头脱入椎管,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1~21岁.测量肋骨进入椎管内程度、顶椎旋转程度和双侧肋骨头宽度比,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NF-1S患者肋骨头脱入椎管内现象的发生率为12.1%.肋骨头脱入椎管均发生在脊柱侧凸的凸侧顶椎区.脱入水平位于T5~T11.肋骨进入椎管内程度为11.2%~50%,平均26.5%.脱入椎管内的肋骨头形态尖而细长,其宽度与对侧肋骨头宽度的比值为0.50~0.99,平均0.77;均伴有显著顶椎旋转(Nash-Moe法Ⅰ~Ⅳ度,中位数为Ⅲ度).在MRI轴面成像上脊髓向凹侧偏移,其中5例患者脊髓紧贴凹侧椎弓根,4例伴有椎旁肿瘤.结论:NF-1S患者肋骨头脱入椎管发生在脊柱侧凸的凸侧顶椎区.肋骨头尖锐细长、椎体旋转半脱位可能是肋骨头脱入椎管内的重要原因.需手术治疗的NF-1S患者术前均应行顶椎区CT检查.

  •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对比观察

    作者:王亮;宋跃明;曾建成;刘立岷;刘浩;李涛;龚全;裴福兴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情况,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效 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89例,其中放置皮下引流组(A组)42例,放置肌层下引流组(B组)47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术前侧凸分型与主弯Cobb角、术中资料(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自体血回输量、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及术中融合节段)、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与72h体温峰值、术后置管时间及出院时切口愈合等级,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主弯Cobb角、主要侧凸类型比例和术中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平均引流量为26.67±26.61 ml(0~90ml),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0.76±1.34U (0~5U),平均发热天数为2.14±1.39d(0~6d),72h体温峰值为37.95±0.53℃ (37.3~39.3℃),平均置管时间为1.86±0.36d (1~2d);术后B组平均引流量为1343.13±555.41 ml(700~2350ml),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2.44±2.00U (0~5.5U),平均发热天数为1.75±1.24d(0~4d),72h体温峰值为37.82±0.44℃(37.3~38.7℃),平均置管时间为5.13±1.20d(3~7d).两组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发热天数、72h体温峰值及切口愈合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放置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相比,前者能够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同时未增加切口感染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轻中度颈脊髓压迫患者产生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静涛;申勇;张英泽;刘法敬;杨大龙;曹俊明

    目的:探讨轻中度颈脊髓压迫患者产生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脊柱外科2008年11月~2011年11月门诊诊治的68例轻、中度颈脊髓压迫患者的病例资料.男37例,女31例.单节段32例,两节段22例,三节段14例.患者均有颈椎正侧位和过伸过屈位X线平片和颈椎CT及MRI检查图片.根据有无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将其分为两组,无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30例患者为A组,有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38例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节段数目,以及大受压节段颈椎管比率、整体活动范围、节段不稳发生率、C2~C7 Cobb角、脊髓受压方向及脊髓高信号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节段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平均大受压节段颈椎管比率,A组为90.3%,B组为83.6%(P<0.05);平均颈椎整体活动范围A组为47 5°,B组为44.1°(P>0.05);颈椎节段不稳发生率,A组为23.3%,B组为65.8%(P<0.05);平均C2~C7 Cobb角A组为14.1°,B组为14.1°(P>0.05);脊髓受压方向,A组中央型19例,旁中央型11例,B组中央型17例,旁中央型21例(P>0.05);颈椎MRI T2加权像高信号发生率,A组为13.3%,B组为86.9%(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颈脊髓压迫患者,颈椎节段不稳和脊髓高信号是导致出现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的危险因素,而颈椎管比率较大是一种保护因素,尚不能认为脊髓受压方向、颈椎整体曲度和活动范围对出现脊髓损害症状与体征产生影响.

  • 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

    作者:徐冠华;崔志明;李卫东;保国锋;孙郁雨;王玲玲

    目的:评价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11年2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术或经关节突“V”型截骨矫形术的方法治疗2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患者,男7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5岁.共30个椎体骨折,两个椎体骨折8例,单个椎体骨折1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VAS评分6~9分,平均8.3分,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6例,E级15例.胸腰椎后凸Cobb角为38°~54°,平均47.4°.采用X线片观察Cobb角改善情况,应用VAS评分评价患者疼痛情况,应用Frankel分级评价患者脊髓功能情况.结果:9例患者接受经椎弓根椎体截骨矫形术治疗,13例患者接受经关节突“V”型截骨矫形术治疗.手术时间190~260min,平均221min;术中出血量650~1400ml,平均876ml.术后5d时Cobb角3°~14°,平均9.1°,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改善率79.5%,术后VAS评分1~5分,平均4.2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2例由E级变为D级,经营养神经治疗后恢复为E级,其余未有加重情况.术后随访3~62个月,平均20.2个月.末次随访时Cobb角5°~22°,平均12.5°,VAS评分0~6分,平均4.1分,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1例C级患者改善为D级,2例D级患者改善为E级,无加重病例.影像学显示植骨融合,未见内固定断裂、松动现象.1例患者术后8个月出现固定节段上位椎体骨折,1例患者术后5个月出现固定节段上位第二个椎体骨折,均予对症、抗骨质疏松治疗后胸背痛症状缓解.结论:采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陈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大拔出力测定

    作者:尤传飞;袁峰;葛保健;陈宏亮;王立新

    目的:测量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大拔出力,初步探讨该内固定方法的有效性.方法:8具甲醛溶液固定湿润成人骶骨标本,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仪(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EXA)测定S1椎体骨密度.在同一骶骨标本上随机置入3种骶骨螺钉:经骶1-2侧块螺钉(A组)、S1椎弓根螺钉(B组)、S1前外骶骨翼螺钉(C组).将标本固定于858型MTS材料试验机上,对螺钉施加轴向拔出力,根据3种骶骨螺钉轴向拔出实验的数据绘制力(N)-位移(mm)曲线,取曲线的顶点作为大拔出力数值.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3组骶骨螺钉的大拔出力数值行方差分析.结果:8具骶骨标本S1椎体骨密度为0.43~0.74g/cm3,平均0.641±0.275g/cm3.3种骶骨螺钉固定的螺钉即刻平均大拔出力:A组为379.62 ±73.1 0N,B组为829.12±170.74N,C组为230.62±98.52N,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大拔出力低于S1椎弓根螺钉固定,但高于S1前外骶骨翼螺钉固定,当S1椎弓根螺钉固定不能施行时,骶1-2侧块螺钉固定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 褪黑素信号通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朱锋;邱勇;张兴;王渭君;刘臻;郭倞;吕峰;林小龙

    目的:检测褪黑素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与AIS病因学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15例AIS患者(AIS组)和6例非脊柱侧凸患者(对照组)的软骨组织(髂软骨或棘突软骨)行软骨细胞培养.取P2代细胞分别用浓度为0M、10-11M、10-9M、10-7M、10-5M褪黑素连续刺激3d.加入 Brdu 12h后用ELLSA法标记,显色后在酶标仪450nm波长下检测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以评估软骨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不同浓度(10-11M 、10-9M、10-7M、10-5M)褪黑素刺激以后,对照组软骨细胞的OD值分别增加了(5.7±6.7)%、(32.1±11.1)%、(57.5±11.9)%、(103.2±16.2)%(P<0.05).AIS组软骨细胞的OD值相分别增加了(-0.3±22.3)%、(5.8±29.9)%、(12.7±36.1)%、(10.2±44.0)%(P>0.05).结论:褪黑素可以有效促进正常软骨细胞增殖,但是却无法有效促进AIS患者软骨细胞的增殖,说明AIS患者中褪黑素信号通路调节软骨内成骨的过程可能存在异常.

  • 幼猪脊柱侧凸模型中椎体与椎间盘楔形变的进展规律及其意义

    作者:钱邦平;郑欣;邱勇;孙旭;朱泽章;王斌;俞扬;吴涛

    目的:探讨幼猪脊柱侧凸模型中椎体和椎间盘楔形变随拴系固定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意义.方法:对7只后路不对称性拴系造模成功的侧凸幼猪在术后即刻、4周、8周分别进行全脊柱后前位X线片检查,应用Cobb法测量侧凸范围内每个椎体和椎间盘的楔变角,分析顶椎及其上、下各两个椎体和相应的4个椎间盘的楔变角在拴系时期内变化的规律,并计算不同时期内所有椎体楔变角之和与所有椎间盘楔变角之和分别占整个侧凸Cobb角的百分率.结果:顶椎区椎体楔变角随拴系固定时间发展逐渐增大,从拴系术后即刻时的1.1°,增大到术后8周时的43.3°,顶椎区椎体和椎间盘楔变角均呈现从顶椎向两侧端椎区逐渐减小趋势.在拴系术后即刻,侧凸几乎完全为椎间盘楔形变造成(96.8%),随时间发展,椎体楔变角占Cobb角的比值逐渐上升,至拴系固定8周时,Cobb角的构成变化为以椎体楔变角为主(71.5%).结论:不对称性拴系的力学因素作用下椎体和椎间盘楔形变的构成比在不断演变,为建立稳定的侧凸动物模型,必须达到一定的拴系固定时间以期制造足够的椎体楔形变.

  • 汉族人群白介素17受体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性

    作者:周松;朱泽章;邱勇;邱旭升;钱邦平;毛赛虎;王渭君;刘臻;蒋军

    目的:探讨白介素17受体C(IL-17R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529例AIS女性患者及512例正常同龄女性青少年的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鉴定和统计两组人群IL-17RC基因rs708567和rs279545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两组间不同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研究Power值(81%)大于80%,AIS患者组及正常对照组各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AIS组rs708567多态性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G基因型(90.17% vs.85.55%,P=0.023)和G等位基因(95.1% vs.92.8%,P=0.028)的分布频率;携带GG基因型青少年中AIS的发病率约为携带AG基因型青少年的1.5倍(OR值=1.55;95% CI:1.45~3.11).rs279545多态性位点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IL-17RC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AIS的发生相关.

  • 远程缺血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金芳;罗振中

    近年来,需要术中阻断胸腹主动脉的外科手术大大增加,由此引起的脊髓缺血性损伤会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甚至截瘫[1];脊髓慢性压迫性疾病如颈椎病、椎管狭窄症、后纵韧带骨化症等在行减压手术后可发生脊髓损伤,即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SCⅡ).对脊髓损伤目前尚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脊髓损伤和阻止脊髓继发性损伤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远程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指一个器官或组织经短暂缺血再灌注处理后通过释放生化信使到循环中或激活神经通路而对远隔器官产生保护作用.1997年,Matsuyama等[2]首先报道了脊髓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目前已成为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热点.现就RIPC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远端融合椎选择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旭红;沈建雄;刘家明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指骨骼发育成熟后因脊柱的退行性变而新出现的脊柱侧凸,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主要位于胸腰段或腰段,部分患者常因持续疼痛(腰背痛或根性疼痛)、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或畸形的加重影响心肺功能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除疼痛、防止侧凸进展、重建脊柱平衡、恢复正常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在手术治疗中如何选择融合椎一直存在很多争论.笔者就退变性脊柱侧凸手术治疗时远端融合椎选择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 强直性脊柱炎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进展

    作者:冯帆;钱邦平;邱勇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关节韧带骨化为特征的慢性炎症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病变常从骶髂关节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脊柱.广泛的脊柱关节和韧带骨化终导致脊柱的完全融合僵直.在骨化过程中,患者逐渐发展成严重的脊柱后凸畸形,胸腰段是常受影响的部位,但颈椎和上胸段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累及,导致颈胸段后凸畸形,表现为视野显著受限,平视功能丧失;严重者出现张口困难,呈"颌触胸"畸形,甚至出现吞咽困难和发作性窒息[1,2].截骨矫形手术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干预措施[1】.现就AS颈胸段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手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低骨量原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程云忠;海涌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多发生于青春前期,女性多见,在青春期迅速发展,形成明显的躯体畸形,随着年龄增加畸形加剧,不仪会造成身体外观异常、运动功能障碍,还可因胸廓畸形而造成心、肺功能障碍,降低生活质量、影响青少年健康发育[1].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AIS患者存在全身性骨密度降低,且这种状况一直从青春期持续到成年期[2],但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现就AS患者低骨量原因综述如下.

  • 无X线异常的颈脊髓损伤治疗结果观察

    作者:刘意强;韦国平;王成日;杨福成;蔡明

    由颈部外伤引起的无X线异常的颈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without radiographic adnormality,SCIWORA)并非少见[1];随着MRI技术的普及应用,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2];由于其损伤机制较复杂,包括本身的病理基础和损伤的运动形式不同[3、4],其临床表现形式各异,治疗方式和恢复程度有较明显的区别.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收治的SCIWORA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 Klippel-Feil综合征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

    作者:曹广如;廖文波;王霞;蔡玉强;张军

    Klippel-Feil综合征(Klippel-Feil syndrme,KFS)是指2个或2个以上颈椎先天性相互融合(可以是完全融合,或是局限于椎体或椎弓间一部分的融合),以短颈、低发际和颈部活动受限三联征为特征,可伴随其他先天畸形,临床较少见[1].我院于2006年5月~2010年3月收治5例KFS颈椎后凸畸形患者,经临床及影像学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退变性脊柱侧凸远端融合椎的选择

    作者:李明;朱泽章;李超;李利;史亚民

    退变性脊柱侧凸是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后出现的成人脊柱结构性侧凸.椎间盘和椎间小关节的退变,尤其是非对称性的退变,是退变性脊柱侧凸发病的起始因素,经过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后导致退变性脊柱侧凸.退变性脊柱侧凸特殊的畸形构造可造成椎管容积的减少及凹侧神经根的受压、凸侧神经根的牵拉,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神经症状.退变性侧凸是否需要手术、应选择怎样的手术方式尚存在较大的争议.

  •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诊治原则及面临问题

    作者:伍骥;虞攀峰;黄蓉蓉

    1病例汇报(伍骥教授)患者女,57岁,汉族,居民.主诉为腰痛、腰侧凸6年,加重2年.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疼痛,以左侧为著,在当地行X线检查提示"脊柱侧凸畸形".在当地行局部封闭治疗后有所缓解,但时有反复.近两年出现腰部疼痛进行性加重,以左侧为主,持续时间长,缓解时间短,轻微家务活动或站立后即能导致腰痛明显加重,以午后时段更为明显,自感非常影响生活.双下肢无明显疼痛和麻木等症状,无间歇性跛行,大小便功能无异常.术前患者腰痛VAS评分为7分.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