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

    作者:唐冲;吴四军;刘正;张光武

    目的:比较高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低粘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特征,评价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s的临床价值.方法:2015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5例,其中65例行高粘度骨水泥PVP(A组),50例行低粘度骨水泥PKP(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骨密度(BMD)均无统计学差异.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椎体后凸角(Cobb角)、术前和术后VAS评分及ODI等资料,应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性改善(P<0.01);两组间骨水泥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均显著性少于B组(P<0.05).A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6例(9.2%)、12例(18.5%)、47例(72.3%),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3例(4.6%)、16例(24.6%)、46例(70.8%);B组骨水泥单侧弥散分布、双侧不对称分布、双侧对称分布分别为33例(66.0%)、7例(14.0%)、10例(20.0%),未弥散至终板、单侧终板弥散、双侧终板弥散分别为17例(34.0%)、22例(44.0%)、11例(22.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VP治疗OVCF可获得良好的短期临床疗效,骨水泥可对称地弥散至椎体前柱两侧以及椎体上下终板,使伤椎均衡强化,有利于减少手术椎体再骨折风险,骨水泥渗漏风险与低粘度骨水泥PKP相当.

  • 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

    作者:孙育良;熊小明;邓轩赓;万趸;石华刚;宋偲茂;何本祥;吴骁

    目的:探讨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6月本院采用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20例单节段Ⅲ期Kümmell病患者,其中男3例,女17例,年龄73.0±8.4岁(58~93岁),病程16~54周,平均22.4± 11.7周.ASIA分级:C级1例,D级5例,E级14例.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同时通过X线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受累节段后凸Cobb角及并发症.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伤椎注入骨水泥量4.43±0.86ml,手术时间为187.65±51.84min,出血量为374.00±198.00ml,住院日为18.65±8.39d.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渗漏至椎体前方2例,椎体旁1例,上终板1例,椎间隙1例,但均无相关神经或脊髓症状.术后随访17.34±2.41个月(12~24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7.30±0.98分降低到术后1周时的3.65±0.67分(P<0.05),末次随访时为1.55±0.83分,较术后1周时进一步降低(P<0.05);ODI由术前(67.05±6.21)%降低到术后1周时的(34.95±5.35)%(P<0.05),末次随访时为(18.60±3.99)%,进一步改善(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4.42±2.33mm恢复到术后1周时的21.00±1.84mm (P<0.05),末次随访时为20.93±1.83mm,无明显丢失(P>0.05);椎体后凸角由术前的23.37°±6.58°矫正为术后1周时的12.27°±2.79°(P<0.05),末次随访时为12.26°±2.84°,无明显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AISA分级,D级3例,E级17例.随访过程中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结论:短节段骨水泥钉棒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Ⅲ期Kümmell病,能有效恢复脊柱序列,同时也能较好地矫正后凸畸形,并能维持伤椎的高度和强度.

  • 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分析

    作者:蒲兴魏;罗春山;邱冰;王翀;赵国权;陆廷盛;姚书眈;陈啟鸰

    目的:探讨改良3D打印导航模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12月期间行寰枢椎手术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25~56岁,平均43.3±8.7岁;寰枢椎骨折脱位13例,寰枢椎畸形4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生成目标椎体的三维模型,使用逆向工程原理设计与其表面相吻合的反向模板及椎弓根螺钉佳钉道并生成相应导向通道,标杆相对通道向内侧平移约10mm,将导向通道及标杆与模板拟合一体,设计形成带有导向通道和标杆的改良导航模板.将设计好的导板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来.在3D模型上模拟置钉,体外试验确认方案可行后再将改良导航模板消毒、灭菌并应用于临床.术中将改良3D打印导板与寰枢椎紧密贴合.术者分别以电钻及手钻通过导向通道,以标杆为参照物及导向杆,通过导向通道钻探螺钉通道后取下导板,攻丝后顺钉道置人椎弓根螺钉.将术前规划钉道与术后螺钉配对拟合进行螺钉精确性分析,并以Kawaguchi等评价法判断螺钉位置的优劣等级.结果:手术时间106±11min,术中出血量为220±73ml.共置入68枚颈椎椎弓根螺钉,其中寰椎与枢椎各34枚.术前预设进钉点、内倾角及头倾角与术后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Kawaguchi等评价法显示:0级占97.06% (66/68),Ⅰ级占2.94%(2/68),有2枚螺钉穿破骨皮质,Ⅱ、Ⅲ级螺钉数为0.结论:通过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钉,可提高与术前预设佳钉道的吻合度、精确匹配术前计划,可提高临床手术置钉的准确性,减少偏差.

  • 三维导航与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比研究

    作者:徐峰;徐彬;李涛;谭林英;胡昊;秦佳军;齐凤宇

    目的:比较应用三维导航与传统C型臂X线机辅助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手术的置钉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的胸腰椎骨折患者53例,按置钉辅助设备的不同分为两组:传统组29例,螺钉置人在C型臂X线机辅助下完成;导航组24例,螺钉置入在三维导航系统辅助下完成.记录每例患者术前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单枚螺钉置入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射线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d腰背部痛V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术后CT来评估两组置钉情况,依据Certzbein-Robbins改良分级来比较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将Ⅰ类螺钉所占比例定义为准确率,Ⅰ类和Ⅱ类螺钉所占比例定义为安全率.随访期内观察围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钉棒断裂松脱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术前腰背痛VAS评分、骨折类型及骨折椎体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传统组置钉准确率为76.72%(89/116),安全率为95.69%(111/116);导航组置钉准确率为90.63%(87/96),安全率为100%(96/96).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等手术并发症,无断钉断棒及螺钉松脱情况发生.导航组在术中穿刺针调整次数、术后2d腰背部痛VAS评分、置钉准确率及安全率方面较传统组有明显优势(P<0.05),在平均螺钉置人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组无统计学差异,在术中射线暴露时间方面明显长于传统组(P<0.05).结论:三维导航技术能显著提高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但患者会受到更长时间的射线暴露.

  • 应用超声骨刀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与传统手术技术的对比研究

    作者:杨鹏;温冰涛;金开基;刘鑫;钟军;谭磊;格日乐;陈仲强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总结分析2015年2月~2016年11月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完成的腰椎手术病例共计85例,A组为采用超声骨刀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的62例患者,其中28例由具备2年脊柱外科手术经验的医师c完成(Ac组),34例由具备25年脊柱外科手术经验的医师d完成(Ad组);B组为采用传统操作器械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的23例患者,其中10例由医师c完成(Bc组),13例由医师d完成(Bd组).所有病例术前诊断均为腰椎管狭窄症,手术切除腰椎椎板共计119节段,手术方式均采用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实时记录术中椎板切除时间,手术出血量,统计术中硬膜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1d及术后1周行ODI评分评估患者症状缓解情况.结果:A组椎板切除平均耗时分别为3.24±0.80min(Ac组)和3.48±0.82min(Ad组);B组椎板切除平均耗时分别为18.84±4.21min(Bc组)和3.72± 1.03min(Bd组),Bc组手术耗时较其他组显著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各组手术前后ODI及VAS改善情况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A组硬膜损伤2例,B组1例,Ad组神经根损伤1例.结论:采用超声骨刀行腰椎后路椎板切除术具备可行性,应用超声骨刀并没有增加硬膜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的发生率,相对于应用骨刀及椎板咬骨钳等普通器械切除腰椎椎板,超声骨刀技术更加容易掌握,学习曲线更短.

  • 前路减压联合钛网及自锁定椎间融合器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作者:周健;李熙雷;周晓岗;林红;董健

    目的:评价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8月我院行前路减压、钛网与白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2例.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53~74岁,平均65.7±4.2岁.患者影像学上均表现为连续3个节段及以上的脊髓受压,且保守治疗无效.所有患者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其中11例患者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JOA评分及Odom标准评价神经功能及临床效果.观察并记录手术的并发症、融合率、融合器下沉及手术后颈椎生理曲度的变化.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钛网及融合器置入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3.0±12.5min:术中平均失血量123.0±9.4ml.平均随访时间23.2±2.3个月(12~41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及颈椎生理曲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均获得融合,平均融合时间6.4±0.7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无浅表及深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包括脑脊液漏1例(3.1%),经保守治疗7d后治愈.钛网沉降2例(6.2%),患者无临床症状;自锁定融合器无沉降.无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根据Odom标准,术后疗效优11例,良好17例,一般4例.结论:前路减压、钛网及自锁定融合器联合重建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能够有效恢复颈椎曲度,减少长钛板相关并发症,并获得满意临床结果.

  • 后路病灶清除仿生骨支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

    作者:焦云龙;潘玉林;郭小伟;李宝田;张猛

    目的:评估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辅以纳米仿生骨支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17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25~71岁,平均41.2±5.6岁;胸椎(T4~T10)结核9例,胸腰段(T11~L2)结核7例,下腰椎(L3~L5)结核1例;单节段病变12例,两节段病变5例;脊髓神经损伤情况按照ASIA损伤分级:B级1例、C级4例、D级6例、E级6例.本组患者均行后路一期病灶清除纳米仿生骨笼支撑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从术前2周~术后18个月规范应用抗结核药物.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定时随访,观察植骨区融合情况并比较术前及术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脊柱后凸Cobb角、神经功能ASI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64~366min,平均294±88min;术中出血量457~1350ml,平均731±78ml.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27个月,平均23±6个月,随访期间无结核症状加重及相关并发症,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及内固定物松动.1例患者术中出现胸膜破裂,予以修补并采用胸腔闭式引流后正常出院.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为88.2%,术后12个月时植骨区均可见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术前VAS评分为8.1±0.6分,术后2周时为2.1±0.3分,末次随访时为1.1±0.2分;术前Cobb角为28.3°±9.8°,术后2周时为8.1°±1.5°,末次随访时为9.8°±2.1°,终末矫正率为65.3%.末次随访时ASIA分级D级4例,E级13例.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ASIA分级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一期后路病灶清除结合纳米仿生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较局限的胸腰椎结核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作者:成鹏;周海宇;尹晓莉;张海鸿;宋鹏杰;张成俊;汪玉良;夏亚一

    目的:系统评价中国人群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脊柱术后SSI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2017年5月)、EMBASE(1974年1月~2017年5月)、Cochrane Library(2017年5期)、CNKI(1994年1月~2017年5月)、CBM(1979年1月~2017年5月)、维普(1989年1月~2017年5月)和万方数据库(1982年1月~2017年5月),纳入关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两名作者分别进行文献检索、资料提取(包括研究地点、研究时间、样本量、年龄、诊断、手术方式以及暴露因素)以及运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包括18486例患者,其中感染组932例,对照组17554例.根据NOS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质量评价,A级文献19篇,B级文献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中国人群脊柱术后SSI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性别(男性)[OR=1.33,95%CI(1.08,1.64),P<0.05]、年龄(>60岁)[OR=1.44,95%CI(1.01,2.04),P<0.05]、肥胖[OR=2.64,95%CI(1.35,5.15),P<0.05]、糖尿病[OR=3.86,95%CI(2.68,5.55),P<0.05]、感染史[OR=6.64,95%CI(1.29,34.29),P<0.05]、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评分(>2分)[OR=2.72,95%CI(1.38,5.38),P<0.05]、尿失禁[OR =6.32,95%CI(3.40,11.76),P<0.05]、脑血管疾病[OR =5.73,95%CI(1.62,20.35),P<0.05],同种异体骨植骨[OR=3.02,95%CI(1.09,8.34),P<0.05]、手术时间(>3h)[OR=3.44,95%CI(1.92,6.13),P<0.05]、失血量(>1000ml) [OR=2.40,95%CI(1.73,4.77),P<0.05]、输血[OR=2.61,95%CI(1.36,5.01),P<0.05]、融合节段(>3个)[OR=2.23,95%CI(1.55,3.23),P<0.05]、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OR=5.43,95%CI(2.66,11.08),P<0.05]、术中参观人员[OR=2.28,95%CI(1.19,4.37),P<0.05].结论:男性、年龄>60岁、肥胖、糖尿病、感染史、ASA评分>2分、尿失禁、脑血管疾病、同种异体骨植骨、手术时间>3h、失血量>1000ml、输血、融合节段>3个、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参观人员均为国人脊柱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

  • 单节段颈椎椎体次全切除钛笼植骨融合术后钛笼下沉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宋萌;朱灏宇;朱庆三;刘昊川;宋显吉;张伯寅

    目的:分析单节段应用钛笼植骨的颈椎椎体次全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术后钛笼下沉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统计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6年6月间应用钛笼植骨的单节段ACCF的44例患者临床资料,测量术前、术后3d内和术后3个月复查时所拍摄的颈椎X线平片,根据术后3个月随访时融合节段高度与术后3d内融合节段相比高度变化,将患者分为下沉组(高度丢失>2mm)与未下沉组(高度丢失≤2mm),测量并分析两组间撑开角、钛笼倾斜角、钛笼深度、钉板夹角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17例(38.64%)患者纳入未下沉组(高度丢失≤2mm),27例(61.36%)患者纳入下沉组(高度丢失>2mm).下沉组与未下沉组之间钛笼倾斜角、钛笼深度、钉板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撑开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钛笼倾斜角增加是钛笼下沉的危险因素[95%置信区间(1.065,1.374),P<0.05].结论:钛笼下沉为ACCF术后常见的现象.钛笼倾斜角为钛笼下沉的独立危险因素,若该角度>8.6°将增加钛笼下沉的风险.

  • 氧浓度对人髓核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郭长征;李伟;陶晖;杨庆国

    目的:分离培养髓核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比较不同氧浓度下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探讨氧浓度对椎间盘退变机制的影响.方法:用胶原酶消化法从手术摘除的4个腰椎间盘(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为Ⅰ级或Ⅱ级)髓核组织中分离MSCs,体外培养、传代,观察记录细胞形态.取P3代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对分离得到的细胞表面抗原CD90、CD73、CD105、CD44和CD31、CD34、CD45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用成骨、成脂、成软骨培养液诱导培养细胞,分别在21d、28d、21d时用茜素红、油红O、甲苯胺蓝对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其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在三气培养箱的低氧条件(2% O2、5% CO2、37℃)和常规细胞培养箱的常氧条件(20% O2、5% CO2、37℃)下分别培养P3代细胞.通过细胞计数统计培养1d、2d、3d、4d、5d、6d、7d、8d时的细胞数量,比较不同氧浓度下细胞的生长曲线;使用Architect c8000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培养1d、2d、3d、4d、5d时培养基的pH值和渗透压.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检测不同氧浓度培养下细胞的干性基因POU家族类别5同位序列1(POU5F1,OCT4)、NANOG同位序列(NANOG)、性别决定区Y盒2(SOX2)及扩增基因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CCND1)、MYC (c-Myc)、低氧诱导基因低氧诱导因子2α (HIF2α,EPAS1)、能量基因三磷酸腺苷合成酶(ATP5A1)、线粒体相关基因细胞色素c氧化酶Ⅳ亚基1型同工酶(COX4I1)、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线粒体编码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MT-CO1)、MT-CO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呈典型的单层贴壁生长,纺锤样;P3代细胞免疫表型鉴定显示MSCs表面分子标记高表达CD90 (80.4%)、CD73 (99.9%)、CD105 (99.8%)、CD44 (95.9%),低表达CD31(5.3%)、CD34(4.4%)、CD45(6.8%);茜素红、油红O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证实细胞可向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分化.根据国际干细胞治疗协会(ISCT)有关MSCs的判定标准,分离培养的细胞为髓核MSCs(NPMSCs).低氧环境下培养的细胞形态更小,更接近原始MSCs,细胞增殖更快,低氧时倍增期为31.22±1.98h,常氧时倍增期为39.56±2.0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氧浓度各时间点培养基的pH值、渗透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皆在适合细胞生存的范围.低氧培养下POU5F1(OCT4)、NANOG、SOX2、CCND1、MYC (c-Myc)、EPAS1、ATP5A1较常氧培养时显著性升高(P<0.05);COX4I1、TFAM、MT-CO1、MT-CO2较常氧培养时显著性降低(P

  • 小关节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庆平;徐聪;吴炳华;尹生江

    腰痛(low back pain,LBP)在骨科门诊中是非常常见的症状,并已成为引起劳动力丧失的一个主要因素,给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负担[1,2].由于导致腰痛的原因复杂,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椎间盘,而小关节病变引起腰痛的机制研究却很少报道.随着CT和MRI等检查方法的进步及各种微创技术的发展,小关节源性腰痛(lumbar facet joint pain)也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有文献报道[4],15%~52%的慢性腰痛与小关节病变有关.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影像学检查显示异常并非一定是引起腰痛的原因.

    关键词:
  • 压缩应力诱导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作者:康禹;宋西正

    椎间盘退行性疾病(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ve disease,IDDD)是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其治疗手段多样,但其发病机制以及变化规律仍不清楚,国内外学者为探寻椎间盘退变规律构建了多种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动物模型,按照模型建立方法可大致分为力学模型、损伤模型、生物学模型.但在临床中因椎间盘直接损伤或生物源性椎间盘退变所致腰痛的患者较为少见,而异常的生物应力才是椎间盘发生退变的主要因素[1].

    关键词:
  • 胸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螺钉松动的研究进展

    作者:袁磊;陈仲强;曾岩;孙卓然;李危石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能提供脊柱三柱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增加相应节段的融合率,是目前治疗胸腰椎侧后凸畸形、骨折、滑脱、肿瘤及退行性病变等的重要方法[1].随着脊柱生物力学的研究以及内固定材料的发展,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取得丁显著的进步,但螺钉松动仍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常见的并发症[2].大量研究报道了术后螺钉松动的发生,但是采用的诊断标准及研究方法不尽相同,报道的螺钉松动的发生率也相差很大;很多研究探讨了螺钉松动的危险因素,并且介绍了多种减少螺钉松动发生的方法.笔者就螺钉松动的诊断标准、发生率、危险因素等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述,旨在提高对椎弓根螺钉松动的认识.

    关键词:
  • 脊髓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司雨;王振宇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多见于皮下软组织及肌肉中,中枢神经系统内少见,约占神经肿瘤的1%[1].脊髓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更少见,相关临床和影像学研究欠缺.1997年1月~2017年6月我们共收治8例脊髓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血管外皮细胞瘤患者,对其临床、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高峰论坛会议纪要

    作者:贺西京;王栋;宋辉;李浩鹏;陈琳;黄红云

    2017年7月7~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高峰论坛"在西安顺利召开.经过组委会精心筛选,本次会议有16篇论文参加大会发言交流、82篇论文参加分会发言交流,包括细胞治疗、脑机对话、手术修复、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会议通过大师论坛、热点聚焦、精品发言及分会场主题论坛等多种方式进行学术交流.60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从事神经修复学临床与研究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骨科、康复科、疼痛科等科室的代表以及10余位来自北美等地的海外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新媒体对会议进行了全程直播,吸引了全国6万多名同道通过网络直播在线学习交流,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的全方位互动.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