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临床分型及其意义

    作者:刘啸;刘晓光;祝斌;刘忠军;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

    目的:探讨基于CT、MRI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改变部位、范围所制定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TOPLL)新的综合分型及其对治疗的指导价值。方法:纳入2007年5月~2013年6月入院诊治的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9例,其中男8例,女41例,平均年龄51.8±8.7岁(36~71岁),平均病程15.2±21.9个月(1~120个月)。根据术前CT及MRI矢状位和轴位影像将TOPLL分为四型:Ⅰ型为上胸椎(T1~T4)局灶压迫型(1~2节段);Ⅱ型为中下胸椎(T5~T12)局灶压迫(1~2节段),ⅡA型为不合并同节段黄韧带骨化(OLF)者,ⅡB型为合并OLF者;Ⅲ型为连续腹侧压迫(≥3个节段);Ⅳ型为跳跃型TOPLL,ⅣA型为间隔≥3个节段者,ⅣB型为间隔<3个节段者。将此分型应用于临床实践,记录患者的分型、手术相关数据、手术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记录Frankel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本组Ⅰ型6例,手术方案为经后路的环形减压(360°涵洞塌陷法);ⅡA型2例,采用侧前方经胸/腹膜外入路减压,ⅡB型3例,采用经后路的环形减压;Ⅲ型30例,13例后纵韧带为平坦型,行单纯后壁切除术,余17例行广泛后壁切除联合局部环形减压;ⅣA型7例,采用经后路的环形减压术,ⅣB型1例,采用单纯后壁切除术。1例术后26个月死于脑干出血,余48例获得大于12个月随访,随访时间12~85个月,平均47±24个月。48例术前JOA评分4.6±1.8分(0~9分),术后JOA评分为8.8±2.1分(4~11分),平均改善率为69%±28%(14%~100%)。依据Hirabayashi法对改善率进行分级,优23例、良9例、中16例。术前1例Frankel A级患者末次随访时改善为B级,22例Frankel B级患者中17例改善为C级,26例Frankel C级中2例改善为D级,余无变化。术后共11(22%)例发生脑脊液漏,其中单纯后壁切除1例,环形减压10例;均等引流液清亮后拔管,深缝伤口后沙袋加压包扎,俯卧位卧床2d,末次随访仅1例(T8~T12后壁切除、T8/9环形减压者) MRI提示T8/9水平筋膜外脑脊液囊肿存在(无症状),余10例MRI提示脑脊液已吸收。49例中无脊髓损伤及感染发生。结论:根据CT、MRI的影像形态学特征及病变所处位置、范围制定的胸椎OPLL临床实用分型方法,初步临床应用显示其对制定合理、安全的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 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

    作者:赵莹;史念珂;雪原;宗雅琪;林威;孙超;裴博;王沛;冯世庆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6年6月~2012年9月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法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73岁,平均51.9岁。连续两节段骨化减压41例,连续三节段骨化减压10例,连续四节段骨化减压4例,连续五节段骨化减压1例。共减压133个骨化节段,其中CT分型45个为单侧型骨化,34个为双侧型骨化,54个为连接型骨化。CT仿真内窥镜观察所有减压的骨化节段中共有上、下根黄通道各221个,其中单侧型骨化节段有上、下根黄通道各1个,双侧型和连接型有上、下根黄通道各2个。术前和术后2d、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神经功能情况。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7±0.8h,术中出血量260±120ml。51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所有病例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蛛网膜下腔感染、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术后2d、1个月、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分别为6.37±2.89、8.73±1.58、9.45±1.03、9.67±1.07分,与术前评分5.14±1.59分比较,神经功能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为50%~100%,平均(75.24±18.01)%;疗效为优38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为91.07%。结论:经根黄通道减压手术是治疗连续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可行、有效、相对安全和简便的方法。

  • 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的胸椎管减压

    作者:黑龙;袁海峰;赵浩宁;乔永东;王自立;丁惠强

    目的:探讨侧前方经肋间隙胸膜外入路手术切除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12年9月,对18例明确诊断为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男12例,女6例;年龄33~61岁,平均46岁。影像学证实均为单一节段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且不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及后纵韧带骨化。病变节段:T7/82例,T8/94例,T9/105例,T10/117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 分级:C 级6例,D级12例;JOA 评分6.6±1.3分。观察术后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用时3.5h,平均出血量420ml (350~620ml),术后无气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1周发生肺炎,5例术后第2天复查胸片时发现邻近肋骨骨折,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年,平均6年。疗效参照Epstein标准评价,优15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4%(17/18)。术前Frankel分级为C级的患者1例无明显改善,1例改善至D级,4例改善为E级;12例D级患者均改善为E级。 JOA评分改善到9.4±1.6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复查CT见椎间植骨区表面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和植骨不融合现象。结论:对于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所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经侧前方肋间隙胸膜外入路胸椎椎体后缘骨内软骨结节切除减压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曹俊明;雷涛;申勇;丁文元;张为;杨大龙;刘法敬;康立星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12年3月,收治单节段腹侧压迫致胸椎管狭窄症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33~69岁,平均53.5岁。病程1~18个月,平均6.7个月。椎间盘突出部位:T7/81例,T8/94例,T9/109例, T10/118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B级5例,C级11例,D级6例。所有患者均行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采用Otani等评分系统进行术后疗效评估并计算临床优良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2.5~5h,平均3.2h,出血量400~1800ml,平均800ml。2例患者术后即刻有短暂脊髓功能障碍加重,经及时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消肿、营养神经等治疗,分别于术后8h及24h开始逐渐恢复,其余20例患者术后即刻脊髓功能较术前恢复。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0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6例,E级13例。根据Otani等分级标准,优13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为86.36%。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均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外侧入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操作安全,并发症少。

  • “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冯法博;孙垂国;陈仲强;刘忠军;刘晓光;齐强;郭昭庆;李危石;曾岩

    目的:探讨“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3年5月因确诊单节段胸椎OLF于我院接受“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并获得随访的44例患者,排除合并其他脊柱疾病、超过1个节段分布以及外伤致病者。其中男23例,女21例;手术时年龄24~76岁,平均56.8岁。节段分布: T10/1120例,T11/1214例,T9/104例,T8/92例,T2/32例,T4/51例,T1/21例。术前JOA脊髓功能评分(11分法)为2~9分,平均6.68±1.76分。末次随访时按JOA评分改善率进行疗效分级,并计算疗效优良率。按术前MRI横断面上骨化黄韧带对脊髓的压迫程度分度,观察T2WI脊髓内有无高信号及矢状位骨化形态。利用术前CT测量并计算横断面椎管中央、侧界及二者中点部位(旁正中)的椎管前后径残余率,矢状位椎管前后径残余率,椎管面积残余率,观察Sato′s 分型及骨化生长位置。采用单因素线性相关分析检验年龄、性别、术前病程、术前JOA评分、单侧/双侧骨化、硬膜骨化、脑脊液漏、骨化生长位置、手术节段、T2WI脊髓内高信号、MRI矢状位骨化形态、Sato′s分型以及各椎管侵占测量参数与JOA评分改善率的相关性,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与JOA评分改善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检验。结果:随访10~99个月,平均40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5~11分,平均8.84±1.83分;改善率为-20%~100%,平均58.17%;疗效判定:优13例,良20例,一般9例,差2例,优良率为75.0%(33/44)。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术前JOA评分、单侧/双侧骨化、硬膜骨化、骨化生长位置、T2WI脊髓内高信号、Sato′s分型、MRI脊髓受压分度及CT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残余率(椎管侧界和旁正中)、矢状位椎管前后径残余率、椎管面积残余率与JOA评分改善率有相关性(P<0.05),年龄、性别、术前病程、脑脊液漏、OLF手术节段、MRI骨化形态、CT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残余率(中央)与JOA评分改善率无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前JOA评分与CT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残余率(旁正中)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侧/双侧骨化、硬膜骨化、骨化生长位置、T2WI脊髓内高信号、Sato′s分型、MRI脊髓受压分度、CT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残余率(侧界)、矢状位椎管前后径残余率及椎管面积残余率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揭盖式”胸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单节段胸椎OLF疗效相对较好,CT横断面椎管前后径残余率(旁正中)与术前JOA评分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

  • 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处理

    作者:马迅;乔军杰;关晓明;冯皓宇;陈晨;霍建忠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方法:自2008年1月~2014年1月经后路手术治疗胸椎管狭窄症患者101例,男52例,女49例,年龄32~81岁,平均55.6岁。单纯胸椎黄韧带骨化89例,其中单节段29例,连续型56例,跳跃型4例;胸椎后纵韧带骨化3例;胸椎间盘突出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9例。均采用经后路“揭盖法”椎板切除减压术。记录术中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情况和相应的处理措施,随访患者神经功能AISA分级变化情况。结果:共有7例患者发生11例次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6.9%。其中脊髓损伤2例次;硬脊膜损伤5例次;脑脊液漏3例次;硬膜外血肿1例次。2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例为术中减压过程操作不慎损伤,1例为术后硬膜外血肿致伤,2例均经甲强龙冲击治疗,术后康复锻炼,脊髓功能不完全恢复。1例硬膜外血肿急诊行血肿清除术,术后痊愈。5例硬脊膜破损者4例硬脊膜损伤术中行硬脊膜修补,1例未予修补,术后均加压包扎及生物蛋白胶封闭,其中3例发生脑脊液漏,经放置引流、严密缝合及补充水电解质等处理治愈。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62个月,平均随访26个月,术前2例ASIA B级患者末次随访时1例改善为C级,1例改善为D级;4例ASIA C级患者2例改善为D级,2例改善为E级;1例ASIA D级患者改善为E级。结论:胸椎管狭窄症后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有一定的发生率,术中规范精心操作,术后及时有效处理是减少和防治并发症的关键。

  • 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作者:杨洋;叶晓健;杨成伟;邓国英;程自申;余将明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测试研究腰椎间盘纤维环切口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强度。方法:选取小牛腰椎标本制成50个脊柱功能节段,每个节段均在纤维环上作一10mm横切口。按照不同修复方法随机平均分为5组:粘合剂组(A组,选用DermaBond粘合切口)、简单缝合组(B组,采用常规U型缝合法处理切口)、MPSS组(C组,采用改良荷包缝合法处理切口)、粘合剂+简单缝合组(D组)及粘合剂+MPSS组(E组),然后进行纤维环抗静水压强度测试及疲劳测试,根据各组的泄露压力和极限转数来评价其修复效果。结果:A~E组的泄露压力分别为(0.76±0.11)MPa、(1.66±0.11)MPa、(1.84±0.15)MPa、(1.88±0.13)MPa、(2.16±0.24)MPa。 E组泄露压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疲劳测试中,从A~E组各组后的极限转数分别为(4.42±0.59)万次、(8.06±0.75)万次、(8.44±1.01)万次、(9.76±0.23)万次、(9.88±0.21)万次。 E组与D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粘合剂+改良荷包缝合法处理纤维环切口,具有较高的生物力学强度。

  • 骨质疏松尸体腰椎中膨胀式椎弓根螺钉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稳定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达;伍红桦;郑伟;龚凯;蒋凯;廖冬发;雷伟;潘显明

    目的:比较骨质疏松尸体腰椎膨胀式椎弓根螺钉(expansive pedicle screw,EPS)固定与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polymethylmethacrylate-augmented pedicle screw,PMMA-PS)固定的稳定性。方法:16个腰椎标本取自4具新鲜尸体的脊柱(L1~L4)。年龄51~78岁,平均63岁,其中女性3具,男性1具。所有标本经X线检查排除畸形、骨折等病变,其中1个腰椎因严重畸形被剔除。测量各椎体的骨密度值(bone mineral density,BMD)后,将15个椎体随机分为3组。采用相同方法制备钉道,普通椎弓根螺钉(CPS)组直接置入CPS;PMMA-PS组先向钉道内注入PMMA,再置入CPS;EPS组直接置入EPS。置钉后24h,对标本进行X线检查和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及骨水泥分布情况;然后将椎体固定于MTS 858上,沿椎弓根螺钉的长轴方向以10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拔出实验,测量螺钉的大轴向拔出力(the maximum pullout strength,Fmax)和能量吸收值(energy absorbed value,EAV)。结果:所有腰椎的BMD均小于0.8g/cm2,T值为-3.5~-2.5,均为骨质疏松椎体,3组之间BMD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X 线检查和CT 重建显示各组螺钉位置均良好,PMMA-PS 组中未见PMMA渗漏现象;CPS组螺钉被周围的骨质直接包绕;PMMA-PS组螺钉被PMMA所包裹,PMMA存在于螺钉周围的骨质中,在椎体内形成了“纺锤样”结构;EPS组螺钉的前端在椎体内明显膨胀,形成了“爪状”结构。 CPS组、PMMA-PS 组和EPS 组的Fmax 分别为751.50±251.37N、1521.70±513.27N 和1175.20±396.51N,PMMA-PS组和EPS组均显著高于CPS 组(P<0.001,P=0.026),而PMMA-PS 组和EPS 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 CPS 组、PMMA-PS 组和EPS 组的EAV 分别为1.47±0.51J、3.09±0.93J 和2.46±0.69J,PMMA-PS 组和EPS组均显著高于CPS组(P<0.001,P=0.005),而PMMA-PS组和EPS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7)。结论:EPS可显著提高骨质疏松腰椎内椎弓根螺钉的稳定性,达到了与传统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接近的固定强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大鼠损伤脊髓中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作者:黄克伦;滕红林;黄卡特;戴宇森;陈毕;黄智慧;陈必成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损伤过程中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脊髓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情况,探讨其在脊髓损伤后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瘢痕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取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按脊髓损伤时间分为6h、12h、1d、3d、5d、7d、14d组,实验组按照Allen′s法制作SD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则仅打开椎板,不损伤脊髓。首先利用Western Blot观察P27kip1及相关分子Jab1在脊髓损伤后的表达水平变化,然后利用免疫组化观察脊髓损伤后3d时的P27kip1及5d时Jab1的阳性细胞表达变化,后利用免疫荧光双标观察脊髓损伤后5d时Jab1的细胞定位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27kip1在脊髓损伤后6h、12h、1d、3d、5d、7d、14d组的相对灰度值分别是1.00±0.10、0.82±0.05、0.27±0.03、0.34±0.03、0.25±0.02、0.28±0.03、0.57±0.05,其中1d、3d、5d、7d、14d 组与对照组(0.98±0.08)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 Jab1的6h、12h、1d、3d、5d、7d、14d 组的相对灰度值分别是0.58±0.08、0.53±0.04、0.89±0.11、1.06±0.24、1.22±0.26、0.85±0.16、0.25±0.03,其中6h、12h、1d、3d、5d、7d组与对照组(0.19±0.04)相比明显升高(P<0.05),P27kip1于脊髓损伤后表达下降,Jab1在脊髓损伤后表达上升。3d时实验组P27kip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为130.8±29.8个,与对照组(406.8±56.6个)相比减少(P<0.05);5d时实验组Jab1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为383.5±68.8个,与对照组(123.5±42.6个)相比增多(P<0.05),从形态学上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变化。在免疫荧光双标实验中,5d时实验组Jab1与GFAP双阳性细胞数量为383.3±39.1个,较对照组(114.3±35.6个)明显增多(P<0.05)。结论:在大鼠脊髓损伤中,Jab1与P27kip1存在相互作用,Jab1参与脊髓损伤后P27kip1的降解,这可能与脊髓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过度增殖及胶质瘢痕的生成相关。

  • 炎症因子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研究进展

    作者:胡博;张颖;田野;袁文

    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是中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常导致颈肩痛、腰腿痛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近期研究[2]发现IDD过程中有一系列炎症因子参与,并与IDD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但关于IDD发病机制、各种炎症因子在IDD中的作用还不完全清楚。笔者就近年来关于炎症因子与IDD的关系进行归纳和总结,综述如下。

  • 颅底凹陷症的分型及治疗进展

    作者:张宝成;蔡贤华;黄卫兵;康辉

    颅底凹陷症是一种以颅颈交界区复杂骨结构畸形为基础的神经脊髓压迫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多与胚胎发育过程形成的扁平颅底、枕颈融合、Kleip-Feil畸形等有关[1],也可能与寰枢椎失稳后代偿有关[2],多表现为寰枢椎脱位,齿状突向后、向上陷入枕骨大孔,压迫脑干或延髓,引起颈部疼痛,四肢乏力、感觉麻木等神经症状。对其发生机制、分型的了解,有助于外科治疗策略的选择,笔者就近年来颅底凹陷症的分型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胸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赵栋;邓树才

    胸椎间盘突出或胸腰段椎间盘突出是导致胸脊髓腹侧受压的重要原因之一[1]。传统的经胸或经胸膜外入路手术虽然可以达到相对满意的减压效果,但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经后侧入路包括经肋横突、经椎弓根和经关节突保留椎弓根等多种入路行脊髓腹侧减压越来越受到广大脊柱外科医师的认可,但仍然不能避免软组织损伤大、手术技术要求高以及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大等缺点[2-4]。越来越多的学者将解决问题的焦点放在内窥镜以及小切口等微创手术方面,近年来此类文献报道日趋增多。为此,我们就胸椎间盘突出症(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微创手术治疗进展综述,供广大临床医师参考。

  • 颈椎矢状序列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邓元;倪斌

    正常的颈椎序列对于维持颈椎的生物力学特性及正常运动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恢复颈椎的正常矢状序列乃是颈椎矫形手术的关键。由于颈椎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的复杂性,使得临床上如何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颈椎矢状序列成为了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及术后评价手术效果的关键。如何正确地选择并应用合适的颈椎矢状序列测量方法仍是临床医生在处理各类颈椎疾病患者时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几种经典的及近些年新出现并被较多应用的测量颈椎矢状序列的方法综述如下。

  • 胸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王凯;刘晓光;祝斌

    胸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较少见,常可引起严重的脊髓损害。引起胸椎管狭窄的原因可为前方压迫,如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 OPLL)、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等,也可为后方压迫,如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及小关节增生肥厚等,或前后方同时压迫。由于胸椎特殊的解剖结构,一旦出现神经症状,保守治疗往往无效,而不同压迫方式所致手术方法也不同,目前国内外对于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术式较多。笔者就胸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进展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综述如下。

  •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保守治疗3例报告

    作者:韩芸峰;王振宇;陈晓东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指原因不清、非外伤性和医源性因素导致的血液在硬脊膜外腔非特异性的聚集[1]。多数学者认为椎板切除减压、血肿清除为治疗的佳选择,但也有少数学者报道了保守治疗的病例[2~5]。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们保守治疗了SSEH患者3例,均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 胸椎管狭窄症临床诊疗中面临的争议与挑战

    作者:陈仲强

    近20年来,胸椎管狭窄症的临床诊疗逐渐在全国普遍开展,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关于胸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及其自然发生规律依然存在诸多未知。与颈腰椎疾患相比,其诊断与治疗更为困难,手术并发症多、风险更大,疗效及预后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如何进一步深入认识胸椎管狭窄症,提高临床诊疗水平,还面临着很多问题与挑战。

  • 脊髓MRI T2WI高信号与胸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的关系

    作者:

    目前,关于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脊髓MRI T2WI高信号与手术预后的关系仍存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脊髓信号的改变是脊髓变性、坏死的征象,髓内MRI T2WI高信号的胸椎管狭窄症患者预后较差;但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胸椎管狭窄症患者手术预后与脊髓MRI T2WI高信号改变无直接关联性,需根据患者病变累及节段、病程长短、脊髓MRI T1WI信号改变情况及脊髓压缩比率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本期特邀国内本领域专家针对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脊髓MRI T2WI高信号的发生机制及其与手术预后关系展开讨论,供同道参考。

  •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脊髓MRI T2高信号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马迅

    MRI对脊髓病变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准确反映脊髓受压及髓内信号改变,目前已常规用于胸椎管狭窄症的影像诊断。胸椎管狭窄患者脊髓受压部位MRI T2WI可出现一个或多个边缘模糊或清晰的高信号区(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伴或不伴T1WI 低信号(low signal intensity,LSI)。脊髓MRI T2WI高信号是当今脊柱外科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与胸椎管狭窄症手术预后关系也存在较大争论。

  • 胸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与脊髓MRI T2WI高信号的关系

    作者:董健

    影响胸椎管狭窄症术后疗效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病程长短、是否有大小便失禁、髌阵挛或者踝阵挛是否阳性、JOA评分、脊髓受压时间、压迫程度和范围、手术方式以及是否合并腰椎和颈椎疾病等,其中目前较为公认的主要是病程长短和JOA评分,对MRI T2WI上胸脊髓高信号(intramedullary increased signal intensity,ISI)的认识仍然较少。

  • 脊髓MRI信号改变与胸椎管狭窄症手术预后的关系

    作者:赵宇

    胸椎管狭窄症(thoracic spinal stenosis,TSS)是由于发育、退变、韧带增厚等多种因素造成胸椎管节段性管腔狭小,并压迫胸段脊髓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对于有症状的胸椎管狭窄,原则上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但是,胸椎管狭窄症手术在国际上也是脊柱外科的难题,术后瘫痪等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18%~50%,并且术前很难对手术预后进行较为精准的预测和评估[1]。 MRI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病变节段脊髓的受压程度,是胸椎管狭窄症重要的影像学评估手段。

  • 胸椎管狭窄症患者MRI髓内高信号的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刘晓光

    胸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胸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而产生的一系列症候群。由于胸椎管内径窄,胸段脊髓储备间隙小,一旦出现韧带骨化或者椎间盘突出,常可对脊髓造成严重压迫,在MRI T2WI上可出现高信号影。
      MRI T2WI髓内高信号的原因尚不明确,国外不同学者对其有不同解释。 Lee等[1]认为MRI T2WI髓内高信号是脊髓水肿的表现,是由脊髓受压后局部血液循环产生障碍所致。 Takahashi等[2]认为MRI T2WI髓内高信号是脊髓受压软化及神经胶质增生所致。Mehalic等[3]认为MRI T2WI髓内高信号并无特异性,可能与脊髓水肿、感染、缺血、神经胶质增生、脊髓软化等原因有关。 Ohshio等[4]在对尸体的研究中发现,在脊髓水肿区域与周边区域髓内信号并无显著性改变。 Ramanauskas等[5]则将髓内高信号分为三期:早期为脊髓水肿,中期为脊髓灰质的囊性坏死,晚期则出现脊髓软化等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 第四届脊柱骨盆肿瘤外科治疗学习班通知

    作者:

  • 2014年中国脊柱侧凸年会征文通知

    作者:

    关键词: 中国 脊柱侧凸 年会
  • 第六届全国脊髓脊柱外科高级学习班通知

    作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医三院)神经外科主办的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014-04-04-015(国)“全国脊髓脊柱外科高级学习班”拟于2014年10月12~15日在北京召开。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脊髓脊柱领域知名专家王振宇教授、刘忠军教授、刘晓光教授、王超教授、孙宇教授、王少波教授、郭邵庆教授、谢京城教授、刘彬教授、李振东教授、马长城教授等共同参与授课。授课内容紧密结合临床实际,通过专题讲座、交流讨论、手术演示互动等全面介绍复杂脊髓肿瘤、脊髓空洞、脊髓拴系综合征、脊髓血管性疾病的显微外科治疗;脊髓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测、脊髓手术后脊柱稳定性问题及相关的内固定技术、脊柱肿瘤的手术治疗、寰枢椎疾病外科治疗以及与神经外科相关的椎管狭窄、颈椎病等脊髓脊柱外科疾病的新进展、新技术与新方法。诚挚邀请神经外科和骨科医生参加此次学习班,为了保证授课质量,每期限招学员20名,录取以报名先后排序,学习班结束授予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Ⅰ类8学分。

  • 第五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会议通知

    作者:

    为了进一步推广和规范化各种脊柱微创治疗技术,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中心将于2014年12月5日~7日在上海举办“第五届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学习班”。学习班将邀请国内著名脊柱微创专家做专题报告,同时依托“同济十院-中国冠龙脊柱微创培训及研发中心”进行新鲜解剖标本上的脊柱微创实践操作培训。学习班内容:(1)理论授课:微创介入消融技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技术、脊柱内镜(MED及椎间孔镜)技术、微创扩张通道下减压及椎间融合技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等。(2)操作培训:在新鲜解剖标本上分组进行微创介入消融、脊柱内镜(MED、椎间孔镜)、经皮椎体成形、微创通道减压及融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操作练习。

  • 欢迎购阅《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合订本

    作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年合订本已装订完成,为精装本(上、下册),定价为110元/册,全年共220元;另外还有少量2006~2012年合订本,均为精装本(上、下册),2006年定价180元/套,2007~2010年定价200元/套,2011~2013年定价220元/套。有需要者请与本刊经理部联系。

  • 胸椎管狭窄症合并颈椎病的治疗

    作者:孙垂国;陈仲强

    2014年4月25~2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国胸椎管狭窄症专题研讨会,会上就胸椎管狭窄症与颈椎病的鉴别诊断、多节段胸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精准定位诊断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我们提供的1例胸椎管狭窄症合并颈椎病患者进行了热烈讨论,终达成了部分共识。现将该病例资料及讨论结果报告如下。

  • 后路经关节突胸椎管环形减压术的适应证与手术技术要点

    作者:陈仲强;孙垂国

    胸椎管狭窄症在我国较为常见,其病理因素复杂多样,导致其临床表现复杂而缺乏特异性表现,需详细询问病史、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并紧密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诊断并确定合理的治疗策略[1]。对于确定需要手术治疗者,需要根据其病理因素特点,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不同的手术入路、减压技术、固定融合技术等。其中,后路经关节突胸椎管环形减压术是一种操作安全、疗效可靠、技术可行的手术方式。陈仲强等[2]在2005年~2010年间完成该手术24例,经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证实其优良率为87.5%,有效率为100%。现将该术式的适应证与手术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