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 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

    作者:贺宪;黄东生;梁安靖;彭焰;孔畅

    目的:比较后路椎体间融合术与单纯髓核摘除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1月因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单节段后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且需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椎体间融合术组(A组)和单纯髓核摘除术组(B组).A组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26~58岁,平均40.77±10.27岁,病变节段L4/5 17例,L5/S1 14例,采用后路单侧开窗、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入融合内固定术(简称椎体间融合术).B组31例,男16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48±9.77岁,病变节段L4/5 15例,L5/S1 16例,采用传统的后路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简称单纯髓核摘除术).两组病例数、男女构成比、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病变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6、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并完成术后6、12个月的Macnab疗效评估.结果:术后共54例患者(A组28例,B组26例)获得随访,腰腿痛均明显减轻.每组术后6、12个月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前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12个月A组的腰痛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B组(P<0.05),但腿痛VAS评分与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按照Macnab标准评价,术后6个月,A组优20例、良6例、可2例,B组优10例、良12例、可4例;术后12个月,A组优22例、良5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10例、可3例;A组优良率大于B组(P<0.05).结论: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合并ModicⅡ型改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优于单纯髓核摘除术.

  • 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手术治疗

    作者:李晶;王孝宾;吕国华;王冰;李亚伟;卢畅;康意军

    目的:总结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12年12月共有14例伴有神经损害的儿童胸腰椎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在我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女性6例,男性8例,年龄2~16岁,平均9.1岁.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腰背痛,同时合并有进行性神经功能损害.术前神经功能评估Frankel B级2例,C级9例,D级3例.病变节段:T3 2例,T41例,T83例,T11 2例,T12 1例,L1 3例,L2 1例,L3 1例.2006年及以前的早期病例(n=7)采取前后路联合手术,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然后前路切除病变椎体及椎管内病变组织,植入同种异体骨块行椎体间融合;2007年及以后的病例(n=7)改为一期后路手术,椎弓根螺钉固定以后行椎管减压清除椎管内病变组织,并椎板重建、后外侧横突间融合,但保留病变椎体.结果:术中组织病理学检查均确诊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前后路联合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330± 122min (240~410min),术中出血量为933±370ml(620~1700ml);一期后路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为157±87min (90~210min),术中出血量为523±222ml (375~7 10ml).一期后路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低于前后路联合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41).前后路联合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9% (3/7),均为前路手术入路相关并发症,其中左侧肋间神经痛1例,使用非甾体类药物治疗2周后缓解;左侧胸腔积液2例,留置胸腔闭式引流1周后治愈.一期后路手术组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12周所有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恢复至Frankel E级.所有患者随访24~64个月,平均40.8个月.随访期间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融合失败发生,前后路联合手术组无复发病例,后路手术组未见保留的病变椎体进展.结论:对于伴有神经功能损害的儿童LCH,前后路联合手术和一期后路手术均能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一期后路手术能够避免前路开胸并发症,保留的病变椎体没有进展.

  • 全脊椎切除及脊柱稳定性重建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的疗效分析

    作者:李冬月;刘晓光;刘忠军;姜亮;韦峰;于淼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的手术方式、脊柱重建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13年12月行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颈胸段脊柱肿瘤病例11例,病理诊断包括骨巨细胞瘤5例,骨母细胞瘤l例,Ewing肉瘤l例,浆细胞性骨髓瘤l例,甲状腺滤泡型转移癌2例,前列腺转移癌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术前VAS评分为7.45±0.82分;脊髓损伤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l例,C级3例,D级6例,E级l例.所有病例术前根据Tomita脊柱肿瘤外科分期评估均为间室外病变.4例C7~T1段肿瘤行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全脊椎切除,前方钛网、钛板重建;7例T2~T4段肿瘤行单一后路整块全脊椎切除(TES),前方单纯钛网重建.两种术式后方均为钉棒系统重建.观察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脊柱重建稳定性情况.结果:手术时间298~573min,平均423.9min;术中失血量800~3800ml,平均2077ml.4例术中胸膜破裂,2例术后神经功能一过性下降,7例术中结扎病椎神经根,残留轻度胸前区不适.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34.7个月,1例前列腺转移癌患者死亡,其余均无局部复发.术后患者疼痛明显改善,VAS评分由术前7.45±0.82分下降至术后2.55±0.69分(P<0.05).术后神经功能2例(术前D级l例,E级1例)保持原有水平,余均获得改善,均未出现内固定失败.结论:全脊椎切除治疗颈胸段脊柱肿瘤可以获得满意的局部控制,缓解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应根据肿瘤位于颈胸段脊柱近端(C7~T1)或远端(T2~T4)而制定个体化手术方式及脊柱重建策略.

  • 单中心原发骶骨肿瘤790例的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郭卫;李大森;蔚然;杨荣利;汤小东

    目的:总结原发骶骨肿瘤的流行病学特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7月~2013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骶骨原发肿瘤患者790例,其中男416例,女374例.发病年龄5~78岁,平均44.8岁.病理类型:脊索瘤193例,骨巨细胞瘤141例,神经纤维瘤83例,神经鞘瘤48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19例,骨髓瘤39例,骨肉瘤26例,软骨肉瘤49例,尤文肉瘤/PNET 28例,畸胎瘤37例,其他肿瘤127例.随访期3~5年.分析上述主要病理类型病例的男女比例、年龄特点、病灶部位及生长特点、手术方式、局部复发及生存率.结果:①脊索瘤193例,占24.4%.男120例,女73例,平均年龄56.7岁(21~75岁).89例累及S3以下的患者接受了广泛或边缘性切除;70例累及S2以下的患者接受了整块切除,其中21例整块切除后肿瘤上缘骶骨有残留,进行了补充切除;34例肿瘤累及全骶骨的患者中,19例接受了全骶骨整块切除手术,余患者行分块切除术.远处转移19例(9.8%),包括肺转移10例,骨转移6例,肝转移3例.151例首次手术的患者中57例局部复发(37.7%).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45.1%,5年总生存率87.7%.②骨巨细胞瘤141例,占17.8%.其中男69例,女72例,平均年龄34.2岁(16~61岁).132例行切刮术,3例行全骶骨切除术,6例因肿瘤巨大仅行多次血管栓塞术.术后共25例复发(18.9%),13例为采用术中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者,12例为未采用腹主动脉球囊临时阻断者.③神经源性肿瘤150例,占骶骨原发肿瘤的19%.分别为良性神经源性肿瘤131例(神经纤维瘤83例、神经鞘瘤48例)和恶性神经鞘瘤19例.131例良性神经源性肿瘤中,男62例,女69例,平均年龄为42.3岁(17~67岁);均行边缘性切除,17例(12.9%)术后复发.④骨肉瘤26例,占3.3%.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龄25.8岁(12~58岁).16例行术前化疗,21例行术后化疗.13例行整块切除术或全骶骨切除术,13例行分块切除术.12例(46%)手术后复发.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43.5%和21.8%.⑤尤文肉瘤/PNET 28例,占3.5%.男13例,女15例,平均年龄22.3岁(5~50岁).21例行术前化疗,27例行术后放化疗.14例行整块切除术或全骶骨切除术,14例行分块切除术.15例(53.6%)手术后复发.术后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和19.6%.⑥软骨肉瘤49例,占6.2%.男26例,女23例,平均年龄42.5岁(17~69岁).29例行整块切除术或全骶骨切除术,余行分块切除术.22例(44.9%)手术后复发.术后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58.7%和47.0%;术后2年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2.3%和31.8%.结论:常见的原发骶骨肿瘤为脊索瘤、骨巨细胞瘤、神经源性肿瘤、骨肉瘤、尤文肉瘤、软骨肉瘤和骨髓瘤.各肿瘤的好发年龄、性别比例、部位及生长方式各有特点.不同的病理类型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骶骨脊索瘤肿瘤整块切除的术后复发率远低于病灶内手术;骶骨巨细胞瘤治疗大的难点和关键点是控制术中出血;骶骨原发高度恶性肿瘤如骨肉瘤、尤文肉瘤等边缘或病灶内手术后复发率极高,应行肿瘤整块广泛切除.

  • 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构成——167例病例分析

    作者:邹飞;管韵致;王洪立;吕飞舟;马晓生;夏新雷;姜建元

    目的:总结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学构成情况.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8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167例、平均年龄49.5岁的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诊断进行回顾性的统计分析.结果:髓外硬膜下肿瘤女性:男性比例为1.17∶1,167例患者中75.6%存在疼痛症状,40.1%存在感觉障碍,34.9%存在运动障碍,4.4%合并有大小便功能障碍.髓外硬膜下肿瘤患者中有120例神经鞘瘤,34例脊膜瘤,其他类型肿瘤相对较少.神经鞘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7.3±1.3岁,脊膜瘤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5±2.6岁;神经鞘瘤患者男女比例为1.14∶1,脊膜瘤患者女性:男性比例为5.8∶1,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l).神经鞘瘤好发于胸腰段(47.9%),脊膜瘤好发于胸段(35.3%).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根性疼痛症状所占比例分别为67.5%和35.3%,感觉障碍症状为28.2%和76.5%,肌力减退症状为25.6%和73.5%,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01,P<0.001,P<0.001).神经鞘瘤和脊膜瘤的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肿瘤体积在10cm3以内的亚组分析中,神经鞘瘤的平均体积为(3.5±2.2)cm3,脊膜瘤的平均体积为(2.3±1.8)cm3,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椎管内髓外硬膜下肿瘤主要以神经鞘瘤和脊膜瘤为主.脊膜瘤的平均发病年龄比神经鞘瘤大;神经鞘瘤好发于胸腰段,脊膜瘤好发于胸段;神经鞘瘤的症状以根性疼痛为主,脊膜瘤的症状以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

  • 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入路的选择与评价

    作者:周华;姜亮;韦峰;于淼;吴奉梁;党礌;王永强;党耕町;刘晓光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的入路选择,初步评价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意义.方法:2001年10月~2013年12月共收治74例胸腰椎肿瘤患者,男31例,女43例;年龄11~69岁,平均40.2岁.分别采用单纯后正中入路、后路联合前路或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手术完成肿瘤的全脊椎切除.分析脊柱肿瘤WBB分期及肿瘤所在部位、是否首次手术与手术入路选择的关系.结果:选择后正中入路手术者25例,肿瘤位于B~D、3~9区15例,其中单节段12例,两节段3例;B~D、1~12区4例,其中单节段3例,两节段1例;肿瘤软组织肿块较小、位于A~D/E、3~9区4例,其中单节段3例,两节段1例;A~D/E、1~12区单节段2例.整块切除24例,大块经瘤切除1例.上胸椎2例,胸椎及胸腰段21例,中下腰椎2例.后路联合前方入路手术者30例,肿瘤侵袭A~D/E、累及1~12区20例,单节段11例,两节段及以上9例,其中复发肿瘤12例;累及3~9区8例,单节段5例、两节段及以上3例,其中上胸椎5例(复发肿瘤2例);累及B~D、3~9区的L4和L5肿瘤各1例.整块切除8例,大块经瘤切除22例.上胸椎7例,下腰椎(L4-L5)5例,胸椎或胸腰段18例.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19例,肿瘤累及A~D/E、1~12区10例,单节段肿瘤9例,2节段1例;累及A~D/E、3~9区的单节段初次手术的胸腰段肿瘤5例,软组织肿块位于脊椎的侧方;累及B~D、1~12区的中下腰椎单节段肿瘤2例,胸腰段肿瘤2例.整块切除3例,大块经瘤切除16例.胸椎及胸腰段10例,中下腰椎9例.结论: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入路应根据肿瘤侵袭范围及所在脊椎部位进行选择.局限在脊椎骨内或椎旁肿块较小的单及两节段肿瘤选择单纯后正中入路;肿瘤突破脊椎致前方有较大肿块、复发肿瘤及侵袭椎旁的上胸椎肿瘤多选择联合前方入路;软组织侵袭位于脊椎侧方的肿瘤多选择后路联合侧前方入路.

  • 脊柱骨髓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毅飞;郭卫;杨荣利;汤小东;唐顺;姬涛;徐小龙;李楠

    目的:明确脊柱骨髓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疼痛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程度、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相关因素,为探讨脊柱骨髓瘤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2年3月于我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85例脊柱骨髓瘤患者资料,其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就诊时平均年龄64.8岁(43~83岁).病变位于颈椎18例,胸椎41例,腰骶椎26例.患者症状包括局部疼痛70例(82.3%)、神经根性症状30例(35.3%),脊髓压迫症状37例(43.5%)等.手术方式为开放手术75例(其中联合椎体成形术15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10例.对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一般状况评分在术后的改善程度、生存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手术效果(VAS评分/ECOG评分/Frankel分级)的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手术出血量的影响因素(手术方式、术前化疗或栓塞等)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病变数目以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肌酐、C反应蛋白、B2微球蛋白、白蛋白、血钙、乳酸脱氢酶等)作为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均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58min,出血量1928.48ml,术后患者的一般情况、疼痛程度、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术前化疗、栓塞并未显著减少减压固定组患者的出血量,而对于病灶清除性手术的患者而言,术前化疗、栓塞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2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在本组患者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0.5%(9/85).中位生存期39个月,1年、3年、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9%、70.6%、50.6%.Cox回归模型终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P<0.01,95%CI1.87~12.94)、乳酸脱氢酶水平(P<0.01,95%CI 2.19~11.25)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目前的手术治疗方式可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整体生存时间较长.C反应蛋白、乳酸脱氢酶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整块切除与分块切除治疗骶骨软骨肉瘤的预后分析

    作者:尉然;郭卫;杨荣利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骶骨软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0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38例骶骨软骨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0例,女18例;平均年龄42.5岁.除l例骶骨间叶型软骨肉瘤患者放弃治疗外,余37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2例患者接受整块切除手术,25例患者接受分块切除手术.将术后出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定义为疾病进展并计算其发生率;应用Kaplan-Meier法测算术后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应用Log-rank检验对手术方式与术后生存期、无病生存期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x2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共纳入34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骶骨软骨肉瘤患者,随访时间平均29.7个月(4~136个月),至末次随访时共12例死亡(35.3%),19例复发(58.8%),l例发生转移(2.94%).应用Kaplan-Meier法测算术后总生存期平均为87.0±11.3个月,术后1年、2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2%、68.6%和59.4%;无病生存期平均为48.5±11.8个月,术后1年、2年、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2.6%、48.6%和25.5%.整块切除组与分块切除组的疾病进展发生率分别为27.3%和73.9%.整块切除能够更有效地改善骶骨软骨肉瘤患者的无病生存率(P<0.05),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中出血量与分块切除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分块切除比较,整块切除能够有效改善骶骨软骨肉瘤患者的预后,同时其手术安全性亦令人满意,可作为骶骨软骨肉瘤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 脊索瘤中microRNA的差异性表达及其RNA编辑

    作者:邝磊;吕国华;王冰;李磊;戴瑜亮;陈宇乔

    目的:检测脊索瘤组织中microRNA (miRNA)的差异性表达情况,探讨其RNA编辑.方法:使用RT-q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检测骶骨脊索瘤组织1 1种候选miRNA的表达水平,将其与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对表达异常的miRNA前体(pri-miRNAs)的DNA和cDNA序列进行对比,检测是否存在RNA编辑.使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脊索瘤组织中RNA编辑的关键酶RNA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s)的表达.构建ADAR的表达载体,同时构建ERBB2和HOXA1的3'-非翻译区报告载体并转染miRNA模拟物和抑制物,将其和ADAR的表达载体共转染至人胚肾细胞293T(HEK293T细胞),用qRT-PCR检测miRNA的表达水平,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分析法对已测得异常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ERBB2和HOXA1进行活性分析,检测ADAR与测得异常表达的miRNA的靶基因的关系.结果:与髓核组织相比,脊索瘤组织中miR-10a和miR-125a的相对表达程度明显下调(P<0.05).脊索瘤组织中miR-10a和miR-125a的前体cDNA序列中出现了腺苷酸向鸟苷酸(A-G)突变,而在髓核组织中miR-10a和miR-125a前体的cDNA序列中无此改变,miR-10a和miR-125a在成熟过程中出现了A-IRNA编辑.4组脊索瘤组织中有3组存在ADAR1过度表达,2组存在ADAR2过度表达.转染了miRNA抑制物的HEK293T细胞中ADAR1表达出现上调,而miR-10a和miR-125a的表达出现下调,miR-10a的靶基因ERBB2和miR-125a的靶基因HOXA1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相反,转染了miRNA模拟物的HEK293T细胞中ADAR1表达出现下调,而miR-10a和miR-125a的表达出现上调,ERBB2和HOXA1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DAR1的过度表达可能通过介导A-I RNA编辑影响miR-10a和miR-125a的成熟和表达,参与脊索瘤发生中的细胞异常增殖调控.

  • 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与徒手置入准确性的对比研究

    作者:张少杰;王星;张元智;李志军;高尚;王志强

    目的:探讨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及准确性,并与徒手置钉进行对比.方法:选取儿童尸体4具,男女各2具,年龄6~9岁.随机分为2组,均行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徒手置钉组(A组)行徒手置钉;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下置钉组(B组)依据颈椎CT扫描资料,利用计算机辅助及快速成型技术设计并制作出相应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个性化导航模板,行该模板辅助下置钉.置钉后行颈椎CT扫描评价两种置钉方法的置钉成功率及优级率并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共置入28枚螺钉,寰椎置入4枚螺钉,其中良级3枚、差级1枚;枢椎置入4枚螺钉,其中优级2枚、良级2枚;下颈椎(C3~C7)置入20枚螺钉,其中优级9枚、良级5枚、差级6枚.B组共置入28枚螺钉,寰椎置入4枚螺钉,其中良级2枚、差级2枚;枢椎置入4枚螺钉,其中优级3枚、良级1枚;下颈椎置入20枚螺钉,其中优级16枚、良级3枚、差级1枚.两组上颈椎的置钉成功率及优级率因样本数太少未进行统计学比较;两组下颈椎置钉的成功率及优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个性化导航模板辅助儿童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具有较好的置钉成功率,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充分体现了儿童置钉个性化原则.

  • Modic 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核因子-κB、白介素18和P物质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贺宪;黄东生;彭焰;梁安靖;孔畅;曾巧

    目的:观察核因子-κB(NF-κB)、白介素-18(IL-18)和P物质(SP)在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因单节段腰间盘退变性疾病行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41例,男18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47.1±13.7岁.根据手术节段终板有无ModicⅡ型改变,将其分为ModicⅡ型改变组(A组)和无Modic改变组(B组).同时收集因腰椎爆裂性骨折行前路手术治疗的5例年轻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男3例,女2例,年龄20~29岁,平均24.2±3.7岁.对术中取出的软骨终板标本行HE染色观察软骨终板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IL-18和SP表达阳性率及阳性细胞指数.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C组软骨终板无明显退变,A组退变程度重于B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B、C组NF-κB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55.39±17.74、36.01±14.80、4.42±2.84,IL-18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45.23±12.95、30.22±12.01、5.22±3.46,SP阳性细胞指数分别为38.29±19.26、25.83±16.52、0.97±1.32.A、B组NF-κB、IL-18和SP阳性细胞指数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明显高于B组(P<0.05),NF-κB与IL-18的表达水平呈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ModicⅡ型改变软骨终板中NF-κB、IL-18和SP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性升高,可能是ModicⅡ型改变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

  • 脊柱转移癌的治疗进展

    作者:姬涛;郭卫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脊柱转移的几率为30%~40%,在前列腺癌、乳腺癌患者中脊柱转移癌发生率更是高达50%以上.脊柱转移癌会影响脊柱强度引起脊柱不稳,随着病情发展会引起神经根或脊髓受压.在所有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脊柱转移并引起硬膜外脊髓受压(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ESCC)的占40%[1].脊柱转移癌的治疗目标是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维持脊柱稳定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通过有效的治疗,使脊柱转移癌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期内维持行走功能.

    关键词:
  •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钟锐;刘少喻

    腰椎间盘退变(IVD)和突出被认为是导致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原因[1,2].建立动物模型为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机制和试验新治疗方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途径.目前构建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方法主要分为自然诱发和实验诱发两种[3~6].在模型构建后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影像学、组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评估.笔者对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建立后的退变评价方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继发邻近椎体骨折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文君;何登伟;李檬;俞伟杨;朱科军;刘飞俊

    自Galiebert[1]1987年将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成功应用于椎体血管瘤的治疗后,PVP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ecture,OVCF),因其能安全高效缓解骨折椎体疼痛而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采用.然而,伴随着手术而出现新发椎体压缩性骨折(new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NVCFs)已经成为临床关注的新焦点,逐渐引起重视.笔者就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PVP或PKP术后继发邻椎骨折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 经口咽下颌骨劈开入路异形钛笼内固定重建术治疗中上颈椎肿瘤

    作者:王克平;张富强;周海宇;盛晓赟

    上颈椎肿瘤是一类较少见的疾病,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手术治疗是重要、有效的方法,临床常采用前路经颈动脉三角入路、经颌下咽后入路、经口咽入路等术式一期或二期联合后路的术式,但对上颈椎同时累及下颈椎的长节段腹侧肿瘤,经以上入路就难以获得满意的显露及病灶处理,中上颈椎长节段肿瘤病灶切除后椎体重建及内固定均很困难,且目前缺乏成型的内固定材料.我们自2009年3月~2013年6月采用经口咽下颌骨劈开入路,行中上颈椎腹侧肿瘤切除,采用异形钛笼支撑重建椎体前柱,恢复前柱稳定性,同时联合后路肿瘤切除枕颈融合内固定治疗中上颈椎肿瘤5例,获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
  • 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韩芸峰;王振宇

    副神经节瘤属神经内分泌肿瘤,好发于肾上腺髓质、头颈部、腹膜后等副神经节区域,发生在椎管内的副神经节瘤临床少见.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术前容易误诊.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们共收治经病理检查证实的椎管内副神经节瘤患者4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合文献复习,总结椎管内副神经节瘤的诊疗体会.

    关键词:
  • 椎管内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报告

    作者:魏传付;李敬朝;王传庆;战英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s,PNETs)是一组临床上罕见的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肌肉、骨骼等间叶组织、处于未分化阶段的具有多潜能分化能力的小细胞肿瘤.根据生长部位不同,分为中央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central PNETs,cPNETs)和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eripheral PNETs,pPNETs).pP-NETs临床少见,椎管内pPNETs更是罕见.近期我们收治1例椎管内pPNET患者,报告如下.

    关键词:
  • 重视脊柱转移癌的合理治疗

    作者:郭卫;姬涛

    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和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期的延长,脊柱转移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加[1],易转移至脊柱的原发恶性肿瘤类型为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2].脊柱转移癌会造成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疼痛、病理性骨折、神经根受压症状、脊髓受压症状等[1~3],在所有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脊柱转移并引起硬膜外脊髓受压(epidural spinal cord compression,ESCC)的占40%[4].这些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严重的骨科并发症更加剧了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关键词:
  • 国际腰椎学会第41届年会纪要

    作者:刘铁;海涌

    2014年6月3~7日国际腰椎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Lumbar Spine,ISSLS)第41届年会在韩国首尔延世大学Severance医院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位脊柱外科医师及相关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我国有北京、广州、杭州、西安等地的18位专家注册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采取专题演讲、自由讨论、壁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围绕腰椎外科领域若干热点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本次会议议题侧重于临床研究,更加重视与临床相关的基础问题.现将大会学术交流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关键词:
  • 介绍一种椎弓根透视定位方法

    作者:喻德富;余润泽

    脊柱微创手术开展越来越多,常需要术前术中透视定位椎弓根,特别是在行椎体成形术及微创椎弓根置钉时.反复透视定位不仅耗费较多的时间,而且医师和患者均会受到较多的放射线照射.我们尝试在椎弓根透视定位时采用自制透视模板进行定位,一次透视可定位多个椎弓根,方便快捷准确,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