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中国脊柱脊髓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Spine and Spinal Cord 중국척주척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主办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影响因子: 1.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3027/R
  • 国内刊号: 李中实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cspine@263.net.cn
  • 曾用名: 中国脊柱脊椎杂志
  • 创刊时间: 1991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中日友好医院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委会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经皮长尾可折U形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估

    作者:王春;林永绥;刘清平;刘成招;吴李勇;王越

    目的:评价经皮长尾可折U形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8月无明显神经损伤的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患者80例,分A组(长尾可折U形空心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B组(常规开放椎弓根钉固定),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引流量以及手术前后伤椎椎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椎管骨块占位率、置钉优良率以及术后3、6、12个月随访比较椎体高度、Cobb角及腰痛情况等.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渗血及切口总长度A组分别为90.18 ±17.39min、81.25±8.67ml、6.60±1.64ml及6.86±0.60cm;B组分别为116.95±16.18min、315.70±72ml、224.48±30.18ml及13.53±1.48cm.以上各指标A、B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椎体前缘高度、Cobbs角、椎管骨块占位率及置钉优良率A组分别为(93.83±4.20)%、4.28°±1.08°、(3.49±3.27)%及96.25%;B组分别为(94.31±3.12)%、3.95°±0.97°、(3.27±3.03)%及97.50%,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术后3、6、12个月随访影像学指征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皮长尾可折U形空心椎弓根钉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复位固定及效果与常规椎弓根钉固定一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作者:王松;王清;康建平;王高举;钟德君

    目的:探讨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3月,共对26例胸腰椎OVCF患者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行PKP治疗,其中男9例,女1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共有伤椎35个.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7.96±0.95分,后凸Cobb角为18.42°±5.98°,骨折椎体前缘高度为19.08±2.28mm,中部高度为17.02±1.72mm.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行VAS评分,并摄X线片测量后凸Cobb角和伤椎前、中柱高度,评价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PKP手术,手术时间15~75min,平均34min;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3~6ml,平均4.8ml.未出现神经损伤、骨水泥椎管内渗漏等并发症,伤椎内骨水泥分布良好.2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9个月.术后2d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2.42±0.39分和2.01±0.37分,Cobb角分别为7.77°±0.77°、8.71°±0.81°;伤椎前缘高度分别为22.00±1.73mm、21.28±:1.24mm,中部高度分别为20.80±0.75mm、19.64±1.12m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与末次随访时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伤椎体前缘和中部高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横突-椎弓根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赵福江;陈仲强;李危石;齐强;郭昭庆;孙垂国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椎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腰椎再手术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复发49例(52.1%),腰椎管狭窄症17例(18.1%),初次手术减压不彻底16例(17.0%),邻近节段病变7例(7.4%),其他节段新发腰椎间盘突出5例(5.3%).再手术前,腰椎JOA评分为15.5±5.6分,腰痛VAS评分为4.5±1.6分,下肢痛VAS评分为7.1±1.9分.再手术均采用后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或椎体间植骨融合术.对再手术患者进行随访,并根据VAS、JOA评分及患者主观满意度评价再次手术效果.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既往手术史、既往手术方式、上次术后症状缓解时间、本次病程、再手术前神经损害、本次手术融合节段等变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再手术时间1.6~4.5h,平均2.4h;术中出血量200~1500ml,平均538ml.术中无神经损伤发生;术后发生脑脊液漏7例,切口感染1例,经对症处理均治愈.再手术后随访2~6.5年,平均4.2年.末次随访时,总体优良率78.7%,JOA评分为24.0±6.2分,腰痛VAS评分为1.3:±0.9分,下肢痛VAS评分为0.9±1.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再手术前神经损害、本次病程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年龄、吸烟、手术次数、上次术后症状缓解时间、既往手术方式、本次手术减压融合的节段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疆椎再手术依然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再手术前神经损害、本次病程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

  • Mayfield头架下采用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整复陈旧性寰枢椎脱位

    作者:黄涛;孟志斌;金大地;谭海涛;王挺锐;贾丙申

    目的:探讨Mayfield头架下单纯后路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并椎板间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8年7月~2011年7月,对于陈旧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以术前颈椎动力位X线片评估,寰枢椎活动度≥5°为病例纳入标准,采用Mayfield头架下单纯后路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术共治疗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28~55岁,平均35.6岁.均采用Mayfield头架固定头部,钉棒置入满意后,后路钉棒纵向加压复位,并以下压C2、C3棘突力量进行辅助,寰枢关节复位满意后,取自体髂 骨行后路C1-C2椎板间植骨融合.以VAS和JOA评分法,分别对轴性颈痛和神经功能情况行术前与术后随访对比评估分析,正中矢状位CT影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2.8±1.2)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60±80)ml,术中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随访6~36个月,平均23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14±1.92分降低到末次随访的3.15±1.28分,JOA评分由术前10.57±2.12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14.22±2.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满意复位,随访期间无复位丢失,内固定位置佳,无松动断裂,均于6个月获骨性融合,融合率达100%.结论:对于寰枢椎活动度≥5°的陈旧性寰枢椎脱位,Mayfield头架下C1侧块-C2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后路手术方法.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结核

    作者:沈生军;官众;任磊;赵宇;杨杰山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手术治疗下颈椎结核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71岁,平均52.1岁.病灶累及2个椎体者7例,其中C3~C4 1例,C4~C5 1例,C5~C6 3例,C6~C7 2例;累及3个椎体者3例,均为C5 ~C7.术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低热、盗汗,6例患者伴有四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神经功能按Frankel评级:B级1例,C级2例,D级3例,E级4例.5例伴有寒性脓肿,脓液均未穿破后纵韧带.术前后凸Cobb角10°~30°(19.1°±5.1°).术前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至少2周,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无大血管、脊髓、食道、气管损伤.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生感染及窦道形成.随访10~24个月,平均14.5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改善,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从B级恢复到D级,其余均恢复至E级.颈椎后凸畸形矫正良好,术后1周后凸Cobb角为0°~5°(2.9°±1.6°),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时后凸Cobb角为0°~7°(4.7°±2.3°),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均显示良好的骨性融合征象,末次随访时钛笼植骨与上下椎体间完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脱落、折断等并发症.结论: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钛笼植骨内固定治疗下颈椎结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

    作者:张宏其;唐明星;郭超峰;刘少华;王昱翔;邓盎;刘金洋;吴建煌

    目的:探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治疗上胸段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11年4月治疗14例上胸段脊柱结核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8~67岁,平均37岁,ASIA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3例,E级3例.病变节段后凸角度26°~55°,平均37°.结核病灶累及范围:T1~T21例,T2~T3 4例,T3~T4 5例,T42例,T4~T5 2例,受累椎体均在2个或2个以下,且病灶相对局限,无大的流注脓肿.均采用单纯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术式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时间140~270min,平均195min,术中失血量300~2500ml,平均850ml.术后随访6~48个月,平均18个月.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1例患者并发硬膜外血肿,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发生.植骨融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5个月.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无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11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者ASIA分级改善1~2级.术后后凸角度6°~18°,平均10°,平均矫正27°,后凸角度矫正率为73.0%,末次随访矫正角度丢失平均2°,无结核复发.结论:对于病灶较局限的上胸段脊柱结核,采用单纯经后路内固定、病灶清除、椎体间植骨的手术方式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 脊柱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岩;崔泳;郭梅香;李冠霖

    目的:探讨脊柱包虫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990年10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脊柱包虫病患者9例,病程为3个月~12年.临床表现为午后低热、腰背疼痛和腰背部包块,术前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4例.包虫病8项免疫试验均为阳性.术前均行影像学检查,病变单纯累及胸椎2例(T8、T91例,T11、T12 1例),腰椎2例(L3 1例,L1、L2、L3 1例),胸腰段4例(T12、L1 2例,T12、L1、L2 2例),骶椎1例.X线片、CT检查误诊为椎体结核5例、转移瘤2例、脊索瘤1例、腰大肌脓肿1例.MRI检查7例诊断为脊柱包虫病;2例病变单纯累及腰椎者缺乏囊中囊典型信号改变,误诊为脊柱转移瘤.均行椎管减压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其中病变单纯累及胸椎的2例与骶骨1例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2例腰椎病变者行椎板间开窗椎管减压,4例胸腰段病变者行脊柱侧前方入路经横突椎管减压.7例术前诊断脊柱包虫病者术前口服抗包虫药阿苯达唑2~3周,所有患者术后继续服用阿苯达唑3个月.结果:手术时间210~330min,平均260min;术中失血量170~470ml,平均300ml.7例术前MRI检查诊断为脊柱包虫病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脊柱细粒棘球蚴病,2例术前MRI误诊为脊柱转移瘤者术后病理诊断为腰椎泡状棘球蚴病.随访1~10年,平均4.6年.1例腰椎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术后8个月植骨未愈合,经理疗、促骨生长药物治疗,1年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其余8例患者植骨区骨性融合,愈合时间为5~8.5个月,平均7个月.末次随访患者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改善6例,无变化3例.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MRI检查对脊柱细粒棘球蚴病有诊断价值,对腰椎泡状棘球蚴病易误诊,后者的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脊柱包虫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MRI诊断

    作者:吴群峰;李方财;陈学强;郭松华;于健;冯炜;贾永鹏;俞立新

    目的:探讨MRI对下颈椎前纵韧带与后纵韧带损伤的诊断标准、诊断价值,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2010年8月~2011年7月87例下颈椎损伤但椎体无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手术,术前均行颈椎X线、CT及MRI检查.两位诊断医师分别以MRI T1加权像低信号带连续中断(T1D)、T2加权像纵形高信号(T2L)、T2加权像横形高或中等信号(T2T)作为标准诊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术中仔细探查韧带损伤(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情况,并将不同MRI标准的诊断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诊断者间的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以术中所见作为金标准,计算不同MRI标准诊断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损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以T1D为标准判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两诊断者间一致程度差(Kappa值分别为0.152、0.238),敏感性(57.4%~67.2%、64.7%~64.7%)、特异性(43.3%~60.8%、56.5% ~59.7%)、准确性(48.7%~63.3%、58.2%~60.8%)、阳性预测值(38.9%~51.9%、29.0%~30.6%)及阴性预测值(61.8%~74.7%、81.4%~86.1%)均较低.以T2L为标准诊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两诊断者间一致程度较好(Kappa值分别为0.657、0.607),特异性也较高(78.4% ~80.4%、88.7% ~90.4%),但敏感性较低(54.1% ~65.8%、29.4% ~50%),准确性(70.3%~73.4%、75.9%~84.8%)、阳性预测值(63.5%~65.8%、41.7%~70.8%)及阴性预测值(73.6% ~78.4%、82.1%~87.3%)也较低.以T2T为标准诊断前、后纵韧带损伤时,两诊断者间一致程度非常好(Kappa值分别为0.837、0.799),且有较高的敏感性(83.6%~86.9%、82.4%~88.2%)、特异性(91.8% ~95.9%、90.3%~91.9%)、准确性(89.9%~91.1%、89.9%~89.9%)、阳性预测值(86.9%~92.7%、71.4%~73.7%)及阴性预测值(90.3%~91.8%、95.0%~96.6%).结论:以MRI的T2T为标准诊断下颈椎前、后纵韧带完全或部分断裂较准确可靠,有助于评价下颈椎的稳定性.

  • 先天性寰枕融合和/或C2-3融合与颅底凹陷症发病机制的关系

    作者:王建华;尹庆水;夏虹;吴增晖;艾福志;马向阳;章凯

    目的:通过对颅底凹陷症患者的影像学观察和测量,探讨寰枕融合和/或C2-3融合在颅底凹陷症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12月治疗的50例伴有寰枢椎脱位的颅底凹陷症患者(观察组),行颅骨正侧位摄片及包含颅底部的颈椎CT扫描和三维重建,统计其中寰枕融合、C2-3融合、寰椎侧块楔形变、枢椎上关节面斜坡化的例数.并从医院数据库调用相同年龄性别分布的50例正常人的头颅影像数据作为对照.测量两组人群的枕骨斜坡角(α)、齿状突顶点到Chamberlain线的距离(a)、齿状突顶点到枕骨大孔的距离(b)、硬颚后缘投影点距离寰椎侧块下缘的距离(h)、颈脊髓脑干角(β)等参数.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50例颅底凹陷症患者中40例(80%)合并寰枕融合(C0-1),28例(56%)合并C2-3融合(其中1例为C2-3-4)融合,20例同时合并C0-1、C2-3融合(40%),49例合并寰椎侧块楔形变.观察组α平均131°±11°,对照组平均135°±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a、b、h及β值分别为-8.6±3.7mm、-5.1±2.3mm、4.8±1.8mm及129°±15°,对照组分别为6.9±2.9mm、9.6±3.7mm、17.7±2.3mm及156°±1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先天性寰枕融合可以导致枢椎齿状突高位,这可能是形成颅底凹陷症的解剖基础;寰椎侧块楔形变及枢椎上关节面斜坡化可造成的寰枢关节结构性不稳;C0-1和/或C2-3融合导致C1/2之间的应力集中和寰枢关节的运动负荷增加,这可能是引发寰枢椎脱位的另一重要解剖因素.

  • 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作者:尤传飞;袁峰;葛保健;陈宏亮;王立新

    目的:研究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特征,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27例(男14例,女13例)骶尾椎CT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 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以第2骶后孔上缘上方5mm为进钉点的经骶1-2侧块螺钉(the sacral 1-2 translateral mass screw,STMS)固定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外倾角(从进钉点到骶骨翼前上角的连线在水平面上与骶骨正中线的夹角)、上倾角(从进钉点到骶骨翼前上角的连线与S1椎体上终板在矢状位上的夹角)及钉道长度(从进钉点到骶骨翼前上角的距离).对不同性别间及左右侧别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在三维图形上观察钉道轨迹,并根据上述测量数据在15例骶骨标本上置入STMS,观察螺钉与椎管、骶前后孔及耳状面关系.结果:平均外倾角男性为30.39°±5.01°,女性为35.81°±4.45°,男性左侧为31.14°±5.25°,右侧为29.64°±4.86°;女性左侧为36.46°±4.94°,右侧为35.15°±4.00°,性别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及女性的左右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上倾角男性为26.71°±16.50°,女性为19.48°±9.09°;左侧为23.67°±14.81°,右侧为22.22°±12.89°;平均钉道长度男性为54.48±3.01mm,女性为53.02±2.89mm;左侧为53.99±2.78mm,右侧为53.56±3.28mm.上倾角及钉道长度在性别及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维重建图形上观察钉道位于侧块内,置钉实验中STMS均未穿透至椎管、骶前后孔及耳状面.结论:在S1椎弓根螺钉不能提供有效固定的情况下,术前行CT三维测量以获得进钉参数,经骶1-2侧块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安全的应用于骶骨固定.

  • 周期性牵张应力对人退变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

    作者:马信龙;杨召;孙晓雷;李秀兰;马剑雄;张杨;郭悦

    目的:观察周期性牵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退变髓核细胞增殖的影响,为椎间盘退变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对体外培养的人退变髓核细胞利用甲苯胺蓝、番红O和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鉴定,并将P3代细胞接种于弹性膜片上,待贴壁后移入ElectroForce 3200力学试验仪搭载的BioDynamic生物反应舱内对其施加0、5%、10%和15%的应变作用3h,受力完成后继续培养24h,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计算S期百分数及增殖指数.结果:应力刺激后各组细胞贴壁及形态良好;应变作用3h后,0、5%、10%及15%应变组的S期百分数分别为1.86±1.22、2.07±0.09、7.56±1.40及7.55±3.25,增殖指数分别为3.47±2.52、7.88±2.45、16.05±1.51及14.7±0.61.5%应变组的增殖指数较0应变组明显增加(P<0.05);10%和15%应变组较0和5%应变组的S期百分数及增殖指数明显增加(P<0.05);10%和15%应变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一定周期性应力范围内,髓核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

  • 数字化仿真技术确定佳骶髂螺钉通道的研究

    作者:谭培勇;项舟;宋彬;黄子星;张加劲;李佳兵

    目的:探索一种基于数字化仿真技术的佳骶髂螺钉通道测量方法,用于指导计算机导航下的进钉.方法:将8例成人无病变骨盆CT数据集导入Mimics 10.01进行三维重建,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建立骶椎阴模,利用透视阴模内表面的方法确定佳骶髂螺钉通道,利用计算机辅助作图结合空间解析几何计算测量相关参数.结果:8例16侧的S1佳骶髂螺钉通道均可用此方法确定.佳骶髂螺钉通道参数值:半径,均>7.3mm,其中男8.75±0.72mm,女8.38±0.67mm;进钉深度,男78.44±3.43mm,女74.07±6.04mm;与矢状面夹角,男72.62°±5.01°,女79.65°±7.59°;与横截面夹角,男13.28°±6.33°,女9.60°±4.17°;与冠状面夹角,男9.99°±7.67°,女2.01°±1.58°;与S1椎体上表面夹角,男14.91°±6.48°,女7.62°±5.88°;S1佳进钉终点位于导航出口位透视图像上上下方向大径的2:5处,左右方向大径1:1处及入口位上下方向大径3:1处;S1佳进钉点位于导航出口位透视图像上上下方向大径的3:5处,左右方向大径2:5处及入口位上下方向大径5:2处;S1佳进钉终点约在S1椎体中轴线上下2:3及前后径3:5处.与矢状面夹角、与冠状面夹角、与S1椎体上表面夹角男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仿真技术可以在几何学上精确确定并测量佳骶髂螺钉通道,用以指导计算机导航下进钉.双侧S1佳骶髂螺钉通道具有对称性.S1椎弓根可以置入2枚直径7.3mm的骶髂螺钉.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中热效应与温度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梁喜斌;任龙喜;申勇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治疗椎间盘疾患的一种比较成熟、疗效确切的微创方法.1986年Choy等[1]首次应用Nd:YAG激光行腰椎PLDD并获得成功.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颈、胸、腰椎间盘疾患的治疗[1,2],其经皮减压成功率为63%~89%[3].对于PLDD,热效应对髓核及其周围组织的影响在治疗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PLDD中的热效应与温度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 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耀;李淳德;孙浩林

    目前骨科医师对脊柱冠状位失衡的研究比较深入,相比之下对矢状位失衡还缺乏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由于脊柱退行性改变或医源性因素等造成的脊柱矢状位失衡,可引起身体前倾,颈部、腰背部、髋膝等多处疼痛和疲劳症状,严重时行走困难.现就脊柱矢状位平衡的影像学参数及分型的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郭倞;邱勇

    半椎体畸形是指一侧椎体发育形成障碍而导致的椎体畸形,是造成先天性脊柱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1].McMaster等[2]将半椎体分为完全分节、半分节和未分节三种类型.完全分节型的半椎体具有完整的上下生长板,单侧具有“正常”的生长潜能,脊柱畸形往往较严重且进展迅速[3].除了半椎体的类型之外,半椎体的位置对先天性脊柱畸形的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和预后进展也有着重要影响[2].腰骶部的半椎体,位于较为活动的腰椎和不活动的骶椎之间,由于半椎体下方缺少柔软的脊椎代偿,腰骶部半椎体畸形可产生一系列特殊的临床问题[4-7].笔者就腰骶部半椎体畸形的临床评估与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万德余

    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SEH)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颈肩部或背部疼痛急性发作,伴进行性神经根或脊髓受压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较为少见,国外统计发病率约为0.1/100 000[1],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漏诊[2],特别是急性自发性椎管内硬膜外血肿若处理不及时将导致神经功能不可逆性损害,甚至造成患者截瘫或死亡.作者就此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后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策略

    作者:杨惠光;刘勇;张云庆;周枫;邓雄伟;骆文兴;陈亮;杨惠林

    椎体骨折后骨坏死较少见[1-3],文献中对骨坏死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称谓,诸如“骨缺血坏死”、“骨折不愈合”及“骨折处空腔形成”等.但是关于该疾病的具体发病原因仍不明确.由于缺乏对该疾病的认识,早期往往被忽视,未能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易导致晚期椎体塌陷、后凸畸形,继发脊髓神经受损等严重后果.本研究复习骨坏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资料,探讨对该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 闭合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创口感染

    作者:孙明举;高赛明;王艳辉;李垂启;张晔;鲁春华;冯中华

    随着脊柱内固定手术在各级医院的广泛开展,其术后并发创面感染的病例也逐渐增多.传统的局部清创引流、全身大剂量应用抗生素虽然取得了一定疗效,但治疗时间长,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1~3].2005年2月~2011年1月,我科在治疗7例脊柱内固定术后创口严重感染的患者时采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vacuum sealing drain,VSD)技术,明显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治疗难度,报告如下.临床资料7例患者中男5例,女2例;年龄21~65岁.T11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3例;L1骨折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2例;L3~L5椎管狭窄减压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1例,L5滑脱(Ⅱ度)椎间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1例.发生感染时间为脊柱内固定术后10~31d,其中5例切口已经愈合,2例切口尚未愈合.

  • 儿童颈椎椎体后缘离断症1例报告

    作者:李传郡;赵振国;鲍同柱;王河洲

    椎体后缘离断症好发于腰椎,颈椎椎体后缘离断症临床少见.我院2011年9月收治1例颈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报告如下.患者女,10岁.1周前在学校玩耍时突感左肩部酸胀疼痛,休息后缓解.5d后伏案午休时再次出现颈肩部疼痛,并放射到左肩、上臂.体格检查:身高130cm,体重22kg.一般情况良好,四肢活动正常,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双眼对光反射正常.颈部无畸形,活动不受限.颈部X线片显示C4/5椎间隙后缘有高密度影(图1);颈椎CT显示C4/5椎间隙后缘及C5椎体后上缘有蚕豆大小不规则高密度影,突向椎管压迫脊髓,与椎体不相连(图2、3);MRI示C4/5椎间盘变性,对应C4/5椎间隙及C5椎体上部脊髓明显受压(图4).胸部X线片显示心肺无异常.

  • 加纳脊柱外科发展见闻

    作者:瞿东滨

    加纳共和国(Republic of Ghana)是西部非洲的一个发展中国家,国土面积23.853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广西),人口2439万,首都阿克拉市.近年加纳政局社会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生改善明显,2009年人均GDP为1283美元,相当于中国2003年度指标,成为非洲国家之星,更是西非共同体的代表.但是加纳医生数量显著不足,2009年每一千人口仅有医生数为0.083,而专科医生更加匮乏,如神经外科医生仅10人、骨科医生也仅13人(均指Consultant).

中国脊柱脊髓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