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 외과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610
  • 国内刊号: 31-17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林言箴;李宏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大鼠侧脑室注射细胞因子等对脑损伤的形态学研究

    作者:孔雷;韩天权;于颖彦;姜志宏;计骏;雷若庆;张圣道

    目的:探讨大鼠侧脑室注射细胞因子和高渗液等致病因素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分为6组:侧脑室内分别注射TNF-α、10%NaCl、胰脂肪酶、白色念珠菌悬液及大肠埃希菌悬液,注射0.9%NaCl作为对照;以光镜和电镜观察不同损害因素对大鼠脑组织的作用.结果:TNF-α、10%NaCl、胰脂肪酶、真菌及细菌悬液均可招致不同程度的脑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水肿、核固缩、脑软化、轴突髓鞘板层结构紊乱、髓鞘脱失等病理改变.结论:促炎细胞因子、高渗状态、胰脂肪酶以及真菌和细菌感染都是重症急性胰腺炎病程中导致脑组织髓鞘、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等损伤的病理因素.

  • 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狄扬;龙江;傅德良;虞先浚;金忱;倪泉兴;张延龄

    目的:检测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1(MBD1)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8例胰腺癌、17例胰腺癌旁组织、8例胰腺良性肿瘤、3例慢性胰腺炎和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MBD1蛋白的表达.结果:MBD1在胰腺癌组织、正常胰腺组织、胰腺良性肿瘤、胰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是76.32%(29/38)、16.67%(1/6)、25.0%(2/8)、29.41%(5/17),3例慢性胰腺炎标本中未见表达;胰腺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胰腺、慢性炎症、良性肿瘤和癌旁对照组织(P<0.05).MBD1表达水平的高低与病人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胰腺癌组织MBD1的表达阳性率为92.31%(24/2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41.67%(5/12)(P<0.01).结论:胰腺癌中MBD1呈高水平表达,并与胰腺癌的高转移侵袭活性有关,其机制可能与MBD1介导抑制多个甲基化相关抑癌基因的表达有关.MBD1的转录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早期复苏对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的脏器功能影响

    作者:瞿洪平;秦帅;闵东;汤耀卿

    目的:探讨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早期充分复苏对脏器功能和后续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2004年6月至2005年8月,我院外科监护病房和呼吸监护病房连续收治的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共28例,进行及时充分复苏治疗.根据复苏达标时间是否超过12 h将病人分为早期复苏组(12例)和晚期复苏组(16例),较两组病人对后续治疗的反应和脏器功能影响.结果:晚期复苏组需再次复苏治疗者占68.8%,早期复苏组为16.7%(P<0.01).复苏后第7天,早期复苏组血AST、ALT、Cr均显著低于晚期复苏组(P<0.05);复苏后,早期复苏组各时点心率(HR)均显著低于晚期复苏组(P<0.05);复苏7 d后,早期复苏组PaO2和PaO2/FiO2均显著高于晚期复苏组(P<0.05).比较院内死亡率,晚期复苏组为43.8%,早期复苏组8.3%(P<0.05).结论:早期充分复苏治疗可明显增强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性休克病人对后续治疗的敏感性,并减轻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从而降低其死亡率.

  • hVEGF165单克隆工程细胞的筛选和鉴定

    作者:叶展;李劲松;赵涵芳;陈诗书

    目的: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成纤维细胞,筛选出能够持续分泌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VEGF165)的细胞株,为难于愈合创面(如糖尿病性慢性溃疡)的治疗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含有hVEGF165的穿梭质粒pCDNA3-hVEGF165导入NIH3T3细胞,使用G-418根据有限稀释法筛选出7个单克隆细胞株.挑选出整合有hVEGF165基因且表达高的一个细胞克隆在DNA、mRNA和蛋白质水平进行鉴定,同时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鸡胚实验检测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结果:PCR和Southern印迹证明hVEGF165基因已整合入NIH-3T3细胞基因组,RT-PCR和Northern印迹则表明该细胞株能够表达hVEGF165-mRNA.用hVEGF165-ELISA法证实在蛋白质水平该细胞株能够持续表达hVEGF1653个月以上,并始终保持非常高的水平.MTT实验显示其具备较强的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功能,而鸡胚实验则表明该工程细胞有很强的促进胚胎血管生成的作用.结论:成功地制备了hVEGF165单克隆工程细胞,为创伤愈合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准备.

  •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对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的意义

    作者:刘松桥;邱海波;杨毅;陈永铭;李家琼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在失血性休克犬容量状态评价中的意义.方法:以改良的Wiggers法复制失血性休克犬模型,重复进行容量负荷试验(林格液7ml/kg在2 min内滴入).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心输出量(CO)、肺动脉楔压(PAWP)等,PiCCO(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监测CO、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记录容量负荷试验前及试验后5 min的上述指标.当每搏输出量变化(△SV)不再增加时(即△SV小于0时)终止实验.结果:两种方法测量CO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造模后与造模前相比HR的升高,MAP、ITBVI、SV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CVP、PAWP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复苏终点与造模前相比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复苏终点与造模后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ITBVI、HR、MAP与△SV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546、-0.312和0.340,而CVP、PAWP与△SV无相关,容量复苏试验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变化(△ITBVI)与SV、△SV之间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63,而△CVP、△PAWP、△HR、△MAP与△SV无相关性.结论:ITB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与△SV明显相关,可能有助于容量状态评价和液体管理.

  • 外科感染病人胰岛素抵抗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燕晓雯;李维勤;虞文魁;王晓东;李宁;黎介寿

    目的:观察外科感染病人胰岛素抵抗(IR)状况,研究其临床意义,并探讨如何应用临床常用参数评价感染病人的胰岛素敏感性(ISI).方法:检测外科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感染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以正常健康人为对照,利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观察外科感染病人ISI,并且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病种感染病人之间ISI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和多因素Logistic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临床常用的参数评价感染ISI状况.结果:①外科感染病人中IR发生率为92.06%(58/63).不同病种,包括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肠瘘病人和急性胆管炎病人,不论HOMA-IR、lgHOMA-IR还是HOMA-β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按病情严重度和终预后对病人分组:SIRS病人IR发生率为20%(7/35),脓毒症病人IR发生率为86.20%(25/29),脓毒性休克和MODS组病人IR发生率为95.83%(23/24),死亡组病人IR发生率为100%(10/10).各组间IR有显著差异(P<0.01),而HOMA-β无显著差异(P>0.05).③临床各常用参数与ISI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器官功能衰竭连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FINS、FBG、转铁蛋白、脓毒症评分(sepsis scores,SS)评分、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三酰甘油(TG)和胰岛素用量/葡萄糖用量与 ISI呈独立正相关,方程的R2为0.900.各临床参数对IR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FINS、FB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SOFA进入模型,其中FBG和FINS与IR的回归关系更明显,而其他临床指标与IR未显示有意义的回归关系.结论:①外科感染病人中普遍存在IR,并与引起感染的病种无关;②IR与疾病严重程度终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危重病人病情转归和预后的预警指标;③临床常用参数SOFA评分、FINS、FBG、转铁蛋白、SS评分、CRP、前白蛋白和TG与感染病人ISI的关系更为密切.

  •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脏器功能不全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陈宏;贾建国;李非;朱斌;孙家邦

    目的: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脏器功能不全持续时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74例存在早期脏器功能不全的SAP病人,按其脏器功能不全持续时间分为暂时性组(脏器功能不全持续≤3 d,n=20例)和持续性组(脏器功能不全持续时间>3 d,n=54例).比较两组病人SAP并发症和死亡率差异.结果:暂时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低于持续性组(分别为P=0.0376和P=0.0542).结论:SAP早期脏器功能不全持续时间对病人预后具预测作用,脏器功能不全连续存在>3 d是SAP预示死亡的危险因素.

  • 吲哚美辛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腹腔器官血流的影响

    作者:许雪峰;楼文晖;倪晓凌;王单松;靳大勇;吴肇汉

    目的:研究吲哚美辛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腹腔器官血流,特别是胰腺血流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吲哚美辛治疗组(IN)和重症急性胰腺炎组(SAP);各组分别有数只大鼠于术后12、24 h处死,观察血浆淀粉酶的变化.另设正常对照组.运用多普勒超声测定胰腺局部动脉(相当于胰头、体交界处)、门静脉血流、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结果:IN组的血浆淀粉酶明显低于SAP组(P<0.01).SAP时,大鼠胰腺局部动脉血流明显下降,且于术后12 h时已呈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随胰腺炎的病程进展,胰腺局部血流的下降也更趋严重(24 h与12 h比较,P<0.05).与此同时,门静脉、脾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量也行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1).应用吲哚美辛能改善胰腺、门静脉、脾动脉及肠系膜上动脉的血流量(与SAP组比较,P<0.01).结论:吲哚美辛能促使SAP大鼠胰腺血流量增加.

  • 结直肠癌发生部位与肝转移分布的关系

    作者:任黎;蔡成机;詹绍康

    目的:初步探讨结直肠癌部位与肝转移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1月至1997年7月间137例结直肠癌伴肝转移病人的资料.结果:52例右侧结肠癌的肝转移灶多位于右叶.另85例左侧结肠癌或直肠癌的肝转移灶分布在左叶、右叶或两叶无显著差异.结论:结直肠癌的部位可影响肝转移的分布,本文结果有助于结直肠癌肝转移部位的诊断,并为选择经肠系膜下静脉途径行门静脉化疗预防肝转移提供依据.

  • 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黄新余;郑起;冯昌宁;林擎天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经验,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对1986~2004年中24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例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中胰腺囊腺瘤10例,胰腺囊腺癌6例,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癌3例,实性假乳头瘤2例,胰腺腺泡细胞囊腺癌、胰岛细胞癌囊性变及胰腺继发性囊性肿瘤各1例.全组男8例,女16例,平均年龄51岁.肿瘤位于胰头部8例,胰体尾部16例.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4例,胰体尾切除15例,内引流2例,活检3例.胰腺囊腺瘤、囊腺癌、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癌、实性假性乳头瘤等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和预后显著不同.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胰腺囊性肿瘤之临床特征和预后显著不同.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现今认识

    作者:邱海波

    严重感染(severe sepsis)和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是全身性感染(sepsis)导致器官功能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是ICU中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过去10年中,严重感染发生率增加了91.3%,并以每年1.5%~8.0%的速度上升.

    关键词: 感染 休克 感染性 治疗
  • 危重病人的特殊营养支持策略

    作者:李维勤

    近20年,随着循环、呼吸和肾脏等器官支持技术的进步,长期存活的危重病人越来越多,代谢和营养的问题也日显重要,营养支持成为ICU生命支持的重要支柱之一.

  • 代谢性碱中毒的治疗策略

    作者:汤耀卿

    长期以来,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是为受到关注的一种酸碱紊乱,首先因其常见,如不作紧急有效处理,很快会影响生命体征.然而,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下称代碱),也是临床非常常见的一种酸碱紊乱,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酸碱紊乱的50%,远高于代谢性酸中毒[1].

  • 失血性休克复苏目标的认识

    作者:王宇;马朋林

    休克是一以组织灌注不足为特点的病理状态,该状态如未得到及时纠正,可引起广泛组织细胞缺氧代谢,触发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导致严重组织细胞损伤,终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衰竭(MOF).

  • 原发性肠道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临床报告

    作者:杨峰;傅德良;倪泉兴;金忱;虞先浚;周仲文;张延龄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MFH)常见于下肢,其次为上肢、后腹膜和头颈部等,而原发于肠道系统者极为少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收治的2例MFH病人临床资料,并检索1994年1月~2004年12月CNKI-KNS3.6全文数据库和1966~2005年Medline数据库有关肠道MFH的全部论文,筛查得44例.对共计46例肠道MFH病人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医源性脾损伤脾切除率偏高原因分析

    作者:钱峻;何振飞;王杰

    各种原因导致的医源性脾损伤在临床上屡见不鲜,由此导致的脾脏切除更是常见,现就本院救治的13例医源性脾损伤病例的损伤原因、类型和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 白介素-2在结直肠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陈强;赵任

    近年,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仍是惟一可能根治的方法,药物治疗虽被视为大肠癌治疗的重要辅助措施,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迅速发展,结直肠癌生物治疗正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白介素-2(IL-2)因具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而在结直肠癌的生物治疗中得以广泛应用[1].本文回顾近年研究成果,针对IL-2在结直肠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 腹茧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

    作者:王洪山;牛伟新;宋陆军;秦新裕

    腹茧症(abdominal cocoon.A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腹部疾病,临床表现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小肠梗阻症状,因缺乏特异性诊断方法.病人术前多不能明确诊断.

  • 胃癌多药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赵晓莹;诸琦

    我国胃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居各类肿瘤前列,化疗是胃癌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部分病人往往会因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而导致化疗无效或逐渐由有效转为无效.故研究胃癌的MDR产生机制对提高胃癌的化疗效果、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 外科危重病人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旭;马晓春

    外科危重病人的有效血容量缺乏是导致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常见原因之一,除创伤、烧伤、外科手术等原因失血、失液外,重度急性胰腺炎、脓毒血症等常引起毛细血管渗漏,液体进入第三间隙,也使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

  • 蛋白标记物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意义

    作者:艾贵海;张国锋;范跃祖

    结直肠癌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50%~55%,其主要原因是结直肠癌的转移,而常见、易发生的是肝转移.结直肠癌肝转移是一复杂而连续的过程,首先癌细胞由运动因子启动,降解胞外基质脱离原发灶进入门静脉,随后通过信号传导,在相关受体和因子的作用下到达肝脏,穿出血管重新黏附,进而血管增生,肝转移灶形成.现就近年研究发现的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关的蛋白标记物按转移机制分类作如下综述.

  • 相关与回归分析错误辨析(3)

    作者:胡良平;刘惠刚

    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关键点一、散布图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地位与作用若单纯用语言来表述散布图在直线相关与回归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重要,似乎使人感到有点夸大其词,当我们用下面的一个例子来说明时,读者自己就可掂量出其分量有多重.

  • 炎症-凝血网络与血栓形成的关系

    作者:王鸿利

    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一方面激活免疫相关细胞产生促炎性介质并诱发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的表达;另一方面激活接触凝血系统,包括补体、激肽和因子Ⅻ.这种炎症-凝血交叉反应的结果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基础,后会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多系统器官衰竭(multiple systemic organ failure,MSOF)等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本文就炎症-凝血网络与血栓形成的关系作一简述.

  • 放射性粒子125Ⅰ对兔大血管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韦长元;李挺;杨伟萍;姚波

    放射性粒子125Ⅰ治疗肿瘤局部控制率高、并发症低,提高了肿瘤病人的生存率,是一种较好的局部治疗手段,现已日渐被广泛应用[1~3].但对其基础研究尚不多,本研究通过放射性粒子125Ⅰ植入兔大血管,根据其作用剂量、时间,观察其对血管的放射性损伤程度,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 生存素反义核酸对裸鼠皮下种植结肠癌细胞的作用

    作者:宫向前;李玉华;邢建华;李刚;丁印鲁;寿楠海

    生存素(survivin)是一种结构独特的哺乳类凋亡抑制蛋白家族新成员,其在多种肿瘤中表达,使应用靶向生存素的阻断性基因治疗肿瘤成为可能.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

    作者: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血、尿常规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以及经病原检查确诊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乏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外科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