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外科理论与实践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

Journal of Surgery Concepts & Practice 외과리론여실천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办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影响因子: 0.54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9610
  • 国内刊号: 31-1758/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60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96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上海
  • 主编: 林言箴;李宏为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腹腔镜根治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近期疗效评价

    作者:顾小年;吕强;俞旻浩

    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性切除术联合新辅助放化疗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新辅助放化疗后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人,非随机分为腹腔镜组(n=42)和开腹组(n=38)。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在保肛率和预防性肠造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显著早于开腹组,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清扫淋巴结总数及远切端长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环周切像均阴性。结论:中低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行腹腔镜手术安全。

  • 腹膜前修补技术(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11年单中心3510例临床经验

    作者:林荣贵;黄鹤光;陈燕昌;陆逢春;林贤超;杨媛媛

    目的:总结腹膜前修补技术(Kugel补片)治疗腹股沟疝11年单中心的临床经验,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比较后入路和经内环入路Kugel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我科自2004年11月至2015年8月间行腹膜前修补技术(Kugel补片)的3510例(3950侧)腹股沟疝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后入路Kugel手术1480侧,经内环入路Kugel手术2470侧,术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和两种术式疗效。结果:单侧平均手术时间(38.6±10.2) min。术后平均随访时间(50.2±5.6)个月(3个月~11年)。术后发生血清肿105侧,血肿42侧,皮下淤斑50侧,异物感44侧,复发10侧,无慢性疼痛、切口感染和补片感染。经内环入路Kugel手术后无复发,优于后入路手术。后入路和经内环入路Kugel手术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无统计学差异。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结论:腹膜前修补后入路和经内环入路Kugel手术均能达到全腹股沟修补,后者学习曲线较前者短,更易掌握,复发率低,术后异物感发生率低。经内环入路Kugel手术容易掌握。

  • 防粘连复合补片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应用

    作者:田书瑞;吴继敏;汪忠镐;胡志伟;纪涛;邓昌荣;战秀岚;田鑫帅;张玉;马松松

    目的:探讨防粘连复合补片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9月至2013年11月,对本院120例食管裂孔疝病人应用防粘连复合补片行腹腔镜裂孔疝修补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2±22)(42~13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2±14)(0~50) mL,无输血。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3.5±1.6)(2~7) d。术后随访6~48个月,33%的病人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59%的病人不同程度缓解。满意度达93%。解剖学复发6例,其中症状复发2例,无补片并发症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粘连复合补片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中的应用安全有效。

  • 胰腺厚度对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漏的影响

    作者:卢斌;李刚;郝骏

    目的:探讨胰腺厚度与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漏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胰体尾切除术15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胰漏情况分为术后胰漏组和无胰漏组,比较两组病人胰腺切缘厚度。再根据中位胰腺厚度分为厚胰腺组和薄胰腺组,比较应用手工缝合法和切割闭合器法处理胰腺残端时两组病人的胰漏发生情况。结果:胰漏组病人胰腺厚度明显大于无胰漏组病人[(26.80±4.95) mm比(24.17±5.86) mm,P<0.05]。亚组分析显示厚胰腺组中应用手工缝合法胰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切割闭合器法(χ2=3.808, P<0.05),薄胰腺组两种残端处理方法胰漏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385,P>0.05)。结论:胰腺厚度是胰体尾切除术后胰漏的危险因素。对肥厚的胰腺可优先考虑手工缝合,或在切割闭合器的基础上行手工缝合加强,对减少胰漏可能有效。

  • 常规器械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学习曲线分析

    作者:吴庆华;包皙婷;孔雷;刘玉祥;陈勇;王赭;项明

    目的:评估常规器械经脐单部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site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USSLC)的阶段疗效,分析其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笔者应用自创的常规器械“两trocar两切口”TUSSLC 100例。按手术顺序将病例分为6组,即A组、B组、C组、D组、E组各15例与F组25例。比较各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种及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绘制学习曲线。结果:各组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病种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常规器械TUS-SLC,无术中中转,无术后腹腔内出血、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时间(59.7±16.7) min大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在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6~9个月,随访率100%。无腹痛、发热、黄疸等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病人对脐部切口恢复的美容效果均满意。结论:常规器械TUSSLC安全可行,学习期估计为11例。掌握此术式特有的操作要点,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缩短其学习期。

  • 腹腔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

    作者:强济华;黄陈;温玉刚;沈洋;黄克俭;张威浩

    目的:观察腹腔镜在胃间质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至2015年5月接受胃间质瘤腹腔镜切除手术25例和开腹手术23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中,44例术后病理为低危险,4例中、高危险;腹腔镜组25例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75.6±24.3) min,平均出血量(19.3±14.3)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2±1.3) d;开腹组23例,平均手术时间(123.0±41.1) min,平均出血量(164.0±61.6)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3±3.4) d。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腹腔镜组少于开腹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创伤小、恢复快、效果佳,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作者:周伟;周丹;詹维伟;姚洁洁;曹毅;朱樱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抽吸活检(US-FNAB)术后局部出血发生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行甲状腺单发结节US-FNAB的70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有无出血分为两组,评估术后发生出血与甲状腺结节特征及穿刺时操作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结节US-FNAB后出血发生率为8.6%(61/708)。结果表明结节部位、病灶与包膜接触、甲状腺实质血流增多及操作者经验与术后出血相关(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US-FNAB是一种安全的活检方法,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将有效降低US-FNAB术后出血的发生。

  • 单中心造口旁疝10年诊治经验(附220例报告)

    作者:李绍杰;胡星辰;黄磊;陈革;蔡昭;唐健雄

    目的:分析造口旁疝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中心220例造口旁疝病人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220例病人均实施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32±29)(69~62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1±1.6)(5~22) d,中位随访时间18(3~72)个月。近期并发症有切口感染16例,切口血清肿23例,肺部感染6例,心力衰竭2例,不全性肠梗阻11例,造口肠管血运障碍2例,肠管损伤2例。1例因术后合并肺部重症感染而死亡。随访发现造口旁疝复发26例,造口脱垂2例,造口狭窄9例,肠梗阻16例(11例为复发),迟发型补片感染3例,慢性疼痛11例。结论:造口旁疝应积极手术治疗,不同的术式各有优劣,治疗方案需个体化选择。人工材料修补的方法安全,使用生物补片需慎重。

  • 脾上优先暴露在腹腔镜胃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的应用

    作者:张谋成;方雷;张志平;杨斌;俞秀冲;邱江锋

    目的:探讨脾上优先暴露法在腹腔镜进展期胃上部癌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4年8月宁波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脾上优先暴露法对19例进展期胃上部癌行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并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19例均成功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总手术时间(234±30) min,术中出血量(161±82) mL;第10组淋巴结清扫时间为(36±8) min,出血量为(33±18) mL。每例病人淋巴结清扫数(32±9)枚、第10组淋巴结清扫数(2.8±0.9)枚。2例病人有4枚第10组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0.5%(2/19)。病人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2±1.1) d,术后进流质时间(4.0±0.8) d,术后住院时间(16.5±5.4) d,无吻合口漏、腹腔大出血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脾脏上方优先暴露法临床可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进展期胃上部癌腹腔镜保脾脾门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难度,短期疗效满意。

  • 下调CD133表达对胆囊癌细胞侵袭性的影响

    作者:陆伟辉;李宸;王聪;郑佼皎;戚迪;王瑶婕

    目的:研究CD133表达与胆囊癌(gallbladder carcinoma, GB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慢病毒转染GBC细胞,形成CD133下调的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印迹检测CD133表达。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细胞经慢病毒pLL3.7-shCD133-NeoR转染后,CD133表达低于慢病毒pLL3.7-shLacZ-NeoR转染的对照组细胞(P<0.0001)。划痕实验证实,实验组细胞迁移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P<0.0001)。 transwell实验证实,实验组细胞侵袭能力低于对照组细胞(P<0.0.05)。结论:CD133表达与GBC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相关,下调CD133表达可使GBC细胞侵袭性下降。

    关键词: 胆囊癌 CD133 侵袭性
  • 青年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作者:魏小龙;吴雅妮;梅志军;冯睿;包俊敏;赵志青;陆清声;周建;景在平

    目的:探讨青年期(≤35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47例青年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的临床资料,均以静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危险因素中遗传性10例(21.3%),免疫性6例(12.8%),恶性肿瘤5例(10.6%),妊娠相关6例(12.8%),术后卧床等其他因素20例(42.6%)。47例病人中,4例采用不抗凝、不止血的中性治疗,19例单纯抗凝。24例抗凝结合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其中71例在滤器保护下溶栓,2例溶栓并置入髂静脉支架。结论:血液高凝状态是青年期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常见危险因素,治疗以抗凝为主,必要时结合滤器置入、导管溶栓等腔内微创综合治疗。

  • 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在治疗复杂腹壁缺损中的应用

    作者:陈双;宗振

    人工气腹曾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早期用于结核性腹膜炎和肺结核的治疗[1],后来将这一方法用于巨大切口疝病人的术前准备[2]。经过临床实践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已成为国外许多学者推荐的复杂腹壁缺损有效的术前准备方式之一,应用越来越广泛[3-5]。目前国内尚未引起重视,也未见报道方法。本文结合笔者在临床应用的经验,就术前渐进性人工气腹在治疗巨大切口疝或伴腹壁功能不全等复杂腹壁缺损中的作用做完整的阐述。

  • 从发病机制谈肠造口旁疝的治疗前景

    作者:何凯;姚琪远

    肠造口手术是常见的腹部外科手术之一。据报道,美国约有45.0万例肠造口病人,英国也有10.2万例,且每年约以3%的比例递增[1]。接受造口手术后的病人会出现各类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问题,其中造口旁疝就是较为突出的造口外科远期并发症之一。造口旁疝的发生率较高,结肠造口旁疝为4.8%~81.0%,回肠造口旁疝为1.8%~65.0%,而针对造口旁疝的手术治疗目前仍是外科医师相当棘手的问题之一。

  • 腹壁边缘疝的腹腔镜修补术

    作者:李基业

    尽管腹壁边缘疝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但既往对此类疝未予特别重视。近年来随着腹壁疝修补技术的研究进展,特别是腹腔镜技术在各类腹壁疝修补中的广泛应用,有关腹壁边缘疝的治疗问题已受到疝及有关外科医师的特别关注,大多认为对这类疝应用腹腔镜修补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1-2]。以下就腹壁边缘疝腹腔镜修补的国外现状并结合笔者的经验作一论述。

  • 疝和腹壁外科材料学进展和新认识

    作者:马颂章

    疝和腹壁外科材料学发展迅猛,目前全球有160余种补片材料[1]。针对病人个体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一个难题。理想的腹壁缺损修补材料要有相当的机械张力,耐受感染,尽量减少切口疼痛、局部不适、切口感染、血清肿、肠粘连和腹壁肠漏等较难处理的后遗症发生,以免影响生活质量[2]。

  • 腹壁疝术前CT检查的意义

    作者:陈革;唐健雄

    腹壁疝是一个古老而常见的疾病,其诊断既简单又复杂。简单而典型的腹壁疝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以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就可明确诊断。但对于症状不典型的腹壁疝病人,仅仅通过上述检查难以诊断,需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已不满足于只是诊断疾病,还要在治疗前尽可能明确其性质和程度,对疾病有全面和具体的了解。这些都需要影像学检查来完善[1-2]。其中,CT检查应用较多,且可客观反映腹壁疝实际情况。现将CT 扫描在腹壁疝术前检查的特殊意义介绍如下。

  • 疝修补材料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

    作者:胡星辰(综述);唐健雄(审校)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病,对于成年病人,手术修补是唯一的治愈方法。正如19世纪Billorth预言的那样:如果能人工制造出一种与筋膜和肌腱的密度和坚韧度一样的组织,那么治愈疝的秘密就发现了。腹股沟疝假体材料的出现开启了现代外科治疗腹股沟疝崭新的一页。1935年, Carothers发现并使用合成材料,奠定了现代疝补片材料应用的基础。1958年,Usher使用聚丙烯作为疝修补材料,标志着现代疝手术时代的到来[1]。1989年,Lichtenstein等[2]首先提出无张力疝修补的概念。到现在,在美国和欧洲超过90%的腹股沟疝修补都使用假体材料。使用补片的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具有复发率低、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并发症,如补片感染等。目前研究认为,植入物引起的慢性机体免疫反应破坏胶原蛋白沉积和重构的过程,这可能导致组织瘢痕化、挛缩。由于术后精索结构与补片紧密相邻,这种慢性炎症反应也可引起输精管与周围组织粘连,导致输精管闭塞等病变,进而影响男性生殖功能。1980年,Homonnai 等[3]早报道无张力疝修补术后不育病人,131例接受疝修补术病人中19例不育病人出现患侧睾丸改变,大多数睾丸受损病人出现血清卵泡刺激素升高和血清睾酮降低。1994年,Reid等[4]研究发现,初次腹股沟疝修补术导致睾丸萎缩的发生率为0.3%,这引起临床外科医师的重视。

    关键词: 补片 精索 输精管
  • 乳腺癌多学科诊治现状及进展

    作者:童一苇;陈小松(综述);沈坤炜(审校)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与生活质量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肿瘤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新确诊乳腺癌病167万例,死亡52万例[1]。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增长速度超全球2倍,成为女性发病率高的癌症[2]。

  • 重症病人胃肠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薇薇(综述);陈尔真(审校)

    研究显示,ICU重症病人中约59%存在胃肠功能障碍[1-2]。胃肠道除消化吸收外,兼具内分泌、免疫和屏障等功能,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起关键作用。因重症病人常合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胃肠动力及分泌功能紊乱,营养摄入不足,免疫细胞凋亡,肠屏障完整性破坏,通透性增加,引发肠腔内大量细菌及其毒性产物移位,促发全身炎症反应,加重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3]。及时有效评估重症病人的胃肠功能,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不良预后。近年来,中外学者对重症病人胃肠功能损伤的预测和评估展开一系列研究,主要包括评分系统、微生物指标及生化标志物三个方面。

  •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再认识

    作者:李健文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LIHR)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术式和技术已基本成熟。笔者在国内较早开展LIHR,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间对LIHR的一些观念和理解逐渐发生变化。现列举以下几点,谈谈对LIHR的再认识过程。

  • 从现代疝外科原则谈今后发展

    作者:唐健雄

    随着外科基本理论、解剖概念的发展和外科技术与修补材料的进步,现代疝外科的进展迅猛。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著名外科医师Bassini引入现代疝外科的概念。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外科医师Lichtenstien提出腹股沟疝手术的“无张力修补”概念,将疝外科带入新时代。此后,各类腹壁疝的治疗遵循着现代外科的原则,即“应用假体材料”修复缺损,挽救生命,提高治疗效果,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1],使疝和腹壁外科取得可喜的进展。

  • Bassini手术经典回顾

    作者:蔡昭;唐健雄

    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多发病和常见病。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腹股沟疝的患病率为1‰~5‰。2001年上海地区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腹股沟疝的患病率为3.6‰,其中男性为4.8‰,女性为1.3‰,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1.6‰[1]。现代疝外科认为,治愈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是手术。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著名外科医师Bassini所创立的疝修补手术,被视为疝外科发展史的“里程碑”,堪称经典。

  • 如何执行成人腹股沟疝、股疝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黄磊;蔡昭;唐健雄

    成人腹股沟疝是临床的多见病和多发病。按保守的统计,我国发病人数超过200万/年。同时,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医疗水平不平衡、信息获取不均。近年来疝和腹壁外科发展迅猛,新材料和新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因此,急需建立一个具备先进性、科学性、广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标准。

  • 切口疝腹腔镜手术规范化操作专家共识

    作者:

    2012年6月29日,在重庆召开的第七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共同合作,成立了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学院的目的是推广新的腔镜疝修补理念,培训相关技术,规范操作流程,推动学科发展。近两年,学院根据各位专家的经验、并结合新的国内外文献,制定了《切口疝腹腔镜手术规范化操作专家共识》。经过反复的论证和讨论,于2015年3月7日在青岛召开的2015年度大中华腔镜疝外科学院工作会议上,完成全面修订,现公布如下。

外科理论与实践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